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广场及观音立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旅游》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285
颗粒名称: 佛山广场及观音立像
分类号: K928.942.4
页数: 4
页码: 229-23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西线旅游景点佛山广场及观音立像,其中包括了碑亭与佛文化长廊、景观柱、青石佛脚印等。
关键词: 佛山广场 观音立像 山丹县

内容

2009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满意的现代服务业”,2011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业,构建具有甘肃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和“扩大旅游产业经营范围,扶持旅游产品开发,重点支持一批精品旅游路线和精品旅游景区建设”的战略决策。2011年甘肃省委、省政府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甘发[2010]9号),提出“立足于建设文化旅游大省,实现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大省的跨越,努力建设中国西部旅游胜地和旅游目的地。”至此,山丹旅游产业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加快山丹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欲打造丝路名刹、旅游山丹,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还原文物古迹,修复佛教圣地旧观,保护文化遗产,顺应广大僧人、佛教界人士要求及信众意愿,将大佛寺景区恢复重建作为旅游发展年开发建设的工作重点,多渠道筹资5000多万元,由山丹县佛教协会牵头,大佛寺现任主持洞钵及僧众精心谋划,于2010年在瞭高山下大佛寺山门前兴建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50米)的佛山广场。佛山广场包括占地350平方米的游客中心1座、建筑面积350平方米的旅游商品展示中心1座、七孔牌坊1座、千佛殿及观音立像1尊、佛文化经卷、水帘照壁及佛文化长廊、景观柱、吉祥如意雕塑、青石佛脚印、各种灯饰和建筑面积150平方米的星级厕所1座等设施。同时,恢复重建九龙沐太子雕像,改造500罗汉堂屋顶,绿化后山和寺内环境,设置景区导览标志牌、导览图和全景图等服务设施。并以祁店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建设为依托,整合资金,修建亲水平台,打造水面景观,兴建佛山公园,形成丰富的游览层次和游览体验,将大佛寺景区建成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线上的过境游客中心、山丹及周边地区城乡居民休闲娱乐场所、佛教及香客朝拜的圣地。2013年山丹大佛寺已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碑亭与佛文化长廊
  在佛文化卷轴南北两侧,建有两座碑亭和两条佛文化长廊,碑、廊中雕刻和彩绘着众多佛经、佛典、佛门故事,内容丰富,饱含哲理,供游人观读、领悟和休憩。
  景观柱
  景观柱又称为云柱或经幢,共六根,每根高8米、直径1米。在古代所有的佛经和佛像都写在丝绸上,为了方便观看,后人逐渐演变,把经文刻在柱之上。大佛寺广场景观柱表面雕刻了金刚经和波罗蜜经,供游人观读。
  青石佛脚印
  在佛山广场东入口处七孔牌坊前,有一双大理石镶嵌着的佛祖脚印。佛祖脚印是根据法门寺舍利分布图所载,在我国古代释迦牟尼佛祖的19颗舍利流入中国,其中一颗就供奉在山丹。三佛云游的传说,古代西方三位云游高僧东行传经说法,足迹遍布河西走廊。见舍利如见佛祖,听佛经如见其人,所以在七孔牌坊前的青色大理石上,印下了佛祖的一双脚印。
  七孔牌坊
  七孔牌坊(也称“七慧门”)高13米、长23米,中间的门称之为空慧门,两旁的六道门称为六度波罗蜜多门,门上所刻的字样分别表示这道门所达到的彼岸。在七慧门上方有九尊雕像,最左边和最右边的是东方琉璃世界的两大菩萨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中间的七尊雕像是在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前的过去六位佛,加上释迦牟尼佛为过去在娑婆世界度众的七佛。
  佛文化卷轴
  从大佛寺广场的七孔牌坊,到千佛殿这条大理石铺设的约1280平方米的经道上,雕刻有佛教众生的六道。
  六道分别是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阿修罗道、人道、天道,连接六道的是七步莲花,七步莲花的最后一朵也就象征着摆脱六道的苦难。
  水沐照壁
  千佛殿下面建有水沐照壁。水沐照壁由三道景门和“八”字形的照壁组成。三道景门门楣上流下的水帘,形成三道水幕。“八”字形照壁上雕刻着释迦牟尼生平、梦象受孕、七步莲花、姨母抚育、出游感苦、夜别妻儿、夜渡凡尘、削发更衣、面壁静心、六年苦行、牧女献糜、树下静悟、魔女炫媚、众魔败阵、大悟成佛、鹿苑传教、佛陀收徒、佛陀说法、佛陀省父、重见妻儿、采花献佛、佛化无恼、佛度猎人、驯服醉象、收比丘尼、不蓄金银、象猴得渡、普渡众生、佛渡众生、广渡众生等佛祖从出生到成佛最后涅槃的众多故事:
  千佛殿
  千佛殿,由承载地宫和观音立像组成,总高32米,其中地宫建筑面积423.75平方米,地宫内供奉由信众随喜、随缘捐赠善款选奉的大、中、小三款佛像1777尊,因此为千佛殿。
  观音立像
  观音菩萨造像是佛教造像中形象最多,也最复杂的造像。《法华经》讲有“三十三身”、《楞严经》也称有“三十二应”,佛教各宗派都有自己信奉的观音菩萨,因此造型也各式各样。特别是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后,这些千姿百态的观音,每尊都会既包含佛教的教义内涵,又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唐宋以后,观音崇拜深入民间,广泛流传,渐渐形成了三十三观音的固定名称与形象,并以白衣观音为主尊。
  大佛寺广场千佛殿观音立像为杨柳观音像,重建观音立像既满足了广大僧人、信众的心理需要,又恢复了河西走廊的佛教古迹,也将成为山丹旅游景区的精品景点。重建的观音立像,身穿连帽袈裟,头戴高冠,冠上坐佛镶嵌于卷释纹之中,精美华丽;宽额丰颐,面相沉静,眼光俯视,笑意含蓄,神态优雅;双手于胸前,左臂蜷曲于胸部,手指自然伸展,掌心向上;右臂悬起,手指舒展,掌心向前,动作协调优美。观音立像体态丰腴,颈项与胸前佩饰相连,衣纹流畅,亭亭玉立于“佛化台”仰覆的莲花圆座上。

知识出处

山丹旅游

《山丹旅游》

出版者:敦煌文艺出版社

本书把自然风物与人文掌故、历史追溯与现实开掘、博物考证与野史传说、实证科学与文学艺术、典雅文章与民间文学、景区景点与地方特产、旅游产业与地域文化较好地融合在一起,深入浅出地描述了山丹县“四线五景区”的风物,展现了“世博圣地、五彩山丹”的特色旅游内涵。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景观柱
相关作品
七孔牌坊
相关作品
千佛殿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