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山丹县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旅游》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254
颗粒名称: 美丽的山丹县城
分类号: K928.942.4
页数: 4
页码: 171-174
摘要: 本文概括了山丹县城区的地理位置、工业经济、民营经济、文化、旅游资源等。
关键词: 城区 山丹县 面貌

内容

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千禧年以来,山丹县城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老城区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艾黎博物馆;城东有省列工业园区和现代物流中心,是河西重要的水泥和冶炼化工基地;城南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南湖公园、空军第三基地营区和“四坝滩文化”遗址发掘地;城西有山丹艾黎新西兰国际旅游村和占地3000亩、正在建设的城市新区;城北有文化教育区及山丹培黎农林牧学校、现代农业示范区和能人带动全民创业长廊,形成了中心带动四面辐射的“1+4”现代城市发展格局。县城北大街艾黎广场有象征山丹经济腾飞的山丹花城标、霍去病扬鞭策马雕像和彩色喷泉,城中心有河西唯一的大十字环形天桥,四街八巷平坦整洁,高楼店铺鳞次栉比,花卉树木生机勃勃,华灯璀璨人流如织,男女老少各得其乐,洋溢着浓郁的现代气息。
  山丹县地处河西走廊战略通道中部蜂腰地段,东邻永昌县,南北分别与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接壤,素有“走廊蜂腰”、“甘凉咽喉”之称,为山川区半农半牧县。全县辖5乡3镇,110个行政村、6个社区,21万人。县域总面积5402平方公里。是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甘肃省最大的植物油生产基地、国家级产粮大县、商品粮基地建设先进县、全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十强县、省列羊产业大县和无公害牛羊肉畜产品产地。
  山丹是甘肃省的老工业基地,形成了煤炭开采、建筑建材、冶炼化工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硅铁、焦炭、水泥、耐火材料年生产能力分别达到10万吨、10万吨、130万吨、2万吨,煤炭年开采量100万吨,正在建设的花草滩、长山子煤矿投产运营后,煤炭年开采量可达到300万吨以上。风能资源丰富,风电项目建设正在加快推进。
  山丹是首批“全国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现有劳务基地84个,其中境外5个。年输转人数稳定在5万人以上,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6%。年劳务总收入5亿元,居民存款余额位列张掖市各县区前列,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劳务输出的部分占到45%左右。2007以来,注册了“丝路硬汉子”、“焉支铁人”等劳务品牌,“丝路硬汉子”进入中亚、西欧劳务市场。
  山丹民营经济发达,县域内能人注册登记的私营企业178家,注册资金逾2亿元,注册资本在50万元至100万元的66家,100万元至500万元的25家,500万元以上的9家。县域外各类山丹籍能人主要集中在劳务、建筑、矿山开采和土地规模经营开发等行业,分布在青海、新疆和省内的兰州、酒泉、嘉峪关等地,其中拥有过亿元资产的3户,千万元资产的80户,百万元至千万元资产的500多户。经过多年发展,山丹能人经济形成了西部建筑团队、石棉开采团队、国外劳务团队、水泥建材团队、房产开发团队、商流服务团队、畜禽流通团队、设施农业团队和技能型家政服务团队。
  山丹城市化水平较高。县城规划区面积45.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8.1平方公里。城市常住人口8.7万,城市化水平42.8%。城市绿化覆盖率32%,人均公共绿地5平方米。占地近3平方公里的新城区正在建设。
  山丹基础设施完善。是省列农村电气化示范县,电力、通讯、有线电视入户率100%,无线通讯覆盖全境,自来水入户率90%。连霍高速公路、312国道、兰新铁路复线横贯全境,兰张城际高铁专线途经山丹,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穿越山丹马场,距县城60公里的张掖军民合用机场正在扩建,山阿公路(224线)、永民公路建成通车,县内等级公路四通八达,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山丹是省列县域旅游产业开发示范县,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文物古迹众多,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开发旅游景点十多处。境内有新石器时代“四坝滩文化”遗址的发掘地和命名地;有中国西部名山、世博会圣地、有“小黄山”之称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焉支山;有建于汉代、世界最大最美的山丹皇家军马场大草原;有与敦煌莫高窟同期凿建、佛教东传的重要站点、亚洲最高的室内泥胎贴金坐佛;有国内保存最完整、被誉为“露天长城博物馆”的汉明夯筑长城;有“锁控金川”的硖口古城堡等秦汉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军事关隘;有国际工合事业的开创者、新西兰国际友人路易·艾黎的故居,及其创办的培黎学校、捐赠的5000多件珍贵文物。从西汉的霍去病、清代的左宗棠、林则徐到红西路军;从隋炀帝西巡焉支山召开万国博览盛会到艾黎创办培黎国际工合事业;从司马迁、李白到林则徐、郭沫若,数以千计的古今中外名人留步山丹,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物。
  山丹政治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是全省的省列统筹城乡基层党建试点县、百乡党建整推试点县,张掖市的党代表常任制试点县,是全省首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县、财政省直管县、省列新农村建设试点县,荣获全国科技富民强县示范县,连续四次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县,并通过了第五次省级双拥模范县检查验收。山丹是国家的宗教工作重点地区,宗教工作多次受到国家和省、市的表彰奖励。
  2009年,山丹确定了“抢抓机遇、培育特色、能人带动、科学发展”的基本思路,组织实施“能人带动全民创业”为主题的创先争优和集中攻坚活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重大成就。2010年,经济发展八项主要指标综合考核名次位居张掖市首位,财政省直管县体制运行顺畅,土地流转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规模化经营面积占到总播种面积的20%,省列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扎实推进,省列县域旅游产业开发示范县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焉支山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一批综合市场、专业市场、物流中心建成运营,一户劳务企业率先在全省取得国外劳务输转经营资质,国际交流、组团合作全面推进,筹资8000万元新建的高标准寄宿制中学建成使用,成功创建了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县,各项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到100%,干部勤廉度网络评价体系试点工作通过省、市验收。
  “十二五”时期,山丹坚持和完善“抢抓机遇、培育特色、能人带动、科学发展”的基本思路,以经济社会“总体平稳较快发展,局部重点突破发展,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主攻方向,以“能人带动全民创业”战略为核心动力,建设张掖煤炭供应和煤化工基地、河西新型建材基地,河西节水现代设施农业重点县、文化大县、旅游大县、通道经济强县。
  当你来到山丹,无论徒步跋涉,还是驾车凌风,都可尽领丝路古道苍劲之美,尽览西部山水锦绣之胜。佳山佳水出英杰,丝路风情道不尽。山丹人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蕴含着古老而独特的民族风情。到山丹旅游,一定会使您得到美好的享受。塞上明珠——山丹,正扬起双臂,欢迎您来休闲度假、旅游观光、探古访今,投资开发。

知识出处

山丹旅游

《山丹旅游》

出版者:敦煌文艺出版社

本书把自然风物与人文掌故、历史追溯与现实开掘、博物考证与野史传说、实证科学与文学艺术、典雅文章与民间文学、景区景点与地方特产、旅游产业与地域文化较好地融合在一起,深入浅出地描述了山丹县“四线五景区”的风物,展现了“世博圣地、五彩山丹”的特色旅游内涵。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