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堡金山子烽燧及列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史话》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434
颗粒名称: 丰城堡金山子烽燧及列障
分类号: K928.77
页数: 2
页码: 168-1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丰城堡金山子烽燧及列障的情况。
关键词: 山丹县 金山子 烽燧

内容

金山子烽燧筑在金山子顶部,东可看到焉支山、峡口城,西可游览沿线长城的新河驿,南可观望丝绸古道。长城旁边有121×121米的列障,列障四周有壕,有板筑墙、门阙。长城烽燧下有一口石砌古井。从整体布局可看出这些附设物与长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河驿本身就是长城附设的列障,现遗址尚存,后又在廖逄节筑边墙时迁移到现址。现在长城旁有一个土筑板墙庄叫端(音cuan)庄,据说当时筑长城,民夫所食用的大部分是炒面。这里风大,吃干炒面时常常风吹迷眼,难以入口,民工就提议修筑一个小城堡。征得上级同意后,筑起了端庄,从此吃饭住宿就到该堡内。因是大家倡议修筑的,所以命名为“端庄”。为加强宣传和保护长城,于1993年7月兴建一所长城文物陈列馆,并成立了长城文管所。2000年7月,山丹县与日本亚细亚文化交流学会联合维修了一段明长城。
  山丹县城北长城暗门墩。为何又命名为“暗门墩”?这与“隆庆议和”有关。“隆庆议和”是明王朝同蒙古俺答部结束军事对立的历史事件,和议达成于穆宗隆庆年间,故称“隆庆议和”。议和条约里有一条是有关长城沿线多处开辟市场同蒙古族进行合理贸易的,允许蒙古族用各种游牧产品交换内地产品和手工业制品。山丹就在长城旁开设暗门,并筑墩为标志,开设了交易市场。山丹当时所食用的盐就是阿拉善右旗亚不拉盐池的盐。自此,开始了山丹与蒙古之间长期的贸易往来。

知识出处

山丹史话

《山丹史话》

本书介绍了山丹4000多年的历史,反映了山丹的文化。内容分为:岁月如歌;名人轶事;名山胜景;文物古迹;灿烂文化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延璋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