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史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史话》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438
颗粒名称: 教育史话
分类号: G527.42
页数: 9
页码: 183-19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教育史话的情况。其中包括明代的山丹卫学、清代的书院和义学、民国时期的山丹教育、蓬勃发展的山丹教育等。
关键词: 山丹县 教育 史话

内容

明代的山丹卫学
  山丹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距今4000多年前,在山丹境内的焉支山下,弱水河畔,就有人类生活了。从四坝遗址出土的那些石斧、石刀、陶器等文物推测,那时候(相当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已走出原始群落,进入到了氏族公社时期。从出土的石器看,他们从事农业生产各个重要环节上的工具都有了,而且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在经营农业的同时,狩猎、采集、驯养等活动也在进行,制陶、纺织、骨器制做等手工业随之出现。所有这些实践活动都需要推广和传承。
  教育的产生使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从落后走向先进。人类历史有多么悠久,教育就该有多么悠久。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教育者,那时候是没有的。教育只是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本能地自发式地进行。山丹境内的先民们遵循着这样的模式进化着。教育伴随着他们走过了漫长的几千年,同时也帮助他们加速了前进的速度。
  到了汉武帝元狩年间(公元前122年—公元前117年),年轻将领霍去病出兵河西,击败匈奴,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张掖郡,同年置删丹、日勒二县。山丹始有建置,史书对此都有记述,但对教育却只字不提。这说明,当时山丹甚至河西,还没有官办的专门教育机构和教育者。
  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年),山丹卫指挥使杨斌,在城东南隅(今县武警队址)创办山丹卫学。山丹的官办学校诞生了。就山丹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而言,山丹官办教育距今虽只有560多年,但是毕竟有了这么一所官办学校。它的创办,为山丹官办教育开辟了先河。山丹卫学设儒学教授和训导各1名,主持教育和学务。可想而知,初创的山丹卫学是何等简陋。
  明英宗正统七年后(1447年),一个名叫马昂的察院副右都御史,视察山丹卫,目睹山丹卫学破旧简陋,即命山丹卫指挥佥事彭智重修校舍。
  彭智,庐江(今安徽庐江市)人。明宣德、正统年间任山丹卫指挥佥事,是一位文武兼备的吏才。任内重守御,善抚卒,学校、公廨多有增置。受命后,立即动员僚属及城乡士庶募集筹资,储材陶甓,邀聚匠工,仅用四个月时间,完成了重建工程,学校面貌大为改观。在当时的条件下,边筹资、边修建,四个月竣工,且“讲堂斋舍,罔不咸备”。可见,此人对教育重视程度和在工作中的雷厉风行。后又经都御使徐廷璋、刘璋、佥事李克嗣等先后扩建,增建大成殿及两庑斋舍数座。山丹卫学已初具规模。
  明末,山丹全县约万余人口,有条件上学的孩子寥寥无几,山丹卫学每年只招文武生员各12名。
  城内除山丹卫学外,乡下无官办学校。不过乡下一些地方已有启蒙性质的私塾存在。私学的存在很可能更早,但由于没有文字记载,其存在形式与发展情况不敢妄加猜测。
  清代的书院和义学
  至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年),山丹废卫建县,诞生280多年的山丹卫学随之告终。山丹卫学的创立,在山丹教育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清高宗乾隆二年(1737年),山丹知县祁安期于县署(今东街小学)东侧始建山丹书院。招文童34名,武童9名。乾隆十六年(1751年),知县李复发主持重修山丹书院,旋取山丹晋置仙堤县名,改山丹书院为仙堤书院,并增拨学田、学粮,解决书院经费。之后,历任知县苏泰、明福等多次捐资募钱修葺校舍,增拨学田学粮充实书院经费,延请师长教读,且亲临书院指导。由是山丹学子日多,文风日盛,人才辈出。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知县明福在重修仙堤书院后,取县北龙首峰之名,改仙堤书院为龙峰书院。清宣宗道光二年(1822年),知县颜廷彦捐俸银600两,募钱2000贯,在原山丹卫学的地基上修建校舍60多间,移龙峰书院于此,复改名为仙堤书院。至此,山丹除仙堤书院外,县东街仅有义学一所。乡下有几处私塾。
  清宣宗道光七年(1827年)春,一个操山西口音的人出任山丹知县。他是清仁宗嘉庆十二年(1807年)中举的山西平定县人黄璟。
  黄璟到任伊始,即轻车简从,考察民情,关心教育。当他了解到山丹教育落后的原因是地瘠民贫,少薪资以延师长教子弟后,慨然捐出自己的俸银,于县城文昌宫(今县文化馆西侧)创建义学一所,请老师教读。第二年,又在西关观音堂建义学一所。第三年,又动员地方士庶,投资建校,在新河、峡口、马寨、黑城、永固、姚寨等地开办义学八所。至此,山丹有书院一所,城乡义学11所。义学,也叫义塾,多是地方绅士投资兴办,招收无力交纳学费的儿童入学,是封建时代的启蒙学校,也可以说是最早的义务教育。
  清代义学大都为私人集资创办,推行以尊孔忠君为宗旨的封建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但却大大方便了城乡学子就近入学,为贫困子弟提供上学的机会,在普及文化知识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几年之后,黄璟又划拨荒地数10顷出租,以补充学校费用。黄璟还首创了义仓。每年春贷秋收,所收利息全部作为义学之资。当时,全县有义仓12处之多,供储粮390多石。
  黄璟在自己短短的五年任期内,兴办义学10所,首创义仓,设置学田,购置图书等,为山丹教育的普及、发展与巩固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除黄璟外,历任知县苏泰、明福、杨鼎、颜廷彦等都捐募俸银,兴办教育。这些封建官吏,从异地到山丹为官,捐俸银办学,对一个封建地方官吏来说,有此义举,是难能可贵的。
  清德宗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知县巢凤冈主持再次改造仙堤书院,增建讲堂、礼堂各1座,藏书室、宿舍、厨房、柴房、杂居室等50多间,始建体操堂一座,体操场一处,并更名为山丹高等小学堂。设校长、董事、司事各1人,有学生30多人。由于受“戊戌变法”影响,课程一改旧日重文轻理的传统,开设修身、中国文字、外国语言、中外历史、中外地理、算学、博物、图画、体操等新型课程。将原有11所义学中的6所改名为蒙养学堂。
  清德宗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将城乡所有蒙养学堂一律改称初等小学堂。各学堂学生十五六人,连同高等小学堂,全县每年有学生200余人。
  山丹境内的东乐堡,还曾办过一个书院。清高宗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东乐县丞周能珂在东乐堡内创办天山书院。清穆宗同治十二年(1873年),左宗棠率部西征,经东乐,捐资助学,遂改天山书院为仰止书院。
  清末,由于朝廷丧权辱国,全国震动。光绪图新,改革教育,教学内容由传统的儒学教育逐渐渗进了现代自然科学教育内容,进入教育的新时期。
  民国时期的山丹教育
  1912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了民国,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初获解脱的中国人民,渴望获得科学知识,振兴中华,建设国家。在此形势下,教育事业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民国成立的当年(1912年),就颁布《壬子学制》,张掖地区所属县的高等小学堂统改为县立高级小学校。山丹县高等小学堂更名山丹县高等小学。为补老师缺额,张掖、山丹先后创建乙种、甲种师范讲习所和师范自治讲习所,培养小学教师。民国10年(1921年),成立了山丹师范学校。民国13年(1924年),成立师范自治讲习所。均在一年后停办。
  至20世纪40年代,全县有初级中学一所,中心国民学校(完全小学)8所,保国民学校(初小)49所。另外,全县还有村学27所。民国28年(1939年),在县文昌宫(今文化馆西侧)还设山丹女子小学。全县在校学生约3400多人。民国时,马步青在山丹办过青云小学,址在今县法院,学校存在至新中国成立前夕。至1949年,全县小学56所,在校学生3160多名,教职工100名。
  民国31年(1942年),甘肃省立张掖初级中学增设高中班。1944年8月,山丹县利用北街元帝庙、地藏寺、药王宫、北斗宫等庙产正式创办山丹县立初级中学,山丹始有初中(山丹一中的前身)。当时,校舍破旧,布局零乱,设备简陋,规模很小。只有职工5人,仅招初一新生25人。1948年,全校教职工12人,三个年级共有学生103人,1949年减至70余人。这就是民国时期中小学教育的状况。
  为了快速提高国民素质,各类成人教育也相继创办。民国27年(1938年),设置民众教育馆,开始以扫除文盲为主的成人教育,教材为《民众课本》,后流于形式。民国33年(1944年),又组织半日制民众学校,采取强制手段,迫使失学民众入班学习,仅一年停办。民众教育收效甚微。
  民国33年(1944年),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办的培黎工艺学校,山丹一中前身——山丹县立初级中学第二届毕业生合影(1948年)
  由于战争的原因,从陕西凤县的双石铺迁到山丹。培校的落足,为山丹乃至整个河西的职业教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所学校由新西兰路易·艾黎和英国乔治·何克两个外国人主持教务,办学经费来自“工合”资助和欧美亚太国家和地区的一些进步团体和友好人士的捐赠。办学形式,半工半读,坚持“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校训。学生来源于战区和灾区儿童及贫家子女。培校刚迁至山丹时只有学生60多人,到山丹后迅速发展。新中国成立前夕,学生人数达500多人。
  民国时期,由于战乱和灾荒,山丹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
  蓬勃发展的山丹教育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的纪元。物换星移,百废待兴。山丹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创造精神,建设山丹,开发山丹,使满目疮痍的古县百业俱兴、蒸蒸日上,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事业更是蓬勃奔发展,驰入加速前进的快车道。
  1949年秋,山丹解放。中共山丹县委、县人民政府接管了各级各类学校,进行恢复整顿、改革教材与课程设置。各级学校面向工农及其子女。人民政府同时大量兴办冬学民校,开展扫盲活动。1951年,冬学达245所,学员11172人(其中女学员6703人)。
  1958年,贯彻落实“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在大跃进形势下,各学校兴办工厂农场,师生过多参加生产劳动。对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颇有影响。
  建国初,山丹只有初级中学一所,在校学生60多人,小学57所,在校学生3160名,教师100名。1958年山丹始设高中。
  现在全县有中小学118所,其中独立高中1所,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9所,九年制学校4所,完全小学101所,教学点2个。教职工1884人,其中专任教师1765人,省级骨干教师7人,地级骨干教师209人。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7.8%、98%、64.5%。中小学在校学生总人数30837人,其中高中学生3060人,初中学生9761人,小学生18016人。初中、小学入学率分别达到98.5%和99.8%,辍学率分别控制在2%和0.13%以内,17、15周岁完成率分别达到94.3%和99.5%。
  新建的山丹二中教学大楼
  高中教育发展迅速,办学规模逐步扩大,高考成绩稳步上升。2002年,高考上线人数629人,录取人数突破600大关,创历史最高纪录。2003年,高考重点、本科批次应届生上线率为26.72%,取得了居全市六县(区)第三名的好成绩。中小学会考成绩稳步上升。小学参加会考人数3488人,双科合格率为94.6%,四科合格率为60.05%;初中参加会考人数2223人,六科合格率为64.3%;高中参加会考人数3661人(次),合格率达85%以上。初中、小学学生思想品质合格率分别达到99.5%和99.3%。就山丹一中而言,建国以来,共毕业高初中生19168人,考入大中专院校4199人(1966至1967年文革期间没有招生)。
  1991年,全县实现了普及初等教育。1996年,通过省政府“两基”验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改善办学条件作为巩固提高“普九”成果的重点来抓,积极主动多渠道争取资金,2004年度到位资金已达1258.21万元,25所学校被列入项目计划。其中:二期中小学危房改造项目资金260万元,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资金228.21万元,中小学布局调整项目资金30万元,台商王永庆援建项目资金120万元,高中建设项目资金100万元,中央教育费附加项目资金480万元,甘肃省中小学校舍维修费资金40万元。
  全县共装微机1500多台,有62所中小学建起了微机室,开设了计算机课。初中信息技术课开课率达100%,小学开课率达60%。建成局域网、校园网5个,多功能厅8个,语音室17个,卫星地面接受站30个,高标准的生化、物理实验室50个,建成了教体局网络中心和资源平台及教育体育局网站。2003年秋季开校,初中和三乡三小的起始年级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验,小学一年级的覆盖面已达50%,初中一年级参加实验学生达到100%。全县三年级以上的班级全部开设英语课。2002年,顺利完成了“五三”学制向“六三”学制的过渡,从而全面实现了《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幼儿教育、特殊教育水平有了大的提高,城区4~6周岁入园率达88%,农村幼儿园入园(班)达70%,县幼儿园达到省级一类标准。全县校园文化建设整体迈上一个新台阶,环境育人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涌现出了一大批花园式学校,成为当地村镇建设的“亮点”。到目前,建成市级信息化花园式学校5所、市级德育工作示范学校6所、市级素质教育示范学校8所、县级信息化花园式学校24所、文明单位47个、安全文明学校10所。每年一届的中小学艺术节,展现了山丹县实施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城乡帮扶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达到了以强带弱共同前进的目的。
  教师继续教育和学校管理、岗位培训、师德教育不断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教研之路越走越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步确定。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起步良好,基本建立了在国务院领导下的“以县为主”的管理新体制,整个教育事业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知识出处

山丹史话

《山丹史话》

本书介绍了山丹4000多年的历史,反映了山丹的文化。内容分为:岁月如歌;名人轶事;名山胜景;文物古迹;灿烂文化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郭勇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