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图书馆
山丹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丹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热闹喜庆的年节风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民俗》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336
颗粒名称:
热闹喜庆的年节风俗
分类号:
K892.1
页数:
31
页码:
78-10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热闹喜庆的年节风俗分别记述了二月二龙抬头、二月十五、三月十八娘娘庙会、春节礼仪等。
关键词:
山丹县
年节风俗
清明节
内容
平常岁月
二月二龙抬头
传说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日子,这一天也叫“春龙节”。二月初二正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前后,据说龙蛰伏了一个冬天,从惊蛰这一天起,开始苏醒,要怒吼,要摔尾巴了,所以天上有了雷声。
山丹民间有二月二到龙王庙和水源地、泉头、水库祭奠龙王爷,舞龙求雨的习俗,也叫青龙吐水,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二月二正是初春,各种害虫、病菌也开始复苏繁殖危害人间,舞龙也有消灾避邪,禳祸除妖,期盼平安幸福的意思。这些传说和习俗,是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古代科技极不发达的条件下的一种无奈之举和精神寄托,往往带有迷信色彩,缺乏科学依据。随着科学文化的普及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但习俗还是带着美好的愿望流传下来。
二月十五
农历二月十五在中国最早叫花朝节,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是汉民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各地还有“装狮花”、“放花神灯”等风俗。在我国古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在山丹习俗中,二月十五也是一个特殊的节日,是祭祖的日子。春耕即将开始,出外打工者即将离开家乡,家家上坟祭祖祭山神祭土地神,祈求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二月十五这一天,要蒸大锅馍馍“壳娄子”,也叫“供样”,上坟祭祖,期盼丰年。
惊蛰
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蛰,动物冬眠时,潜伏在土中或洞穴中,不食不动的状态。惊蛰,是春气动,将它们惊醒的意思。山丹各地都有农谚说,“早晨惊了蛰,后晌用犁别”(别,方言,用犁耕之意)。山丹老百姓将惊蛰当作春耕开始的标识。惊蛰这一天,人们一般要吃油炸食品,山丹大多地方这一天要吃油炸鸡蛋,把炸好的鸡蛋放入泡好的糖茶水里吃。茶是酽酽的茯茶最好。
清明节
清明节有两种含意:一是指节气,一是指节日。《淮南子·天文训》云:“春风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播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农谚。
在山丹,民间有清明节扫墓祭祖、撒野纸、吃油泡泡的习俗,至今仍十分流行,是日以宗族为单位倾族上冢,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将食物供于先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表示怀念祖宗,教育后人继承和发扬祖先优良传统的愿望,并通过扫墓祭祖活动来增进宗族内部的团结和谐。
新中国成立后清明节逐步演变成一个共祭的节日,一到清明节,单位、企业、学校都要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和中小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缅怀革命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2008年开始国家已将清明节与端午节、中秋节列为中国传统法定节假日,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视。
三月十八娘娘庙会
庙会也叫庙市,最早见于唐代。常在农历规定的日期于寺庙内或其附近举行,故称庙会。早期的庙会是一种宗教仪式,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迁都洛阳后,大兴佛事,每年释迦牟尼诞生日都要举行佛像出行大会。出行的队伍以避邪的狮子为前导,宝盖幡幢等随后,音乐百戏,诸般杂耍,热闹非凡。唐宋以后庙会的迎神、出巡大都是这一时期行像活动的沿袭和发展。元明以后,行像之风衰落。在佛道二教举行节日庆典时,民间的各种社会组织也主动前往集会助兴。明清到近代,渐次传入山丹境内,日臻定型,约定俗成。时代时道家举行活动时,大兴“水陆画”。故山丹“水陆画”明代为鼎盛时期。
山丹的民间庙会有三月十八娘娘庙庙会、四月初四的大佛寺庙会、六月初六的钟山寺庙会。内容既有佛事活动,也有文艺表演,更多的是商贸、旅游和休闲活动。
农历三月十八这天,赶庙会的主要是妇女,多为不育妇女或其婆母,拜祭的主要是送子娘娘。在庙会上,去“送子娘娘”神案前上香、磕头、祷告、许愿,用红绳拴在神龛上的泥塑上,然后吃下供果一枚,若来年生子,便携带供品、红色被面、鞭炮去庙里还愿。山丹也有许多人去焉支山钟山寺去祈求得子。
四月四庙会
庙会作为民俗的载体,承载着浩瀚的民间文化,凝结着一定地域人们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道德风尚和审美情趣。山丹独特的历史渊源和地理环境,决定了本地庙会文化的多元状态,形成宗教信仰和民间习俗融通、游乐和购物结合、民间崇拜和封建迷信混杂的状况。山丹四月四大佛寺庙会主要是以民间崇拜和宗教信仰为主要内容的活动。有法事活动,有老百姓的拜神祈祥内容,也有游乐观光的,还有以地方小吃、日用百货等买卖商品的,会景壮观,人山人海,规模甚大。现如今的四月四庙会已成为山丹县一个大型的民间旅游观光活动。在庙会期间,本县及周边地区的信徒、香客、游人云集山丹大佛寺,朝佛拜神,祈祷平安,赶会踏青。沿途车水马龙,游人如织,寺内钟声和鸣,青烟缭绕。
五月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叫端阳节,也被称为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蒲节等,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后来楚国诗人屈原于端午节投江自尽,就变成纪念屈原的节日(一说纪念吴国忠臣伍子胥的忌日),与春节、中秋等节日同属东亚文化圈的中国、日本、韩国、越南等的重要传统节日。
端午节在中国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端午节的节俗事项有喝雄黄酒、挂香袋、门上悬艾和菖蒲、吃粽子、划龙舟等习俗,其中像划龙舟、吃粽子是悼念屈原的,悬艾、挂香包、喝雄黄酒因有避恶驱邪、灭虫除害的作用也沿袭至今。
山丹端午节要吃糕卷儿或粽子,民间有插杨柳、采食艾叶、喝雄黄酒的习俗,以驱虫、避瘟、镇邪。山丹民歌中就有“五月里来五端阳,杨柳枝儿插门窗”的唱词。新媳妇在端午这天要回娘家躲“端午”。
农历五月十三插青苗旗
农历五月十三,民间传说是关老爷的“磨刀日”,俗称“雨节”。山丹乡村农民这一天有在自己耕种的土地上插红、黄、蓝、白、绿五色旗(也叫青苗旗)的习俗。究其原因,说是金朝太和年间,有一个大官叫黄罗道,他依仗权势,欺压百姓,无恶不作。每逢农历五月十三,正是青苗长势旺盛时节,而就在这一天,黄罗道总要带着随从到地里视察,他随身带红、黄、蓝、白、绿五色旗,见哪块田地的庄稼长得好就插上五色旗,凡是插旗的地方就成了他黄罗道的。此一举,硬把农民辛苦劳动的成果攫为己有。就这样,不知有多少人家被他逼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有一年,五月十三又快要到了,丰收在望的庄稼眼看又要被黄罗道霸占,人们便向年纪尚轻足智多谋的元好问求助。此时,元好问还在外求学,他哥哥元好古受家乡父老的重托,向弟弟说明来意,元好问立即随哥哥回到家乡,他把对付黄罗道的计策告诉了家乡的老百姓。
五月十三到了,黄罗道还和往年一样,骑着高头大马,前呼后拥,可到地里一看,顿时傻了眼,只见所有的田里都插了五色旗。他无可奈何,只好怫然离去。
从此以后,人们为了纪念元好问的功绩,每年五月十三都要在自己耕种的庄稼地里插上五色纸旗。现在,山丹大部分乡村仍保留着这一风俗。
六月六庙会
六月六,又叫“沐浴节”、“晒沙节”、“晒衣节”、“晒虫节”,河西地区的人很重视这一节日。
由于阴历六月六正当盛夏,传说此日是龙王爷晒麟日,届时民间多晒衣物,官府晒官服,读书人晒书籍,僧人晒经卷,晒一晒,可防霉防蛀。据说那一天是太阳最猛的日子,早在东汉就有此日晒东西之俗。山丹民间称六月六为“去病节”,晒衣物书籍,去焉支山钟山寺旅游,求儿女或还愿者甚多。
山丹的六月六庙会朝山拜佛盛行至今,与一个民间传说有关。
很早焉支山钟山寺名声就很大,山丹、永昌、民乐、甘州的朝圣者络绎不绝,每年都赶来钟山寺烧香拜佛。有一年的农历六月初六,有个甘州老人领着六岁的孙子上焉支山烧香拜佛,人多不留神孙子找不到了,老人急得团团转,一筹莫展时又听人说有个孩子从山崖上跌了下去,老人连滚带爬到山崖下寻找,把山下的跌老哇河都摸遍了,却不见孩子的踪影,孩子是死是活都不知,无奈老人只得大哭一场回了家,到家却见孩子好好的在家玩耍呢,老伴说是一位老和尚送回来。老人一听,赶紧烧香叩头,感谢焉支山神保佑。为此,老人倾其所有,在焉支山孩子跌落之处修建了一座寺庙,就是焉支山后寺。
从此,焉支山六月六朝山拜佛的人越来越多,六月六庙会那一天,四面八方的香客、游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带着供品,拜神拜佛者都有。拜娘娘、观音、王母、佛祖、玉皇大帝等等,如此多的神、佛中,要辨清楚那是什么神、那是什么佛,实在不容易。因而,现在的人就见神就拜,见佛就磕头,见庙就烧香,见桌子就上供。好在佛道相容,拜哪家也不错。
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七夕又称乞巧节,就是指在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趁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时候,年轻女子们向心灵手巧的织女乞求一双巧手和一副巧艺,求她传授给自己纺纱、织布、缝衣的好手艺。是一个极富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唯一一个以女性为主角的传统节日。
关于“乞巧”的起源,东晋葛洪在《西京杂记》中写道:“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褛,人俱习之。”这是目前我们在古代文献中所看到的,关于“乞巧”的最早记载。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牛郎与织女七夕相会的故事,在封建社会很有典型意义。古时候,人们对一年一度的乞巧习俗很重视,各种内容和形式也很有趣。乞巧的方式,花样不断翻新,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也各有不同。山丹也有如此习俗,这一天,月亮未上之前,女儿在窗下摆好桌凳,桌上方供着织女神,并供好瓜果甜面食,上香祭拜后等待月上柳梢时,让女儿端来一盆水,里面放针,看针影的动向,卜问女子将来是笨还是巧。还要左手拿针,右手扯一段红丝线,“对月穿针”,“月下乞巧”。母亲还要拉着女儿祭拜织女神,祈求女儿前程似锦,婚姻美满。
现代人追求浪漫,七夕已演变为中国的“情人节”。山丹的青年男女也紧跟时代的步伐,近几年乞巧节再不“乞巧”,而成了男女约会的日子。
七月十五中元节
七月十五日俗称“鬼节”。其实是道教中的“中元节”,佛教中称为“盂兰盆节”。这一日,上供、花纸、祭鬼、也敬祀先祖。老百姓旧称为鬼节,七月半。相传那一天,地狱大门打开,阴间的鬼魂会放禁出来。有主的回家去;没主的就到处游荡,徘徊于任何人迹可到的地方找东西吃。所以人们纷纷在这天以诵经作法等事举行“普度”以普遍超度孤魂,恐防它们为祸人间,又或祈求鬼魂帮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因此南方地区在这一天有普度、放河灯的习俗。现代女作家萧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大概从阴间到阳间的这一条路,非常黑,若没有灯是看不见路的。所以放灯这件事是件善事。可见活着的正人君子们,对着那已死的冤魂怨鬼还没有忘记。
现在民间在中元节这天举办祭祀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中元节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所在,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一是发扬推己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
山丹民间这一天要上坟立碑、献羊祭祖。以家为单位祭祖祈福,也有以家族为单位上老坟,家家备有新鲜瓜果、酒菜、蒸十五个供样、面桃、纸钱等,献羊、立碑、祭祀祖先。上坟祭祖要行“三行三献礼”,在坟前设案献香祭拜,碑身附红,请道家吹唢呐奏乐,子孙念祭文、鞠躬跪拜,祈求先祖庇护保平安、赐福,还有保佑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八月十五——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中秋节。按古历法的解释是:农历八月居秋天(七、八、九三个月)之中间,八月十五日(八月份三十天)又在八月的中间,所以叫中秋节。中秋之夜,月亮最圆、最亮、最皎洁。中国人把月圆看作是团圆的象征,因而也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中秋节之所以成为佳节,还在于对月亮有种种美丽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嫦娥奔月”。由于古人对自然界还处于原始认识阶段,无法解释月亮中的阴影现象,于是编造了一个个的故事来寄托自己善良的愿望。因为有这些动人的传说,使中秋节显得分外迷人,更加富有诗情画意。中秋节的应节食品是月饼,其形状为圆形,象征团圆,又叫“团圆饼”。
月饼起源于唐朝,到了宋代已极为普遍。《燕京岁时记·月饼》载:“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苏东坡在一首诗中也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山丹中秋月饼也有两种,一种就是由老百姓家里自己蒸的,用大锅一次只蒸一个,直径50~60厘米,即“大者尺余”,一般有十二层,象征十二个月,每层卷有清油、香豆、姜黄、红曲、胡麻籽等,上面画有月亮、玉兔等图案,因此,又叫“千层月饼”。还有一种是由鏊子烙的千层月饼。一般是几家合用一个鏊子,男人负责生火、试鏊、提鏊。最复杂的是在鏊子中垒火。垒时要把煤砖砌成小方块,在大铁鏊子最低层先码一层,每一块中间稍有间隙,然后在空隙上方再码一层。依次而上,直到仅在上面码一块砖,呈金字塔形。然后用柴火从中空的地方引着起火,慢慢其他煤砖也燃烧起来,外表看不出火势,内里已是熊熊烈焰。火鏊子是面火,还要凑底火的,两面夹击,火势要一样,烙的馍成色也相同。
这时候掌握火候的人至关重要,需要眼疾手快,但不要毛糙,要胸有成竹。在家里,这个活计是男人的专利,男人干这个活很悠闲,但最忙活的还是女人,最快乐的是孩子们。中秋之夜月上柳梢之时,家家在自家院内摆上香案,供上月饼、各种时鲜水果,剜好的西瓜牙、甜瓜牙,有手巧的老人在瓜上还能剜上瓜果画,实在是锦上添花的妙笔。一家人围坐一起等待月亮上来共同赏月。小孩心急,不断抬头望着天空,又不断低头望着供品,嘴馋的小孩,禁不住伸手要吃供品,大人不能呵斥,要悄悄拉住孩子的手,轻声说:“月神看见要笑话的,等月祭完再吃”,等月上柳梢,圆而又亮时,家长点燃三炷香,祭完月之后,吃月饼、饮酒娱乐。外出者多返家与家人团圆,中秋节也叫团圆节。
九月九——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重阳节。主要活动是登高驱邪,品菊、插茱萸等活动。山丹民间在重阳节要谢土神,献白公鸡,吃灰面的习俗,也有庆丰收的寓意。
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重阳节是在金风送爽,云淡山青的仲秋季节,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时光,也是一个健身长寿节。反映了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和祈盼健康平安,延年益寿的良好愿望。中国历代许多文人雅士,每当此时,登上高处,一面饮菊花酒,一面吟诗取乐,留下无数诗篇。刘歆《西京杂记》云:“三月上已,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作者将重九与重三相对,并指出了登高驱邪免祸的用意。唐代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中也作了描述:“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九登高,受人重视是有步步登高之意,特别是受老年人重视是因“高”有高寿之意。1988年2月4日,甘肃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九月九日定为全省老人节,在重阳节开展敬老活动,除了祝愿之外,还注入了敬老、尊老、爱老、助老的实质内涵,反映了一种新的社会道德和新的社会风尚,从而使古老的重阳节获得了新的生命。
十月初一——寒衣节
农历十月初一,称“寒衣节”。过十月初一这一天天气朔冷,进入冬季,古时上至朝廷,下至百姓,都有在十月初一这天祭祖、送寒衣之俗。清代潘荣《帝京岁时纪胜》载:“十月朔,孟冬时祭祀宗庙,颁时宪书,乃国之典。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七月十五)仪,晚时缄出冥楮,加以五色采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这是一种特殊的祭祀活动。考究它的由来,最初为“十月朝节”。源于秦之岁首和周之腊月。秦代以农历十月为岁之首,依此说“十月朝”应是秦代新年。而周代以十月为腊月。《诗经·幽风·七月》曰:“十月涤场,朋酒思飨,曰杀羔羊,跻被公堂,称彼凹觥,万寿无疆。”这是歌颂十月朝节饮宴的诗歌。随着历法的改善,华夏民族崇祖敬祖的传统心理根深蒂固,对已故祖先的缅怀,都在这十月朝节的欢宴过程中寄托哀思,“送寒衣”由民间信仰逐渐演变为民间习俗。
山丹人民承袭了古人这一特殊的祭祀,至今依然,十分重视。民间在这一年要蒸麻腐包子,送寒衣,烧纸钱。据民间传说,送寒衣的习俗是因为孟姜女的传说而流传下来的。孟姜女丈夫万喜良被迫去修筑万里长城,天冷了,孟姜女去给丈夫送冬天的棉衣,她历尽辛苦来到西部戈壁滩长城脚下寻找丈夫,可丈夫已不在人世。有唱词曰“十月里,十月一,西北风,瑟瑟寒意起;走了一程又一程,我的喜良在哪里?”这一天正好是十月初一,悲愤交加的孟姜女将带来的寒衣焚烧在长城脚下并放声痛哭,失去亲人的万分悲痛和对亲人深切的怀念感天地泣鬼神,有一段长城顷刻间轰然倒地,埋在黄土里面丈夫尸骨露了出来,使孟姜女终见丈夫一面。孟姜女的故事感动了山丹人民,寒衣节也流传了下来,十月初一成了人们追忆亲人祭祖的节日。
冬至节
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一天,太阳照射到北回归线,从此以后白天时间一天天变长。像每一个传统节日一样,冬至这一天,山丹有亲友拜谒往来,互相祝福的礼节。山丹民间冬至早晨要吃“牛娃子饭”,就是将面和好后掐成直径一厘米大小的丁,用大姆指在干净的木梳齿上搓成带花纹的小面卷儿,形似牛肚子上的花纹,也叫“牛犊子饭”。配上肉丁和蔬菜炝锅,做成汤面即可。冬至这天还要请当年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过冬至节,也有请邻家当年的新婚夫妇来家欢聚的。农村流传的习俗叫“熬牛犊子”,有的地方叫“捣老爷”。具体做法是一些青年相约,敲锣打鼓于黄昏时分到各家门前,有节奏的吟唱祝福歌谣,如:“捣、捣、捣老爷。金银财宝往里捣,五谷丰登庄稼好。捣、捣、捣老爷。生财发福进元宝,丰衣足食日子好。捣、捣、捣老爷。冬至日头往回倒,六畜兴旺春来早……”
然后把征集来的柴火、“牛犊面”肉等食物拿到一户人家做成大锅饭,大家一起吃“伙饭”,互道祝福,共同祈福驱邪,祝愿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谓冬至大似年。
春节礼仪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叫腊月,腊月初八叫腊日,山丹民间叫“腊八”。腊也是合的意思,在新旧年衔接之际,举行天地神灵与祖先一起的“合祭”,古时称为“腊祭”。也有说腊是猎的意思。腊祭即子孙们猎取了野兽,恭恭敬敬地祭奉祖先。这是古代祖先崇拜的遗风。相传腊月初八还是释迦牟尼成佛之日,古代佛寺在腊八这天举行诵经,并效法佛祖成佛前牧女献乳糜的故事,取香谷果实等熬粥供佛。
山丹腊八节早晨有吃腊八粥或腊八饭的习俗。腊八粥是用自产的五谷及其他果实,凑成八样熬成粥。也有因条件所限,以扁豆面(腊八饭)代替腊八粥的。腊八粥做成后先供奉天地神灵,之后一家人才能享用。民间习俗,腊八节供奉先人的饭,家人是不能吃的,要等冻成冰块后放在牲畜饲料中保存,等到腊月三十早上砸成碎块,掺在饲料中喂家禽牲畜,俗称“壮仓”,祈求来年六畜兴旺,膘肥体壮。腊八夜间放一盆水在院中冻冰,观察冰块内部花纹,预卜来年收成情况。有的地方在粪堆上立冰块,以祈求来年水肥充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据说腊八这天的冰很干净,山丹马营河两岸的老百姓,有在腊八这天要去河滩冰床上碾“麦稔”的习俗。
民间有腊八过后,人们就会乱花钱的传说。腊八过完,人们就准备过年,筹办年货,化钱不算账,有些大手大脚。即是家庭生活极度困难的人家,借钱也要买些猪肉、羊肉、烟酒糖茶,给孩子的添几件新衣裳。等到过完年开始种庄稼时,一算账才知道钱已经花光,还缺许多春耕物资没有准备好,开始后悔、着急,只好找亲戚朋友借钱,或到银行贷款。过了清明节人们才清醒明白过来,开始抓紧时间种完庄稼,四处奔波挣钱,精打细算过日子。
过“小年” 农历腊月二十三,山丹民间称为“小年”。按照传统,这一天,有送灶神、祭祖、扫尘的习俗,山丹人这天的饭食是“连汤饧面”,还要放鞭炮送“灶爷爷”上天。
根据民间传说,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是灶王爷一年一度上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的日子。《祭灶全书》记述关于灶王爷的职责:“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晋葛洪《抱朴子》云“月晦之夜,灶神变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算者,三日也。”说灶神专门搜集一家一户的隐私,向玉皇打小报告,大错则减寿三百天,小过也损寿三日。所以灶神又称为“司命神”。因此,祭灶也更为敬重,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要设香案祭祀,不仅要将灶头几案,锅碗瓢盆刷洗干净,还要献祭,糖果饴糖和灶马子(黄表纸印制的灶马两张,一是上天用之马,一是回来时用马。)焚香即首祭过后,将灶马点着烧之,便认为灶王爷已乘马上天。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人们就用各种办法恭敬、讨好和对付它,除了供奉专门的灶饼、一定要有芽糖敬奉,好把灶王爷的嘴抹甜全说好话;有的用酒糟涂抹在灶门上,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乱说话。
送走灶神,还要祭拜祖宗,民间称“挂影”,就是把祖宗的画像或照片挂在墙上,备好酒水、贡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正月十五。
“过小年”,民间还有“扫尘”的习俗。意在扫除积累一年灰尘、垃圾,扫除家人一年来的不快与烦恼,驱除病疫,除“陈”布新,祈求来年一家人健康平安,新一年更有新气象。
大年夜
腊月三十是农历一年中的最后一天晚上,含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之意,古人称为“除夕”。山丹人叫作“大年三十”、“大年夜”。晋时,才有分岁守岁之俗。旧时除夕夜,祀先后,全家长幼拜毕,聚坐食饮,直到天明,谓之“守岁”。有俗语云:“守冬爷长命、守岁娘长命”。现如今,“守岁”之“守”既有对即将逝去旧岁的留恋之情,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满怀希望之意。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旁,吃着饺子或长寿面,看着《春节晚会》,话着家常,一家团团圆圆,其乐融融。山丹有的地方年三十晚上要熬一锅肉汤,放入麦稔、洋芋、萝卜、胡萝卜等等五谷杂粮都有,叫作“壮仓”,意在期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大年三十除了守岁、吃年夜饭,山丹还有贴对联、祭祖、三十晚上烧纸钱祭奠祖先、晚辈给长辈磕辞岁头,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祈愿。这些传统至今未改。
春节
春节,俗称过大年。“一青一黄是一年,一白一黑是一天”。因而,过大年最初的本意,就是农耕文明时代的先民们,在大年这个“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特殊日子里,庆祝过去一年五谷丰登,祈望来年风调雨顺。山丹人过年从腊八就开始了,一说喝了腊八粥,就糊涂起来,开始乱花钱,一直到第二年三月清明才能醒悟,又开始春播秋收和一年的辛苦劳作。山丹人过年包括若干个阶段。家家忙着置办年货,妇女们忙着洒扫、烙馍馍、炸油果子、糖花子,孩子等着穿新衣,腊八、腊月二十三的小年,请神、贴对联,大年三十吃团圆饭,初一拜年、初二走亲戚、女婿到老丈人家拜年、初三送神吃臊子面等。从腊月到一个正月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中。
请门神、贴春联是过大年的一大景观,大年三十,女人们忙着准备年夜饭,男人们则捧起飘着墨香的鲜红春联,从大门一直贴到猪圈、鸡窝之上。每一扇门上都要贴上门神,门神又叫“门画”。山丹人多用“秦琼、敬德”作门神,现在多贴“福”字。形象表达了驱邪逐鬼,祈福纳财的意愿。乡村至今还保留着贴彩色小“门帘”的习俗,大都贴在街门和屋子门楣上,上端平齐,下端是锯齿形,图案花纹是打孔的镂空花纹,有花卉、“福禄寿”字样等,颜色多为红、黄、米黄色,象征“三阳开泰”。现在基本上摒弃了迷信内容,寄予了老百姓祈望生活幸福国泰民安之意。
过年的饮食也是异常丰富。以前即是生活再困难,也一定会买些猪肉、羊肉、鸡、鱼之类,做一顿比较丰盛的年夜饭图个大吉大利,年年有余。春节的应节食品有锅盔、油饼子、油果子、糖花子、桃子、牛鼻子、花卷、狗舌头、饺子等等。
除夕下午宗族集体祭祖,接着按辈分给长辈叩头,俗称“辞岁”。
大年初一凌晨约三四点钟,一家人早早起床,孩子们穿好新衣服,洗漱完毕,开始先打醋坛,就是用醋的蒸汽给各个房间消毒;接着是接神,就是把腊月二十三送走的灶神,以及自家的先人请回家一同过年;再接着是动土,意思是请土地神到自己家过年,顺便从别处带些肥沃的土壤到自己家的地里和圈里,期盼来年五谷丰登。这时候小孩子们开始比赛着放鞭炮、放烟花,一家鞭炮鸣,万家齐响应,其乐无穷。这时候开始吃五更饺子。
吃完饺子天还没亮,拜年就开始了,先是祭奠祖先,上供、烧香行叩头礼,接着是家庭拜年,从辈分最高的老人拜起,按辈分、年龄从高到低依次行叩头礼,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接着是本家户族内互相拜年。最后,全村集体拜年,街上人声鼎沸。长辈和老人是无需出门的,端坐在家里等待拜年大军的到来。每支队伍包容了一个族落,队伍十分庞大,只有领队才能进入长老厅堂,领队喊一声“给您老拜年了”,候在院子里的人们也齐声应和,并齐刷刷跪倒在地上磕头。每到一家按辈分、年龄大小依次磕头,完了再到下一家,全村家家户户拜完为止。正月初二开始走亲戚拜年,先向岳父、舅舅家拜年,然后向姑妈家、姨妈家拜年,最后是姊妹、朋友互相拜年,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甚至月底。农村有民谚“初二初三开始走,一走走到二月头,亲戚朋友走个遍,礼节不到年不休”。年后探亲访友是春节的一大内容,平时各自忙碌无暇来往,此刻来往就显得异常重要。过年期间人们相遇都要互相问候,晚辈要给长辈行鞠躬礼或作仪,“文革”期间行举手礼。平时被生活扯走的那份温情也会还原到每个人的身上,弥漫在家庭和社会的各个角落。人们之间存在的一切隔阂、不愉快都随着过年而烟消云散。春节是一个团圆节,是中华儿女心目中最重要的节日,出门在外不论是做官的,还是经商的、打工的都必须赶回来与家人团聚,它是团结的象征,凝聚力的象征。春节,永远是炎黄子孙心目中真正的“大年”。
正月初八顺心
每年正月初八顺心,实际也是一个团圆节。正月初八夜晚,一家人围坐一起吃过晚饭(团圆饭)后点清油顺心灯。取一个盘子,里面盛上清油,用棉花搓上若干个捻子,其中有一个最粗,叫神捻,代表祖先,家庭成员每人一个捻子,按照辈分和年龄大小,捻子由粗到细依次排列于盘子周围,一头浸入清油中,一头放于盘沿外,依次点燃,看谁的灯最亮说明这一年谁的运气最好。同时,预示着传统的春节即将过完,家人就要奔赴各处的工作岗位,开始新一年的奋斗、劳作。家中的老人借此机会教育年轻一代要团结一心,互相帮助,齐心协力,发奋图强,共创美好未来。
正月十五闹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据史料记载,元宵节始于汉代,又叫“灯节”、“上元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中国农历规定,将太阳和月亮黄经相同的日期作为一月之首,即初一,此时太阳、月亮、地球大体在一条直线上。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元月十五是传统农历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西汉《太初历》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东汉明帝倡奉佛教,听说佛教正月十五僧人点灯敬佛,就下令这天夜晚在皇宫寺庙点灯敬佛,并命士族庶民挂灯,此后元宵节逐渐形成观花灯的重大节日。
山丹年俗从正月初六至正月十五一直有放烟火、烧秦桧、扭秧歌、耍龙、舞狮、挂灯、观灯等活动,山丹的元宵节一直是热热闹闹。这是年节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山丹人俗语说“正月十五闹元宵”,就一个“闹”字,道出了元宵节的欢腾、热烈。山丹民众的闹元宵的方式很多,最“闹”的堪称闹社火、舞龙耍狮、放焰火,其次热闹的是观灯展游庙会。白天有各村各社的社火、东乐的耍龙舞狮班子在广场、社区和家家门前欢腾起舞。山丹民间有新修了房屋,邀请社火班子或耍龙舞狮团在正月十五这天进屋巡视一圈,主人家放鞭炮、端茶敬红包给社火团或耍龙舞狮班子,以图热闹吉利,一说叫“活动地脉”。晚上也是热闹异常,家家挂灯笼、居民结伴夜游观灯,锣鼓喧天,满街鼎沸。游人摩肩接踵,笑逐颜开,盛况空前。全家老小在元宵节这一天都出门上街观灯,尽情游乐,而不受限制。所以有人说,元宵节是中国人的狂欢节。按山丹传统习惯,元宵节家家户户还要吃元宵(汤圆)或饺子,象征着家人团圆、和睦、幸福。
正月二十补天补地
农历正月二十,山丹民间有补天补地的习俗。补天补地起源于“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传说。古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极端落后,面对频繁发生的干旱、沙尘暴、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广大劳动人民束手无策,认为是天崩了、地裂了。于是效仿女娲补天的做法,以补天地之缺。山丹民间在正月二十早晨,家家户户烙上煎饼或炸上油饼,盛在盘子里,上面插上红线针,分别供于院中和房顶,一方面祭奠天神和地神,一方面补上天地的漏洞和裂口,以求消灾避害,来年风调雨顺。这一天妇女不能动针线。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在黄道上的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如今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二十四节气歌
打春阳气短,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鸟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淀,处暑动刀镰
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河插严
大雪河封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大寒又一年
二十四节气释义
二十四节气中每一个节气都有其特定的意义,节气的名称说明了这段时间的气象条件及万物的变化,简述如下:
夏至、冬至:表示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快要到了。我国各地最热的月份是七月,夏至是六月二十二日,表示最热的夏天快要到了,我国各地最冷的月份是一月,冬至是十二月二十三日,表示最冷的冬天快到了。又因夏至日白昼最长,冬至日白昼最短,因此,古代又分别称之为日长至日短至。
春分、秋分:表示昼夜平分。此两昼、夜相等,古时统称为日夜分。这两个节气又正处在立春和立夏、立秋和立冬之间,把春季与秋季各分成两半,因此也有据此来解释春分和秋分的。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按照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在天文学业上划分季节的方法,是把四立作为四季的开始,自立春到立夏为春,立夏到立秋为夏,立秋到立冬为秋,立冬至立春为冬。立是开始的意思,因此这四个节气是指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
雨水:表示少雨水的冬季已过,降雨开始,雨量开始逐渐增多。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动物钻到土里冬眠过冬叫入蛰。至第二年回春后再钻出土来活动,古时认为是被雷声震醒的,故称惊蛰。从惊蛰之日起,就可以听到雷声,蛰伏地下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被雷声震醒,出土活动。
清明:天气晴朗、温暖、草木开始现青,清洁明净的风光代替了草木枯黄、满目萧条的寒冬景象。
谷雨:降雨明显增多,雨水促使谷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古代称之为雨生百谷。
小满:夏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故称小满。
芒种:芒种有芒的作物,种是种子。芒种表明小麦、大麦等有芒的作物种子已经成熟,可以收割。
小暑、大暑:暑是炎热之意,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小暑是炎热的开始,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表示炎热的夏天快要“躲藏”起来了。
白露:处暑后气温降低,夜间温度已达到成露的条件,露水凝结的较多,呈现白露。
霜降:气候已渐寒冷,有白霜出现。
小雪、大雪:入冬以后,天气渐冷,小雪时开始下雪,大雪时,雪下得大,地面已有积雪。
小寒、大寒:寒是寒冷的意思,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气候开始寒冷,称之为小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称之为大寨。
从节气的含义我们可知,二十四节气又可分为四类。即:
一、表示寒来暑往的变化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
二、象征气温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
三、反映降水量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
四、反映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推算
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计十二个节十二个气,即一个月之内有一节一气。每个节气相距平均三十天又十分之四,而阴历每月的日数,则为二十九天半,故每三十四个月,必遇有两个月仅有节而无气或有气而无节者,有节无气之月,即阴历之闰月,有气无节之月不为闰月。节气与阴历月份关系如下:
立春正月节,雨水正月气;惊蛰二月节,春分二月气;
清明三月节,谷雨三月气;立夏四月节,谷雨四月气;
芒种五月节,夏至五月气;小暑六月节,大暑六月气;
立秋七月节,处暑七月气;白露八月节,秋分八月气;
寒露九月节,霜降九月气;立冬十月节,小雪十月气;
大雪十一月节,冬至十一月气;小寒十二月节,大寒十二月气。
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起源
早在东汉光武帝年间王充的《论衡》一书中,即按五行学说天下相生相克的关系,详细解释了寅属虎、戌属狗等等的道理。古人用纪年的十二地支和十二种动物相搭配,通过属相计算年龄。“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就是十二时辰,亦称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源于何时,今已难于细考。长期以来,不少人将《论衡》视为最早记载十二生肖的文献。《论衡》是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的名著。《论衡·物势》载:“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巳,蛇也。申,猴也。”以上引文,只有十一种生肖,所缺者为龙。该书《言毒篇》又说:“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这样,十二生肖便齐全了,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的配属如此完整,且与现今相同。
生肖为何取数十二
《周礼·春官·冯相氏》载:“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时间的分割以十二累进,一纪十二年,一年十二个月,一日十二时辰。《国语·晋语四》载:“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甚至天子妻妾也有“十二女”之说,《后汉书·荀爽传》:“故天子娶十二妇,天之数也;诸侯以下各有等差,事之降也。”
近年,在神农架地区发现了汉族创世史诗《黑暗传》。其中有一个讲述干支来历的故事:“开天辟地之初,玄黄骑着混沌兽遨游,遇到女娲。女娲身边有两个肉包,大肉包里有十个男子,小肉包里有十二个女子。玄黄说:‘这是天干革命地支神,来治理乾坤的。’于是,为他们分别取名,配夫妻,成阴阳。男的统称天干,女的则为地支。”这一创世神话故事,讲干支,讲玄黄神、女娲神,讲乾坤阴阳,将干支的“身世”推溯得十分久远。
天乾地坤,古代历来以天为主、地为从。十天干又叫十母,对应的十二地支则别称十二子。汉代蔡邕《月令章句》:“大桡采五行之情,占斗纲所建,于是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支。干支相配,以成六旬。”大桡是黄帝时代的大臣,这里的配成六旬,即六十甲子,取了天干十和地支十二的最小公倍数。干与支按顺序相配合,由甲子乙丑……一直排至癸亥为第六十对,正好干、支均用最末一位,再排便是重由甲子开始,这一循环称为一个甲子。其中,每个天干出现六次,每个地支出现五次。
十二生肖的产生,有着天文学的背景。在原始时代,先民们体验着寒暑交替的循环往复。宋代洪皓《松漠纪闻》载:“女真旧绝小,正朔所不及,其民皆不知纪年,问则曰‘我见青草几度矣’,盖以草一青为一岁也。”宋代孟珙《蒙鞑备录》也记:“其俗每草青为一岁,有人问其岁,则曰几草矣。”年又有观天者发现月亮盈亏周期可以用来丈量岁的长短,发现十二次月圆为一岁,这一发现,是初期历法最精度的成果之一,“十二”便视为传达天意的“天之大数”。天干需地支为伴,日月相对,天地相对,就非“十二”莫属了。
子鼠丑牛……戌狗亥猪。天下动物很多,古人为何选择了这十二种动物为属相?
清代刘献《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子何以属鼠也?曰: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地辟于丑,而牛则开地之物也,故丑属牛。人生于寅,有生则有杀。杀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属虎。犯者,日出之候。日本离体,而中含太阴玉兔之精,故犯属兔。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龙行雨之时,故辰属龙。巳者,四月之卦,于时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时蛇不上道,故属蛇。午者,阳极而一阴甫生。马者,至健而不离地,阴类也,故午属马。羊啮未时之草而茁,故未属羊。申时,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譬之气数,将乱则狂作横行,故申属猴。酉者,月出之时,月本坎体,而中含水量太阳金鸡之精,故酉属鸡。戌时方夜,而犬则司夜之物也,故戌属犬。亥时,天地混沌之时,如百果含意于核中,猪则饮食之外无一所知,故亥属猪。”
另一种说法,十二生肖的选用与排列,是根据动物每天的活动时间确定的。我国至迟从汉代开始,便采用十二地支记录本一天的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两三个小时,夜晚十一时到凌晨一时是子时,此时老鼠最为活跃。凌晨一时到三时,是丑时,牛正在反刍。三时到五时,是寅时,此时老虎到处游荡觅食,最为凶猛。五时到七时,为犯时,这时太阳尚未升起,月亮还挂在天上,此时玉兔捣药正忙。上午七时到九时,为辰时,这正是神龙行雨的好时光。九时到十一时,为巳时,蛇开始活跃起来。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一时,阳气正盛,为午时,正是天马行空的时候。下午一时到三时,是未时,羊在这时吃草,会长得更壮。下午三时到五时,为申时,这时猴子活跃起来。五时到七时,为酉时,夜幕降临,鸡开始归窝。晚上七时到九时,为戌时,狗开始守夜。晚上九时到十一时,为亥时,此时万籁俱寂,猪正在鼾睡。
关于十二生肖的排列,还有各种传说,这类故事,或似开心解闷的笑谈,或似贬恶扬善的寓言,文学成分较浓。但是,生肖座次的排定,决非一朝一夕,也不是一代人所能完成的。最初未必就是一次提名十二种,也许只有四五个,也许曾有过超额的局面,后来优胜劣汰,定额定员并定位了,一直传至今日。
知识出处
《山丹民俗》
出版者:敦煌文艺出版社
本书从饮食习惯、节日礼俗、地方方言等方面记述了山丹的民俗文化,反映了山丹地方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的特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