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西夏至民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史话》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391
颗粒名称: 下篇 西夏至民国
分类号: K294.2
页数: 15
页码: 22-3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西夏至民国的情况。其中包括西夏蒙元、明代开发、清代荣悴、民国衰微等。
关键词: 山丹县 历史 西夏 民国

内容

西夏蒙元 唐末历五代至宋初的100多年中,删丹始终为回鹘控制。到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西夏灭回鹘,占甘州,删丹又属西夏。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成吉思汗占河西,删丹又归属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如从872年算起,至纳入元朝版图止,删丹在354年间是与中央政权隔绝的。
  甘州回鹘和中原政府的交往不外请封号、请婚和偶而进贡方物等,唐、五代及北宋政府也多给予封号或赐婚,以示羁縻,回鹘对占领地区,仍自行其是。
  继回鹘之后,占领河西的是党项羌族建立的夏国,也叫西夏。西夏本姓拓跋,驻牧于陕北、宁夏等地。唐初归顺,唐太宗赐姓李,表示优宠。北宋太宗赵光义为拢络党项族,召见首领李继捧,赐姓赵,改名保忠。其弟李继迁,出走夏州(内蒙伊克昭盟一带),与宋对抗,迁徙无常,日渐强大。李继迁死后,其子赵德明不断侵扰边境,对甘州回鹘威胁更大。1028年5月,西夏王赵德明令其子元昊引兵袭破甘州回鹘夜洛隔可汗,夺甘州,占删丹。
  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赵元昊继父自立,建官制,订法律,整顿军事,创制文字,翻译儒家著作,始具建国规模。1035年,西夏在甘州设甘肃监军司、镇夷郡、宣化府,以删丹为甘肃军,总共布置兵力3万人,防备吐蕃、回鹘,足见当时删丹在军事上的重要性。
  关于删丹县城的位置,道光本《山丹县志》记,西夏时开始于今址建城。之前删丹古城位置,诸说纷纭,有说在今花寨子乡的寺沟,又说在霍城附近。其实以前城邑建设,多从军事需要考虑,边境尤其如此。汉武帝时,删丹县草莱新辟,四野未靖,县城随军事司令部相地设置,筑堡以守望,逐步形成城邑。这些城邑的兴废,与各时期的军事实力的强弱相伴随。
  唐末五代,中原政权无力西顾;吐蕃回鹘又多以帐幕逐水草驻牧,城垣倾圮,汉时删丹古城遂湮没无考。如果从〓得古城、乌兰、仙堤县城与日勒郡治的设置看,基本上是北倚龙首山、面临弱水滨形成一条交通线。汉唐时,在今山丹县城或附近筑城,无论从军事或交通的角度讲,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前几年,山丹一中施工时发现唐墓一座,墓主为韩姓武骑都尉。墓铭中说到,该墓位于删丹县城之西的甘峻乡,唐删丹城就在今县城附近,这一发现似可印证上述观点。
  从872年到1226年,在回鹘、西夏占有删丹的354年中,由于文献少,史料少,要了解当时删丹历史,困难很多。《宋史·地理志》不包括河西。当时发生在这里的事皆记入《外国传·夏国》中,且极为简略。作为“本国”的西夏,历史著述更少。这一时期,可以说是山丹悬隔绝域时代。要进一步认识当时的历史,只有等待将来的考古发现与新的研究成果了。
  南宋理宗宝庆二年,蒙古成吉思汗二十一年,西夏末主宝义元年(1226年),蒙古成吉思汗分兵东西两路夹攻西夏。他所率领的东路军驻浑垂山(今酒泉市北),名为避暑,实际上四出抄掠。五月,破肃州。六月,移师甘州。从征将领察罕之父曲也怯律为西夏守甘州,察罕射书劝降,并求见其弟。察罕遣使晓谕城中早降,曲也怯律副将阿绰等杀害怯律全家和蒙古使者,据城坚守。城破,成吉思汗要全部活埋守城夏军与居民,察罕劝谏,说百姓无辜,便只杀死阿绰等人。蒙古占有删丹,由元帅按竺迩镇守。此时,改删丹为山丹。
  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蒙哥可汗(宪宗)死后,忽必烈在开平(内蒙古多伦北的石别苏木)继大汗位。他的幼弟阿里不哥在漠北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称帝,密约关中、陇、蜀等地将领响应。忽必烈派廉希宪与汪良臣防备。9月,阿里不哥派将领阿蓝答儿劫夺六盘山府库后,至甘州与浑都海会合。忽必烈派将军八春、汪良臣与诸王哈丹率军进讨。此时,山丹守帅按竺迩年事已高,已把军队交给儿子。战事在即,他却毅然引兵出战。双方激战于山丹耀碑谷(今县城西北大口子),大风扬沙,天色晦暗。午后,大破叛军,俘杀阿蓝答儿、浑都海,西部平定。
  蒙古族是从塞北来的游牧民族,处于氏族社会末期,他们不懂得保护劳动力,战争进程中杀戮过甚。蒙古王公在占领地区大量侵夺耕地,要么使之荒芜,变为牧场;要么强迫汉人为农奴或佃户,粗放耕种。如果大汗把某一地区分封为他们的领地,就握有更大的权力,几乎是独立的国君。元初,山丹是阿只吉大王(察合台之孙,封威远王)的领地。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阿只吉大王行山丹城事”,封建领主与军政大权兼而有之,他的权力更大了。至元七年后,忽必烈专门诏令山丹直接隶属甘肃行省,仍设达鲁花赤(蒙语,路、府、州、县的行政长官)主持政务。封建领主与地方长官各立门户,相互制约,集权情况大概稍好一些。
  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升山丹为州。
  此前约一二十年,蒙古汗国已意识到农业的作用,派董文用任西夏中兴等路行省郎中,主持兴水利,垦农田。自从浑都海叛乱之后,百姓惊恐,往往窜匿山谷。董文用在城邑通衢张贴安民告示,人心稍定。《元史·董文用传》说他,“垦中兴(今宁夏银川)、西凉、甘、肃、瓜、沙等州之土为水田若干,于是民之归者户四五万,悉授田种,颁农具”。这些举措,对山丹地区的农业恢复,自然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重筑山丹城,周长一里二百六十步。
  元代,对山丹影响较大的是驿站。古代,叫驿传,蒙语称为“站赤”。为了“通达边情,布宣号令”,蒙元政府特别重视驿递的管理,经由河西的国际驿道尤为重要。专门供应驿站差役费用的叫“站户”,设提领、驿令等官管理,不与民户相混。如有缺额,由民户补充。《元史·兵志》记载,“沿途站户三五户供应马一匹,十三户供车一辆,一切公用杂物,全由站户支应。过往官员食宿供应,都有明文规定,如正使住宿,每顿支米一斤、面一斤、羊肉一斤,酒一升,路过减半,随从另有标准”。事实上,除过往官员信使外,中外僧人、色目(西域各民族)商人的接待,官物及官吏私物的运输,全部压在站户身上。设于山丹城内的青寺驿,养马80匹,牛30头,驴30头,供食用的羊150只,规模不小。至元十四年(1277年),元政府给山丹城等驿钞千锭为本金,取利息,添补驿站费用,但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永昌站户饥,卖子及奴产者甚众,命甘肃省赎还,给米赈之”(《元史·世祖纪十三》)。支差到了鬻儿卖女,已是山穷水尽的绝境。所以,站户逃亡日多,政府不得不从诸王封地的民户中补充,令投下户也按一般民例支应驿站徭役。驿站保证国际驿道畅通,促进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功绩不可抹煞,但驿道沿途却洒遍了人民的血汗和泪水。
  明代开发 元政府横征暴敛与民族压迫的政策,由于军事力量的削弱而失去了支撑点。顺帝时,以刘福通等为首的红巾军起义,动摇了元朝的统治。之后,郭子兴义军中的朱元璋脱颖而出,力挫群雄,于1368年称帝,定都南京,是为明太祖。
  明军北进,直捣大都,元顺帝于同年闰七月逃往塞外。元左丞相、河南王扩廓帖木儿(又名王保保)在太原被明军击败,退居甘肃。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明将徐达、李文忠、冯胜征讨王保保。四月,元军大败,王公及文武官员1860余人与将士8万被俘,王保保仅与妻、子数人北逃和林。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分兵三路远征朔漠,徐达自雁门关出趋和林,李文忠出应昌(在今内蒙),宋国公冯胜为征西将军,取甘肃(今河西地区)。六月,冯胜至兰州,部将傅友德率轻骑5000人趋西凉(今武威),败元将失剌罕之兵。至永昌,败元太尉朵儿只巴。西进扫林山(今地不详),杀元平章不花,降太尉锁纳儿,元甘州守将上都驴献城迎降,平章委弃城逃走。甘州平,山丹入明版图。
  明太祖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置山丹卫,任命庄得为都指挥,下领五所。
  元顺帝于洪武三年(1370年)死后,他的儿子爱猷识理达腊、孙子脱古思帖木儿先后继位,时常出没塞下,为明边患。约在明成祖永乐初年(1403年),被鬼力赤(非元主后裔)篡位,称可汗,去国号,改称鞑靼。此后20多年,蒙古族另一部落瓦剌兴起,河西地区边警时起,战祸连绵。据新版《甘肃省志·大事记》和光绪本《山丹县志》载,自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至思宗崇祯元年(1628年)的192年中,鞑靼、瓦剌入犯甘州达37次,直接侵扰山丹的有8次。
  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五月,蒙古阿台朵儿只伯犯山丹,指挥陈玘战死。
  天顺五年(1461年)八月,鞑靼部孛来犯山丹、甘州、凉州,守将都督毛忠率军抵御,适逢援兵至,鞑靼部败退。
  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八月,鞑靼达延汗(又叫小王子)进犯山丹、番禾。
  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十月,达延汗入侵山丹,再犯甘州,甘州副总兵在柴沟击败达延汗。
  明世宗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鞑靼兵自青海返回内蒙,掠番禾,不久袭扰山丹。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八月,鞑靼3万骑攻番禾、凉州,后进围甘州14天始退,战火波及山丹。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鞑靼部进攻山丹卫,大败明军,千户谢天赉、指挥王卿、刘继忠、百户黄堂等战死。
  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秋,原驻牧于镇番(今民勤)昌宁湖一带的鞑靼部青把都儿移驻龙首山,意在挑衅,被巡抚田乐击败。
  此外,还有明世宗嘉靖三年(1523年),回部首领脱脱木儿的暴乱。至于小股盗边或过境抢掠而史志未载的,当若干倍于此,山丹居民遭受的战乱之苦,是无法计数的。
  明太祖很重视边防建设。在明太祖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移陕西行都司于甘州,并添设挂印总兵官镇守,辖12卫和4个守御千户所,包括西至肃州,东至青海西宁的广大地区。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都指挥庄得扩建山丹卫城,共7里209步,高2.8丈,厚3.5丈。城壕深9尺,阔2.5丈。辟东南西3门,建箭楼7座,筑逻铺28处。明神宗万历十九年(1591年),山丹地震,损毁城墙。次年,补筑倾颓城垣,增筑南关,东西与南城墙相当。清高宗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山丹大水,冲毁南关城墙。次年,知县王亶望修复。
  经明清两代多年经营建设,县城东、南、西诸街路面宽阔,两侧多为商铺,高脊重檐,廊庑整齐,寺观坛阁,错落于街巷间。头坝、二坝、四坝诸渠,流经南关、王家什子及城区东北部,有“三龙穿城”的美誉。城内田园散布,夏日清荫森森,秀禾畦畦,风光宜人。1958年后,为了公私用地,城墙大部被拆。至今,仅存山丹一中内无量阁台基一段。
  山丹境内,汉代已筑有长城,今倾圮遗址尚存。明世宗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巡抚都御史(省级军政长官,驻张掖)杨博亲自勘察筹划,修筑边墙。自山丹教场(东门外)起至古城洼(今绣花庙十五里口)界牌(山丹永昌分界处)止,共筑边墙19995丈,计111里,其中包括龙首山至红寺儿及山丹段。工程项目有:1.筑墙。大墙底阔1.2丈,项阔6尺,实台高1.35丈,裙墙3.5尺,共高1.7丈。中墙较矮,共高1.5丈;2.挖壕堑。壕口宽2丈,深2丈;3.削崖掘阱。崖柞是依山构筑的防御工事,削陡山崖,下掘陷阱。或于阱中立竖木(称为柞鄂,本为捕兽装置),崖高阱深各3丈左右,阻障军行;4.砌叠水。山口多有溪涧,于溪口中砌石做叠水,高1.4丈,叠水下凿石井,深丈余,水可流而人不可越;5.备垒木。战时从山上滚下撞击敌军;6.凿石梯。历经24年,于明穆宗隆庆六年(1572年)完成。经430多年风雨侵蚀及人为破坏,城墙大都颓倾,今山丹县新河村北尚保存数10里明代边墙,是河西地区最完好的。现这里建有长城文物陈列馆,游览历史陈迹的人不少。
  烽燧,又名烽候,是边防用烽燧报警的土堡哨所。报警有两种信号:白天放烟叫“燧”,夜间举火叫“烽”。山丹境内筑烽候,与筑边墙同时开始,也是杨博委派属员督修的。烽燧定点至关紧要,不但要扼冲据险,更须选好制高点,居高望远,在一定区域内起瞰制作用。山丹卫领墩69处,守瞭军310名。烽燧分军事烽燧、苑马寺烽燧(保护牧场马群)、驿站烽燧与屯庄烽燧4类。形制为覆斗形,底部边长8米~10米,顶部边长6米~8米,高度依地势而定,4米~10米不等。守瞭军极为辛苦,不避烈日风寒,不分晴雨昼夜,值班守望,不敢懈怠,稍有违犯,即军法从事。那些犯罪谪戍的更是辛苦,连按期更换轮休的机会都没有。
  明政府还重视村落堡寨的防守设施建设。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都御史廖逄节主持接帮城堡工作。接帮城堡有石硖口、丰城铺、东花寨堡、卢家寨堡、新开坝堡、暖泉、范家营、杨家坝与今属民乐县的四家儿堡、赵刚堡、三堡等。接筑高5尺~1.5丈不等,连旧城墙共高3.5丈;加帮底阔7尺~1丈,顶阔6尺~7尺不等。添筑敌角台、悬楼、敌角楼、墩房、水洞共134座。如遇小股匪乱,这些村堡有一定防守能力。民国末期,芦堡的城墙、角台、悬楼、瓮圈、地道等,尚属完好。
  明代农业中,屯田制的完善对发展经济有一定的历史作用。明太祖洪武初年(1368年),实行军屯、民屯,“其制:移民就宽乡,或召募、或罪徙者为‘民屯’,皆领之有司。而军屯则领之卫所。边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种。每军受田五十亩为一分,给耕牛农具……(洪武)三十五年定科则:军田一分,正粮十二石,贮屯仓,听本军自支,余粮为本卫所官军俸粮”(《明史·食货志》)。明世祖永乐初年(1403年),定赏罚条例:12石之外,以超产6石为比率,多者赏钞,缺者罚俸。
  明时,山丹移民人数无可考查。但民间广为流传,先祖是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大槐树下来的,有些还是“白菜军”。因为蒙古人撤回大漠之后,河西地区空旷无人,为充实边防,需大量移民,百姓又不愿来,就罗织罪名,偷拔人家一棵白菜,也要充军河西。各地移民集中到山西洪洞县,便整队出发,那里有棵大槐树,便永远留在背井离乡的移民记忆之中了。
  过了100多年,屯田的弊端显露出来了。明世宗嘉靖时,甘肃巡抚、都御史杨博给皇帝上奏章,说甘肃州屯田“种未入土,名已入册,或人已在逃,粮犹如故”;“(官府)不知虏至则不得耕牧,水淤则不能灌溉……官司一例追征,更无分别。(百姓)未受富饶之利,先罹剥肤之害,以故宁甘贫窭,不敢承认(承担开垦耕种的责任)”(《甘州府志·艺文·查处屯田计安地方疏》)。朝廷采纳杨博的建议,对抛荒的田地,听其尽力开垦,永不起科(征收田赋);原来征税的土地,荒芜日久,仍要用力开垦的,屯户应纳粮食,一律免征。又过了20年,都御史廖逄节会同总督戴才呈报朝廷,指明影响屯田的还有其他原因:军屯的士兵已确定,但未给田地;给了田地的,又缺乏耕牛籽种;有人依仗官府,霸占水利,强夺粮食。他们建议荒地召人尽力开垦,五年后征税。各营堡卫所于驻军中抽调1/5,每名拨地25亩,朝廷供给耕牛籽种,秋收后交粮15石。若遇荒年,只按实产征收,不得逼令包赔,以致逃亡。
  明代,河西地区边患严重,人口锐减。山丹卫在太祖洪武年间居民6363户,人12720口。至世宗嘉靖年间,相距约150年,户数减为1551户,少了3/4;居民5406口,少了1/2强(《甘镇志·岁计》)。其原因一方面因战争频仍,居民非死即逃;另一方面由于屯田弊端甚多,农民不得已离开土地而另谋生路。杨博、廖逄节等采取轻徭薄赋、缓和矛盾以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自然是正确的。
  总括起来看,明代对河西农垦还是比较重视的。如明太祖洪武三十年(1397年),陕西行都司辖区有屯兵3.35万人,屯田1.63万余顷,收成二分输官,八分留给屯兵。甘州、山丹等地因气候寒冷,四月雪消方可耕种,苗刚结穗寒霜已降,军士缺粮,朝廷调凉州等地储粮接济仍不足。明宣宗宣德六年(1431年),朝廷派官来河西调查豪强官僚占地霸水问题,派御史等官专掌水利,兼收屯粮。年底,又命监察御史来巡视屯田水利。明孝宗弘治五年(1492年),朝廷逮捕侵占甘州屯田、削减军饷的甘肃总兵官周玉、巡抚都御史马续和太监傅德。
  明孝宗弘治十三年(1500年),巡抚都御史刘璋命山丹卫都指挥武振组织民力,修白石崖渠。工程情况及效益虽不明了,但也可说明,当时地方官员对农田水利的重视。
  由于农业较有发展,明代,山丹卫纳官粮4675石(《甘镇志·岁计》)。
  清代荣悴 明思宗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破潼关,占西安,攻克平凉等地。遣将贺锦、田见秀等攻取陕北、陇东地区,进占安定、会宁、秦安,移兵向兰州,兰州守将迎降。十二月,渡黄河,庄浪、凉州二卫降,进围甘州。巡抚林日瑞联合羌人,严阵以待。林率领副将郭天吉扼守河岸,冰封河,义军踏冰过河,直抵甘州城下。林日瑞入城坚守,适逢大雪,守城士兵手足皲裂,辛苦埋怨。义军在雪上掘坎,乘夜强攻,城破。林日瑞和总兵官马〓等拒降被杀。义军将领辛恩忠占领山丹。清世祖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清英亲王阿济格招抚河西。自此,山丹人民受清廷管辖。
  山丹南与青海为邻。清世祖顺治八年(1651年),甘肃总兵官张勇为交换马匹、皮张,在洪水(今民乐县城,时属山丹)开放市场,与蒙、藏各族交易。清圣祖康熙四年(1665年),青海额鲁特部(蒙古族)首领怀阿尔赖乘机与其兄弟3人,率部众驱马数千,移帐于白石崖口外的野马川。怀阿尔赖部下亦牧亦兵,有3000多人能舞刀射箭。不久怀阿尔赖部北进,很快占据焉支山。多次谈判,怀阿尔赖仍坚持不肯离开大草滩,清政府只得增派部队,驻守大草滩,双方对峙,甘凉间交通梗阻。后张勇部将王进宝奇兵掩袭,突发大炮,怀阿尔赖的马匹受惊,腾越不能控制,清军鼓噪呐喊,地动山摇,额鲁特军队溃散南逃,大草滩终于收复。这次战斗,在山丹民间流传甚广,近于传奇。为巩固边防,清王朝于圣祖康熙十年(1671年)在永固(今民乐永固)建城堡,任命王进宝为副将,屯兵驻守。并在马营墩(今民乐)设守备,驻马步军148名,连同前在此设置的黑城营(今霍城)守备、洪水参将,以及稍晚部署的山丹营游击、硖口营守备、大马营游击等,形成联防,解除边患。
  翻开《中国历史地图集》,明代陕西布政使司的山丹卫,北越龙首山是鞑靼,南至祁连山外是额鲁特蒙古,西出嘉峪关就是吐鲁番部,南北边境线相距约100公里,真个是地处前线的边境要冲。这种情况的改变,不能不归功于清代康、雍、乾三朝的开拓扩张。1636年前后,皇太极为便于包围侵略明王朝,先征服了漠南(今内蒙古)蒙古部。圣祖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亲率大军在昭莫多(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南)大败称雄20年、控制天山南北路和蒙古国的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逼得他第二年自杀,解决了北部威胁。当噶尔丹与清军久战之时,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占有伊犁,助清攻噶尔丹,逐步成为西域大部落。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策妄派兵南侵西藏,于第二年攻陷拉萨,杀害藏族政治首领,囚禁达赖喇嘛。1720年,清军由四川、青海两路援藏,策妄兵败归伊犁。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年),年羹尧等征服青海额鲁特蒙古的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出逃漠北,统一青海。清高宗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将军兆惠率军进占伊犁。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军进攻天山南麓伊斯兰教首领大、小和卓,取得最后胜利。至此,内、外蒙古、天山南北麓、西藏、青海地区均归清王朝版图。地处边境前沿的山丹也成为清的一部分。
  清政府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清初,丁粮或丁银(按成年男性征收的人头税)与田粮(按地亩征收的农业税)分别征收,富者田连阡陌而丁口甚少,贫者无论丁口多寡,而田无一垄,负担不均,穷的越困苦。圣祖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规定,依照上年各地所报丁数,固定税额,并入田赋,还规定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不仅简化了稽征手续,也给贫苦人民减免了一些负担。清朝多次豁免丁银田赋,自清世祖顺治六年(1649年)至德宗光绪十三年(1887年)的230多年中,共给山丹县减免26次(光绪本《山丹县志》)。
  农田水利建设方面。经山丹人民千百年的经营规划,山丹至清代已形成系统分明的渠道与灌区。全县分五大渠系,县城南的是草湖渠,源于马营各泉源沮洳的是暖泉渠,源于黑城泉头的是东中渠,源于祁连山的是童子渠,靠山水形成径流的是慕化渠(后两渠今属民乐县,叫童子坝河与大堵麻河灌区)。五大渠下分干渠14道,灌田11.42万亩。一套严密的水规章程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
  19世纪中期的清宣宗道光年间,山丹户数达15082户,人口为93493人(见光绪本《山丹县志》)。与明世宗嘉靖时比较,户数增加1倍多,人口增加7倍多。
  山丹官办教育,见于志书的最早为明代。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年),都御史马昂重修山丹卫学。明宪宗成化四年(1468年),都御史徐廷璋增修山丹卫学。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年),都御史刘璋修山丹卫学。清高宗乾隆初年(1736年),知县祁安期、苏泰建山丹书院。乾隆十六年(1751年),知县李复发改建,称仙堤书院。乾隆五十年(1785年),知县明福建龙峰书院。宣宗道光元年(1821年),知县颜廷彦移修于县城东南隅。德宗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改书院为小学堂,并增办蒙养学堂多处。这些知县或捐出自己俸银,或划出荒田出租,或发动绅民捐助,筹集资金,维持学校开支和购置图书。他们常到书院检查并亲自讲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宣宗道光十一年(1831年),知县黄璟以荒地成立“科举盘费义田”,把地租收入用来资助贫寒子弟参加科举的盘费,这些政绩,都记载于县志之中。
  对山丹县影响很大而且破坏严重的是清穆宗同治四年至十三年(1865年—1874年)的兵燹。同治二年(1863年),宁夏回民马应龙组织回军在金积堡起义,河陇震动。河西地区汉族地主官绅惊慌失措,河西地区地方民团、回民义军、官军之间的相互攻杀、屠戮由此开始。
  十年战乱,回汉间怨毒日深,回汉无辜百姓死伤无数。山丹县蒙受的灾难,决不是“深重”二字能概括得了的。左宗棠也承认:“甘肃频兴兵燹,孑遗仅存,往往百数十里人烟断绝!”经过德宗光绪34年的休养生息,至宣统元年(1909年),山丹知县张瀛学上报山丹地理调查表,按村分别统计户数人口,山丹全县(包括今属民乐县的童子坝灌区和大堵麻河灌区的几十个村镇)户数为20294户,人口为78614人,比道光中期的93493人,仍然少了近15000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执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56个兄弟民族在祖国大家庭中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共同创造的欣欣向荣的局面来之不易。面对这些历史陈迹,我们不仅要总结过去的教训,更重要的是应该珍惜美好的今天。
  民国衰微 1911年的辛亥革命,终于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但是由于它的不彻底性,对旧制度触动不大,山丹因偏僻闭塞,亦没有激起多大的波澜。民国期间,对山丹影响最深的莫过于马仲英和马步芳的统治。
  马仲英原是宁海军第11营代理营长。民国17年(1928年),马仲英起兵反冯玉祥,自西宁入循化,劫公款,放囚犯,围攻河州城,被冯军刘郁芬击退。1929年2月,马仲英退至临潭、卓尼,被国民军李松昆和藏民司令黄正清追击,又退回青海,经由贵德、湟源西进。3月1日(农历正月二十日),马仲英率部2000多人由扁都口出山,甘凉卫戍司令部步兵连长任元奎在炒面庄(今属民乐县)堵截,力竭战死。马部经永固北下,进据山丹县城,纵兵抢掠,山丹首富万兴成东家尤国元被吊拷烧烫,索要藏银致死。马仲英遂于3月10日前后至永昌,因民团击毙其旅长马彦海,马仲英竟杀死民团团长和城内男子2000多人。3月15日破民勤城,又屠杀4600余人。后至宁夏,被国民军吉鸿昌击溃,马仲英出走北平、天津,部队被吉鸿昌收编。1930年10月,马仲英潜至宁夏,收拾残部,重返河西。甘州马谦部下的驻山丹骑兵团团长马文祥迎接于凉州丰乐堡。此时,马仲英已聚众数千人,经山丹入甘州。11月,驱逐甘肃警备司令马谦(马仲英旧部),并其部众,自称甘宁青保安总司令,成立“河西省行政委员会”,自任主席,设八大处,撤换含山丹在内的11县县长。
  盘踞青海的马步芳早已垂涎河西。此时,他征得西北绥靖主任顾祝同的同意,追剿马仲英。1931年4月11日,马步芳与马仲英在三堡交火,马仲英败退肃州,马步芳进驻张掖。当时,冯玉祥旧部雷振邦旅尚留驻张掖,马步芳借口训话,将该部220多人诱至甘州提督院内用大刀砍杀。至此,马步芳实现了统治河西的梦想。
  大局已定,马步芳所部三旅驻扎山丹、民乐。以后,国民党政府派马步青率陆军骑兵第五师(后改第五军)驻武威,所部分驻河西各县。山丹为张掖驻军一百师辖区,师长韩起功,凶狠贪婪,苛求无厌,集军政财权于一身,为虐长达10年之久。
  这10年中,甘肃政局不稳,省政府主席也似走马灯般地调换。10年间,任甘肃省主席(按在任前后顺序)有孙连仲、马鸿宾、孙蔚如、邵力子、朱绍良、于学忠、朱绍良、贺耀祖、朱绍良、谷正伦,人均任职不过一年,自然难有建树。这样,就给马家军留出了为所欲为的空子。如果用历史发展观来分析他们的统治特点,那是标准的军阀割据的封建专制。
  首先是军人干政。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马步芳将河西专员、县长驱逐,杀害酒泉保安司令徐络文、临泽县长樊万令,他另派专员、县长。他的亲信马良任山丹县长,堂弟马步鸾为团长,驻扎山丹(时称黑马队)。他们沆瀣一气,独霸一方。其间虽也有省政府委派来县长,却只能受驻军挟制,不敢违拗。驻军营连长到县政府坐索粮饷,如同上级,气焰嚣张。
  其次是不择手段地掠夺财富。民国21年(1932年),甘肃省政府临时维持委员会委员长孙蔚如令河西16县供应新编九师马步芳部给养,这无异给河西人民套上了枷锁。他所属的团、营、连均可向当地政府索取,稍不满足,就拘捕吊打。基层乡长、保长被系于马脖子上随意折磨。另外是催“草头税”。马家军向养羊户征草头税,无定期,无定额,只要驻军军官下乡,说是收草头税,不持任何证件,随意提出数额。在农民再三哀求下,送上狐皮、羔皮、银元、鸦片烟等,才昂然离去,并不给任何收条,下次来仍照样勒索。农民苦不堪言。还有“抓逃兵”,只要某村某姓有一人在马家军当兵,不论是否真正逃跑,只要有一纸证明,抓逃兵的就会让全村同姓亲族不得安宁,扬言抓丁替补,勒索满足方肯罢休。民国26年(1937年),修甘新公路,国民党政府委任马步青为督办,负责红城子以西甘肃境内路段的施工和管理。马步青侵吞国家投资,强行征发民伕,令民伕自带口粮工具,无偿筑路。山丹县境近百公里路段半为荒漠,民工风餐露宿,忍受饥寒,直到1940年底方告结束。其他临时支差,多如牛毛。1936年,红西路军转战河西,马步芳、马步青以三个骑兵旅并纠合地方民团围追堵截。次年3月,西路军终因久战疲劳,给养不足,气候严寒和兵员无法补充等不利因素而失败。马家军以“清乡”为名,搜捕掉队红军官兵,若无所获,便以收枪支、抓壮丁等借口,讹诈百姓。10年专制统治,造成民心恐惧。1941年冬,国民政府监察院长于右任来河西视察,亲眼看到河西人民在马家军压榨下的痛苦生活,回重庆后,说服蒋介石调马步青为青海柴达木屯垦督办并令率部前往,改由蒋介石嫡系的骑兵第十师谭辅烈部驻防张掖,辖山丹等县。马家军虽走,但所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据当时山丹县政府统计,民国31年(1942年),全县户数仅6704户,人口40257人,比清宣统元年(1909年)的78614人竟少了38357人。
  1949年初,全国解放指日可待,为挽救败局,蒋介石又想借助专制暴虐的马家军。5月,他任命马步芳为代理西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企图依靠西北诸马,阻遏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进。马步芳就职时扬言,“破产保产,拼命保命,挽救危机,确保西北”。在兰州地区筑工事,抓壮丁,调集6万兵力组成青海兵团,又令马鸿逵组成宁夏兵团,互为犄角。由马步芳的儿子马继援任总指挥,进守平凉,负隅顽抗。但历史不容许马步芳再做“西北侯”的美梦。解放军进军神速,自7月24日至8月11日,共歼灭胡宗南、马步芳、马鸿逵部属及甘、青两省保安团、队11900余人。马步芳龟缩兰州,据防死守。8月25日,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向兰州马家军发起全面进攻,下午占领沈家岭、狗洼山、营盘岭、窦家山至古城岭、马家山主要阵地,马家军在兰州以南、以东部署的兵力整个冰消瓦解。次日,兰州全城解放。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三军十九团自青海出扁都口,解放山丹,永远结束了封建势力对山丹人民的统治,永远结束了封建统治者制造的民族间长期猜疑、仇杀的历史。
  站在21世纪的新起点上,回顾山丹历史,总是别有一番滋味。生活在这片沃土上的各民族的先行者们,既经历了金戈铁马、战乱相继的凄苦岁月,也曾有过铸剑为犁,安居乐业的太平时期。不论怎样,他们对山丹的开发都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知识出处

山丹史话

《山丹史话》

本书介绍了山丹4000多年的历史,反映了山丹的文化。内容分为:岁月如歌;名人轶事;名山胜景;文物古迹;灿烂文化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郭兴圣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