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风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民俗》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353
颗粒名称: 家居风格
分类号: K892.24
页数: 11
页码: 131-14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家居风格,分别记述了山丹县随地而居、山丹民间建筑风格、山丹居地风俗等。
关键词: 山丹县 家居 风格

内容

随地而居
  1.山丹民间的土窑洞。山丹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居住条件也因此多样化。山丹最早的先民怎么住没有史料记载。不过根据人类生存的发展规律,人类最早不是住窑洞(即陶复),就是住地窝(即陶穴)。据《山丹县志》记载:宣统初年,山丹住窑洞者达417户,2381人,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仍有许多人在窑洞里居住。新中国建国前的窑洞多分布在沿山地带的马营、花寨、霍城、李桥等乡的部分村社,如马营乡的南窑、北窑、贺家窑洞的地名仍沿用至今。北山一带的窑洞多是挖煤工和放牧人所挖的临时性简易窑洞。马营乡政府西南10公里处大草滩的山坡上,现在还有连片的近百孔窑洞,是历代逃荒灾民所挖,山丹人叫它是“野人湾”、“救命窑”。红寺湖乡一社红山上有3个窑洞,不知何代挖建,因历史悠久,洪水冲刷,窑已悬于半山崖,人不得攀上,已成为当地的历史文物,民间叫“神仙窑”。就连山丹城小东门外在1949年前还有住窑洞的居民。可见,山丹在历史上土窑之多。
  一般窑洞的规模和样式有单孔、二孔、三孔等,都是依山而挖,向阳避风。挖的方法都是中间挖一孔,开单扇门,里面再向两边挖,两边挖开后,各开大小不等的窗窟窿,通风透气采光,有的还安上木头做的小窗,也有简易的,山丹人的“牛肋巴窗窗子”就是这样来历。山丹的窑洞还立下过汗马功劳,1936年,红西路军鏖战河西,红军司令员徐向前与政治局委员陈昌浩回延安途径山丹马营窑坡,陈昌浩因病未走,敌人闻风搜捕,陈昌浩老乡但复三就把他藏匿在焉支山的窑洞里,得以避险,还流传下了一段传奇故事。窑洞虽冬暖夏凉,但有的也潮湿阴暗,容易坍塌不安全,山丹人有俗语:“冬热夏凉寒窑房,黄土一冒见阎王”。但不管怎样,窑洞在山丹民众的居住史上都有过无以替代的作用。
  这些土窑均选择于土层厚的坐北向南或坐西望东避风向阳的山坡上。其建造形式是在选好的山坡上垂直挖下去,然后挖洞,圆拱形,门小窑大。有的里外一个尺寸挖进去然后在窑口用土坯起墙,安上门和窗户。窑洞的深度和跨度,因经济条件、人口多少而不同。有单间,也有套间;还有一窑为主,左右两跨的连间窑。为了采光和通风,一般都留有窗户,有的还有天窗。窑内还有开挖的烟道,以建炉灶做饭和烧土炕取暖。
  窑洞是古代生产力极端落后,物质生活极端贫乏的历史条件下的民用建筑形式,它具有冬暖夏凉、避风防火、节能、环保、经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建筑特点。联合国科学考察团曾对中国窑洞建筑进行综合考察后,认为窑洞十分适合人类居住。
  土窑洞不仅供人居住,而且是物资贮藏库和养畜的暖棚。马营乡圈沟村的五个山头有两座大型窑洞,一辆大轱辘车进去后可打个转身,建国后成了国家的贮粮库,这是山丹境内最大的窑洞。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山丹的土窑洞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现在大部分群众都住上了砖木、砖混结构的小康住房。现在沿山个别地方仍能见到土窑洞,但绝大部分已经废弃或坍塌,极个别较完好的也只用作贮藏洋芋和杂物的库房或牲畜圈。
  2.地窝子、茅草屋。天水秦安大地湾人在当时的居住情况是下面地穴,上面茅屋,经历一段时间后,两者才逐渐分开。山丹住在平川的贫困人家的居住条件也不外乎这两种,“地窝子、茅草屋、牛肋巴窗子”,都是当时条件下人们居住条件的真实写照。其实这种茅草房不仅山丹有,河西其他地方也有。这种居住方式在当时的环境中很普遍,也是不可避免的。
  3.从山丹老庄子到现代院落厦房。“家”和“居”几乎涵盖人生的一切方面,是人类生存的具体形式,在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史中占据独特的地位。从“穴居野外”到“冬窟夏庐”再到现在的“上栋下宇”是人类从原始居住向现代文明居住的逐步过渡的发展,是人类适应大自然到战胜改造大自然的进步和创造,也是民居风俗发展和相沿至今的主要传承。考察山丹悠久的历史,先民从最早的穴居“窑洞”开始,一步一步发展到离开窑洞打庄建房,也经历了漫漫辛苦之路。山丹遗留了许多风格特异的老庄子,如陈户的铁门庄子、新河有张家庄子、芦堡的郭家庄子等等,当时的庄子代表了山丹乃至河西一带独特的建筑风格,仅一个张家庄子就是三大院子,房屋约83间左右,占地5300多平方米。整个院落房屋院院相连,布局合理,飞檐走廊,彰显了独特的建筑艺术美。山丹的许多庄子实际都是坞壁遗留下来的踪迹。山丹曾有人撰文记述坞壁遗事,传山丹建筑历史于点滴,值得一读。山丹县城还有许多古建筑,体现了当时精湛的建筑艺术风格,如现如今人们知道的“陈家楼”、“无量阁”、“发塔”,他们和庄子一样都代表和影响了山丹民居的建筑风格。但民间还有民间的特色,如山丹一直延续下来的“堂屋”、“倒座”、“厦房”等,都代表了一定时期山丹的建筑风格。
  山丹民间建筑风格
  1.堂屋:正院房舍布局多为四合院。与屏门相对(按:若无屏门,与倒座相对)的是主房,简称“堂屋”。它是供奉神佛、祖先牌位的地方,地基要较厢房高出20~30厘米,是规模最为宏大高敞的建筑。面宽多为三楹,由四组楹柱支撑大梁,最前面的是屋檐下的廊柱,稍后是安装门框门扇的门柱,再稍后(或从后面算起倒数第二的)是擎柱,最后面是泥在后墙中的后柱。廊柱与擎柱支撑大梁而外露,为了坚固美观,需选用直径35~40厘米的松木制作,柱底是直径更大,且雕刻纹饰,极富气派的础石。廊柱与门柱、门柱与擎柱之上,分别架构正梁,由粗细相当的两道梁合并而成,上梁俗称“大梁”,下梁俗称“随梁”。大梁之下,随梁之上,凿有对应的半铆,嵌以方木垫楔,防止移位。擎柱和后柱之间跨度只有1米左右,后柱又在墙体之中,便以短木做梁连接,俗称“柁梁”。在门柱与擎柱的正梁之上,约在两端内各三分之一处竖两短柱,叫“梲”(zhuo卓),上承梁,俗称“三梁”,以托起屋脊并分散屋顶压力。四组楹柱与四道正梁安妥之后,即可上檩子,又称“桁条”。常见的多是“十三檩子堂屋”,门柱经擎柱至后柱间架九道,门柱至廊柱间架四道,共十三道。后面九道中间的一道檩子,由三梁上的梁墩托起,位居最高,人称“栋”,也叫“脊檩”,俗称“中檩子”。上中檩子时,须在上面放置银元数枚与桃形馒头5个,贴上“太公在此”(按:太公,指姜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人们常贴“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红纸批额,并焚香上供。很多地方的人,在馒头掉下时,众人争抢,尤其是无孩的媳妇,早在此等候掉馒头。据说抢到此馒头能生孩子。其余檩条次第坡降。廊柱上端的一道檩子必须双檩重叠,最好粗细均匀一致(节约的人家,下檩条略细些)。山丹俗称上者为“檩”,下者为杆(qian欠);称堂屋正梁跨度为“梁间”,檩子跨度为“杆间”。檩杆结合处也凿半铆,嵌以方形垫楔。檩条上好,即可挂椽子了。为求屋面平整,檩子与椽子相互有牵连,檩条上先架“椽花”,即用10~12厘米的木条,按椽子排列的密度凿成羊蹄形的半铆,椽子不论原木多长,均按所需长度截好,两端锯成外宽内窄的榫头,嵌入羊蹄形的半铆中。挂椽子是由上而下打入椽花(即羊蹄形的半铆)的,松动处还要加楔钉牢。讲究人家还把椽子加工为方形(古称为角),更显大方。
  2.房顶:由于堂屋不加天花板,椽子上多铺大木料锯屑制成的屋面板,再涂以草泥,富有之家铺泥土,再铺青瓦,或较薄的房砖。古时有科第功名的人家,视其地位高低,要请瓦工专门制作兽头、螭吻、凤鸟之类的泥胎,入窖烧制成熟,将它砌在堂屋的正脊之上,既是装饰,更是褒奖(按:山丹新河“复兴庄”的主人张全贞老先生,科举时为贡生,民国初年为北京国会议员,当时的总统黎元洪赐匾,派为宁夏道台,名声显赫,因而,他的庄园堂屋正脊上,装有狮子)。
  3.柱饰:柱子的装饰,以擎柱与廊柱为主。擎柱在堂屋内,擎柱的檩条下,衬平枋一块,再竖以较宽的立枋一块,再托以平枋一块;均施以彩绘。间擎柱的后侧与后柱的前侧(未全入墙部分),镶嵌雕花木板,长约柱高之半,上宽下窄,外沿刻成水波形,如钩子悬吊帐子的形状。廊柱在堂前屋檐下,是门面,装饰就更讲究。檩条下衬平枋一块,隔30厘米,再衬一块,两块平枋之间,镶上多形的镂空雕花板,板沿有曲带状纹饰。每楹五块。两块雕花板之间,纵向托以云头形方木,如斗拱状。廊柱与平枋的夹角内,水平与垂直方向均装有雕花板,形制图案与擎柱两侧雕花板相似。最后分别设色油漆,更显豪华气派。
  4.供桌:擎柱与房柱之间设供桌(按:有的地方叫琴桌),供奉仙、佛神主与祖先牌位。(按:仙、佛即神、佛。佛即佛爷;神与仙是有区别的;神,有职务;仙,是闲散人。但河西人神与仙是不太分的。家家盖房都如此设供,足见河西人神佛观念之深)。供桌(即琴桌)前再设供桌,桌上设香案与供品。
  5.地与门:屋架安装就绪,即用青砖铺地面,石条砌台阶,而后安装门扇。堂屋门扇高约2.8米,檀条下有平枋、立枋、花枋三层,衔接门扇上沿。门槛高约20厘米,与门扇下沿绵合。门扇转边(有门枢的边)与掩边(两扇门相对掩合的边)均小面向外,大面凿铆穿撑,因之榫厚坚固。门的中间穿二撑,撑距20多厘米,构成上樘、腰花与下樘三部分:上樘有雕刻镂空的图案,如菱形、梅花形、融(读“万”)字形等,细密而精致;腰花横樘较窄,多刻花卉与琴、棋、书、画等图案;下樘只是木板装成,上刻灯笼等线形图案。每楹安门六扇,每扇宽约50厘米。三楹间十八扇高门,森然并列,显得庄严肃穆。
  6.山墙:门外两侧的墙叫“山墙”,各有十多平方米。用细灰浆抹平收光后,画上壁画。内容多为山水林石,画师题写的与画意相近的古人诗词(按:可见儒学的深入)。然后涂上桐油,可以耐久而不污损。挂匾:堂屋又一个看点是悬挂匾额。堂屋两擎柱之间挂的是堂匾,多请名家探究姓氏渊源的题写。张家写“铭德堂”,或写“百忍堂”,刘家写“星聚堂”,王家写“三槐堂”,郭家写“三多堂”等等,此外,过寿、考取功名、出仕、高寿老人逝世,都有亲友送匾的习俗。主人收到匾额后,则悬挂于堂屋内外,以示尊荣(按:新河张全贞老先生就将大总统黎元洪赠的两块匾,悬挂在堂屋内的显耀处)。
  7.耳房:堂屋的两侧盖有耳房,门开在堂屋廊下的山墙侧。耳房或用作厨房(东侧),或用作储藏室(西侧)。
  8.厢房:堂屋前面两边的房子叫“厢房”,山丹人多称“厦房”或“书房”(按:有读书的人,固然是读书的好去处;没有读书的人,也叫书房。这反映山丹人从小就把读书当作要事,即使无条件读,而内心却时时向往。更体现了山丹人,迫切求知的欲望)。每座厢房为三间或五间,用四梁十二柱或六梁十八柱构建。除去穿廊(房前的走廊),屋内梁间进深多为4米左右,杆间跨度为3.5米左右。由于屋面结构不同,房顶分“一出水”与“两出水”两种。一出水又叫“一趄厦”,两出水又叫“车盘脊”。一趄厦(即一出水)须后高前低,因而,后柱要高于前柱70~80厘米,柱顶左右方向开半铆,以衔接檩条;低70~80厘米的前柱顶上凿前后方向的铆,穿接屋梁榫头。屋面共有五道檩条,均为双檩(一檩一秆)。车盘脊前后出水,须中间高,前后底,应在正梁上架一道三梁,下垫以梁墩,托起屋脊。厢房的廊(指穿廊)屋结构:一切都与堂屋相似,只是简便些而已,所不同的是厢房屋面多用“线板”或“苇箔”。古时无电锯,加工屋面板费时费力,匠工多用锛(一种劈木工具)将杨木劈成40~50厘米长的薄板,叫线板,先一层一层交叉码平,上压重物,待其风干后,依一定顺序平铺在椽子上,抹以草泥。若用苇箔,苇箔从张掖买来,铺在椽上,再撒一层长麦秸,而后抹泥。厢房开窗:厢房前墙要留出窗框,泥砌一米或稍高一点的矮墙,在房檩之下、矮墙之上,各穿一道平枋,再竖一道立枋,垂直嵌入宽厚与立枋相同的板材,中间再镶以腰花板,除窗口部分外,其余均用厚约2厘米的薄板拼镶,严丝合缝,密不透风,俗称“装板”。厢房有炕的一间,留高约1.2米,宽约1米的窗口。窗扇分上下两扇,下扇较窄,固定在窗框上,上扇较宽,可以开启,俗称“虎张口”。当时玻璃稀缺,窗上多糊白纸,极少人家绷白纱。窗扇构图讲究,用4~5厘米宽,1.5厘米厚的木条,剔出若干半铆,竖条与横条相对应的半铆互相吻合,构成7~8厘米见方的小方格,其整体厚度仍等于原木条之宽,因而铆口必须严密对应,才能丝丝入扣,铆合平整。小方格不是简单的纵横排列,而是变化多端,或收合而中断,或延伸而连属;在萦绕屈伸中,又组成大正方形、六边形等多种连环图案。小小方格,小中见大,大中有小,疏密有致,脉络分明,细碎而又大方,规矩而不呆板,十分耐看(按:极高水平的手艺),大概是古代“锁窗”遗留。也有的上扇拼出三个灯笼框,下扇中部是大长方框的,目的是利于上扇的摇动开启。厢房的结构:厢房是五间的,两头隔出两间小屋,中间三间邻近倒座的一间盘炕。居中一间,摆放琴桌、方桌、帐桌、茶几与椅子等,近似今天的客厅。邻近堂屋的一间,在梁下安格子六扇,隔为两间,其中两扇格子可以当门开闭,以便出入。
  厢房若是三间的,隔出靠堂屋的一间为小屋,另两间连通,靠倒屋的一间盘炕,中间安门的一间支桌椅柜子等。厢房中两间或三间相连的,都要在炕前正梁下镶“圈口”。先贴梁在前后柱之间嵌入立枋一块,再倚前后柱各安40多厘米宽的格子一扇。格子上樘镶出竖长形的灯笼框,框内贴上书法或绘画饰品,中部为宽约20厘米的腰花,雕刻花卉等图案,下樘镶的木板上或刻四角凹进的大长方格,或刻上下为弧形而中部极窄的椭圆形等简单图案。格子与梁下立方的夹角间镶的雕花板,在直角处雕成弧形,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为波浪形,逐渐收敛成如钩悬帐幔之状。阔气人家,也在圈口内悬挂布帐。
  9.仰尘:厢房与倒座都要糊顶棚,山丹俗名叫“仰尘“。先用松木条在梁檩间订好框架,相距约30厘米,然后糊两层纸。抗日战争前交通较方便,山丹有用长卷顶棚纸的,纸质与图案都好。为增加室内高度,糊顶棚多包至随梁上沿。
  10.倒座:院门两侧与堂屋相对而修建的叫“倒座”,左右各一间,梁檩跨度均大于厢房,但较堂屋矮小。多为两面出水,其屋架穿廊的结构与厢房基本相同,屋内也有格子门、圈口等设置。因位于穿廊的一角,且受厢房山墙与屏门的影响,光线不足,所以多在前墙靠街门的一侧留门,另一侧开大窗,多为“虎张口”式。门楣上,也像小屋一样开一“锁窗”。其他,倒座两侧,有的各建耳房一间,或作角门以通别院,或作储室以藏杂物。(以上四合院的结构,均转录自郭兴圣老先生《山丹的坞壁·四合院》,据此可对山丹民居风格窥见一斑。)。山丹居地风俗
  古时家居的选址要请风水先生“相宅”。一般请风水先生进行堪舆、考察地势地貌,水流走向,山脉走势等自然地理现象,选择适宜的地方建造房屋。当然现在的人早已不信这种封建迷信,但向阳、采光好、有山有水、地理环境优越的地方还是人们首选的居住环境。山丹人也不例外,现如今的山丹好多房地产商人也是抓住人们的这种心理活动而建房卖房的。从好多居住小区的名称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如“绿城山水”“博兴家园”“仁和家园”“世博丽景”等等。 选址完成后,开挖地基、动土也要选择“黄道吉日”。动土仪式是在主房方位悬挂红布、摆供品、燃蜡烛、尚飨等,主人拿动土工具象征性挖三下,放鞭炮,即为破土动工了。
  山丹农村人家盖房都有相互帮工的习惯,重点要请“木匠”、“瓦工”、诸亲友等。主人需要准备吃用的茶水馒头,贴楹联等,来客要送礼庆贺。建屋本身是人类生活的百年大计,所以讲究很多,不仅动土要请风水先生选择“黄道吉日”,立柱、上梁,破木、搬家都有许多仪式。动土时要请风水先生定罗盘,在某个位置埋下“镇五”,意为镇定安神。俗话说,中央五行土。土安则神安,神安就可动土了。动土时还要蒸面食“花桃儿”等供品。立柱的时候,木匠、泥水匠要配合风水先生放罗盘定线,在每个柱子下面放“柱顶石”。每个柱顶石下面都要撒些五谷杂粮。柱顶石放平放正后,要放鞭炮立起房子的框架,这就是立柱,柱立好就做上梁的准备。上梁时梁上搭红,正梁上还有写着“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之语,俗信可以除妖镇邪。柱子两旁要贴“上梁欣逢黄道日,立柱巧遇紫微星”之类的对联,横批有“紫气东来”、“福星高照”等。讲究主房高于配房,砌东屋高于西屋,建造的房间数都是单数,山丹俗称“明五暗七”、“三间厦房”等说法。
  房屋建好了,最后的讲究在街门上(门楼),家风家境的体现就在街门上体现出来。像飞檐斗拱式的门楼仅仅在遗留的照片上有,最显眼的是门前的石雕门墩——狮子,既有镇门之摄,又有艺术享受。那些都是明清建筑风格,“破四旧”那会儿几乎没有留存。现在人大多在门楼头上两边各设一对狮子石雕,以示讲究。再就是门楼上的匾额,有“耕读传家”、“勤维广业”、“物华天宝”、“家和运昌”、“惠风和畅”、“棠梨竞秀”也有两言的“勤贻”、“含辉”等。如今还有更现成的,街门直接用绘制装饰图形的瓷砖贴起来,既美观又大方。图案多是有象征寓意的,如“莲花鲤鱼”、“桃子”、“梅花鹿”还有“梅、兰、竹、菊”等等。
  乔迁入住也有讲究。每当新屋落成入住时,必定要选吉日才能入住,入住后要设神龛,书“天地君亲师位”安放中堂正位,俗称“安家神”。安神行礼仪(上香鞠躬等)、献活的白公鸡一只,焚裱纸。老辈人深信神灵归位各得其所,对家庭起着庇佑作用。
  山丹人习惯睡热炕头,农村冬季取暖以土炕为主,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之说。认为灶火和炕头时居家过日子的安乐窝,所以,对安锅盘炕极为重视,因而必择吉日,请技艺较高的匠人盘出火旺、省柴、出烟利索的锅灶和炕头。盘灶讲究灶火门朝南、朝东最好,忌朝北。盘炕讲究炕根须铺三层以上底砖,寓意“代代人丁兴旺”。如此讲究很多,但现代人去陈就新,还是讲究好用、耐用、实用。

知识出处

山丹民俗

《山丹民俗》

出版者:敦煌文艺出版社

本书从饮食习惯、节日礼俗、地方方言等方面记述了山丹的民俗文化,反映了山丹地方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的特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