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山丹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史话》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457
颗粒名称: 漫话山丹工业
分类号: F427.42
页数: 5
页码: 231-23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工业的情况。其中包括西汉至明代山丹手工业发展、清代和民国时期山丹的手工业、新中国成立后山丹工业的发展等。
关键词: 山丹县 经济 工业

内容

山丹手工业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开始烧制青砖、陶器,之后的唐、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山丹手工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山丹工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而今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西汉至明代山丹手工业发展
  汉初,匈奴占据河西,战事不断,匈奴将俘获各民族的工匠和当地的匠人做工奴,开办铁、木器加工作坊,打制兵器、制造农具和生活用品。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击败匈奴,于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始置删丹县,中原的一些能工巧匠迁入河西推广牛耕,广泛使用铁器,使手工业发展较快,陶器生产也有了一定的规模。据县内四坝滩、濠北滩、山羊堡滩遗址出土的陶器、青砖、方砖、条砖、子母砖等,说明汉代山丹烧砖、制陶已有了一定规模。
  隋唐时期,山丹的手工业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铸造业、铁器生产发展较快。元代,山丹就开始采煤。元世祖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记载:热情的删丹人,让他和随从洗澡烧水时用黑色石块,感到新奇,当地人告诉他,这是从山里挖出来的,管它叫炭块、煤。可见,元代山丹的采煤用煤已遍及民间。
  明太祖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山丹手工业已较为发达,有陶瓷、采矿、榨油、铁木器制作、皮毛加工等。在大黄山北麓的瓷窑口、县城西南的碗窑沟,有大量的烧制陶瓷器皿和砖瓦的窑炉,建材业逐步兴旺。
  清代和民国时期山丹的手工业
  清圣祖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废除工匠代役银和匠籍制度,规定手工业者不再交纳税银,减轻了手工业者的负担,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清政府允许民间开矿,放宽了对手工业者的限制,采煤、冶炼、烧石炭、烧砖瓦等有地方特色的手工业有了一定发展。清时,老军峡口农民利用当地碱土熬制火硝、加工:黑色火药,当时有作坊3个,月产火硝400公斤~500公斤。据记载,陈户、新河、十里堡、窑坡等地农民土法采煤,年产量在6000吨左右,供生活取暖和手工作坊之用。当时一般都由“窑把头”雇用穷人采煤,由窑主确定采煤量,超出定额的部分归雇工所有,作为报酬。当时的煤窑巷道一般高0.9米、宽0.7米,坡度在50~60度,采煤工不穿衣服,用1米长的扁担挑两只筐子爬行,往返背煤,窑内没有任何安全措施,常有事故发生。当时人们形象地说,煤工“吃的阳间饭,干的阴间活”。还有的农民利用农闲时节,把煤运到张掖等地进行交易,换取一些生活用品。一些私人作坊加工:粉条、豆腐、饴糖、点心,烧坊酿酒,还有木器、铁器制作坊。与此同时,山西、陕西、宁夏、民勤等一些外地人有组织地在山丹经商做他们开展物资交流,传授技术、收购农畜产品,促进了山丹手工业的发展。民国后期,甘新公路修成通车,也对手工业的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
  1943年,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在山丹创办培黎工艺学校,办了一些半工(农)半读的小型实验实习工厂,有纺织、制鞋、印染、陶瓷以及煤炭开采、造纸、皮革制作等。1945年,培黎学校用汽车带动60千瓦发电机发电,后改用蒸汽机,自发自用,为五县有电之始。1946年正式安装80千瓦蒸汽发电机组2台,除学校用电外,还供县政府、邮政局、银行照明之用。
  新中国成立后山丹工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至今,山丹地方工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改造转型、徘徊前进、恢复发展、全面提升四个阶段。
  1949年10月—1956年,为改造转型阶段。按照中央“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方针,于1950年10月成立了工商联合会,组织和经管各行业的生产,从而激发了手工业者的积极性。到1952年全县手工业产值达26.81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04%。1953年,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全县手工业者达606户,1390人,全县90%以上的手工业者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合作社。同时,组建了缝纫、铁木器、公私合营印刷、瓷器4个合作社和鞋业、缝纫、铁木器3个组,职工212人。同年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957年—1977年,为徘徊前进阶段。1958年,国家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当时山丹、民乐两县合并,组织全民大炼钢铁,县共办起大小厂矿5419个,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67个,社办工业共5352个。大炼钢铁使农业生产下降,国民经济出现了暂时困难。当时在群众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红火红火真红火,丢了农业抓钢铁,群众挨饿吃蓬棵”。1960年—1962年,山丹县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严格划分工业企业与农副业生产的界限,对不具备生产条件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在这种背景下,山丹焦化厂、铁厂等企业先后停产。到1964年保留了县属农具修造厂、陶瓷厂等18户企业,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8户,集体所有制企业10户。
  1978年—1998年,为恢复发展阶段。对全县工业布局进一步调整,新上了羊户沟煤矿、石湾子煤矿及磷肥厂、榨油厂,还有一些社办“五小”企业,如清泉水泥厂、位奇水泥厂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了工作重点的转移,山丹工业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恢复发展阶段。逐步推行企业厂长负责制,把竞争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完善经营管理体制,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扩大了企业经营自主权。1989年全县共有工业企业51户,其中国营工业12户。采矿、冶炼企业有羊户沟煤矿、新河煤矿、铁矿、青井子磷矿、炼铁厂、硅铁合金厂、焦化厂;化工企业有磷肥厂、龙首化工厂、炭黑厂;机械制造企业有农修厂;加工业有面粉厂、榨油厂、食品厂、粉丝厂、酒厂、饮料厂;建材企业有水泥、石灰、砖瓦、轧钢厂,还有陶瓷、玻璃、印刷等企业。随着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工程的实施和城北工业小区的建立,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全县经济的“半壁河山”。
  1999年—2003年,为全面提升阶段。从1999年开始,在国有企业、乡镇集体企业、供销二轻企业中,推行以“明产权、转机制、变身份、增效益”为主要内容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全县25户国有工商企业、25户供销、二轻企业,113户乡镇集体企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并逐步转由个人经营。开始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着力营造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振山丹工业雄风。先后新上水泥化工集团旋窑生产线、黑山铁矿、高原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瑞源啤酒原料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骨干项目,形成了“四龙齐舞、五虎显威、千帆竞发”的工业格局。全县利税上千万元的项目达到4个,利税上百万元的项目达到5个,各类工业企业达到1000户。

知识出处

山丹史话

《山丹史话》

本书介绍了山丹4000多年的历史,反映了山丹的文化。内容分为:岁月如歌;名人轶事;名山胜景;文物古迹;灿烂文化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李集锦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