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至明代山丹手工业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史话》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458
颗粒名称: 西汉至明代山丹手工业发展
分类号: F427.42
页数: 2
页码: 231-232
摘要: 本文记述了西汉至明代山丹手工业发展的情况。
关键词: 山丹县 手工业 发展

内容

汉初,匈奴占据河西,战事不断,匈奴将俘获各民族的工匠和当地的匠人做工奴,开办铁、木器加工作坊,打制兵器、制造农具和生活用品。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击败匈奴,于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始置删丹县,中原的一些能工巧匠迁入河西推广牛耕,广泛使用铁器,使手工业发展较快,陶器生产也有了一定的规模。据县内四坝滩、濠北滩、山羊堡滩遗址出土的陶器、青砖、方砖、条砖、子母砖等,说明汉代山丹烧砖、制陶已有了一定规模。
  隋唐时期,山丹的手工业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铸造业、铁器生产发展较快。元代,山丹就开始采煤。元世祖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记载:热情的删丹人,让他和随从洗澡烧水时用黑色石块,感到新奇,当地人告诉他,这是从山里挖出来的,管它叫炭块、煤。可见,元代山丹的采煤用煤已遍及民间。
  明太祖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山丹手工业已较为发达,有陶瓷、采矿、榨油、铁木器制作、皮毛加工等。在大黄山北麓的瓷窑口、县城西南的碗窑沟,有大量的烧制陶瓷器皿和砖瓦的窑炉,建材业逐步兴旺。

知识出处

山丹史话

《山丹史话》

本书介绍了山丹4000多年的历史,反映了山丹的文化。内容分为:岁月如歌;名人轶事;名山胜景;文物古迹;灿烂文化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李集锦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