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特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民俗》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347
颗粒名称: 服饰特点
分类号: K892.23
页数: 9
页码: 110-1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服饰特点,分别记述了毡袄、毡靴、毛衣、毛袜、皮夹夹等。
关键词: 山丹县 服饰特点 风俗

内容

山丹人衣着穿戴的服饰,是由最初遮身蔽体,防寒御暑为主要目的,后来为了适应生产需要,如狩猎、为防御野兽伤害,穿兽皮制衣;骑马放牧,保护腰腿不受风寒,需要穿宽大长袍、胡服骑射;后来由于社会分工细化,等级身份严格后,服饰成为社会角色和等级身份的标志,在服饰式样、质地用料、花纹图案亦有区别,呈现出多样性、标识性。
  山丹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历为兵家所必争。山丹特殊的地理位置给山丹人民带来了诸多不幸。在旧社会,衣着等物质生活十分欠丰,提高的不是很快,甚至有大姑娘出门没裤子穿,借别人的裤子出嫁。在那时,对老百姓来说,衣着谈不上讲究,能有衣服穿就已不错了。因而,山丹服饰特点简单实用,但也不失地域风格。
  毡袄
  “毡袄”是一种盛行于山丹二三类地区的羊毛制作的衣服。隔潮保暖、风吹不透,雨淋不湿。它有专门的“毡匠”制作,一件毡袄,需要8~9斤纯羊毛。匠人将羊毛摊开,放在竹子做的工具上,按照衣服样式铺好,弹松,然后像擀毛毡一样擀到需要的厚度(约2厘米),然后剪裁得当,用捻好的羊毛线把衣服缝制好,有条件的人家还要缝制彩色花边,这样结实又好看。毡袄既能遮风挡雨,累了还可席地而坐,不湿而暖,困了还可半铺半盖席地而眠。
  毡靴
  山丹人穿鞋子,农村布面鞋子最普遍,鞋底都用麻绳纳成,鞋帮一律青色,或条纹或青布料,现在农村富裕了,鞋样颜色有了变化,几乎城里商场买什么鞋子,都能买上穿。布鞋夏有单,冬有棉鞋。棉鞋里有一种鞋子左右不分,叫“鸡窝窝”棉鞋。其实“鸡窝窝”鞋最早从“毡窝窝”演变而来,是洗毡的匠人专门用羊毛洗成的,一般底子是牛皮底子,硬而且结实。也有毡底毡面,用羊毛线缝合而成,因鞋头上翘,中间用毛线缝合隆起,还有一种叫法“牛舔鼻子”毡靴。
  毛衣
  山丹几乎家家养羊,所以盛产羊毛。羊毛分“秋毛”和“春毛”,分别是秋天和春天剪的。秋毛“擀毡”(做毛毡之谓),春毛“捻线”。这个线怎么捻是有学问的,用木头小杈拴住线固定好,然后旋转木头杈,随着木头的转动羊毛线就捻好了。人们将羊毛捻成线,手工编织成各种样式的毛衣、毛袜等,冬天穿着既保暖又美观。织法有全平针、四平针,也有兴趣大,手法巧的,编织各种各样的花样,如凤尾花等,煞是好看。
  毛袜
  山丹女性最早的袜子,也叫“裹脚布”,那时妇女从小缠足,俗称“三寸金莲”,以畸形为美。新中国建国后,妇女不缠脚了,但还穿粗土布做的布袜。但山丹羊毛多,比照着布袜,挑织成毛线袜。织毛线袜的却多是牧羊人或中老年男人,在牧羊时带着竹子或铁丝,还有动物骨头磨制的签子,一边跟着羊群走,一边手里织毛袜。手快的人,两天可以织一双。还有爱美的人把毛线染成五颜六色,毛袜也色彩丰富多了。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山丹人穿袜子的也变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兴起“长筒丝袜”,那时把“丝袜”叫作“洋袜”,在当时是奢侈,现在却是普遍了。但现在“毛袜”在寒冷的冬天,老年人或小孩子,还是有穿的,尤其老年人是舍不得放弃。
  皮夹夹(背心)
  山丹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气候温差大,在穿衣上有“早穿皮袄晚穿纱”的俗语。旧时一般人家就两套衣服,夏天一身单衣,冬天一套棉衣。单衣里蓄一层羊毛就成了棉衣。样式男人为对襟袄,妇女是大襟袄。中年绅士在清代、民国时期外穿长衫,后来逐渐由长变短。后来把上衣都统称为“主袄子”,样式也很单一。改革开放以后,中山装、西装等样式日渐丰富起来,尤其妇女穿裙子、戴首饰的比比皆是。面料也从早先自纺自制的毛褐,奢侈一点有洋布、棉布到化纤衣料“的确良”、“华达呢”、“哔叽”到现在的纯棉布料和加了各种特殊用途的面料,如蚕丝、天鹅绒、蕾丝面料等等,应有尽有。但有一样衣服却一直备受青睐,山丹人叫作“皮褂子”,也叫“皮夹夹”。是用熟好的羊皮请皮匠缝制(现在裁缝也做),无袖,羊皮向外,羊毛向里。条件好了以后都外附布料,看起来和布料衣服没两样,但内涵丰富,是抵御河西寒冷的天气一绝。如今年轻人不穿,但老年人还是很喜爱。山丹还有一个习俗,婴儿一出生,为了使孩子的腰长得直,就要用棉布做的“缠缠子”缠腰,然后穿上“棉筒筒”(一般讲究外婆做),也叫“棉夹夹”。夹夹背后中间缀一心尖朝上的心形小布袋,里面装苍术、鸡锁骨、海贝等物,也叫“记性子”。若已剃过胎毛,则将“胎毛球”也缀在旁边,祈求小孩增强记忆,防病健身,平安成长。
  老羊皮袄
  山丹军马场是汉代“皇家牧马苑”,曾繁殖过汉武帝从中亚大宛得来的“汗血宝马”。牧马人穿着最有特色也最能抵御祁连山温差寒冷的“老羊皮袄”放牧,白天穿夜里盖,既挡风又保暖,适合当地气候。老羊皮袄用绵羊或山羊皮缝制,大襟(斜领)掩于右腋下,羊皮光面朝外,毛面向里,有长有短。羊皮袄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还很实用,后有所改进,里子是羊羔皮,面子用布料“华达呢”制作,样式也有了改进好看多了。当地老百姓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都渴望能穿上一件军大衣,当时马场军队化管理,马场干部和职工每年都会领到一件“将官呢”的军大衣,穿不破,便低价转手卖给当地老百姓。
  羔子皮筒子
  传说西汉霍去病征战河西时建立了“山丹军马场”,后来曾繁育过汉武帝从中亚大宛(读音yuan,今乌兹别克一带)得来的“汗血宝马”。军马场是祁连山下东亚最大的马场,海拔高,早晚温差大,夏天夜里也很冷,冬天夜里零下几十度。牧羊人为了度过这寒冷的夜晚,自己发明一种御寒的类似于羊皮袄,但有特点的衣服,叫“皮筒子”,用羊羔皮或老羊皮做成的长袍,领上加头套。牧马人在寒冷的冬夜草滩上,两个人互相将双脚伸进对方的羊皮筒中,裹紧,用头套盖住头,很暖和,既牧了夜马,还能休息,两全其美。
  攒头子鞋
  山丹人穿鞋子,无论老、中、青,也无论春夏秋冬,穿得最普遍、也最普通的是布鞋,有圆口布鞋或方口布鞋,还有棉窝窝。现如今商品丰富起来,除了老年人和一部分中年人还穿自家做的布鞋,年轻人和一部分中年人都穿出售的布鞋、皮鞋、运动鞋等等,花样品种多。山丹人穿的布鞋里有一种特殊样式的鞋子,大多是小孩和老年妇女穿着,叫“攒头子布鞋”,鞋底鞋面都是布料制作,鞋底用细棉线绳密纳,纵横成行,硬如地板,结实耐用。鞋帮花样要繁复些,有用细线穿织,鞋头绣花或攒花,用花布条或有色碎布条裁成条,也有用绒线,一层压一层密密缝在鞋头上,有时还做成各种凹凸不平的装饰,叫“花转转子”,认为这种做法很吉利,能给穿着的人带来福气。如今,只有少数的小孩子有福气穿上这种鞋,因为只有奶奶辈的人会做,如今的年轻妈妈不做鞋,网上啥样鞋都能买上,但“花转转”鞋买不上。
  大襟袄
  大襟袄一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都流行于山丹民间,当时,山丹农村一般男人穿蓝色或黑色的大襟袄,中年妇女穿青色或灰色,年轻一点的穿带花的土布大襟衫,样式斜领,衬里,大襟掩于左腋,缀纽扣。纽扣样式特别也叫纽襻子,用布条编成细绳绾结而成,分盘纽和纽襻组成,花样有蝴蝶、花朵、叶片等形状,在青蓝色衣服上有装饰衬托作用,很受妇女喜爱。不过那时穿衣都是妇女自缝自制,冬天的棉衣在里衬里加一些羊毛进去,就暖和了,冬季人们也多穿大襟棉衣过冬。山丹人的大襟袄还叫“左襟衣”,是受了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古时中原地区的人们是“右襟”,衣服的前襟向右方覆盖。其实,大襟袄这种服饰还是来源于中国经典服饰旗袍,只是老百姓根据穿着环境做了改良。现在的年轻一代又对旗袍青睐起来,礼服都或多或少接近于以前的旗袍样式。
  大裆裤子
  新中国建国初,山丹人穿裤子都是无门襟的大裆裤子,裆很大,垂下来很长,裤腿宽,用一条布带或毛绳当裤腰带。颜色也多为青色、蓝色。俗称“青裤子”。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逐渐有所改变,裤脚变小,腰也变小,有了门襟,俗称“制服裤”。到了现在,裤子花样繁多,年轻人多穿牛仔裤,铅笔裤、直筒裤等等,但现在的运动休闲裤又有了掉裆裤,类似那时的大裆裤,只是面料花样繁多。
  牛吃水毡帽
  牛吃水毡帽旧时是牧羊人戴的帽子,用羊毛洗成的毡做成的,头顶隆起,两边翻卷起来,因它的形状像簸箕样,形象一点像牛撅着嘴巴吃水的样子而得名。戴着“牛吃水毡帽”放牧,可以抵御祁连山冬夜零下几十度的低温,耳朵和头顶都不会受到风寒的刺激,是放牧人的“宝贝”。这种毡帽,只有具备相当技能的毡匠才会制作。先将毛分清黑白色,分别擀成直径1尺左右的小尖底锅形的毡胎,约1厘米厚,再将两侧及后沿卷起,前沿向前方捋直,像牛伸出嘴吃水的样子,样式像现代女警察戴的帽子。
  包巾
  山丹农村妇女普遍使用的一种围巾,正方形。针织而成。有单色、花色、方格花色,围着它劳动时可以遮蔽风沙和阳光。妇女多盘发,围巾似手帕一样围在头上避免阳关晒伤头发。现在年轻妇女多以围巾做装饰用,形状也有了变化,多为长方形,围在脖子或胸前搭配服饰,多是为了好看。当然,在寒冷的冬季也有抵御风寒的作用。
  香袋荷包
  山丹民间叫荷包子,在端午节这一天缝制,里面包着艾叶、香茅草等中草药,有驱虫防病的意思。缝制时用彩色绸缎一般缝成鸡心,心灵手巧的媳妇还可以缝制成公鸡、马驹、鹿羔、金鱼、荷花等形状。做荷包是端午节姑娘们最重要的事,这一天,出嫁的姑娘也要回娘家“躲端午”。山丹马营、霍城在端午节这一天要给回娘家的姑娘吃“艾不拉子”。采嫩的艾叶洗净,拌上二倍左右的麦面粉,放在蒸笼里蒸熟后,拌上适量的熟青油和盐末,吃起来松软香甜。剩余的艾叶晾干,来年做荷包子,还可艾灸。
  喇叭裤
  张掖地区五县市中,山丹县人口居中,大约22万人口。但山丹人却常在好多新鲜事物面前独领风骚。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喇叭裤在山丹这个小县城的兴起,绝不是偶然的,是年轻一代对美与时尚的追求,是个性的张扬。也是山丹年轻一代对服饰追求时装化开了先河。
  喇叭裤据说是西方水手发明的服饰。水手在甲板工作,因海水易溅进靴筒,所以想了这个改变裤脚形状的办法,宽大裤脚罩住靴筒,以免水花溅入。1960年成为美国的时尚,后来“猫王”把喇叭裤推向了时尚巅峰,随后流传到日本和港台。随着日本和港台电影在中国内地的流行,风靡大陆。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前的中国,人们的服装样式极为单调,尤其是男式服装,更为千篇一律。当时城市中的男装仅有毛式制服、中山装、茄克衫等几种,裤子大概只有一种又肥又大的直筒裤了。服装款式的单调也压抑着每一个年轻人的个性。后来,喇叭裤的兴起。“国防绿”和“蓝蚂蚁”垄断了中国人的视觉。之前人们只有衣服,没有时装,喇叭裤的出现,颠覆了几十年来中国人对服装的刻板认知。它成了年轻人对中国人审美习惯最初的挑战,虽然刚开始挑战者只是极少数,但是,正是这极少数人的挑战,悄然地改变着当时人们着装的审美观,也在潜移默化中拓展着所有人的视野,融化着人们保守的思想。
  喇叭裤的出现也折射出中国当时那个时代的躁动,张扬着那个时代年轻人的反叛心理。之后中国经历改革开放,从当时“不正经的人”穿的服装,到21世纪初的流行趋势,见证着喇叭裤逐渐变成引领时尚的标志。喇叭裤不仅定格了一个时代的历史,更镌刻着无数人关于改革之初最质朴、最真实的记忆。山丹这个小城在改革的浪潮中也是与时俱进。
  时装
  顾名思义时装就是款式新颖而富有时代感的服装。时间性强,每隔一定时期流行一种款式。采用新的面料、辅料和工艺,对织物的结构、质地、色彩、花型等要求也较高。讲究装饰、配套。在款式、造型、色彩、纹样、缀饰等方面不断变化创新、标新立异。时装是在服饰文化发展中形成的。中国古代就出现过时装流行的现象。《韩非子》中记载“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汉代出现“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南北朝时有“梳饰多今世,衣着一时新”;唐代有“时衣”、“时服”、“时世妆”的描述。现代时装一般认为起源于西方宫廷服装。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日本男装协会提出T、P、O(时间、地点、场合)概念和美国人倡导“孔雀革命”(以雄性孔雀开屏显美喻男装时装化)之后,时装扩展至男装。中国于20世纪初在上海出现时装生产和表演,现代时装业从此逐步兴起。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山丹曾流行过一段时间的化纤面料的衣物,“的确良”、“华达呢”是男女老少的首选。颜色却还是单调,“蓝、黑、灰、白”是主色调。款式以“中山装、军便服、对襟袄”为主。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款式与色调逐渐多样化,也更为丰富多彩。男性穿起了西装,女性开始穿起了裙装,佩戴首饰。旗袍在山丹这个小城偶尔也能出现。到了如今,市场更加开放,只要广州批发市场有的服装饰品,山丹几乎都有,价位还是随行就市,符合大众消费,当然层次不等。
  如今,随着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脚步,山丹这个小县城也是紧随时尚潮流,和着时代的节拍,张扬着自己时尚而又靓丽的服饰文化。可以说山丹年轻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穿喇叭裤、穿西装、穿旗袍、戴首饰所掀起的服饰革命到如今的国内知名品牌在山丹纷纷落户,遍地开花。现在,对时尚的追求不仅仅是年轻人的专利,中老年品牌男装、女装、鞋店、首饰店等山丹几乎都有,如:哥弟、声雨竹等,全国连锁金店周生生、老凤祥等。
  时装已成了现代人消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追求时尚,追求美是每一个人热爱生活,张扬个性的最好诠释。

知识出处

山丹民俗

《山丹民俗》

出版者:敦煌文艺出版社

本书从饮食习惯、节日礼俗、地方方言等方面记述了山丹的民俗文化,反映了山丹地方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的特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