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移民与山丹“民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旅游》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276
颗粒名称: 明代移民与山丹“民屯”
分类号: K928.942.4
页数: 2
页码: 214-21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明代移民与山丹“民屯”的记事。
关键词: 明代 移民 民屯 山丹县

内容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继刘邦之后的又一位很有作为的布衣(佃农)出身的君王。他统治的31年间(公元1367年至公元1398年),采取了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强民富国的措施,诸如兴修水利、推行屯田、开辟田野、减轻徭役、增殖户口等方略,奠定了明初盛世的基础。朱元璋常告诫地方官吏说:“天下刚刚平定,百姓财力都很困乏,像刚学飞的小鸟,拔不得羽毛;如新栽的树木,碰不得根系,应该让他们休养生息,搞好生产。”同时,他诏令各级官吏把“开辟田亩、增殖人口”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把“发展农桑”作为治绩,整肃官吏,违者降职、处罚。
  按照上述治国方略,为了医治战乱创伤,疏散稠密人口,开发宽闲之地,尽快恢复经济,巩固统治,朱元璋采纳了户部郎中刘九皋“山西之民,自入国朝,生齿日繁,宜令分徙居宽闲之地,开种田亩”的奏章,选人口稠密“表里山河”“北通幽燕,南达秦蜀,东连齐鲁,西抵河陇”的山西洪洞县为重点移民区,按照“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颁诏迁令。
  在明初的近半个世纪里,洪洞县迁徙移民18次之多。移民们在驿道要冲的唐代广济寺院的大槐树下,集中填发凭照。遣徙始发,对民怨冲天者强行胁迫,对拒不服从者严刑重罚,移民们向鄂、苏、皖、豫、鲁、冀、陕、甘等地迁徙,尤其是迁向西北的移民,沿着漫漫丝绸古道,晓行夜宿,奔波劳顿,移民们背缚双手,绳索串联,差官押解,受尽了路途艰辛人间疾苦……
  移民到达陕西行都司指挥使司,分辖各卫所按凭照管理,甘肃镇之山丹卫对移民进行挑选,移民户籍与军队编为一体,家家有正军一名,也有余丁,而且祖孙袭承。大批迁徙移民,为了生存,只得开荒产粮,屯田土地。因此,正军耕种的军屯和余丁耕种的民屯,对山丹卫屯田业的发展发挥了开发性作用。据《明史·食货志》载,洪武初实行军屯、民屯,“其制:移民就宽乡、或招募、或罪徙者为‘民屯’,皆领之有司,而军屯则领之卫所。边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种。每军受田五十亩为一分,给耕牛农具,教树植。”《甘镇志》载:嘉靖间,都御史杨博为保障军屯、民屯生产之安全,防御来扰之敌掠劫,在山丹卫令筑“屯庄墩五十九座”,由住堡寨中屯民“一二十家或四五十家督令共筑一墩,每墩设一总甲提调。墩成,编集近民更迭望,若警报一至,大城四路,各发柴烽信炮传示各乡,即敛生畜屯据本墩,庶聚甚速,清野甚易。”时,建制有章,管理有序。据《甘州府志》载:“每大堡设屯长一人,屯副一人,小堡设屯长一人”。
  为引灌溉,界定山丹河及上游马营河、霍城河、寺沟河之渠灌面积,并召集戍屯民众千人,引祁连山白石崖之水灌地,杨博还亲自督监疏修白石崖水道,“自是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泉不壅塞”(《暖泉水利·建五闸龙王庙碑记》)。
  由于民屯的快速发展,《甘镇志·岁计》载,山丹卫洪武中有户6363,人口12720,可谓盛众。但是,在民屯的百余年中,边患频繁,军屯搁置,豪门仗势,霸占水利,民屯荒芜;赋税苛急,屯田无利,军民多逃亡谋生。至嘉靖年间户数锐减至1551,人口少至5406,景象萧疏。
  山丹屯田制在嘉靖末年虽基本破坏,但史实充分证明,明初移民政策是正确的,也是成功的。内地移民在山丹的开发,增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农牧生产,固守了西部边寨,保障了古丝绸之路的畅通。物换星移,人更代革,山丹父老乡亲,散聚在明代残留的老白杨树下,同吟父辈们留下的“问咱故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老家在哪里,大槐树下老鸹窝”的歌谣,亦或脱去袜子,抬起双脚,凿凿比划着祖先遗传下来的小拇指上加小指的辨认老乡的唯一标志,丝丝亲近之情,怀故之情,客籍之情便油然而生。

知识出处

山丹旅游

《山丹旅游》

出版者:敦煌文艺出版社

本书把自然风物与人文掌故、历史追溯与现实开掘、博物考证与野史传说、实证科学与文学艺术、典雅文章与民间文学、景区景点与地方特产、旅游产业与地域文化较好地融合在一起,深入浅出地描述了山丹县“四线五景区”的风物,展现了“世博圣地、五彩山丹”的特色旅游内涵。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