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说唱艺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旅游》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307
颗粒名称: 民间说唱艺术
分类号: K892.24
页数: 4
页码: 260-26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民间说唱艺术是通过说唱的表演形式,形成互动愉悦身心,熏陶感染陶冶情操,丰富生活活跃文化的艺术形式,比如戏剧、曲艺、民歌、说书、社火、花灯、游戏等。山丹特定时期艺术表演的活跃程度,直接反映了这一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
关键词: 民间 说唱艺术 山丹县

内容

民间说唱艺术是通过说唱的表演形式,形成互动愉悦身心,熏陶感染陶冶情操,丰富生活活跃文化的艺术形式,比如戏剧、曲艺、民歌、说书、社火、花灯、游戏等。山丹特定时期艺术表演的活跃程度,直接反映了这一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
  (一)说书
  说书,一般指只说不唱的曲艺,如宋代的讲史、元代的评话,以及现代的评书等。有时也作广义使用,兼指某些有说有唱的曲艺,如弹词、大鼓等。
  山丹的说书最初是由盲人行乞、谋生的一种手段演变而来的。旧社会,因出麻疹或其他原因致盲的孩子,为谋求生存,父母在他们刚刚懂事的时候,就送他们拜师学书演唱。学成后,就走乡串村说、唱,混一碗饭吃。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说书逐渐登堂入室,成为人民大众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
  广义的说书,还要用几样简单的乐器,最初用琵琶,后来逐渐被淘汰改用三弦。说书人除了抱在怀中的三弦外,便是绑在右小腿上的“刷板”,这是说书人的主要“打击乐器”。三四片两寸宽、不足尺长的杜梨木,熏干刨光后,上端打上两只小眼儿,用羊皮绳或细麻绳穿绾起来,组合成类似于“快板”一样的乐器,演唱时将下片牢牢地捆绑在右小腿上,利用脚尖的闪动,带动其发响。此外,说书人在自己的右手虎口上,还要挽上一个小“莲花乐”,利用弹拨三弦时的颤动而发响。有了这个莲花乐,弹三弦就有了很别致的声音,顿时显得热闹了许多。狭义的说书,以一人表演为主。一张桌子、一块醒木、一把扇子、一张嘴巴,甚至什么道具都没有,单凭说书人一张嘴巴,就可以让听众听得津津有味、忘乎所以。而且,说书不拘环境场面随处设局,男女老少听众往那里一围,说书人往中间一坐,嘴一张就摇头晃脑,指手画脚,嬉笑怒骂,表情夸张;时而扮男,时而扮女,幽默滑稽,令人目不暇接,啼笑不止。说到高潮时,场内不时爆发出哄堂大笑,整个场面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说到悲苦时,艺人声音嘶哑,如泣如诉,声泪俱下,听众也往往情不自禁,泪流满面。说书人乘势声音低沉,似断非断,悲怆凄凉,痛不欲生,整个书场无人不悲、无人不恸。
  旧时,民间文化生活单调,说书是一种愉悦生活,寓教于乐的有效形式。说书艺人在说书前,往往要加一段精彩的“闲话”作为开场白,用来吸引听众,然后才开始说正本。正本书如《铡美案》《五女兴唐传》《薛仁贵征西》《杨家将》《三侠五义》《封神演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都是一些可说性很强的经典名著。说书人可根据时间长短,安排开说的内容,可以用一段时间展开说全本,也可以截取某部书的某个精彩片段来说。每逢过庙会、祭祖先、过生日、做满月、喜庆佳节或农闲时节、冬季夜晚,都要请说书先生前来助兴。每当说书人说到精彩紧张之时,常常听者如痴如醉,仿佛身临其境,久久不愿离去。旧社会,说书的书目一般有《隋唐演义》《七侠五义》《三侠剑》《杨家将》等。新中国成立后,一些民间艺人仍然活跃在田间地头、工休时节。说书的书目除了说那些经典名著片段外,还说如《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新儿女英雄传》《红岩》等一些现代新书。20世纪80年代后,说书几乎被广播电视所取代。
  (二)山丹宝卷
  民间宝卷源起于上古歌谣神话,历经漫长的演变发展,融入佛教的诵经艺术,后经唐代失意和没落文人的演绎,逐步趋于完整和成熟,形成一种特殊的民间说唱文学。
  民间宝卷在山丹历史悠久,世代传唱,明清时代盛行。它以宣扬民间神话传说、记述佛道教义活动、表现寓言童话故事、讴歌历史传奇人物和反映群众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山丹宝卷的传播主要是文字和口头两种方式。宝卷的文字传播,不同于民间纯属口耳相传的小曲小调、民歌民谣和传说,它是一本本用文字记载的完整故事,由于受佛教功德说的影响,人们还把抄、颂、藏宝卷作为一种功德,竞相辗转借抄。宝卷的口头传播俗称“念卷”,也就是说唱宝卷内容。过去,山丹念宝卷在偏远山区非常盛行。念卷时间不限,但一般都在农闲或春节期间,特别是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最甚。念卷时,由一人主诵,另有听卷的一人或几人配合接唱,其他人集中精力听诵。山丹宝卷多以民间艺人口头创作和部分闲散文人编、传、抄相结合的主要途径得以广泛流传,以韵文句式出现,其中以十字句最多,七言句次之,还有五言句、四言等句,句子有一定的平仄韵律;句数一般必须为偶句,随内容的需要灵活变化。韵文曲调以当地民间曲调为主,并糅合了佛、道诵经的音韵,常见的有莲花落、打宫调、浪淘沙、哭五更等20余种,这些曲调的使用,随内容和文字的变化多端,从而使道白娓娓动听,歌韵朗朗上口,故事生动活泼,情节跌宕起伏,悬念扣人心弦,听者诙谐幽默,妙趣横生。其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有其内在的文学和历史价值。
  河西走廊保存民间宝卷颇多,有据可查的就有100余种。在众多宝卷中,《山丹宝卷》(共收编43卷)作为山丹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如《仙姑宝卷》和《绣红罗宝卷》等极富有地方特色。
  (三)民间小曲子
  山丹民间小曲子极富地域特色,多由民间戏班设局演唱,但也不乏地摊式自编、自唱、自乐者。其丰富的内容包含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且数量庞大,歌调繁多,体现了山丹人民群众的精神、性格、气质和风土人情。新中国成立前后,山丹陈户乡“马家曲艺班”走红河西走廊,一大批曲目被雕琢加工演绎为曲艺,珍藏的《历代曲词》(手抄本)中《李子文上京》为上乘之作具有鲜明的民间性、群众性的艺术特征。小曲子表演的乐器简单,有三弦、板胡、二胡、小鼓、小锣、干鼓子等。其主要特点表现为:(一)以“说、唱”为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段。即通过“说、唱”,或“似说似唱”,或“又说又唱”来叙事、抒情,语言生动活泼,洗练精美。(二)演员“一人多角”,表演简便易行,观众老少咸宜。即一个曲艺演员甚至不带任何道具,不拘任何场所,可以模仿多种人物,通过说、唱形式,把形形色色的人物和各种各样的故事直接表演给观众;把观众天马行空的形象思维规范到由“说、唱”营造的艺术天地之中,与演员共同完成艺术创造。(三)自编,自导,自演,故事短小精悍,反映生活快捷。即曲艺演员在表演过程中,故事情节的结构、场面的安排、场景的转换、气氛的渲染、人物的出没、人物心理的刻画、语言的铺排、声调的把握、节奏的转换等等,根据叙事或抒情需要和听众最佳接受效果,统筹安排合理调度,导演和表演出一个个令观众心醉的精彩片段。(四)曲艺演员对现实生活观察细微、积淀深厚、技艺超群。即曲艺演员说功、唱功、做功过硬,模仿力高超。而且通过即兴活泼动人的技巧,对人物的喜怒哀乐惟妙惟肖的刻画,对事件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叙述,使观众享受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艺术美感,博得观众的喝彩和赞赏等。
  (四)木偶与皮影
  民间木偶戏和皮影戏,常常以“孪生兄弟”出现,二者可以结伴上演。木偶戏一般适宜白天演出,但晚上借助灯光演出效果更佳;皮影戏绝对在黑暗中完全依靠灯光效果上演,但白天在室内遮蔽亮光的情况下,也可以达到预期的演出效果。
  木偶戏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最早的木偶与奴隶社会的丧葬俑有关,而木偶艺术在黑河流域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且木偶戏深受山丹民众喜爱。木偶戏就演出形式而言,可概括为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铁枝木偶、药发木偶五种。无论哪种表演形式,皆由区外民间艺人进行输入性巡回演出。
  皮影戏也叫“灯影子戏”,是由艺人操作皮雕人物表演,再用灯光投影在纸帘(称为“亮子”)上观看的一种文艺表演形式。因此,有人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的前身。皮影是采用皮革为材料制成的,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材质,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显得瑰丽而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因沿袭传统戏曲的习惯,皮影人物被划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类别。更为特别的是,每个人物都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十一件连缀组成。表演者通过控制人物脖领前的一根主杆和在两手端处的两根耍杆来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民国时期,流行的有东乐木偶戏班和芦家堡皮影戏班。这些戏班的演出,以其道具简单、行装方便,走乡串户演出,活跃在农村千家万户,深为群众喜爱。

知识出处

山丹旅游

《山丹旅游》

出版者:敦煌文艺出版社

本书把自然风物与人文掌故、历史追溯与现实开掘、博物考证与野史传说、实证科学与文学艺术、典雅文章与民间文学、景区景点与地方特产、旅游产业与地域文化较好地融合在一起,深入浅出地描述了山丹县“四线五景区”的风物,展现了“世博圣地、五彩山丹”的特色旅游内涵。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