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着时代的脉博共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史话》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392
颗粒名称: 和着时代的脉博共振
分类号: K294.2
页数: 9
页码: 37-4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在闻名遐迩的丝绸古道上,山丹,宛如河西走廊蜂腰地带一颗璀璨的明珠,点亮了无数南来北往者的心灯。这里勤劳朴实的各族人民,矢志不移,合奏着加快发展的雄浑乐章,始终与历史的脉搏共振动。
关键词: 山丹县 经济 社会发展

内容

在闻名遐迩的丝绸古道上,山丹,宛如河西走廊蜂腰地带一颗璀璨的明珠,点亮了无数南来北往者的心灯。这里勤劳朴实的各族人民,矢志不移,合奏着加快发展的雄浑乐章,始终与历史的脉搏共振动。
  一
  1936年底,辗转西进的红西路军,在这里建立过苏维埃政权。虽说是历史一撇,毕竟使这里落后闭塞的边陲人民很早就感受到了当家作主的曙光。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三军十九团解放山丹县城。3天后,留派21名军队干部在山丹开展新政权筹建工作,全县龙山、中山、天山3区27乡的基层政权相继建立。1950年1月26日,山丹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召开,宣告劳动人民长期被压迫、被奴役的历史结束和民主政治制度的开始。从此,山丹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1950年9月,毛泽东主席寄来代表证,邀请路易·艾黎赴北京参加国庆1周年观礼。正是这位在山丹工作、生活了10年,熟悉当地山山水水的新西兰友人,把山丹人民的深情厚谊带到北京。正当人民为芦堡乡的省劳模郭兴清和在全省第一届人民体育运动会上夺魁的东街校教师周国玺自豪的日子,培黎工艺学校告别了诸多外国友人情有独钟的第二故乡,于1953年迁往兰州,改称西北石油技工学校。刚刚挺起了腰杆的山丹人民,又经历了1954年2月11日早晨8时30分发生的7.3级地震。这次灾难,全县死亡50人,伤329人,造成大量房屋倒塌、牲畜伤亡。1956年,山丹人民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办起《山丹报》和山丹县广播站,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新闻媒体。第二年9月,祁家店水库竣工的日子里,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同志途经山丹,更使劳动者们精神鼓舞。一年后,全国树立“三面红旗”,兴起大炼钢铁、大办民兵师等热潮,不仅所有的山丹人吃起了食堂餐,还深切体会了“全民皆兵”的滋味。9月,全县撤销乡建置,设红旗、红光、红星3个人民公社。在人们开始向自然生态“叫板”、围猎黄羊2000多只的欢呼声中,县里开始精简干部,实行下放劳动锻炼。这以后,山丹农田施起了化肥,粮食却连年歉收。“宁让人吃草,不叫红旗倒”的口号,震颤了干涸的土地,令无数过来人不堪回首。1962年元旦,分设山丹、民乐两县。两年后,山丹全县分设11个人民公社。1966年起,山丹和全国一样湮没在“文化大革命”的浪潮中。
  迈出10年的沼泽,山丹又沉浸在1976年拨乱反正后第一个粮食总产突破亿斤的喜庆年。从此,曾经黯淡无光的史页上,又满载着山丹人民不懈奋斗的辉煌业绩。1979年,改革春风把山丹728名地富反坏分子的“帽子”一扫而去。从1958年便开始曾三起三落的李桥水库建设工程,此时基本告竣。这座有效库容1416万立方米的水库,为全县大部分农田灌溉和群众用水带来了福音。1980年,750个生产队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人们挥手告别了“大锅饭”岁月,甩开膀子搞生产。这一年,古朴雅素的山丹烙画开始“打”了出去。1981年,正当汁多味甜的苹果梨落户山丹的时候,距县城西南5公里的瞭高山顶又建起了10瓦电视差转台(后安装50瓦差转机),县内大部分地方可收看张掖电视台转播节目。1982年,山丹全县实行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此,山丹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干劲十足地投入家乡建设,使山丹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二
  山丹,位于甘肃省西部河西走廊中段,东靠永昌,西邻民乐,南以祁连山与青海省为界,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接壤,东南过西大河水库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皇城区毗邻,西北与张掖市碱滩乡相连。位于东经100°41′~101°42′,北纬37°50′~39°03′,东西宽89公里,南北长136公里,面积5402.43平方公里。境内祁连山耸立于南,焉支山雄踞于东,龙首山屏障于北,丘峦起伏,沟壑纵横。除山区外,县境南部、东部为冲洪积平原,中部为槽形地带的冲积平原,高山区为褶皱低山丘陵,东北龙首山南麓为波状地丘陵,北部红寺湖地区为封闭型沟谷平原,全境自东南而西北缓斜坡降。
  山丹810万亩土地,当地管辖三分之二,另有三分之一归中牧山丹马场使用。这里气候干燥,土地缺水,主要产粮区平川区年降水稀少而蒸发量大。1953年至2003年的50年中,干旱成灾严重的年份有14年,其余均为少雨年份;且季节分布不均,春夏季易旱,气温时空变异较大,常见的自然灾害如干旱、早晚霜冻、干热风、暴雨及大风等,时常危害农事活动,影响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山丹处于河西走廊地震带,地震频繁,当地人有“二十年一大震”之说。
  山丹,建国初属武威专区。1955年后,属张掖专区。2002年起,属地级张掖市。全县现辖7乡4镇,115个行政村,4.2万户,20余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7万,有汉、回、藏、满等12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792人。县内有93922部队、山丹培黎学校、中牧山丹马场、山丹农场、山丹矿业公司、山丹粮食中转储备库、山丹焦化厂、张掖市山丹水泥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军队与省、市驻丹单位和企业。
  山丹储量丰富的煤炭为这里的工矿企业生产提供了资源条件,利用率较高的硅石成为诸多建筑建材企业的基础用料。储量可观的高岭土、铁矿石、白云岩、石英沙等10多种矿产资源,也为人们开采利用提供了方便。
  来到山丹,登临林壑优美、“不是黄山胜似黄山”的焉支山,纵情水草丰茂、花香宜人,号称“世界第一大马场”的中牧山丹马场等景点,尽可饱览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亦可一睹这里历经千百年沧桑且保存完好的汉明长城、山丹大佛,观瞻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艾黎与何克陵园、长城文物陈列馆等人文景观。
  三
  改革开放以来,山丹县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全县到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2000年,山丹县生产总值提前7年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2003年10月25日的5.8级和6.1级两次地震虽然造成38881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但经过全县干部群众携手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仍然增长220元,达到3221元;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则达到5826元。
  民国时期,因水利失修,加上山丹农业技术落后,85万多亩可耕农田在1949年粮食产量尚不足1000万公斤。20世纪50年代初,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当地开始改良品种,使用农药,改进农具,至1956年粮食产量已近4000万公斤。1958年,搞人民公社化、“大跃进”、大炼钢铁、“五风”(浮夸风、共产风、平调风、强迫命令风、瞎指挥风)泛滥,土地、房屋、牲畜、农具随意调拨,大批劳力外调,加之自然灾害,农业遭到严重破坏,饥馑持续3年之久。1962年,贯彻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农业逐步恢复。“文化大革命”后期,全县干部群众坚持兴修水利,平整农田,农业有了一定的发展。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在农村实行以家庭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县人民政府调整大农业、粮油种植和农副业结构,开展大面积小麦丰产田试验,在大马营、霍城、花寨子、李桥等乡沿山地区推广优良小麦、油菜等农作物品种,全县普遍使用化肥,促进了农业丰收。进入新世纪,在加快全县产业富民进程中,形成了油料、啤酒大麦、脱毒马铃薯、油纤亚麻和草畜5个特色产业,壮大了瑞源麦芽、芦堡亚麻、羊肉加工和脱毒马铃薯种薯培育等一批“农”字号龙头企业,并把“福来沃”羊肉、“亚奇”系列亚麻产品、“焉支玉”种薯等特色农产品注册商标,推向了市场。
  山丹是干旱缺水县,产流区主要为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和水源涵养林地焉支山区,主要河流有马营河、霍城河、寺沟河以及山丹河等,全县年平均自产自用水资源1.24亿立方米。欲求农业发展,必先着手水利建设。
  民国时期,全县灌溉渠道残损,渗漏严重,无蓄水设施,冬季河水漫流,夏秋雨洪泛滥,青苗期则严重缺水,常常“守干沟”。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始终如一地坚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截至2004年,国家共投资1亿多元,群众自筹资金2000多万元,整治干、支渠900公里,衬砌700多公里,逐步形成了纵横交错的节水灌溉网线。李桥水库经过实施加固除险工程后,效益尤为显著。全县有效灌溉面积40万亩,占现有耕地的47%,保灌面积30万亩,较民国时期扩大1倍多。由于特定的水文地质条件,地面水和地下水互相转化,多次重复利用,地下水可开采量0.46亿立方米。目前,地下水已呈下降趋势,干旱缺水问题日益严重。
  全县自然植被,由于干旱、大量开荒和过度采樵已日渐缩小并呈现退化趋势。新中国成立后,重视自然林区抚育更新和防虫治病,并营造农田林网。2002年起,山丹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有利时机,积极退耕还林30万亩,沿山群众可享受8年的补助粮款,加上75.5万亩的天然林,全县森林覆盖率也逐步提升到13.8%。
  山丹县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有发展工业的优势。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采煤、陶瓷虽略具规模,均系手工生产。1954年,西安煤矿基本建设局在平坡筹建山丹煤矿。1958年投产,年产量30万吨左右。1957年5月,山丹电厂竣工发电,最高年发电量2216.8万度(1960年),是为山丹现代工业之始。1958年“大跃进”期间,大办工业,一时采煤、冶炼、修理、加工诸业并举。因论证不足,设计不周,施工草率,不久大多关停并转,却为以后山丹工业的发展铺垫了基础。1970年起,山丹工业逐步恢复,水泥、炼铁、焦化、耐火等厂先后投产,又开办炭黑、磷肥、粉丝、榨油诸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企业管理改革,实行经营承包和风险抵押承包,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职工都有了责任感,为生产经营增添了活力。1988年末,全县国营工业中,省属的有山丹焦化厂、山丹煤矿,地区所属的有山丹化工厂、山丹水泥厂、东水泉煤矿,县属的主要有羊虎沟煤矿、石湾子煤矿、陶瓷厂、农修厂、龙首化工厂、玻璃厂、炭黑厂、印刷厂等。山丹县矿产资源丰富,大宗的农副产品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且有30多年办小型工业的经验;但资金短缺,技术设备落后,深加工不足,产品单一,企业应变能力差。从生产、销售全过程看,经济效益低,潜力尚有待挖掘。1978年,农村体制改革,推动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建材、建筑、运输、修理、食品、粮油加工诸业竞相兴办。可惜好景不长,20世纪90年代,山丹各类企业陷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发展“低谷”,普遍出现了停产、半停产等萎缩现象。从2001年起,全县用2年时间,基本完成了47户国有集体企业和6户列为试点的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115户乡镇企业的改革,并积极营造投资和创业的发展环境,使这些经历改制阵痛的企业如大病初愈,重现盎然生机。2003年,全县工业企业13年来首次实现整体扭亏为盈。2004年,山丹县注重发展抓项目、企业抓改革,又吸引资金3.5亿元,启动70多个项目开工建设,花草滩煤田开发、黑山铁矿开采、山泥集团技术改造等项目纷纷“上马”,为拉动山丹经济的快速发展培植了财源,注入了活力,全县工业发展出现了“更上一层楼”的喜人局面。
  山丹居民由单一的从事农业、小手工业向多种职业转化始于20世纪50年代。其中,大部分从事现代工业、交通、采矿、电力诸业。1978年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民重视商品经济,由世代务农转向多种经营。2004年初,山丹个体工商户发展到近5000户,非公经济占到全县GDP的1/3。同时,劳务输出异军突起,全县有90余个劳务企业每年带领4.6万人外出务工。“打工”的山丹人凭着勤劳和智慧,把全国各地特别是西部阿克塞等地的丰硕收入带回家来,劳务创收成为山丹人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全县农机化作业水平显著提高,而且农机劳务化程度跃居全省前列。在山丹,平均2户就有1台农用机械,山丹农民靠着勤劳的双手,告别了“二牛抬杠”的生产历史,充分发挥机械优势提高生产生活水平,大批农机成为人们干活的必备工具、赚钱的重要依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助手”。经过多年建设,山丹交通有了长足发展,国道312线、兰新铁路复线横贯县境,地方道路四通八达。全县115个行政村全部开通了公共汽车,走路坐车,出门“打的”,已经成为山丹人的一个日常生活习惯。全县已形成了统一、开放、整齐、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
  全县城镇化进程也不断加快。县城建起楼房140余幢,居民增加到6万人,分6个社区居住,绿化、亮化、净化、美化标准逐年提升。家用电器及高档商品畅销不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至2004年,全县还安置各类城镇下岗失业人员1765人,使1/6的城市居民享受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优惠政策。
  山丹的教育、文化、卫生、科技基础差,起点低。民国时期,仅有初中1所,学生不足百人,完小7所,每校一、二百人不等。1944年,中国“工合”培黎工艺学校迁址山丹,由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任校长,这一举措对山丹县教育、工业颇有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积极发展教育,经过恢复、发展,以及“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几番曲折。20世纪80年代,山丹教育开始稳步发展。进入新世纪,全县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明显加快,全县现有各类学校137所,在校师生1.3万人,实现了“两基”达标,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高校录取人数自2001年突破百名大关后逐年增加。教师和全县干部职工,以及农村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也迅速兴起,参与人数逐年增多。全县体育活动由县教体局组织,历年参加地区以上运动会,女排获两次冠军,男排获一次亚军,田径、柔道、摔跤等项目破地区纪录11项。县体育运动中心还被列为省自行车训练基地。1998年,山丹相继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和全省“文化先进县”,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已成为全县群众的自觉行为。
  1980年后,山丹县医疗卫生事业得到根本改观。县医院门诊楼、住院部楼、中医医院综合楼、防保综合楼相继建成。通过世界银行贷款,增加医疗设备如B超、脑电图、胃镜、膀胱镜及床边监护仪等,医疗质量明显提高。民国时期,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天花、白喉,20世纪50年代基本消灭。地方病如布病、地甲病、氟病等,80年代也已有效控制。进入新世纪,随着政府对卫生事业投入的加大,大批先进医疗设备进入山丹县并用于临床治疗,山丹卫生机构预防疾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能力明显增强。2003年,山丹县取得了抗击非典型性肺炎的胜利,并被列为全省第一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县,山丹农村群众优先享受国家和省、市、县合作医疗优惠政策。
  1982年后,山丹县科学技术活动正常化。先后成立各级各类专业学会、协会,创建科技、文明乡村,评选示范户,构筑了健全完善的群众性创建活动机制。2001年—2002年度,山丹被评为“全国科技先进县”。2004年,科技在全县工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达45%以上。
  目前,山丹县有文化馆、电影院、广播站、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工人俱乐部等。各乡设文化站,霍城、东乐、芦堡、花寨各建有固定座位的影剧院。1982年,艾黎捐赠中国古代文物3800余件,建成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1984年,为纪念原培黎学校英籍教导主任何克,新建山丹培黎图书馆,使山丹文、图、博三馆齐全,位居全省前列。进入新世纪,全县有80%以上的村实现了“五改五通四有四化”,村容村貌大为改观,文明水平显著提高。
  迎着21世纪朝气蓬勃的曙光,山丹经济发展步伐矫健,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山丹已融入西部大开发的浪潮,正在舒展明天更加灿烂的画卷……

知识出处

山丹史话

《山丹史话》

本书介绍了山丹4000多年的历史,反映了山丹的文化。内容分为:岁月如歌;名人轶事;名山胜景;文物古迹;灿烂文化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黄建胜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