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图书馆
山丹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丹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话说汉明长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史话》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429
颗粒名称:
话说汉明长城
分类号:
K928.77
页数:
9
页码:
161-1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长城的情况。其中包括汉代长城、明代长城、长城铸造、县境内长城关隘要冲及现状、丰城堡金山子烽燧及列障等。
关键词:
山丹县
名胜古迹
长城
内容
山丹县境内长城东接永昌县水泉子乡,西至东乐乡龙首山脉的烟洞沟。现有汉代长城(壕沟)60公里,烽燧19座;明代长城(边墙)98公里、烽燧64座。
汉代长城
长城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后采取的一项重大军事措施,是把战国七雄的城墙连成了万里长城。
汉朝初年,匈奴再度强盛起来,不断侵扰北方,汉高祖刘邦采取和亲政策,把宗室女嫁于匈奴单于,但匈奴贵族仍不时率众扰掠。到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派名将骠骑将军霍去病发动了有名的“河西之战”。霍去病率军出北地郡,进攻河西地区的匈奴右郡,采取大迂回战术,经居延奔袭祁连山北麓的匈奴部落,大败匈奴。这曾使匈奴悲叹曰,“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后汉武帝在河西设置了武威郡、酒泉郡。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又分置张掖郡、敦煌郡。为巩固胜利果实,在焉支山下筑建了删丹城。为发展农业生产,防止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在河西屯驻军队,移民屯垦。为保障丝绸大道的畅通和商贸往来,又于公元前120年始筑河西长城。山丹县境内汉长城就是在这个时期筑就的。《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汉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后汉书《西羌传》载:“及武帝征伐四夷,开地广境,北却匈奴,西逐诸羌,乃度河湟筑令居塞。初开河西,列置四郡,通道玉门,隔绝羌胡,使南北不得交关,于是障、塞、亭、燧出长城外数千里”。“河西之战”胜利后,又置张掖郡,置删丹、日勒、氐池、昭武等县,开始修筑边塞。山丹县汉长城当时由汉将路博德负责勘查修筑。
路博德,西河平州人,以右北太守从骠骑将军霍去病有功。汉武帝任路博德以卫尉为伏波将军,伐破南越。路博德又率军到河西,驻守删丹,开始筑建河西长城。根据当时河西删丹地理条件,勘测线路,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沿龙首山脉南麓,挖壕沟,铺“天田”(用作侦察敌人出入踪迹的沙田),筑烽燧,建亭障。然后。顺着焉支山顶向大马营一带筑造屯马墩、屯田墩,设置马苑养育良马。筑墩一直到白石崖。之后汉朝又向河西迁徙移民,设置村堡。县境内汉壕沟现存定羌庙、柳沟帽盔山、石峡口烽燧,并在谷内设置列障驻防。还有丰城堡金山烽燧、东乐乡西屯烟洞沟烽燧,现犹存遗迹。
西汉末年,同匈奴的关系又恶化。东汉王朝建立不久,为防御匈奴,又在汉光武帝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开始,大量调遣士卒,增筑堡垒,修造烽台。每隔十里设一堠,五里设一障,又把长城上的烽堠、亭障连起来,构成一道坚固的防御工程体系。山丹县的峡口驿、丰城堡、新河驿、三十里堡、二十里堡、十里堡、祁店堡、静安堡、西十里堡、小寨堡、西屯等都是长城的又一防护体系。明代长城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秋,由明朝大将军常遇春、徐达率两路大军浩浩荡荡向北挺进,进攻元朝的政治中心大都城(今北京市)。常遇春率先锋攻占了河北、山东等地,元朝结束。明王朝接收陕西、辽阳、甘肃后,十分重视边防线,就开始建筑防御体系长城,前后持续二百余年。明洪武五年(1372年),明朝派三路军继续北征,后主力军受到挫伤。明太祖放弃武力统一草原诸部的措施,推行战略防御,开始在北方设郡、军镇,筑城堡、立卫所、建关隘、置墩台的防戍部署。明世宗嘉靖十六年(1537年),由巡抚赵载负责堵塞山丹至高台的山口、关隘,这是在山丹修建明代长城的第一步措施。嘉靖十八年(1539年),由兵部尚书翟銮奉命阅视长城防务,发现诸多问题,九月上报修嘉峪关。后于嘉靖十九年到二十年(1540年—1541年),建成嘉峪关。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1545年),由指挥庄得负责在西夏筑建的山丹城基础上扩建山丹城,把周1里260步的小城扩建为7里290步。山丹城筑了东、西、南门,东门、西门增设瓮城,没有北门。建筑山丹城实际是建筑明长城的第二期工程,过了北山就是蒙古统治的地界,为防御蒙古民族的侵扰,所以就没有设置北门。山丹城扩建后,又分别加强了山丹城周围的关隘、堡寨,新河驿就是在这时从长城脚下迁到现址的。同时开始向河西大量迁徙移民,安置于山丹城及各村堡。明世宗嘉靖二十六至二十七年(1547年—1548年),由巡抚杨博策划和主持甘肃镇长城的增建工作。山丹境内明代的墩堡、关隘就是在这段时间又加固复修的,即从玉泉口至大口子(即定羌庙至东乐烟洞沟)一段,又加固大马营滩的屯马墩至白石崖烽火墩。《山丹县志·甘镇志·兵防志·关隘》载:“自东北玉泉口至西北大口子,又迤南白石崖。嘉靖二十七年,巡抚都御史杨博躬历筹画,或浚筑壕墙,或斩砌石壁,或修设柞垒,以扼虏患”。“山丹卫东路本卫教场起,古城洼界碑止,墙壕崖柞叠水石梯垒木一万九千九百九十五丈,计一百一十一里三十步”。也就是说,杨博在汉长城的基础上堵塞山口、关隘,设置了墩台和关隘的一些军事设施,这是明代第二次复修和维修长城。明穆宗隆庆六年(1572年),廖逄节出任甘肃巡抚又整治长城,又自山丹卫教场起,至古城洼界碑止,修复边墙、崖柞、叠水、石梯、叠木诸类工程,长达55.5公里。
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廖逄节又修龙首山至白路儿长城,白路儿长城至尖山、红寺山的长城。
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年),廖逄节又复修石峡口东自土窑儿起西至石峡口嘴止,壕里增中墙一道,长835丈。在廖逄节的督促维修下,万历二年六月,山丹境内的边墙、城堡、墩台先后毕役,使长城面貌焕然一新。这实际上是明代长城第三次复修和维修。廖逄节把烽燧连接起来,改变前两次的结构,用黄沙土夯筑成一道完整的城墙。
长城筑造
山丹境内汉长城由壕沟、烽燧、亭障等组成,其筑造工艺简单,质量不高。明代长城在汉长城基础上修筑,结构工艺、用料、修筑质量及防范措施都有了较大的改进和提高。在用料方面,汉代长城是在戈壁、沙漠上挖壕,堵塞、铺设天田、质量较差。明代在汉长城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先选土然后翻土,经一年多的风吹日晒,蒸发土内碱性,然后运至所筑长城之处,开始用雨水或焉支山、祁连山的河水拌土夯筑。所用之水沿渠下来,也经风吹日晒,水内的碱性和其它成分也已挥发。筑墙时做到筑夯的力度技巧,再在墙内有序地增加木料(杒木),以防滑墙塌陷。据传说,筑墙所用的土要炒熟,水内须掺黄米熬的米水,这一点尚未得到证实。
运输工具,据传说和资料记载,有几种办法:一是人力搬运。人背、肩扛、筐挑,扛子抬。二是用简单的运输工具独轮手推车。三是驮运。遇到高山筑墩,人不能扛,车不能行,只好用牛、马、驴、骡甚至用羊来驮运。山丹县境内的峡口帽葫芦山顶、龙首山顶、丰城堡金山子烽燧,有可能都是用牲畜驮运筑成的。
筑城墙的工匠民伕,一是调用戍边的军队,二是征调民伕。这两者是修筑长城的主要力量。再就是发配充军的犯人修筑长城。为修筑长城,不知让多少劳动人民失去了生命,1000年来有不少文人墨客用诗歌等形式,揭示了劳动人民对奴役筑城的怨愤。汉朝陈琳在《饮马长城窟》写道:“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柱”。明朝尹耕的《修边谣》写道:
“去年修边君莫喜,血作边墙墙下水。
今年修边君莫忧,石作边墙墙上头。
边墙上头多冻雀,侵晓霜明星渐落。
人生谁不念妻孥,畏此营门双画角”。
这首诗充分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反抗控诉修长城的愤怒。
防范措施有了较大的改进。汉壕沟只是为了阻止游牧民族的迁徙放牧,阻止一些小型的侵掠,或者只是作为地域界线。明代长城却是高筑墙,筑高大的烽燧、列障,一旦有敌情,守关守障的军队就可发现,放烽火,放炮报警。制定了防范烟火炮制度:“若见敌一、二百人或百余人,举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还规定合设烟墩,并看守堠夫,务必时加提防点检。须要广积秆草,昼夜轮流看望。遇有紧急,昼则举烟,夜则举火,接递通报,不得有误军情。可见,在明代管理和防范非常严格。
县境内长城关隘要冲及现状
定羌庙(绣花庙)遗址。县境内汉、明长城东接永昌县水泉子乡到定羌庙,北侧是连绵起伏的北山,东南是巍峨苍翠的焉支山,两山相峙恰如咽喉。定羌庙驿正处于咽喉要道之间。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年)重修,明神宗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平羌将军张臣重修悬匾。从这些史料看,定羌庙从汉代至清代都是兵家防守的重要关隘。现定羌庙遗址尚在,遗址内有汉灰陶残片,有古井、房址,还有列障。清代诗人谢历途,经定羌庙登城楼描述到:
“定羌古戍独登楼,临眺无端怅远游。
烟雨一天凭对酒,英雄千古几封侯?
塞鸿飘渺长空远,羌管悠扬野草秋。
为问汉家教射客,到今何用姓名留。”
从此诗中,说明定羌庙历代都是兵家必争的要塞,从屯兵的列障发展到驿站,又扩大形成一定的规模。
峡口关隘,由凉郡西入至定羌庙到石峡谷关隘,群峰环抱,门通一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石峡谷两山相对,谷内有古道,两山内有汉代烽燧、列障。明代长城,地势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关隘。峡口最高山峰帽葫芦山筑有汉烽燧,山峰下有一完整的列障,障内有汉灰陶片,有当年遗留的牛骨等物,周围有壕沟,还有上峰顶的便道遗迹。山下有供人饮水的古井,同时在崖壁上有镌刻的四个斗大的字:“锁控金川。”落款:“大明嘉靖三十一载四月吉旦,刑部郎中口恤全陕前左给事中鄢陵陈棐。”从这些遗留实物,足以证明峡谷的重要性。明代诗人张楷路经峡谷时写到:
白沙官道接羌胡,硗确难行是此途。
疑过井陉愁马蹶,似经云栈听猿呼。
两山影逼天多瞑,五月风高草已枯。
走出峡谷即是峡口古城址。古城紧倚汉、明长城。该城应为长城的附属城。城450×230米,开南、北两门,分别有瓫城,四角有角墩,还有教场(练兵场)。这座城与长城有休戚相关的联系,是历代驻兵、屯粮、屯草、屯军马的军事基地,也是沿长城古道通商通邮的必经之地,停留食宿的场所。汉、明长城就在该城的北侧,时至现在壕沟、边墙上的女儿墙都完好如初,犹如横空出世的苍龙蜿蜒于北山脚下的茫茫戈壁上,极其壮观。2001年8月,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作了专题报道。2002年12月,中国长城学会也制作了《感受长城》大型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二套节目中播出。
丰城堡金山子烽燧及列障
金山子烽燧筑在金山子顶部,东可看到焉支山、峡口城,西可游览沿线长城的新河驿,南可观望丝绸古道。长城旁边有121×121米的列障,列障四周有壕,有板筑墙、门阙。长城烽燧下有一口石砌古井。从整体布局可看出这些附设物与长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河驿本身就是长城附设的列障,现遗址尚存,后又在廖逄节筑边墙时迁移到现址。现在长城旁有一个土筑板墙庄叫端(音cuan)庄,据说当时筑长城,民夫所食用的大部分是炒面。这里风大,吃干炒面时常常风吹迷眼,难以入口,民工就提议修筑一个小城堡。征得上级同意后,筑起了端庄,从此吃饭住宿就到该堡内。因是大家倡议修筑的,所以命名为“端庄”。为加强宣传和保护长城,于1993年7月兴建一所长城文物陈列馆,并成立了长城文管所。2000年7月,山丹县与日本亚细亚文化交流学会联合维修了一段明长城。
山丹县城北长城暗门墩。为何又命名为“暗门墩”?这与“隆庆议和”有关。“隆庆议和”是明王朝同蒙古俺答部结束军事对立的历史事件,和议达成于穆宗隆庆年间,故称“隆庆议和”。议和条约里有一条是有关长城沿线多处开辟市场同蒙古族进行合理贸易的,允许蒙古族用各种游牧产品交换内地产品和手工业制品。山丹就在长城旁开设暗门,并筑墩为标志,开设了交易市场。山丹当时所食用的盐就是阿拉善右旗亚不拉盐池的盐。自此,开始了山丹与蒙古之间长期的贸易往来。
知识出处
《山丹史话》
本书介绍了山丹4000多年的历史,反映了山丹的文化。内容分为:岁月如歌;名人轶事;名山胜景;文物古迹;灿烂文化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延璋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