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乐古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史话》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425
颗粒名称: 东乐古城
分类号: K928.724.2
页数: 2
页码: 148-14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东乐古城的情况。其中包括古城的历史、古城的建筑等。
关键词: 山丹县 古城堡 东乐

内容

东乐城为山丹第二大城,南扼青海之冲,北拱居延之塞,东控大斗,西蔽流沙,弱水蜿蜒境上。古城的历史只能上溯到元朝。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夏四月,山丹元帅按竺迩出东乐大口子,大破阿蓝答扎,浑都海于甘州东。明初,宋国公冯胜率军西征,一扫元残余势力,上都驴以甘州830余户献降。冯胜驻军东乐,军民取水不便,凿井一眼,军民感激,称冯胜泉。明成祖永乐十五年(1417年),百户王敬跟随钦差太监前往萨麻儿旱地和蕃,取讨佛骨,夜梦金身显现,回还于驿门外盖寺一所,将佛骨塑于释迦身内,勅赠胜泉寺。元天顺帝天顺四年(1460年),百户王纲、王纪重修寺院,造铸洪钟一口。明世宗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巡抚都御史陈棐到河西巡视兵防,路过东乐,夜宿驿馆,题《东乐途中遇雪》诗一首。诗云:
  满天飞雪舞回旋,妒杀杨花大放颠。
  乍见黄云昏四野,即看白浪起长川。
  玉门百万抛鳞甲,瑶池三千降鹤仙。
  塞下有田方苦旱,愿消涧水出祁连。
  诗中表达了诗人期望建功边塞河西的远大志向。
  清高宗乾隆八年(1743年),巡抚黄承桂奏请张掖县丞移驻东乐。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巡抚常钧建县署,名东乐县,辖今民乐西部一带。自此古城商业日兴,渐成县级城市。古城周围491丈4尺,墙高2丈9尺,底宽1丈6尺,顶宽7尺,壕深1丈,宽2丈。开东城门、西城门,又开东关门、西关门。城门包以铁甲,东西大街贯通城内,街南是大庙巷、赵家巷,街北是书院巷、城隍巷。有“弱水绕疆”、“忠昭日月”牌坊两座。
  清穆宗同治四年(1865年),回兵攻破城池,建筑遭到破坏,堡总晏存仁组织城民修城池,练团兵,防城有功,甘州提督奖给蓝翎五品军功,赠给“竭立城垣”匾额。清德宗光绪十三年(1887年),县丞陈问淦重建县署,大门两楹,仪门三槛,大堂三楹。民国2年(1913年),改设县治,知县张广业扩建县署。民国18年(1929年),县设洪水,改为民乐县。1952年,东乐划归山丹县为第六区,现为东乐乡。东乐设县共有186年的历史。

知识出处

山丹史话

《山丹史话》

本书介绍了山丹4000多年的历史,反映了山丹的文化。内容分为:岁月如歌;名人轶事;名山胜景;文物古迹;灿烂文化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祝寿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