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山丹陶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史话》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461
颗粒名称: 历史悠久的山丹陶瓷
分类号: F407.71
页数: 6
页码: 236-24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陶瓷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 山丹县 经济 陶瓷

内容

据史料记载,山丹陶瓷起源较早,历史悠久。山丹四坝滩遗址、壕北滩遗址出土的陶瓷器皿证明,早在新石器时期,山丹境内就有先民开始烧制陶瓷。明太祖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大黄山北麓的瓷窑沟、县城西南的碗窑沟就有烧制陶砖和陶瓷器皿的手工作坊。
  据县陶瓷厂的师傅讲,他们的祖先于明代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下迁到山丹碗窑沟,一直都是烧陶瓷的。这里有优质的陶土资源和适于做釉料的风化黄土,更有10多米厚的土层,非常适合建马蹄窑。很久以前,马、王两家便联合起来在碗窑沟建了一座马蹄窑,用陶土做坯料,黄土做釉料,用前窑的煤培烧一些粗陶产品,以换取粮食,维持生计。1988年,笔者曾到山西洪洞县出差,到过该县东窑头、西窑头两个陶瓷重点产区,发现那里的窑型、生产工艺都和山丹十分相似。洪洞县大槐树返乡祭祖碑文证实,明代确有移民迁徙甘肃。
  解放前,山丹陶瓷的生产,仅有碗窑沟一处,有10个手工作坊,号称十大窑户。主要产品有缸、盆、罐、碗等日用粗陶瓷器皿,瓦脊、兽头、龙头、狮子等工艺品和建筑工艺陶,制作工艺较为成熟,产品的种类也很多。据碗窑沟二社张顺民讲,他的祖父在旧社会专门做抽大烟用的葫芦,每年生产200件左右,最远销到陕西汉中,收入足够维持全家人的生活。当地工匠还用手工砸砖的方式,生产一般工业窑炉用的三级耐火砖。产品东销到兰州,西销到哈密,南销到西宁等地。1954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4名学生在碗窑沟得到一件黑陶油瓶,由于其制作工艺精湛,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带回北京后被故宫博物院收藏。
  1944年,培黎学校从陕西省双石铺迁至山丹。学校设有陶瓷专业,聘请日本陶瓷专家野口胜任教,并在碗窑沟设有陶瓷试验工厂,学生一边学习,一边生产。主要产品有日用陶瓷、工业陶瓷。1952年,试验厂利用当地石英、粘土研制出精细白瓷产品,并用金水装饰,结束了山丹不能生产细白瓷的历史,将山丹陶瓷生产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山丹陶瓷也迎来了加快发展的春天。碗窑沟的陶瓷专业户纷纷重操旧业,恢复生产。到1956年冬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时,就有40多户陶瓷专业户、144人组成的10个陶瓷生产合作社。1958年,陶瓷合作社转为国营山丹县陶瓷厂。
  1979年,宋平同志任甘肃省委书记时,对甘肃不能继续生产细白瓷感到很遗憾。当他听取省轻工业厅汇报后,召集省科委、省轻工业厅负责同志研究,决定由省科委立项,拿出10万元试制经费,由省轻工研究所和靖远陶瓷厂、山丹陶瓷厂共同承担课题,开发细白瓷产品。项目名称为《利用当地原料试制细白瓷》。试制的细白瓷经湖南醴陵陶瓷研究所测定:白度70度,透明度22.3%,光泽度93.5%,吸水率小于0.5%,热稳定性20℃~300℃茶杯一次不裂。产品初步达到当时的国颁标准。
  同年,艾黎来厂视察时,对试验情况给予高度评价。回京时,带了几件产品,送给宋庆龄副主席等人,说:“这是我家乡的产品”。
  在1980年研制细白瓷时,参加研制工作的朱思震工程师,每天都用自己研制的小瓷壶在电炉上烧开水喝。有一天下班后,正在吃饭的朱工程师突然想起下班前在电炉上烧了一壶水,担心引起事故,影响研究工作。等到高度近视的朱工碰碰撞撞跑到实验室一看,那一茶壶水早已烧干。看到他的小瓷炉已经被烧得通红,他心想一定烧炸了,但拿下来一看,小茶壶奇迹般完好无损。这一情况令朱工非常吃惊。后来,朱工和笔者根据“炊之于火,食之于餐”的古语给这种产品命名为炊餐两用锅。从此,山丹县陶瓷厂走上了两用锅的研制历程。
  这个项目在省经委、省轻工业厅、省科委的关怀下,列为研究课题,先后下拨了12万元研制经费,历时4年,研制成功了炊餐两用锅,打破了瓷器不能烧炖食物的限制。1983年11月,省经委、省计委、省轻工业厅在兰州召开的鉴定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山丹生产的炊餐两用锅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第三届全国发明科技博览会上,炊餐两用锅等6个产品代表甘肃参展,对硅酸盐专业颇有研究的原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同志对两用锅很感兴趣,称赞有加。在这次博览会上,“I山丹炊餐两用锅”被评为三等奖。这是甘肃省在全国历届博览会上唯一一次获得铜牌。“两用锅”又获轻工业部飞龙杯奖。
  仿马踏飞燕出口英国和新西兰则是山丹陶瓷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高峰。
  1969年,在武威雷台出土一件东汉青铜器,原称铜奔马又称马踏飞燕。奔马头戴璎珞,尾梢打结,蹄踩鸟,蹄腾空,昂首嘶鸣,神态逼真,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精神,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为宣传这一罕见艺术珍品,1982年,武威工艺美术厂派来4名技术人员在县陶瓷厂研制,但由于制作工艺复杂,直未能试制成功
  1986年,山丹陶瓷厂抽调注浆技术好、善于钻研的柯立云负责试制。起初成品率不高。1987年起,根据一年来试制的经验,经多方分析研究,决定采用在泥料中加入氧化铝、釉料中加入铅丹的制作工艺,终于解决了成型、烧成和粘结三大工艺难点,转入批量生产,供应兰州真空镀膜厂镀膜制成最终产品。后从该厂购进镀膜机一台,自己镀膜,从而完成整套工:艺。
  在试制马踏飞燕的同时,企业又组织技术力量试制成功了镀金大佛,这两件产品成为当时全国旅游部门、文化管理部门、工:艺美术部门的抢购商品。1987年,省外贸J厅:将山丹陶瓷厂生产的镀铜仿东汉马踏飞燕、镀金大佛,出口到英国和艾黎的家乡新西兰,为中国换取外汇,支持经济建设。
  1987年,镀铜马踏飞燕被评定为甘肃省优质产品,同时获张掖地区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这两件产品的出口,填补了甘肃陶瓷出口的空白。
  山丹陶瓷曾经创造了自己的辉煌,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但正是那些陶瓷运销户才使山丹陶瓷走出1丹,进而跨出国门,走向世界祖籍大槐树下的碗窑沟移民,人均不足一亩地,从迁来山丹的那时起,便以制陶、贩陶为业。即使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候,在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中,都从未停止过制贩陶瓷制陶、贩陶,不仅使碗窑沟的农民解决温饱,逐步富裕,而且使山l丹陶瓷走出山丹,极大地促进了山丹陶瓷业发展。每年几十万件产品,通过他们送到了千家万户,也使他们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据1983年的次调查,碗窑沟80%的陶瓷运销户拥有手扶拖拉机,户均存款在5000元以上。贩陶也使他们开阔了眼界,了解r市场,成为一名名合格的商人贩陶更使他们炼就了坚强的性格,从兰州到哈密,到处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如今的碗窑沟人,家家修起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院子四周,摆满了准备贩卖的陶瓷产品,停放着崭新的农用汽车。精明的碗窑沟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业。1984年起,王明德带头重开陶瓷作坊,建窑烧陶,常年生产。到1995年周廷荣联合三户农民合资建厂,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私营企业,年产量逾10万件,年收入达30多万元。山I丹陶瓷在不久的将来会再度走向辉煌。

知识出处

山丹史话

《山丹史话》

本书介绍了山丹4000多年的历史,反映了山丹的文化。内容分为:岁月如歌;名人轶事;名山胜景;文物古迹;灿烂文化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梁红书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