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功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旅游》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221
颗粒名称: 长城的功用
分类号: K928.942.4
页数: 2
页码: 130-131
摘要: 本文记述了从万里长城的发展史来看,长城最基本的功用是军事防御。长城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曾深刻影响了战争中攻防作战形式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军事意义,在我国,人类历史进入新石器时代晚期,农业经济进一步获得发展,逐渐成为决定性的社会生产形式,人们对可耕土地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这样为争夺原始农业资源的史前战争在日益加剧,从防御角度反映出了增加防御设施的必要,一些聚落遗址出现的以夯筑城垣为主体的防御设施,正是史前战争中筑墙防御的有力凿证。
关键词: 长城 作用 山丹县

内容

从万里长城的发展史来看,我们不难发现,长城最基本的功用是军事防御。长城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曾深刻影响了战争中攻防作战形式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军事意义。
  在我国,人类历史进入新石器时代晚期,农业经济进一步获得发展,逐渐成为决定性的社会生产形式,人们对可耕土地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这样为争夺原始农业资源的史前战争在日益加剧,从防御角度反映出了增加防御设施的必要,一些聚落遗址出现的以夯筑城垣为主体的防御设施,正是史前战争中筑墙防御的有力凿证。
  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诸侯国之间因争夺领土和人口资源,导致的战争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较小的单个城市的城墙已不能满足保卫整个国家安全的需要,作为防御城市的城墙,就迫切需要延伸来扩大城市,这样长城便应运而生了,如楚国的方城和齐国的长城;以后其他诸侯国如燕、赵、秦、魏、韩也相继修筑长城。这时长城的功用,就是春秋战国诸侯国之间的互相防御的工事。仅有燕、赵、秦北部长城是防御其北方边境的匈奴,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秦朝面对的就是匈奴的袭扰。自此以后长城的防御对象基本上就是北方的匈奴及其他游牧民族。
  骑兵的兴起是军事史上的一场重要革命。它将奇袭、闪击、追击,救援、迂回、包围退却和劫持粮道的运动战推向新的高度。匈奴是以骑兵作战为主,像草原上的旋风来去神速。骑兵以运动和速度见长,在广阔无边的大草原和大平原上,有无限驰骋的空间,但长城的出现无疑是给骑兵横上了一条强劲的绊马索,长城是对骑兵的一种制约。长城体现的是这样一种军事思想,即:用以静制动的方式来减缓并削弱对方的进攻速度和能力,变被动为主动使自己的劣势变为优势,迫使骑兵下马步战,让骑兵的优势变成劣势,使胜利的天平向自己一方倾斜。
  自秦朝起,长城就成了农耕民族防御游牧民族侵扰的重要形式和手段,这是长城的又一种功用。长城的建造,从实质上改变了对抗双方军事实力的强烈对比,也是冷兵器时代的一种很有效的防御手段。长城自出现后,被许多朝代沿用,从另一个侧面也证明了其作为军事防御设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围绕着城墙展开的攻防战,始终是古代军事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长城的出现也使得城墙攻防战的战术运用更加多姿多彩,修筑长城也成了各个朝代推行的重要国防战略方针。

知识出处

山丹旅游

《山丹旅游》

出版者:敦煌文艺出版社

本书把自然风物与人文掌故、历史追溯与现实开掘、博物考证与野史传说、实证科学与文学艺术、典雅文章与民间文学、景区景点与地方特产、旅游产业与地域文化较好地融合在一起,深入浅出地描述了山丹县“四线五景区”的风物,展现了“世博圣地、五彩山丹”的特色旅游内涵。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