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礼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民俗》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329
颗粒名称: 葬礼习俗
分类号: K892.22
页数: 41
页码: 037-07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葬礼习俗,分别记述了报讣、开三、开悼、古时丧葬礼仪等习俗。
关键词: 山丹县 葬礼 习俗

内容

孔子云“生之一礼,死葬之一礼”,说的便是人的生与死是一样的平等,一样的隆重,壮观。有生便有死,新陈代谢,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生老病死,自然定律使然,亘古不变。
  “孝”,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一个方面,“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山丹人所说的“孝”是晚辈对长辈父母生前的顺从、孝敬、爱戴和殁后所尽的葬埋孝道礼节。山丹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死葬礼仪更是有着非常讲究而又繁杂的仪程,虽时过境迁删繁就简,但也有标新立异之处。“父愁儿娶,儿愁父葬”,这是人生的一种责任,也是义不容辞的义务,更是一种担当。老人殁后,全家人头戴白孝,用麻绳做成长穗,男子则身穿韨衣,用麻搓成细绳,拦腰把韨衣扎起,足穿孝鞋,(这些从头到脚的服饰均用白布做成)这就叫“披麻戴孝”,以示儿孙对死者生前的孝顺,以及死后所尽的孝道。
  葬礼,是人从生至死的最后一个环节,死后的花费因子女们家庭经济条件而定,根据“富不能穷葬,穷不能富埋”的原则,遵照“有钱的埋钱,无钱的埋人”这些习俗。多花费和少花费是根据家庭经济状况而定的,不然会被人嗤笑的。
  山丹的丧葬礼仪,内容丰富,程序复杂,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和内涵,大致分以下几个程序:报讣(报丧也叫禀丧)、开三(过三)、开悼(过七)、抬埋攒三、抹孝等。
  报讣(也叫禀丧)
  报讣是指老者殁后的第一天,晚辈请一邻居在其带领下到本村挨家挨户叩头讣告,如晚辈会说:“父亲老下了”或者“躺下了”(忌讳说死的话)。先让全村知晓,然后孝子要忙着请道士看日子(也叫瞧日子请日子),道士定下开悼时日,主人就按此准备一切。
  第二天,道士被孝子请来做纸火——楼儿纸、各色幡子,一般是五色幡子,红色的是引魂幡子,花色的叫花幡,非常重要,是必不可少的。还有金银宝斗、童男童女等,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又添上了楼房、电视、汽车等,一应俱全。这时再叩头请“东头”,等同于丧葬委员会的主任一样,一切由其主持,此人是主持料理丧葬中的一切事物的重要角色。下午三点钟左右,孝子在一个东家的带领下去瞧(请)人,仍然每家必去,带领的人每到一家都很有礼貌地称呼其主人家“孝子门上叩头,晚上起经呢,请过去喧去呢”,主人忙回答“起来吧,知道了,一时时(山丹方言:一会儿)就过去了”,并让请人的人和孝子进门,一般孝子只能跪着,从不进别人家的门。到了晚上八九点钟,在“东头”的指挥下,贴上白纸写的丧联,摆好道士念经的桌子,道士们坐好后便吹打乐器,主要乐器是唢呐、木鱼等,其用意是初次超度亡灵,孝男孝女等都跪在设好的灵堂前,让“破孝(缝孝的人)”的人戴孝,穿韨衣,丫头女婿主要亲眷也都戴孝,约一小时左右开始“领牲”(指祭祀所献的羊),丫头女婿必须献羊,儿子们必须献羊。在“东家”的喊叫中把羊拉来,人围成一圈,先端来清水把羊四肢洗干净,上香,用表燎后,再在羊身上浇酒,浇整汤(也叫献茶),其他人口中都会说“领吧,领吧,这是儿女们诚心诚意许的”。如此反复说到羊把毛抖欢为止,孝子们叩头,请起牲的人起牲(杀羊的人叫起牲的),主人家给起牲的包一红包,意思是手不能空。等把羊皮剥完后摆桌子献上,道士仍然不停地吹打,过半小时后,“东头”叫孝子们到庄门外烧纸(给亡人化纸币),返回后,就算经起完了。“东头”把道士、东家让进屋里开始招待说“明天开三呢,你们过来暄来”,顺便还安排开三的事宜,如灶上谁是主东,让客的、记礼的、请人的全部安排就绪。
  开三前要扎好彩门,用松树枝在庄门前扎成彩门,装上小灯泡和小白花,在灵堂前也要用松枝扎成彩门,写上对联,如:“不迎不送丧家礼,人来人往吊客情”“音容宛在”“高风亮节”等以赞美死者的优良品行、崇高风范的幛子,以示儿孙对死者的怀念。
  下午贴好白纸黑墨写成的丧联。大门上面要写上“三日报恩”等横幅丧条。
  开三
  开三顾名思义,是说从三天起祭祀才算正式开始。
  第三天,五六点钟要出纸,主人家把道士做好的楼儿纸要吊在庄门外的高杆上,在挂楼儿纸时要进行祭纸活动,其余的纸货要摆放在亡人的灵堂中。挂楼儿纸时要祭奠,旧时要写祭文,如“白玉楼,白玉楼,能工巧匠把你修,飘在空中荡悠悠……父(母)亲上了白玉楼,人间凡事都不愁……”无非是祝愿殁者到另外世界去安乐享福之意。这时道士要吹打乐器,楼下摆一盆清水,箩儿放在清水盆上,水盆里放些枣儿、银币之类的,孝子要对着箩儿喊“爹上楼来”或“妈上楼来”等,这时孝子在先生(司仪)的唱礼中三叩九拜上了楼的亡人。然后围楼转三圈,孝子在庄门前或在灵堂前跪丧,也叫执孝。
  到十点钟左右,东家们有的端一盆粮食,有的拿钱10~20元不等,来到“礼房”记礼,后点纸、叩头以示对亡人的尊敬和祭奠。道士开始吹打乐器,东家在东头的指挥下开始喝茶、吃饭,一般人家都是臊面、粉汤、五香米饭为主食,但也有生活富裕的人家开三要摆席,直到把客人待完为止,就算开三结束。
  开三结束的当天或第二天,主人家紧接着要瞧东(请东家)。东家吃完饭,东头就给东家们安排活计,有的借桌椅,有的搭席棚,有的领上孝子瞧(“瞧”山丹方言请的意思)亲戚,忙完后又开始吃饭、喝酒。开三的当天要瞧先生(祭奠时的司仪),瞧做寿房(棺材)的木匠以及画寿房的画匠,从开三后直到开悼,东家抽空要给主人家帮忙干活,诸如扎彩门,跟伴木匠、画匠等。
  值得一提的是做寿房,寿房木板的薄厚要根据自家经济条件而定,生活好的可做成金匣套材(里一层外一层),生活一般的可做成子底子盖的(底两层、盖两层)。木匠做成后要扫财,这在丧礼中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主人家要准备枣儿、五谷杂粮以及银钱(硬币),还要给木匠花红利事钱,一般二十元到四十元不等(工时费除外的钱)。最为讲究的是画寿房,旧时有功名的男子死后寿房前面可画“魁龙抱寿”,两边可画“螭虎”,否则是不能画螭虎的,现在有所改变,不论什么人死后都可画螭虎。但也有区别,家境优裕的螭虎爪子可伸直,家境困难的可不能伸直,后面则画上山水画,莲花之类的,各取心裁。女子死后,寿房头前画莲花,两边则画“丹凤朝阳”“锦鸡报晓”等,后面画上寿字,意为“头枕莲花足蹬寿”。这些都无非是一种对死者美好的祝愿和祈祷而已。画完后要给所画的动物开光(点睛)。主人家要顶碟子,放些花红理事钱,数额不等,这些是画匠工时费除外的钱,这些都是“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
  先生(司仪)在祭奠仪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切祭奠过程都要听先生的指挥,包括道士和东头。这主要体现在“儒祭道荐”,这是因为先有儒学后才有道教。在大的祭奠祭祀活动中,要请5~7位先生们,把儒家先生分为三类:一是大宾先生,其主要责任在点主(神主牌),也是所请先生们的领头人,负责分配其他先生的工作。二是先生,在大宾的分配下,有讲书、上章的,有写祭文的,有写孝幛答对的,这些现在都已删繁就简了。三是叫礼生的两人,专负责唱礼的,一唱一和,配合要融洽,声调要柔和自然,这些现在仍在延续。
  一切要请的先生们,在开三后直至开悼前的下午都要请到,不然葬礼就会乱套。
  开悼
  开悼的头一天晚上的活动跟开三头天晚上的活动十分相似:孝子请人、起经、献牲、烧更纸等。
  开悼有七日以内的,也有七日以外的,因亡人生辰八字而定。
  开悼这一天大清早,大门上即换上蓝墨白纸写成的丧条对联,先把“楼儿纸”挂出去,道士吹打唢呐乐器超度。到九点左右跑东的(给主人家干活的东家)就陆续到位了,按照榜文(东头的安排榜示、安排的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从不挑拣。摆桌子下席的就开始准备自己下席的桌子,修穴的就准备找好所用的工具。十点钟前来吊唁的本家户族,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在东头的谦让中开始就餐。菜放好后,东头喊到“亲戚们,孝子叩头的呢,请你们搛个哄嘴菜吧!”等,无非是些谦让之类的话。回答很简单“知道了,起来吧!”第一轮席完毕,坟上修穴(指挖坑的)的人,一般是四到六人,拿上锨、吃喝、酒菜等工具坐车去坟地,在道士的指挥下开始修穴。
  迎幛子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亲朋好友买上搭礼的被面子、毛毯、布料用白纸写上“德寿双全”、“福寿双归”,女的则写成“驾鹤归西”、“瑶池添座”等,道士吹上唢呐迎进庄门,由东家展开挂起。所写内容均是对死者的歌功颂德和表达缅怀之意的挽联。
  中午十二点至一点半,是迎午的时辰。传说“迎午”主要是给亡人向阴间报到之意,先生在主人的拥簇下要到城隍庙上香,替主人在城隍老爷面前求情、祷告,使亡人不在那边受罪。这时在“东头”的指挥下进行一系列的活动仪式:请先生三人、道士若干,先在灵堂前冠戴先生,给先生披红(指挂被面子),给先生包一红包,有二元到二十元不等,意为手不空。孝子请(拿)纸火,除楼儿纸外,其余的什么金银宝斗、童男童女、汽车、电视、花圈等一切都举上,簇拥先生到城隍庙(若没庙可选西北方向一个干净平坦之地),放好桌子,端上三碗亡人头前献了的饭,大、小供养各一副,拿上香、表、酒、烧纸等,孝子以大小为序,跪在先生的后面,在桌子的对面铺上褥子,放一堆柴火点燃,仪式开始,由两位先生唱礼(一唱一和),一位先生祭奠。这些繁杂的仪式,现在已简化摒除。
  紧接着道士边走边吹打乐器,孝子以大小为序跟上在火堆前转三圈,后拥簇着先生,一路放炮,道士继续吹打乐器返回,孝子把纸火全部放回原位后,有专人在灵堂前铺好褥子,孝子依次跪好再进行仪式,仍由两先生唱礼,一位先生祭奠。
  到此迎午结束,继续待客。到客全部待完后,开始摆祭。摆祭前要把亲戚的孝全部戴上,亲戚用面蒸成的二十个大供、三碟小供、花嘴桃儿、盒儿、鹿、马、羊、鸡、鸭、鹅、兔、鹤等面做的动物,清油炸的油饼、烧纸、酒、现金等全部摆出称为“大陆祭”,这主要是死者的姑娘家摆的。一般亲戚家数量比较少,称为“小陆祭”。再少的称“三牲祭”,现如今有拉粮食拿现金的称为“干礼”。
  摆祭是有一定顺序的:先是老老外舅、老外舅的,再是姑妈、姨母,接下来是死者的平辈,再接下来才是死者的晚辈摆,依次类推,从里到外(由灵堂最跟前向庄门方向摆)。摆好后由礼房家逐一在礼薄上记清,一样都不能少,这便是以后还礼的依据。传说旧时,有一家亲戚摆下了“大陆祭”,可是后来另一亲戚死后他少摆了几样,成了“小陆祭”,因此告到了县老爷前打官司评理,其结果是少摆的人家以输为结局,赔偿了人家,丢人现眼。所以,至今还流传着摆啥还啥的风俗。礼房记完核对好后,开始加祭。加亲戚祭意为亲戚祭奠怀念亡人之意。
  加祭前仍有孝子在“东头”的带领下叩首瞧(请)先生道士,先生道士早就做好了准备,摆好了香、表、酒等祭祀物品,开始加祭,所有摆了祭的男主人头戴孝帽,也准备好了。祭奠开始便由两位先生对着唱礼。
  摆祭的全过程完了之后,开始放食(旧时要放铁关食,现已删去)。主人家要准备枣儿、花糖,把馍馍分成小块,在大街上放好桌子,道士吹打乐器,孝子要跟上道士行走,到桌子前,道士边念《十月怀胎经》(意为慈母怀胎到分娩的艰难,严父拉扯儿女的不易),边念边抛食物,人们纷纷抢拾。经卷念完后道士要让孝子们烧纸,放食完毕。已是下午六七点钟了。
  到张灯时分又开始加家祭,意思是人们吃喝了一天,亡人还饿着肚子,要让亡人也来尝尝今天的饭菜,有两种形式:大家祭,气势很大,要设讲堂(讲桌)设所,即:盥洗所、香帛所、酒樽所、陈设所、望燎所。必须由五位先生才能完成,唱礼两人,讲书上章三人。均有专人看管,不能乱套,还要找人陪亡人吃饭。孝子要有祭文,以示怀念父母,为父母歌功颂德。这种大家祭现已不进行了,主要是人员不够用。现在一般行的是小家祭,与加亲戚祭大体相同,只是多了一个“孝子拽杖出庐(挟着丧棒从灵常前出来),以行家祭礼。”每一环节中必须有“压杖、执杖”这一环节,其余基本相似。
  旧时还有道士坐法台,过金银桥,撒灯、对灯、燃灯,现已摒除。
  家祭进行完后要辞灵(装老珩heng子),道士吹打,死者的长子怀抱老珩子,让亲朋好友往里面装早已准备好的干果糖类,现装现掏,意为掏财、掏儿女。最后封口,用红布扎好装入棺材。直到晚十点钟左右才算一天的祭祀结束。东家、先生、道士又开始吃喝。东头就告诉东家明天早上几点钟出殡,人们都知道了,十一点后散去。到晚上十二点左右主人家开始“入殓”,把死者装入棺材,意思是亡人不见天日,用布把天遮住,灯遮住,死人放入棺材后,两边用纸挟好,盖好盖。一整天的工作才算结束,等第二天天刚亮开始抬埋,有的是卯时(5~7点)埋,有的是寅时(3~5点)埋,由亡人生辰八字而定。
  第二天刚鸡叫,东家就按时来到,先要喝送殡汤,意为空腹不送殡,道士要打到头碗。等时辰一到就开始出殡,抬前要由老外舅家的人验棺,主要是看一看棺材是否牢固。抬出庄门不远处就用车拉,一路撒些纸币(路钱),以示买路,到达坟茔后,要先祭土,棺材请下车后,道士、先生要到“后土神位”前进行祭奠,以示安抚土神,亡人要埋在此处,祈求神灵多加保佑亡人安康,子孙昌盛。祭奠的人必须是武人,说是“文不祭土”,两先生唱礼,武人祭奠。
  祭土完,开始下葬。埋葬完毕后,主人家作揖谢客埋葬人员随即坐车返回。回家要在死者门前洗手,以示以后再不埋人了,洗盆里放些枣儿、硬币,捞到的说要“早生贵子,财源广进”。东家们坐好后就餐,吃席喝酒划拳,主人要端盘,以示对东家的答谢。
  等送殡的人走完后,主人家要请健在的老人来坐席,这时孝子们才开始吃喝、送借来的东西,兄弟多的要瞧人算账,将花费、礼钱算清、各自推头(理发),说是头上的一座山搬走了,这充分体现了“父愁儿娶、儿愁父葬”。一直到三个月百天抹孝时才能再推头、刮胡须,以尽孝道。
  “攒三”是葬礼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葬埋后三日,孝子们要请上三姓人(不能同姓),给死者攒坟,主人家要准备枣儿、核桃、硬币、五谷杂粮等,全家都要去到坟上,在道士的指点下取哪方三斗三升三格土,掺上枣儿、银钱、五谷杂粮,倒上坟头,大家同时用手进行攒坟头,摸到核桃的是“和和美美”之意,摸到枣儿是“子孙绵长”之意,摸到硬币的是说“财源广进”之意。攒完后,在坟茔上烧纸破盘,吃喝完毕再回家,就算葬礼全部结束。
  值得一提的是抹孝,过去的守孝三年已不存在,现在以三月百日为界,这天要献羊、烧纸币、拆韨衣、孝帽、孝鞋。张贴红对联,意味着“除孝挂彩”。孝经云:“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春秋祭祀、以时思之”,到了周年再进行一次大型的祭祀。
  古时丧葬礼仪
  出纸礼仪(挂楼儿纸用礼)
  孝男就位!
  奏乐、鸣炮!
  迎楼上香、焚香、香入炉!
  押杖
  鞠躬、鞠躬、鞠躬!
  跪
  孝子哀声齐呼:爹(妈)上楼来!
  拜、拜、拜!
  兴,执杖
  以行楼位前
  以行初献礼
  就位
  押杖
  鞠躬、鞠躬、鞠躬!
  跪
  初献酒、初献祭盒、初献供、初献诸各祭物!
  兴
  鞠躬、鞠躬、鞠躬!
  执杖
  以行香案前!
  以行初拜礼!
  就位
  押杖
  鞠躬、鞠躬、鞠躬!
  跪!
  拜,拜,拜,
  兴,执杖
  以行楼位前
  以行亚献礼
  就位
  押杖
  鞠躬、鞠躬、鞠躬!
  跪!
  乐止
  读祭文
  奏乐
  亚献酒,亚献盒,亚献供,亚献诸各祭物!
  兴,
  鞠躬、鞠躬、鞠躬!
  以行香案前!
  以行亚拜礼!
  就位
  押杖
  鞠躬、鞠躬、鞠躬!
  跪
  拜、拜、拜、兴,以行楼位前,以行终献礼!
  就位
  鞠躬、鞠躬、鞠躬
  跪
  终献酒、终献供、终献盒、终献诸各祭物
  兴
  鞠躬、鞠躬、鞠躬
  执杖
  以行香案前
  以行终拜礼
  就位
  押杖
  鞠躬、鞠躬、鞠躬
  跪
  拜、拜、拜
  以行楼位前
  以行撤馔礼
  就位
  押杖
  鞠躬、鞠躬、鞠躬
  跪
  撤祭纸、焚祭纸!
  撤祭文、焚祭文!
  撤毛血、焚毛血!
  撤各色祭物,焚各色祭物。
  兴!
  鞠躬、鞠躬、鞠躬
  执杖,礼毕,乐止,撤馔
  孝子哀哀哭庐
  请宾宴菜点主礼仪
  孝子洗膝以行宴菜礼
  奏乐
  就位
  押杖
  鞠躬,鞠躬!
  跪!
  启门
  进箸,下箸,进菜,下菜
  合门!
  兴
  鞠躬,鞠躬!
  跪!
  启门
  进食,下食,进肴,进肴!
  拜,拜
  合门
  兴
  鞠躬,鞠躬!
  跪!
  启门
  进羹,下羹!
  拜,拜!
  兴
  合门
  鞠躬,鞠躬
  跪
  启门
  进肉,下肉,进馔,下馔!
  拜,拜!
  兴
  鞠躬,鞠躬!
  合门
  跪
  孝子以行请宾礼!
  拜,拜!
  兴
  鞠躬,鞠躬!
  跪
  拜,拜!
  兴
  鞠躬,鞠躬!
  跪
  拜,拜!
  濯水、净中、整冠、束带、起尘、动足、啖嗽!
  孝子以行合门礼
  拜、拜!
  兴
  鞠躬、鞠躬!
  跪
  拜、拜!
  启门!
  请宾出府,
  拜,拜!
  行
  鞠躬,鞠躬!
  跪
  请宾进步
  宾就宾位
  孝子向南伏视
  红付身
  主付督
  主付身
  缯指,刺指,利血
  请宾出笔
  向东方吸收生气
  润笔
  点内神,点内主,点外主,点孝男
  点奉祀,点左耳,点右窍,点天干
  点地支!
  宾抛笔
  宾就宾位
  孝子拜宾
  拜,拜
  兴
  鞠躬,鞠躬!
  跪!
  拜,拜
  孝子以行送宾礼!(孝子将神主抱在胸前一手执仗一手抱神主,进入堂屋供桌正中安放,回来再送宾客入座。一般采用一行二献礼。)
  迎午上香礼仪(庙前)
  香宾就位!
  奏乐,鸣炮!
  迎神上香,焚香,香入炉
  焚黄(燃表)
  跪
  初献酒,亚献酒,终献酒!
  叩首,叩首,叩首
  行!辞神!
  礼毕。
  (灵前)
  香宾就位
  奏乐
  迎灵上香、焚香、香入炉!
  焚黄
  鞠躬、鞠躬、鞠躬!
  跪!
  初献酒、亚献酒、终献酒
  叩首,叩首,叩首
  行!
  鞠躬,鞠躬,鞠躬!
  宾退位!
  礼毕!
  乐止!
  孝子家祭礼仪
  在祭奠前要先设所,即:“盥洗所”、“稳席所”、“香帛所”、“陈设所”、“酒鳟所”、“望燎所”在不同的位置布置好,再进行家祭。
  内外肃静,司事者各执其事,陪祭者各就其位!
  奏乐!
  孝子以行家祭礼!
  孝子拽杖出庐!
  孝子移行盥洗所
  以行盥洗礼
  就位
  越杖!
  濯水!
  净面!
  束带!
  起尘!
  动足!
  啖嗽!
  出杖
  执杖
  孝子移行稳席所!
  以行稳席礼
  稳席
  孝子以灵位前
  以行请灵礼!
  请灵
  抄灵
  出庐
  孝子移行香帛所
  以行香帛礼!
  就位
  押杖
  鞠躬,鞠躬
  跪
  举扇(方盘)
  初启香帛
  捧香帛
  拜,拜
  兴
  鞠躬,鞠躬
  执杖
  孝子移行酒鳟所
  以行酒鳟礼!
  就位
  押杖
  鞠躬,鞠躬
  执杖
  孝子移行陈设所
  以行陈设礼
  就位
  押杖
  鞠躬,鞠躬
  跪
  举扇
  初启箸
  捧箸
  初启羹
  捧羹
  初启馔
  捧馔
  初启羹
  捧羹
  初启肴
  捧肴
  初启食
  捧食
  初启各色祭物
  捧各色祭物
  拜,拜
  兴
  鞠躬,鞠躬
  执杖
  孝子移行灵柩前
  以行初献礼
  就位
  押杖
  鞠躬,鞠躬
  跪
  启扇
  初启香帛,进香帛,献香帛
  初启酒樽,进酒樽,献酒樽
  初启箸(筷子),进箸,献箸
  初启羹,进羹,献羹
  初启馔,进馔,献馔
  初启肴,进肴,献肴
  初启食,进食,献食
  初启盐普,进盐普,献盐普
  初启苦酒,进苦酒,献苦酒
  献盒,献供,献柔毛(羊),献凤翎(鸡),献刚鬛(猪)
  献各色祭物
  兴
  鞠躬,鞠躬
  执杖
  孝子移行香案前
  以行初拜礼
  就位
  押杖
  鞠躬,鞠躬
  跪
  拜,拜
  伏府
  合门
  鸣讲钟,击讲鼓,设讲案
  请宾移就讲案
  乐止
  宾揖,宾揖
  宾启阕,宾占页
  请宾开讲(先生说书,主要以孝道为主,如《王强卧冰》《岳母刺字》)
  孝子侧耳听讲(先生讲完后)
  讲止,奏乐
  宾折阕
  宾揖,宾揖
  宾退步
  宾就宾位
  孝子兴
  鞠躬,鞠躬
  执杖
  孝子移门就位
  以行启门礼
  就位,押杖
  启门
  孝子登堂验尸
  举哀(哭叫三声“爹”或“妈”)
  哀止
  执杖
  出庐
  孝子移行香帛所,以行香帛礼。
  以上是第一轮(第一轮为“初”,第二轮为“亚”,孝子到灵位前读祭文,三轮为“终”,最后孝子移行“望燎所”烧纸,一般在庄门外面不远处,最后孝子“哀哀入庐”)
  亲戚祭礼仪(采用三行三献礼)
  主祭亲眷就位!
  奏乐!
  设香案,迎灵上香!焚香!香入炉
  焚黄!
  鞠躬,鞠躬,鞠躬
  跪
  以行初拜礼!
  拜,拜,拜
  兴
  鞠躬,鞠躬,鞠躬
  移行灵位前
  以行初献礼
  就位
  鞠躬,鞠躬,鞠躬
  跪
  初献酒,初献盒,初献供,初献柔毛,初献各色祭物
  兴
  鞠躬,鞠躬,鞠躬
  移行香案前
  以行亚拜礼
  就位
  鞠躬,鞠躬,鞠躬
  跪
  拜,拜,拜
  兴
  鞠躬,鞠躬,鞠躬
  移行灵位前
  以行亚献礼
  就位
  鞠躬,鞠躬,鞠躬
  跪
  亚献酒,亚献盒,亚献供,亚献柔毛,亚献各色祭物
  乐止,伏读祭文
  奏乐
  兴
  鞠躬,鞠躬,鞠躬
  移行香案前
  以行终拜礼
  就位
  鞠躬,鞠躬,鞠躬
  跪
  拜,拜,拜
  兴
  鞠躬,鞠躬,鞠躬
  移行灵位前
  以行终献礼
  就位
  鞠躬,鞠躬,鞠躬
  跪
  终献酒,终献盒,终献供,终献各色祭物
  兴
  鞠躬,鞠躬,鞠躬
  移行香案前
  以行撤馔礼
  就位
  鞠躬,鞠躬,鞠躬
  跪
  拜,拜,拜
  撤馔!撤供,撤毛血,撤祭纸,撤盒,撤中色祭物
  焚祭文,焚祭纸,焚各色祭物
  兴
  鞠躬,鞠躬,鞠躬
  亲眷抱拳作揖向众说谢
  亲眷退位,乐止,礼毕
  祭后土礼仪
  助祭生员就位
  奏乐
  迎神上香,焚香,香入炉
  焚黄
  跪
  初献酒,亚献酒
  乐止
  复读祭文
  奏乐
  终献酒
  叩首,叩首,叩首
  焚祭文,焚祭纸,焚各色祭物
  兴
  生员退位
  礼毕
  乐止
  一般家祭礼(献礼)
  孝子拽杖出庐
  移行香案前,就位
  以行家祭礼
  奏乐
  迎灵上香,焚香,香入炉
  焚黄,押杖
  鞠躬,鞠躬
  跪
  以行初拜礼!
  拜,拜,拜
  兴
  鞠躬,鞠躬
  执杖
  移行灵位前
  以行初献礼
  就位
  押杖
  鞠躬,鞠躬
  跪
  初献酒,初献盒,初献供,初献各色祭物
  兴
  鞠躬,鞠躬
  执杖
  移行香案前
  以行亚拜礼
  就位
  押杖
  鞠躬,鞠躬
  跪
  拜,拜,拜
  兴
  鞠躬,鞠躬
  执杖
  移行灵位前
  以行亚献礼
  就位
  押杖
  鞠躬,鞠躬
  跪
  亚献酒,亚献盒,亚献供,亚献各色祭物
  乐止
  孝子伏读祭文
  奏乐
  兴
  鞠躬,鞠躬
  执杖
  移行香案前
  以行终拜礼
  就位
  押杖
  鞠躬,鞠躬
  跪
  拜,拜,拜
  兴
  鞠躬,鞠躬
  移行灵位前
  以行终献礼
  就位
  押杖
  鞠躬,鞠躬
  跪
  终献酒,终献盒,终献供,终献各色祭物
  兴
  鞠躬,鞠躬
  执杖
  移行香案前
  以行撤馔礼
  就位
  押杖
  鞠躬,鞠躬
  跪
  拜,拜,拜
  撤馔,撤供,撤毛血,撤祭文,撤祭纸,撤各色祭物
  孝子兴
  移行望燎所
  以行望燎礼
  就位
  押杖
  焚祭纸,焚祭文,焚毛血,焚供,焚馔,焚各色祭物
  兴
  拽杖
  孝子揖,孝子揖,孝子揖(向后退一步一揖)
  孝子哀哀入庐
  礼毕
  乐止
  上坟立碑礼(拜碑礼)
  上坟祭祖礼也行“三行三献礼”,“坟前献香案拜”,跟“一般家祭礼”基本相同。
  孙男就位,以行拜碑礼
  奏乐,鸣炮,迎茔上香,香入炉
  鞠躬,鞠躬
  跪
  整基,稳座,树碑,立撰
  净碑,读碑文
  附红
  揭彩
  拜,拜,拜
  兴
  鞠躬,鞠躬
  乐止
  礼毕
  合门礼(通用一行三献礼)
  合门就位
  迎门上香,香入炉
  鞠躬,鞠躬
  跪
  叩首,叩首,叩首
  兴
  鞠躬,鞠躬
  移门位前
  以行拜门礼
  就位
  跪
  焚黄(表)
  初献酒,亚献酒,终献酒
  兴
  移行香案前
  就位
  鞠躬,鞠躬
  跪
  叩首,叩首,叩首
  启门
  进水火,进米面,进财物,进人口
  兴
  鞠躬,鞠躬
  辞神
  乐止
  礼毕
  山丹民间祭文词汇解释
  清酒——白酒
  香帛——香表
  柔毛——羊牲
  刚鬣——猪牲
  凤翎——鸡牲
  时馐——当时滋味美好的食物
  庶品——一般指甜食
  盒——盒儿、油炸食物,形状像散子
  供——面食做的壳楼子,壳楼子称大供,面做的桃儿称小供。
  文前:1.上香2.奠嚼(酒)3.献馔(zhuan)(肉)4.献羹(geng)(饭)5献帛(钱)
  祭文称谓
  对父亲称呼:故显考(姓氏)公讳(名)老大人 男自称孝男女自称孝女
  对母亲称呼:故显妣(本姓)母(母姓)氏老孺人 男自称不孝
  男女自称不孝女
  对岳父称呼:故岳考(岳父姓)公讳(岳父名)老大人 男自称孝婿
  对岳母称呼:故岳妣(妻姓)母(岳母姓)氏老孺人 自称孝婿
  注:其余各类祭文都要灵活应用,并非死板而不变动。文前两奠三献不必写出,由颂文之人念过为是。(文毕亦然)
  祭文头尾写法
  1.(文头)
  维公元***年***月***日,主祭孝男***及阖家人眷,谨以清酒、香帛、柔毛、刚鬛、风翎、时馐、庶品之仪致祭于严慈(父母)灵堂前跪而泣曰:
  2.(文头)时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年,**岁,农历*年*月*日之夜,奠之良辰也,致祭孝男(或孝女)立叩:谨具香烛炬帛,三牲酒醴时馐清酌,一切不典之仪,致祭于新逝世故显考*公讳*老大人西游,享年**寿之灵前而泣以文曰:
  祭文范例
  祭先祖文
  维公元****年*月*日,主祭孙男×××及阖家人等谨以清酒、香帛、柔毛、时馐、庶品、盒供、祭祀之仪,致祭于我×氏茔堂前,跪而祝曰:
  环山之水必有其源,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水有源,固其流不尽;树有根,固其生无穷。根之深者枝自茂,源之远者流自长,万物繁茂靠天地,人之生长是祖先,追根觅源,始之有本,我*氏祖先生而盖世,殁而为灵,德与万物共荣,行而卓然不朽,繁衍生息,瓜瓞绵长,工农商学兵,人才辈出,先人荫庇后人,祖宗蒙泽子孙,其功最大,其业最宏,子孙不能忘也!
  今逢盛世,社会和谐,举族生活,物阜民丰,五谷丰登,今非昔比,小康生活将至,家道敦厚,**氏后裔择吉日良辰,重立明堂,昭示后人,光前裕后“承先启后,继往开来”,耕读传家,自强不息。今跪奠茔堂,以牲礼虔诚奉祀,后嗣齐聚,伏叩敬诚。
  古云:“子孙虽愚,诗书不可不读,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生者永吉,殁者康宁,**氏后裔,铭记家训,男须有显宗耀祖之鸿志,女要俱三从四德之淑风。我祖之德山高水长,祖若有灵,荫赐根生,兰桂集集,人物丰盈,尧泽流芳。
  伏维尚飨!
  祭祖文
  维公元****年*月,清明佳节,来临之期,某某地刘氏传明第三代二支二房后裔嗣孙,虔备香楮财帛,三牲素果,不腆凡仪,稽首而泣,致告于天地神灵,日月星辰,暨刘氏列祖列宗,神前云:
  时值上坟,祭祀之佳期,刘氏嗣孙,会聚祖坟前,扫墓祭祖,彰明祖宗之功德,表后世之虔敬,训子孙之孝道宗祖之德,和气致祥耕读传家,风雨飘摇,族风优存,玄祖父传明,善以天道地利,谨身节用,敬养父母,上善若水,忍辱负重,延续先脉,曾祖父家荣,不敢毁伤,身体名誉,爱敬事父,虚心实腹,拒绝抽赌,增添人丁,紧衣节食,送子读书。祖父宝臣,孝敬老人,养则致乐,病则致忧,祭则致严,立身行道,行敬事长,不贪酒色,顾及兄弟,恩泽族人,惠于乡里,誉为仁义,智谋之士,流芳百世,祖母王氏桂芝,恪守三从四德,身洁端庄,授子礼信,传女清贞,礼数周至,劝谏夫君,炮豉春姜,缝联补缀,和风细雨,颐养天年,实乃温良女中之贤淑。祖父之刚韧,祖母之慈善,含辛茹苦,养育儿女,恩情浩荡,源湖流淌,临风而涕。后嗣子孙,秉承祖上之家训,孝道为先,勤谨节约,谦恭和善,崇尚儒雅之美德,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父母亲传承孝道,勤俭营家,教儿育女,安居乐业,伯父宠辱不惊,与世无争,叔父升年公平,家庭和睦,诸多贤姑,安逸端操。吾自幼育读《孝经》敬重双亲,强壮筋骨,姐悉《女儿经》,勤家务事,乃贤慧人,哥谨遵祖训,口身无择,福禄无患,堂姐知礼仪,表哥为才俊,其他后裔恕不赘述,均无生计之烦忧亦笑慰先祖。缅怀祖德,万世弗忘,祈祷刘氏,家运昌隆,人丁兴旺,福泽永绵,敬备时馐,清酌与香帛本族嗣裔,以祖茔权当宗庙!
  伏祈尚飨!
  天地众神来格,列祖列宗来饮!
  祭父文
  时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年**岁,农历*年*月*日夜,奠之良辰也,致祭孝男(或孝女)立叩:谨具香烛炬帛,三牲酒醴,时馐清酌,一切不典之仪,致祭于新逝世,故显考*公讳*老大人西游,享年**寿之灵位前,悲痛而泣以文曰:呜呼!
  哭声父亲归西去,肝肠寸断泪湿衣。忽然昨日狂风起,吹散父子两分离。
  儿跪灵前把话叙,父亲恩德下天齐。生我育我非容易,养儿育女费心机。
  父要考虑生活计,吃苦耐劳入了迷。辛苦不分日和夜,为儿为女志不移。
  儿饿赶快买吃的,零食糕点和甲鱼。苹果梨子难枚举,要有尽有都备齐。
  儿冷急忙制新衣,甲衫单衫不差移。毛衣绒衣几欢喜,棉衣棉裤不必提。
  儿若染病父着急,背负怀抱不分离。不怕雷电和风雨,深更半夜亦求医。
  儿病父亲熬更夜,奔波劳累到病愈。教儿无事少出去,怕儿出外受人欺。
  岩边水边要注意,怕儿伤身药难医。七岁送儿学堂里,纸笔墨砚全买齐。
  书费学费先准备,又买鞋袜和新衣。教儿尊师要计理,团结同学莫扯皮。
  为人处事要和气,将来前途幸福些。又望孩儿好成绩,步步高中把名题。
  教儿一主自知趣,嫖赌偷盗要决离。为人公道讲理义,勤俭持家建根基。
  唯望今生儿顺遂,发家致富性不迷。儿大年满十六七,就去请媒把婚提。
  东选西择费钱米,只望娶个好儿媳。人品知识盖乡里,一孝妈来二孝爹。
  年岁一到办水礼,不惜银钱买东西。男女都由父亲备,洞房设置很整齐。
  婚期三日办酒席,父亲累的汗淋漓。一心只为儿和女,面带笑容饿肚皮。
  父亲好心无能比,应该延寿到百余。谁知我父无福气,身患重疾无药医。
  延至昨夜归天去,一家大小甚惨凄,哭声震天泪如雨,可恨阴阳已隔离。
  今晚灵前把奠祭,保佑儿孙福禄齐。青菜水酒莫嫌弃,望父品尝再归西。
  哀哉尚飨!
  不孝子***叩首
  祭母文
  时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年,**岁,农历*月*日夜,奠之良辰也,致祭孝男(或孝女)立叩:谨具香烛炬帛,三牲酒醴,时馐清酌,一切不典之仪,致修祭于新逝世,故显妣*母**老孺人西游,享年**寿之灵位前而泣以文曰:呜呼!
  不孝儿跪灵前咽喉哭断,泪如雨往下倾湿透衣衫。
  在生前娘待儿受尽苦难,为情我与养我受尽熬煎。
  娘怀我十个月时间不短,吃娘精饮粮血把娘摧残。
  娘为儿时常都提心吊胆,恐怕儿十月中有不安全。
  生下来洗屎尿一天几遍,我的娘咬牙关从不怨烦。
  为儿睡尿床铺心甘情愿,下雪天洗衣裤要娘承担。
  儿若病快将儿送进医院,又求神又许愿祷告苍天。
  又打符又号水望儿好转,又烧胎又抹米跑得脚翻。
  巴不得儿子好脱离苦难,一生中为你儿费尽粮钱。
  小怕儿不懂事不听管教,一怕岩二怕坎三怕水边。
  又怕儿出外去爬岩迭坎,怕玩火怕爬树又怕水淹。
  七周岁送学堂去把书念,怕为儿不聪明又怕师严。
  又怕儿年纪小没有主见,不努力又贪玩学习松懈。
  求菩萨保佑儿定如心愿,到将来求一个一官半职。
  有衣穿有饭吃全家饱暖,儿有志妈有福愉度晚年。
  好田地为你儿荒废一半,吃与穿供儿用自己不沾。
  娘为儿尽心力受尽苦难,吃尽苦吃尽酸受尽熬煎。
  儿大点托媒人就把亲谈,办酒宴来请客不惜银钱。
  年岁到办彩礼又办酒席,室内的新家具设备齐全。
  我母亲为儿女风霜饱满,为的是到老来有个靠山。
  谁知道好母亲福分有限,忽然间得重病卧床难安。
  神不灵药无效儿难替换,延续在昨夜晚一命归天。
  一家大小哭得肝肠寸断,哭不转我母亲再返阳间。
  不孝儿跪灵前诚心祭奠,有素菜和水酒平常一般。
  望慈母莫嫌弃多少尝点,去西方登极乐早成神仙。
  从此后儿与母阴阳隔断,除非是三更梦与母团圆。
  哀哉尚飨!
  不孝子***叩拜
  祭后土文
  维公元****年*月*日祭生员***谨以清酒、香帛、柔毛、合供、食馐、庶品之仪致祭于本茔福德兴隆后土之神位前跪而
  祝曰:
  苍苍山穹,宇宙洪荒,茫茫阴冥,神位在上。
  周氏先祖,安葬此方,大哉土府,位列中央。
  牛眠吉地,马鬣呈祥,坤元载物,德合无疆。
  本方之神,护荫一方,佑我族嗣,欣绵兴旺。
  德泽永延,长发其祥,含宏广大,里远善良。
  滋生滋物,降福降祥,逝者永吉,生者安康。
  默佑后代,身健寿长,螽斯济济,瓜瓞绵长。
  刘氏后裔,永占鸿光,慈敬哀言,神灵明祥。
  跪卧神坎,简设登堂,兴我祖茔,奠我祖堂。
  诚心一片,略表寸肠,献生祭物,纸灰飞扬。
  秉心香帛,诸祭品尝,神其有灵,来格来尝。
  伏维尚飨!
  祭纸文
  白玉楼,白玉楼,能工巧匠把你修,今日父(母)亲登上楼,魂随清风荡悠悠。白玉楼,逍遥楼,山外青山楼外楼,牵引儿女几多愁,今日吾父(母)上了楼,驾鹤西归不回头,看玉楼,愁更愁,音容笑貌几时有。物还是,人非旧,子女今日有何求。请父(母)坐在白玉楼,遥望鹳雀黄鹤楼,水流东去不回头,愿父(母)更上一层楼!
  子不孝,媳忧愁,请父(母)坐稳白玉楼,随着仙鹤西境游!瑶池添座饮美酒,蟠桃盛宴到永久!
  回首望,子多愁,想见音容哪里瞅!子欲养、父(母)先走,何时相会白玉楼!愿父(母)早日升仙境,愿父(母)慢慢上玉楼!梦中相会在玉楼!
  山丹县民间碑文格式
  山丹民间给殁后的先祖和父母立碑是很讲究的。从碑高、碑宽的尺寸,碑文的字数以及立碑时的程序都非常严格。尤其文字上“男考、女妣”不能错位,否则就会闹出笑话。
  碑高、宽、厚的尺寸,现已不十分严格了,但碑文的字数仍然很讲究的。它主要以“生老病死苦”循环往复的歌诀进行议字。也就是说碑文最后一个字绝不能落在“病死苦”上,一定要落在“生”与“老”上,如“故显考某翁讳某某之墓位”,最后一字为“生”。又如“故显妣某氏某某儒人之墓”,最后一字为“生”。如果最后一字落在“病死苦”上就是不吉利。
  立碑时要让道士瞧日子、看时辰、定向线、吹打乐器,请先生唱礼祭祖、树碑、祭碑。完成这是一整套程序。
  男性墓碑
  招魂合茔碑
  生于某年某月某日殁于某年某月某日
  翁讳
  故显考某 某某之墓位
  孝男某某孝孙某某孙女某
  某奉祀
  后土碑
  公元某年某月某日立本茔后上福德之神位
  某氏后嗣奉祀
  生于某年某月某日殁于某年某月某日 妣某门某氏
  故显 某某之墓
  孝子某某孙某某奉祀
  生于某年某月某日殁于某年某月某日
  祖父招魂合茔
  考 故显 某
  妣
  翁讳某某某
  之墓位
  门某氏某某
  某某
  孝子 孙某某奉祀
  某某
  碑文范例
  1.先(祖)父母合葬墓碑文
  先严某大人,讳某某,陕西武功人,生于民国*年*月*日,无疾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月*日。
  2.先慈某孺人,讳某某,陕西武功人。生于民国*年*月*日,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月*日。
  3.先祖乡中缙绅,雅望闾里,敬天乐士,奉书勤业。持掌家族事务,少适耕读。先严勤而有度,时与同龄伙伴相嬉为乐。至国中遭寇,外敌叩延关外,秦中震动,始辍弃学业,专心操劳农务,守祖业于乱世,直至国改。
  4.先妣周氏某某,岁逢丙寅孟冬。受诗理,习织缝。淡心如水,柔情若虹。甲午归父,苦度日无怨,勤持家有成。上奉而下养,内贤而外明。饥弗令而助灾邻,寒毋衣而予贫穷,生四女一男,乐以德教,爱以仁导,继之人兴也。适劳极而福至,噩起壬申仲秋,正寝寿终。悲夫命哉!
  5.张某某父母碑文
  家严张公讳某某,癸亥孟春二十九生,庚辰孟夏初九卒,享年七十八岁。幼孤罹难而志远,躬耕自学而不倦。入杏林以济世,涉梨园以教人,勤谨豁达一世也。虽一介农夫,其知其风,可师可表。
  6.邢某某祖父碑文
  先祖邢公讳某某,庚申一九二零年季冬初八生,戊辰一九八八年仲冬初三卒,享年六十又八,先祖幼贫未塾,博闻见丰,佣耕垄亩。园艺庖丁。贫而乐道,勤谨至终。暮时谆谆,典史启蒙,侪辈逢霖,与日俱成。鳏夫老矣,天伦融融。然乐未极而悲生,肺痼起而寿终。山号水泣,心摧骨恸,疚面深思,顿首涕零,其辞曰:***
  铭记碑文墓志铭
  上寿大德,中华太公,显考讳诲,垂范志铭。旧历一九一二年七月十一日诞生,值荒年虐战乱;新元二零零六年六月四日仙游,逢盛世太平。私塾四年即辍学,弱肩躬耕以傍吾祖;诗书一生而勤修,古贤道义并教子孙。十六岁逢吾祖辞世,一家重担弱身承业;十七岁遇家乡旱灾,百踉跄饿腹背粮。建国初期任副乡长,公而忘私,两袖清风;修身毕生做正直人,锲而不舍,胸怀坦荡。夫妻互敬互爱,炎凉相扶相依,奉高堂吃粗省细。哺子女茹苦含辛。命运多舛而不馁,少年失怙,中年失恃,壮年丧偶;天道酬勤而坚强,饱经沧桑,历尽困苦,安度晚年。精读西游,处世向善;能晓三国,做事严谨。一手颜柳书法,写对联乐赠亲友;满腹经纶文章,做契约喜帮乡邻。显考享寿九十五,为古今稀少;晚辈孝奏顺父祖曾,纵百年无多。
  铭曰:无疾而终,铸德毋忘,寒暑祀祭,时节来向。铭记显考,灿烂耀光,百年正果,万古流芳。铭记显考,大道弘扬,化育深恩,海阔天长。铭记显考,佑护吾邦,小康大有,繁茂永昌。铭记显考,神返圣方,往生富贵,福寿无疆。
  明堂碑文范例
  盖闻礼之有明堂,犹人之有庭房,庭房者人所聚会之所,明堂者神所托佑之地也!承先者非明堂无以颂其德,启后者非明堂无以表其美。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我先祖原系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人氏,元末明初离乱之后,洪武年间,朝廷为其拓展西北,镇守西域关隘,以防羌人扰乱,将众多庶民集结于广济寺,强行迁徙,广大移民西渡黄河,跨越黄土高原,进入河西走廊。我始祖始居于山丹卫石峡口堡定羌庙兵站,繁衍生息,后经变故,逐渐分居,自谋生计。
  高祖来丹后,几经辗转,尔后我先祖***择吉地而定居,其名曰***庄子,自此阴阳宅舍而定矣!其阴宅卜茔于驮家湾,遵三元通书,向取辛山乙,依两仪而定位,盘定南针,上通乎天元地元人元之奥妙,下取乎阴水阳水顺水之脉络,地犹牛眠聚于一百五日,天逢马鬣来龙于三十六宫。非神之所昭灵,纳东西南北中之紫气,招春夏秋冬之财源,容金木水火土于一茔,非一墓所罄,故如是哉,唯有明堂焉。则神所凭依者,以此人所庇荫者也,上溯。
  高祖根深叶茂,克猖獗后,瓜瓞绵长,下延乎苗裔源远流长,则戚族蕃昌。我**氏门风,颂美法良,虽沧桑变迁而一以贯之,先祖德笃行旌而彰之,时移吾辈风新尚异,举族生活今非昔比。然,优良传统不可弃也,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此其谓也!
  因遇浩劫,原碑被损,碑迹湮没,后遗失之,无以表述举族之心愿,今逢盛世,人杰地灵,水火相济,人丁兴旺,香火绵长,品物盛昌,耕读有望,为缅怀先祖之宏德,***门后裔合心聚力,虔心勒石,重立明堂且续以世序以表其德。今时值隆冬,人心有感,品物显彰,荐其时迂诸亲友族裔同享其美,此为碑亭而云尔!
  十二世玄孙*** 顿首缮撰
  *门后裔家族 仝立

知识出处

山丹民俗

《山丹民俗》

出版者:敦煌文艺出版社

本书从饮食习惯、节日礼俗、地方方言等方面记述了山丹的民俗文化,反映了山丹地方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的特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