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特色的衣食住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民俗》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346
颗粒名称: 独具特色的衣食住行
分类号: K892.23;K892.25
页数: 36
页码: 109-14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独具特色的衣食住行民俗,分别记述了服饰特点、饮食风尚、家居风格、行旅习俗等。
关键词: 山丹县 衣食住行 风俗

内容

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生活民俗,最先只以满足生理需要为目的,如以饮食满足维持生活的需要;以服饰满足遮身蔽体,防寒保暖的需要;以巢穴房屋满足抵御风雨侵袭,防御野兽伤害的需要;以器物用具、医药疗疾扩展延伸人体器官功能,实现增强生活能力的需要。物质生活民俗的最初阶段是在无意识中自然形成,所以族群之间的差别主要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复杂化、等级身份的严格化,生产条件的差异,人生礼仪的繁复,重大历史事件的作用,以及宗教信仰、审美观点、政治观念、社会心理的差异等,各民族生活民俗也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它所满足的已不仅是生理需要,同时也包含了精神方面的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等较高层次的需要。在这些差异的形成过程中,无意识逐渐退居次要地位,自觉意识逐渐居于主导地位。
  物质生活民俗的每一个方面,几乎都是该地域人们传统观念的外化,它不仅造成族群成员之间的共识性,产生彼此身份的认同感,而且还可以强化其宗教信仰、伦理观念和政治观念,增强其内聚倾向。
  服饰特点
  山丹人衣着穿戴的服饰,是由最初遮身蔽体,防寒御暑为主要目的,后来为了适应生产需要,如狩猎、为防御野兽伤害,穿兽皮制衣;骑马放牧,保护腰腿不受风寒,需要穿宽大长袍、胡服骑射;后来由于社会分工细化,等级身份严格后,服饰成为社会角色和等级身份的标志,在服饰式样、质地用料、花纹图案亦有区别,呈现出多样性、标识性。
  山丹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历为兵家所必争。山丹特殊的地理位置给山丹人民带来了诸多不幸。在旧社会,衣着等物质生活十分欠丰,提高的不是很快,甚至有大姑娘出门没裤子穿,借别人的裤子出嫁。在那时,对老百姓来说,衣着谈不上讲究,能有衣服穿就已不错了。因而,山丹服饰特点简单实用,但也不失地域风格。
  毡袄
  “毡袄”是一种盛行于山丹二三类地区的羊毛制作的衣服。隔潮保暖、风吹不透,雨淋不湿。它有专门的“毡匠”制作,一件毡袄,需要8~9斤纯羊毛。匠人将羊毛摊开,放在竹子做的工具上,按照衣服样式铺好,弹松,然后像擀毛毡一样擀到需要的厚度(约2厘米),然后剪裁得当,用捻好的羊毛线把衣服缝制好,有条件的人家还要缝制彩色花边,这样结实又好看。毡袄既能遮风挡雨,累了还可席地而坐,不湿而暖,困了还可半铺半盖席地而眠。
  毡靴
  山丹人穿鞋子,农村布面鞋子最普遍,鞋底都用麻绳纳成,鞋帮一律青色,或条纹或青布料,现在农村富裕了,鞋样颜色有了变化,几乎城里商场买什么鞋子,都能买上穿。布鞋夏有单,冬有棉鞋。棉鞋里有一种鞋子左右不分,叫“鸡窝窝”棉鞋。其实“鸡窝窝”鞋最早从“毡窝窝”演变而来,是洗毡的匠人专门用羊毛洗成的,一般底子是牛皮底子,硬而且结实。也有毡底毡面,用羊毛线缝合而成,因鞋头上翘,中间用毛线缝合隆起,还有一种叫法“牛舔鼻子”毡靴。
  毛衣
  山丹几乎家家养羊,所以盛产羊毛。羊毛分“秋毛”和“春毛”,分别是秋天和春天剪的。秋毛“擀毡”(做毛毡之谓),春毛“捻线”。这个线怎么捻是有学问的,用木头小杈拴住线固定好,然后旋转木头杈,随着木头的转动羊毛线就捻好了。人们将羊毛捻成线,手工编织成各种样式的毛衣、毛袜等,冬天穿着既保暖又美观。织法有全平针、四平针,也有兴趣大,手法巧的,编织各种各样的花样,如凤尾花等,煞是好看。
  毛袜
  山丹女性最早的袜子,也叫“裹脚布”,那时妇女从小缠足,俗称“三寸金莲”,以畸形为美。新中国建国后,妇女不缠脚了,但还穿粗土布做的布袜。但山丹羊毛多,比照着布袜,挑织成毛线袜。织毛线袜的却多是牧羊人或中老年男人,在牧羊时带着竹子或铁丝,还有动物骨头磨制的签子,一边跟着羊群走,一边手里织毛袜。手快的人,两天可以织一双。还有爱美的人把毛线染成五颜六色,毛袜也色彩丰富多了。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山丹人穿袜子的也变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兴起“长筒丝袜”,那时把“丝袜”叫作“洋袜”,在当时是奢侈,现在却是普遍了。但现在“毛袜”在寒冷的冬天,老年人或小孩子,还是有穿的,尤其老年人是舍不得放弃。
  皮夹夹(背心)
  山丹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气候温差大,在穿衣上有“早穿皮袄晚穿纱”的俗语。旧时一般人家就两套衣服,夏天一身单衣,冬天一套棉衣。单衣里蓄一层羊毛就成了棉衣。样式男人为对襟袄,妇女是大襟袄。中年绅士在清代、民国时期外穿长衫,后来逐渐由长变短。后来把上衣都统称为“主袄子”,样式也很单一。改革开放以后,中山装、西装等样式日渐丰富起来,尤其妇女穿裙子、戴首饰的比比皆是。面料也从早先自纺自制的毛褐,奢侈一点有洋布、棉布到化纤衣料“的确良”、“华达呢”、“哔叽”到现在的纯棉布料和加了各种特殊用途的面料,如蚕丝、天鹅绒、蕾丝面料等等,应有尽有。但有一样衣服却一直备受青睐,山丹人叫作“皮褂子”,也叫“皮夹夹”。是用熟好的羊皮请皮匠缝制(现在裁缝也做),无袖,羊皮向外,羊毛向里。条件好了以后都外附布料,看起来和布料衣服没两样,但内涵丰富,是抵御河西寒冷的天气一绝。如今年轻人不穿,但老年人还是很喜爱。山丹还有一个习俗,婴儿一出生,为了使孩子的腰长得直,就要用棉布做的“缠缠子”缠腰,然后穿上“棉筒筒”(一般讲究外婆做),也叫“棉夹夹”。夹夹背后中间缀一心尖朝上的心形小布袋,里面装苍术、鸡锁骨、海贝等物,也叫“记性子”。若已剃过胎毛,则将“胎毛球”也缀在旁边,祈求小孩增强记忆,防病健身,平安成长。
  老羊皮袄
  山丹军马场是汉代“皇家牧马苑”,曾繁殖过汉武帝从中亚大宛得来的“汗血宝马”。牧马人穿着最有特色也最能抵御祁连山温差寒冷的“老羊皮袄”放牧,白天穿夜里盖,既挡风又保暖,适合当地气候。老羊皮袄用绵羊或山羊皮缝制,大襟(斜领)掩于右腋下,羊皮光面朝外,毛面向里,有长有短。羊皮袄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还很实用,后有所改进,里子是羊羔皮,面子用布料“华达呢”制作,样式也有了改进好看多了。当地老百姓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都渴望能穿上一件军大衣,当时马场军队化管理,马场干部和职工每年都会领到一件“将官呢”的军大衣,穿不破,便低价转手卖给当地老百姓。
  羔子皮筒子
  传说西汉霍去病征战河西时建立了“山丹军马场”,后来曾繁育过汉武帝从中亚大宛(读音yuan,今乌兹别克一带)得来的“汗血宝马”。军马场是祁连山下东亚最大的马场,海拔高,早晚温差大,夏天夜里也很冷,冬天夜里零下几十度。牧羊人为了度过这寒冷的夜晚,自己发明一种御寒的类似于羊皮袄,但有特点的衣服,叫“皮筒子”,用羊羔皮或老羊皮做成的长袍,领上加头套。牧马人在寒冷的冬夜草滩上,两个人互相将双脚伸进对方的羊皮筒中,裹紧,用头套盖住头,很暖和,既牧了夜马,还能休息,两全其美。
  攒头子鞋
  山丹人穿鞋子,无论老、中、青,也无论春夏秋冬,穿得最普遍、也最普通的是布鞋,有圆口布鞋或方口布鞋,还有棉窝窝。现如今商品丰富起来,除了老年人和一部分中年人还穿自家做的布鞋,年轻人和一部分中年人都穿出售的布鞋、皮鞋、运动鞋等等,花样品种多。山丹人穿的布鞋里有一种特殊样式的鞋子,大多是小孩和老年妇女穿着,叫“攒头子布鞋”,鞋底鞋面都是布料制作,鞋底用细棉线绳密纳,纵横成行,硬如地板,结实耐用。鞋帮花样要繁复些,有用细线穿织,鞋头绣花或攒花,用花布条或有色碎布条裁成条,也有用绒线,一层压一层密密缝在鞋头上,有时还做成各种凹凸不平的装饰,叫“花转转子”,认为这种做法很吉利,能给穿着的人带来福气。如今,只有少数的小孩子有福气穿上这种鞋,因为只有奶奶辈的人会做,如今的年轻妈妈不做鞋,网上啥样鞋都能买上,但“花转转”鞋买不上。
  大襟袄
  大襟袄一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都流行于山丹民间,当时,山丹农村一般男人穿蓝色或黑色的大襟袄,中年妇女穿青色或灰色,年轻一点的穿带花的土布大襟衫,样式斜领,衬里,大襟掩于左腋,缀纽扣。纽扣样式特别也叫纽襻子,用布条编成细绳绾结而成,分盘纽和纽襻组成,花样有蝴蝶、花朵、叶片等形状,在青蓝色衣服上有装饰衬托作用,很受妇女喜爱。不过那时穿衣都是妇女自缝自制,冬天的棉衣在里衬里加一些羊毛进去,就暖和了,冬季人们也多穿大襟棉衣过冬。山丹人的大襟袄还叫“左襟衣”,是受了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古时中原地区的人们是“右襟”,衣服的前襟向右方覆盖。其实,大襟袄这种服饰还是来源于中国经典服饰旗袍,只是老百姓根据穿着环境做了改良。现在的年轻一代又对旗袍青睐起来,礼服都或多或少接近于以前的旗袍样式。
  大裆裤子
  新中国建国初,山丹人穿裤子都是无门襟的大裆裤子,裆很大,垂下来很长,裤腿宽,用一条布带或毛绳当裤腰带。颜色也多为青色、蓝色。俗称“青裤子”。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逐渐有所改变,裤脚变小,腰也变小,有了门襟,俗称“制服裤”。到了现在,裤子花样繁多,年轻人多穿牛仔裤,铅笔裤、直筒裤等等,但现在的运动休闲裤又有了掉裆裤,类似那时的大裆裤,只是面料花样繁多。
  牛吃水毡帽
  牛吃水毡帽旧时是牧羊人戴的帽子,用羊毛洗成的毡做成的,头顶隆起,两边翻卷起来,因它的形状像簸箕样,形象一点像牛撅着嘴巴吃水的样子而得名。戴着“牛吃水毡帽”放牧,可以抵御祁连山冬夜零下几十度的低温,耳朵和头顶都不会受到风寒的刺激,是放牧人的“宝贝”。这种毡帽,只有具备相当技能的毡匠才会制作。先将毛分清黑白色,分别擀成直径1尺左右的小尖底锅形的毡胎,约1厘米厚,再将两侧及后沿卷起,前沿向前方捋直,像牛伸出嘴吃水的样子,样式像现代女警察戴的帽子。
  包巾
  山丹农村妇女普遍使用的一种围巾,正方形。针织而成。有单色、花色、方格花色,围着它劳动时可以遮蔽风沙和阳光。妇女多盘发,围巾似手帕一样围在头上避免阳关晒伤头发。现在年轻妇女多以围巾做装饰用,形状也有了变化,多为长方形,围在脖子或胸前搭配服饰,多是为了好看。当然,在寒冷的冬季也有抵御风寒的作用。
  香袋荷包
  山丹民间叫荷包子,在端午节这一天缝制,里面包着艾叶、香茅草等中草药,有驱虫防病的意思。缝制时用彩色绸缎一般缝成鸡心,心灵手巧的媳妇还可以缝制成公鸡、马驹、鹿羔、金鱼、荷花等形状。做荷包是端午节姑娘们最重要的事,这一天,出嫁的姑娘也要回娘家“躲端午”。山丹马营、霍城在端午节这一天要给回娘家的姑娘吃“艾不拉子”。采嫩的艾叶洗净,拌上二倍左右的麦面粉,放在蒸笼里蒸熟后,拌上适量的熟青油和盐末,吃起来松软香甜。剩余的艾叶晾干,来年做荷包子,还可艾灸。
  喇叭裤
  张掖地区五县市中,山丹县人口居中,大约22万人口。但山丹人却常在好多新鲜事物面前独领风骚。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喇叭裤在山丹这个小县城的兴起,绝不是偶然的,是年轻一代对美与时尚的追求,是个性的张扬。也是山丹年轻一代对服饰追求时装化开了先河。
  喇叭裤据说是西方水手发明的服饰。水手在甲板工作,因海水易溅进靴筒,所以想了这个改变裤脚形状的办法,宽大裤脚罩住靴筒,以免水花溅入。1960年成为美国的时尚,后来“猫王”把喇叭裤推向了时尚巅峰,随后流传到日本和港台。随着日本和港台电影在中国内地的流行,风靡大陆。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前的中国,人们的服装样式极为单调,尤其是男式服装,更为千篇一律。当时城市中的男装仅有毛式制服、中山装、茄克衫等几种,裤子大概只有一种又肥又大的直筒裤了。服装款式的单调也压抑着每一个年轻人的个性。后来,喇叭裤的兴起。“国防绿”和“蓝蚂蚁”垄断了中国人的视觉。之前人们只有衣服,没有时装,喇叭裤的出现,颠覆了几十年来中国人对服装的刻板认知。它成了年轻人对中国人审美习惯最初的挑战,虽然刚开始挑战者只是极少数,但是,正是这极少数人的挑战,悄然地改变着当时人们着装的审美观,也在潜移默化中拓展着所有人的视野,融化着人们保守的思想。
  喇叭裤的出现也折射出中国当时那个时代的躁动,张扬着那个时代年轻人的反叛心理。之后中国经历改革开放,从当时“不正经的人”穿的服装,到21世纪初的流行趋势,见证着喇叭裤逐渐变成引领时尚的标志。喇叭裤不仅定格了一个时代的历史,更镌刻着无数人关于改革之初最质朴、最真实的记忆。山丹这个小城在改革的浪潮中也是与时俱进。
  时装
  顾名思义时装就是款式新颖而富有时代感的服装。时间性强,每隔一定时期流行一种款式。采用新的面料、辅料和工艺,对织物的结构、质地、色彩、花型等要求也较高。讲究装饰、配套。在款式、造型、色彩、纹样、缀饰等方面不断变化创新、标新立异。时装是在服饰文化发展中形成的。中国古代就出现过时装流行的现象。《韩非子》中记载“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汉代出现“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南北朝时有“梳饰多今世,衣着一时新”;唐代有“时衣”、“时服”、“时世妆”的描述。现代时装一般认为起源于西方宫廷服装。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日本男装协会提出T、P、O(时间、地点、场合)概念和美国人倡导“孔雀革命”(以雄性孔雀开屏显美喻男装时装化)之后,时装扩展至男装。中国于20世纪初在上海出现时装生产和表演,现代时装业从此逐步兴起。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山丹曾流行过一段时间的化纤面料的衣物,“的确良”、“华达呢”是男女老少的首选。颜色却还是单调,“蓝、黑、灰、白”是主色调。款式以“中山装、军便服、对襟袄”为主。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款式与色调逐渐多样化,也更为丰富多彩。男性穿起了西装,女性开始穿起了裙装,佩戴首饰。旗袍在山丹这个小城偶尔也能出现。到了如今,市场更加开放,只要广州批发市场有的服装饰品,山丹几乎都有,价位还是随行就市,符合大众消费,当然层次不等。
  如今,随着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脚步,山丹这个小县城也是紧随时尚潮流,和着时代的节拍,张扬着自己时尚而又靓丽的服饰文化。可以说山丹年轻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穿喇叭裤、穿西装、穿旗袍、戴首饰所掀起的服饰革命到如今的国内知名品牌在山丹纷纷落户,遍地开花。现在,对时尚的追求不仅仅是年轻人的专利,中老年品牌男装、女装、鞋店、首饰店等山丹几乎都有,如:哥弟、声雨竹等,全国连锁金店周生生、老凤祥等。
  时装已成了现代人消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追求时尚,追求美是每一个人热爱生活,张扬个性的最好诠释。
  饮食风尚
  “民以食为天”,人类能够生存,需要食物。和其他动物一样,牛要吃草,狮子老虎要吃肉,人也需要吃饭。早有圣贤说:“食、色,性也。”食物是人类保证自己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但人类同其他动物又有区别,人类发明了熟食。炎帝拾得丹雀衔来的一株九穗禾上的谷粒,播种后产米供食。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杜康开酿酒先河。陶器的使用、配酒菜肴的变化及烹饪技巧的提高,使人类从茹毛饮血的时代向人类文明饮食习俗发展,逐步开始了人类饮食习俗惯例的开端,加快了人类文明发展过程。山丹县地处河西走廊蜂腰地段,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盛产小麦、油菜、青稞、胡麻。古时为少数民族集聚地,有多种饮食习俗的沿袭和流传,多年来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饮食风味习俗。
  日常饮食习俗
  一日三餐是人生理的需要,为了体能而形成的饮食习惯。山丹的马营、霍城等乡镇是青稞、豆类、菜籽油等农作物的盛产地,陈户、位奇、东乐等乡镇是小麦的主要产地,清泉等城郊多种植蔬菜瓜果,像洋芋、白菜、胡萝卜、白萝卜还要外销创收。初夏野菜也是饮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像黄花菜、曲曲菜等。
  山丹人习惯于一日三餐不离面食和馍馍,尤其喜欢面食。肉食主要是牛、羊、鸡、猪肉。蔬菜有洋芋、白菜、萝卜、韭菜、芹菜、包包菜等。日常饮食一般简洁新鲜,口味喜欢多味菜肴,偏喜酸辣。
  一日三餐是早、中、晚饭的分称。山丹本地人居多,现在外来人口慢慢增多,但一日三餐的习俗惯例传袭久远,外地客人还是入乡随俗的多。山丹人早餐有臊子面、牛肉面、糊饽、油茶、稀饭馒头,冬天喜欢喝羊肉、羊杂汤,还有荷包蛋也是山丹人早餐不可缺少的一种。中餐,俗话叫晌午饭。中饭家常主要就是拉条子、凉面、青稞面箭头、拨鱼面等,花样繁多,品种俱全。晚饭一般以清淡为主,主要有洋芋面条、扁豆面、揪片子等,比较随意。
  民间饮食传说
  1.一日三餐的来历
  山丹民间流传着关于人们一天吃三顿饭来历的传说。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后,世上的人都是靠吃野东西为生,猎取了野物就大家分着吃,没有野物就上山吃山上的野果子,下河摸鱼,反正是弄到啥吃啥。后来人们学会了种庄稼,但收的粮食都交玉皇大帝了。那时种庄稼没牛,犁地用人拉,挖土用人刨。人又要种庄稼,又要找吃的,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吃饭就有一顿无一顿的。没多久,人们都饿得半死不活的了。玉皇大帝一看,他就发了善心。让天上的牛神到凡间传他的圣旨:“从今以后人可以三天吃一顿饭。”
  这牛神是个软心肠,他来到凡间,一看呀,人个个都是黄皮寡瘦的,肚囊皮饿得贴到了脊背骨,还要整天干活,根本受不了。牛神想,人三天吃一顿饭,肯定还是活不下去,就对人们说:“玉皇大帝有旨,从今天起你们可以每天吃三顿饭。”说完,他就回天上去了。
  从这天开始,人们才一天吃三顿饭。后来这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就把牛神打下凡尘,让他戴枷拉犁种庄稼,永远不准他再回天上,玉皇又怕它乱跑乱说,揭露自己在天上吃喝玩乐的底子,就在他喉管儿上钉了颗钉子,让他说不出话;在牛鼻子上打了个洞洞穿根绳锁套起,让他乱跑不掉,才放了心。
  牛神到凡间后,把人的重活都干完了,很辛苦。对人的帮助很大,所以庄稼人对牛特别好。
  2.中午饭的来历
  山丹民间流传吃中午饭的传说。从前的人,只吃两顿饭,早饭和晚饭。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要修万里长城,这是个出大力气的活,每天都要累死饿死好多人。秦始皇怕修不好长城,就准许大家每天在两顿饭之间在吃一顿饭。因为是秦始皇赏的,就叫赏饭。后来人们又叫成“晌饭”。又因为这饭是在中午吃,人们又把它叫作“晌午饭”。从此,人们就开始一天吃三顿饭,一直沿袭到现在。
  3.吃饭与洗脸
  山丹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凡间刚有人时,天下没有规矩,玉皇大帝就给凡间立规矩。一天,玉皇大帝把牛找来对他说:“你下凡去叫人每天要洗三道脸,吃一顿饭。不要传错,传错了就罚你。”牛下凡后,把玉皇大帝立的洗脸、吃饭的规矩传反了,传成人要“每天洗一道脸,吃三顿饭。”结果脸洗少了,饭吃多了,有的人就光顾肚皮不顾脸,成了好吃懒做不要脸,天下的粮食也就不够吃了。粮食不够吃人就上天去找玉皇大帝要饭吃,玉皇大帝感到奇怪,粮食为啥不够吃了。要饭吃的人就说:“是你玉皇大帝派牛下凡传的规矩,叫我们一天洗一道脸,吃三顿饭的呀。”玉皇大帝一听就冒了火、马上把牛找来问道:“我叫你传天下的人每天洗三道脸吃一顿饭,你怎么传成一天洗一道脸吃三顿饭?现在人都不要脸上天来找我要吃的,我拿啥给人吃?这规矩是你传的,现在天下的粮食不够吃,你就下凡拉犁耕地种庄稼去吧。”牛只好下凡给人拉犁耕地。人间就有了每天洗一道脸、吃三顿饭的规矩,时间一长,有些要脸的人每天多洗一道两道脸,有些则一道脸也不洗,成了好吃懒做不要脸的人。
  节日、信仰、礼仪的饮食习俗
  人们平常说“三分食物七分情趣”。节日饮食就有了情感在里面,成了一种载体,具有了精神和文化的内涵。一年四季,各种时令的节日食品的形成或出于对神灵、祖先的崇拜,或是对于生活的热爱和期盼,使节日食品显得丰富多彩。如山丹民间大年三十吃饺子、正月十五的元宵、腊八吃粥、端午蒸糕卷儿等,都有寓意在里面,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
  信仰的食俗,主要是用饮食生活来反映信仰寄托的习俗,像给神灵、亡灵的“献牲”、“献饭”、“祭奠”。山丹民间信仰在饮食上的表现形式也是具有地域特色,如小孩子满月、百日时要蒸面桃供奉神灵。为防止孩子生病,到各家要面要米,叫作“讨百家饭”。十月初一祭祀亡灵时,要蒸“供养”(山丹馍馍的一种)。有些饮食习俗则有了迷信的成分,如怀孕妇女不能吃兔肉,害怕生出来的小孩是兔唇,禁忌怀孕妇女吃姜,害怕生出来的小孩是六指,这些都没有科学依据的,只是人们在物质利益方面的体现。
  礼仪的饮食主要反映在婚嫁、来人待客方面,如婚礼、小孩生日、过寿待客的酒席。山丹有最早流传的罐罐席,包括了食材的等级、宴席的座次、上菜的顺序、敬酒的礼节等,是山丹宴席文化中沿袭下来的最隆准的宴席。还有如婚礼中的“交杯酒”、“来客茶为先”、招待亲戚要饮酒,山丹人久负盛名的“穗子酒”等等。
  山丹特色饮食
  因山丹特色小吃很多,我们专门出版了《山丹美食》一书,这里仅选几例说明。
  1.茶礼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是茶的故乡,善饮者不可一日无茶。殷周时期茶是作为祭品的。西汉时认为茶是“养生之妙品”。饮茶之风盛起于唐宋,尊为“茶祖”的唐人陆羽著有《茶经》而流传于世。元、明、清时,更是嗜茶成风,处处有茶馆。山丹虽不产茶,但地处古丝绸之道,是通往东西南北的要塞,物资集散之地,其饮茶之风也很久远。因茶为舶来品,显得尤为珍贵。一般平常人家多是自制山茶,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砖茶盛行,逢年过节,山丹人家都要买一块“茯茶”,也就是砖茶,一般都是用来待客。
  客来茶至,以茶为礼的习俗由来已久。山丹人好客,就是路人、陌生人讨口茶喝,也是热心待之,有俗话说“来客不倒茶,不是好人家”。来了客人,首先笑脸相迎,迎客人进门,先让着客人坐炕上,倒上一杯茶,接着就要端上山丹的馍馍,让着客人喝茶吃馍,暄寒问暖,随后再做拉条面、羊肉垫卷子等正式饭菜来待客。
  山丹民间还有一种近似于饮料的茶:“酸刺果儿茶”、“杏皮子茶”、“沙棘茶”三种,这都是老百姓自制独创的家常饮品,不仅口味独特,还有药用价值,深受民间喜欢,有时也用来待客用。
  山丹人一直以茶交友,用茶应酬,还有“吃茶讲和”,“吃茶定亲”都已成一种礼俗,以一种风俗延续下来。如今的山丹县城,到处都有茶馆、茶楼,人们谈生意,约朋友都愿意选在茶楼,环境幽静,适合谈天、谈生意。喝茶已是一种习俗与礼节,在山丹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2.山丹罐罐席
  罐罐席,是山丹人对老席的叫法。起源于哪朝哪代无考,但它真正的兴盛年代应该是明清时期。后来经过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段短暂的复苏时期后,逐渐慢慢在消失。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做罐罐席的山湾名厨刘玉选人人皆知。后来陈户乡寺沟村大厨刘学孟跟随他学过厨艺,据说还不算他的嫡传。陈户村的周多全是刘学孟的舅子兼弟子,在陈户一带小有名气。周多全说他在二十多年前一直在做罐罐席。可如今已多年不做了。原因很多,与改革开放后其他菜系的逐渐进入有很大关系,如今可以说要消逝了。
  山丹罐罐席有着显著的地域特色。是传承和吸收了本地自古以来多种宴席之所长的民间传统宴席。它里面包含着山丹红白喜事待客方式,综合百家之智慧及养生理念、传统文化、国学理论、宴席酒文化等等。菜品显著特征是以烹饪猪、牛、羊、鸡肉为主,菜品形式以传统见长,菜肴淳朴、口味浓郁、厚重,咸甜酸辣俱全。因山丹地处丝绸之路河西走廊蜂腰地段,它在多种饮食的融合中脱颖而出,形成了山丹独有的饮食文化特色,更加呈现出的是一种北方的粗逛大气,少了南方菜肴的温情婉转。
  历史上,山丹县三类地区均有风格不同的传统“罐罐席”制作工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随着全国各大菜系尤其是川菜在山丹的兴盛和交融,传统的“罐罐席”渐渐湮没于浩如烟海的诸种菜系之中。更主要的是,随着现代瘦身饮食观念的盛行,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垂涎于多肉的“罐罐席”了。罐罐席已过了风光时节,渐渐已消逝了,偶尔会有老年人说起。
  知情的老人们说起老山丹的罐罐席,是意犹未尽。山丹罐罐席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盛宴,只有在重大仪式上才会出现,如生诞寿辰、婚丧嫁娶、孩子满月等。计划经济时代的山丹,不像现在有这么多酒店饭馆,平民百姓又大多都比较清贫,遇到红白喜事都是在家里、村里支起大棚来招待亲朋好友。罐罐席也因着家境的富裕和清贫分为几种,档次最高的叫鸡肘席(也叫海参席或十二楼全席),十全席次之,最低层次是五碗一盘。那时稍微日子能过得去的,婚丧嫁娶时,就是砸锅卖铁也得做几桌十全席。日子过不光堂的,只好以五碗一盘待之。
  罐罐席在当时是一种既隆重又实惠的菜肴,不仅吃席有规矩,上菜也有讲究。吃席时有严格的规矩,一席八人,一房间一般设三至四席。坐次依长幼尊卑和辈分大小而定。首席的上席在房正中与门相对的位置,二、三席分别在首席左右两厢的地方,与上席两相遥对。上席位必须坐的是德高望重者。每次上来一道菜每人依次喝一口酒,先从上席位开始喝起,大碗装肉,大碗盛酒,这是山丹人的传统。酒席桌上放了满满一碗青稞酒,大碗里青稞烧出的粮食酒幽幽地散发着醉人的酒香,大家依次端碗反时针轮流转,喝完一圈酒碗重回上席席首位置。这时,上席位辈分最高或者最为德高望重者就会举起筷子指向桌子中央的菜说道:“请,大家请。”于是,全桌的筷子才七前八后伸过去,分解着同一个猎物,但绝没有抢夺和选择的迹象,挑到哪个就是哪个。那时吃席,人们都正襟危坐,很少说话,看长者动一下筷子,晚辈依次才能动筷子。
  喝酒有规矩,上菜也有讲究,俨然有序。菜品里主要有猪肉,有时也有牛羊肉和鸡肉,但都很稀罕。现在席上都是整块整块的肉,可人们吃着不香,看着生厌。那时候一桌十全席仅用四斤左右的肉,碗中的肉是切块的,不大不小,用来提味,一人只吃一块,没有多余。席做好了,上菜讲究顺序,先上水菜(凉菜,有自家发的豆芽,还有自产的胡萝卜、韭菜等,荤菜有肝、肺等),要上水菜碟八个,上水菜的菜碟要一平一立,平是盘,立指的是碗,四个荤菜,四个素菜。水菜上后要开始上炒菜,这个炒菜最有意思,叫纱帽翅儿,中间一大盘菜(平),两边上各上一碗(立)菜,共上两次,像是纱帽翅抖三抖,很形象。最后上的大菜就是十大碗,有红烧肉、有鸡肉,有丸子炖肉、粉条炖肉、腐竹炖肉,豆腐炖肉,萝卜炖肉、土豆炖排骨、糯米碗、八宝汤,在上菜中间依次要上油饼、花卷、包子、馓子、糖花子、干果等等。上完十大碗后,最后必须上胡辣汤一盆。十二楼全席和鸡肘席大致相同,要上全鸡和全肘。五碗一盘席是档次稍次一点的,水菜(凉菜)和十全席的水菜一样,其他就简单多了。
  山丹“罐罐席”的菜谱,应该是根据年代的不同而发生着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烹饪技法基本是煮、炸、炖、蒸,有严格的程序和工序。其技艺主要在选料、刀功、火候的掌握以及配料的选择上下功夫。譬如肘子肉,上笼屉蒸,就得两三个小时以上。由此制作的菜肴制作精良、选材考究、经济实惠、肥而不腻、老幼皆宜,且具色、香、味、型俱佳兼具顾着北方菜系特点,荤素菜搭配营养丰富、吃法讲究。
  做罐罐席首先要盘好“猪槽”炉子。泥炉子有许多讲究。首先要有仪式,需要大红被面、大枣、糖果,还有红包。还听说使用过的“猪槽”炉子,喜事用的可以留下来,等待更多的喜事来临;丧事用过的要赶快拆了才吉利,这也是老百姓最朴素的想法。
  其实山丹的好多美食都是从“罐罐席”沿袭而来的,我们的羊肉炖萝卜、牛肉丸子、肘子豆腐、白斩鸡、八宝饭、糖醋里脊、拔丝洋芋等等,美味无穷。如果根据当代人的口味调节一下,罐罐席其实是很有营养的绿色宴席。
  3.山丹青稞酒
  山丹的青稞酒,是地地道道的烧酒。那个曲子味扑鼻醇香、浓烈,似是草原上的一匹烈马。青稞酒,其实就是从草原上无际的青稞地,这块巨大的酒醅中过滤出来的一种精华醇液,一种结晶着草原豪放的韵味、山丹人朴实韵味的酒。
  青稞酒不仅山丹人喜欢,外地人一喝就会喜欢上这种纯烈的酒。醉过了才知道它的浓烈和甘醇。它是真真的白酒,是入口就让你脸红心跳,让你醉的痛快、醉的不知身在何处的琼浆,它是草原上的伏特加。
  山丹青稞酒是一种纯粮食酿造的酒,它的制作工艺是运用古老的烧制法而成,与现在勾兑而成的白酒大相径庭。山丹青稞酒的原料以马营、霍城等地的绿色青稞为最佳。以八分熟的青稞在酒曲作用下发酵而成,青稞酒是山丹的特产,喝青稞酒不口干、醒酒快。山丹青稞酒各家有各家的酿制绝活,但也大体相同,首先将青稞洗净,注意不能在水中浸泡时间太长,然后将青稞倒入锅中,加入比青稞多60%左右的水,蒸煮过程中,大部分的水都会被青稞吸收,此时或不能过于旺盛,一边煮一边要用干净的木棍翻动,这样能够让锅内的青稞均匀熟,等到青稞煮到八分熟的时候,便可以停下来(没有煮烂、但是可以用手轻轻捏烂即是八分熟)。然后青稞冷却20~30分钟,将之平铺在干净的白布上,然后均匀撒曲(注意此时青稞不能太烫,否则会让青稞酒变苦),然后用绵布包起来放置在温度27~32℃之间的地方,在夏天经过2夜就能闻到酒味,冬天三天左右,这种方法和南方的甜酒酿制方法类似。制酒过程中主要的工序有制作酒曲和发酵、蒸馏,每一环节都有严格的标准。最后的勾兑就是各家出彩的部分,也是各家的特色。
  山丹农家过年要有肉有酒,酒指的就是散装的青稞酒。只有肉,没有酒,过不了年。谁家过年不装青稞酒,谁家就对不起亲朋、村人、贵宾,对不起家中喜酒的老人。为了过年,农历腊月就有人陆续打酒了,家家的大老爷们就会打来最少三五斤散装的青稞酒,如今会买来瓶装的、精装的,老百姓还是觉得散装的实惠,喝起来爽快,还是喜欢一桶一桶装来散装的青稞酒,香味弥漫在村间,走进每一个院落,便满院飘香。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刚刚改革开放的农村,村头必有一两户酒家,说不定还真有祖传的酿酒技艺,传下一套严格的传统酿酒法,一辈传一辈,辈辈在村里可以压得住人。喝酒的人,有独自一人自酌自饮的,有三五相约划拳行令的。
  山丹人制酒有章法,喝酒也有规矩。尤其在宴席上饮酒,山丹人是有讲究的,不仅座次有别,而且所行的“穗子拳”,所饮的“穗子酒”最独具特色,所谓“穗子酒”,概言之,便是输酒带利,即酒量加倍。至于加几倍,行拳前由双方约定,但也有杯酒杯穗的惯例,意即输一杯酒要连带一杯“穗子酒”。至于哪些酒可以带“穗子”,有两个“公约”,不可违拗,否则便会严重犯规而领受罚酒。一是“寿星酒”。位低年小(若为亲戚、族人要论辈份行次)者向位尊年长者行拳时将“一”呼为“寿星”,以表敬意;与此相反,尊长者对卑幼者行拳时将“十”呼作“大运”,以示祝愿。“寿星酒”、“大运酒”分别由在座的年龄最长者和最幼者来饮。倘若不胜酒力,消受不了所有的“穗子酒”,也有办法:第一次饮时将“穗子酒”加一倍喝了,然后宣布谁输谁饮或按年龄序列依次而推,谓之“拔根”。
  二是“俩好酒”。无论“哥俩好”、“爷俩好”、“师生好”等都带“穗子”。一般初次行拳时不管谁输,双方各饮一杯,以显友好,之后谁输谁饮。喝“穗子酒”,行拳时必先出大拇指,以“俩好”开始,称为“戴帽”。通常只带一“帽”,也有戴两“帽”的,以示增进友情。
  在山丹,还有好多有趣的酒令,如“打通关”、“打篮球”、“风刮草帽子”、“敲杠子”、“开火车”、“锅锅舀水”、“石头剪子布”、“说七倍”等等,五花八门。对于外地客人,最不能理解和适应的是山丹的“穗子拳”。“穗子拳”使行拳的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山丹人长期习此拳法,久之得心应手,而外地客人则顾此失彼,防不胜防。探究“穗子酒”的初衷不外乎“劝君更进一杯酒’,实在是友好而且是增进友好的“一杯酒”。当然,山丹“穗子酒”作为酒文化中的一种“酒令”形式,具有其独特性,它是山丹人民的平常岁月中逐渐积淀而形成的独特的山丹地域文化现象。
  山丹青稞酒抑或山丹的“酒文化”,经千年风雨,蓄百年世态,经久不衰,代代相传。家家装散酒,户户种青稞,它装入酒瓶或酒坛,名曰:“塞乡酒”或是“山丹红”,出自河西山丹,走向世界。而在千里万里之外的山丹人,以及他们的儿女们,客人们,跋山涉水,千辛万苦赶回家过年,也不外乎是为了回去喝一口家乡酒,喊一回山丹“穗子拳”。都是恋着故土,恋着家乡的味道。
  4.山丹羊肉垫卷子
  山丹自古羊多,羊肉的吃法也比较独特。羊肉垫卷子,也叫焖卷子。垫卷子,以羊羔肉为最佳。
  原料:16斤羊羔1只,清油250克、食盐15克、鲜姜片450克、红干椒50克、花椒粒10克、葱花400克、面粉4~5斤。
  将羊羔肉切成3~5厘米见方的小块,在开水中焯1分钟,捞出沥干水。铁锅上火,倒入250克清油,等清油烧至六成热时,放入备好的花椒粒,炸一分钟将花椒捞出,将焯过水的羊肉倒入锅内用大火不停地翻炒,约七成熟,放入备好的姜、红干椒少量、食盐,不停地翻炒至羊肉自身水干后,再加适量开水,改用小火炖30分钟左右,到肉烂为止。这时再加入开水至没过肉4厘米,调够盐,舀出一碗汤备用。在做肉的同时,另一人开始和面,一斤面放100克温度在10~20℃的凉水、食盐和好面,反复揉300遍至面团精到细腻,用擀杖擀开至1毫米厚,抹上清油,撒上葱花,卷成卷(卷要松,卷的过紧,下到锅里就变成硬块),用刀切成2厘米宽的卷儿,将切好的面卷儿切口朝上,一层一层下锅,盖上锅盖用小火继续焖,待面熟肉烂,如果锅内汤已干,可在舀出的汤调入味精,均匀洒入锅内,如果锅内汤合适,可取少量汤化入味精,洒入锅内,再洒入适量葱花即可出锅食用。由于面肉相互渗透,吃面而喷香,食肉而不腻,因而备受人们青睐,每当贵客登门,山丹人常常以此招待之。
  5.山丹炒拨拉
  炒拨拉子因动作而得名。在露天升上火炉,火炉上支以铸铁鏊子,放入大油,烧至八九成熟时,将切成片的羊心、肝、肺、肚、肠等(也有用猪、牛脏器的)拌入葱段、姜丝、蒜苗段,以及花椒粉、青椒丝或红辣椒粉同时下锅,如果是猪下水,还要加上八角粉,用猛火爆炒2~3分钟,待熟即食。燃料以柴禾为最佳,现在多以煤炭为燃料。
  炒拨拉子冬季进食最佳,麻辣适度,肥而不腻,烟熏火燎,边炒边吃,美味可口,热热乎乎,使食用者身冷而心热,如果再呷上几口米酒,那真叫一个爽,是一种风味独特的街头小吃。实为山丹一绝。是外地人来山丹首选的风味小吃,有“不吃炒拨拉,等于没到山丹”之说。
  6.山丹酿皮子
  山丹酿皮独具特色,一是黄中透亮,色泽迷人;二是质地柔而不绵,筋而不硬;三是佐料独特,清凉爽口。因此,山丹酿皮是四季诱人的风味小吃。特别在炎热的夏天,吃碗酿皮既充饥,又凉爽提神,妙不可言。其做法是,将优质的小麦面粉和好揉成面团,放在干净的水盆里,用干净的搓板反复揉洗,直到面团中的淀粉全部溶入水中,只剩下一小块面筋为止。将盆中溶入淀粉的液体放置一小时左右,待淀粉澄下去后,将上面的清水倒掉,剩下的淀粉糊中加入少量的蓬灰水搅匀,分别倒入特制的平底容器中,液面高低掌握在1厘米,然后上锅蒸熟即可。面筋也一同蒸熟。将蒸熟的酿皮饼卷起来,用刀切成2厘米宽的长条,面筋切成3厘米见方、0.5厘米厚的小方块,一同放进碗里,浇上油泼辣子、油泼大蒜泥、油泼芥茉和加上草果、花椒、生姜、茴香、食盐等调料熬制的醋汁子等即可食用。
  家居风格
  随地而居
  1.山丹民间的土窑洞。山丹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居住条件也因此多样化。山丹最早的先民怎么住没有史料记载。不过根据人类生存的发展规律,人类最早不是住窑洞(即陶复),就是住地窝(即陶穴)。据《山丹县志》记载:宣统初年,山丹住窑洞者达417户,2381人,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仍有许多人在窑洞里居住。新中国建国前的窑洞多分布在沿山地带的马营、花寨、霍城、李桥等乡的部分村社,如马营乡的南窑、北窑、贺家窑洞的地名仍沿用至今。北山一带的窑洞多是挖煤工和放牧人所挖的临时性简易窑洞。马营乡政府西南10公里处大草滩的山坡上,现在还有连片的近百孔窑洞,是历代逃荒灾民所挖,山丹人叫它是“野人湾”、“救命窑”。红寺湖乡一社红山上有3个窑洞,不知何代挖建,因历史悠久,洪水冲刷,窑已悬于半山崖,人不得攀上,已成为当地的历史文物,民间叫“神仙窑”。就连山丹城小东门外在1949年前还有住窑洞的居民。可见,山丹在历史上土窑之多。
  一般窑洞的规模和样式有单孔、二孔、三孔等,都是依山而挖,向阳避风。挖的方法都是中间挖一孔,开单扇门,里面再向两边挖,两边挖开后,各开大小不等的窗窟窿,通风透气采光,有的还安上木头做的小窗,也有简易的,山丹人的“牛肋巴窗窗子”就是这样来历。山丹的窑洞还立下过汗马功劳,1936年,红西路军鏖战河西,红军司令员徐向前与政治局委员陈昌浩回延安途径山丹马营窑坡,陈昌浩因病未走,敌人闻风搜捕,陈昌浩老乡但复三就把他藏匿在焉支山的窑洞里,得以避险,还流传下了一段传奇故事。窑洞虽冬暖夏凉,但有的也潮湿阴暗,容易坍塌不安全,山丹人有俗语:“冬热夏凉寒窑房,黄土一冒见阎王”。但不管怎样,窑洞在山丹民众的居住史上都有过无以替代的作用。
  这些土窑均选择于土层厚的坐北向南或坐西望东避风向阳的山坡上。其建造形式是在选好的山坡上垂直挖下去,然后挖洞,圆拱形,门小窑大。有的里外一个尺寸挖进去然后在窑口用土坯起墙,安上门和窗户。窑洞的深度和跨度,因经济条件、人口多少而不同。有单间,也有套间;还有一窑为主,左右两跨的连间窑。为了采光和通风,一般都留有窗户,有的还有天窗。窑内还有开挖的烟道,以建炉灶做饭和烧土炕取暖。
  窑洞是古代生产力极端落后,物质生活极端贫乏的历史条件下的民用建筑形式,它具有冬暖夏凉、避风防火、节能、环保、经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建筑特点。联合国科学考察团曾对中国窑洞建筑进行综合考察后,认为窑洞十分适合人类居住。
  土窑洞不仅供人居住,而且是物资贮藏库和养畜的暖棚。马营乡圈沟村的五个山头有两座大型窑洞,一辆大轱辘车进去后可打个转身,建国后成了国家的贮粮库,这是山丹境内最大的窑洞。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山丹的土窑洞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现在大部分群众都住上了砖木、砖混结构的小康住房。现在沿山个别地方仍能见到土窑洞,但绝大部分已经废弃或坍塌,极个别较完好的也只用作贮藏洋芋和杂物的库房或牲畜圈。
  2.地窝子、茅草屋。天水秦安大地湾人在当时的居住情况是下面地穴,上面茅屋,经历一段时间后,两者才逐渐分开。山丹住在平川的贫困人家的居住条件也不外乎这两种,“地窝子、茅草屋、牛肋巴窗子”,都是当时条件下人们居住条件的真实写照。其实这种茅草房不仅山丹有,河西其他地方也有。这种居住方式在当时的环境中很普遍,也是不可避免的。
  3.从山丹老庄子到现代院落厦房。“家”和“居”几乎涵盖人生的一切方面,是人类生存的具体形式,在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史中占据独特的地位。从“穴居野外”到“冬窟夏庐”再到现在的“上栋下宇”是人类从原始居住向现代文明居住的逐步过渡的发展,是人类适应大自然到战胜改造大自然的进步和创造,也是民居风俗发展和相沿至今的主要传承。考察山丹悠久的历史,先民从最早的穴居“窑洞”开始,一步一步发展到离开窑洞打庄建房,也经历了漫漫辛苦之路。山丹遗留了许多风格特异的老庄子,如陈户的铁门庄子、新河有张家庄子、芦堡的郭家庄子等等,当时的庄子代表了山丹乃至河西一带独特的建筑风格,仅一个张家庄子就是三大院子,房屋约83间左右,占地5300多平方米。整个院落房屋院院相连,布局合理,飞檐走廊,彰显了独特的建筑艺术美。山丹的许多庄子实际都是坞壁遗留下来的踪迹。山丹曾有人撰文记述坞壁遗事,传山丹建筑历史于点滴,值得一读。山丹县城还有许多古建筑,体现了当时精湛的建筑艺术风格,如现如今人们知道的“陈家楼”、“无量阁”、“发塔”,他们和庄子一样都代表和影响了山丹民居的建筑风格。但民间还有民间的特色,如山丹一直延续下来的“堂屋”、“倒座”、“厦房”等,都代表了一定时期山丹的建筑风格。
  山丹民间建筑风格
  1.堂屋:正院房舍布局多为四合院。与屏门相对(按:若无屏门,与倒座相对)的是主房,简称“堂屋”。它是供奉神佛、祖先牌位的地方,地基要较厢房高出20~30厘米,是规模最为宏大高敞的建筑。面宽多为三楹,由四组楹柱支撑大梁,最前面的是屋檐下的廊柱,稍后是安装门框门扇的门柱,再稍后(或从后面算起倒数第二的)是擎柱,最后面是泥在后墙中的后柱。廊柱与擎柱支撑大梁而外露,为了坚固美观,需选用直径35~40厘米的松木制作,柱底是直径更大,且雕刻纹饰,极富气派的础石。廊柱与门柱、门柱与擎柱之上,分别架构正梁,由粗细相当的两道梁合并而成,上梁俗称“大梁”,下梁俗称“随梁”。大梁之下,随梁之上,凿有对应的半铆,嵌以方木垫楔,防止移位。擎柱和后柱之间跨度只有1米左右,后柱又在墙体之中,便以短木做梁连接,俗称“柁梁”。在门柱与擎柱的正梁之上,约在两端内各三分之一处竖两短柱,叫“梲”(zhuo卓),上承梁,俗称“三梁”,以托起屋脊并分散屋顶压力。四组楹柱与四道正梁安妥之后,即可上檩子,又称“桁条”。常见的多是“十三檩子堂屋”,门柱经擎柱至后柱间架九道,门柱至廊柱间架四道,共十三道。后面九道中间的一道檩子,由三梁上的梁墩托起,位居最高,人称“栋”,也叫“脊檩”,俗称“中檩子”。上中檩子时,须在上面放置银元数枚与桃形馒头5个,贴上“太公在此”(按:太公,指姜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人们常贴“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红纸批额,并焚香上供。很多地方的人,在馒头掉下时,众人争抢,尤其是无孩的媳妇,早在此等候掉馒头。据说抢到此馒头能生孩子。其余檩条次第坡降。廊柱上端的一道檩子必须双檩重叠,最好粗细均匀一致(节约的人家,下檩条略细些)。山丹俗称上者为“檩”,下者为杆(qian欠);称堂屋正梁跨度为“梁间”,檩子跨度为“杆间”。檩杆结合处也凿半铆,嵌以方形垫楔。檩条上好,即可挂椽子了。为求屋面平整,檩子与椽子相互有牵连,檩条上先架“椽花”,即用10~12厘米的木条,按椽子排列的密度凿成羊蹄形的半铆,椽子不论原木多长,均按所需长度截好,两端锯成外宽内窄的榫头,嵌入羊蹄形的半铆中。挂椽子是由上而下打入椽花(即羊蹄形的半铆)的,松动处还要加楔钉牢。讲究人家还把椽子加工为方形(古称为角),更显大方。
  2.房顶:由于堂屋不加天花板,椽子上多铺大木料锯屑制成的屋面板,再涂以草泥,富有之家铺泥土,再铺青瓦,或较薄的房砖。古时有科第功名的人家,视其地位高低,要请瓦工专门制作兽头、螭吻、凤鸟之类的泥胎,入窖烧制成熟,将它砌在堂屋的正脊之上,既是装饰,更是褒奖(按:山丹新河“复兴庄”的主人张全贞老先生,科举时为贡生,民国初年为北京国会议员,当时的总统黎元洪赐匾,派为宁夏道台,名声显赫,因而,他的庄园堂屋正脊上,装有狮子)。
  3.柱饰:柱子的装饰,以擎柱与廊柱为主。擎柱在堂屋内,擎柱的檩条下,衬平枋一块,再竖以较宽的立枋一块,再托以平枋一块;均施以彩绘。间擎柱的后侧与后柱的前侧(未全入墙部分),镶嵌雕花木板,长约柱高之半,上宽下窄,外沿刻成水波形,如钩子悬吊帐子的形状。廊柱在堂前屋檐下,是门面,装饰就更讲究。檩条下衬平枋一块,隔30厘米,再衬一块,两块平枋之间,镶上多形的镂空雕花板,板沿有曲带状纹饰。每楹五块。两块雕花板之间,纵向托以云头形方木,如斗拱状。廊柱与平枋的夹角内,水平与垂直方向均装有雕花板,形制图案与擎柱两侧雕花板相似。最后分别设色油漆,更显豪华气派。
  4.供桌:擎柱与房柱之间设供桌(按:有的地方叫琴桌),供奉仙、佛神主与祖先牌位。(按:仙、佛即神、佛。佛即佛爷;神与仙是有区别的;神,有职务;仙,是闲散人。但河西人神与仙是不太分的。家家盖房都如此设供,足见河西人神佛观念之深)。供桌(即琴桌)前再设供桌,桌上设香案与供品。
  5.地与门:屋架安装就绪,即用青砖铺地面,石条砌台阶,而后安装门扇。堂屋门扇高约2.8米,檀条下有平枋、立枋、花枋三层,衔接门扇上沿。门槛高约20厘米,与门扇下沿绵合。门扇转边(有门枢的边)与掩边(两扇门相对掩合的边)均小面向外,大面凿铆穿撑,因之榫厚坚固。门的中间穿二撑,撑距20多厘米,构成上樘、腰花与下樘三部分:上樘有雕刻镂空的图案,如菱形、梅花形、融(读“万”)字形等,细密而精致;腰花横樘较窄,多刻花卉与琴、棋、书、画等图案;下樘只是木板装成,上刻灯笼等线形图案。每楹安门六扇,每扇宽约50厘米。三楹间十八扇高门,森然并列,显得庄严肃穆。
  6.山墙:门外两侧的墙叫“山墙”,各有十多平方米。用细灰浆抹平收光后,画上壁画。内容多为山水林石,画师题写的与画意相近的古人诗词(按:可见儒学的深入)。然后涂上桐油,可以耐久而不污损。挂匾:堂屋又一个看点是悬挂匾额。堂屋两擎柱之间挂的是堂匾,多请名家探究姓氏渊源的题写。张家写“铭德堂”,或写“百忍堂”,刘家写“星聚堂”,王家写“三槐堂”,郭家写“三多堂”等等,此外,过寿、考取功名、出仕、高寿老人逝世,都有亲友送匾的习俗。主人收到匾额后,则悬挂于堂屋内外,以示尊荣(按:新河张全贞老先生就将大总统黎元洪赠的两块匾,悬挂在堂屋内的显耀处)。
  7.耳房:堂屋的两侧盖有耳房,门开在堂屋廊下的山墙侧。耳房或用作厨房(东侧),或用作储藏室(西侧)。
  8.厢房:堂屋前面两边的房子叫“厢房”,山丹人多称“厦房”或“书房”(按:有读书的人,固然是读书的好去处;没有读书的人,也叫书房。这反映山丹人从小就把读书当作要事,即使无条件读,而内心却时时向往。更体现了山丹人,迫切求知的欲望)。每座厢房为三间或五间,用四梁十二柱或六梁十八柱构建。除去穿廊(房前的走廊),屋内梁间进深多为4米左右,杆间跨度为3.5米左右。由于屋面结构不同,房顶分“一出水”与“两出水”两种。一出水又叫“一趄厦”,两出水又叫“车盘脊”。一趄厦(即一出水)须后高前低,因而,后柱要高于前柱70~80厘米,柱顶左右方向开半铆,以衔接檩条;低70~80厘米的前柱顶上凿前后方向的铆,穿接屋梁榫头。屋面共有五道檩条,均为双檩(一檩一秆)。车盘脊前后出水,须中间高,前后底,应在正梁上架一道三梁,下垫以梁墩,托起屋脊。厢房的廊(指穿廊)屋结构:一切都与堂屋相似,只是简便些而已,所不同的是厢房屋面多用“线板”或“苇箔”。古时无电锯,加工屋面板费时费力,匠工多用锛(一种劈木工具)将杨木劈成40~50厘米长的薄板,叫线板,先一层一层交叉码平,上压重物,待其风干后,依一定顺序平铺在椽子上,抹以草泥。若用苇箔,苇箔从张掖买来,铺在椽上,再撒一层长麦秸,而后抹泥。厢房开窗:厢房前墙要留出窗框,泥砌一米或稍高一点的矮墙,在房檩之下、矮墙之上,各穿一道平枋,再竖一道立枋,垂直嵌入宽厚与立枋相同的板材,中间再镶以腰花板,除窗口部分外,其余均用厚约2厘米的薄板拼镶,严丝合缝,密不透风,俗称“装板”。厢房有炕的一间,留高约1.2米,宽约1米的窗口。窗扇分上下两扇,下扇较窄,固定在窗框上,上扇较宽,可以开启,俗称“虎张口”。当时玻璃稀缺,窗上多糊白纸,极少人家绷白纱。窗扇构图讲究,用4~5厘米宽,1.5厘米厚的木条,剔出若干半铆,竖条与横条相对应的半铆互相吻合,构成7~8厘米见方的小方格,其整体厚度仍等于原木条之宽,因而铆口必须严密对应,才能丝丝入扣,铆合平整。小方格不是简单的纵横排列,而是变化多端,或收合而中断,或延伸而连属;在萦绕屈伸中,又组成大正方形、六边形等多种连环图案。小小方格,小中见大,大中有小,疏密有致,脉络分明,细碎而又大方,规矩而不呆板,十分耐看(按:极高水平的手艺),大概是古代“锁窗”遗留。也有的上扇拼出三个灯笼框,下扇中部是大长方框的,目的是利于上扇的摇动开启。厢房的结构:厢房是五间的,两头隔出两间小屋,中间三间邻近倒座的一间盘炕。居中一间,摆放琴桌、方桌、帐桌、茶几与椅子等,近似今天的客厅。邻近堂屋的一间,在梁下安格子六扇,隔为两间,其中两扇格子可以当门开闭,以便出入。
  厢房若是三间的,隔出靠堂屋的一间为小屋,另两间连通,靠倒屋的一间盘炕,中间安门的一间支桌椅柜子等。厢房中两间或三间相连的,都要在炕前正梁下镶“圈口”。先贴梁在前后柱之间嵌入立枋一块,再倚前后柱各安40多厘米宽的格子一扇。格子上樘镶出竖长形的灯笼框,框内贴上书法或绘画饰品,中部为宽约20厘米的腰花,雕刻花卉等图案,下樘镶的木板上或刻四角凹进的大长方格,或刻上下为弧形而中部极窄的椭圆形等简单图案。格子与梁下立方的夹角间镶的雕花板,在直角处雕成弧形,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为波浪形,逐渐收敛成如钩悬帐幔之状。阔气人家,也在圈口内悬挂布帐。
  9.仰尘:厢房与倒座都要糊顶棚,山丹俗名叫“仰尘“。先用松木条在梁檩间订好框架,相距约30厘米,然后糊两层纸。抗日战争前交通较方便,山丹有用长卷顶棚纸的,纸质与图案都好。为增加室内高度,糊顶棚多包至随梁上沿。
  10.倒座:院门两侧与堂屋相对而修建的叫“倒座”,左右各一间,梁檩跨度均大于厢房,但较堂屋矮小。多为两面出水,其屋架穿廊的结构与厢房基本相同,屋内也有格子门、圈口等设置。因位于穿廊的一角,且受厢房山墙与屏门的影响,光线不足,所以多在前墙靠街门的一侧留门,另一侧开大窗,多为“虎张口”式。门楣上,也像小屋一样开一“锁窗”。其他,倒座两侧,有的各建耳房一间,或作角门以通别院,或作储室以藏杂物。(以上四合院的结构,均转录自郭兴圣老先生《山丹的坞壁·四合院》,据此可对山丹民居风格窥见一斑。)。
  山丹居地风俗
  古时家居的选址要请风水先生“相宅”。一般请风水先生进行堪舆、考察地势地貌,水流走向,山脉走势等自然地理现象,选择适宜的地方建造房屋。当然现在的人早已不信这种封建迷信,但向阳、采光好、有山有水、地理环境优越的地方还是人们首选的居住环境。山丹人也不例外,现如今的山丹好多房地产商人也是抓住人们的这种心理活动而建房卖房的。从好多居住小区的名称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如“绿城山水”“博兴家园”“仁和家园”“世博丽景”等等。 选址完成后,开挖地基、动土也要选择“黄道吉日”。动土仪式是在主房方位悬挂红布、摆供品、燃蜡烛、尚飨等,主人拿动土工具象征性挖三下,放鞭炮,即为破土动工了。
  山丹农村人家盖房都有相互帮工的习惯,重点要请“木匠”、“瓦工”、诸亲友等。主人需要准备吃用的茶水馒头,贴楹联等,来客要送礼庆贺。建屋本身是人类生活的百年大计,所以讲究很多,不仅动土要请风水先生选择“黄道吉日”,立柱、上梁,破木、搬家都有许多仪式。动土时要请风水先生定罗盘,在某个位置埋下“镇五”,意为镇定安神。俗话说,中央五行土。土安则神安,神安就可动土了。动土时还要蒸面食“花桃儿”等供品。立柱的时候,木匠、泥水匠要配合风水先生放罗盘定线,在每个柱子下面放“柱顶石”。每个柱顶石下面都要撒些五谷杂粮。柱顶石放平放正后,要放鞭炮立起房子的框架,这就是立柱,柱立好就做上梁的准备。上梁时梁上搭红,正梁上还有写着“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之语,俗信可以除妖镇邪。柱子两旁要贴“上梁欣逢黄道日,立柱巧遇紫微星”之类的对联,横批有“紫气东来”、“福星高照”等。讲究主房高于配房,砌东屋高于西屋,建造的房间数都是单数,山丹俗称“明五暗七”、“三间厦房”等说法。
  房屋建好了,最后的讲究在街门上(门楼),家风家境的体现就在街门上体现出来。像飞檐斗拱式的门楼仅仅在遗留的照片上有,最显眼的是门前的石雕门墩——狮子,既有镇门之摄,又有艺术享受。那些都是明清建筑风格,“破四旧”那会儿几乎没有留存。现在人大多在门楼头上两边各设一对狮子石雕,以示讲究。再就是门楼上的匾额,有“耕读传家”、“勤维广业”、“物华天宝”、“家和运昌”、“惠风和畅”、“棠梨竞秀”也有两言的“勤贻”、“含辉”等。如今还有更现成的,街门直接用绘制装饰图形的瓷砖贴起来,既美观又大方。图案多是有象征寓意的,如“莲花鲤鱼”、“桃子”、“梅花鹿”还有“梅、兰、竹、菊”等等。
  乔迁入住也有讲究。每当新屋落成入住时,必定要选吉日才能入住,入住后要设神龛,书“天地君亲师位”安放中堂正位,俗称“安家神”。安神行礼仪(上香鞠躬等)、献活的白公鸡一只,焚裱纸。老辈人深信神灵归位各得其所,对家庭起着庇佑作用。
  山丹人习惯睡热炕头,农村冬季取暖以土炕为主,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之说。认为灶火和炕头时居家过日子的安乐窝,所以,对安锅盘炕极为重视,因而必择吉日,请技艺较高的匠人盘出火旺、省柴、出烟利索的锅灶和炕头。盘灶讲究灶火门朝南、朝东最好,忌朝北。盘炕讲究炕根须铺三层以上底砖,寓意“代代人丁兴旺”。如此讲究很多,但现代人去陈就新,还是讲究好用、耐用、实用。
  行旅习俗
  择吉日出行
  行走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意义重大的。人类从古到今,从小到大与“行走”是密切相关的。婴儿时期就有“三翻六坐九爬爬”之说,是对婴儿出生以后“行”这一本能行为的观察、认识与总结。孩子过了一岁,大人就期盼他(她)能尽快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当孩子蹒跚迈出第一步,大人是欣喜若狂的。山丹人有穿“姑姑鞋”的说法,意为孩子刚学会走路时,所穿的第一双鞋子要姑姑(父亲的姐姐或妹妹)去做,孩子穿上走得稳当踏实,这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长大后,懂得了行走时“直路近、弯路远,平坦宽阔宜负重而行”的道理,于是,人们有意识去修直而平的道路,外出旅行更要选择好的道路而行。铺桥修路属善举,择吉日出行是必然。
  山丹民间有“出门赶早不赶晚”、“上山容易下山难”、“人离乡贱、货离乡贵”、“少不下川”的俗语,这些都是由于古时地理环境险恶,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有限,出行很不安全,久而久之流传下来的“趋吉避凶”的观念所致。现在道路广修,车辆普及,人们出行容易多了,但出远门还是要择吉日,也就是好的季节、晴朗的日子出门,期盼“一路平安”。亲朋好友也要设宴践行,祝福旅途顺顺当当。
  毛驴代步
  1949年前的山丹,由于科技的落后,在漫长的岁月里,交通工具都围绕着畜力和人力或者少量的借助自然之力在开展着。畜力交通工具中最主要的就是驴。
  驴,性情温驯,富有耐力,是人类驯服养的最早的家畜之一。在我国北方汉族几乎家家都养驴,并爱称它为“小毛驴儿”。它不但可以用以耕田、拉磨外,还可以在外出时用以乘人、挽车、驮货等。
  在山丹的农村中,农户对驴也十分爱护,民间就有俗语说:“一头小毛驴就是半拉家当。”由此可见农户对毛驴的看重。为什么在诸多牲畜中毛驴最为山丹农民看中,原因有三:一是毛驴在所有大家畜中体型最小,食量最小。相应来说,饲养它的成本也最低。二是毛驴易于喂养,不易生病。这就给一般农户带来了莫大的好处,谁不希望自家的牲畜永远结实,永不生病呢?三是毛驴体型小,易于控制、训练和驾驭。不像其他大牲畜那样难于控制。正因为有了以上几点,毛驴才被我国北方广大农户所喜爱。山丹亦不例外。即使到现在,在一些偏远的山区,你仍然可以看到一头小毛驴盘旋在崎岖蜿蜒的山路上!
  山丹还因有一种交通工具而名扬天下,那就是自汉代开始就养育的山丹马,汉代称山丹马为“汗血宝马”,深得汉武帝喜爱。在当时是奢华的交通工具,主要用于军事用途。1949年后,山丹军马场成为亚洲规模最大,世界第二大马场。山丹军马场地势平坦,水草丰茂,是马匹繁衍、生长的理想场所。自1949年9月建场以来,近50年一直归属军队管理,是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军马繁育基地,也是我军最大的粮油肉生产基地。2001年9月10日,山丹军马场整体移交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管理,实现了由军队保障性企业向社会化企业的转变,现为张掖市规模最大的中央驻地方企业。山丹马一直以来是人们值得骄傲的交通工具。
  山丹因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相邻,骆驼也在一定时期担负着艰巨的交通任务。山丹有民歌《拉骆驼》就反映拉驼人一年四季的艰辛生活。
  山丹皮车是长途运输,东走兰州,西走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南走青海,北走内蒙古。长途运输时,驾辕的牲口一般套骡,骡子的劲大。由于路远,根据货物的重量配备畜力,最简单的是“单套”,即“光一匹驾辕的”最常用的是“双套”,一匹辕马,一匹出辕的梢子马。也有三套的:一个辕马,两个出辕的梢子马。一般的套车,根据套数可装400~900公斤。胶皮车一般都是2~3套,可装1000公斤左右。在出远门期间,人可以带干粮,也可不带,牲口不带草料。每到驿站或住店,店家有灶,可以做饭。店家备有草料,按价出钱。
  便利的现代交通
  1.新中国建国初期——交通不便,汽车虽有但比较少见,几乎都为政府、厂矿企业所拥有,虽然有通往各县区的公共汽车,但班次极少。自行车虽数量少,但也已开始成为城市居民的代步工具。在农村,马车、驴车、骡车、牛车、驼队、人力板车,步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和交通工具。
  2.改革开放前——有所改善,以自行车为主,改革开放前,城乡的交通资源极为有限,人们出行除了用双脚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车和自行车了。“一五”计划期间兴建兰新铁路、312国道,极大的密切了山丹同祖国内地及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整体交通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城乡公交线路少,车厢经常拥挤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当然是自行车,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在农村,马车、驴车、骡车、牛车、驼队、人力板车,步行是仍是最为普遍的出行方式和交通工具。
  3.改革开放以来——交通条件明显改善,铁路、公路增长很快。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山丹,出行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买票难,乘车难,运输难。如今到了21世纪,山丹交通发生了巨大改变。随着兰新铁路复线、连霍高速公路以及张掖民运机场的兴建开通,更加便利了山丹与祖国各地的联系。再加上县乡镇公路及周边省区级公路的连接开通,现已形成了覆盖全县全境的公路交通运输网(有5条全长181公里的省地公路、8条通往县乡和军马场区的地方公路)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柏油、水泥马路,干支交错,村村相连。一辆辆豪华舒适的客运班车,穿梭于城乡村镇之间。山丹如今有出租车102辆,新建客运站4个,客运停靠点40个。山丹县于2008年开通了公交路线,共计车辆14辆,共分两路,1路公交车8辆,往返于拾号——碗窑沟,每十分钟一辆;2路公交车6辆,往返于大佛寺——北滩移民村。现在山丹县城不仅公交、出租车辆增多、设施改善(不仅有普通公交车,还有较为先进的豪华大巴,车内还安装了空调、移动电视),几乎一半人家都有了私家车。人们出行的方式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出行也更加安全便捷。

知识出处

山丹民俗

《山丹民俗》

出版者:敦煌文艺出版社

本书从饮食习惯、节日礼俗、地方方言等方面记述了山丹的民俗文化,反映了山丹地方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的特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