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书院和义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史话》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440
颗粒名称: 清代的书院和义学
分类号: G649.299.42
页数: 3
页码: 184-1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清代的书院和义学发展历程。
关键词: 山丹县 清代 书院

内容

至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年),山丹废卫建县,诞生280多年的山丹卫学随之告终。山丹卫学的创立,在山丹教育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清高宗乾隆二年(1737年),山丹知县祁安期于县署(今东街小学)东侧始建山丹书院。招文童34名,武童9名。乾隆十六年(1751年),知县李复发主持重修山丹书院,旋取山丹晋置仙堤县名,改山丹书院为仙堤书院,并增拨学田、学粮,解决书院经费。之后,历任知县苏泰、明福等多次捐资募钱修葺校舍,增拨学田学粮充实书院经费,延请师长教读,且亲临书院指导。由是山丹学子日多,文风日盛,人才辈出。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知县明福在重修仙堤书院后,取县北龙首峰之名,改仙堤书院为龙峰书院。清宣宗道光二年(1822年),知县颜廷彦捐俸银600两,募钱2000贯,在原山丹卫学的地基上修建校舍60多间,移龙峰书院于此,复改名为仙堤书院。至此,山丹除仙堤书院外,县东街仅有义学一所。乡下有几处私塾。
  清宣宗道光七年(1827年)春,一个操山西口音的人出任山丹知县。他是清仁宗嘉庆十二年(1807年)中举的山西平定县人黄璟。
  黄璟到任伊始,即轻车简从,考察民情,关心教育。当他了解到山丹教育落后的原因是地瘠民贫,少薪资以延师长教子弟后,慨然捐出自己的俸银,于县城文昌宫(今县文化馆西侧)创建义学一所,请老师教读。第二年,又在西关观音堂建义学一所。第三年,又动员地方士庶,投资建校,在新河、峡口、马寨、黑城、永固、姚寨等地开办义学八所。至此,山丹有书院一所,城乡义学11所。义学,也叫义塾,多是地方绅士投资兴办,招收无力交纳学费的儿童入学,是封建时代的启蒙学校,也可以说是最早的义务教育。
  清代义学大都为私人集资创办,推行以尊孔忠君为宗旨的封建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但却大大方便了城乡学子就近入学,为贫困子弟提供上学的机会,在普及文化知识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几年之后,黄璟又划拨荒地数10顷出租,以补充学校费用。黄璟还首创了义仓。每年春贷秋收,所收利息全部作为义学之资。当时,全县有义仓12处之多,供储粮390多石。
  黄璟在自己短短的五年任期内,兴办义学10所,首创义仓,设置学田,购置图书等,为山丹教育的普及、发展与巩固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除黄璟外,历任知县苏泰、明福、杨鼎、颜廷彦等都捐募俸银,兴办教育。这些封建官吏,从异地到山丹为官,捐俸银办学,对一个封建地方官吏来说,有此义举,是难能可贵的。
  清德宗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知县巢凤冈主持再次改造仙堤书院,增建讲堂、礼堂各1座,藏书室、宿舍、厨房、柴房、杂居室等50多间,始建体操堂一座,体操场一处,并更名为山丹高等小学堂。设校长、董事、司事各1人,有学生30多人。由于受“戊戌变法”影响,课程一改旧日重文轻理的传统,开设修身、中国文字、外国语言、中外历史、中外地理、算学、博物、图画、体操等新型课程。将原有11所义学中的6所改名为蒙养学堂。
  清德宗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将城乡所有蒙养学堂一律改称初等小学堂。各学堂学生十五六人,连同高等小学堂,全县每年有学生200余人。
  山丹境内的东乐堡,还曾办过一个书院。清高宗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东乐县丞周能珂在东乐堡内创办天山书院。清穆宗同治十二年(1873年),左宗棠率部西征,经东乐,捐资助学,遂改天山书院为仰止书院。
  清末,由于朝廷丧权辱国,全国震动。光绪图新,改革教育,教学内容由传统的儒学教育逐渐渗进了现代自然科学教育内容,进入教育的新时期。

知识出处

山丹史话

《山丹史话》

本书介绍了山丹4000多年的历史,反映了山丹的文化。内容分为:岁月如歌;名人轶事;名山胜景;文物古迹;灿烂文化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郭勇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