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岁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民俗》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337
颗粒名称: 平常岁月
分类号: K892.1
页数: 15
页码: 078-09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二月二龙抬头、惊蛰、清明节、四月四庙会等民俗。
关键词: 山丹县 平常岁月 习俗

内容

二月二龙抬头
  传说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日子,这一天也叫“春龙节”。二月初二正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前后,据说龙蛰伏了一个冬天,从惊蛰这一天起,开始苏醒,要怒吼,要摔尾巴了,所以天上有了雷声。
  山丹民间有二月二到龙王庙和水源地、泉头、水库祭奠龙王爷,舞龙求雨的习俗,也叫青龙吐水,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二月二正是初春,各种害虫、病菌也开始复苏繁殖危害人间,舞龙也有消灾避邪,禳祸除妖,期盼平安幸福的意思。这些传说和习俗,是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古代科技极不发达的条件下的一种无奈之举和精神寄托,往往带有迷信色彩,缺乏科学依据。随着科学文化的普及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但习俗还是带着美好的愿望流传下来。
  二月十五
  农历二月十五在中国最早叫花朝节,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是汉民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各地还有“装狮花”、“放花神灯”等风俗。在我国古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在山丹习俗中,二月十五也是一个特殊的节日,是祭祖的日子。春耕即将开始,出外打工者即将离开家乡,家家上坟祭祖祭山神祭土地神,祈求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二月十五这一天,要蒸大锅馍馍“壳娄子”,也叫“供样”,上坟祭祖,期盼丰年。
  惊蛰
  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蛰,动物冬眠时,潜伏在土中或洞穴中,不食不动的状态。惊蛰,是春气动,将它们惊醒的意思。山丹各地都有农谚说,“早晨惊了蛰,后晌用犁别”(别,方言,用犁耕之意)。山丹老百姓将惊蛰当作春耕开始的标识。惊蛰这一天,人们一般要吃油炸食品,山丹大多地方这一天要吃油炸鸡蛋,把炸好的鸡蛋放入泡好的糖茶水里吃。茶是酽酽的茯茶最好。
  清明节
  清明节有两种含意:一是指节气,一是指节日。《淮南子·天文训》云:“春风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播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农谚。
  在山丹,民间有清明节扫墓祭祖、撒野纸、吃油泡泡的习俗,至今仍十分流行,是日以宗族为单位倾族上冢,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将食物供于先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表示怀念祖宗,教育后人继承和发扬祖先优良传统的愿望,并通过扫墓祭祖活动来增进宗族内部的团结和谐。
  新中国成立后清明节逐步演变成一个共祭的节日,一到清明节,单位、企业、学校都要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和中小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缅怀革命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2008年开始国家已将清明节与端午节、中秋节列为中国传统法定节假日,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视。
  三月十八娘娘庙会
  庙会也叫庙市,最早见于唐代。常在农历规定的日期于寺庙内或其附近举行,故称庙会。早期的庙会是一种宗教仪式,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迁都洛阳后,大兴佛事,每年释迦牟尼诞生日都要举行佛像出行大会。出行的队伍以避邪的狮子为前导,宝盖幡幢等随后,音乐百戏,诸般杂耍,热闹非凡。唐宋以后庙会的迎神、出巡大都是这一时期行像活动的沿袭和发展。元明以后,行像之风衰落。在佛道二教举行节日庆典时,民间的各种社会组织也主动前往集会助兴。明清到近代,渐次传入山丹境内,日臻定型,约定俗成。时代时道家举行活动时,大兴“水陆画”。故山丹“水陆画”明代为鼎盛时期。
  山丹的民间庙会有三月十八娘娘庙庙会、四月初四的大佛寺庙会、六月初六的钟山寺庙会。内容既有佛事活动,也有文艺表演,更多的是商贸、旅游和休闲活动。
  农历三月十八这天,赶庙会的主要是妇女,多为不育妇女或其婆母,拜祭的主要是送子娘娘。在庙会上,去“送子娘娘”神案前上香、磕头、祷告、许愿,用红绳拴在神龛上的泥塑上,然后吃下供果一枚,若来年生子,便携带供品、红色被面、鞭炮去庙里还愿。山丹也有许多人去焉支山钟山寺去祈求得子。
  四月四庙会
  庙会作为民俗的载体,承载着浩瀚的民间文化,凝结着一定地域人们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道德风尚和审美情趣。山丹独特的历史渊源和地理环境,决定了本地庙会文化的多元状态,形成宗教信仰和民间习俗融通、游乐和购物结合、民间崇拜和封建迷信混杂的状况。山丹四月四大佛寺庙会主要是以民间崇拜和宗教信仰为主要内容的活动。有法事活动,有老百姓的拜神祈祥内容,也有游乐观光的,还有以地方小吃、日用百货等买卖商品的,会景壮观,人山人海,规模甚大。现如今的四月四庙会已成为山丹县一个大型的民间旅游观光活动。在庙会期间,本县及周边地区的信徒、香客、游人云集山丹大佛寺,朝佛拜神,祈祷平安,赶会踏青。沿途车水马龙,游人如织,寺内钟声和鸣,青烟缭绕。
  五月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叫端阳节,也被称为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蒲节等,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后来楚国诗人屈原于端午节投江自尽,就变成纪念屈原的节日(一说纪念吴国忠臣伍子胥的忌日),与春节、中秋等节日同属东亚文化圈的中国、日本、韩国、越南等的重要传统节日。
  端午节在中国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端午节的节俗事项有喝雄黄酒、挂香袋、门上悬艾和菖蒲、吃粽子、划龙舟等习俗,其中像划龙舟、吃粽子是悼念屈原的,悬艾、挂香包、喝雄黄酒因有避恶驱邪、灭虫除害的作用也沿袭至今。
  山丹端午节要吃糕卷儿或粽子,民间有插杨柳、采食艾叶、喝雄黄酒的习俗,以驱虫、避瘟、镇邪。山丹民歌中就有“五月里来五端阳,杨柳枝儿插门窗”的唱词。新媳妇在端午这天要回娘家躲“端午”。
  农历五月十三插青苗旗
  农历五月十三,民间传说是关老爷的“磨刀日”,俗称“雨节”。山丹乡村农民这一天有在自己耕种的土地上插红、黄、蓝、白、绿五色旗(也叫青苗旗)的习俗。究其原因,说是金朝太和年间,有一个大官叫黄罗道,他依仗权势,欺压百姓,无恶不作。每逢农历五月十三,正是青苗长势旺盛时节,而就在这一天,黄罗道总要带着随从到地里视察,他随身带红、黄、蓝、白、绿五色旗,见哪块田地的庄稼长得好就插上五色旗,凡是插旗的地方就成了他黄罗道的。此一举,硬把农民辛苦劳动的成果攫为己有。就这样,不知有多少人家被他逼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有一年,五月十三又快要到了,丰收在望的庄稼眼看又要被黄罗道霸占,人们便向年纪尚轻足智多谋的元好问求助。此时,元好问还在外求学,他哥哥元好古受家乡父老的重托,向弟弟说明来意,元好问立即随哥哥回到家乡,他把对付黄罗道的计策告诉了家乡的老百姓。
  五月十三到了,黄罗道还和往年一样,骑着高头大马,前呼后拥,可到地里一看,顿时傻了眼,只见所有的田里都插了五色旗。他无可奈何,只好怫然离去。
  从此以后,人们为了纪念元好问的功绩,每年五月十三都要在自己耕种的庄稼地里插上五色纸旗。现在,山丹大部分乡村仍保留着这一风俗。
  六月六庙会
  六月六,又叫“沐浴节”、“晒沙节”、“晒衣节”、“晒虫节”,河西地区的人很重视这一节日。
  由于阴历六月六正当盛夏,传说此日是龙王爷晒麟日,届时民间多晒衣物,官府晒官服,读书人晒书籍,僧人晒经卷,晒一晒,可防霉防蛀。据说那一天是太阳最猛的日子,早在东汉就有此日晒东西之俗。山丹民间称六月六为“去病节”,晒衣物书籍,去焉支山钟山寺旅游,求儿女或还愿者甚多。
  山丹的六月六庙会朝山拜佛盛行至今,与一个民间传说有关。
  很早焉支山钟山寺名声就很大,山丹、永昌、民乐、甘州的朝圣者络绎不绝,每年都赶来钟山寺烧香拜佛。有一年的农历六月初六,有个甘州老人领着六岁的孙子上焉支山烧香拜佛,人多不留神孙子找不到了,老人急得团团转,一筹莫展时又听人说有个孩子从山崖上跌了下去,老人连滚带爬到山崖下寻找,把山下的跌老哇河都摸遍了,却不见孩子的踪影,孩子是死是活都不知,无奈老人只得大哭一场回了家,到家却见孩子好好的在家玩耍呢,老伴说是一位老和尚送回来。老人一听,赶紧烧香叩头,感谢焉支山神保佑。为此,老人倾其所有,在焉支山孩子跌落之处修建了一座寺庙,就是焉支山后寺。
  从此,焉支山六月六朝山拜佛的人越来越多,六月六庙会那一天,四面八方的香客、游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带着供品,拜神拜佛者都有。拜娘娘、观音、王母、佛祖、玉皇大帝等等,如此多的神、佛中,要辨清楚那是什么神、那是什么佛,实在不容易。因而,现在的人就见神就拜,见佛就磕头,见庙就烧香,见桌子就上供。好在佛道相容,拜哪家也不错。
  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七夕又称乞巧节,就是指在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趁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时候,年轻女子们向心灵手巧的织女乞求一双巧手和一副巧艺,求她传授给自己纺纱、织布、缝衣的好手艺。是一个极富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唯一一个以女性为主角的传统节日。
  关于“乞巧”的起源,东晋葛洪在《西京杂记》中写道:“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褛,人俱习之。”这是目前我们在古代文献中所看到的,关于“乞巧”的最早记载。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牛郎与织女七夕相会的故事,在封建社会很有典型意义。古时候,人们对一年一度的乞巧习俗很重视,各种内容和形式也很有趣。乞巧的方式,花样不断翻新,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也各有不同。山丹也有如此习俗,这一天,月亮未上之前,女儿在窗下摆好桌凳,桌上方供着织女神,并供好瓜果甜面食,上香祭拜后等待月上柳梢时,让女儿端来一盆水,里面放针,看针影的动向,卜问女子将来是笨还是巧。还要左手拿针,右手扯一段红丝线,“对月穿针”,“月下乞巧”。母亲还要拉着女儿祭拜织女神,祈求女儿前程似锦,婚姻美满。
  现代人追求浪漫,七夕已演变为中国的“情人节”。山丹的青年男女也紧跟时代的步伐,近几年乞巧节再不“乞巧”,而成了男女约会的日子。
  七月十五中元节
  七月十五日俗称“鬼节”。其实是道教中的“中元节”,佛教中称为“盂兰盆节”。这一日,上供、花纸、祭鬼、也敬祀先祖。老百姓旧称为鬼节,七月半。相传那一天,地狱大门打开,阴间的鬼魂会放禁出来。有主的回家去;没主的就到处游荡,徘徊于任何人迹可到的地方找东西吃。所以人们纷纷在这天以诵经作法等事举行“普度”以普遍超度孤魂,恐防它们为祸人间,又或祈求鬼魂帮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因此南方地区在这一天有普度、放河灯的习俗。现代女作家萧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大概从阴间到阳间的这一条路,非常黑,若没有灯是看不见路的。所以放灯这件事是件善事。可见活着的正人君子们,对着那已死的冤魂怨鬼还没有忘记。
  现在民间在中元节这天举办祭祀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中元节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所在,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一是发扬推己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
  山丹民间这一天要上坟立碑、献羊祭祖。以家为单位祭祖祈福,也有以家族为单位上老坟,家家备有新鲜瓜果、酒菜、蒸十五个供样、面桃、纸钱等,献羊、立碑、祭祀祖先。上坟祭祖要行“三行三献礼”,在坟前设案献香祭拜,碑身附红,请道家吹唢呐奏乐,子孙念祭文、鞠躬跪拜,祈求先祖庇护保平安、赐福,还有保佑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八月十五——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中秋节。按古历法的解释是:农历八月居秋天(七、八、九三个月)之中间,八月十五日(八月份三十天)又在八月的中间,所以叫中秋节。中秋之夜,月亮最圆、最亮、最皎洁。中国人把月圆看作是团圆的象征,因而也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中秋节之所以成为佳节,还在于对月亮有种种美丽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嫦娥奔月”。由于古人对自然界还处于原始认识阶段,无法解释月亮中的阴影现象,于是编造了一个个的故事来寄托自己善良的愿望。因为有这些动人的传说,使中秋节显得分外迷人,更加富有诗情画意。中秋节的应节食品是月饼,其形状为圆形,象征团圆,又叫“团圆饼”。
  月饼起源于唐朝,到了宋代已极为普遍。《燕京岁时记·月饼》载:“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苏东坡在一首诗中也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山丹中秋月饼也有两种,一种就是由老百姓家里自己蒸的,用大锅一次只蒸一个,直径50~60厘米,即“大者尺余”,一般有十二层,象征十二个月,每层卷有清油、香豆、姜黄、红曲、胡麻籽等,上面画有月亮、玉兔等图案,因此,又叫“千层月饼”。还有一种是由鏊子烙的千层月饼。一般是几家合用一个鏊子,男人负责生火、试鏊、提鏊。最复杂的是在鏊子中垒火。垒时要把煤砖砌成小方块,在大铁鏊子最低层先码一层,每一块中间稍有间隙,然后在空隙上方再码一层。依次而上,直到仅在上面码一块砖,呈金字塔形。然后用柴火从中空的地方引着起火,慢慢其他煤砖也燃烧起来,外表看不出火势,内里已是熊熊烈焰。火鏊子是面火,还要凑底火的,两面夹击,火势要一样,烙的馍成色也相同。
  这时候掌握火候的人至关重要,需要眼疾手快,但不要毛糙,要胸有成竹。在家里,这个活计是男人的专利,男人干这个活很悠闲,但最忙活的还是女人,最快乐的是孩子们。中秋之夜月上柳梢之时,家家在自家院内摆上香案,供上月饼、各种时鲜水果,剜好的西瓜牙、甜瓜牙,有手巧的老人在瓜上还能剜上瓜果画,实在是锦上添花的妙笔。一家人围坐一起等待月亮上来共同赏月。小孩心急,不断抬头望着天空,又不断低头望着供品,嘴馋的小孩,禁不住伸手要吃供品,大人不能呵斥,要悄悄拉住孩子的手,轻声说:“月神看见要笑话的,等月祭完再吃”,等月上柳梢,圆而又亮时,家长点燃三炷香,祭完月之后,吃月饼、饮酒娱乐。外出者多返家与家人团圆,中秋节也叫团圆节。
  九月九——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重阳节。主要活动是登高驱邪,品菊、插茱萸等活动。山丹民间在重阳节要谢土神,献白公鸡,吃灰面的习俗,也有庆丰收的寓意。
  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重阳节是在金风送爽,云淡山青的仲秋季节,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时光,也是一个健身长寿节。反映了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和祈盼健康平安,延年益寿的良好愿望。中国历代许多文人雅士,每当此时,登上高处,一面饮菊花酒,一面吟诗取乐,留下无数诗篇。刘歆《西京杂记》云:“三月上已,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作者将重九与重三相对,并指出了登高驱邪免祸的用意。唐代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中也作了描述:“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九登高,受人重视是有步步登高之意,特别是受老年人重视是因“高”有高寿之意。1988年2月4日,甘肃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九月九日定为全省老人节,在重阳节开展敬老活动,除了祝愿之外,还注入了敬老、尊老、爱老、助老的实质内涵,反映了一种新的社会道德和新的社会风尚,从而使古老的重阳节获得了新的生命。
  十月初一——寒衣节
  农历十月初一,称“寒衣节”。过十月初一这一天天气朔冷,进入冬季,古时上至朝廷,下至百姓,都有在十月初一这天祭祖、送寒衣之俗。清代潘荣《帝京岁时纪胜》载:“十月朔,孟冬时祭祀宗庙,颁时宪书,乃国之典。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七月十五)仪,晚时缄出冥楮,加以五色采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这是一种特殊的祭祀活动。考究它的由来,最初为“十月朝节”。源于秦之岁首和周之腊月。秦代以农历十月为岁之首,依此说“十月朝”应是秦代新年。而周代以十月为腊月。《诗经·幽风·七月》曰:“十月涤场,朋酒思飨,曰杀羔羊,跻被公堂,称彼凹觥,万寿无疆。”这是歌颂十月朝节饮宴的诗歌。随着历法的改善,华夏民族崇祖敬祖的传统心理根深蒂固,对已故祖先的缅怀,都在这十月朝节的欢宴过程中寄托哀思,“送寒衣”由民间信仰逐渐演变为民间习俗。
  山丹人民承袭了古人这一特殊的祭祀,至今依然,十分重视。民间在这一年要蒸麻腐包子,送寒衣,烧纸钱。据民间传说,送寒衣的习俗是因为孟姜女的传说而流传下来的。孟姜女丈夫万喜良被迫去修筑万里长城,天冷了,孟姜女去给丈夫送冬天的棉衣,她历尽辛苦来到西部戈壁滩长城脚下寻找丈夫,可丈夫已不在人世。有唱词曰“十月里,十月一,西北风,瑟瑟寒意起;走了一程又一程,我的喜良在哪里?”这一天正好是十月初一,悲愤交加的孟姜女将带来的寒衣焚烧在长城脚下并放声痛哭,失去亲人的万分悲痛和对亲人深切的怀念感天地泣鬼神,有一段长城顷刻间轰然倒地,埋在黄土里面丈夫尸骨露了出来,使孟姜女终见丈夫一面。孟姜女的故事感动了山丹人民,寒衣节也流传了下来,十月初一成了人们追忆亲人祭祖的节日。
  冬至节
  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一天,太阳照射到北回归线,从此以后白天时间一天天变长。像每一个传统节日一样,冬至这一天,山丹有亲友拜谒往来,互相祝福的礼节。山丹民间冬至早晨要吃“牛娃子饭”,就是将面和好后掐成直径一厘米大小的丁,用大姆指在干净的木梳齿上搓成带花纹的小面卷儿,形似牛肚子上的花纹,也叫“牛犊子饭”。配上肉丁和蔬菜炝锅,做成汤面即可。冬至这天还要请当年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过冬至节,也有请邻家当年的新婚夫妇来家欢聚的。农村流传的习俗叫“熬牛犊子”,有的地方叫“捣老爷”。具体做法是一些青年相约,敲锣打鼓于黄昏时分到各家门前,有节奏的吟唱祝福歌谣,如:“捣、捣、捣老爷。金银财宝往里捣,五谷丰登庄稼好。捣、捣、捣老爷。生财发福进元宝,丰衣足食日子好。捣、捣、捣老爷。冬至日头往回倒,六畜兴旺春来早……”
  然后把征集来的柴火、“牛犊面”肉等食物拿到一户人家做成大锅饭,大家一起吃“伙饭”,互道祝福,共同祈福驱邪,祝愿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谓冬至大似年。

知识出处

山丹民俗

《山丹民俗》

出版者:敦煌文艺出版社

本书从饮食习惯、节日礼俗、地方方言等方面记述了山丹的民俗文化,反映了山丹地方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的特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