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古城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史话》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421
颗粒名称: 山丹古城堡
分类号: K928.724.2
页数: 8
页码: 142-14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古城堡的情况。其中包括峡口古城堡、霍城古城堡、大马营古城堡、东乐古城等。
关键词: 山丹县 名胜古迹 古城堡

内容

山丹古城堡多建于明代,那时候大兴屯田,募民开垦,永不征租。为了防御兵戈侵扰,实行卫所兵制,强使人民聚村筑堡,营造居宅,辟田而耕。全县境内堡寨相应,星罗棋布。有文字记载的古城堡,如明孝宗弘治十四年(1501年),巡抚都御史刘璋、总兵彭清督建老幼寨(今老军寨)、上土军寨(今李桥乡上寨)、祁家寨(今祁家店)、杨家寨(今杨家坝)、卢真寨(今卢家堡)等11寨堡。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巡抚都御史杨博更筑永兴、暖泉、大黄山、范营等堡寨。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都御史廖逄节重修了部分堡寨。李桥乡巴寨村吴氏家族的家谱对吴宁寨的建寨也有记载。吴宁寨建于明成祖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吴氏于明英宗天顺三年(1459年)家谱中记,“宁祖(吴宁)驻足于丹侯家山,英明异人,受卫保荐,令责筑其城,亦因其名以志其地,曰吴宁寨”。到了清代,除县城和东乐城外,有堡寨58座,沿甘凉大道还设6铺、3驿、5塘。峡口、黑城(今霍城)、大马营三城堡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设游击营。黑城营、大马营隶属于永固协台。因资料缺乏,只对石峡口堡、大马营、霍城、东乐四座古城堡作一简述。
  峡口古城堡
  峡口古城堡位于县城南80里,坐落于石峡山口而得名。远在汉代,石峡山谷被称为泽索谷。为了防御匈奴入侵,汉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就在泽索谷置日勒都尉,屯兵防守。唐时,这里设和戎城。戎是兵戈武器,也是军旗的代称,和戎即是和息兵戈之意。以后,历代王朝都以兵防要地而被重视。
  石峡山两山对峙,道路曲迂,宽不过百尺,长约5华里之远,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峻。明世宗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四月,刑部郎中陈棐以“奉敕恤全陕前左给事中”身份视察河西兵防,途经石峡谷,欣然奋笔在峡谷北山峭壁上题写“锁控金川”四个大字,以示此地之险要。随之镌刻,成为胜迹。在“锁控金川”对面西山的峭岩下有明清时期驻兵防守营垒的遗址,当地人称其为“营盘台子”。
  峡口古城堡始建年代已无文献可考。现在残留的古城,始建于明太祖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古城堡东西长400多米,南北宽300多米,呈长方形,加上西边关城(外城),总面积约19万平方米。古城开东西二门,东西走向的街道贯通全城。城内的衙署、寺庙、铺店、营房、马号、民舍布局严谨,井然有序。城垣高厚,内为土夯墙体,外为砖包,十分坚固。城上矮墙、裙墙、楼橹毕俱,城下壕池环绕,关城瓮城相配,气势壮观。城门洞全用砖砌,中间灌以生铁铸缝,固若金汤。东门直通石峡口,西门与外城相连,北面紧依长城。周围烽燧棋布,构成严密的防御体系。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巡抚都御史廖逄节为防御之需,动用民力,对峡口古城接帮加固,增设悬楼、敌角台等防御设施。据《甘镇志·兵防》记载,明代峡口常驻兵702员。峡口古城除了在军事上的重要位置外,在邮传、递运上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当时设峡口驿站,置设兵甲40名,马骡41匹,专司驿务。设峡口递运所,置兵甲22名、车牛23只(辆),专司递运。在古城东石峡谷中置停云铺,古城西十里置丰城铺,每铺置甲军5名,专司急递。两铺与峡口古城相望,互成犄角。明成祖永乐十三年(1415年),石峡山口建马场一处,牧养军马,人们又称石峡口山为马场山。
  清初置峡口营。世祖顺治年间(1644年—1661年)置千总一员,率兵防守。清圣祖康熙十三年(1674年),升为守备。清世宗雍正七年(1729年),又将守备升格为都司,自此成为定制,沿至清终。清代峡口营有军马守兵195员。清沿明制,在峡口古城仍置峡口驿,置兵夫19员,马60匹,专司驿传。古城西门外置峡口塘,置夫兵6名,马16匹,专司塘务,并为过往官差行人提供用水。
  驻兵担负守关御敌的责任,平时操练兵马,鼓角相闻,沙场点兵。清晨,号兵到城墙上吹号。号声一响,马夫备上马,骑士们骑着一色的马奔入教场,跑马射箭。将军在演武台上观看。红旗一招,武士出阵,黄旗一招,开弓射箭,天天如此。每年八月十五日参加甘州提标营合大操(比武),峡口营的马最壮,武士的武艺最高,常得第一。
  峡口都司最后一任戴尚武,于民国25年(1936年)逝世,年逾八旬,人称司老。村民戴学俭家有一块石碑题“石峡口堡”,四个大字和“钦赠都司衙门戴尚武”几个小字,是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峡口古堡有一古建筑过街楼,建于城中心街道上,为明代建筑。每天甘凉过客都要穿楼而过,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清德宗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维修时移建于现在靠北门的位置上。民国3年(1914年),悬一大匾,由清秀才高鼎楷书“威镇乾坤”,古朴苍劲。明清时期的峡口人不种地,不纳粮,孩子生下来就吃皇粮,男人当兵守关,随带家眷。现在的峡口人大多是那时兵将们的后裔。
  霍城古城堡
  霍城原名黑城。1955年由县长王环璋、黑城区委书记郝海相、民主人士常立刚商议,为纪念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统一河西,改为霍城。关于黑城命名之因,依常正先生之见,别无它考。过去对黑城命名有两种说法:一是在匈奴驻牧时期,黑城属匈奴部落谷蠡(lu Ii)王领地。黎者黑也,这里土地黎黑肥沃,古称黎沃坝,筑城以黑命名。二是唐时吐蕃入境,其部落有黄蕃、黑蕃之分,黑城驻过黑蕃(即喇嘛教的黑教派),在这里兴教建寺或筑城命名为黑城。
  今黑城古城垣早毁,只留东南角的原奎星楼残墩。民国时期,城垣完好,城内外寺庙林立,建筑宏伟,每天晨钟暮鼓,声闻四野,香烟缭绕,佛光照辉。城垣周长3里39步,东西2门,并有曲城瓮门。东门曰“朝阳”,上楼额“朝乾承晖”。西门曰“宴静”,上楼额“夕惕宁静”。东西大街,店铺民房排列,商市繁荣。南北街巷贯通,中流小溪,潺潺清澈。巷南城墙上有观音楼台,巷北尽处一大墩,上建老爷庙,下对戏台。西街有禅林寺(称西大寺),东街有东岳庙(称东大寺),还有规模宏大的城隍庙、灯山楼、游击衙署、何家楼、童家小寺等私人家庙堂。东门外有文昌宫,西门外有关帝庙。
  1956年,省文物专家党国栋、杨永清来山丹考古,对霍城文物作了细致的考察。二人对禅林寺建筑艺术甚为欣赏。他们认定檐牙斗拱和建筑造型均为元代风格。大雄宝殿的三尊金身坐佛像是魏唐工艺。并发现大殿有文字记载:“自魏营造佛窟,塔殿犹兴,令沙门敷导民俗,至元壬申构寺宏扩,万历己卯重修,榱栋巍然,证果禅林寺”。专家认为,黑城在汉魏时期就有佛事活动,建寺礼佛必不可少。上文记载的至元是元世祖年号,壬申即至元八年(1272年)。宏扩是扩建而不是初建,初建的年代一定会更远。明神宗万历己卯年,即万历七年(1579年)重修,又经清代多次修葺,寺庙佛像完整无缺。禅林寺内陪殿厢房很多,天王、地藏、文殊及十八罗汉各式塑像均有,和尚道士俱住。寺殿宏雄,莲台佛龛,雕梁画栋,确实是不可多见的建筑艺术精品,可惜于1964年被拆毁。
  也有文记载,黑城古城是明太祖洪武年间巡抚都御史唐泽请建的,同时修建的还有花寨堡城。建城时,这里就有村落庙宇。民间传说,先有西大寺,后有黑城城,先有祁家,后有黑城。解放初,佛像被毁,佛身内的铜镜、绢帛都有文字,人皆不识。前清秀才杜儒林、夏重儒认为是西夏文字,是否准确,有待考证。
  城东南角上的奎星楼,坐落三层,中有六根圆柱通顶,层层歇山斜角,龙首四射,檐牙高啄,气势壮观。初建于明熹宗天启六年(1626年),清圣祖康熙五年(1666年)游击岳升龙葺新,并书题“文昌阁”匾额,誉为西北第一楼。1959年拆毁,只存残墩。北大墩上的老爷台为四合院砖木结构瓦房,院中独建八卦亭,柱雕檐刻,结构精巧,悬有张掖马援题写的“万世师表”匾额,可惜毁于文化大革命。
  明清时期,黑城是防守要地。清圣祖康熙六年(1667年),为了加强大草滩的防守,历来为军事要地的永固城设立永固城协,参将王进宝升为副将,统领大马营、黑城营、马营墩营。黑城营设游击一员,千总一员,骑守兵381员。清高宗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游击改为都司。古城西大墙是箭道湾,是守兵射箭的场地。西门外过了西大河是教场,练兵跑马,射箭阅兵,至今人们叫黑城为教场湖。
  民国时期,城内还有同善社(现镇政府院内)。夏重儒(1877年——1954年),字席珍,清德宗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秀才。在霍城一带讲学,家里建有书房和园子,除了读书还亲自种植各种花草树木,过着清淡恬静的生活,在当地很有名望。乡党及弟子以“品重圭璋”、“望隆山斗”颂其德。
  大马营古城堡
  大马营古城堡始建年代已无据可考。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年)重建,明孝宗弘治十三年(1500年)再建。古城周长10里,封土夯筑,基宽2丈,墙高3丈,顶沿8尺,可容两马并驰。分里城、外城,门向南开,里外城门都是曲门瓮门,砖石建筑,非常坚固。里外城门都有城门楼,加上北城墙的瞭望楼,三楼一线,十分壮观。四城角楼、垛口齐全,南关城墙上有一小楼,立一石碑,记载着古城的历史,遗憾的是20世纪60年代被毁。现在古城的建筑仅存将军楼和北城墙残垣。紧靠古城东荒滩,人叫九营城子,70年代平田整地时,全是坟穴,有的地方棺材摞棺材。
  将军楼为明代建筑,原叫瞭望楼。楼东西长16米,南北宽12米,四周是1.5米宽的廊道,可避风雨,供瞭望人员之用。外墙有射击孔,中央大厅约40平方米,四面开窗。民国29年(1940年),军牧场少将宋涛重建此楼。后宋涛及勤务炊事人员移居楼上,故以将军楼沿称。
  古城明时设千总防守,清圣祖康熙二年(1663年)设守备,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改设游击一员、千总把总二员,马兵守兵500员。同黑城营、马营墩营为犄角之势,共同守御着山丹南大门的大草滩,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历届守营游击、千总已无记载。清仁宗嘉庆十年(1805年),大马营仍是游击建制,派游击、千总、把总带兵防守。他们是甘肃提属大马营地方游击加一级记录三次黄长兴;署甘肃提属大马营中军千总额外加三级沈有宗;署甘肃提属大马营把总事云骑尉世职加三级杨鹤。清仁宗嘉庆六年(1801年),甘营马场(厂)总管郑国权招留羊户屯牧,从中取利,截留白石崖水源,激起山丹人民的愤慨,山丹县知事责其疏通河水,逐出羊户,民愤平息。
  清德宗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仍有兵员驻守,只是兵员减少,防御功能随之减弱,仅有一名把总。称谓是甘标协属大马营左哨把总王成喜。
  王成喜,原籍民乐六坝人,少时好学上进,学文习武,在大马营中当兵。继续习武,又拜师东沟教师爷王永年字尚武为师,同当时的赵玉璋、赵宗普、王宗礼为武友,后中为武举,任大马营把总。1958年,王氏“武德骑尉”的大宅门才被拆除。王成喜一生尽职,知书达礼,谦虚待人,无倨容傲态,至今人们还有传说。
  东乐古城
  东乐城为山丹第二大城,南扼青海之冲,北拱居延之塞,东控大斗,西蔽流沙,弱水蜿蜒境上。古城的历史只能上溯到元朝。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夏四月,山丹元帅按竺迩出东乐大口子,大破阿蓝答扎,浑都海于甘州东。明初,宋国公冯胜率军西征,一扫元残余势力,上都驴以甘州830余户献降。冯胜驻军东乐,军民取水不便,凿井一眼,军民感激,称冯胜泉。明成祖永乐十五年(1417年),百户王敬跟随钦差太监前往萨麻儿旱地和蕃,取讨佛骨,夜梦金身显现,回还于驿门外盖寺一所,将佛骨塑于释迦身内,勅赠胜泉寺。元天顺帝天顺四年(1460年),百户王纲、王纪重修寺院,造铸洪钟一口。明世宗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巡抚都御史陈棐到河西巡视兵防,路过东乐,夜宿驿馆,题《东乐途中遇雪》诗一首。诗云:
  满天飞雪舞回旋,妒杀杨花大放颠。
  乍见黄云昏四野,即看白浪起长川。
  玉门百万抛鳞甲,瑶池三千降鹤仙。
  塞下有田方苦旱,愿消涧水出祁连。
  诗中表达了诗人期望建功边塞河西的远大志向。
  清高宗乾隆八年(1743年),巡抚黄承桂奏请张掖县丞移驻东乐。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巡抚常钧建县署,名东乐县,辖今民乐西部一带。自此古城商业日兴,渐成县级城市。古城周围491丈4尺,墙高2丈9尺,底宽1丈6尺,顶宽7尺,壕深1丈,宽2丈。开东城门、西城门,又开东关门、西关门。城门包以铁甲,东西大街贯通城内,街南是大庙巷、赵家巷,街北是书院巷、城隍巷。有“弱水绕疆”、“忠昭日月”牌坊两座。
  清穆宗同治四年(1865年),回兵攻破城池,建筑遭到破坏,堡总晏存仁组织城民修城池,练团兵,防城有功,甘州提督奖给蓝翎五品军功,赠给“竭立城垣”匾额。清德宗光绪十三年(1887年),县丞陈问淦重建县署,大门两楹,仪门三槛,大堂三楹。民国2年(1913年),改设县治,知县张广业扩建县署。民国18年(1929年),县设洪水,改为民乐县。1952年,东乐划归山丹县为第六区,现为东乐乡。东乐设县共有186年的历史。

知识出处

山丹史话

《山丹史话》

本书介绍了山丹4000多年的历史,反映了山丹的文化。内容分为:岁月如歌;名人轶事;名山胜景;文物古迹;灿烂文化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祝寿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