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境内长城关隘要冲及现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史话》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433
颗粒名称: 山丹县境内长城关隘要冲及现状
分类号: K928.77
页数: 3
页码: 166-16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境内长城关隘要冲及现状。
关键词: 山丹县 名胜古迹 长城

内容

定羌庙(绣花庙)遗址。县境内汉、明长城东接永昌县水泉子乡到定羌庙,北侧是连绵起伏的北山,东南是巍峨苍翠的焉支山,两山相峙恰如咽喉。定羌庙驿正处于咽喉要道之间。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年)重修,明神宗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平羌将军张臣重修悬匾。从这些史料看,定羌庙从汉代至清代都是兵家防守的重要关隘。现定羌庙遗址尚在,遗址内有汉灰陶残片,有古井、房址,还有列障。清代诗人谢历途,经定羌庙登城楼描述到:
  “定羌古戍独登楼,临眺无端怅远游。
  烟雨一天凭对酒,英雄千古几封侯?
  塞鸿飘渺长空远,羌管悠扬野草秋。
  为问汉家教射客,到今何用姓名留。”
  从此诗中,说明定羌庙历代都是兵家必争的要塞,从屯兵的列障发展到驿站,又扩大形成一定的规模。
  峡口关隘,由凉郡西入至定羌庙到石峡谷关隘,群峰环抱,门通一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石峡谷两山相对,谷内有古道,两山内有汉代烽燧、列障。明代长城,地势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关隘。峡口最高山峰帽葫芦山筑有汉烽燧,山峰下有一完整的列障,障内有汉灰陶片,有当年遗留的牛骨等物,周围有壕沟,还有上峰顶的便道遗迹。山下有供人饮水的古井,同时在崖壁上有镌刻的四个斗大的字:“锁控金川。”落款:“大明嘉靖三十一载四月吉旦,刑部郎中口恤全陕前左给事中鄢陵陈棐。”从这些遗留实物,足以证明峡谷的重要性。明代诗人张楷路经峡谷时写到:
  白沙官道接羌胡,硗确难行是此途。
  疑过井陉愁马蹶,似经云栈听猿呼。
  两山影逼天多瞑,五月风高草已枯。
  走出峡谷即是峡口古城址。古城紧倚汉、明长城。该城应为长城的附属城。城450×230米,开南、北两门,分别有瓫城,四角有角墩,还有教场(练兵场)。这座城与长城有休戚相关的联系,是历代驻兵、屯粮、屯草、屯军马的军事基地,也是沿长城古道通商通邮的必经之地,停留食宿的场所。汉、明长城就在该城的北侧,时至现在壕沟、边墙上的女儿墙都完好如初,犹如横空出世的苍龙蜿蜒于北山脚下的茫茫戈壁上,极其壮观。2001年8月,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作了专题报道。2002年12月,中国长城学会也制作了《感受长城》大型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二套节目中播出。

知识出处

山丹史话

《山丹史话》

本书介绍了山丹4000多年的历史,反映了山丹的文化。内容分为:岁月如歌;名人轶事;名山胜景;文物古迹;灿烂文化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延璋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