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图书馆
山丹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丹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美轮美奂的民间艺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民俗》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362
颗粒名称:
美轮美奂的民间艺术
分类号:
K892.24
页数:
32
页码:
157-18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美轮美奂的民间艺术,分别记述了民间工艺、民间音乐等。
关键词:
山丹县
民间艺术
风俗
内容
民间工艺
山丹烙画
“山丹烙画”是在我县古老的民间火烫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特种工艺美术品。早时,这里的农牧民就用烧红的火钎,在木制农具和器物上烫烙各种不同的印记符号,作为识别的标志。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把烫烙印记发展为一种工艺技术,开始在日常生活用的木碗、木勺、木盘和筷子上烫烙各种喜爱的装饰花卉图案,以美化生活,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旧时山丹农村举行婚礼,青年男女在娶亲仪式上要用烙有男女裸体幼童的红漆筷子吃饭,表达两情相悦,白头偕老,早生贵子之意。到了明清时期,广泛应用到木制家具上,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火烫工艺。清代末年,由于经济萧条和油漆绘画的广泛使用,火烫工艺逐渐衰微,濒临失传。旧时山丹烙画的主要特点是吸收中国水墨画的表现技法,将山水、花鸟、人物等烙于器物表面,图案美观大方,造型栩栩如生、活灵活现,风格古朴典雅、清新秀丽,给人以入木三分的碑刻感受。由于碳化等原理,图案经久而不褪色,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1979年,山丹县美术工作者在普查民间美术过程中,发现了这一古老的民间工艺。经过反复研究试验,以电烙铁取代火钎,以优质的胶合板取代木板,集绘画、书法、装潢、镶嵌等工艺于一体,开始了山丹烙画的继承和创新工作。1980年春,山丹烙画首批样品问世,即引起省内外专家的高度关注和好评。1984年,山丹烙画首次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入大型丛书《当代中国的工艺美术》,向国外介绍。此后,山丹烙画陆续参加了全国及省、市展览,并荣获全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优秀产品奖、两次蝉联甘肃省旅游工艺品纪念品最高奖“天马奖”,使山丹烙画这一民间美术名声大振,畅销国内外,部分山丹烙画精品先后被日本、新西兰、英国皇家博物馆、中国驻美国俄州领事馆和中国美术馆收藏。
麦秆画
麦秆工艺画是中国独有的民间手工艺制品,是中国民间艺术圈中的一朵奇葩,源于隋,兴盛于唐宋,流行于明清。山丹麦秆画工艺,是原文化馆烙画工艺厂在继承民间工艺传统基础上研发生产的特种工艺美术品。近些年来,原烙画工艺厂后起之秀,现已取得民间工艺美术副高级职称的周玉梅、张春玲等人又在执着的追求和辛勤的耕耘中,把它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发展层次。山丹麦秆画在传统的基础上,经过现代技术处理,大胆吸收中国画、版画、剪纸、漆画及油画等诸多艺术表现形式,呈现天趣合一,恰到妙处的意境。在画面风格上,以民间传统工艺为本,努力追求时代特色;在色彩运用上,以麦秆儿自然色为主调,点缀少许明快色彩而富于变化,配以红与黑相间的底纹,使其浑然一体,醒目、大气。制作精美,色泽明快,神态逼真,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艺术享受。
麦秆画制作工序十分复杂,整个制作工序全凭手工完成。需先将麦秆浸泡、熏蒸、漂洗,然后剖开整平,再进行薰烫,充分利用麦秆本身的自然光泽和质地,结合温度的高低变化,对薰烫部位分轻重缓急灵活处理,技术上吸收融合国画、版画、剪纸、烙画等诸多艺术手法,使麦秆表面形成深浅不同的层次和色变,之后再经剪、裁、印、贴等工序,才能制作出既古朴典雅、富丽堂皇,又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艺术作品。从大的方面归纳,制作工序可分为拼料、下料、烫料、粘贴、装裱等步骤,每一步骤中还可细分多道小步骤。其制作工艺分单层平贴,多层堆贴。用平贴还是堆贴手法去表现,要视画的题材内容而定。一般来说,一幅层次感和立体感强的画既需要单层平贴,又需要多层堆贴。好的堆贴麦秆画可达到低浮雕的视觉效果。除此之外,麦秆画还可通过着色,烫烙去增强感染力。由于麦秆色泽金黄,又富有天然光泽,用它做出的剪贴画显得富丽堂皇,因而深受人们喜爱。麦秆画适合表现的题材内容广泛,尤其适合表现花鸟和人物。
山丹麦秆画在传统麦秆画制作技术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艺术品位和表现技法,使麦秆画自身的工艺素质较之以前有了较大的飞跃,成为山丹民间艺术领域的一朵奇葩,散发出别样的光彩。
面塑
山丹民间面塑过去只是一种装饰用的食品,故历史上既无作品记载,也无作品传世,是作为礼仪、岁时等民俗节日馈赠、祭祀、喜庆、装饰的信物或标志,是一种由风俗习惯积淀而成的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
春节民俗与山丹面塑:源于先秦而成型于汉代的节日风俗,是人们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的积淀物,而春节作为最重要的节日显得尤为隆重,精美的面塑随着人们的心理需求应运而生,并成为节日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春节山丹民间面塑的主要功能是对天、地、神的祭祀和祈祷,是追求丰衣足食,万事如意的生活理想的集中体现。大多是抽象性、信仰性、理想性的。有供奉天地的枣山、祭供灶神的饭山等,形制都较大,谓之米山面岭。另有各种点彩带花的馍馍,便是酬宾待客,探亲访友的讲究礼物。
山丹人家供神所用的枣山是颇为讲究的。因为它是作为一种祭物而出现的,人们认为它有某种超于自我的神秘力量。枣山一般用面卷靠在一起做成等腰三角形,上面点缀上红枣,再在顶角装饰用面做成盘云、盘龙、盘兔、如意纹样。间或点缀连理枝、元宝、下山虎、上山鹿等吉祥物,用大锅蒸制而成。寓意米山面岭、丰衣足食之祈愿。从过小年开始就供于神位前。供奉灶神的饭山,又叫刺芽山,用发面做成上小下大的扁圆状饼,饼面上用剪子剪上密密的刺芽状,上部装饰上红枣和各种吉祥物,用鏊子烙制而成,寓意百草丰茂,五谷丰登。
喜庆与民间面塑:过去孩子过满月、周岁、修房子上梁都要做花馍,叫桃,即用一半发面兑一半死面(没经发酵)做成圆馒头状,上面突起一个乳头状小嘴,并用颜料作装饰。桃在古俗中为避邪之物,谐言“逃”,意为逃避灾祸。年轻人结婚,新娘的娘家要送一对大馒头,一般要3~5斤面做成,寓意美满幸福,白头偕老,丰衣足食。制作花馍可以说是老百姓自己创作的一种心灵崇拜物,表达民众向往富裕生活的思想,实用性和功能性使它成为一种最易普及、最易传承的艺术形式。
老人年至花甲,晚辈们为之祝寿庆贺,要蒸做漂亮的大寿桃,以祝愿老人健康长寿,表达对老人的孝敬之心。
丧葬礼仪与民间面塑:宗教教义告诉人们,当每个人走完自己可以感知的人生之路以后,人的灵魂将在另一个世界得到永生和升华。因此,人们将葬礼的程序铺排的格外隆重和复杂,这是一种对人生意义的赞颂和肯定。这项活动中,亲朋好友的花馍俗名叫“祭”,作为主要面食供品。视亲近程度“祭”分为两类。一类是齐头祭,大供二十个,小供一盘及其他祭品。二是全祭,大供四十个,其中有八个大花供,上面用染成彩色的杏仁、海绵、刨花等装饰有花、鸟、虫、鱼、瑞兽,形象逼真色彩鲜艳,千姿百态。还有小供两副,有黄馒头、花馒头、白馒头、马板肠、荷花、十二生肖等,装饰华丽,造型栩栩如生,真乃民间面食艺术珍品。但在葬礼中不提倡大肆摆“祭”,有点浪费。
剪纸
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民间工艺,它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已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种珍藏。那些质朴、生动有趣的艺术造型,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而山丹民间剪纸作为山丹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浓厚的地域特色。旧时,农村因受条件限制,缺乏高雅装饰,农村妇女多以简单的剪纸图案代替书画装点房间。她们借剪纸创作,寄托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民间剪纸在当地农村妇女中与针工、刺绣一样被视为才艺,得以世代相传,经久不衰。山丹民间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全国各地不同风格和特色的剪纸艺术中,古老而纯朴的山丹剪纸以它特有的魅力,为人们所喜爱。山丹剪纸主要形式有窗花、炕围花、门画、挂帘、枕花、桌裙花、鞋花、结婚双喜花、衣物佩饰花、神龛贴花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窗花最为普遍,每逢春节,不论城乡,都会在窗户上贴上火红的窗花,喜庆新年。山丹窗花在表现内容上,一种是继承传统,一种是贴近生活,近距离反映现实。有人物活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民间故事传说等。造型严谨,民间风味十足。过去,山丹剪纸大都出自农家妇女之手,以淳朴、粗犷、简练、明朗为特点。她们创作的剪纸饱含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和强烈的感情色彩,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具有古朴的民风。他们一方面受民间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对生活进行仔细入微的观察和理解,凝聚着普通劳动人民的智慧,心到手到,并通过大胆丰富的想象,用剪纸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美的理解。现在,全县各乡镇都有一批剪纸高手。山丹民间剪纸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花、鸟、虫、鱼、山水、动物、人物皆可入画,主要反映人们对吉祥如意、安康幸福的审美追求。风格上有粗旷豪放,亦有精致细腻;表现手法上既有写实,更富有夸张。图案大多讲究工正、对称、连贯,各类造型准确生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山丹县美术工作者曾在李桥周庄村发现一位70多岁周姓妇女,她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剪纸能手,她能在数分钟内剪出各类栩栩如生的鸡、狗、猴、猫等动物。省工艺美术学会闻讯后曾特意派专家来山丹周庄村调查访问此人,她的娴熟而精湛的技艺,赢得专家们的阵阵赞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山丹民间剪纸作品曾被省和国家民间艺术研究机构专家征集,进行集中展示和收藏研究。近些年来,以文化馆原烙画厂女工周玉梅、张春玲等为代表的剪纸艺术后起之秀,在继承民间剪纸的基础上,大胆进行研究创新,不断丰富剪纸艺术的表现手法,拓展表现题材内容,创作了不少优秀的剪纸作品,多次参加省市展览并获奖。周玉梅同志历时五年创作的一套《红楼梦》系列剪纸作品,荣获甘肃省“首届民间工艺美术百合花奖”银奖,“第二届民间工艺百合花奖”金奖。其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国艺术报》、《中国日报》、人民网等多家媒体报道。2014年10月在韩国参加“首尔中国日”活动,把山丹的剪纸艺术传播到了异国他乡。
刺绣
刺绣,又名“针绣”,俗称“绣花”。以绣针引彩线(丝、绒、线),按设计的花样,在织物(丝绸、布帛)上刺缀运针,以绣迹构成纹样或文字,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
刺绣在山丹民间流行甚广。青年妇女喜爱艳色和花鸟,老年妇女多用单色线条,刺绣成波浪式及行云图案,婴儿少年男女服饰流行各种彩线提花刺绣和贴花绣。
提花绣:是用各种丝线或棉线,以提花的针法在布绸表面要留密集的线疙瘩,用这些疙瘩连接成各种花鸟虫鱼图案,排列整齐、协调,特别是以提花刺绣成的梅花、菱花、水波纹、鸟鱼图案,色彩鲜活且有动感。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技术的普及,目前的刺绣和提花,分手工和机作两种,机作比较省时、功效高;手工针扎,可随心随意按底样搭配丝线、棉线,花型经过手工扎做,显得浑厚雅素,颇有民间古朴风韵。
贴花绣:先用各种颜色的布、绸料剪成花、鸟、鱼、虫图案,然后用丝线绣边,用滚针缝在服饰所需部位,再用各种彩线刺绣眼睛、翅膀、花枝和腿骨,绣出的物件活灵活现,在服饰上的图案突出,如同贴上的织物,形象优美、逼真。
刺绣作为山丹民间流行的手工技艺,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绣品包括:生活服装、歌舞或戏剧服饰、台布、枕套、靠垫、鞋帽等生活日用品及壁挂等陈设品。
布贴花
布贴画是用小块不同颜色布料拼接成各种图案的一种刺绣手法,又称“补花”。主要用于服装、鞋帽、挂包、背包和其他小物件(如香袋、荷包、玩具)等。这些生活用品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增强了布料的强度和耐磨能力。我们古代民间有给小孩穿“百家褂”的习俗,即向乡邻收集各种颜色的碎布拼制童衣,取百家保护,吉祥平安之意。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花、鸟、虫、鱼、植物无不表达作者祈盼吉祥、逢凶化吉的良好愿望。老年人用品多用“福、禄、寿”题材,祝寿老人健康长寿;儿童用品多用“老虎、五毒(蝎子、蛇、蜈蚣、壁虎、蟾蜍)”等图案,以取避邪镇恶,健康成长(如虎头鞋、虎头帽等);结婚用品多用鸳鸯戏水、莲生贵子等图案,期盼家庭美满、多子多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布贴花由日常生活用品发展成为纯粹的艺术品,登上了大雅之堂。
布帖花代代相传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美好愿望,倾注了丰富的感情和无尽的智慧,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民间音乐
民歌
民歌,作为民间音乐的一种,它是劳动人民的即兴诗歌创作,一般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过集体的加工。民歌的特点是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要求和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是民间文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古至今,无论东西南北,每一时代、地域、民族、国家,在不同的地理、气候、语言、文化、宗教的影响下,都会自然产生不同类别的民歌。他们会以不同的形式传递他们的历史、文明及热爱。它和人民的社会生活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民歌是经过广泛的群众性的即兴编作、口头传唱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无数人智慧的结晶,音乐形式具有简明朴实、平易近人、生动灵活的特点。
山丹民歌也是山丹人民创造的独一无二的智慧结晶。它大多反映了社会底层民众的声音,真实再现当时的世态人情,有对赌博的规劝;有劝酒歌;也有反映生活、劳动的歌谣;还有对爱情的独白,相思的深情期待等等,内涵十分丰富。在表现技巧上采用比、兴、夸饰、谐音、比喻、双关等修辞手法,结构为四句一段,长调为主,也有模仿两句一节的陕北“信天游”和蒙古“爬山调”的表现形式。山丹民歌糅合了远古歌谣和西北地方民歌的优点,语言辛辣鲜活、曲调清新刚健不失婉转,弥散着粗犷的西部民歌气息,直率本真的内心表白和字正腔圆的劝诫说教相融合,亦庄亦谐,体现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统一,是山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奇葩。
最具代表性的有《焉支古歌》《下四川》《浪光棍》《拉骆驼》《回娘家》《赌博穷》《十劝人心》《闹王哥》《害相思》《孟姜女》《山丹少年》等。
民间小调(山丹宝卷曲调)
山丹民间常说“小曲儿不离口,能活到九十九”,“山丹小曲”其实就是山丹民间小调,在本地及周边县市都很盛行。山丹民间小调最正式、最典型的是《山丹宝卷》的说唱曲调,也叫念卷。念卷,是流传于本地民间古老的一种说唱形式,里面有说白、有韵文,还有吟唱。特别是腊月、正月农闲时节,大家围坐在念卷先生四周,炕桌上有糖花子、油果子,还有糖茶,要上香,然后听念卷先生念卷。每次念卷开首都要说:“××宝卷才展开,诸佛菩萨降灵来。天龙八部神保护,保佑大众永无灾。”这是固定的,每一宝卷都穿靴戴帽如此说。卷的内容有散文一般的说白,就是交代故事背景、时间、地点,韵文是用十字句或七字句为主的吟唱,重复或加深故事内容,对某一特定环境或情节的强调和抒发。韵文后念卷人要唱一句“阿弥陀佛呀”,还有一应卷者接着也要合一句“阿弥陀佛呀”,如此反复,合着吟唱的人叫“接佛人”。念卷人大都把卷文都能背熟了,那时候翻来覆去念的宝卷不外乎《丁郎寻夫》《侯梅英反朝》《孟姜女哭长城》《薛仁贵征东》等等。山丹念卷还有个传奇人物,他叫徐兴文,一字不识,凭借自己的聪明,记下了诸多宝卷内容,据说他念卷时,桌上放一本《三字经》,念得却是《沉香子劈山救母》的宝卷,念得淌淌如流。还有刘姓一家人都喜爱宝卷,刘先生自己编宝卷,妻子念宝卷,刘先生编写的《杨文广兵困白马关》、《小花狗报恩》,他还根据《甘肃农民报》上的故事编了一个叫《一百个老爹》的宝卷。山丹是宝卷流传最多最广的地方,也是深层发展流传的地方,几乎村村都有人念宝卷,男人念,女人也念,还自己编写宝卷,山丹宝卷深人民心。山丹宝卷并入河西宝卷于2006年申报了国家级非遗项目,2013年在山丹东乐、陈户等地建了宝卷传习所。
山丹民间小调还有其他表现形式,如眉户剧《张连卖布》《小放牛》《小姑贤》等,都是在正月里闹社火时唱。平时山丹的小曲也很盛行,山丹民间说“张智贤爱拉,刘大恤爱喧,陈学珠爱跳,马家兄弟(登科、登第)的小曲子,惹人捧腹大笑。”还有一种是清唱,如今广场上的老年人常唱不衰,有的老年人张口就来,自己编词唱。有个老人叫施兴隆,他爱唱曲儿,自编自演,随口而来,反映现实,诙谐幽默。据说1949年前有个叫梁秋莲的妇女也是自编词儿唱,地里干活唱声不断,爱唱爱说,曲儿过目不忘,她唱的《绣荷包》:“南绣大南山(指祁连山),靠的是大黄山(即焉支山),大黄山的松柏长满山。北绣北大山,龙首连着合黎山,再绣上些娃娃山沟里钻。东绣老军寨,四面都能看到山,老军寨尽是石头街(读gai山丹方言),西绣山丹城,山丹城里七里三,东门上绣上清明台。”这是她自编自唱的即兴创作,水平很高。
如今,山丹除了小曲外,真正流传下来的是山丹宝卷,它的曲调主要有以下几种:
山丹宝卷曲调十字调:
十字调(1)
曹三戒跪流平双目垂泪啊阿弥陀呀佛呀口称着三兄长细耳当听啊南无阿弥陀佛呀
《回郞中举宝卷》
十字调(2)
有冯氏疯病犯突然死亡啊阿弥陀呀佛呀邻居们把尸首停在中堂啊南无阿弥陀呀佛呀
《吴彦能摆灯宝卷》
七字调
进瓜宝卷才展开啊
弥陀佛呀诸佛菩萨降临来啊南无佛啊弥陀呀佛呀弥陀佛呀
《刘金进瓜宝卷》
令令落
赵大爷哭悲伤
痛苦流泪哭断肠
令令令令落呀哭断肠呀
《沪城奇案宝卷》
哭五更
一更里来叫苍天呀想起我母好辛酸呀
我的娘呀险些把命丧黄泉呀
《莺鸽盗梨宝卷》
莲花落
临终哭坏了闫叉三呀树流莲花莲花落呀
不由两眼泪不干嘿嘿莲花落呀
《闫叉三宝卷》
太平车调
太平车作为一种汉族民间舞蹈的重要形式,流行于我国很多地方,这种载歌载舞的民间艺术形式,至少清代就在民间社火及庙会活动中广泛流行。它来源于古代的推车游艺,随着时代的发展,参加人数由一人推车表演发展到两人以及多人表演。其道具类似旱船,用木条装成长方形框架,除两手扶的车把外,周边均以布包严,两边布围对称,墨绘车轮,凉棚也用彩绸幔顶,坐车者多为青衣,护车者为花旦,推车者为苍头打扮。表演时,坐车者双肩架车,除上身外,腰部以下被布幔遮掩,花旦舞扇在旁,而老汉则在后,双手扶把推车。
由于地域不同,流传于我国北方各地的太平车所表现的内容也各不相同,如陕西定边太平车表现的是推车夫刘三修爱慕丫鬟,丫鬟故意挑逗,刘妻醋性喜剧故事;河北邢台太平车则表现劳动和爱情场景,重点主要是推车上山、赶路等形象动作,边歌边舞,演出内容丰富;河北保定太平车表现的是老汉接闺女的故事;还有的表现柴王推着四座山轧赵州桥的故事、刘秀被王郎军追赶时男扮女装而脱险的故事等。这些太平车的演出不受场地大小的约束,也没有严格规范化和高难度的动作技巧,表演起来随意自由,可以临场发挥。其动作主要突出一个“扭”字,以秧歌步为主,走三步退半步,一停一颤,形成一种颤颤颠颠的舞态。整个表演过程显得热烈欢快,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喜庆景象。
与上述许多地区的太平车不同,甘肃山丹太平车则取材于《西厢记》中张君瑞和崔莺莺“长亭送别”一段,它集民间音乐、舞蹈、戏曲为一体,唱词文雅清秀,曲调婉转优美,故事情节完整,人物性格鲜明,已经具备了地方小戏剧的雏形。
山丹太平车主要流行在山丹县东乐乡城西村,推车的老翁、坐轿的莺莺,其表演功夫均在车舞上,车子时而前进、时而后退,辗转起伏,轻盈飘逸,配合默契;骑马的张生、挑担的书童、舞扇伺候在轿车左右的丫鬟红娘,舞步、情态各异,与轿车相呼应,构成了一幅完美的送别行路图。
山丹太平车在当地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持久的吸引力,是当地春节社火表演的必演节目之一。
山丹太平车曾于建国初参加过甘肃省民间文艺表演。1985年,经加工改编后,以新的内容参加全省民间文艺表演,其来源已不可考,但据传可追溯到明代洪武年间。明洪武时,大量晋、陕移民西迁,山丹太平车或许就是那时传至此地的。
山丹太平车的主要道具叫“太平车子”,这一舞蹈形式也因此得名。其音乐曲调由当地民歌、民间小调组成。曲调优美动听,节奏明快,与舞蹈、唱词和谐统一,且能满足剧情喜、怒、哀、乐各种感情表现需要。太平车表演有歌有舞,有故事情节,表演时乐队伴奏民族音乐。
近年来,太平车又被改编为大型群体广场舞蹈,多次参加(地)市调演、庆典活动并获奖。2000年春节,中央电视台和甘肃电视台组成的“新春走河西”专题报道组来山丹做专题采访,“太平车舞”作为该活动的主要内容被摄像录制,在中央电视台和甘肃电视台宣传报道。2008年,由兰州市文化出版局和兰州市文化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摄制的电视系列片《绝唱》的前四集在央视一套《见证》栏目中播出,《山丹太平车》即为其中一集。
目前,山丹太平车已被列为张掖市山丹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对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的保护和发掘研究工作,将会继续深入下去。
民谣
民谣与民歌稍有不同,民谣的“谣”字,有虚无的意思,亦即所谓谣言、谣传。民谣是泛指古时在民间流传的歌曲,而作曲者已无可稽考,这些我们才会叫做民谣。
民谣与民歌也密不可分,民谣是民歌的一部分。民谣是人民的口头创作,最贴近生活,直接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意志愿望。一般是民谣、儿歌、和童谣的总称。
民谣是民间歌谣中短小吟诵体裁的韵语。它与民歌不同之处在于,可以传唱的称为歌,只说不唱的叫谣。民谣多具有现实性和讽喻性,是人们思想感情的流露,“心之忧矣,我歌且谣”(《诗经·魏风》)。在先秦时代即已被人们重视,《国语·周语》:“风听胪于市,辨妖祥于谣”。“观历县邑,采伺风谣,然后乃进”(《后汉书·羊续传》)。一般民谣大多为察补时政的一种重要办法。出家进庙为求道,要知民意听民谣。
童谣一般大多数是为孩子编唱的,反映一些风土人情的主题,以押韵为主,往往表达了一些有趣的小事,有时也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但都是简短押韵的,很少有冗长的童谣。现录几首山丹童谣,以示说明:
夜哭郎
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的君子念一念,一觉睡到大天亮。
拉大锯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里唱大戏。
接姑娘,请女婿,就是不让冬冬去。
不让去,也得去,骑着小驴赶上去。
小老鼠
小老鼠,
上灯台,
偷油吃,
下不来,
哭着喊着叫妈妈,
叽哩咕噜滚下来。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阳坡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
耕牛遍地走。
民间舞蹈
社火
河西社火,据说从北宋时宫廷“驱崇”(赶鬼)习俗而来,它不是北宋首创,是经历千百年来的流传与演变,又经过广大河西人民长期地创造和发展,形成了这种有戏剧、有歌舞、有说唱、有对话、有武术、有杂耍多种表演形式,参与人数众多,声势浩大的民间娱乐表演艺术。老一辈人讲,山丹的社火基本上保持了山丹古老社火的遗风,又糅合了河西走廊民间曲艺的特色,形成了山丹本土特色的社火。社火中的角色较多,正常有四个鼓子,四个花旦,四个和尚,四个老丫头、大肚子、膏药匠、灯官等角色。山丹有风趣、调侃社火的说法:“四个鼓子四个旦,四个棒槌乱跳弹。”这其实是老百姓对社火最亲昵的称呼。
旧时社火三年两头闹,但主要决定立春迟早。裁决这些事情的是地方乡绅,一旦决定要闹,会选出“灯官老爷”负责,然后按户分摊任务,分送角色服装到户,自行排练,腊月廿五集中排三天,社火就练好了,不多费时,等年过完,正月初出身子(出来表演),十四上庄子串户,十五闹乡镇县城,十六卸身子,一年社火到此结束。那时有一条村规,闹社火不计报酬,只要在冬至晚上,头星们议定的角色,会分头将服装送到户,绝没有更改的余地,儿子有事,老子去闹,好在那时的社火三年两头闹,人都看会了路数,只要穿上那件袍褂进了场子都会跳,不出任何差错,同时每家必须跟一人维护场子,缺席就要受罚,那时所定下的村规庙法,任何人不敢违犯。
社火每到一家,都得支应酬谢,有德高望重的老乡绅按照各户的生活状况,定出酬谢的钱粮数字记帐成册,过了正月,有专管人员按户收帐,多则几石,少则几斗,收归“义仓”。
十五元宵夜是最热闹的时候,各村社火齐聚一起,灯官是元宵社火的中心人物,头戴沙帽,身穿罗袍,见官大一品,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十五晚上家家门上挂灯笼、生火,家家出门看灯闹社火。有时有人有病久治不愈,或小孩毛病多,若社火到了请灯官燎一下,图个吉利,也许侥幸就好了。
流传下来的山丹社火队的构成,有狮子队、鼓子队、秧歌队、高跷队、旱船队,还有灯官、膏药匠、戴大头面具的和尚、傻公子、丑婆子与扮演古典文学中的戏剧角色。社火队要专门请地方上有威望的老人当“灯官”。他头戴乌纱帽,身穿大红袍,脚蹬朝靴,三绺胡须飘胸前,手持鹅毛扇(或纸扇),既肃穆威严,又平易近人。他的身旁有两个衙役4个探子,还有两个人:一个叫傻公子,一个叫丑婆子;团团围着灯官插科打诨,调笑行人。各队都有小头目,一切由“膏药匠”检查准备停当。正月初四日“出身子”,阵势很大。灯官骑的是高头大马,他上马时,人腿支墩。他行走时,有专人在鞍前马后牵马扶蹬,伴灯官前行。前面的人打着杏黄的龙凤彩旗,迎风招展,高大木牌上写着“肃静”、“回避”,任何人见了“灯官”,都要远远地离开。“官不与民俗争”,就连旧社会的老爷见了“灯官”,也要让路。后面是狮子队、鼓子队、高跷队,再后面是戴大头面具的和尚与柳翠,摇旱船的白须艄公与旱船上的妙龄少女,跑竹马的吕布与《桃园结义》的刘关张,《花亭相会》的高文举与张梅英等等,再后面便是“狮子高跷腰鼓队,唐僧八仙随人便”的秧歌队。观众兴致所至,谁都可以参加秧歌队扭跳尽兴。山丹有个寺沟社火队很出名,出身子时,先要到马哈喇寺(原山丹古寺,今不存),向大佛爷释迦牟尼等诸佛菩萨敬香,并请大小龙王庙里的龙王爷,到马哈喇寺共享香火。祭祀毕,便开始在村寨闹社火了。在闹腾中,“灯官”的两个“傻公子”,不断调笑。一个对大家说:“本灯官生来性怪,夫妻们商量做官,费了金银粮万石,只做了个豆腐灯官。”一个问:“嫌小?”一个答:“不小,省事。”“怎么省事?”我不管打架闹事,更不管田产房子。”一个问:“那你管什么?”一个说:“管大风刮散了蕴子,管老鼠打通了埂子……”在众人的哄堂大笑中,又继续前进。在前进中,最惹人注意的是翻戴毡毡帽,上插草苗或鸡毛、翻穿山羊皮短褂,嘴挂三根(股)两层长短不一的胡子,手摇卜浪鼓的“膏药匠”,也叫“地蹦子”,扮相滑稽可笑,出言打情骂俏。在跳地蹦中,不时与大头和尚、柳翠姑娘调情,甚至敢与看热闹的大媳妇、小媳妇“打叫儿”(即调情)。打叫儿是他的拿手戏,开头是:“月儿吆,马儿叫,你的曲儿唱完了,我的叫儿又来了……”有时还用叫儿,真名真事去说人:“张疤头、周铁头、模样儿长得一绺绺,见了好吃的抢前头。”遇上这种“打叫儿”,大小媳妇红着脸,挤到人群里去了;被挖苦的张疤头、周铁头们,虽“人人脸上都有火”,但在新年中取乐,也一笑了之。闹社火,群众都认为是活地脉,求平安,盼丰收的好事,都很支持。腊月里已由“社火会”的会头们,将“香火钱”收集中,有的富户们也主动出一些,这一出,就不用再给社火队披红戴花、赠钱捐物了,比较起来更划算。社火队在本区某个地方闹社火,当地的家家户户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或做一顿面条饭(或臊子面),分头请社火队员与别处来看热闹的大人小孩,饱食一顿。但是,如果是“号外人”来请社火队表演,那是要“拔毛”的,须付适当的报酬。
山丹古社火队有时还要放铁花,甚是奇观(生铁炼花,用木铣打撒满天,即成火花)。
太平车舞
“太平车舞”是集民间音乐、舞蹈、戏曲为一体的一种独特的民间音乐舞蹈艺术形式。它由山丹东乐乡城西村的村民们在封闭保守的条件下世代传承下来,其历史渊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明代洪武年间。据传,明洪武时,大量陕西农民被征,西迁至新疆屯田戍边,其中一支陕西移民在西迁途中路经东乐城西,有感于当地人们的热情款待,再加看到当地民众热爱社火表演,遂将太平车舞与耍龙特技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东乐城西村民,与他们共同交流、娱乐。自此,这两样社火绝技得以在东乐城西世代相传至今。旧时,得太平车舞真传的是城西李其才一家及翟耀成兄弟三人。至今,这两家后代仍是城西村社火活动的骨干力量。
东乐乡城西村历来民间文艺活动就比较活跃,有自己的一整套社火班子。表演的社火种类大约有八套以上,如龙灯、舞狮、太平车、铁芯子、旱船、高跷、竹马子、风火车等。其中,“太平车”可谓独此一家。同时,他们还有自己特定的社火表演会,叫做“龙土会”,时间在农历二月初二,“二月二龙抬头”举行这样的社火是为了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寿年丰。“龙土会”曾有自己严密的组织章程,包括对“太平车”这样的“绝活”,有“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规定。在活动时间上,有”三年两头耍,三年两不耍”的限制性规矩。早年,“龙土会”在进行社火排演时,集中在一个封闭的大庄子里进行,文武乐队和所有角色均由本村人担任,自演自乐,技艺皆不外传。
“太平车舞”主要道具叫“太平车子”,这一舞蹈形式因此得名。“太平车舞”表演的内容为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段。唱词、道具文雅、清秀,当源于文人之手。音乐曲调为当地民歌、民间小调组成。曲调优美动听,节奏明快,与舞蹈、唱词和谐统一,且能满足剧情喜怒哀乐各种感情表现需要。太平车舞有歌、有舞、有故事情节,表演时文武乐队伴奏齐全,推车的老翁,坐车的莺莺,其表演功夫均在车舞上,车子前进、后退,辗转起伏,轻盈飘逸,配合默契。骑马的张生,挑担的书僮,舞扇伺候在轿车左右的丫环红娘,舞步情态各异,与轿车相呼应,组成了一幅完美的送别行路图。
“山丹太平车”曾于1953年参加过省上的民间文艺调演获一等奖。1985年,经加工改编后,以新的内容参加全省民间民族音乐舞蹈选拔赛。近年来,又被改编为大型群体广场舞蹈,多次参加(地)市调演、庆典活动,并获奖。2000年春节,中央电视台和甘肃省电视台组成的“新春走河西”专题报道组来山丹做专题采访,“太平车舞”作为该活动的主要内容被摄像录制,在中央电视台和甘肃电视台宣传报道。
胡腾舞
“胡腾舞”是流传于西北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唐代宗时,河西、陇右一带20余州被吐蕃占领,原来杂居在该地区的许多胡人流落异乡,有的以民族歌舞谋生,有的以做边贸生意为生。每当交易谈成时,双方便饮酒做乐,胡人遂趁兴起舞,于是,胡腾舞在河西走廊一带流传开来。胡腾舞集中体现了东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是西域各族文化乃至西亚文化与中原文化在河西走廊相互吸纳借鉴,交流融合,共同孕育的结晶。经过不断的加工提炼,胡腾舞受到河西各族人民的喜爱,并很快风靡唐都长安,同时还被引入宫庭,成为宫庭乐舞。
唐代诗人李端的《胡腾儿》诗就是描写胡腾舞的典型篇章。全诗如下:“胡腾身是凉州儿,肌肤如玉鼻如锥。桐布轻衫前后卷,葡萄长带一边垂。帐前跪作本音语,拈襟摆袖为君舞。安西旧牧收泪看,洛下词人抄曲与。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丝桐急奏一曲终,呜呜画角城头发。胡腾儿,胡腾儿,家乡路断知不知?”李端的诗对胡腾舞人的身世、相貌、服饰打扮,舞蹈的动作特点作了生动具体的描绘和记录。为再现这一很有影响的民族民间舞蹈形式,并使它得以继承和发展,山丹县文化艺术工作者根据流行于山丹民间的部分零星散碎动作,结合李端诗中的详尽描述和其它文献资料研究,并参照路易·艾黎捐赠给山丹的珍贵文物“胡腾舞铜人”造型,在省、地音乐舞蹈专家的指导下,反复研究,精心编排,成功地再现了古老民间音乐舞蹈胡腾舞的昔日风采。1986年,山丹县文化馆编排的双人胡腾舞参加全省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调演,获创作、表演两个铜奖。
胡腾舞的腾、踏、跳、跃,动作粗犷,节奏急促,表现了西部人民豪放、质朴、坚强的性格特征和朴实激昂的情感宣泄,加上饮酒的情景,动作更加突出和强化了该舞的地域特色,民间又称“醉舞”。
近些年来,该舞又被改编为大型广场舞蹈,多次参加张掖(地)市大型文化活动,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尤其是其欢快、奔放、高强度、大运动量的动作特征,非常适合年轻人表演,也符合当今全球化、信息化、快节奏的时代特征。
高空舞狮
山丹民间舞狮具有悠久的历史。全县各乡都有舞狮的传统。狮是力量和正义的象征,是吉祥和瑞的体现,因此舞狮之风经久不衰,备受人们喜爱。舞狮时,一个狮子一般由两人一前一后配合来表演,舞狮一般成对表演,也有多个狮子一起表演的,有一人手持彩色绣球在前面引逗、指挥。所有的狮子都围绕绣球来表演。舞狮者要有强健的体魄,有一定的武术功底,动作要敏捷灵活,首尾舞者要配合默契。平地舞狮体现狮子的威严、雄猛,关键在于表演生动、活泼。高空舞狮除注重神态动作外,主要体现的是一种胆略和气魄,是技巧、力量和胆识的综合体现,展示的是一种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精神。对于舞狮者来说,武功、技巧、力量、胆量缺一不可。“高空舞狮”的高潮和精华部分是在8米~10米(一般由10~12层桌子塔建而成)的高台上表演挺立、翻滚、扑卧、站桩等高难度动作,较之平地舞狮更惊险、更刺激、更富观赏性。由于高空舞狮比平地舞狮难度和风险更大,对舞狮者的武术功底和舞狮技艺要求更高,因此山丹仅有位奇镇芦堡、新开等少数几个练习传统武术的村能表演这种绝活。芦堡村的高空舞狮曾多次代表县上参加(地)市调演,并多次获奖。
舞龙
舞龙,是山丹传统社火中最有影响力、最受群众喜爱的表演和娱乐项目,在山丹,舞龙的习俗具有悠久的历史。
山丹县东乐乡城西村的民间社火组织“龙土会”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明洪武年间。舞龙、舞狮、太平车、跑旱船、玩竹马、踩高跷等都是该会的传统社火表演形式。
东乐城西村表演的舞龙,有青龙和黄龙之分。青龙为水龙,舞青龙以祈风调雨顺;黄龙为土龙,舞土龙以祈物阜年丰。表演时,青黄两条巨龙蜿蜒起伏,奔腾翻滚,盘旋缠绕,相映成趣。到高潮时,龙的口鼻部位还可燃放红、黄、绿各色烟雾,俗称“黄烟”,给人以高深莫测,腾云驾雾的感觉。东乐城西村的龙,龙头高1.5米,两颊间距1.2米,龙身直径1.2米,共36节加半节龙尾,象征一年365天,整个龙身展长72米。舞动这样的巨龙,在甘肃全省乃至全国都属少见。
在山丹,舞大龙能与东乐城西村相媲美的,还有地处县城西大街的清泉镇西街村,该村舞龙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现在该村舞的龙头是1944年重新扎制的,距今已有70年的历史。该龙的龙头高2米,两颊间距1.2米,一般龙身为12节,象征一年12个月(遇闰年加一节),龙身展长亦在70米以上,仅龙头重量就达30斤以上,舞动时龙头就得5个壮汉轮流进行,随时替换。该龙头大身长,舞动时更具人们想象中的巨龙腾飞的神韵和气势。西街村人舞龙讲究快节奏,大起伏,整条龙的动作协调连贯。通过上下翻飞,奔驰腾跃,盘旋缠绕,轻盈飘逸的表演,能给人以活灵活现的视觉感受。该村舞龙表演的套路有圆场、跑四门、正飞、侧飞、套“8”字、内盘旋、外盘旋等,整个表演气势恢宏,令人目不暇接。过去,正月十四日要将龙请到头坝泉去祈祭,称饮水。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使舞龙达到高潮。晚上舞龙,称为“耍龙灯”。此时,龙头及整个龙身的各节内都点燃蜡烛,使整个龙身通体透明,在夜晚舞起来更显得变化无穷,神秘莫测。在元宵节夜晚舞龙的同时,该村还要在后北街街口十字举行祭岳飞、烧秦桧、打铁花、挂灯笼等民俗活动,吸引县城四大街八小巷的群众前来参与或观看,场面十分热烈。
如今,舞龙已成为当地春节、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以及重大庆典活动必不可少的文艺表演项目。
秧歌舞
秧歌舞,俗称“扭秧歌”,“跳秧歌子”,“地歌子”,也叫“地蹦子”。
山丹传统的秧歌舞在阵容和角色分配上有灯官一(学名春官,当地人俗称灯官老爷)、皂隶二(俗称衙役)、傻公子、丑婆子、膏药匠各一人,以及大面若干(当地人俗称大头和尚或大头娃娃)、旦角若干、手持单面鼓子的鼓舞者若干人和其他扮相的若干人物组成。民间有歌谣对传统秧歌作的嬉戏性描述是,“八个鼓子、八个旦,八个和尚嬉柳翠”。还有一种说法是,“八个鼓子、八个旦,八个骚和尚乱跳弹”。就是对传统秧歌中大面舞者与旦角煽情搞笑场面的一种写照。
旧社火秧歌中的灯官老爷,衙役等人物扮相具有明显的封建色彩,是官本位思想在民间的一种反应。旧时有“春官大过州官”,“灯官见官大一品”等讲究,容易引发一些矛盾和纠纷;扮演灯官的人家还须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地位,“扮身子”(受众人推举装扮灯官老爷时)和“卸身子”(一年一度的社火表演完毕卸妆时)时还须摆酒席招待社火队的演员和村里的头面人物、亲朋好友及街坊邻居,往往给这户人家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故民间有明抬称暗欺负之说。旧社火秧歌中的傻公子、丑婆子、膏药匠等人物扮相丑陋,大面和旦角煽情式的表演场景粗俗。经过多年的社火改革创新,这种状况已有明显改进,取而代之的大多是工农商学兵等劳动人民形象,以及《三国演义》《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化妆和服饰也有了很大的改进,舞蹈动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也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因此,秧歌有新秧歌和老秧歌之分。
秧歌舞的阵容一般在30至60人,手持彩扇、彩绸、手帕等道具进行表演。表演分大场子表演和小场子表演两种形式。其中,又以大场子秧歌为主,叫秧歌扭大场。演出主要靠形成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图案取胜。山丹传统的秧歌队列变化和程式图案有跑圆场、四门、拧麻花、串蒜辫、内翻卷、外翻卷、扭马摆肠、前后左右穿插或二、四、六、八纵横队列变化等。大场子秧歌伴奏为锣鼓乐队。小场子秧歌舞表演要加唱词,边扭边唱,基本表演程式、动律、节奏与大场秧歌相同。除此之外,小场子还要表演一些小型节目。演唱曲目以民歌、民间小调为主,多为老调填充新词。目前,许多表演场面已形成以新歌新曲为主,或新老各半的格局。小场秧歌伴奏用笛子、扬琴、二胡、三弦等。
秧歌舞的基本动作比较简单,有“十字扭步”、“三进一退扭步”、“二进二退扭步”、“左右侧步”,“左右旋转步”、“扭腰步”等,基本特点是突出一个“扭”字,形成以腰、胯为主动,步履如走路,两臂自然摆动的基本动作形象。
在山丹农村传统社火中,膏药匠是秧歌队的核心和指挥。他在大场秧歌的表演中比较随意,主要负责场面调度指挥。小场表演中又是主要演唱者,说唱语言和表演动作诙谐幽默。他的唱词以即兴编词为主,或给人以祝福,或逗人高兴欢乐。因此,膏药匠既要有较强的组织指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要有风趣幽默的表演才能。
笔者认为,传统秧歌舞的继承和发展要分两个层次。一是大场秧歌舞在改革创新上要把各种图案套路做一些去粗取精的筛选,变化速度加快,避免过长和拖泥带水。因为这种拖泥带水的表演已不符合快节奏的时代精神,现代人对这种拖拖拉拉的表演只会感到厌烦。二是小场面的秧歌舞表演形式和风格上应向舞台舞蹈艺术靠拢,力求有严谨的结构和丰富的层次,有更具感染力的舞蹈语汇,要配有优美的舞蹈音乐,使其更具歌舞观赏性。
近些年来,秧歌舞已成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健身娱乐活动。我县的南湖公园、龙首广场,中老年人自发组织的秧歌队已成为公园广场一道靓丽的风景。我们愿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能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欢乐。
竹马舞
竹马舞,也是我县城乡社火表演中常见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主要道具竹马子,是以竹条竹蓖扎制成马的头至前胸及肩胛和后腚两个部分,并以不同颜色的纸裱糊出不同的马的造型,再将不同颜色的马的前后两部分绑系在不同性格人物的前后腰胯上,使其如骑在马上做各种马背上的舞蹈动作,竹马舞主要表现古代战争人物故事。我县的竹马舞表演题材内容各不相同,其中,以东乐乡城西村表演的竹马舞最具典型性。他们所表演的竹马舞表现的是《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故事。从严格意义上讲,他们的表演已经属于戏曲舞蹈范畴,因为他们的表演不仅有马背上的交战舞蹈,而且有叙述故事情节的唱词和道白,还有表演的文字脚本。东乐的竹马舞表演历史也可追溯到明代。
高跷舞
高跷舞,是汉民族中间非常流行的一种民间舞蹈。其流传历史非常悠久,在《列子·说符》中就有记载。高跷在我县城乡也十分普遍,其流传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明洪武年间。高跷舞在我县有“踩高跷”、“踩跷子”等别称,舞者扮成今古各种人物,手持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的各种道具,双足踩着木跷(有脚踏板的圆木棍,上粗下细,一般的通高4尺5寸,上部大头直径约10厘米,下端底部直径约3厘米。从上端向下至1尺5寸处去掉一半作为与腿捆绑连接固定部分,并在去掉部分相同方向缺口上沿用榫卯安装踏脚板。表演时将上部去掉半边的平面紧贴表演者的小腿内侧,脚放在踏脚板上用绳索把腿脚和木棍接触部分绑扎结实即可)进行表演。舞蹈的基本动作和套路变化与秧歌舞大体相同,但为了增加难度往往还要做双跳(蹦跳)、单跳(瘸跳)等特殊表演。我县城乡高跷表演除现代各行各业人物形象外,喜欢妆扮的古代人物形象主要有《西游记》里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国演义》里的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封神演义》里的八仙等。
跑旱船
跑旱船,是民间社火中常见的一种舞蹈形式,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就在汉民族中开始流传。我县城乡跑旱船的历史至少也可以追溯到明代。船的造型用竹、木扎制成花船形状的框架,外以彩布作装饰,女舞者站在船中,将船用套系在女舞者的腰间,如坐船状。船的底部四周有拖地布裙,其上饰有水浪图案。另一男子手执木桨在船旁作划船状,女舞者舞步细碎轻盈,两人踏着鼓点和音乐节拍合舞,默契配合,作出船的前进、后退、调头、打旋、顺水、逆水、搁浅等形象逼真的舞蹈动作。恰似船在水中划行飘荡,并穿插一定的说唱表演,一般表现劳动或爱情生活,诙谐生动,深受人们喜爱。
知识出处
《山丹民俗》
出版者:敦煌文艺出版社
本书从饮食习惯、节日礼俗、地方方言等方面记述了山丹的民俗文化,反映了山丹地方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的特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