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图书馆
山丹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丹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漫话山丹戏剧艺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史话》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451
颗粒名称:
漫话山丹戏剧艺术
分类号:
J82
页数:
4
页码:
204-20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戏剧艺术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
山丹县
戏剧
艺术
内容
山丹民间说唱艺术古已有之。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河西地区归汉。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置张掖郡。自设删丹县起,由山西大槐树西迁充实河西的民众,便带来了当地的民间文艺。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通西域,使中西文化开始交流。700多年后的隋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西巡至焉支山(今大黄山),会见西域诸国使者,更是对当地民间文艺的一次大检阅。这是一次河西民间文艺和西域各少数民族文艺的集中交流。又过了37年,唐朝僧人玄奘法师由印度取经途经河西走廊返回长安,将印度文化中演说佛教故事的“宝卷”遗留了下来。至今,山丹民间仍留存着大量的河西宝卷,如《侯梅英反朝》《昭君娘娘和番》《康熙王私访山东》《丁郎寻父》等。这种既有丰富完整的故事内容,又能说唱的通俗文学形式,成了深受广大农村听众欢迎的娱乐内容。记得儿时去邻居家念《莺哥吊孝》宝卷,卷末尾写着“先生念得口舌干,清茶油果子端上来”的两句虚词,因年幼不懂事,照本宣科,引得全屋听众哄堂大笑。
明清之际,随着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内地客商来河西做生意的人络绎不绝,大量会馆开设,山丹城南关小什子东南侧就有商会会馆一处。该馆坐南望北,一座木质结构的戏楼倒座在门口,飞檐斗拱蔚为壮观。院内有两座砖木结构的二层木楼东西相望,院子正面是供有关公的大殿。据老人们回忆,20世纪20年代就有山西、陕西两个秦腔戏班先后在此演出,既使本地观众欣赏到了外地的戏曲艺术,也给民间艺人现场学戏提供了机会。东乐戏班的刘元泰艺人就曾在山西共和班学戏数年,技艺大有长进。
山丹县城本无戏班,只有一些民间艺人散居城乡各地,他们大多只唱一些民歌小调及眉户曲目,常年活跃在山丹河流域三十六转水磨及榨油坊等处。这些艺人们为了养家糊口,磨坊里要面,油坊里要油,走乡串户演出。官道沿线众多的客栈里,也有一部分民间艺人通过表演,既取乐了旅客,又维持了自家的生计。
县城西10余公里的东乐乡,因地处张掖和山丹之间,张掖取暖用煤几乎全靠山丹平坡一带煤窑供给。入冬后,张掖人到山丹拉煤必然在东乐歇脚。那里的车马站共有20多家。他们头天半夜由家里起身,吆着老牛木车,赶在太阳落山之前,到东乐吃饭、住宿、喂牲口。第二天上窑装煤,太阳落山前返回东乐住宿,第三天凌晨起身返家。这趟拉煤虽只有三天时间,但都是半夜起身,特别辛苦。这些人生活虽然贫苦,但生性好乐,住到东乐后,安排好食宿,喂过牲口,总要叫来一个名叫张弦子(姓名不详)的,为他们演唱。张弦子约50岁年纪,手里弹一把破三弦,自弹自唱,脸上没有一点表情,一双灰暗的眼睛时睁时闭。车户(车把式)们在木板炕上架起一盆木柴火,边烤火,边抽水烟,边听曲儿。店房里点着一盏半明半暗的清油灯,木柴的烟,水烟味弥漫了整个狭小的空间,红红的火焰映红了每个人的脸膛。听到开心处,开怀大笑;听到伤心处,暗自落泪。几个小时后,演唱结束了,车户们从各自的干粮袋里,掏出一两个黑糊糊的用小米面、黑面做成的干粮,给张弦子。张弦子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破袋子,一边装一边说谢。大伙儿的脸上都露出一种满足的笑容,连张弦子也不例外。这些可怜的民间艺人们碰到过庙会,收入稍微好些,但至多能够不使全家人挨饿,想穿一件没有补丁的布褂,那是梦中的事。那些沿街卖唱的,命运更惨。摆一回地摊,要上几个铜钱,碰上地痞流氓抢去,白白辛苦一回,有时还得挨打挨骂。为了养家糊口,只能忍气吞声地活着。霍城下西山有一民间说唱艺人王某,因本人生病失了声,领着14岁的小女儿走乡串户卖唱。这年,来到大马营石圈子,恰被那里的石姓财主碰到,此人是地方一霸,见小丫头模样端正,扬言用三石青稞的身价强买做妾,并要在秋上拿人。生性懦弱的王某被逼无奈答应了此事,但倔强的女儿宁死不屈,在李桥五闸龙王庙会时乘机逃走。几经波折,终于和同行青年艺人刘某在外乡结为伉俪。此事在山丹学艺界传为佳话。建国后,这对夫妇仍活跃在河西文艺界,为传承戏曲艺术做出了贡献。
山丹最早的秦腔戏班,当首推创建于清朝中叶的东乐班。东乐人爱唱秦腔由来已久,在东西长10余公里的乡境内就有10余座戏台,仅东乐城中就有五六座。有了较好的演出场地当然还得有戏班演戏。据当地老人回忆,自他们懂事起,先是由本地士绅王三槐当箱主。此人家中颇有家产,《东乐县志》载,清光绪、宣统年间,王曾捐资在县城建文昌楼(两层)、魁星楼(三层)。戏箱行头都是城隍庙会原有的。戏班主演为本地人刘积苍(1837年—1897年),他擅演老生道袍戏,其余演员都是外面的,其中知名的有张掖的大胡(须生)、小胡,民乐的大史(丑)、小史(花脸)。
此后又出了另一任箱主马禄林。此人轻财重义,曾因拾金不昧之举而载入县志,任过东乐县城护房臬爷、民政科长、代理县长等职。他当箱主的第一件事是改东乐戏班为义乐班。他酷爱秦腔艺术,惜爱秦剧人才。在城隍庙会院内开办伙食,安排住处,凡东来西往的秦腔艺人到此,均安排食宿,要走的提供路费,愿留下的待遇优厚,没有家小的亲自帮其成家。因此,他任箱主以来,声名远播,一时名角云集,演出频繁。为了满足过多的演出需要,不得不分“义新”、“义乐”两个戏班应事。义乐班的足迹踏遍了河西走廊,成为这一带最受欢迎的文艺演出团体。戏班中主要演员刘元泰(1886年—1956年)、刘积苍(艺名继续子),先后工旦、须生、花脸,曾学艺于山西共和班,将晋秦戏剧艺术互相揉合,人们曾有“宁看刘元泰的三鞕子,不看丁家娃的一班子”的赞誉之词。老人们讲,刘元泰是“满肚子”,脑子里装有三、四百本戏,惜未传世。其余的张文品(艺名六娃子,须生)、朱怀堂(艺名梓娃,正旦)、董子成(艺名董喜儿、正旦反串武小生)、龚福才(人称龚旦,陕西人落户当地),生、旦俱长并兼鼓师。
马禄林之后,戏班由李国正任箱主。因外出演出少,收入不佳,义乐班原来的演员逐渐外流,另一批演员如陈福林(艺名东娃子,二花脸)、马沙锅(姓名不详)来到东乐,这时本地一些年轻的秦腔爱好者相继登台,戏班以当地演出会戏为主,已是风光不再。
此后,虽还有人出头领戏,但无钱少势,东乐戏班从此一蹶不振。
建国后,翻身的农民焕发出无穷的力量,东乐业余剧团在农会主任王琛诗的领导下,演出过多本配合政治运动的大戏。曾吃过皇粮的王学胜培养出的三名女演员,以折子戏《断桥》参加山丹县在1956年春节举行的文艺汇演后,全部吸收入县剧团。
1956年3月15日,以县城业余剧团和东乐业余剧团骨干力量为主,成立了国营山丹人民秦腔剧团。山丹县有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县级秦腔剧团。后陆续吸收了外地的导演、教练、司鼓、琴师及青年演员,演员力量加强,演出水平提高。1958年12月山(丹)民(乐)两县合并时,两县剧团合二为一,使县剧团行当齐全,演员阵容整齐,实力雄厚,演艺水平提高很快,成为除张掖地区七一剧团外演艺水平最高的县剧团之一,被人们戏称为“小七一”。1959年,山丹秦剧团以秦剧《芳草碧血》参加全省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文艺汇演,多次获奖,并代表甘肃省委赴引洮工地慰问演出,受到热烈欢迎。1960年,酒钢一号高楼投产,县剧团应邀参加庆祝演出。1961年,参加甘肃省调粮指挥部慰问团赴新疆慰问演出,历时9个多月,成功的演出获得新疆各族各界人士的好评。
知识出处
《山丹史话》
本书介绍了山丹4000多年的历史,反映了山丹的文化。内容分为:岁月如歌;名人轶事;名山胜景;文物古迹;灿烂文化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致坚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