硖口关长城、驿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旅游》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239
颗粒名称: 硖口关长城、驿站
分类号: K928.942.4
页数: 2
页码: 155-15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东线旅游景点硖口关长城和驿站,在山丹境内,硖口谷自汉代开凿与西域交通之日起,这里就成为战事和商旅通行的险扼要隘。
关键词: 硖口 长城 驿站 山丹县

内容

在山丹境内,硖口谷自汉代开凿与西域交通之日起,这里就成为战事和商旅通行的险扼要隘。西汉时修筑的长城汉塞、烽燧、亭障和明长城边墙、坞堡、营盘等都从硖口关隘通过。在硖口南口,汉塞以羊虎沟河代替壕沟,向东延伸到水泉子及永昌;在硖口峡谷中,汉塞以山崖和壕沟为天堑。顺硖口谷东山跟开挖壕沟,壕沟上半山腰,从硖口古城东侧到硖口北口下山,逾花草滩抵达丰城堡东北的金山子。从羊虎沟河到金山子的汉塞,长20.7公里,壕深1-2米,口宽3-6米,底宽2-4米,壕沟里侧筑壕垄,壕垄之上筑烽燧,现存烽燧10座。明王朝为了防御北方的蒙古鞑靼侵犯河西,在嘉靖(公元1522年至公元1566年)中期、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的30多年中,修筑甘肃山丹境内长城,走向与汉塞同向。硖口境内的明长城,大墙墙体实台高一丈三尺五寸,裙墙高三尺五寸,墙底宽一丈二尺,顶宽六尺。
  围绕硖口关隘军事防务,明嘉靖以前的防卫工事以汉塞天堑为主,辅以汉塞内增修的一些军事列障坞堡借以驻军。现已考证的驻军营址和古战场遗址有定羌庙(即“绣花庙”)营盘、硖口谷营盘、阜昌堡营盘、金山子营盘和定羌庙堡遗址、硖口关隘古战场遗址等。明代防卫工事以长城(边墙)为天堑,据《甘州府志》卷首《舆图》记载,山丹境内长城只在东乐、静安、山丹、新河和硖口共5处留有暗门,其他地方均无豁口通行。硖口暗门修筑与其他暗门同样为砖卷拱门,其上建悬山两坡檐的过城楼。南来北往客商行人,通过暗门均经守兵稽查方能出入。在暗门洞外又增修一墩,称为“暗门墩”,驻有兵丁把守。无论是汉塞还是明边墙,在历史上作为河西的防御天堑,硖口关隘不仅在保护长城安全,防御外敌入侵,保障丝绸之路畅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邮传、信息的递运方面同样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明清两代硖口古城为设防重地。据《甘镇志·兵防军制》载,明代硖口古城常驻戍兵702名,约占山丹卫总兵力的四分之一。硖口古城除了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外,在邮传、递运上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时在硖口驿站,置设甲军40名,骡马21(匹),车牛23头(辆),专司递运,同时在硖口古城东石峡谷中设置停云铺,在其西十里置丰城铺,作为急递铺,每铺甲军5名,专司急递。两铺与硖口古城东西相望,互成犄角。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在石硖口山(今长沟山)建马场一处,牧养军马120多匹。因此,那时当地人又称石硖口山为马场山。清初,置硖口营。顺治年间(公元1644年至公元1661年),置千总一员率兵防守。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年升格为守备,由名将奋威将军王进宝镇守。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又将守备升格为都司,自此成为定制,延续至清终。清代硖口营驻常备马步守兵(骑兵)195名。清沿明制,在硖口古城仍置硖口驿,置兵夫39名,马60匹,专司驿传。同时在硖口古城西门置硖口塘,置夫6名,马16匹专司塘务,为过往官差、行人、商贾提供用水,保障丝绸之路的军情传递和往来畅通。

知识出处

山丹旅游

《山丹旅游》

出版者:敦煌文艺出版社

本书把自然风物与人文掌故、历史追溯与现实开掘、博物考证与野史传说、实证科学与文学艺术、典雅文章与民间文学、景区景点与地方特产、旅游产业与地域文化较好地融合在一起,深入浅出地描述了山丹县“四线五景区”的风物,展现了“世博圣地、五彩山丹”的特色旅游内涵。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