山丹风味小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史话》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473
颗粒名称: 山丹风味小吃
分类号: F762.7
页数: 4
页码: 271-27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风味小吃的情况。其中包括米黄儿、捻珍、箭头、鸡肠子、油泡泡、酿皮、面卷子、沙拨拉等。
关键词: 山丹县 风味小吃 饮食文化

内容

山丹风味小吃种类多,味道美,很受人们喜爱。不仅本地人百食不厌,也给很多品尝过的外地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提起山丹风味小吃,来过山丹的外地游人总是赞不绝口,啧啧称羡。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山丹夜市的兴起,山丹风味小吃的数量随之增加,质量明显提高。
  山丹风味小吃之所以独具魅力,有以下原因:一是用料独特。例如油泡泡,主料叫黄参,偏偏别的地方少有,而山丹黄参则营养丰富,质量最好,用它煎炸的油泡泡,自然风味别致。二是做法新颖。例如捻珍,有磨的,也有碾的,捻连成串,好看又好吃。有食者叹道:“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尝”。三是历史悠久。例如面卷子,代代相传,不断创新,今天已达到色香味形俱佳的程度。四是做工精细。按行家的话说,就是该用凉水的时候决不能用热水;该用啥佐料就用啥佐料,该用多少就用多少,佐料不能随意调换,份量不能随意增减。该走哪几道程序,必须按部就班,决不能简化程序。总之,山丹风味小吃,是山丹人民传统饮食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晶。
  米黄儿
  用黄米或小米制做,以黄米制作尤佳。先将磨细的米粉加适量的水搅成糊状,再将平底砂锅置火上加热、抹油,待油热香溢时将米糊糊均匀地摊在锅里,在文火上烙片刻即可进食。撒糖食用,黄亮,酥脆,香中透甜,老幼皆喜,如今已成稀罕之物。
  捻珍
  将快欲成熟的青稞穗或小麦穗蒸熟,趁热搓揉,簸净芒壳,然后用手摇小磨研磨,成为绿白夹杂、捻连成串的条状物,故名“捻珍”。捻珍放盐巴,加蒜泥,泼上清油葱花。柔而不粘,筋而不硬,味香色鲜,口感颇佳。
  箭头
  先将青稞面用冷水和好,然后放在案板上切成小块或揪成小丁,用手掌平搓成两头尖尖,细细长长的圆长条面,状如箭头,故名。箭头煮熟,加以陈醋、蒜泥、油泼辣椒等,味美可口,夏日冷食更是别有一番风味与情趣。
  鸡肠子
  用凉水和面,然后用力揉按,待面和好后,搓成圆条,抹上清油,一层一层堆码在器皿内,这就是当地人所说的“积子”。下锅时,将积子两手对搓,循环移动,使面变得浑圆细长。因为这种对搓出来的面和鸡的肠子一样又细又长,故名“鸡肠子”。
  鸡肠子,不仅筋柔适口,讨人喜吃,又因它洁白细长,绵绵不断,被视为友情和吉祥的象征,所以招待贵宾或办喜事时,鸡肠子是首选面食。
  油泡泡
  河西各地均有制做,而山丹的与众不同,因为里面搀了煮熟的黄参。将面粉由沸水烫成硬糊状,再搀进煮熟切碎的黄参(一种野生植物,状如人参,营养丰富,其味甘甜),然后用筷子将其一团一团夹入沸腾的油锅煎炸,呈金黄色时,即可捞而食之。油泡泡酥软香甜,营养丰富,是当地美食之一。
  酿皮
  山丹酿皮独具特色,一是透明黄亮,色泽迷人;二是质地柔筋,耐咀嚼,回味隽永;三是佐料独特,色香味俱全。因此,山丹酿皮是四季诱人的风味小吃。特别在炎热的夏天,吃碗酿皮既充饥,又凉爽提神,妙不可言。
  面卷子
  山丹自古羊多,羊肉的吃法也就比较独特。羊肉颠卷子就是其中之一。焖卷子,以羊羔肉为最佳。将肉切成块,等锅热油香后入内爆炒,约八成熟,佐以调料,加适量水焖炖,再将和好的面擀开,抹油加葱花,卷成二指宽的卷子,切成寸段,下锅继续焖炖,待面熟肉烂,即可进食。由于面肉相互渗透,吃面而喷香,食肉而不腻,因而备受人们青睐,每当贵客登门,当地人常常以此招待。
  炒拨拉
  炒拨拉因动作而得名。
  支以铸铁鏊子,将切好的羊肝、肺、肚、肠、心等佐以调料葱花蒜苗下锅,以柴禾或煤炭为燃料,用猛火爆炒,待熟即食。
  炒拨拉冬季进食最佳,麻辣适度,肥而不腻,烟熏火燎,边炒边吃,美味可口,热热乎乎,实在是一种不可多见的街头小吃。

知识出处

山丹史话

《山丹史话》

本书介绍了山丹4000多年的历史,反映了山丹的文化。内容分为:岁月如歌;名人轶事;名山胜景;文物古迹;灿烂文化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继德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