硖口关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旅游》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242
颗粒名称: 硖口关隘
其他题名: “锁控金川”
分类号: K928.942.4
页数: 1
页码: 15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甘肃河西走廊中段,漫漫丝绸古道与巍巍万里长城并驾齐驱,绵延于山丹县老军乡境内的“石硖口堡”处,被一条宽不过百丈的石壁峡谷扼控,这里山大谷深,石壁险峻,长城翻山越,古道谷中行,身居谷底翘首蓝天如缝,人立悬崖俯瞰陡壁欲倾,故有石硖口关隘扼挟甘凉咽喉,锁控丝绸古道之险。
关键词: 硖口 关隘 山丹县

内容

在甘肃河西走廊中段,漫漫丝绸古道与巍巍万里长城并驾齐驱,绵延于山丹县老军乡境内的“石硖口堡”处,被一条宽不过百丈的石壁峡谷扼控,这里山大谷深,石壁险峻,长城翻山越,古道谷中行,身居谷底翘首蓝天如缝,人立悬崖俯瞰陡壁欲倾,故有石硖口关隘扼挟甘凉咽喉,锁控丝绸古道之险。
  距硖口古城东约1公里处的石峡谷,即为硖口关隘,此关隘乃古丝绸之路出入河西走廊的必经孔道,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四月刑部郎中陈棐,奉敕以“恤全陕前左给事中”身份,观察河西兵防途经石硖口谷,见此关两山对峙地势险要,车不并驾骑不双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便欣然奋笔在峡谷北崖绝壁上,题下“锁控金川”四个大字,鬼斧神工遒劲挺拔,后经镌刻成为硖口关隘的一处人文胜迹。现代学者陈希儒诗《咏硖口》云:“锁控金川矗铁关,云封朔漠最南端。咽喉扼道今何在,高速轻车道路宽。石峡云封大漠南,铁门峙立锁金川。当年关隘成遗迹,坦途一路赴楼兰。”
  据老年人们观察,自石硖口河水干涸起,在每年的夏秋之际,天气乍阴欲雨之时,石硖口上空便云封雾绕霓虹辉映,预示着苍天将要降一场透雨,拯救受苦受难的硖口生灵。每当此时,石硖口谷中就有石燕穿梭飞翔,发出啁啾啁啾的鸣叫声,兆示出硖口人民将要迎来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当地人把石燕又称催生鸟。孕妇生不下娃娃,手心里摸上石燕,娃娃就生下来了。村民还把石燕碾细冲上喝能防百病。至今距石硖口东南10公里处的瓷窑口山中,仍能够挖掘出形态各异的石燕化石,据有关专家考证,该化石可上溯到3亿年前;在石硖口的上空,也能够偶尔看到云雾中辉映的霓虹,这便是石硖口“石燕高飞”“石峡云封”的胜景。

知识出处

山丹旅游

《山丹旅游》

出版者:敦煌文艺出版社

本书把自然风物与人文掌故、历史追溯与现实开掘、博物考证与野史传说、实证科学与文学艺术、典雅文章与民间文学、景区景点与地方特产、旅游产业与地域文化较好地融合在一起,深入浅出地描述了山丹县“四线五景区”的风物,展现了“世博圣地、五彩山丹”的特色旅游内涵。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