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胜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史话》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410
颗粒名称: 名山胜景
分类号: K928
页数: 40
页码: 97-13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名山胜景的情况。其中包括漫话焉支山、清纯秀丽窟窿峡、沧桑大马场、大马营与山丹马、古老而美丽的大马营草原、弱水千秋祭、大黄沟神韵、焉支山古战场等。
关键词: 山丹县 风景名胜 名山胜景

内容

漫话焉支山
  山丹城东南60里处,耸立着一座气势雄伟,远眺似苍龙伏卧的山脉,它就是我国历史上闻名遐迩的名山——焉支山。
  焉支山坐落在河西走廊峰腰地带的古甘凉交界处,祁连、龙首两山屏障在它的南北,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自古就有“甘凉咽喉”之称。它东西长达30多公里,南北绵亘20公里,方圆100余里,主峰高3970米,是河西走廊中段仅次于祁连山的一座独立山脉。《大唐焉支山宁济公祠堂碑》中称,“连峰委会,云蔚岱起,积高之势,四面千里”。山中松柏苍郁,溪水潺潺,云蒸雾掩,景色宜人。山顶终年积雪,银色皑皑,大有“焉支长寒雪作花”之壮观。
  2000多年前,焉支山就以天下名山载入史册,是因为它不仅山势险要,景色宜人,而且与历史上诸多游牧民族、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名胜古迹有着相依相存的关系。在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焉支山区就是“水草茂盛,宜畜牧”的天然草场,古老的游牧民族氐、羌、月氏、匈奴等曾先后在焉支山区繁衍生息过。在那个遥远的年代,这里不但是游牧民族赖以生存的乐园,而且是出生天资国色的宝地,也是古代游牧民族妇女搽抹胭脂原料红蓝花的重要产地。据传,那时匈奴诸藩王的妻妾多从这一带的美女中挑选,匈奴语称各藩王之妻叫“阏氏”,因此便有了焉支山或胭脂山的名称,“焉支”或“胭脂”,只不过是匈奴语“阏氏”二字汉译的谐音罢了,这便是焉支山得名的原因。焉支山在古代又称删丹山。远古时代,焉支山上森林茂密,葱茏苍郁,旧《山丹县志》中说,其山每朝日初上,其阳承晖,色若丹,其阴凝烟,为深碧,丹碧相间如“删”字,又名删丹山。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l11年),在这里初置县时,以此山之名命名删丹县。最早的删丹县城就置设在焉支山谷中。山丹县在历史上最早的行政建置的名称是与焉支山有着直接关系的。
  西汉初期,焉支山及其毗邻的大草滩是匈奴昆邪王的重要牧地和避暑地,也是匈奴人袭扰西汉王朝西部边境的一个重要桥头堡。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三月,骠骑将军霍去病奉汉武帝之命率精骑万余从陇西(今临洮)出发,远征河西匈奴各部,由“羌中道”(古时青海通西域的通道)沿祁连山南麓西进,经大斗拔谷(今民乐县南祁连山扁都口)进入河西腹地,在这一带击败匈奴“五小王国”(部落),“转战六日,逾焉支山千余里”。同年秋八月,霍去病再次率部从北地郡(今庆阳马岭)出塞,越腾格里沙漠,占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沿弱水南下,败匈奴〓得王于〓得城(今张掖西北),迫使匈奴昆邪王率部众40000余人归降汉朝。从此,焉支山正式纳入汉室版图。匈奴人为失去焉支山及其毗邻的祁连山发出了“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的哀叹,足见焉支山和祁连山在匈奴人心目中的地位。焉支山地归中原王朝之后,因为对西域用兵,西汉王朝便利用焉支山及毗邻的大草滩得天独厚的天然草原,牧养良骥骏马,为西汉骑兵提供源源不断的战马。
  隋朝炀帝大业五年(609年)六月,隋炀帝杨广率部进青海征吐谷浑,获胜。由大斗拔谷进入删丹境内,赴张掖接见高昌王麴伯雅,伊吾王吐屯设及西域27国使节。途中,御驾亲临焉支山,西域来客“佩金玉、被锦罽,焚香奏乐,歌舞喧噪”,“谒于道左”。官府“令武威、张掖士女盛饰纵观,衣服车马不鲜者,郡县督课之。骑乘嗔咽,周亘数十里,以示中国之盛”。《资治通鉴》中记载的这些话,描绘了隋炀帝登焉支山接见西域客人的盛况。古往今来,隋炀帝是惟一到过焉支山的封建帝王。隋朝在焉支山及其毗领的大草滩开办官办马场,牧养军马,盛时养马逾10万匹。
  唐朝时,称焉支山为燕支山,不过是一字之差的谐音而已。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封祀天下名山,于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封焉支山神为宁济公,命太子少保、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建宁济公祠堂于焉支山南坡悬崖,请当时文豪杨炎撰写了《大唐燕支山宁济公祠堂碑》,视焉支山为雄镇甘凉的神山。碑文说:“亚旅师氏,旄头拏牙,金鼓七校,车徒十万……大阅兵于山外”。文章虽有些夸张,但焉支山地理位置与军事防务的重要性,可以想像。
  焉支山在唐朝和历代诗人墨客笔下多有描绘,盛唐时的焉支山成为边塞诗人笔下尽抒豪情的代名词。如唐代诗人韦应物在他的《调笑令》中写道:“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李白在他的诗作《幽州胡马客歌》中写道:“虽居焉支山,不道朔雪寒。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翻飞射鸟兽,花月醉雕鞍。旄头四光芒,争战若蜂攒。白刃洒赤血,流沙为之丹……何时天狼灭,父子得安闲。”这些诗句,不仅描绘出一幅幅古代游牧民族跃马扬鞭焉支山的壮美画卷,而且刻画了边塞儿女的英姿飒爽和为保卫边疆表现出的豪放骁勇。历代文人描写焉支山的诗文留于文献者不少,如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的《过燕支山寄杜位》,王维的《燕支行》,杜审言的《赠苏绾书记》,清代林则徐的《有感》,清代山丹知县许乃谷的《仲春登焉支山查勘松林放歌》,清代诗人徐思靖的《题焉支山要津》及张掖贡生高缙写的《焉支山赋》和当代诗人曹永安的《雨后胭脂山》等等,都从不同侧面和角度描写讴歌了焉支山的秀美。
  焉支山下还发生过一次民族谅解、凸现人道主义的战事。明思宗崇祯二年(1629年),北部蒙古军队大举入侵,适逢春季,突发疫情,蒙古将士患上豌豆疮,失去了战斗力,只好沿着焉支山麓休养。甘肃守将建议甘肃巡抚梅之焕趁敌人全军病弱之际掩袭杀戮。梅之焕说:“敌军有灾,我们庆幸,不合仁义,适军病危,我们进攻,不算勇武,不如放了他们吧,或许还起点感召作用呢!”于是,按兵不动。过了一月多,蒙古军病势好转,撤退时望着长城磕头,感激不已。
  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在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率领下远征河西,曾在焉支山和国民党马步芳部浴血奋战,无数红军指战员的鲜血洒在了焉支山上。西路军惨遭失利后,政委陈昌浩因病被马营窑坡老中医但复三(原籍湖北广水)营救,在焉支山钟山寺和柳沟隐匿养病月余,病愈后由但复三护送回到湖北之后转而复返延安。至今红军血战焉支山的事迹,仍在焉支山区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
  焉支山的闻名,还与山中的钟山寺有关。前文提到的唐朝哥舒翰建的宁济公祠,经历代修葺扩建,至明代在其周围建成了多处殿宇寺观,如文昌宫、黑虎灵官庙等。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年),在山丹卫指挥使朱冠主持下,由花寨、陈户、范营等地士绅捐资,在焉支山主峰西坡建成玉皇殿和三佛殿。后来,本地人把唐建宁济公祠为中心的几处殿宇称为后寺,以三佛殿和玉皇殿组成的殿宇称为前寺。这是指寺院距游人进山后的第一落脚点直沟门的远近而言。前寺和后寺又总称钟山寺。何以名叫钟山寺?有两种说法,其一传说不知什么年代,在焉支山一处沟谷中有一山峰,显出大钟和许多小钟,大钟钟耳露出地面,山里人好奇,用大木杠穿在钟耳中,欲将钟从山土中提出,许多人费了很大气力,结果那钟不但没有被提上来,反而越陷越深,最后整个钟身全部陷入山中,不见了踪影,顷刻间连那些小钟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山里人以为神,称此处为钟柳湖沟,以后在山上建寺,就称寺院为钟山寺。其二,明朝神宗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甘肃巡抚田乐、侯东莱,都督同知张成曾出资合铸大钟一鼎,悬于前寺,因此,焉支山上所有的寺院就总称为钟山寺。不管哪种说法正确,寺院的得名都与钟有关。山中的寺庙,有的建在山坡平缓处,如前寺;有的建在悬崖绝壁上,如后寺中的主体宁济公祠。这些寺庙有的成院式,内中山门、廊厢、过殿、正殿、僧寮、道观、钟楼毕具,雕梁画栋,壁画连缀,神像各异,彩绘金身。有的独立于悬崖,依山势立柱,石道索绳为径。攀登其上,远眺四面,山中山外景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俯视脚下深壑,令人头眩目晕,胆战心惊。焉支山中的寺庙佛道并存,常有僧人道士住持寺庙,香客间有,香火不断,晨钟暮鼓,罄瑟相闻,确为山丹境内一大胜迹。每年农历六月六日,钟山寺举办盛大庙会,本县及永昌、民乐、张掖等地游人商贾云集于此,骑驴乘马,坐车徒步,一路上真是游人络绎,盛况非凡。山中松柏苍郁,溪水潺潺,鸟鸣雀跃,野花遍山。主峰顶端有一天池,四季泉水清澈,池边野花丛生,又名“百花池”。每岁夏秋,山外天气酷热,而山中天气凉爽,景色宜人,是人们游览避暑的理想之所。古诗云:“胭脂丘上草,夏秋绿茵茵”。州志载:“焉支山林木茂多,禽兽繁盛”。因此,很早就有“焉支胜景”之说。焉支山又是寺沟河、流水沟河水源涵养山,沿山老百姓因此而世代繁衍生息。山中盛产中药材,尤以大黄为主,故本地人又称它为大黄山。
  星转斗移,岁月沧桑,至“文革”史无前例年代,焉支山上所有的寺庙尽遭浩劫,钟山寺荡然无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拨乱反正,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至20世纪90年代,为了开发焉支山旅游景点,发展山丹的旅游事业,由县林业局所属的大黄山林场牵头,筹建焉支山森林公园,并由陈户乡致富的农民企业家周世贵、梁庭辉等人先后捐巨资在原前寺址兴建了玉皇殿,在原后寺址兴建了三佛殿,一应亭台水榭也随之建起。近年,又专修了由李桥水库至焉支山的公路,大大方便了游人的出入,传统的农历六月六日焉支山庙会由沉寂而复兴。在国泰民安的今天,焉支山将以崭新的面貌大放光彩,迎接八方游客。
  (陈全仁)
  清纯秀丽窟窿峡
  在河西走廊的腹地,在绵延的祁连山和俊秀的焉支山之间,有一片被誉为“丝路明珠”的大马营草原,在这里,有大群的军马如涛似涌,有成群的牛羊似翳如云,有万顷菜花芳香馥郁,有清流一脉昼夜欢腾。就在这草原的深处,在祁连山北麓离雪线不远的地方,有一处名为“窟窿峡”的天然峡谷,以她清纯秀丽的灵光吸引着远远近近的人们。
  窟窿峡是一条狭窄幽深的峡谷,位于山丹军马一场驻地九碗泉的东南面。她的得名是因为古时这里有一种奇特的地貌:碧绿如茵的草地上每隔三五步就有一个陷阱般的“窟窿”。俯身下瞰,深不见底,清澈的水柱汨泪上冒又不见流出,原来水在地下窟窿中奔腾下泻,发出的轰隆声,山鸣谷应,十里外都能听得见。当地人把这个峡谷,称为窟窿峡。
  夏日的窟窿峡,满山翠柏青松,满目奇花异卉,草绿林密,幽静可人。徜徉其间,纤尘不染。一路悠然而行,绿柳拂面,彩蝶相随,鸟语啁啾,凉飔微微。自林间逶迤攀援而上,脚踏青苔,手拄枯木,别有一番趣味。身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你便有一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思古幽情,又油然而生出物我同化、回归自然的轻松和欣喜。向远出眺望,又见怪石嶙峋,各具姿态,卧牛、睡狮、立剑、石蛙,无不令人叫绝。其中最叫人称叹不已的是一座山峰上那块雕像般的巨石,卓然兀立,栩栩如生。从一个侧面看,它是望夫石,望穿秋水,情动天地。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便俨然是运筹从容、指挥倜傥的霍大将军,人称将军石。他挺胸昂首,双手反背,寒风吹动他的战袍,岁月剥蚀了他的容颜,而他在风雨之中一站就是几千年。在窟窿峡一带林区,还有许多巧夺神工的天然石景,如剑门关、鳄鱼潭、骆驼峰、神仙窟、镇河石、恐龙观山等,无不令人产生美好的遐想,恍若置身深邃、清纯的洪荒时代。
  在窟窿峡谷的明山秀水之间,有一片平坦的草地,是游客休息、聚餐和团体联欢的好地方。这里两面靠山、一面临水,是一个三角地带。在这里遥闻松涛阵阵,俯聆河水滔滔,偶尔还会见到几只矫健的雄鹰在石崖上徘徊起落,这一片天地里便奏起了一支支生机勃勃的生命交响曲。当我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禁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幽谷深深激浪拍,山花馥郁鸟低徊。如茵草坂随天色,似雪羔羊翳碧苔。策马穿林惊雉起,登高舞杖拨天开。倏忽日暮迷归路,云底松涛逐踵来。”
  如果说窟窿峡自然风景区最大的特点和最摄入心魄的魅力,在于她清纯秀美的山水,那么在它南端的西大河水库便是这个风景区美丽动人的大眼睛。人们从峡谷中迤逦游来,蓦地见到了辽阔的天空,见到了“高峡出平湖”这一巧夺天工的人间奇迹,见到翡翠般的绿水如平整光洁的明镜,倒映着雪山、白云和悠闲的羊群,不禁为之感到豁然开朗。
  窟窿峡所在的大马营草原,是一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绿洲。早在秦时,这里就是月氏人游牧之处,西汉时为匈奴所据。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西征,逐匈奴出焉支山。从此,这里一直是朝廷屯兵牧马的地方。如今在它的四周还有许多历史遗迹,证明着它的历史沧桑。那一座座遥相伫望、静默无语的古烽墩,那夕阳下依然机警地瞭望远方的将军楼,那一个个深邃险峻、荆棘丛生的祁连山隘口,无不吸引着人们访古寻幽的目光。根据张贤亮小说《灵与肉》改编的电影《牧马人》,以许灵均与李秀芝浪漫而苦涩的爱情故事,使多少人对这个叫做山丹军马场的地方产生了深深的向往。尔后,又有《敦煌》《文成公主》《大漠紫禁令》《和平年代》《日光峡谷》等多部影视作品,都带着大草原浑如璞玉的美丽和神奇,走遍了全国,走进了千家万户的电视荧屏。窟窿峡,这一充满奇异色彩的草原幽谷,从此声名远播。
  一匹好马,因它有了一副美丽的缨饰而更加矫健;一片莽原,因它有了几处灵秀的山水而充满生机。窟窿峡,那每一泓清清冷冷的圣洁之水,不正是大自然赐付给马场草原乃至丝绸之路的一双双含情的眉目吗?
  (何茂活)
  沧桑大马场
  山丹马场曾是亚洲最大的马场。南面是祁连山,千年的苍崖云树;北面是大戈壁.茫茫的白草飞蓬,漫漫的西风流沙。马场的背影辽远而壮阔,蛮荒而苍凉。
  这里有弱水的源头大马营草原,河水清纯甘甜,默默地养育着马场的芨芨草、马兰花,养育着苍狼黄羊,也养育着大群大群的军马。西部诗人林染,前几年曾经过这里,他说大马营河是河西走廊最美的河流,它就像一支蓝色的摇篮曲,静悄悄淌进人的梦境,抚摸着心灵的青枝绿叶。
  民间传说,古代匈奴王妃阏氏就住在大马营河东岸的焉支山下,那里有一个生长金露梅和银露梅的地方,美丽如童话境界。当然,这只能是传说而已,我们只有无凭的猜测而无可考评。不过,历史学家确信,那个马背上的民族,就是溯无名河而上,踏上山丹草原,进而占据了祁连山的。《汉书》上说,霍去病西征河西,逐匈奴于焉支山下,匈奴败北,在歌中唱到“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以此为证,说明,古代匈奴的大本营,确在祁连山一带。
  最神秘的是那些灰白的石堆,上面长满了青苔,覆盖着斑驳的鸟粪,石堆底座略宽,向上慢慢收缩,至顶上,成为一个金字塔形状。有人说,那是南山藏民垒成的玛尼堆;也有人说,那是古代匈奴用来祭奠草原神的祭坛。但由于时间太久远了,谁也弄不清其中的来龙去脉。石头沉默无语,任凭风吹雨打,永恒地矗立在茫茫的草原上,凝重、孤独、凄凉,把沧桑岁月的隐秘留给后人去猜测、去拷问、去想像。
  遥想远古岁月,马场草原是一个天苍苍野茫茫的世界,那里长满了齐腰的冰草、马兰,开着色彩缤纷的野花,到处是黄羊、青羊和梅花鹿。生活在祁连山麓的匈奴人逐草而居,过着一种逍遥自在的游牧生活。为了感激水草丰茂的大草原,为了感激大自然的恩赐,匈奴人用石块堆成祭坛,请来萨满巫神,点燃袅袅柏香,唱起牧歌古谣,祭奠美丽的草原牧神。天空湛蓝如洗,白云飞出山岫,彩虹从水边升起,蝴蝶自花冠飘落,草原女神长裙曳地,仪态万方地走出祁连雪谷,在一片祈祷声中,走进那片草原,踏上繁花似锦的牧场……
  祁连山麓的山丹马,应该出现在汉代以前。据《敦煌志》载,自秦汉始,这里便开拓为全国畜牧业基地,有“河西之马为天下饶”的说法。如果史料无误,那么山丹马的生存时间应该上溯到1500年之前,而不是敬一丹所说的几百年。据说,山丹马其实是吐谷浑马的后代,是波斯马与吐谷浑马的杂交良种。山丹马体格矫健,剽悍刚烈,耳尖如锥,蹄坚似铁,飞奔起来鬃毛飘扬,飒踏生风,在遥远的战争岁月里,它们是最重要的作战工具。想一想,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呵,西风流云,黄沙落日,武士们跨上山丹马,穿过冰草丛和云杉林,穿过河流和山冈,奔赴河西走廊的战场。他们可能是甘州回鹘,也可能是突厥人、匈奴人。不管是哪个民族,只要拥有了山丹马,就能跨越关山长河,飞渡大漠旷野,弯弓射雕,笑傲群雄。在烽火狼烟的沙场上,马给人长了精神,人给马壮了胆魄,人与马的灵魂合二为一,成为狂飚惊雷,横扫苍茫大地。
  祁连山麓的山丹马场有许多古战场遗址,它们和那时的草原、河流、马群、白石堆构成了最壮美的风景。大马营那时有许多烽燧,虽然土夯的墙体大多坍塌,百孔千疮,但烟火熏燎的痕迹依稀可辨,散落在周围的木片焦炭尚能分辨出祁连云杉的纹络。
  (孟澄海)
  大马营与山丹马
  在河西走廊中部,皑皑祁连山和巍巍焉支山环抱着一片碧绿丰茂的草原——大马营草原。
  在以车马为主要作战和运输力量的时代,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养马业的发展。自穆天子八骏以来,随着朝代更替和社会兴衰过程中频繁的民族战争,中国成了世界上的头号养马大国。素有雄心壮志的一代雄才汉武帝非常爱马,公元前120年的一个夏天,他梦得天马,便占《周易》得一卦辞曰:“神马当西北来!”于是,昼思夜想,梦寐以求,多次派人到西北来寻找良马。后来,果然从西域获来一马,神行电迈,气如长虹,神异非凡,据称出自敦煌渥洼水中。汉武帝叹为神物,乃作《太一天马歌》一首,以志此事。他的爱马之心,不仅仅是封建帝王对“天马”的特殊癖好,而更重要的是出自对国防的需要。因此,当骠骑大将军霍去病出陇西,过焉支山千里有余,大败匈奴,随之开辟河西四郡,后大马营草原便引起了汉王朝的高度关注。这里不仅地势平坦、水草丰茂、气候凉爽适宜发展以马为主的畜牧业,而且地跨甘、青两省,平羌口、扁都口、白石崖、皇城等关隘控扼甘青交通,是切断羌族与匈奴联系的关键之所在。同时,为了稳定河西四郡,扩大西域边陲,战马既要放牧,又须不断补充。于是,西汉皇室便开始设牧师苑,在大马营草原这块风水宝地屯兵驻守、牧养军马。
  从那时起,随着社会发展、人口增长和频繁的战事,中原及华北地区已渐无设置大规模马场的可能,于是山丹大马营草原便以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在中国马政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几千年来,这里一直是历代皇家孳养军马的天然牧场。
  晋穆帝永和年间(345年—356年),前凉张祚在大马营草原设汉阳县专事养马。北魏孝文帝元宏时代,大马营草原养马达10万匹之多。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炀帝亲自下诏查问河西牧马情况,并于大业五年(609年)西巡时亲临大马营马场。唐太宗李世民命太仆张景顺、李思文等相继负责河西马政,贞观至麟德近40年里,牧马业达鼎盛时期,这里形成了相对较为完善的牧马管理体系。宋代还在这里实行茶马制,设置了马市。元世祖时,中央设马政机构尚牧监,大马营马场派千户一名执掌。到明朝时,已在大马营草原修建城堡与官署住所。清宣宗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清政府召谪戍新疆的林则徐回京,旋命署理陕甘总督,并与甘州提督同往大马营马场视察了养马情况。国民党时期,民国8年(1919年)重整大马营马场,直属陆军部军牧司管辖。到民国17年(1928年)还专门选派毕业于北平军官学校骑科的叶宝珊为场长。到民国23年(1934年),军政部长何应钦奉蒋委员长之令,筹建了以大马营为场址的甘青牧场,还任命蒋介石的侄女婿宋涛为场长,并授予少将衔。到民国35年(1946年)宋涛离任时,大马营已更名为联合勤务总司令部山丹军牧场。民国37年(1948年),西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张治中来大马营视察了山丹军牧场。随后,山丹马场第一次从国外引进了美国摩尔干种公马一匹。
  几千年来,历史上的山丹马场地域明代以前无准确界址,但以大马营为中心是一直保持稳定的。晋穆帝司马聃永和六年(350年),前凉张祚给皇帝的奏折中说,大草滩(大马营草原)东起高古城堡(在今永昌),西至永固城堡(在今民乐),南屏祁连,北据焉支山,这是史书上对马场地域最早的记载。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沿大草滩西北挖壕沟二百里与民分界,这是史载的第一次划定场界。新中国成立后,因形势所需也进行了场界划定。尽管有史以来山丹马场几经勘界所处时代不同,但始终保持着以大马营草原为中心。
  几千年的风雨沧桑,几千年的兴衰更替,伴随着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声,历史进步的车轮把大马营草原推向了一个新时代的发展进程。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迅速挺进大西北,9月21日,遵照毛泽东主席“要完整无缺地把玉门油矿和大马营军马场接收下来”的电示,派第二兵团王果三、王文森等率部,在国际友人路易·艾黎派山丹培黎学校汽车的援助下,迅速接收山丹军马场。原国民党山丹军马场少将场长石庭桂闻风而逃,仓皇之中遭车祸身亡,除此接收国民党官兵605人,军马9000多匹,从此大马营草原回到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怀抱。为了促进大马营草原山丹军马场的兴旺发达,中央人民政府和中央军委对山丹军马场给予了极大的关怀与支持。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部就派人陪同清王朝末代皇帝傅仪的叔父等,到大马营考察军马养殖。毛泽东主席听了考察情况后,为了方便山丹军马的运输和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亲自批示修建了山丹县城到大马营的52公里公路,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条军用公路。1952年,聂荣臻代总参谋长亲自批准山丹军马场兴建白石崖水利工程。建国后的10年间,为山丹马场相继调进了一批美式福特轮式拖拉机、苏制汽车和国产康拜因,并邀请苏联、匈牙利畜牧、农机专家到大马营帮助解决马绦虫病和机械修理等疑难问题。当时,山丹军马场农牧业生产已具备了国内较为先进的机械化水平。山丹马场逐步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欣欣向荣景象。按照“农牧并举”的发展思路,实现了自给自足目标,每年向部队提供大批军马,并于1961年首次向国外输出马匹,给朝鲜提供了援助。
  20世纪60年代初期,随着时局的不断变化,中央加强了对山丹军马场的军事化管理,马场兴盛异常。从1961年开始,山丹军马场直接隶属解放军总后勤部管理。1966年7月,总后勤部部长邱会作视察了山丹马场,随之以大马营为址组建了解放军总后勤部青藏办事处军马生产管理局,后又改为总后勤部西安办事处军马生产管理局,一直到1975年底。这一期间,以大马营为中心的这个军马生产管理局,除管辖原山丹马场及四个团级分场外,还接管了新疆的伊吾军马场、青海的贵南军马场、宁夏的贺兰山军马场和陕西的解放军某部略阳磷肥厂,并筹建了延安军马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山丹马场建制,又进行了整改,组建了兰州军区军马总场,后又改为兰州军区后勤部马场管理局。
  人类有史以来,中国是世界上的第一养马大国。马匹种类繁多,有蒙古马、伊犁马、河曲马等等。但可以说,以蕃息在西部高原大马营的马最为有名。
  生长在大马营的马匹,原为青藏马。但从汉代起,匈奴常占有这一地区,因此蒙古马大量进入,形成了既有蒙古马粗重结实,适于挽用的特性,又秉承了青藏马灵敏精干优点的混血马。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波斯等国的马种进入河西,对大马营马种的自然改良也产生了积极影响。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从国民党时期,政府就开始对大马营马种进行科技改良。1939年开始的6年间,从新疆引进伊犁种公、母马200多匹。1946年,从西安接来了抗战胜利品日本母马37匹。1948年,引进美国摩尔干马一匹,但由于当时国民党统治的没落腐败,使大马营马种的改良收效甚微。大马营马种改良真正算起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4年开始的,从培育到鉴定命名,其间经历了四个阶段30年时间。马种改良培育计划确定后,1953年到1954年,先后,从满洲里接来顿河种公马27匹、母马30匹,首先是杂交阶段,近10年时间,采用人工授精方法,用顿河公马对当地母马进行杂交改良,生产出杂一代马,以图培育重乘轻挽马。从1963年起进入回交阶段,用当地种公马回交杂一代母马,或用杂一代公马配当地母马,大体用了8年时间。从1972年到1980年为横交阶段,对达到育种目标的混血马再经严格挑选,组建核心群,采用非亲缘同质选配法进行横交,克服其遗传上的不稳定性,巩固其优良性状。从1980年开始为自群繁育阶段,重点通过选种选配,建立更高标准的核心群,进一步巩固提高马匹优良品质,解决了回交、横交阶段遗留的尻部、腰部及后肢缺陷。到1984年7月,兰州军区后勤部在山丹军马场召开有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等代表60多人参加的鉴定会,与会专家深入现场,对大马营草原自然生态条件,马群放牧情况等进行了实地考察,鉴定了全部种公马。对部分核心群母马进行了随机抽样鉴定,并按育种计划对各项指标进行了全面审查。经鉴定确认:“山丹马各项指标均已达到原定育种计划要求,在国防和农业上具有较高的经济实用价值,可以作为一个品种在部队和全国推广应用。”并正式命名为“山丹马”。鉴定委员会认为,山丹马是“适合我国军需民用的一个军马新品种”,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经推荐荣获全军科技成果一等奖,第二年又被评为国家科技一等奖,在大马营草原千百年来的养马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山丹马结构协调,体形匀称方正,气质威悍灵活,体质粗壮结实,由于含外血比例少,遗传性稳定,适应性强,以驮为主,驮、乘、挽兼优,深受人们青睐,已遍及大半个中国,并且走向世界。几十年来,大马营草原为部队输送了大批军马,山丹马在中印、中越自卫反击战中都立下了战功。同时,也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大批民用马匹。仅1976年就一次性为唐山地震灾区无偿支援马、骡4000匹。1989年,南京铁道医学院职工吴舒里骑乘山丹马西进新疆,接着他又完成了骑马环行中国的计划,山丹马在环行中创连续行程1.6万公里和穿行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垭口等多项纪录。山丹马的成功,被编入了《中国马驴品种志》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兰州大学生物系动物标本专家罗文英还精心制作了大小与原马一致的山丹马典型代表“00”号种公马标本。驰名中外的山丹马,再加上大马营草原绚丽多姿的草原风光,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和影视厂家。目前,以大马营草原为外景,拍摄了《牧马人》《蒙根花》《马背小学》《文成公主》《王昭君》等20多部影视片,充分展现了大马营草原的风情,山丹马的雄姿和牧马人的精神风貌。想必是出自故乡深厚文化积淀的熏陶濡染,生于大马营,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西部青年画家车轩,对故乡的马犹有情结,自称是“焉支山下弼马温”。他在中国写意画马的艺海中,明知有深远影响的一代天骄巨匠、比比皆是的大腕名流,但还是以独有的钟情和毅力,在借鉴中扬弃,在继承中发展,引经据典废画三千,在汉唐风韵中汲取素养,寄寓华夏精神魂魄,在研探画马期间,还写下了300多首吟马言志的题画律诗和相关杂记,形成了唯他独有并令画界耳目一新的匠意风格,在2002年农历马年来临之际,人民大会堂收藏了他创作的巨幅八骏图《旷野豪风金韵无边》,山丹马通过故乡赤子的才思丹青登上了艺术的殿堂。
  历史的脚步终究是要前进的,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并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军事,千万匹战马卸下了征鞍,多少骑兵部队取消了建制,这无疑是人类的进步。在这种新的形势下,2001年山丹军马场进行改革,脱离军队管理,以适当方式移交给了中牧集团总公司,虽然重新组织了中牧集团山丹马场,但在整个管理体制和发展思路上有了根本性变化。具有千百年历史的大马营山丹军马场,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繁息在大马营草原的优良马族走过的悲壮历程,早已凝结成了中华民族“天马精神”的一个具体象征,将和巍巍祁连一样万古长存。
  (刘文兴)
  古老而美丽的大马营草原
  河西走廊中部的山丹县南境,在祁连山和焉支山之间环抱着一片坦畅广袤,牧草丰美的大草原,遥遥望去犹如嵌镶在大地上一颗璀璨晶莹的绿宝石,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大马营草原。
  大马营草原,地处祁连山冷龙岭北麓的大马营盆地,东接永昌、肃南,西望民乐,南屏祁连,北依焉支,与甘肃、青海两省6县毗邻。
  从“牧师苑”到军马场
  大马营草原历史悠久,但多因战乱而时兴时废。《王凉志·沿革》载:“汉阳大草滩即指古之大马营草滩,东自永昌高古城堡,西至民乐永固堡,南屏祁连,而大马营草滩正处祁连、胭脂(今大黄山)两山间”。境内扁都口、平羌口、白石崖等要隘,控扼甘青两省交通。历代朝廷多在此设立皇家马场,修筑城堡,设置墩标烽燧,屯兵戍边,牧养军马。据《汉书·卫青霍去病列传》载: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汉阳(大马营)大草滩,直达祁连山西端。击败盘踞在焉支山、大马营草原的匈奴各部,败退的匈奴族凄然回首,发出千古悲歌:“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武帝刘彻“梦骏马生渥洼水中”,大臣作天马歌献上。即刻下昭在中央王朝设苑马寺负责马政,在大马营草原设置“牧师苑”。大马营草原因位在河西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四郡中部,且这里有天然大草场和丰盛的水源,历朝王师大军从这里不断得到军马补充。至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延五年(439年)结束了河西“五凉纷争”,消灭了北燕、北凉、西凉政权,统一了北方。此时,扩充后的大马营草原,十数年养马高达200万匹,骆驼100万峰,牛羊无数。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炀帝杨广西巡张掖、御驾焉支山,会见突厥及西域27国王公使者,亲临大马营草滩,并领昭下令在大马营草滩设牧监,牧养官马。唐朝初年,太宗李世民命太仆张景顺主持牧马事业24年,创造了一套很好的管理办法。在唐代养马极盛时期已逾70000匹以上。元朝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在宋朝、西夏统治期间废弃了200多年的大马营草原上重新设置了皇家马场,派千户一名镇守负责。明孝宗弘治十七年(1504年),重整重建大马营草原马场公署、住房、仓库及马厩。是时,草场面积1337万多亩,养马40000余匹。清仁宗嘉庆六年(1801年),大马营草滩孳生马18000匹。清宣宗道光十八年(1938年)已达20000匹。至晚清时,时局动荡,马政衰微,大马营草原只有马数百匹。民国8年(1919年)10月,陆军部委任虞奎武为大马营马场场长,归陆军部军牧司管辖。后因战事频繁,马场几经沉浮,于民国18年(1929年)论为军阀马步青、马步芳兄弟的私人牧场。直至民国29年(1940年),才复归国民党中央政府经营。几经周折,组建为山丹军牧场。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三军一部遵照毛泽东主席“要完整无缺地将大马营军马场接管下来”的电令,正式解放接管山丹军牧场。时有官兵605人,养马9763匹,牛59头,羊2305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大马营草原上的山丹军马场建制经历了6次大的变更。先后属解放军总后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垦部、兰州军区及中国牧业总公司管辖。马场下辖马一场、二场、三场、四场和机械厂、复合肥厂以及农牧研究所、中学、职工医院、电厂等单位。全场总面积2192.54平方公里(含329万亩),其中耕地占40万亩。场区总人口近2万人,有汉、回、蒙古、藏、满、苗、壮、土、保安、畲、土家共11个民族。全场职工近9000人。场境内祁连山分水岭最高海拔4933米,最低点九条里墩海拔2420米,属高原高寒区。如今的大马营草原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方便旅游。总场1966年迁驻大马营城堡南1公里处王家庄。一场驻九碗泉,二场驻刘家老庄,三场驻甘泉子,四场驻头坝河,机械厂驻王家庄。原来只有一条大马营通往山丹县城的土路,现场区有通往一场、二场、三场、四场的公路干线3条,总长112公里。常年有通往山丹、张掖、民乐、永昌、武威等地的班车。总场距山丹县城53公里,民乐县城83公里,永昌县城93公里,距甘肃省会兰州市420公里,青海省会西宁市270公里,均有公路相通。
  美丽神奇的大马营草原,宛如一朵馥郁芬芳的奇卉异葩,香溢四海,驰名中外,已成为丝路古道上的旅游胜地;大马营草原上的山丹军马场已成为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大马场。大马营草原自汉武帝设置“牧师苑”到今天的军马场,历尽沧桑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从神骏“火焰驹”到良骥“山丹马”
  大马营草原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凉爽,水草丰茂,是孳养良骥骏马的最佳场所,故历代游牧民族和封建王朝视为宝地。秦汉之间,月氏、匈奴游牧于此,依靠孳养的骠悍雄健良马长期占据该地。之后,历代王朝从这里源源不断得到军需战马补充,优化战事。相传,这里出过“天马”、“神马”、“千里驹”。
  据说,很久以前,这里还真出了匹“火焰驹”,此马刚生下时,皮包骨头,干瘦如柴,满身皮痂不长毛,每逢雨天雷电,仰天长嘶,嘴里喷出一股火光。一位老牧人识得这是一匹宝驹,便辞退回家,不要工钱,只要了这匹瘦马。他拉马到草滩以外,采中草药熬制,涂在驹子身上,不久便脱了皮痂,火焰驹显身了,口喷火光,奋蹄嘶鸣,似有万钧之力,他一溜烟骑走了。老牧人走后,人们才知道他骑走的是千年难遇的火焰驹。火焰驹的传说,无从考证,也许是一代代牧马人美好的希冀。
  1949年建国后,新一代牧马人在这块美丽的热土上创造着奇迹。仅20年后的1971年,牧养的马匹高达20256匹。经过30多年的艰辛努力,精心培育成功了天下良骥——山丹马,填补了我国军需实用以驮为主的军马良种空白。山丹马经20世纪50年代杂交,20世纪60年代回交,20世纪70年代横交,20世纪80年代开始自群繁育。1984年,经鉴定验收确定为我国军马新品种。1985年,山丹马获全军科技成果一等奖;同年,荣获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作为一个军马新品种被写进《中国大百科全书》及多种养马学专著,在大马营草原几千年来的养马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山丹马虽不象传说中的“火焰驹”那般神奇,但体型协调方正,躯干粗壮雄健,气质灵活悍威;繁殖性能好,适应性强;驮力、持久力、越野力具佳,以驮为主,驮、乘、驾兼优。善走对侧快步,走1000米只需时2分11秒。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央警卫团曾多次来此为中央首长遴选坐骑。山丹马已成群生长牧养并不断出场,遍及中国,走向世界。建国后,出场马骡已达139436匹之多。
  牧马人的故乡,影视拍摄基地
  大马营草原是电影《牧马人》的故乡。1981年7月—9月,在这里拍摄了著名导演谢晋执导的故事片《牧马人》。由于该片的成功上映,倾倒了亿万影迷,同期荣获文化部大奖,出演男女主角的朱时茂、丛珊、牛犇等人也随之成为星级演员。为此,山丹军马场也名噪一时。
  在此前后,国内外多家影视公司、厂家、电视台来此拍摄新闻片、纪录片、专题片《军内新闻》《部队生活》《丝绸之路》《牧马人之恋》《牧羊儿女》《望长城》《窟窿峡随想》等18部。拍摄影视剧有《蒙根花》《马背小学》《文成公主》《敦煌》《红流》《王昭君》《麦积烟雨》《和平年代》等13部。
  山丹军马场草原独特的自然风貌,多姿多彩的田园格调,使这里成为著名的影视剧拍摄基地。
  (张述濂 罗易祥)
  弱水千秋祭
  翻阅古史,有关弱水的记载最早见诸于《尚书》:“禹导弱水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清史稿·地理志》载:“山丹河即禹贡弱水,出县南祁连山麓,四源并导汇于城南,入张掖红盬(gu)池……”,很简短的几句话,便说出了弱水的地域方位。大禹是治水的英雄,在中国,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他的足迹,其传奇色彩令人景仰。
  民间传说,穆天子西巡河西,于祁连山下设坛祭祀弱水。弱水之神为一靓女,红妆倩影,风情万种。穆天子站在河岸之上,于袅袅的香火青烟中,跟那女子谈笑嘤嘤,眉目传情,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后穆天子策马东归,回首见一云朵,悠悠伴随身后,一直飘向中原。传说有文学色彩,想像的成份居多,瑰丽而又无迹可考,留下来的都是一些叫人感怀的东西。但不管怎么说,在河西走廊,弱水是一条古老神奇的河流,它从远古的历史中静悄悄流过,然后哺育生生不息的子民,涵养一方厚重朴实的文化,使每一朵苇花,每一片树叶,都在淡淡的浪花流韵中展示出美丽的诗意,也使那流传千载的故事和传说有了动人的情愫。
  弱水的源头是祁连山很普通的一条峡谷,周围雪峰林立,远处冰川闪耀,高大的云杉张开伞盖护围着一片片清水。祁连山千年的冰雪消融,化成水,汇成涓涓水溪、山涧,然后向旷野奔流。弱水又太静了,静得宛若处女的梦境,它把山川大地的美景都揽入自己的怀抱,然后跟亘古的历史述说,述说梦中的诗情画意。弱水年复一年地流淌,积淀了太多的沙石尘埃,也积淀了美丽的梦幻传奇。弱水之源,有鹰飞过,有雪落过,有风吹过,有花开过,变了的是那些虫蚀般斑驳苍老的崖岩,未变的是一脉充满神性的寂寞,阅尽沧桑的淡泊……
  沿着弱水河岸走,无非是田畴原野,大漠黄沙,风景单调寂寞,而叫人眼前一亮的总是那些胡杨和红柳,它们站立在河岸上,把枝干伸向天穹,把绿荫送给流水。苍古伟岸的胡杨,从冬天到秋天,从绽露第一粒新草到飘零最后一片红叶,它们像一群饱经风霜的老人,目送和护围着弱水,走过一程又一程。胡杨千年,弱水千里,生命与水,形成了至亲至密的关系。大漠穷荒,黄沙黑石之间,有了绿色,有了苍狼雪狐,这不能不叫人思索、动情,乃至感叹唏嘘。旧读《甘州府志》,有一句说到“半城芦苇半城塔”,甘州岁月,如黑白电影推出一组镜头:芦苇轻飘,荡起如雪的花穗,佛塔倒映水中,摇摇欲动,如梦如幻。如果说甘州的古文化是黄卷青灯下的佛语禅境,那么弱水的清流就是超脱凡尘的圣水。没有弱水,就没有甘州的文化底蕴,也就没有温婉缔丽的民俗风情。苇叶苇花,水波水纹,永远是隽永的诗文图画,不朽的老调情歌。
  弱水流域曾经是古代民族的家园。这里先后生活过的乌孙、月氏和匈奴,还有诸多的马背部族,他们弯弓射雕,啸傲山林草原,演绎着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历史。噶土尔扈特人本来是古代西蒙古卫拉特四部之一,由于忍受不了准噶尔部的排挤、骚扰,无奈之下,在部族首领鄂尔勒克的率领下远走他乡,在那里创建了土尔扈特汗国。但中北亚茂密的原始森林、绿色的草地,还有明媚的阳光并没有给他们带来福祉。在异国他乡,土尔扈特人又受到沙皇势力的欺凌。他们思乡之情、归乡之心未灭,终于在清世宗雍正年间(1723年—1735年),又回到了居延海。千年已过,我们已无法知晓土尔扈特人东归的具体历程,但可以想像到的是,当他们翻过阿尔泰山,穿越茫茫的沙漠戈壁之后,一定看到了纯蓝明净、泊着红叶青蘅的弱水河,看到了倒映在水中的胡杨和红柳;他们一定聚集在宽阔的岸边垒起石坛,点燃柏香,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祭河仪式;他们也一定每人掬一捧弱水,洗却了留在身上的疲惫和心中的耻辱……。
  黑水国,骆驼城,临松,昭武……徜徉在弱水河畔,是已被岁月湮埋了的文明碎片,不管是古墙旧堡、残垣断壁,还是破烂的陶片,发黄的木简,都能将我的视线牵回到遥远的过去,让我聆听那遗落在时光村落里的绝响。马背上的古代部族一个个远去了,只留下悲壮的传说;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远去,只留下美丽的诗赋文章。苍茫天地之间,只有西风流云,只有弱水的轻声咏唱,所谓凭吊,所谓怀古,最终也只是徒劳的怅惘和叹息。日出日落,千古弱水默默流淌……
  (孟澄海)
  大黄沟神韵
  在人们的印象中,西部风光一定是雄关落照,大漠孤烟,天山飞雪,胡笳悲鸣;是苍茫无边的戈壁,一望无际的沙漠。然而,谁能料想,就在这“走廊蜂腰”、“甘凉咽喉”之地,竟有一处被誉为高原绿宝石的著名风景区—大黄沟。
  大黄沟位于闻名遐迩的山丹马场境内,在山丹县城东南100公里处,系祁连山北麓西大河流域一条南北走向的狭长沟谷,因盛产名贵中药—大黄而得名。这里山水奇特,风景宜人,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块风水宝地,它曾使多少来往过客赞不绝口,流连忘返;也曾使多少文人雅士顿首慨叹,振臂抒怀。
  这里有看不尽的青山绿水,望不断的白云蓝天,听不厌的鸟语虫鸣,赏不够的异兽珍禽。大黄沟的山,巍峨雄奇,层峦叠嶂,嶙峋起伏;林海苍茫的气势,也足以使人们为之惊叹。每当人们欣赏这气势磅礴的山水画卷,解读这壮怀激烈的边塞诗歌时,无不对大自然造化的精美绝伦而扼腕赞叹。
  大黄沟有与众不同的迷人风光。一年四季,这里都有自己特殊的变化和它的独到的风景。
  大黄沟的春是静谧的。当和煦的阳光温柔地洒向大地,冰雪悄悄融化,野草静静发芽,松柏轻轻舒展身躯,清澈的溪水在冰雪间叮咚作响,宛如仙女弹奏古琴。山雀欢快地煽动着羽翼,直上云天。旱獭探头探脑地钻出洞穴,贪婪地吮吸着第一珠甘露,沉醉于春的气息。雄鹰盘旋在山巅旷野之上,觊觎草丛中若隐若现的猎物,展示矫健的身姿。幽静的山谷孕育着无限生机。
  大黄沟的夏是美丽的。且不说有林涛喧危石、晚帐上孤烟的清幽,有牧道环山去、飞禽伴客游的惬意,有郁郁葱葱的绵绵云杉,青翠欲滴的丛丛灌木,密密匝匝的奇花异草,随处可见的紫藓青苔,单就那似蛟龙蜿蜒、如玉带环绕的空谷飞瀑,就足以使人心旷神怡。飞流湍急,奔腾而下,涛声阵阵,此起彼伏。这涛声汇集了百音之精华,凝聚了万籁之灵气,为夏日的大黄沟增添了无穷魅力。在那峭壁之上,密林之中,牧人吹奏叶笛,那悠扬的旋律伴着涛声,和着水韵,为空旷的山谷平添了几分野趣。翻鞍上马,纵辔抖缰,或穿行于山岭峡谷之间,或信步在草地花丛之上,倍感潇洒与浪漫。
  大黄沟的雨,来得急去得也快。刚刚还是碧空万里,艳阳高照;霎时又阴云密布,雨脚如麻。一时间,远山近树逐渐朦胧起来,像笼罩了一层轻纱,此情此景宛如丹青高手精心绘制的一幅水墨山水画,是那样古朴典雅,沉雄苍浑。经过雨水的洗礼,林木越发葱郁,草叶愈加鲜亮,空气更清新了,世界更透明了。与其说雨下在天地之间,不如说雨沁入人的心脾。眼中愈来愈青葱,心境愈来愈清澈。静静地坐在草地上,静静听那山溪的缓缓流淌,静静听那松林的飒飒声响,像是在倾听恋人娓娓动听的诉说,颇有一种“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意境。此时此刻,心绪会极其平静,像完全融化在山光水影之中,是那样恬静、淡雅。烟消云散,雨过天晴,信手掀开一顶牧马人的帐篷,盘腿端坐在暖烘烘的火炉旁,风雨中的丝丝凉意顿时散去。好客的主人随即端上了酥油茶、青稞酒,那份热情使人实在无法推却,不得不举杯共饮。品到的是茶之香、酒之醇,感受到的是山里人的纯朴,牧马人的真诚。
  大黄沟的秋是多姿的。秋霜掠过,山林便变得五彩缤纷,夕晖晚照,霜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恰似浓妆艳抹的村姑穿上了色彩斑斓的花裙,满目灿烂,美不胜收,与九寨沟胜境相比也毫不逊色。缀满枝头的果实漫山遍野,在秋风中摇曳,好似一团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它象征着收获,孕育着希望,昭示着未来。
  大黄沟的冬是冷峻的。一夜飞雪将这里变成一片银色的世界。玉树琼枝,玲珑剔透,银妆素裹,分外妖娆。几片红叶傲立于落满白雪的枝头,红白相间,显得格外醒目。黄昏时分,几声寒鸦,划破了山谷的寂静。一弯新月,静静地照耀着大黄沟的山山水水。
  我曾经领略和体验过庐山烟雨的迷蒙,黄山云海的深邃,泰山日出的磅礴,钱塘潮涌的壮观,西湖泛舟的惬意,也曾聆听和感受过井冈蝉鸣的空灵,巴山夜雨的缠绵,九寨飞瀑的鸣响,但最让我梦牵魂萦的还是对大黄沟山水的那份钟情和依恋。大黄沟的山,虽然没有泰山的巍峨,华山的险峻,峨眉的隽秀,青城的幽深,但它拥有祁连山独特的阳刚之气;大黄沟的水,虽然没有阳春天池的妩媚,初夏漓江的清澈,深秋九寨的多彩,隆冬万泉的袅娜,但它拥有西部溪水的阴柔之美。
  初到大黄沟,我为这里的山水所陶醉,也为牧马人的真诚所感动,禁不住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千岩如削霭如浮,万木葱茏碧水流。
  雨落幽林朝似夏,云兴静壑暮成秋。
  红绡帐里歌方罢,绿玉杯中酒未休。
  莫负天公奇造化,涛声荡尽古今愁。
  (王洪德)
  焉支山古战场
  久负盛名的山丹焉支山,不仅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而且是历代群雄出师甘凉道、扁都口挥戈角逐之军事要塞。它和马营大草滩、大斗拔谷、大马营、八卦营子等古今战场形成了一个坚固的防御体系。从西汉到民国年间和解放初期发生的军事战事,既有详实的文字记载,也有民间生动的故事传说。
  案板石
  焉支山腹地的案板石有两处,一处在跌老鸹河二岔口,有一间房子大的案板石,旁有两口直径一二尺的石锅及擀面杖。一处在36道沟水库北的盘道湾子。传说是霍去病驱匈奴时为千军万马做饭、饮水的巨型石头,其状逼真形象、静静地俯卧于草丛间,似乎在不言不语中向人们诉说着她的悲壮历史和过去。
  烽火台
  当地百姓把烽火台叫“官墩”。焉支山巅有三个官墩。一个在马喝喇寺南的山顶上,清朝末年仍有个叫“周墩军”的人把守。一个在军队养驯马的“马关沟”顶上。一个在柏杨沟南的“半截墩”洼里。这里据说是焉支山上较为平坦的三四个练兵场之一(其余为营盘台子、黄花台子等)。半截墩洼是古时点将台,台东西长约1公里,南北宽300米~400米。向南数里便是营盘台子。当地80多岁的老人说,民国十几年,这里还能看到一排一排呈黑色的残垣断壁的古营房遗址。又说,老军寨古时叫“老兵寨”,是从战场上退下来老残军人的住处。他们一边休养,一边在薛家墩滩垦荒种粮。官墩之外还有两个民墩,即陈家墩和张家垭坝墩。在山丹与战事有联系的烽墩还有薛家墩、骟马墩、石烟墩、磨台湖墩、红羊圈墩、七里墩等六七十个。20世纪70年代,还有人在焉支山拾了一个古代盔甲“护心镜”。
  箭门关
  在山丹军马四场和武威“八一”农场向北斜对面的山峰石崖上,有碗口大的三个洞眼,传说是杨家将练兵时“一箭射三眼”而成,故称箭门关。
  旗盘石
  在土坡头的“旗盘沟”,有直径约四五尺、厚二三尺、底部有支撑、中间有眼、呈圆型状似加工过的插旗杆石头。旁边竖一石墩,名曰“骑马石”。古时,曾有人看到“脉圪哒湾”的雪地上有车轱辘大的一片是干的,并有闪光,跑去一看,原是黑里发紫的石头,眼看棉软,捏时又硬,牙咬有痕。后来,有人说是“避水珠”,因被牙咬坏没灵气了。
  红军血战付家圈
  民国26年(1937年)正月二十六日,奉李先念之命在赐儿山(阴骘寺)养伤打游击的12名红军在沙河垴农民王玉亭等人的帮助下,组织起100多人的队伍,在捉拿了民团团长后与马匪军血战于焉支山付家圈,在红军的带领下只有少数人冲出重围进了北山。
  粉团花的传说
  在焉支山沟岔里及大马营滩上生长着不少“粉团花”(学名狼毒)。传说是为国家安宁日夜操劳的穆桂英,因心血熬干而又失控了的月经滴于地上,便长出稠密的团团小草。这似人紧紧拥抱的小草,每一丛不多不少28株,每一株不多不少20朵黄米粒大的红色、白心,外围微白的粉色小花。花开时,当地人一般不动手去摸,因为气味不好闻。
  红山的传说
  红山是焉支山的一个支脉,传说这里远古时是林木茂密,柳科遍山洼的地方。杨满堂征西时,战火点燃了山林,大火烧了好几年,把山底下的煤全烧光了。因此,青山变成了红山。有的地方向下挖二三尺,便是胶泥红土。红山南端高家湖北面盘山上的“防敌”遗址,醒目可见。围墙上的两个瞭望台,围墙内外颓废的排排土窑和“护城河”式的战壕,向后人展示着她的历史功绩。
  红军庙
  红军庙原本是甘州信士弟子中的文人墨客在民国初年,临时搭起来作诗赋词、弄墨舞文的一间没有前墙和门窗的避风雨小房。文人们在三面里外墙上写满了诗文,正墙上还有斗大的“文昌宫”三个字,下有一行:“洪施时真君在此”的楷书字。后来,人们因西路红军高级指挥员陈昌浩在这里养过伤,避过难,便把这个小房叫红军庙了。
  (袁学儒)

知识出处

山丹史话

《山丹史话》

本书介绍了山丹4000多年的历史,反映了山丹的文化。内容分为:岁月如歌;名人轶事;名山胜景;文物古迹;灿烂文化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