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境内的长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旅游》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229
颗粒名称: 山丹境内的长城
分类号: K928.942.4
页数: 2
页码: 143-14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境内的长城,有汉长城和明长城。汉长城是以壕沟代墙,明长城则是以筑墙为障。山丹长城东接永昌县水泉子乡,西至东乐乡龙首山脉的烟洞沟,约160公里。现有比较完整的汉代长城(壕沟)60公里,烽燧19座;明代长城(边墙)98公里、烽燧64座。汉明长城走向、长度大致相同,汉长城在北侧,明长城在其里,两者相距在10-80米之间,平行延伸。
关键词: 长城 山丹县 景点

内容

山丹县境内的长城,有汉长城和明长城。汉长城是以壕沟代墙,明长城则是以筑墙为障。山丹长城东接永昌县水泉子乡,西至东乐乡龙首山脉的烟洞沟,约160公里。现有比较完整的汉代长城(壕沟)60公里,烽燧19座;明代长城(边墙)98公里、烽燧64座。汉明长城走向、长度大致相同,汉长城在北侧,明长城在其里,两者相距在10-80米之间,平行延伸。
  汉长城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距今2000多年。全长98.5公里,呈东西走向。由壕沟、自然河、烽燧、列障构成。全线以壕沟代替墙垣。汉代称长城为“塞”,虽年代久远,仍清晰可见。汉武帝时,骠骑将军霍去病大败匈奴以后,汉王朝为了巩固河西,“隔绝胡与羌之路”,便决定“筑令居(在今永登县境内)以西”的边塞停障。汉代修筑长城的原则是“察地形、依险阻、坚壁垒、远望侯”。凡经过平川戈壁的地段,一般都有壕、壕塄、塄上所筑烽燧与亭障相连而构成。山丹境内长约60公里的一段,全线皆以壕沟代替墙垣,至今仍明晰可见。壕塄在壕沟的里沿(南侧),烽燧在壕塄之上,间距约1.25公里。列障大多与烽燧相连,面积约100平方米左右。有些地段则因山因河为塞,既无挖壕,亦无筑墙,如硖口谷以东4公里地段即是。
  明长城建于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距今已有400多年。明长城由黄土夯筑的墙、墩、列障构成。走向、长度都和汉长城相同。汉长城在北侧,明长城在其里,两者相距在10-80米之间,平行延伸,像这样不同历史年代修筑而同时并行,至今留存较为完整的长城段在国内实属罕见。明代称长城为“边墙”,由黄土或黄沙夯筑的墙、墩、列障构成,墙基宽4米、高5米,大墙上建烽火台(又称随墙墩),墩底宽为8-12米,高12米左右。墩的南侧与墙面标齐,北侧凸出。正面无马道,用绳梯向上攀登。大墙上有巡道,宽1米多。筑长城时,凡经过城池或堡寨,均留城门洞,门外一侧筑瞭望台。长城上的烽火台东西相距与汉代相仿,间距也是1.25公里。境内的烽燧很多,纵横交错地分布在一些山口、要隘、制高点和堡寨附近,布局走向大致为东西和南北走向。烽燧按其作用和类型,分为兵墩和田墩两种,兵墩司守望,防止外人入侵;田墩守备清野,担负通讯联络。烽燧为平面方形,立面多呈覆斗形,大多为夯土版筑,也有少数为土坯石块砌筑而成。明代的烽燧一般比汉代烽燧高大。
  长城的出土文物中有一份明代《兵守炮号令》,反映了边防报警、烟火信炮的制度。号令规定:营寨墩堡发现敌情,如有敌兵10人以下,则白天烧烟柴一堆,放炮一个,夜间举火一把,放炮一个;敌在20名以上,烟柴火把火炮各二;敌在百骑之上,烟柴火把火炮各三;若敌有千骑以上,则烟柴火炮接连不断。还要“沿塘填传火票一张”,向上级报告敌情。由此可见,历史上的长城和烽燧,在军事防御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而到了今日,这些古迹就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了。

知识出处

山丹旅游

《山丹旅游》

出版者:敦煌文艺出版社

本书把自然风物与人文掌故、历史追溯与现实开掘、博物考证与野史传说、实证科学与文学艺术、典雅文章与民间文学、景区景点与地方特产、旅游产业与地域文化较好地融合在一起,深入浅出地描述了山丹县“四线五景区”的风物,展现了“世博圣地、五彩山丹”的特色旅游内涵。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