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民俗》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376
颗粒名称: 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
分类号: K892.24
页数: 38
页码: 233-27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分别记述了传统手工艺、生活用具制作工艺等。
关键词: 山丹县 能工巧匠 民俗

内容

传统手工艺
  毡匠
  毡是农耕社会广泛应用的一种生活用品,可以铺在炕上作卧具,也可以作门帘子,具有保暖、隔热、防潮、装饰等功能。洗毡是一门技术性比较强的工作,一般由专门的“毡匠”来进行,他们带上专用工具走村串户搞加工,以收取加工费维持生计。
  弹毛。搭起一个高0.8米,宽2米,长2.5米~3米的案子,上面铺上席子,将羊毛堆上案子,用专门的弓靠不断敲击弓弦将毛弹散,弹散的羊毛源源不断地流下案子。
  铺毡。将弹散的羊毛,按照一定的尺寸均匀地铺在专用的竹帘子上,洒上水,将竹帘子卷起来,用绳子扎紧,由2~4人面对面站着用脚蹬着在地上来回滚动30~60分钟,羊毛就被初步滚实。展开竹帘子,按规定尺寸将不规则的边子折起来,为了装饰,还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绳子或毯子在上面盘上或剪上各种图案,如福禄寿喜、鹤鹿同春等,上面再薄薄铺上一层弹好的羊毛,对图案起固定作用,再将竹帘子卷起来,继续用脚蹬着在地上来回滚动一段时间就可上案子洗了。
  洗毡。在院子里放一个长板凳,用一块平面门板横着斜搭在板凳腿上,地上钉木桩固定,在板凳腿中间横穿一根木杆,上系2~3根绳子,门板前的地上铺一块席子。把滚好的毡坯在门板前的席子上展开,洒上热水,折叠后卷成一个圆柱放到斜支的门板上,由1~3人用绳子提着有节奏地用双脚蹬着在门板上上下滚动,滚一段时间将毡展开,进行整形,再洒上热水卷起来在门板上继续蹬,这样反复五六次就洗好了。这时将毡展开用手掌在四周搓上边子,进一步整形,搭在斜立的圆木上晒干即可。
  还可以用羊毛洗成毡袄、牛吃水毡帽、毡靴子等。现在毡匠已很少见了,这门手艺也将濒临失传。
  皮匠
  各种动物皮毛是人类最早遮体、御寒、防身的材料。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皮革的加工技术和制作工艺也不断发展进步。
  在昔日的艰苦岁月里,人们有这样一句民谣:“家贫住窖洞,没有皮袄真难辛”。“白天穿、晚上盖,天爷下雨毛朝外,他是穷人的火龙袍”。特别是在冬天放牧、出外劳动、赶车出行,在冰天雪地里如果没有皮袄,冻伤或冻死人的事常有发生,人们说的好:“实话说的好听,老羊皮穿上隔风。”可见皮袄是劳动人民的宝中之宝。
  皮匠,人称臭皮匠,其实他高超的加工和缝纫工艺在民间为五匠之最。“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说明人们把皮匠视为聪明智慧的象征。
  皮匠有三种技艺,一种是羊皮缝纫,一种是牛皮加工,一种是生抓皮。每逢暑天,将大小羊皮集中泡在水沟里,冲洗毛内的杂物和皮板面的血迹、残留的肉丝、油块。洗净后晒干,在地上铺一块草席,把羊皮的板面伸展用硝水和青稞面涂抹在板面上,然后板面合拢、折叠整齐,放在凉爽的室内,就这样,连续涂抹一周后,将大小羊皮放进大缸里,缸内加适量的硝水浸泡。每天早晚把缸里的羊皮从上到下翻动两次,使硝水在缸内均匀浸泡、发酵。每次翻动,缸内喷发出发酵的酸臭味,臭皮匠由此得名。在熟皮的日子里,精心观察,如果有一张羊皮发臭、脱毛,应立即取出,防止传染其它皮。经过半月之久的渥制,羊皮才能渥熟。出缸后,一张一张地展开晒在阳光下,皮毛晒干后作为半成品放在家里,只等加工。
  皮匠加工皮衣,一般在秋后或闲冬,加工的第一道工序是钩皮,把羊皮的后腿或前腿皮拴在绳子上吊起来,用镰刀形的专用钩,钩下连一个一尺多长的绳圈,右脚踏在绳圈里,一手抓皮一手抓钩,手脚并用,上下用力反复钩羊皮的板面,直到皮面柔软为止。第二道工序是铲皮,铲皮是皮匠的真功夫,将皮板面朝上搭在一根光滑的圆木上,羊皮半面用双腿压紧,半面用一尺多长的铲刀,一头是一对牛角型的木把顶在腰部,上下来回细心清铲,铲除板面上多余的肉丝和污物,铲后羊皮板面洁白柔软,已是成品。第三道工序,根据需要,按皮子的大小和毛色合理搭配,开始精心地裁剪缝纫,做成各式各样的皮袄。
  如果是狐皮、猫皮、七日后的黑羔皮和其它珍稀动物的皮,熟皮工艺更为费力,在皮的板面上喷洒适量的盐水,然后手抓板面双手揉皮,经过几天的反复揉制,使皮柔软为止。把熟皮子缝在帽子或缝作大衣领子上,冬天既可御寒又美观,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牛皮匠又是一项专项技艺,大牲畜的皮是农家之宝,特别是牛皮,板面大,厚而耐用,皮质优良,用途颇多。
  每逢夏日,将牲畜皮也同样泡在河水里泡洗几日,用刀子刮掉板面上的血迹、肉丝、油块等杂物,然后喷洒大量硝水折叠,使硝水在板面腐蚀杂物,三日后把牛皮放在大铁锅里,将硝水烧热到60~80℃,牛皮匠一张一张地在锅里翻动,十几分钟后取出,第二天在地上挖一个锅炉,将皮铺在一尺多大的灶口上,下面点燃麦草,用烟来回熏皮的板面,经一天的熏炙,板面上的油腻、污垢全部排出,然后清铲皮子上的毛和板面上的污物,在皮上面涂抹少许菜子油,保持皮面柔软不干燥。牛皮匠经过几天又脏又臭的熟皮工序后开始做皮匠活。牛皮可做将士盔甲和战马的鞍缰,也可做成皮靴、水皮鞋、皮条、皮箱、皮匣、车辆的各种套绳等多种生产生活用品,用途甚广。
  牛皮匠还有一项绝招工艺,叫生抓皮,将牛皮清洗板面后晾干,板面上涂抹少许酥油或牛奶,用双手不停地揉皮,经过数日揉动,牛皮板面上的肉丝遗物全部被清除了,然后专做皮靴、皮鞋。这种皮靴、皮鞋在雨里、水里皮子耐浆能力特别强,见水不软、不变形。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熟羊皮的工艺由机械化和化学药剂所代替,牲畜皮革经过高科技手段的处理,成为时尚用品,而传统的制皮工艺已基本失传。
  木匠
  木匠是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匠。木匠有粗细之分,修造房屋者为“粗木匠”,也称“大木匠”。做家俱的木匠称“细木匠”或“小木匠”。因做家俱比造房子小得多,称“小木匠”丝毫没有贬低这类木匠的意思。
  做家俱的木匠用途极为广泛。蒲松龄在《日用俗字》中就罗列了细木工的极为繁多的种类:“方桌琴床枨坚固,抽屉橱柜木焦干。书柜衣盆高架搁,椅床塌杌细藤穿……木锉鲨皮磨镜架,铺筋粘鳔作茶盘。沉檀香木雕神像,桐梓良材作佛龛……”
  相传鲁班是木匠的祖师爷,木匠的很多工具都是鲁班发明的,如锯子等,很多地方都建有鲁班庙。
  除了修房子、做家俱外,许多生产工具,如各种人力车、畜力车、犁、耧,耙、耱等都离不开木匠。
  木匠另一门手艺是制作棺材。过去实行土葬,棺材生意特别好。棺材是有等级的,大户人家讲究一棺一椁,中等人家作金匣套材,一般的人家做成子底子盖,用材一般是松柏木。穷人家用空壳篓棺材,不但材质差,而且板子很薄。买不起棺材的穷人,卷席子下葬,连席子都没有的人家只好卷上树枝下葬。
  木匠还有一门手艺是箍桶。在1970年代以前,人们的日用容器大都是木制品,大件的有水桶、洗澡盆,小件的如洗脸盆之类,都是用木条箍成。将木料做成3~5厘米,长短、厚薄一样朝里的一面稍窄,朝外的一面稍宽的木条,在上下两道铁箍内整齐排成一圈,最后的空隙用一根稍带大小头的木条象楔子一样强行打进去,装上底水桶就箍成了。用于驴驮水的桶还要装上盖。桶里装上水后,木板浸水自然澎胀,使桶越箍越紧,也就不会漏水了。现在自来水已经普及,塑料桶、铁皮桶代替了笨重的木桶,箍桶这门手艺也基本淘汰。
  铁匠
  铁匠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匠。过去山丹的很多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皆为铁制,如斧头、镰刀、镢头、菜刀、马嚼子、马掌、铁链子等等,所以铁匠在当时很吃香,也很辛苦,几乎每个村都有铁匠铺。
  打铁铺也称“铁匠炉”。所渭“铺”只是一间破草房,屋子正中用土坯盘一个大火炉,炉边是一架风箱,风箱一拉,风进火炉,炉膛内火苗直蹿。要锻打的铁料要先在火炉中烧红变软,然后由师傅用左手握铁钳夹出放在大铁砧上,师傅右手握小锤指挥徒弟用大锤锻打,并根据需要不停移动和翻转铁料。可以说在老铁匠手中,坚硬的铁料要方则方,要圆则圆,要长则长,要扁则扁。铁匠最难的是加工刀具,难在加钢和淬火,要求既要硬度适中,又要锋利。因此能加工出好刀的铁匠并不是很多。
  石匠
  石匠是伟大的,生活在现代的人们,很难想象古代石匠是如何工作的。我们现在看到的乐山大佛、大足石刻、龙门石窟、云岗石窟、麦积山石窟等几十万尊佛像,都是石匠靠一把铁锤、一根铁凿凿出来的。
  山丹石匠,主要加工生产生活用品,如石臼、石磙、石磨、墓碑、石凳、建筑构件等。
  明清时期的石匠还要为达官显贵建坟雕刻石人、石马、石供桌,为死了丈夫守寡一辈子的妇女建贞洁牌坊。
  石匠最大的贡献是建造石桥。相传石匠的祖师爷是鲁班,因为鲁班为石匠发明了凿子和钻子,使石匠的工作效率大为提高。另传说鲁班一夜能造三座石桥,他造的桥非常特别,先造桥面再镶桥脚这桥翻过来架在河上就行了。现在各大银行、宾馆门前的石狮子,嘴里含的石球还能滚动,这些都是石匠一锤锤的真功夫。
  织口袋(帐房)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毛口袋是农村家庭必备的生产、生活工具,织口袋是山丹人民创造的一门重要的手工技艺。
  将山羊毛纺成直径2毫米的毛线,按照一定的长宽尺寸勾成经线,并绕上绞,经线一般以黑线为主,中间夹上若干道白线,以便提花,增加美感。
  根据所勾经线的长度,在两头的地上各栽两根木杆,经线两头分别穿上木棍,将经线按顺序平分在木棍上绷紧,用织褐子的方法织成口袋料。然后,按一定的长度剪成两幅,顺着缝接在一起,再对折后缝在一起就成了口袋。也可以根据用途缝制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帐篷。
  织褐子
  褐子是河西走廊古代农牧区用来制作服装和被褥的一种面料。是在物资极端篑乏,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条件下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耐磨、保暖、防潮的功能。
  其制作工艺是,先用春天剪的绵羊毛(春毛)捻成直径一毫米左右的毛线,绕成线团放到蒸锅里蒸半小时,使线缩水定型,以防织出的褐子变型。再按照一斤毛线织三尺褐子的标准勾成经线,并绕上绞,一般幅宽一尺需300根经线。接着上织机(俗名叫“褐架子”),按顺序将经线逐根穿入特制的篦子,刮顺绕到织架的辘轳上,再顺序逐根穿入相并排的四个提综的提环中,将线头固定在绞轮上绷紧就可以开织了。
  四幅提综用滑轮两两连接,下部用绳子分别连接到四根踏杆上,靠脚踏踏杆带动提综上下运动。将余下的毛线绕成线梭子作为纬线,装入木制的梭形织刀〈中间挖空〉中,脚下每踏一次踏杆,手上来回送一次纬线,并用织刀磕实,以增加褐子的紧密度。
  褐子分斜纹和平纹两种,踏一次踏杆送一次纬线织成的是斜纹,踏两次踏杆送一次纬线织成的是平纹。还可以在经线中加入其他颜色的线织成不同的花纹和图案,一般以加入黑线为主。也可以在织成后根据用途和使用者的喜好染成不同颜色。这门手艺从八十年代开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烧红灰
  在焉支山旱作农业区,很早就有烧红灰上地种庄稼的习惯,但始于何时无从考证。焉支山的黑土地,肥得能捏出油来,但由于海拔高,年平均气温低、地性凉,庄稼生长周期长,易受早霜冻害。为了使庄稼缩短成熟期,山里人就烧红灰上地,以改变地性。
  侍弄红灰是所有庄稼活中最麻烦、最脏、最累、也很讲技术的活。这项工作要从春播之后就开始,一直到第二年的春耕前终结,周期为一年。
  忙完了春耕,稍加休整之后,就开始挖灰了。这活只有男壮劳力才能干。先选定一块草坡,然后脚底绑上硬木踏板,两人一对,一左一右(而且必须是一个用左脚一个用右脚),用大板铁锨,把草坡挖成2尺间方的草坯。接下来是拾灰(山里人又叫扯灰),组织人力把男人们挖好的草坯(山里人叫垡子)码成一道一道的垡墙进行晾晒。远远望去就象山坡上摆放了一排排油呼呼的麻花。秋收之后,在冬雪来临之前就开始垒灰了,把晒了一夏干透了的垡块顺着坡势自下往上垒成宽2~3米,高1米,长若干米的大灰堆,而且在下坡的灰堆头上镶一个点火口。垒灰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不能胡扔乱堆。有经验的老农把女人们递过来的垡块刃口向前一层一层地砌好。刃口向前容易燃烧。
  大灰堆垒完之后,就开始烧灰了。这是技术性最强的工作,烧不好出了“夹生饼”,这堆灰就算是废了,这要浪费多少劳动力呢。所以此举责任重大,非老农不可担此重任,所以记工分也是最高的。
  烧灰者先砍来几捆子柴火,从留好的点火口点火,等把几捆柴火烧完了之后,垒好的垡块就燃着了。然后用湿土把灶口封住。在确定了垡块已燃烧之后,就是盖灰。要根据垡块燃烧的速度,由下向上恰到好处地用湿土将冒烟冒火的缝隙盖住。盖多了,会把火捂灭,盖少了,火要冒顶。在盖灰人的精心关照下,一个星期之后,灰堆就烧透了。一个冬天过去,灰放冷了,第二年开春就可运灰上地了。这叫“草灰”。
  由于山高坡陡,运灰是最难的一道坎。山里人运灰有两种方式,一是肩挑人抬,二是用牲口拉运。将烧熟了的红灰,均匀堆放到耕地里,在春天的雪地里粉红色的灰堆儿象是摆满了棋子的棋盘,红白相衬,还真有点儿风景哩。山里风大,灰很细,风一吹,浑身灰尘,人眉眼难睁。口里、鼻里、耳朵里尽是红色灰尘,人人的眼睛都红红地肿着。等到大地解冻,在春播的前几天,把这些灰堆儿散开,紧跟着就开犁播种。
  像这样每年少则十几处,多则几十处地挖灰烧灰,原始的草坡就挖完了。而烧过的灰场有的平一平当了耕地,不能耕种的就废弃了。要想再恢复成能挖灰的草场,恐怕不是十年八年能长成的。能挖的草坡一年一年的少了,而耕地却一年一年的增多,用灰量不断增加,怎么办?山里人就开始制作“茬灰”。茬灰的制作除了“踏灰”以外,其它程序和草灰相同。在下了一场透雨之后,人们赶上一群牛,到事先留着的茬地里,团团转,让牛蹄子把一大块湿地踏瓷实。等地干之后,就像挖草灰那样挖成土坯,然后扯灰、垒灰、烧灰。
  烧制红灰,对植被破坏是可想而知的。随着农业科技的推广,水浇地产量大幅度提高,陡坡地逐步弃耕。烧制红灰,大约在二十世纪七十年末退出了历史舞台。
  如今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将焉支山的农户进行了搬迁,对焉支山进行了封山育林。现在被誉为河西走廊的绿色明珠焉支山,以更秀美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吸引着游客。
  烧蓬灰
  蓬灰,是用一种叫灰蓬的植物烧制而成,其成分主要是氧化钾。
  灰蓬,又叫水蓬、飞蓬、蓬柴。生于丘陵、山地、荒滩,耐旱耐盐碱,植株含碱量较高,呈蓬状,一年生草本植物,茎银白色,叶细小而多汁,酷似鹿头上的茸角,又好似嫩绿晶亮的翠果,秋季开黄色小花。
  烧蓬灰,是在深秋,庄稼收拾完了之后,人们先把一坡一洼的灰蓬棵拔下来,攒成堆晾晒至半干。就在顺风的地方挖一个很大的灶坑,把晒得半干的灰蓬塞进去,点燃,边烧边添,直到把全部灰蓬烧完为止。于是,停下来,待火一灭,就在热灰里浇上水进行冷却后,用铁锨把结了块的蓬灰撬起来,颜色五颜六色,非常好看。拿回家,留一些自己用,其余的几毛钱一斤卖了。还有的就当礼物送给城里的亲友。
  老人们讲,解放前的蓬灰除了食用,还用来洗衣服、洗头。那时候农村里没有食用碱,也没有洗衣粉和肥皂,所以,烧蓬灰是农家必不可少的事情。
  现在烧蓬灰已不再是为了自己食用,而是一种赚钱的营生。把蓬灰送到专门的加工厂,工厂再进行复杂的程序,加工提炼成白色粉末,出售给牛肉面馆和各类面食店。
  蓬灰出自天然,成份纯真,是一种真正的绿色食品添加剂。用此灰化水,蒸出的馍馍蓬松绵软可口。现如今风靡全国的牛肉拉面非此不成。蓬灰,还是制作酿皮、灰豆汤、面包、糕点的上好佐料。手工熬皮胶
  用各种牲畜皮革的下角料在大锅里熬制的皮胶,在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用途极为广泛。
  先从各类皮匠处收购制作各种皮制品废弃的下角料,一般以羊皮边角料为主。首先用剪子剪去边角料上的毛,然后放在大缸里泡软洗干净,放在大锅里用慢火熬煮一晚上,待皮革完全溶化后,滤去剩下的毛茬子等废渣,再加火缩水到一定浓度,出锅装入几个盆中冷却,冷却后就变成了具有弹性的皮冻子,这时在盆外面均匀加热,慢慢从盆中取出,成为一个圆坨,具有很强的弹性。
  用很细的铁丝切成宽约10厘米的长方块,再切成大约一厘米厚的簿片,平摆在干净的席子上在阴凉处晾至半干,用绳子串成串,然后挂在太阳下晒干,就可以上市销售了。
  家庭酿醋
  家庭酿醋,是在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山丹人民创造的一门手工技艺。首先是制曲,麸皮蒸熟后,压成砖块形状放在密闭条件下发酵,长出各种颜色的霉菌即成。
  制“母液”。将曲子放在缸里用温开水泡开,再加上煮熟的青稞,为了使酿成的醋颜色发红好看,还要加入炒焦的青稞,俗名叫“哑麦子”,发酵一周即可。每天只少搅动一次,以促其均匀发酵。
  拌醋。将备好的麸皮用“罗儿”罗去残留的面粉,倒进专用的木制容器(俗名叫“甉子”)里,“甉子”最好放在热炕上,以保持适当的发酵温度,掺入发酵好的母液,搅拌均匀,湿度要适中,以抓在手里用劲捏能捏出水滴为宜,上面盖上干净的毛口袋和棉被,一方面保温,另一方面防止灰尘等掉入。每天早晚各搅拌一次,搅拌时一定要把手洗干净,以防杂菌污染。发酵半个月装缸压实,上面覆上干麸皮可存放一到二年。
  淋醋。用一个直径一尺左右的木盆或陶瓷盆在底沿处钻一个孔,用自制的塞塞上,在盆底铺上干净的秸杆,上面放多半盆拌好的醋糟,倒入清水浸泡半天,下面接一个较大的盆,拔去底孔上的塞子,醋就流入下面的盆中,一盆醋糟一般可以淋三水。淋好的醋还要放在锅里熬,一是消毒杀菌,二是减少水分,以便保存。还可盛在适当容器中,放在太阳下晾成黑醋,颜色更好看,醋味更浓香,口感更好,并且可以长期保存而不变质。现在工厂化生产条件下,随着科技的发展,醋的品种越来越多,有薰醋、陈醋、保健醋、饮料醋等等。家庭手工酿醋已经很少见了。拔芨芨
  西北的芨芨草,是一种高杆儿的草本植物。生长在荒坡、洼地、地埂、沙滩等处。芨芨草是庄稼人的好朋友,用途很多。庄稼人有句话,田黄芨芨黄。拔芨芨是在秋收结束之后进行。这时候芨芨茎杆饱满,纤维富有韧性。编制的东西经久耐用。
  农人拔芨芨大都选在小雨过后,地面较松软,容易拔起,同时又带不起泥根。
  拿一根三四尺长,手腕粗细的木棍,叫撬棍,将芨芨揽一把,从橇棍中段向上螺旋状绕在撬棍上,一头着地,利用杠杆作用,使劲一撬,一把芨芨就下来了。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拔一大捆。
  如果是专门扎扫帚用,则要选高度在2米以上的芨芨,用双手一根一根拔下来。
  这样一秋下来,家家房檐上都摆满了一捆一捆的芨芨。到了冬天或有消闲的时间,就用芨芨编筐、编席子、搓草绳、扎扫帚。
  栽扫帚
  扫帚自古至今都是城乡人民不可缺少的生产生活工具,而栽扫帚也是农村家家户户男劳力必须掌握的手工技艺。
  栽扫帚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
  拔芨芨。利用农闲时间从地埂等处拔来长度2米以上的芨芨,晒干后,剥去根部和主茎上的叶鞘等杂物。
  制作扫帚“栽子”。一般用榆木等硬木制成。取一段约70厘米,直径15厘米左右的硬木,一头削成长而细的圆锥形,一端削出斜坡形的坎。
  制作扫帚箍子。一般由铁匠打制成直径10厘米左右的环形铁箍,铁箍的宽度1.5~2.0厘米,厚度0.3厘米左右。也可用直径0.8厘米的钢筋焊接而成。
  制做扫帚把。取一根较直的长1.5米左右,直径在4~6厘米的木杆,将表面削光,并将小头削成圆锥形。
  还要搓一根直径1毫米左右,长40厘米左右的细麻绳。
  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就开始栽扫帚。取剥好的芨芨,插入扫帚箍中,箍到芨芨根部的距离一般为5厘米左右。达到一定的松紧度,用手再插不进芨芨时,用扫帚栽子的尖头从扫帚根部打入扫帚中,平入在地上,由另一人取10~20根芨芨,用细麻绳将根部扎紧,将扎好的芨芨根部顶在扫帚栽子的尖端,用力推,然后另一人用锤子从扫帚栽子底部的小坎上慢慢将其敲出,扎好的一股芨芨就顺势推出,取掉捆扎在芨芨根部的细麻绳,然后将扫帚的根部磕齐。这样反复多次达到相当紧度,扫帚的芨芨向四周奓开即可。这时将准备好的扫帚把的锥形一端从扫帚根部圆心处打入即可。栽好的扫帚由于芨芨向四周奓得厉害,影响使用。为了增强使用效果和防止芨芨折断,还要用一根细绳从扫帚芨芨的中断圈住。
  扎笤帚
  笤帚自古就是城乡人民不可缺少的生产生活工具,扎笤帚的技术,农村的成年人基本上人人都会。
  扎笤帚的原料都是就地取材,主要是脱粒后的糜子茎杆和药草茎杆。过去糜子在山丹种植很普遍,后来因糜子产量低,山丹种植越来越少,药草就成了扎笤帚的主要原料。药草是多年生的草木植物,动物不能食用。山丹的药草资源十分丰富,山区和荒滩到处都有。秋后农闲时间人们拿上镰刀一天就可以割一大捆。
  先将糜子或药草茎杆中的杂草、枯叶拣干净,用水泡软备用。搓一根直径0.5厘米、长约150厘米的麻绳,此绳必须相当精制和结实。还要捻一团直径0.1cm的细麻线。
  将搓成的麻绳一头拴上一根直径5~厘米、长40厘米左右的木棍,操作者座在小凳上,腰上扎一根粗绳子,将拴有木棍的麻绳的另一头系在这根粗绳子上。取一股糜子或药草茎杆,简称笤帚件(20~30根),将穗部整理整齐,将系有木棍的麻绳在接近穗子的部位绕上一圈,将木棍放在双脚的脚底用力蹬,并适当转动笤帚件,麻绳就深深勒下一道痕,这时取准备好的细麻线,从勒紧的麻绳旁边扎紧,打上死结,取下麻绳。再取一股笤帚件,比第一股稍多(30~40根),与前面扎过的那股并在一起,穗部并齐,再用麻绳在前一根扎好的麻线箍后3~4厘米处重复上述程序,这样在一个方向扎7~8股。最后一股,先在接近穗部扎一道麻线,再扎在笤帚上,然后在笤帚余下的茎杆上扎5~6个麻线箍,作为笤帚把,将根部多余部分用刀削齐即可。
  编席子、编筐
  编席子、编筐,首先是刷芨芨。在一块厚木板上钉一些大铁钉,铁钉的一半留在外面,做成一个铁刷子,叫刷刨。把刷刨固定在木桩上就可以刷芨芨了。
  倒着拿一把芨芨,把根部向上在刷刨上向上而下拉动,芨芨的叶梢、干叶以及根部的杂须全都刷掉,然后在水里泡柔韧了,就可以编制了。席子的大小和筐子的大小形状根据实际的需要而定。
  编制席子与筐子的方法大同小异。不同的是席子先从一个边织起,根据席子宽度,把芨芨或三四根一组或五六根一组,左起一排,右起一排,左右相交,就编制成“人”字形花纹的席子。长度一够,一收边,席子就好了。然后用秃扫帚使劲扫刷,除去秧须、毛刺,就可以使用了。
  筐一般有圆形和方形两种。编筐子是先从筐底开始,圆筐的编法是以四五根芨芨打颠倒为一组,互相交叉为“米字”起成圆形经线,再用一两根芨芨茎为纬线,围经线的交叉点绕行,边走边分经,底子就一圈圈大了。方筐的编法是以五六根芨芨打颠倒为一组,平行排列,用纬筋以麻花状连接在一起,并来回编。到一定尺寸,把经线芨芨折起与底成直角,再一圈圈继续编制,到一定高度收沿,筐子就编好了。根据生活生产的需要,可以编成大小形状不同的各种筐具。有驮筐、背筐、挑筐、囤子、笸子、布篮、筷笼等等。
  拉排
  一种山地使用的拉运农具。由于山地坡陡,不能行车,庄稼人就做拉排代替车辆,运肥、拉田等。
  用两根长约1.5米、直径20厘米左右,且一头翘起的圆木做底,再用3根1.5米长的衬木将圆木用隼卯平行穿联,做成一个状似龙舟的长方形木排。上面放一个大柳筐,拴上绳索,套上牲口(牛、驴、马都可),就可以往地里运粪、运红灰了。两边的圆木着地,滑行。
  拉排重心低,不易翻倒,大下坡没有失控的危险。在山地作短途运输非常适用。随着山旱地逐步退耕还林还草,拉排已于20世纪80年代淘汰。
  搓草绳
  晒干的芨芨,用木榔头在平滑的石面上捶砸。捶芨芨一定要用力均匀,只能把芨芨茎杆砸破砸绵软而不能砸断。在捶好的芨芨上再喷上水润上一段时间,芨芨就很绵软了,可以搓绳了。
  把捶润好的芨芨分成两小股,根部扎在一起,放在手心里搓,一边搓,一边续上芨芨,几个小时后,一团细长绳就盘在脚边。这是单股绳,不能使用。再用绳车或是架子车轮子把单股绳上劲,然后根据所需长短,对折将三股单绳拧在一起成为一根粗而且紧的绳子。根据绳的用途可粗、可细,可长可短,自古至今,一切农事活动都离不开它。
  扎龙灯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灯表演自然成了盛大节日人们活跃气氛、企盼吉祥的一项文化娱乐活动,几乎全国各地都有节日舞龙的习俗。但由于地域和民俗的不同,龙灯的制做和舞龙的花样也有着很大的差别。山丹的龙灯就有着明显的地方特色。
  一般来说,其他地方的龙灯是舞为主,表演起来上下翻飞滚动,相对而言制做体型较小,比较灵巧,也没有龙爪,便于舞动。而山丹的龙灯,则在行走中加以舞动,还要兼顾夜间表演观赏的功能,因而制做体型较大,且有龙爪,还能在夜间装灯点蜡,更显得威武雄壮,气势宏大。在山丹现有几支龙灯队中,龙灯大多为近几年制做的,而最具特色和文化传承的当属清泉镇西街村的龙灯。在过去文化生活相对馈乏的年代,龙灯就成了人们过年时活跃气氛祈求吉祥平安的一项文化娱乐活动,俗称“耍龙”,历代延续,就现在该村所拥有的龙灯,也是自清代以来遗留下来的,其间由于龙灯夜间舞动要点蜡烛,曾数度失火焚烧遭损坏,但几经修复,得以传承。最近一次大的修复是在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农历二月初二,传说“龙抬头”的日子,由当地民间艺人周尚诗在原有式样基础上,重新扎制的,虽经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的冲击而幸免遇难,得以完整的保存了下来,虽然每逢龙灯出队前都要加以重新装饰,但只是表面更新,龙灯的框架仍保持原样。由于历史悠久,给龙灯增加了许多神奇,在人们心中也就有了“灵气”。每逢龙灯出队,无不观者如潮,争相在龙身下穿动,以期平安,带来好运,就是俗称的“轻身”。若能得到几缕龙须,则要认真珍藏,在家中小孩生病时点燃(俗称燎一下),可以祛病驱邪。就连龙头上拴过的被面子舞龙者系过的红腰带,也成了抢手货,据说可以给持有者带来好的运气,不孕的妇女若能求得一个红腰带系上,即可喜得贵子。各商贾住户,争相邀请,让龙灯在自己铺面或庭院里舞动一下,以活“地脉”,带来财运和吉祥。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龙灯的制做是一门艺术,重点是龙头,要有丰富的想象力,首先要做到“胸有成竹”,要对龙头的形象、结构及各部位的比例有较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制做大概分为扎框、裱糊、装饰三道工序。扎框时先用一根上好的木棍做为主杆,即是龙首的重心,又是主要支架,也是舞龙者手持的主杆。再用一块较结实的木板,在中心穿空,将木棍穿过在偏上部十字交叉加以固定,形成扎制龙头基础的支撑,便可开始扎制了。由于条件的限制,过去所用的材料主要以竹条为主,即结实又有韧性,便于弯曲,重量轻,当然现在有了各种型号的铁丝,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将竹条或铁丝根据龙头各部位的结构,弯曲成形,然后用纸捻捆扎。纸捻是将韧性和拉力较强的毛头纸,裁成约2厘米宽、30厘米长的纸条后,左手拿纸,右手拇指和食指捻转而成,两头留约一公分乃不用捻转保持平整,便于粘接。现可用医用橡皮膏代替,大型花灯可用钢筋焊结而成。框架的扎制是基础,关系到龙灯的最终效果,要边琢磨边扎制,不断做细微的调整,使之像骨骼一样展现出龙灯的雏型。框架扎好后,便可裱糊了,先用柔韧性好的纸(桑皮宣或毛头纸)打底,由于龙灯属动物生肖灯的一种,头部为弧形凸凹面,在裱糊时,要根据各部位的结构,将纸裁剪成不同形状的纸块,在纸的四周和竹条上用浆糊粘结,将整个龙头框架包裹一层,待干后再进行第二层的裱糊。由于已有一层底纸做粘结面,在裱第二层时,将稀浆用排刷刷遍用于粘结的纸上,提放到粘结部位后,用棕刷轻轻刷平,因纸在干燥后产生收缩,使整个裱糊层绷紧,形成较牢固的壳体,便于下步装饰。山丹地处干旱地区,需要雨水滋润,所以龙灯装饰为青龙(即水龙),以蓝色为基础色,龙头大部用压制成型的蓝色鳞片层层粘贴,口腔、牙齿等部位根据动物相应色彩加以彩绘和装饰。龙的眼睛是用新鲜猪膀胱充气后加压揉搓,逐渐增大至所需尺寸后充气扎紧,凉干后加以修饰而成,现在可用塑料或玻璃灯泡代替。龙须是用麻皮染成绿色经梳理后而成。龙身是以扎制的十二节(代表一年十二个月,闰年则为十三节)。横向圆柱体为支撑,用龙布连结而成。龙布是在长约五十米,宽两米的白布彩绘成湖蓝色,并有鱼鳞花纹,加上扎制的龙爪和龙尾,整个龙灯的制做就完成了。
  龙灯在正式上街表演前,还要进行开光仪式,即由主持龙灯装饰制做者为龙点睛,西街村的龙灯几十年来一直是由龙灯制做者周尚诗及子孙维护修饰的,有很好的文化艺术传承。还要去“取水”,山丹东门外原有几处泉眼,泉水丰沛,形成水系,其中有三条河从城中通过,称为“三龙穿城”,为县城和清泉镇人民生活及农业生产提供了水源保障,每次龙灯出演前都要到泉头去取水,即表演后带些水回来供奉,以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近些年泉水干涸了,取水地点发生变化,移至县自来水公司东门机井进行。
  薰老鼠
  老鼠被人们列为“四害”之首,鼠害给人民生产生活、特别是农牧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因此有“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之说。控制鼠害自古以来就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用烟薰老鼠是古代山丹劳动人民在与大自然的长期抗争中创造的一种既经济实用,又环保的一种灭鼠方法。
  薰老鼠的工具:一个钟形的砂锅或铸铁锅,口径约20厘米,深约25厘米,底部开有一个供吹风用的直径2~3厘米的小孔。一个长约50厘米,宽20厘米,高30厘米的小风箱,也有的用皮鼠老鼠或火皮袋。燃料就是农作物秸秆,最好是胡麻秆。
  薰老鼠一般在春末夏初,春播结束,鼠害尚未形成之前。用牲口驮上砂锅、风箱和燃料,到庄稼地里找到老鼠洞口,在砂锅底部点上火,上面塞满燃料,大口扣到老鼠洞口,用风箱对准砂锅底部的小孔持续吹风,让浓烟充满鼠洞,这时要将周围所有冒烟的洞口及该洞口封死以防老鼠跑掉,因一个老鼠洞往往有好几个洞口,这样老鼠就被薰死在洞内。过几天还要带上以上工具对薰过的老鼠洞检查一遍,如发现薰过的洞口被老鼠重新打开,就要再补薰一次。
  现在各种灭鼠工具和药物琳琅满目,但用烟薰老鼠这种技术因其成本低、易操作、不污染环境、不伤害天敌和家畜,在山区农村仍在继续沿用。山丹县农技中心发明的烟雾灭鼠剂,就是依据这个原理研制而成,已申请了国家专利。
  生活用具制作工艺
  油灯
  灯具的发明与人们对火的认识和利用有着密切关系,人类认识和保存火是灯具发明的前提。数十万年前,随着人类对自然界产生的火的功用认识不断提高,火不仅成了人们美食熟物的最珍贵的财富,也成了人们用来照明、驱逐黑暗的唯一工具。又经过漫长岁月的生活实践,人们掌握了人工取火技术之后,为满足照明方式的不同需要,逐渐开始有意识地借用一些辅助设备来固定一定的火源。这些用来固定一定火源的辅助设备经过不断的改进和演变,就出现了专用照明的灯具。根据有关文献资料推断,最早的灯大约出现于战国,此后绵绵不断发展至今。
  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灯的发展从造型、燃料、用途诸方面都日趋完美,时至今日,灯的家族已经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我们最早接触的油灯主要是清油灯、荤油灯和煤油灯。在山丹农村,人们无暇顾及灯的造型,只要能用,随便什么形状,什么器具都行。家家户户的炕墙上或炕桌上,都有一个油乎乎的灯盏,有的是小瓷碗,有的是一个小铁盒、小玻璃瓶,还有的干脆就是一块破碗片。讲究一些的人家,有一个高高的烛台,大都是黑瓷烧制,也有石制的和铁制的。烛台上盘下座,中间以柱相连,盘里盛半盏清油或炼过的羊油、猪油,用棉花搓一个捻儿,放在油盘里,一头冒出盘沿点着了,虽只有蚕豆大的一点昏黄的光亮,如漆的黑暗就被驱散。晚上姑娘媳妇们就凑在油灯下做针线。嫌暗了,就用针尖挑一下灯捻。
  火油(即煤油)代替了动植物油,成了点灯的更佳材料以后,灯就有了一些变化,一是亮了许多,其次是形状不似先前的五花八门了。因为煤油燃点较低、易蒸发,原先的那些敞口的灯盏用不上了。灯具就规范到小口玻璃瓶上,尽管玻璃瓶大小不一,样式各异。人们在瓶口塑料瓶盖上捅个眼,用薄铁皮儿卷个细筒,穿进瓶盖,再在瓶盖上面穿盖一个铁片剪的圆垫儿,以免塑料盖被烧坏。然后把棉花细捻从细筒里穿进去,上面露出一点儿,瓶子里装上煤油,将灯芯另一头插入瓶中,拧紧盖子,灯就做好了。煤油灯亮是亮点,但灯烟要比清油灯还大。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墙壁屋顶薰得漆黑。一夜过去,人的鼻孔成了两个黑洞洞。
  此后不久,煤油罩子灯出现在个别人家。明亮的灯罩,耀眼的白光,而且很少乌黑的油烟。罩子灯立刻成了人们青睐的灯具。有罩子灯的人家的孩子们明显都有一种优越和自豪感。瓶子灯和罩子灯参半使用了许多年,直到神奇的电流通到各家各户,这些灯具才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现在已成了文物。
  手电筒那时候也已经有了,但那属于奢侈品,不是家家能用得起的,而且也不能耐久。所以,夜间作业,马灯是最佳选择。马灯也是玻璃罩子,燃料是煤油,但比罩子灯要大,而且防风效果很好。晚上浇水,寻物,提上它,就把黑暗驱逐在方丈之外。没有马灯的人家,就做玻璃灯笼。做一个小木头框,四面镶上玻璃,里面放一盏煤油灯,提在手里也可夜行或夜间作业。连玻璃灯笼也没有的人家,就用厚白纸或白布糊一个灯笼。
  在电灯之前,我见到最亮的灯是汽灯。这其实也是油灯,不过里面充了气,让油成雾状喷出来,均匀地洒在用玻璃纤维做的灯罩上燃烧发出强光。在我的记忆里,几百人的大会场照的如同白昼,相当于现在五百瓦的电灯。
  1978年5月,刘家峡的电送到山丹,从此,电灯逐步替代了油灯。电灯使农村昏暗、单调、寂寞的夜晚呈现出城市的风采,电灯,改变着乡村的夜色,也改变着农家的生活,电灯延展着时空,缩短了黑暗!
  水烟
  水烟的制作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至今还有极少的作坊制作。水烟产地分布在西北五省,最有名的还算是兰州老字号“玉”字牌水烟,后来武威、张掖也开始试种烟叶,生产水烟。民国初年,一个名叫王锡盛的兰州工匠到山丹南关试种成功,从此山丹水烟大量生产出售。
  烟叶,首先是选肥地种植,多数种在城壕日照充足的避风热弯弯,便于生长,行距1.2尺,株距5寸。种烟叶必须精耕细作,出苗后多次锄草、耘肥松土,及时浇水,待到枝叶分叉时,进行多次间苗、抹芽、打杈。只有精心管理,才会长势健壮,叶大肥厚。到秋后,将枝、杆、叶全部收集到工棚,有序地在院内晒干。每天在枝叶上喷洒适量的水,多次翻晒,这样叶子开始变黄,然后清枝采叶,抽掉叶上的主叶脉,将叶面一层一层地按原形摞好等候加工。加工时,在叶面上喷洒大量的加热食油、食盐、姜黄,少许的红土等配方,将叶子一层一层地夹在木夹板内,约一尺多厚,在夹板四周用绳子捆压摽紧,经过摽压,烟叶原厚度压缩到2.5~3寸,摽压过程中烟叶汁液四溢,压得越紧,烟丝越细。摽压好后,由两人对坐用三寸宽的刨子从一侧刨出烟丝。一面刨一面将夹板往下压,直到夹板中的烟叶刨完为止。
  烟丝刨好后又开始下一道工序,将烟丝均匀地放在大模子里打压。大模子分为十八个小格,每天只打两盘,共三十六块。打压完毕,用铁印在上面打压商标“昌”字牌山丹水烟。成品水烟色泽金黄,烟丝均匀,烟味纯正,是地道的土产品。然后用狗纸打包,每十块为一大包,包口用红纸封口,标明产地、商标,然后上市销售。也有专用的绿叶而制,称为绿烟(条烟)。工艺比水烟简便,剩下的枝杆残叶,混合碾成最下等的旱烟。
  自水烟问世以来,成了西北老百姓不可缺少的嗜好。多数庄稼人将羊的后腿骨自制成烟锅(又叫羊脚把),一头叫烟哨,一头叫烟嘴,用羊皮做一个小袋,内装上一小撮水烟,烟袋缠在烟锅上随身可带,别在系腰上或是装在转腰的衣兜里。在劳动休息时,大伙儿拾点干草根或牛粪块,围着小火堆,用枯芨芨点燃,尽情地过把烟瘾。民间人们常说“官三袋,民十袋,叫花子抽的十五袋。”“老汉们到一块,不是一阵子胡喧,就是个拧草绳头抽烟”。穷汉抽一袋水烟,借烟消愁,吸烟御寒,特别在寒冷的冬天出外劳动,抽几口水烟肚子消胀,立马通气舒服,也觉得逍遥。民间流传颇多,还有人说“放羊佬子行走铺的毡,抽袋水烟赛神仙。”可见劳动人民在艰苦的岁月里对抽袋水烟看得如此之重,把一切悲痛和苦难置之度外,让忧愁同烟雾一起消散。
  另一种是较高档次的烟锅,专用苍鹰或鸢鹰的翅膀骨托银匠用铜或银在两端包装,安装烟嘴、烟哨,制作精致,叫做鹰膀子,多为富人享用,随身可带,爱不释手。鹰膀子和羊角巴经过多年的使用,白骨慢慢地变成黑色或黄褐色,如果骡马水草不适,常有肠梗阻(中结),将鹰膀子或羊角巴砸碎水煎后,灌给病骡马,死马当活马治,肠道十有五成可通,这是在科技落后条件下的无耐之举。
  最为高贵文雅的是铜制烟瓶,有高杆三尺六寸长的烟筒,也有一尺长的烟筒,还有小巧玲珑的小烟瓶。下壶装水,烟通过水的过滤而吸,发出咕噜噜的声音,有的在灯下或火炉旁拿枯芨芨点燃,有的用麻纸捻点燃。过去抽烟瓶的人大多是官员、商人、贵族、绅士。
  新中国建立后至八十年代前,由于经济落后,多数人仍以吸水烟为主,过去的庄稼人大多劳动休息时,抽几袋水烟,由于体力劳动后肺部扩张,虽然过了烟瘾,但对身体危害很大,肺部积劳成疾,到了中老年大都是气管炎、肺心病,肺气肿,甚至肺癌,古老的水烟对人们健康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看今朝,现代烟草制造业空前发展,古老的水烟正在退出历史舞台。
  炕炉
  炕炉子最早是纯泥制作。这种炉子是谁发明的不得而知。但在山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村却很普遍。家家的土炕上,都有这样一个泥塑的炉子。
  夏日里,我们会看到好多人家的墙头上摆放着一排形似乒乓球拍,厚一寸,高七八寸的黄胶泥板。这就是炕炉子的基本配件。农村老太太们把细腻的黄胶泥掺上头发,和均匀,捏成球拍样的“炉腿子”。这些掺了头发的胶泥板晾干后,用四个围在一起,再用同样的泥浆粘结起来就形成一个圆筒,为炉身,“拍把”就成四个炉腿,把与把之间就形成四个小炉洞,既可通风,又可排炉渣。再用头发泥捏三个窝头状泥团塑在炉口上,形成支架,再穿几根细铁棍做炉齿。然后仍用头发胶泥在炉子的里里外外抹上厚厚一层,一个光滑的炉子就好了。有钱的人家放在用生铁铸成的圆形火盆上,一般人家用木头做一方炉架,中央也放胶泥填平,把泥炉放上去,再用胶泥同火盘固定在一起。冬天放在土炕中间,用无烟煤砖生火,既能做饭又能取暖。这种炉子必须每年一换,而且要小心翼翼,轻取轻放,更不能承受过大的重量。好多人家就因为不小心,或锅大水多而压塌了炉子。
  因此,有的生活条件好一点的人家请铁匠打造一个铁框架炉,就是将铁打成一寸宽的铁条做成四个直径40~50厘米铁圈,再做三根较厚的扁铁腿子,将四个铁圈平行固定在三条炉腿上,铁圈之间留2厘米的空隙,在最下面的空隙穿上炉齿,腿子下面留一寸左右的支脚,上面做上活动支架,里面抹上一寸厚的头发泥即可,铁炉子既压不垮,也不用年年更新,以后就慢慢取代了纯泥炉。
  改革开放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炕炉子逐步被越来越先进的各种新式炉灶(铁皮炉、烤箱、土暖气)所取代,退出了历史舞台。
  人力车畜力车
  人力车畜力车,承载着人类历史一路走来。记忆中最早的车是牛车,因轱辘较大,又叫“大车”。一头牛架在粗笨车辕里,牛脖子上搭一个粗壮光滑弓形的木制“担搁”,牛屁股用一条宽厚的皮带做遒,把牛前后与车固定在一起。赶车人(又叫车户)牛鞭一举,一声吆喝,牛四踢一蹬,车就走开了。由于车辋上用大量铁钉和铁条加固,因此,又叫“铁车”。大车轱辘直径1.6米,全都用榆木制成,中间是直径40厘米,长50厘米轮毂,轮毂外箍四道铁箍以防开裂。中间开有轴孔,外侧和内侧分别嵌有15厘米和20厘米的车钏,外围是用九块弧形木块连接而成的车辋,用18根同样木料的辐条与轮毂以隼卯连接,外用与车辋同宽,1厘米厚的铁条,用36条卯钉加固,还横七竖八穿许多卯钉进行加固。车轴用一根长3米,直径30厘米的榆木加工而成,轴头易磨损部分嵌有键条。车排用松木或杨木制成。车辋上的大铁钉头砸在路面上,咯噔噔噔响,车也咚咚咚地颠。车辕旁挂一个乌黑的油瓶,走一阵,车户就提出油搭子在车轴头上搞些油。车就轻了许多,牛的脚步也轻快了一点。牛车的速度很慢,到窑上拉煤40里路,要起早贪黑地走两天。
  皮车(学名胶轮大车)在农村大量使用大约在1960年代末。皮车的特点是用上了滚动轴承和胶皮轮子,有弹性,行驶平稳,装载量大,而且压不坏路面。皮车一般都是四匹马拉。架辕的叫辕马,辕外的三匹叫稍子。赶车的叫车户。赶皮车不是人人能干得了的,这是一项技术性很高的工作。做一个皮车车户,要体壮声威,胆大心细,行动敏捷。要把长长的竹把鞭子(又叫哨鞭,鞭把子和鞭稍各长3米左右)甩得娴熟。要指哪打哪,对那些不听话的调皮牲口,一鞭下去,就是一道血印,或是半截耳稍就没了。不论多么调皮的牲口也经不住车把式的三鞭子。在生产队里,赶皮车是令人羡慕的工作,他们就像后来的拖拉机手,那叫一个“牛”。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皮车逐渐多起来,替代了大车。大车轱辘变成了生产队饲养院挡牲口的圈门。再后来包产到户,牲口分到各家各户,笨重的皮车也派不上用场,也在人们的不经意间消失了。
  农村中最常用的人力车,就属木制独轮车了。我们又叫推车子。一个木头轮子,用两只木头耳子与一个梯形的木头车架联结而成,车架上固定一个柳筐或芨芨筐。推土、运粪卸货方便、省力,酷似现代翻斗车。但推起来吱吱咛咛,歪歪扭扭,比较吃力,臂力不行的人,掌不住要翻倒。
  作为人力和畜力两用的架车子走进农村后,独轮木头车就逐渐被淘汰了。相比之下,架子车轻便灵活,而且人畜两用。什么样的路都能走,多么陡的坡都能上下自如。在二十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中期,架子车在农村的各种建设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修路造桥、兴修水利、平田整地、拉煤送粪等等,架子车在当时是农村里最普及、最轻便、最经济、最实用的交通运输工具。直到现在有相当数量的农户仍在使用。可以说,是架子车把中国的农村拉进了新世纪的大门。
  碾子
  碾子是古代加工糜谷的专用工具。山丹的一、二类地区,过去家家户户都种植少量的糜、谷。一个村庄有好几个碾米台,俗名叫碾子。首先把糜谷用簸箕簸掉秕谷和尘土,筛掉各种杂物和沙粒,收拾干净方可上台碾米。
  碾台大多设在朝阳避风的墙角边,下面泥一个圆型的泥台,上面铺一块直径4.2尺或3.6尺大的圆形磨盘石,磨盘中间栽一个圆木桩,桩上有一套架子,中间夹着一条圆柱形的碾轱辘,轱辘中心穿一条木杠子,驴或是骡子拉动横杠,碾轱辘随着牲口的速度在碾盘上转动。碾轱辘和碾盘上都由石匠煅成扇形石齿。碾子的用途一碾米。将糜谷均匀地铺放在碾盘上。木杠托转碾轱辘连续碾压,跟在驴后面的妇女手拿笤帚随着转动,不时将碾出边缘的糜谷扫到碾轱辘下。如果糜谷太干,可喷少量的温水,以防碾成碎米。碾一台糜谷最多有五升(30斤左右),近一小时左右才能将糜谷的外壳碾碎蜕去,拿簸箕簸掉米糠,就成了金黄色的黄米或小米。民间流传:“米黄儿甜,黄米稠饭香。月婆子多喝小米汤”。二是碾麦仁。将30斤左右的青稞或小麦均匀摊放在碾盘上,拌入适量温水,用碾米一样碾一小时左右,待青稞或小麦的外皮全部脱下,用簸箕簸去外皮即可。麦仁汤是山丹独具特色的风味小吃。现在碾子已被自动碾米机取代,在乡村已找不到碾子了。
  水磨
  水磨是继手摇磨、畜力磨之后,劳动人民发明的利用水能驱动的磨面机械,既节省劳动力,磨面效率也大大提高。山丹沿马营河、霍城河、山丹河有水磨不下20座。其经营方式主要是来料加工,收取一定的加工费。
  水磨构造主要由引水渠、磨坊、磨盘、磨轮组成。先将河里的水,通过修引水渠将水位抬高,在引水渠的下端挖一个深3米,宽5米左右的坑,底部垫上块石,由木匠用一定规格的圆木在基坑制作一面开放的木栅栏,在栅栏外面也垫上块石,以防被水冲刷。在基坑上面修上磨房,房子四周横梁用隼卯结构与栅栏连结,上下成为一体,装上木地板,地板中间留一个直径0.5米的圆孔。前后墙也用木板装成,这样既坚固,又卫生。左右各续一间土坯房子组成三间宽敞的磨房。
  用一根直径约30厘米的圆木下端做一个直径约3米形似大车轮子的叶轮,底端装上顶针放入固定在基坑中的铁臼内,圆木上端穿过木地板的圆孔,顶端固定一根长约2米,宽0.5米的横木,上面做成平面距地面0.5米,上面放上磨扇石的下扇,再合上磨扇石的上扇,上扇上沿周围等距离开有四个孔,用绳子绑在四根立柱上,这些绳子中间用摽绳与固定四根立柱的横木连接,用摽棍上劲以调整上扇磨的重量,控制下扇磨旋转的速度。上下磨扇石的咬合面上围绕圆心刻有扇形的齿纹,靠此来磨碎粮食。上下磨扇的圆心处各有一个圆形凹孔,装上磨脐,以保证磨旋转过程中不偏离圆心。上扇磨在离圆心30厘米左右开一个5~6厘米的圆孔,粮食堆在上面就可以源源不断地流入两扇磨的间隙磨碎后从四周挤出。磨出的粉末要靠脚踏箩儿将面粉和麸皮分离。小麦一般要反复磨5~7遍,前3遍磨出的面是白面,后几遍磨出的是黑面。
  引水渠的末端修好闸口,用木制的梯形水槽,大口朝上,小口朝下,以一定的坡度将水引到基坑中的叶轮上,推动石磨的下扇旋转。如要停磨,可将水槽里的水闸断,将水放入退水槽,磨自动停转。这叫大轮磨,如果水量充足,冬夏都可以用。有的地方夏天因农业灌溉,水量不足,大轮磨带不起来。因此,有的磨房里还同时装有一盘小轮磨。就是在基坑里装一直立的斗式叶轮,两块直径2米的圆木板,两板中间相距0.5米,按一定角度沿一个方向斜装上叶子板,水反向冲击叶子扳推动叶轮转动,再靠齿轮带动水磨旋转。由于齿轮直径较小,一般1~1.2米,冬天易结冰,因此,小轮磨只能夏天使用。
  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电动磨面机的普及,水磨才完成了它沉重的使命,被全部拆除。
  驴拉磨
  驴拉磨是在水磨产生之前,加工面粉的唯一工具。后来先祖们以高超的智慧利用无限的水资源作为动力,创造了水磨,这是历史上的一大跨越和创举。
  驴拉磨在山丹历史悠久,特别是在山区、交通不便的地方,每一个家族都有。驴拉磨设在简陋的室内或棚中,圆形磨扇石最小的直径2.1尺,最大的直径为2.8尺。上面磨盘上有两个小洞,一个眼叫子眼(下粮食的眼),一个眼是麸皮眼,下磨盘中心连着一个木桩,桩上安装一个铁环,也称磨轴或磨脐。上下磨盘上由石匠煅成扇形齿纹,在上磨盘上用绳子连接一根横杠,套上毛驴拉着磨盘旋转,为了防止驴偷吃粮食,要将驴的眼睛蒙住。磨盘座落在直径五尺大的泥台上,磨盘下面装上木板,或是用过的大型磨盘石,磨下的麸面落在磨台的四周,然后用小圆箩在开口箱子里放一根木棍,手持圆箩在木棍上来回当滑动,并辅之以震动,将面粉箩在箱子里,剩下的麸皮,再上磨反复磨多次。驴拉磨一次只能推一斗粮食(50斤),如果一斗推完,可再上一斗,不然无处堆放,无法循环。驴拉磨由于磨盘压力小转速慢,所以磨出面粉特别细白,人称上等面。
  手摇磨
  手摇小磨,人称拉料磨子。采用北山花岗岩,圆形上扇是凹面,边缘向外突出一半圆形石面上取眼安装手摇木把,与水磨、小磨磨盘一样的原理。上下磨盘上,石匠煅成扇形石齿,磨盘中间有一个直径4厘米的子眼(下料处),下扇中间安一个榆木桩(5厘米),木桩固定于下盘,称为磨轴或磨脐。露出5厘米正好投在上扇的半眼洞里。手摇磨最大直径1.5尺,使用方便,磨盘上倒豌豆,一人或两人逆时针转动,把豌豆粉碎。专为骡马加工饲料之用。由于体积小,重量轻,有一个壮劳力就可以操作。
  榨油坊
  我们的祖先,原来主要靠动物油脂食用和点燃照明。随着石器的产业和铸造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石磨(小磨),可磨粮成粉,加上种植业逐步进化。开始发现或种植油料作用,如胡麻、油菜、花生、芝麻、棉籽等。可用石磨粉碎,利用小型榨油方法,提取油脂。
  相传春秋年代,鲁班和弟子们,发现各地利用原始的榨油方法和工具极其落后,经过多年的总结和研制,利用水为动力,推动大型石磨,磨面、磨油,这一创举更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发现和发明了“杠杆”作用的巨大威力。从而大胆利用杠杆原理,创造了大型榨油作坊,日产可达四五百斤。
  自古水磨和油坊相伴而生,相邻而建,相互配套使用。为当地两大宏伟之作坊,油坊、水磨过去人们称为“摇钱树、聚宝盆”。一句民谣:“你有千担粮,不如我的油磨坊”。山丹油料作物主要是葫麻、油菜籽,每年秋冬是榨油的季节。以五石多(50多斗)为一榨油。先将油籽拾掇干净,菜籽不用锅炒直接生磨成酱。葫麻先用大锅炒黄,然后磨成黑油块。磨完后堆放在水磨的木地板上,堆成池形。每榨黑油内可加200多斤凉水,由几个年青人挽起裤腿、赤着脚,用双脚不停地蹧油,至到将水在油酱里均匀地蹧干为止,然后运到油坊加工。
  油坊的结构:油坊长7.3丈(22米多)、宽2.4丈(9米)、房高1.8丈(6米)、滑轮房高6尺(2米),一般都是一门一窗、四周全部是土筑板墙,墙基约3尺厚,占地面积180平方米之多。油坊共有七间,中间横卧着一条用生长百年的杨树制作的油梁。梁长有5.6丈或6丈不等(约18米),梁小头直径约2.2尺或24尺(0.7米),大梁通长为梁道,宽4.2尺,两旁对夹16根将军木柱,柱子两边对应有16道长1丈的木梁为房架。大梁头上面,设立一座固定的悬式石柜,石柜高7尺、长宽均为5尺见方,下底用方木铺底,内装卵石约8吨重,石柜四周用木椽封闭,石柜从上到下有四条1.5尺大的沉重柱,通立井口,左边屋顶有一间滑轮房,用高6尺(2米)的木架支撑一个直径4.2尺(1.4米)的滑轮,油坊右边有一组六角提梁木架绞轮,六角绞轮上绕有一道粗麻绳(绳粗10厘米),通过滑轮与油梁的小头连接。内设蒸锅、炕台、烟洞。油梁大头下有眼油垛井(井深6尺)、一眼盛油井,下有石缸一口,井内四壁全用木板装璜。
  榨油程序:先将葫麻或是菜子黑油块按量准备入锅,锅台下有大蒸锅一口,上铺18根木椽为蒸架,锅沿为2尺多高木板做成。蒸架上铺一块草席笆,将黑油一层一层洒在草笆上,把黑油装到蒸架后,上盖一块草席笆,再铺压200多斤芨芨草,加火烧锅,蒸两个小时即可出锅上榨。乘热包油,分秒必争,包油匠先在用芨芨辫子围成的圈子内铺上大量的芨芨草,装入待榨的油泥,包裹成直径2.8尺的油饼,每饼可有200斤之多。紧张而有序地包好10个或12个油饼,连续吊在油梁大头之下的井内一块一块摞起来,露出井口约3~4尺高,将油饼固定好上面铺上木砖。油包饼完毕,开始启梁压油。大梁18米长,在梁中端早已选好了一处平衡点,在大梁下支一个5尺高的大木墩,将梁两头悬挑在屋中。此时派六名身强力壮的男青壮年,里三人、外三人,转动绞轮开始提梁,油梁小头升高,大头正好压油饼垛的木砖上叫“重点”,这个时候包油匠一声令下,一人用脚蹬倒支梁的支墩,包油匠在石柜与油梁之间加一根5尺长7寸见方的称木尺,作为杠杆的“支点”,这时随着油梁小头的升高,油梁大头咯吱咯吱地往下沉,井内的油饼受压后,清油四溢,满房油香,淌到油井。当油梁小头升高上限后,松开提绳,将油梁小头缓缓放下,等油梁小头着地后,包油匠在大梁头上端一根、二根……连续加木砖,加一次,启一次梁,就这样连续吊压,从早上压到晚上,将油饼压到和井口一样平为止。一人下油井一桶一桶往上提油,叫“头油”。第二天凌晨,首先将井内的垛子吊出来,用榔头将麻渣打碎,然后骑一块弓形木板(叫木驴)来回碾压成末,再进锅蒸油渣,原按以上程序进行压榨,榨出的油,叫做二油,第三天也同样程序进行,叫做三油,一榨油经过三天苦战,才能算完毕。有句俗话:头油多、二油香、三油稠,不是瘅牛,就是膏车。
  油坊在过去是最大的作坊之一,所以清规戒律特别多,在包油时,不让闲人进入,出油时不让妇女进门,说什么冲了油神爷,油神爷不给尿油了等。如果有人进去,包油匠的榔头响一下磕一个头,说什么“磕了头,多出油”。还有的多谚语:“老梁出三成,油神爷显了灵”,“油神爷不见光,井里的油直淌”。包油匠又黑又脏,身上越闻越香,包油匠看戏——没人靠近。包油匠脸黑心不黑,来了穷人肯施舍,吃饭时不论来了什么人都要留下吃饭“油房是福口,越吃越有(油)”等。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从1970年代末,现代化的榨油机不断问世,一座座古朴宏伟的油坊从此消失了。
  烧酒坊
  烧酒作坊分曲房和甑房。工序是先将青稞磨成粉末,配以稻糠粉碎的玉米芯等其他辅料,蒸熟后制成曲砖,一次做出多块,存入曲房长时间发酵保存,分次使用。
  将磨好的青稞掺上曲子,放入池中发酵一定时间后,装入特制的蒸锅进行蒸制,一般蒸五天就可以出酒。酒从锅上的酒哨里流出,叫甑酒。甑酒需要掺花(实为兑水)后才能出售。掺花时需有经验的师傅凭眼看口尝,恰如其分地掌握好酒的度数。当时作坊烧酒,出酒率较低,一斗青稞(50斤)只能出甑酒3~5斤,掺花后也只能达到8~10斤。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山丹具有一定规模的酒厂达7家,烧酒坊只在个别边远山村存在。

知识出处

山丹民俗

《山丹民俗》

出版者:敦煌文艺出版社

本书从饮食习惯、节日礼俗、地方方言等方面记述了山丹的民俗文化,反映了山丹地方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的特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