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 东线旅游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旅游》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212
颗粒名称: 第三编 东线旅游篇
分类号: K928.942.4
页数: 50
页码: 119-168
摘要: 本编记述了山丹县东线旅游景点的风物,展现了“世博圣地、五彩山丹”的特色旅游内涵。
关键词: 东线 旅游 山丹县

内容

我们从山丹县城出发,沿着连霍高速公路向东行进,将要到达的目的地是山丹旅游东线新河驿汉明长城景区和硖口古城景区景点,这里尽可饱览汉明长城,迈步丝绸古道,登临长城烽燧,你可以体验自己穿越时空,置身于两千多年前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听到丝绸路上两军对垒的厮杀声,看到漫漫沙翰军卒报警的腾空狼烟,体味到万民修筑长城的人喊马嘶,领略到长城天堑的古代文明。
  新河驿汉明长城景区景点
  我们从山丹县城出发,沿着连霍高速公路向东行进,将要到达的目的地是山丹旅游东线新河驿汉明长城景区和硖口古城景区景点,这里尽可饱览汉明长城,漫步丝绸古道,登临长城烽燧,你可以体验自己穿越时空,置身于两千多年前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听到了丝绸路上两军对垒的厮杀声;看到了漫漫沙翰军卒报警的腾空狼烟;体味到了万民修筑长城的人喊马嘶;领略到了长城天堑的古代文明。同时还可以亲眼目睹硖口铜墙铁壁固若金汤的古城,寻觅饱经风霜的千年军事遗迹。
  新河驿汉明长城景区,围绕着古长城文化,这里流传着无数神秘的疑问和动人的传说。新河驿汉明长城景区有汉塞明长城、双长城、长城烽燧、古驿道(丝绸古道)、抟庄民俗文化城、长城文物陈列馆等景点,供游人参观游览。在参观游览新河驿汉明长城景区之前,我们有必要对长城的基本知识作个简要的了解。
  丝绸之路的由来
  横贯山丹境内的连霍高速公路,东起江苏连云港,西抵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全长4395公里,而连霍高速公路在河西走廊段,正巧与古代驰名中外的丝绸之路重叠在一起。
  在中国,在河西走廊,在山丹大地上,为什么会有一条通往欧洲国家的古老的丝绸之路呢?要了解古代丝绸之路的由来,就必须从我们中国的丝绸说起,还是让我来讲一个故事吧。
  相传在我国南北朝(公元420年至公元589年)时期,古罗马国有个名叫查士丁的国王,十分喜好穿着打扮,绞尽脑汁地穿好衣服,简直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就连普通国民都知道查士丁国王的这种怪癖。因此,国内的商人为了巴结讨好查士丁国王,便将千辛万苦弄到手的一批中国丝绸锦缎,投其所好进献给查士丁国王。
  查士丁国王得到中国丝绸锦缎后兴高采烈如获至宝,一面对献宝的商人大赏特赏,一面立即召见满朝文武官员商议,下令从全国搜罗缝纫精英能工巧匠,设置制衣绣房,仿照中国皇帝的龙袍服装式样,精心制作了一件雍容华贵美丽大方、龙飞凤舞金光闪烁、孔雀开屏百花争艳的瑰丽新衣。新衣做成后查士丁国王先是在国王府中夸衣三日,国王穿好新衣步履矫健款款步入王府,满朝文武官员皆惊得目瞪口呆,只见查士丁国王光灿灿似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喷薄而出,威赫赫如上苍天神突兀降临人寰,文武官员中手捧新衣瑟瑟抚摸者有之,汗颜低头虔诚祈祷者有之,打躬作揖啧啧称羡者有之……
  说来也巧,当晚正值欧洲八国歌剧团相聚在古罗马国著名的罗索夫剧院汇演,查士丁国王喜出望外,决定要身穿瑰丽新衣上剧院看戏。当国王走进剧院,只见新衣雍容华贵金光闪烁、龙飞凤舞百花争艳,他向国民们频频招手,剧院中一片沸腾群情激奋,观众们不禁向查士丁国王献上了由于惊愕而变了形的笑容,更重要的是因羡慕赞叹向国王的新衣瞪着金子般的眼光……此时查士丁国王有意吊高国民的“胃口”,在飘飘然中走向剧院后台,接见诸国演职人员。后台上一群红男绿女、俏丽佳人,目睹查士丁国王的新衣,如凤毛麟角西天不出,又似日月同辉闪闪发光,碧眼金发们一个个颜面羞赧扫地,犹似霜打的茄子灰不留秋暗淡无光。查士丁国王此刻也被这些异国他乡的佳丽们表现出的异样神情震撼了,他认定自己的新衣是“天公”所赐宝衣,不宜随便穿着亵渎神灵,立即回府设案叩拜“天神”,传令内侍将这件新衣仔细珍藏,作为重要节日、重大庆典时的礼服专用。说来也怪,自从穿着这件新衣出席各种重要节日和重大庆典活动以来,自己从未有过这样神采奕奕精神抖擞,各种庆典活动也出奇地热烈隆重圆满成功。
  从此,查士丁国王神奇的新衣被欧洲国家传得君民皆知,美丽的中国丝绸也被欧洲各国人民宣扬得家喻户晓。国际上一大批商人看到贩运中国丝绸有利可图,便不惜重金雇佣马帮驼队,横跨欧亚两洲不辞千辛万苦,竞相贩卖中国丝绸。久而久之,在中国与欧洲诸国之间就形成了一条漫漫丝绸之路。而美丽的河西走廊也就成为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
  丝绸之路的路线
  古代的丝绸之路其实并不像今天的连霍高速公路,不是一条成型的道路,它是经过数代人的践踏才走出来的黄土官道。中国江南盛产丝绸,而古都西安是丝绸最大的集散地。
  由此,丝绸之路东起西安,途经陕西、甘肃、新疆,越过帕米尔,再经中亚、西亚,西到地中海东岸,是全世界人类历史长河中联结了半个世界,跨越了几十个世纪的古老而又伟大的文明传播之路。《新修张掖县志》对开通丝绸古道是这样描述的:“欧人深入亚洲腹地,始于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之东征。其师亚里士多德所著之书中举丝名,是为中欧交通之始。后汉班超遣其将甘英,西通罗马,至波斯湾而还,可知西北古代为欧亚交通的孔道。由阳关、玉门关出天山南北路,可远至黑海、地中海、波斯湾。盖我国天然环境,东南濒海,古代海上贸易不甚发达。南方临国人民不善于营生,而西南高山或无人迹。北部之广大平原,人口稀少,沙漠适当其间。其北荒凉,至西伯利亚更无贸易可言。对外贸易之途径,西北较为通畅。商人本于求利之心,涉万里不辞其苦,陆地交通较为发达。其在汉时,小国臣服往来,尤为便利。其路程自我国内地前往陕西、深入甘肃及抵敦煌,分有二道:一出天山南路,循戈壁沙漠而行;一出玉门关自天山北路而行,绕道于戈壁之北,掠中亚细亚而非南。商人之往来者憩于和田,以骆驼运输货物,萃集于其地。学者谓新疆为古代印度、波斯、希腊、中国文化接触之所。其历史之名城,人民之生活,文化之程度,迥异于野蛮部落。商人自新疆西南行,抵于波斯,复西行,入于小亚细亚,然后抵于欧洲。”
  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古丝绸之路作为古代欧亚交通的孔道,并不仅为一条路,在中国境内,古丝绸之路有三条线路:
  南路——从长安出发,经陕西周至、眉县、宝鸡一带,沿渭水西行经天水、秦安、陇西,至临洮、兰州到永靖,在炳灵寺附近临津关渡黄河,经青海省民和、乐都、西宁,翻越祁连山,从遍都口进入河西走廊的张掖西行。
  中路——在南路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到临洮后,北经阿干河谷到兰州,再沿庄浪河谷过乌鞘岭到武威西行。这条线路开辟较晚,但在盛唐以后,成了关中到河西最重要的交通线。
  北路——从长安出发,经泾河流域的泾川、平凉,过六盘山,向西沿祖厉河而下,在靖远附近渡黄河北上,经景泰、大景至武威,再沿河西走廊西行。
  丝绸之路的三条线路不论怎样的安排,结果都要交会于河西走廊,继续西行到酒泉、敦煌,从敦煌向西南出阳关,向西北出玉门关分两路进入新疆。这几条比张骞通西域早近五个世纪的古老道路,它的真实面目现在已经很难寻觅了,但因为敦煌得天独厚的条件,至今仍保存着一段原始的遗迹。在敦煌玉门关一带有一段丝绸之路古驿道,东起河仓城北,西至吐火罗,断断续续50余公里,北临疏勒河古道,南屏长城边墙蜿蜒西去。遗存的这条驿道宽约七米,似为大车驰道,路面为砾石,凝结坚硬,犹能看出千人踏,万人走的迹象。
  丝绸路上的驼队
  古代的丝绸之路,不仅仅是狭义的运输丝绸的一条道路,而是广义的商品货物运输、交易的一条商业道路。由于河西走廊道路曲折艰险,车辆运输极为困难,商人为获得高额利润,不得不采用驼队运输的手段,达到商品、货物运输、交易的目的。这里我们值得一提的是,驼队行走的丝绸之路,其实是一条艰难漫长的黄沙驼道。
  当年,内地的绸缎、布匹、鞋帽、茶叶、蔗糖、药材、生活日用品等,与边塞的马匹、骆驼、皮毛、发菜等,经过“茶马古道”运输,进行“茶马互市”“缣马交换”。长途货运路线,一是由西安、兰州的大车道,经河西走廊的黄沙驼道,由驼队、马帮运输,运送到西域各地进行交易;二是由凉州、干塘、中卫、银川、包头、绥远的驼队(马帮)运输,运送到西域各地进行交易;三是由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穿越巴丹吉林沙漠,过巴音毛道,杭锦后旗至包绥平津。这条商路最捷,但强盗猖獗歹徒出没,安全隐患频发危机四伏,因而远行前商号与驼工多议定“命价”,万一出了事驼工丢了性命,则按协议“命价”理赔。
  由于路途遥远,往返时间较长,一般关系密切的驼队常常结伴而行。驼队、马帮临行前择吉日,祭神祇,隆重起程。驼队以“练”编组,每练八九峰至十余峰驼不等。前后骆驼脖项里悬驼铃(俗称贯铃,长约三十厘米,直径十余厘米),驼队凭借铃声前后照应。驼步缓而高迈,昂首阔步,行进于黄沙白草,秦关汉塞间,铃声沉雄苍凉,余韵悠远,却也有些豪迈气概。至凶险地段,则塞铃暗行,免被强人发觉。据老驼把式讲述,骆驼颇解人意,此时均屏息轻步,静默前行。
  驼队(马帮)行进在黄沙驼道上,一般至有水草处宿营放牧。在沙漠上行进时,驼工要为骆驼准备精料和食盐。如遇风暴及雨雪天气,令驼群卧成圆圈,人宿其中,以避风寒。历数月风餐露宿,长途跋涉,当驼队平安返回时,东家定然酒席犒劳,隆重庆贺。
  丝绸之路——“茶马古道”
  古代在甘肃境内,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是重合的,或者说甘肃境内的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其实是一回事。根据现有的古文物及历史文献资料记载,早在汉唐时期,云南、四川连接西部,延伸至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到达西亚、西非红海岸之间的一条或几条古代贸易的通道,由于以川、滇的茶叶与西部边塞的马匹交易为主,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是因为我国西部高原等高寒阴湿地区,少数民族需要摄入糌粑、奶酪、酥油、牛羊肉等含热量高的脂肪,但高原地区往往很少有蔬菜调剂,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能够消热解燥,所以边塞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喝伏茶的边塞高原生活习惯,大量的茶叶需求与高原地区不产茶叶成为一对突出的矛盾;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而西部边塞地区则产良马,供不应求的骡马需求与内地少产骡马成为又一对突出的矛盾。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这样,西部边塞地区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丝绸、食盐和日用器皿等,在古代丝绸之路、河西走廊“缣马交换”,货物南来北往运流不息日趋繁荣,便形成一条延续至今,且总行程达万里以上,在世界上尚属通行里程最长的古代商路——茶马古道。
  可以想象得到,古代我国西部地区戈壁漫漫、黄沙浩瀚,任何车辆在这条茶马古道上根本无法通行。而走这条遥远的茶马古道,水上横渡险象环生惊心动魄,山道通行险峻曲折心惊肉跳,草地行进藤缠树绕虎狼逞凶,便捷灵活的马帮是唯一的运输工具,成为茶马古道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从一个山谷到又一个山谷,从一个村落到又一个村落,千万马帮曾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茶马古道上穿梭往来,他们曾经风餐露宿、休养生息过的驿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演变为今天的城镇。可以说:茶马古道是一条,用人力和骡马的脚力,踏磨出来的生存之路;是凭借拉马哥刚毅、勇敢、智慧,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来的探险之路!从一个地区到又一个地区,从一个国家到又一个国家,万千马帮曾经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进行茶马互市、缣马交换,他们昔日用清悠的马铃声和奔波的马蹄声开辟的商品集散、以物易物的互市,随着世世代代商贸业的兴盛逐步发展为今天的商埠口岸。也可以这样说:马帮是西部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是沟通西部边陲各国各民族友好往来的忠实使者!
  让我们丰富的想象力跨越时空吧!我们将视线瞄准昔日的茶马古道,那一队队马帮跋山涉水艰难行进的景象;我们用听觉采集昔日的茶马古道,那一曲曲拉马哥哀愁婉怨如泣如诉的赶马调;我们令身心感悟昔日的大漠孤烟,那一群群奴隶娃子终生奴役啼饥号寒的悲惨生活……千百年来那一群群拉马哥追求幸福生活的艰苦与卓绝,便可略见一斑。
  还是让我们来听一听拉马哥那苍凉而又雄浑的《赶马调子》吧,在那一座座连阳光都爬不稳的山坡上,在那一片片将马铃儿的声响都留不住的大漠间,人们隔着三村五寨,仿佛还能听得见拉马哥那方言浓重的歌谣:
  (1)拉马子哥出了门,一路儿往前行。丢阿母抛阿姊,大坏了个良心。你看这就是拉马子哥,才不是个好营生。
  (2)拉马子哥起五更,来到那个加兴洼。家丢下少年阿姊,少开了花儿红。你看这就是拉马子哥,才是个苦营生。
  (3)拉马子哥昼夜行,踏步那个林芝境。路难走垛子沉,累坏了我的身。心慌气喘晕昏昏,两眼就不能睁。你看这就是拉马子哥,一辈子苦命生。
  (4)拉马子哥往前行,辗转那个左贡口。增骡马扩了帮,夜宿朝又行。牵着驮子搭垛子,患上了肺心病。这就是我们拉马子哥,落下个病残身。
  (5)拉马子哥摸黑儿走,来到那个马儿敢。人又困马又乏,大雨又倾盆。前半夜里走得快,腰酸腿也疼;后半夜来走得慢,瞌睡又丢盹。你看这就是拉马子哥,一路上好酸心。
  (6)拉马子哥要小心,跋涉到了大江口。骡马多链绳长,时时儿要操心。江水流急翻波浪,不敢往再前行。这就是我们拉马子哥,吃苦又担心。
  (7)拉马子哥盼天明,踏步那个云南省。香格里拉调垛子,丢掉一把子绳。帮主骂我吃干饭,为啥个不顶用,找来了绳索流下了泪,我实在是太伤心。这就是我们拉马子哥,受苦又挨整。
  (8)拉马子哥好高兴,到达那个大理城。牵出骡马换茶叶,明天就往回行。昨夜里睡了个沉,毛毛贼来胡行。帮主吆喝去值更,没黑夜又没明。这就是我们拉马子哥,昼夜都不消停。
  (9)拉马子哥回转身,速速儿往回行。瞅好了大理的银首饰,没钱买咋报娘恩。想起我的阿姊妹,痛苦个又伤情。你看这就是拉马子哥,无能又无个情。
  (10)拉马子哥上了路,北上那个澜沧江。风餐露宿急急儿行,得下了伤寒子病。浑身儿疼得虫虫叮,帮主嫌我不称心。这就是我们拉马子哥,一辈子翻不了身。
  (11)拉马子哥赶马队,回到那个帐篷中。一身病没有钱,空手儿进家门。到家中阿妈乐,阿姊个不欢迎。这就是我们拉马子哥,伤心个又绝情。
  (12)拉马子哥冲出门,跟着马帮出国境。经江孜到缅甸,为帮主去卖命。这就是我们拉马子哥,就辱没了人生……
  听听哀怨婉转儿女情长的赶马调子,不由人不相信昔日的拉马哥也想过女人们。当我们在追溯当年马帮丰功伟绩的赞美声中,却不能不讴歌默默地站在马帮背后的西部女人们。一提到女人,在人们传统的意念里,往往是一副温柔、娇嫩、纤细而弱不禁风的体态。但在千百年前,在往来于中原和西域的茶马古道上,却有一群群为古道的繁荣而付出热血青春,甘愿默默地忍受寂寞,守护草原孳养牛羊,勤俭持家抚养儿女,不屈不挠倔强坚强的女人们。
  河西走廊里终年留守的女人们,最心疼出远门而跋山涉水的拉马哥。她们总是在马帮出发前,花上个把月的工夫,给即将出远门的拉马哥,备好驱寒的辣椒、食盐和打发寂寞的火捻旱烟;备足干粮、炒面、牛羊肉干等食粮;还要绣好赶路的脚垫鞋垫;纳好换脚的千层布鞋;缝制好御寒的马夹马褂;又要切好谷草磨好马料,好让骡马一路上膘肥体壮。
  当拉马哥们唱着赶马调子离开家门时,她们依着涂满夕阳的老白杨树,向古道的远方依依不舍地踮脚张望,默默祝福着古道上的拉马哥,平平安安如意吉祥!她们掰着指头量着日子,算计着藏在心中的拉马哥,将要唱着赶马调子回帐篷,便早已风风火火地架起铁锅,在老虎灶上烧好烫脚洗身的热水;也早已迫不及待支起铁三脚,用铜壶煮沸了的甘泉泡好了香喷喷的奶茶;又早已在炽热的炉堂旁,温好了浓香的青稞酒。那夜,烈酒醺得饱经风霜的拉马哥们满脸通红;那烈酒,撩拨得如饥似渴的拉马哥们热汗淋漓;那汗水,滋润得高原上久旱的女人们风情万种!
  听听如泣如诉撕心裂肺的拉马调子,不由人不为昔日的拉马哥,潸然泪下肃然起敬。如今,随着现代交通手段的日益发达,公路铁路的畅通无阻,在几千年前古人开创的茶马古道上,成群结队马帮的身影消失了,清脆悠扬的马铃声远去了,远古飘来的茶叶香也消散了。然而,烙印在茶马古道上的足迹和蹄印,活跃在茶马古道上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友好往来,却幻化成为一种华夏子孙崇高的民族创业精神。这种生生不息的拼搏精神,这种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这种无私奉献的乐观主义精神,将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雕铸成一座座永恒的丰碑,千秋万代永垂不朽!
  匈奴与河西
  历史上把黄河以西称为“河西”,河西是边境各少数民族活动频繁的地域。夏商以来,河西为戎、羌等氏族部落的聚居地,西周时期叫西戎地;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月氏人的天下,叫月氏地;到了西汉前期,河西被匈奴控制,成为匈奴右地。匈奴在河西的军事活动,是河西历史上颇为突出的一页。
  秦时,是月氏人的全盛时期,活动中心在今日临泽地面的昭武城。《史记·大宛列传》说月氏“轻(未把匈奴放在眼里)匈奴”。那时匈奴的首领是头曼单于。头曼表面上和月氏结好,把太子冒顿抵押在月氏。其实头曼这样做是另有所图,因为他宠爱的阏氏又生了个小儿子,头曼想改立小儿子为太子,便把冒顿送往月氏,意在借月氏人之手除掉冒顿。所以,在抵押冒顿的同时,又出兵攻打月氏。月氏人果然被激怒,欲拿冒顿开刀。冒顿于情急之中盗得月氏人一匹烈马,星夜逃回匈奴。
  这以后,冒顿当然就对他的父王怀恨在心,时时准备篡权。为了达到目的,冒顿用极端的办法严格训练部属。他造出了一种射出后能发出响声的箭,名曰“鸣镝”。冒顿向部属下令,他的箭射向那里,部下就要跟着射向那里。他先用箭射自己的骏马,有人不敢放箭,他立时斩杀数人;后来冒顿把箭射向自己的爱妻,部属们皆不敢射,他挥刀又砍掉几颗脑袋,部属们就一起放箭,把他的爱妻射死了。经过如此残酷的训练,他的部属都成了绝对服从的杀手。终于,在一次出猎时,冒顿的响箭呼哨一声射向他的父王,部属们毫不迟疑,箭头全都对准老单于,头曼单于还没明白过来,就已死在乱箭之下。
  冒顿当上匈奴的单于,用武力东征西讨,很快使匈奴空前强大起来。冒顿当然也忘不了昔日抵押月氏险遭杀害之仇,率领兵马直指昭武城。月氏抵敌不过,不得不放弃河西丰饶之地,向西远走新疆伊犁一带,去开辟他们的新天地,河西从此纳入匈奴的控制之下。
  河西走廊
  古丝绸之路的北路纵贯河西走廊全境,南路和中路也交汇于河西走廊中段。那么河西走廊又是怎样的情形呢?
  南迎峻巍嵯峨的祁连山脉,北倚岿伟挺拔的龙首山系,这个沃土千里,绿水青山,地灵人杰,物阜民盈的狭长地带便是河西走廊了,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当年,一批批商队、差旅从兰州西渡黄河,便进入了地形地貌酷似“走廊”一样的地带。在河西走廊里,南部的祁连山脉高峻雄伟雪裹冰封,北部的合黎山脉起伏绵延挺拔险峻,两条山脉并列横贯甘肃西部,其间狭长的平川风景秀丽阡陌纵横长达千余公里,天开地凿形成了名副其实的在地理上独具一格的“长廊”。
  在河西走廊里,汉唐之际,张骞从这里走向西域,唐玄奘从这里跋涉远去,丝绸之路也从这里通过,中西客商和驼队的铃声奏响了西域独有的音韵。在河西走廊里,万里长城就在中间蜿蜒西行,如今还可看到被大风吹蚀了的城墙、烽燧、古城堡……历史上,这里曾是边关要塞,是当时血与火争斗的沙场,同时是脍炙人口的边塞诗的诞生地。比如人们熟知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就是典型的边塞诗篇。
  如今一条兰新铁路复线从这里横穿而过,呼啸着直驰荷兰的鹿特丹港,人们管它叫欧亚大陆桥。中外旅游者乘坐列车沿途可以看到驰誉全球的万里长城,可以看到享誉世界的敦煌莫高窟,可以看到雄伟的嘉峪关城楼,还能看到拥有国内最长隧道的引大入秦水利工程和新兴的镍都金昌市……随着交通工具日新月异的发展,地域概念起了根本的变化,从前万里迢迢的西域边塞之地,如今走来却变得一蹴可就了。同时,随着开发西部战略的实施,河西走廊将会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
  长城的意义
  伟大的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各族劳动人民用智慧和体力,创造的一项极其伟大的建筑工程,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它以其浩大的工程和悠久的历史著称于世。它是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勤劳勇敢、坚强不屈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是世界文明的宝贵精神财富。
  用历史观点来看长城,古代修筑的万里长城,完全是军事斗争的产物,是我国历代统治者,为维护其政权的利益,而构筑的永久性防御工事。但客观地分析一下,在历史上长城确实对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发展、民族交融、文化交流、中西交通等方面产生过深远的积极影响。从公元前七世纪始筑长城后,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长城始终是作为军事工程而存在的。公元17世纪停止了大规模修筑长城之后,长城的军事防御作用也随之结束了。
  但是,进入20世纪以来,长城在显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当民族受到外来侵略的危难时刻,长城鼓舞着无数爱国志士为民族生存、祖国解放而战斗。有多少中华儿女高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而奔赴到抗战的前线。
  二十一世纪,长城已成为世界各国游人向往的旅游胜地,“不到长城非好汉”已经成为中外游人熟知的一句名言。雄伟壮丽、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长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人。长城沿线山川秀丽,名胜古迹随处可见,对国内外游人也有很强的吸引力。游人置身于长城的怀抱,置身于中华锦绣的河山,并不仅以“到此一游”而满足,人们想对历代长城的沿革、当时的战争态势,以及不同朝代修筑长城的情况,作一个概括的了解,还想对长城沿线的历史变迁、名胜古迹、风土人情有个粗略的了解,愿大家能够通过今天对汉明长城的游览,进一步认识我国古代各族人民所创造的灿烂文明,进一步认识万里长城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伟大的现实意义。
  长城的功用
  从万里长城的发展史来看,我们不难发现,长城最基本的功用是军事防御。长城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曾深刻影响了战争中攻防作战形式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军事意义。
  在我国,人类历史进入新石器时代晚期,农业经济进一步获得发展,逐渐成为决定性的社会生产形式,人们对可耕土地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这样为争夺原始农业资源的史前战争在日益加剧,从防御角度反映出了增加防御设施的必要,一些聚落遗址出现的以夯筑城垣为主体的防御设施,正是史前战争中筑墙防御的有力凿证。
  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诸侯国之间因争夺领土和人口资源,导致的战争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较小的单个城市的城墙已不能满足保卫整个国家安全的需要,作为防御城市的城墙,就迫切需要延伸来扩大城市,这样长城便应运而生了,如楚国的方城和齐国的长城;以后其他诸侯国如燕、赵、秦、魏、韩也相继修筑长城。这时长城的功用,就是春秋战国诸侯国之间的互相防御的工事。仅有燕、赵、秦北部长城是防御其北方边境的匈奴,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秦朝面对的就是匈奴的袭扰。自此以后长城的防御对象基本上就是北方的匈奴及其他游牧民族。
  骑兵的兴起是军事史上的一场重要革命。它将奇袭、闪击、追击,救援、迂回、包围退却和劫持粮道的运动战推向新的高度。匈奴是以骑兵作战为主,像草原上的旋风来去神速。骑兵以运动和速度见长,在广阔无边的大草原和大平原上,有无限驰骋的空间,但长城的出现无疑是给骑兵横上了一条强劲的绊马索,长城是对骑兵的一种制约。长城体现的是这样一种军事思想,即:用以静制动的方式来减缓并削弱对方的进攻速度和能力,变被动为主动使自己的劣势变为优势,迫使骑兵下马步战,让骑兵的优势变成劣势,使胜利的天平向自己一方倾斜。
  自秦朝起,长城就成了农耕民族防御游牧民族侵扰的重要形式和手段,这是长城的又一种功用。长城的建造,从实质上改变了对抗双方军事实力的强烈对比,也是冷兵器时代的一种很有效的防御手段。长城自出现后,被许多朝代沿用,从另一个侧面也证明了其作为军事防御设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围绕着城墙展开的攻防战,始终是古代军事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长城的出现也使得城墙攻防战的战术运用更加多姿多彩,修筑长城也成了各个朝代推行的重要国防战略方针。
  长城的建筑
  古代,由于长城的功用主要是为了军事防御,所以长城的建筑构造主要体现在防御功能上。我国历史上各朝各代所筑长城,因地域差异、用材有别、建筑技术、经济能力不同,其建筑构造也多有不同,但纵观历代长城建筑,基本上是由关隘、城墙、敌楼、烽燧四大部分所组成。
  关隘是长城沿线重要驻兵的据点,多设置在出入长城的咽喉要道。在中国两千多年的长城史中,几乎所有的关隘都经受过血与火的洗礼。关隘附近的城墙建筑多较其他长城更为坚固,或砖或石,因地制宜。很多关口筑有数道城墙,用来加强防护。
  关隘的城门是平时进出关口的通道,战时封闭。早期建筑多为木过梁顶,到明朝时几乎全部是用砖石砌成的拱券形的门洞。城门内外眉额上都嵌有石匾,刻有关名或形容此地险峻及关隘雄固的词语。城门多为铁皮包面的双扇木门,用巨钉镶嵌。巍然屹立的关隘,配上这么一扇铁皮门,在古代使雄关更加威武。别看这些城门又笨又大,其实开闭起来十分轻便,因为粗大的门轴多装在摩擦很小的石凹中。
  每座关隘城门台上,又都建有城门楼。有的一座关城,建有好几座关门楼。这些关门楼既是战斗的观察哨,又是军事的指挥部。关楼一般是二三层的砖木结构建筑,其顶是我国传统建筑的斗拱结构,多为庑殿式、悬山式、歇山式几种。较大的关隘楼木结构部分还多用油漆彩绘进行建筑装饰。
  关楼是整个关隘防御体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建筑都分外雄壮、坚固。由于历史上纷飞战火的毁灭和较长时间人为、自然的破坏,万里长城上的千百座雄关已所存无几。
  长城城墙蜿蜒于沙漠之上,盘旋于重岭之间,是长城这条巨龙的主体。万里长城这一浩大工程的雄伟气魄,就是由万里城墙来体现的。历代长城城墙的建筑形式,构筑方法多有不同。就是明代长城城墙的结构,也因地、因时制宜,其大致有:石基青砖包砌城墙、石砌城墙、土坯垒砌城墙、版筑夯土城墙、壕堑、山险削壁等几种构筑形式。城墙顶上,在迎敌方向,都筑有两米高的垛口,用于瞭望和杀伤敌人。有的地段在城墙里外侧均砌有垛墙,但多数地方内侧所砌是与垛口平行,一米余高的矮墙,仅起栏护作用。
  敌楼:是筑于长城城墙之上或城墙内侧,可以屯住戍边士卒的建筑物。敌楼由基座、中室和顶上哨房三部分建筑构成。基座多是由条石砌筑的高台,没有门窗。中层为砖拱券筑而成,南北、东西分为不尽相同的若干通道。楼内储有武器、粮草、弹药,楼四周开有若干箭窗,可供观察和射击使用。楼内一般有砖石梯道可登临楼顶,有的敌楼没有梯道,只在中室的某个位置开有天井,用绳梯或临时架设的木梯上下。楼顶之上地面平整,四面砌有垛口,中间建有供瞭望用的哨房。敌楼一般高10~15米。明长城自东向西,由于地势较为平缓,为加强敌楼的防御能力,多筑有一种数十米见方的坞墙,将敌楼围在中间。坞墙在背敌方向开有小门,战时可迅速封闭。
  烽燧是在长城内外山头,或者便于瞭望的岗峦之上所设的用于传递军情的建筑。烽燧俗称烽火台,其建筑形式为一个独立的高台状,山上多为石砌,平地则多为黄土夯筑。烽火台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军事警备和通讯制度及设施。烽火台传递军情的方式,各朝各代皆有定制,各有不同,但主要是燃烟、放火两种,另配有鼓、炮和可挂起来的标志物等。
  长城的称呼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文献特别丰富。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两千多年来各时期长城的修筑基本上都有记载。但各朝各代在修筑长城和记载长城时,所使用的名称多有不同,这些不同的名称,有的在同一历史时期互相通用,有的仅在某个历史时期或某个地域用过。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过去两千多年中,长城所使用过的几种主要名称。
  在中国历史上,万里长城称为“长城”是最通用的称谓,但因各个不同的朝代,称呼也不尽相同。如春秋时楚国称“方城”;战国直到明代延续称“堑、长堑、城堑、墙堑”;汉代称“塞、塞垣、塞围”,也称“长城塞、长城亭障、长城障塞”;金代称“壕堑、界壕”;明朝则称之为“边墙、边垣”等。
  方城:称长城建筑为方城,只在春秋时楚国用过。《汉书·地理志》载:“叶,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方城。”
  堑、长堑、城堑、墙堑:这几种称谓基本上相互通用,从战国直到明代几乎全都使用过。《史记·秦本纪》在记载秦简公六年(公元前409年)沿洛水修筑长城时,就只用了“堑洛”两字,蒙恬是秦始皇长城修筑的指挥者,秦始皇死后,他被秦二世及宦官赵高、丞相李斯所害,临死他认为之所以招来灾难是因为修长城之故,他说:“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余里。”
  塞、塞垣、塞围:在史书中用到塞字的地方很多,一般情况有两种意义:一是用以表示关口要隘。这些被称之为塞的关隘,有的就在长城之上,有的则在离长城很远的地方。另一个意义是用以表示长城。如《史记·匈奴列传》载:“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
  长城塞、长城亭障、长城障塞:这是把长城同塞并在一起合称长城的一种表示形式。这种称谓在史书中也很常见,如:《晋书·唐彬列传》载:“遂开拓旧境,却地千里,复秦长城塞。”杜佑《通典》古冀州条下载:“密云县东北至长城障塞一百十里。”司马迁《史记·蒙恬列传》中有:“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
  壕堑、界壕:壕堑是长城建筑的一种形式,多指在不易筑墙的地方,挖长长的深沟,并将所挖取之土堆于沟的一侧,其防御作用同修筑墙体是一致的。界壕则是金代长城的专用词,除金之外,基本没有使用界壕一词来称长城的。金代为防御蒙古族,在其与蒙古界挖掘壕沟故称“界壕”,如:“入泰州婆卢火所浚界壕。”但到金后期,界壕的称呼已是各种形式长城的代名词了。
  边墙、边垣;将长城称之为边,主要是明朝。中国古代多将中原各地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少数民族之间的地域,称之为边地,明代则将在这一带地域修筑的长城,称之为边墙或边垣。如山丹境内的明代长城也称为边墙。
  长城的长度
  一提起万里长城,每一个中华儿女无不为之激动和自豪。其实,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远不止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的记载,也属千年误传。其实,中国的长城,说万里还远远不够,长城纵横10万里,还只是个保守数字,你相信吗?
  古建筑专家、长城专家罗哲文,花了30多年的时间考察、研究,终于得出了长城长度超过10万里的结论。另据史书记载,秦长城“起临至辽宁,延袤万里”;汉长城较之秦长城更有新的发展,并筑了外长城,长度更达到2万余里;金代修的界壕长城14000里;明代的长城(就是通常说的万里长城)达13400多里。除这4条超过万里的长城外,春秋战国时的楚、齐、赵、燕、韩、中山等诸侯国都修有自己的长城,合起来也在1万里以上。秦始皇和汉代以后的西晋、北魏、西魏、东魏、北齐,隋、唐时的高丽族,辽等,也都根据自己的需要修建过不同长度的长城,合起来也有3万多里。现在我们考察的长城遗址,分布在我国的新疆、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北京、辽宁、黑龙江、河南、湖南、湖北省等市区,甚至云南也有,总共加起来,说长城纵横10万里一点儿不为夸张。
  最新考古发现表明,万里长城的西端,不是人们传说中的甘肃嘉峪关,而是向西一直延伸至新疆的罗布泊。新疆文物考古所研究员穆舜英,在对万里长城的考查中发现,在甘肃玉门关以西的荒漠上有一道半为沙砾掩盖的土墙,延伸为一条线,断续向西连绵至新疆罗布泊北部。据考古专家论证,这道土墙包括城墙、烽燧等,形成了完整的防御配套体系,应是长城无疑。与东部以砖石结构为主和河西走廊以土筑为主的长城不同,那里的长城大部分用芦苇或红柳枝夹黄砂土交替垒筑。专家认为,新疆境内的长城是为了保障丝绸之路上商旅往来的安全而修建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王炳华研究员在考察后指出,这段长城的确与古丝绸之路相伴而行。专家进一步推测,罗布泊也未必是长城的终点。罗布泊以西,烽火台沿孔雀河,至汉统西域的最高军政长官“西域都护”的驻地——今轮台县境内的乌垒,一直延伸到新疆西南边境的喀什地区。
  另据中国长城学会长城专家研究,万里长城的东端,也不是人们传说中的河北山海关,而是向东一直延伸至辽宁的鸭绿江。1990年12月25日,在辽宁省丹东市召开的“明长城东端起点认证会”上,古建筑专家、考古专家和长城专家认定: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满族自治县的虎山乡鸭绿江边的虎山南麓的江沿为明代万里长城的东端。之所以长期以来,人们把山海关误认为汉明长城的东起点,主要因素是因为辽东长城地处偏僻,修建年代较晚,规模较小,清以后破损严重,东端虎山地表长城破坏殆尽,人们不易看到,而山海关地处要冲,关城上又有“天下第一关”的匾额,人们举目可见,所以古人以讹传讹传承,一些书籍牵强渲染,甚至中小学教材也这样宣传,包括《辞海》也作了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的错误记载。
  长城并非封闭愚民
  曾有一段时间有人指责修建长城目的在于封闭愚民。对此长城专家吉人说,长城是否封闭愚民,历史事实最有说服力。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都修建了长城,但那时的经济往来,思想交流,人才流动都是我国历史上最活跃时期,而且影响至今。汉代的丝绸之路通过地域之广袤、路径之偏僻,路途之遥远、行进之惊险,都是世界上少有的。汉长城正是沿此道修筑,用以保护被称作“丝绸之路”的中西交通大道。长城还使长城内外的贸易有序进行,如明代的茶马互市,使许多关堡发展成为后来繁荣的城市。长城戍边实行平战结合、垦戍结合,促进了长城内外荒芜地域农牧业的发展。
  清代是不主张修长城的,可是在清代后期闭关锁国、封闭保守,而长城与封闭并无必然联系,相反长城与丝绸之路对于国内南北经济的往来,无疑发挥了交流物资互通有无的重要作用。
  再者,长城不仅是汉族修筑,很多少数民族同样修筑长城,正是在共同修筑长城的过程中,大大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加强了交流与合作。过去人们认为长城是汉民族用于防御其他少数民族的设施,这是对广义的长城的误解。历史上修长城的不仅是汉族统治的朝代,也有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在先秦时代的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等都修建过长城。若把先秦各诸侯国家修筑长城除外,秦始皇以后汉族统治的朝代大规模修筑长城的只有汉、隋、明三朝,而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修筑长城的则有北魏、西魏、东魏、北齐、北周、辽、金等朝代。所以,长城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修筑长城的第一位将军——蒙恬
  秦消灭了东方六国之后,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为了巩固秦朝的中央集权,秦始皇下令修筑一条万里长城,但秦始皇不可能亲自指挥修筑长城施工,那么直接主持负责修筑中国第一条万里长城的人是谁呢?
  关于这个问题,千百年来引起长城爱好者的极大兴趣。据司马迁在《史记》中有记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阴山,逶迤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
  我们由此可知,负责组织第一条万里长城修筑施工的人,是秦始皇时期秦国著名将领蒙恬。蒙恬乃将门之后,蒙恬的祖父蒙骜,从齐国投奔秦昭王后,在进攻韩、赵、魏国的战争中,屡建战功,官至上卿。蒙恬的父亲蒙武,亦为秦国大将,秦灭楚之战中世袭秦将。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蒙恬率军攻齐,大破齐军。据传,蒙恬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将领,我们今天使用的毛笔即为蒙恬所发明。
  秦王朝政权巩固之后,秦始皇调集30万军队,任命蒙恬为将北伐匈奴。蒙恬率军长驱塞外,首先夺回了河南地区(今内蒙古河套地区),接着乘胜北进,又夺取了阴山南北广大地区。北击匈奴胜利之后,蒙恬按秦始皇的命令,督率所部30万军队和后来补充的役夫,在战国时秦、赵、燕所修长城的基础上增补新筑了秦长城,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万里长城。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第五次出巡,途中病死于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县西北)。赵高串通丞相李斯,立秦皇十八子胡亥为二世皇帝。这时秦始皇的长子扶苏,正以监军身份驻在蒙恬军中。扶苏与蒙恬关系极为密切,赵高为消除后患,篡改诏书,派使送往上郡(今陕西榆林县东南),赐扶苏、蒙恬死。扶苏接到诏书和上方宝剑,哭入内舍即欲自刎。蒙恬怀疑诏书有诈,劝谏扶苏说:“主上在外,未立太子,今臣率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这天下重任,如不得主上信任,怎肯相授,今只凭一使者到此,安知不有诈谋,故不应自杀,待派人驰赴行再请命,如果属实,再死不迟。”但是,扶苏不听劝阻,挥剑自刎,蒙恬却不肯即死,只是交出兵权,被关押在阳周(今陕西子长县西北)狱中。秦二世胡亥得报知扶苏已死,便欲宽释蒙恬,但赵高深为忌妒,不断地向秦二世捏造蒙恬罪过,大肆诽谤诋毁蒙恬,二世遂遣使在阳周处决了蒙恬。
  蒙恬驻守上郡之时,长城内外十分安宁。蒙恬死后,匈奴复攻进长城,夺取了蒙恬收复的河套地区。据传,蒙恬被杀之后,部下将士无比悲愤,大家含泪用战袍撩土筑墓,将他埋葬在今陕西绥德城西的大理河畔,现在绥德县西山下,有个大土冢,相传即为蒙恬之墓。蒙恬是秦之名将,祖孙三代都在秦统一六国的战争和巩固边陲的军事斗争中,做出过重大贡献。但最后却惨死在阴谋者的陷害之中。古人悼诵蒙恬的诗很多,有诗写道:“春草离离墓道侵,千年塞下此冤沉,生前造就千支笔,难写孤臣一片心。”
  哭倒长城的民妇——孟姜女
  说起万里长城,人们马上会想到两个人,一个是修长城的秦始皇,另一个就是哭倒长城的民妇孟姜女。在山海关城东6.5公里处,有座突兀孤立的凤凰山,孟姜女庙就修在这座山顶之上。此处南去大海4公里,海中有一高一矮两座礁石,当地传称其矮者为孟姜女坟,高者为碑。孟姜女庙南即为大海,观苍海,天天都有海潮的涨落;庙高居凤凰山山顶,望云天,日日都有浮云长消。孟姜女庙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用景寓情,道出了人世间纯真而坚贞的爱情与天地日月共存的感叹。
  在山丹境内清泉平坡通民乐六坝的山口处,也建有一座孟姜女庙即“贞女祠”,建筑年代不详,是一座灰砖青瓦木质结构的庙,比农村宽敞的宅舍一般大小。庙有左右两厢,左厢供着观音菩萨,右厢塑着孟姜女像,孟姜女像的两侧立有男女二童,一个持包,一个扛伞。塑像的两旁有一副对联,上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下联:“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对联直白地鞭挞了秦始皇的残暴,讴歌了孟姜女的坚贞。只因孟姜女庙居于山顶,从山下上庙筑有108级台阶,使得孟姜女庙显得气势恢宏。孟姜女庙后来毁于战乱,现在我们看到的庙为红砖红瓦木质结构的单间小庙。但是孟姜女庙所处的地理位置,同孟姜女与范杞良、白娘子与许仙、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与织女的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一样独特,孟姜女庙背倚龙首巍峨蜿蜒,面迎祁连山白雪皑皑,象征男女青年的爱情似祁连山冰清玉洁,像龙首山日月长存!
  在山海关一带,关于孟姜女的故事是这样流传的:孟姜女为葫芦所生,其根生在姜家,果却长在孟家,所以孟姜女为姜、孟两家所养。孟姜女长大成人后,才貌双全楚楚动人,许给本村的英俊后生范杞良为妻。拜堂成婚那天,范杞良被官府抓走了,押送着去修筑长城。孟姜女日夜思念丈夫,眼见天寒地冻,她赶制了寒衣,千里迢迢到边关寻夫,但到了长城脚下,方知丈夫范杞良已经死了,尸体被筑在了城墙里面。孟姜女悲痛欲绝,扶着城墙哭得死去活来痛不欲生,孟姜女的哭声感动了苍天,苍天为了惩罚秦王朝,令城墙倒塌了八百里之遥。秦始皇得到孟姜女哭倒城墙八百里的报告,气得雷霆大发,但见孟姜女身段儿天生丽质,模样儿楚楚可人,欲抢夺民妻据为己有,便命左右厚葬了范杞良。孟姜女见丈夫范杞良已被安葬,自己独留世间已无以为伴,欲随夫君一道而去,就一头扎进大海,以死与暴君秦始皇勇敢抗争。但是,山丹境内关于孟姜女的故事,却演绎成为孟姜女投进黑河而死。
  故事毕竟是故事,长城是绝对哭不倒的,连孟姜女其人本来也不存在,孟姜女的“哭”是一个民间弱女子对爱情的忠贞和对封建帝王徭役繁重之暴政的抗争。孟姜女哭倒长城八百里,安葬了丈夫范杞良,投进黑河而死,这个浪漫而又悲壮的结局,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良好愿望和反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强烈愿望。广大劳动人民把孟姜女树立为反对封建统治健将,却又把孟姜女树立为维护封建道德的贞节烈女,所以孟姜女庙又叫贞女祠。
  话说汉明长城
  沿河西走廊西行,映入眼帘的是举世闻名、为全世界四大文明古迹之一的中国万里长城,那逶迤绵延的长城、屹立千年的烽燧是引人注目的壮阔景观。在走廊的中段坐落在山丹县,县境内的汉明长城近百公里,被专家誉为“露天长城博物馆”,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一段古长城,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汉代长城
  长城始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后采取的一项重大军事措施,把战国七雄的城墙连成了万里长城。
  汉朝初年,匈奴再度强盛起来,不断侵扰北方,汉高祖刘邦采取和亲政策,把宗室女嫁于匈奴单于。但匈奴贵族仍不时率众扰掠。到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派名将骠骑将军霍去病发动了有名的“河西之战”。霍去病率军进攻河西地区的匈奴右郡,采取大迂回战术,经居延奔袭祁连山北麓的匈奴部落,大败匈奴。这曾使匈奴悲叹曰,“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后汉武帝在河西设置了武威郡、酒泉郡。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又分置张掖郡、敦煌郡。为巩固胜利果实,在焉支山下筑建了删丹城。为发展农业生产,防止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在河西屯驻军队,移民屯垦,保障丝绸大道的畅通和商贸往来,又于公元前120年始筑河西长城。山丹县境内汉长城就是在这个时期筑就的。《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汉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后汉书·西羌传》载:“及武帝征伐四夷,开地广境,北却匈奴,西逐诸羌,乃度河湟,筑令居塞。初开河西,列置四郡,通道玉门,隔绝羌胡,使南北不得交关,于是障塞亭燧出长城外数千里。”“河西之战”胜利后,又置张掖郡,置删丹、日勒、氐池、昭武等县,开始修筑边塞。我县汉长城当时由汉将路博德负责勘查修筑。路博德,西河平州人,以右北太守从骠骑将军霍去病有功,汉武帝任路博德以卫尉为伏波将军,伐破南越。路博德又率军到河西,驻守删丹,开始筑建河西长城。根据当时河西删丹地理条件,勘测线路,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沿龙首山脉南麓,挖壕沟,铺“天田”(用作侦察敌人出入踪迹的沙田),筑烽燧,建亭障。然后顺着焉支山顶向大马营一带筑造屯马墩、屯田墩,设置马苑养育良马。筑墩一直到白石崖。之后汉朝又向河西迁徙移民,设置村堡。县境内汉壕沟现存定羌庙、柳沟帽盔山、石硖口烽燧,并在谷内设置列障驻防。还有丰城堡金山烽燧、东乐乡西屯烟洞沟烽燧,现犹存遗迹。
  到西汉末年,同匈奴的关系又恶化。东汉王朝建立不久,为防御匈奴,又在汉光武帝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开始,大量调遣士卒,增筑堡垒,修造烽台,每隔十里设一堠,五里设一障,又把长城上的烽堠、亭障连起来,构成一道坚固的防御工程体系。我县的硖口驿、丰城堡、新河驿、三十里堡、二十里堡、十里堡、祁店堡、静安堡、西十里堡、小寨堡、西屯等都是长城的又一防护体系。
  二、明代长城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秋,由明朝大将军常遇春、徐达率两路大军浩浩荡荡向北挺进,进攻元朝的政治中心大都城(今北京市)。常遇春率先攻占了河北、山东等地,元朝结束。明王朝接收陕西、辽阳、甘肃后,十分重视边防线,就开始建筑防御体系长城,前后持续二百余年。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明朝派三路军继续北征,后主力军受到挫伤。明太祖放弃武力统一草原诸部的措施,推行战略防御,开始在北方设郡、军镇,筑城堡,立卫所,建关隘,置墩台的防戍部署。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由巡抚赵载负责堵塞山丹至高台的山口、关隘,这是在山丹修建明代长城的第一步措施。嘉靖十八年(1539年),由兵部尚书翟銮奉命阅视长城防务,发现诸多问题,九月上报修嘉峪关。后于嘉靖十九年到二十年建成嘉峪关。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由指挥庄得负责在西夏筑建的山丹城基础上扩建山丹城,把周一里二百六十步的小城扩建为七里二百九十步。山丹城筑了东、西、南门,东门、西门增设瓮城,没有北门。建筑山丹城实际是建筑明长城的第二期工程,过了北山就是蒙古统治的地界,为防御蒙古族的侵扰,所以就没有设置北门。山丹城扩建后,又分别加强了山丹城周围的关隘、堡寨,新河驿就是在这时从长城脚下迁到现址的。同时开始向河西大量迁徙移民,安置于山丹城及各村堡。明嘉靖二十六至二十七年(公元1547年至公元1548年),由巡抚杨博策划和主持甘肃镇长城的增建工作。山丹境内明代的墩堡、关隘就是在这段时间又加固复修的,即从玉泉口至大口子(即定羌庙至东乐烟洞沟)一段,又加固大马营滩的屯马墩至白石崖烽火墩。《甘镇志·兵防志·关隘》载:“自东北玉泉口至西北大口子,又迤南白石崖。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巡抚都御史杨博躬历筹划,或浚筑壕墙,或斩砌石壁,或修设柞垒,以扼虏患。”“山丹卫东路本卫教场起,古城洼界碑止,墙壕崖柞叠水石梯垒木一万九千九百九十五丈,计一百一十一里三十步。”也就是说,杨博在汉长城的基础上堵塞山口、关隘,设置了墩台和关隘的一些军事设施,这是明代第二次复修和维修长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廖逢节出任甘肃巡抚又整治长城,又自山丹卫教场起,至古城洼界碑止,修复边墙、崖柞、叠水、石梯、叠木诸类工程,长达55.5公里。
  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廖逢节又修龙首山至白路儿长城,白路儿长城至尖山、红寺山的长城。
  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廖逢节又复修石硖口东自土窑儿起西至石硖口山嘴至,壕里增中墙一道,长835丈。在廖逢节的督促维修下于万历二年六月山丹境内的边墙、城堡、墩台先后毕役,使长城面貌焕然一新。这实际上是明代长城第三次复修和维修。廖逢节把烽燧连接起来,改变前两次的结构,用黄沙土夯筑成一道完整的城墙。
  三、长城筑造
  山丹境内汉长城由壕沟、烽燧、亭障等组成,其筑造工艺简单,质量不高。明代长城在汉长城基础上修筑,从结构工艺、用料、修筑质量及防范措施都有了较大的改进和提高。在用料方面,汉代长城是在戈壁、沙漠上挖壕,堵塞、铺设天田、质量较差。明代在汉长城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从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先选土然后翻土,经一年多的风吹日晒,蒸发土内碱性,然后运至所筑长城之处,开始用雨水或焉支山、祁连山的河水拌土夯筑。所用之水沿渠下来,也经风吹日晒,水内的碱性和其他成分也已挥发。筑墙时做到筑夯的力度技巧,再在墙内有序地增加木料(杒木),以防滑墙塌陷。据传说筑墙所用的土要炒熟,水内须掺黄米熬的米水,这一点尚未得到佐证。
  运输工具,据传说和资料记载,有几种办法:一是人力搬运——人背、肩扛、筐挑,杠子抬。二是用简单的运输工具独轮手推车。三是用驮运。遇到高山筑墩,人不能扛,车不能行,只好用牛、马、驴、骡甚至用羊来驮运。我县境内的硖口帽葫芦山顶、龙首山顶、丰城堡金山子烽燧,有可能都是用牲畜驮运筑成的。
  筑城墙的工匠民夫。一是调用戍边的军队,二是征调民夫。这两者是修筑长城的主要力量。再就是发配充军的犯人修筑长城。为修筑长城,不知使多少劳动人民失去了生命,一千多年来有不少文人墨客用诗歌等形式,揭示了劳动人民对奴役筑城的怨愤。汉朝陈琳在《饮马长城窟行》写道:“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柱。”明朝尹耕的《修边谣》写道:“去年修边君莫喜,血作边墙墙下水。今年修边君莫忧,石作边墙墙上头。边墙上头多冻雀,侵晓霜明星渐落。人生谁不念妻孥,畏此营门双画角。”这两首诗充分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反抗控诉修长城的愤怒。
  防范措施有了较大的改进。汉壕沟只是为了阻止游牧民族的迁徙放牧,阻止一些小型的侵略,或者只是作为地域界线。明代长城却是高筑墙,筑高大的烽燧、列障,一旦有敌情,守关守障的军队就可发现,放烽火,放炮报警。制定了防范烟火炮制度:“若见敌一二或百余人,举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白日放烟,晚上放火。还规定合设烟墩,并看守堠夫,务必时加提防点检。须要广积秆草,昼夜轮流看望。遇有紧急,昼则举烟,夜则举火,接递通报,不得有误军情。可见在明代管理和防范非常严格。
  四、县境内长城关隘要冲及现状
  定羌庙(绣花庙)遗址。县境内汉、明长城东接永昌县水泉子乡到定羌庙,北侧是连绵起伏的北山,东南是巍峨苍翠的焉支山,两山相峙恰如咽喉。定羌庙驿正处于咽喉要道之间。明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重修,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平羌将军张臣重修悬匾。从这些史料看,定羌庙从汉代至清代都是兵家防守的重要关隘。现定羌庙遗址尚在,遗址内有汉灰陶残片,有古井、房址,还有列障。清代诗人谢历途经定羌庙登城楼描述到:“定羌古戍独登楼,临眺无端怅远游,烟雨一天凭对酒,英雄千古几封侯?塞鸿缥缈长空远,羌管悠扬野草秋,为问汉家教射客,到今何用姓名留。”从此诗中,说明定羌庙历代都是兵家必争的要塞,从屯兵的列障发展到驿站,又扩大形成一定的规模。
  硖口关隘,由凉郡西入至定羌庙到石峡谷关隘,群峰环抱,门通一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石峡谷两山相对,谷内有古道,两山内有汉代烽燧、列障、明代长城,地势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关隘。硖口最高山峰帽葫芦山筑有汉烽燧,山峰下有一完整的列障,障内有汉灰陶片,有当年遗留的牛骨等物,周围有壕沟,还有上峰顶的便道遗迹。山下有供人饮水的古井,同时在崖壁上有镌刻的四个斗大的字:“锁控金川。”落款:“大明嘉靖三十一载四月吉旦,刑部郎中恤全陕前左给事中鄢陵陈棐。”从这些遗留实物,足以证明峡谷的重要性。明代诗人张楷路经峡谷时写到:“白沙官道接羌胡,硗确难行是此途。疑过井陉愁马蹶,似经云栈听猿呼。两山影逼天多瞑,五月风高草已枯。明日西行望张掖,一川平似洛阳衢。”该诗形象地描绘出峡谷的险要。走出峡谷即是硖口古城址。古城紧倚汉、明长城。该城应为长城的附属城。城450×230米,开南、北两门,分别有瓮城,四角有角墩,还有教场(练兵场)。这座城与长城有休戚相关的联系,是历代驻兵、屯粮、屯草、屯军马的军事基地,也是沿长城古道通商通邮的必经之地,停留食宿的场所。汉、明长城就在该城的北侧,时至现在壕沟、边墙上的女儿墙都完好如初,犹如横空出世的苍龙蜿蜒于北山脚下的茫茫戈壁上,极其壮观。2001年8月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作了专题报道。2002年12月中国长城学会也制作了《感受长城》大型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二套节目中播出。
  丰城堡金山子烽燧及列障。金山子烽燧筑在金山子顶部,丝绸古道侧身而过,南映焉支山、东眺硖口古城,西将汉明长城及新河驿一览无余。长城旁边有121×121米的列障,列障四周有壕,有版筑墙、门阙。长城烽燧下有一口石砌古井。从整体布局可看出这些附设物与长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河驿本身就是长城附设的列障,现遗址尚存,后又在廖逢节筑边墙时迁移到现址。现在长城旁有一座版筑土墙城堡抟(方言)庄。相传明朝在这里修筑长城时,士卒民夫提议修筑一个小城堡,方便筑城人丁吃饭住宿,征得上级同意后,在长城旁筑起了一座版筑土墙城堡抟庄,因是士卒民夫倡议并抟土修筑的城堡,所以当地人又称城堡为“抟庄”。为了加强对长城的宣传和保护,于1993年7月兴建一座长城文物陈列馆,并成立了长城文管所。2000年7月,我县与日本亚细亚文化交流学会联合维修了一段明长城。
  山丹县城北长城暗门墩。为何又命名为“暗门墩”?这与“隆庆议和”有关。“隆庆议和”是明王朝同蒙古俺答部结束军事对立的历史事件,和议达成于穆宗隆庆年间,故称“隆庆议和”。议和条约里有一条是有关长城沿线多处开辟市场,同蒙古族进行合理贸易,允许蒙古族用各种游牧产品交换内地产品和手工业制品。山丹就在长城旁开设暗门,并筑墩为标志,开设了交易市场。山丹当时所食用的盐就是阿拉善右旗亚不拉盐池的盐。自此,山丹与蒙古之间开始了长期的贸易往来。
  山丹境内的长城
  山丹县境内的长城,有汉长城和明长城。汉长城是以壕沟代墙,明长城则是以筑墙为障。山丹长城东接永昌县水泉子乡,西至东乐乡龙首山脉的烟洞沟,约160公里。现有比较完整的汉代长城(壕沟)60公里,烽燧19座;明代长城(边墙)98公里、烽燧64座。汉明长城走向、长度大致相同,汉长城在北侧,明长城在其里,两者相距在10-80米之间,平行延伸。
  汉长城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距今2000多年。全长98.5公里,呈东西走向。由壕沟、自然河、烽燧、列障构成。全线以壕沟代替墙垣。汉代称长城为“塞”,虽年代久远,仍清晰可见。汉武帝时,骠骑将军霍去病大败匈奴以后,汉王朝为了巩固河西,“隔绝胡与羌之路”,便决定“筑令居(在今永登县境内)以西”的边塞停障。汉代修筑长城的原则是“察地形、依险阻、坚壁垒、远望侯”。凡经过平川戈壁的地段,一般都有壕、壕塄、塄上所筑烽燧与亭障相连而构成。山丹境内长约60公里的一段,全线皆以壕沟代替墙垣,至今仍明晰可见。壕塄在壕沟的里沿(南侧),烽燧在壕塄之上,间距约1.25公里。列障大多与烽燧相连,面积约100平方米左右。有些地段则因山因河为塞,既无挖壕,亦无筑墙,如硖口谷以东4公里地段即是。
  明长城建于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距今已有400多年。明长城由黄土夯筑的墙、墩、列障构成。走向、长度都和汉长城相同。汉长城在北侧,明长城在其里,两者相距在10-80米之间,平行延伸,像这样不同历史年代修筑而同时并行,至今留存较为完整的长城段在国内实属罕见。明代称长城为“边墙”,由黄土或黄沙夯筑的墙、墩、列障构成,墙基宽4米、高5米,大墙上建烽火台(又称随墙墩),墩底宽为8-12米,高12米左右。墩的南侧与墙面标齐,北侧凸出。正面无马道,用绳梯向上攀登。大墙上有巡道,宽1米多。筑长城时,凡经过城池或堡寨,均留城门洞,门外一侧筑瞭望台。长城上的烽火台东西相距与汉代相仿,间距也是1.25公里。境内的烽燧很多,纵横交错地分布在一些山口、要隘、制高点和堡寨附近,布局走向大致为东西和南北走向。烽燧按其作用和类型,分为兵墩和田墩两种,兵墩司守望,防止外人入侵;田墩守备清野,担负通讯联络。烽燧为平面方形,立面多呈覆斗形,大多为夯土版筑,也有少数为土坯石块砌筑而成。明代的烽燧一般比汉代烽燧高大。
  长城的出土文物中有一份明代《兵守炮号令》,反映了边防报警、烟火信炮的制度。号令规定:营寨墩堡发现敌情,如有敌兵10人以下,则白天烧烟柴一堆,放炮一个,夜间举火一把,放炮一个;敌在20名以上,烟柴火把火炮各二;敌在百骑之上,烟柴火把火炮各三;若敌有千骑以上,则烟柴火炮接连不断。还要“沿塘填传火票一张”,向上级报告敌情。由此可见,历史上的长城和烽燧,在军事防御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而到了今日,这些古迹就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了。
  “露天长城博物馆”
  山丹不仅自然风光美丽,而且人文景观众多。汉明长城在县境内绵延一百多公里,是甘肃省境内最完整的塞、壕式汉长城和土筑夯打式的明长城,被专家誉为“露天长城博物馆”。像这样不同历史时期修筑而同时并行的长城在国内绝无仅有,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河驿“露天长城博物馆”引起了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这里是登烽燧、观长城、走驿道、看文物的佳境,来新河驿看一眼“露天长城博物馆”,一下子就令你穿越时空,仿佛置身于两千多年前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听到了丝绸路上两军对垒的隆隆炮声;看到了漫漫沙瀚军卒报警的腾空狼烟;体味到了万民修筑长城的人喊马嘶;领略到了长城天堑固若金汤的古代文明。
  新河驿长城景点即为“露天长城博物馆”,其特点在于:一、长城的博物馆。在新河驿这个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上,万里长城的各种防御工事应有尽有,几乎囊括了汉代长城(塞)的壕沟、坡塄、烽燧、列障及明长城城墙、亭障、烽燧、坞堡,这些长城工事虽经千百年风雨侵蚀但依然完好无损;二、裸露的博物馆。古代并列而行的汉明长城、烽燧迄今仍裸露在大自然中,没有人为的屏障遮蔽,没有刻意的修饰装扮,只要登临烽燧居高临下,长城的各种防御工事便可尽收眼底;三、气势磅礴的博物馆。世界上再没有哪个博物馆像“露天长城博物馆”这样,迢迢几万里洋洋几千载,城墙似巨龙横跨整个华夏版图气势恢宏,烽燧如城池星罗棋布拔地高矗大气磅礴;四、博大精深的博物馆。世界上也再没有哪个博物馆像“露天长城博物馆”这样,既是古代战争工程浩大的防御工事,又是封建统治者巩固政权的钢铁长城;既是丝绸之路中外商旅贸易往来畅通的保护神,又是守备清野通讯联络保障农垦游牧发展的人为屏障,其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可谓博大而精深。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新河驿有一段“双城墙(即大墙边建有两道随墙)”,这是“露天长城博物馆”独有的景观。
  沿新河驿长城景点西行一华里的双城墙,墙上的两道随墙中间是巡道,巡道宽1米多,士兵巡逻并排行走绰绰有余。双城墙对研究长城的防御部署有着独到的意义,引起了长城专家学者浓厚的兴趣。
  1995年,山丹县发展旅游产业,新建新河驿长城景点,旅游部门在新河驿汉、明长城与312国道交叉口的长城陈列馆旁边,用黄土夯打版筑仿造出一座烽火台,游人登上这座烽火台极目远眺,饱览长城内外的大漠风光,感悟长城、烽燧的刀光剑影,一种苍凉的壮观感便油然而生。
  新河驿的由来
  山丹县地处古丝绸之路要冲,古今都是中外贸易的中转站和集散地。县境内的丝绸之路开通历史悠久,而古长城自汉代诞生以来便与丝绸之路相依并行,形成了独特的地理景观。古代为了保证丝绸之路商贾物资畅通和王命使臣传递接送,朝廷在丝绸古道上设立了星罗棋布的驿递、铺站,这些驿递、铺站人员保障,设施完善,供给充足。新河驿就是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在新河驿长城旅游景区,古长城与321国道交叉口,沿长城向东行约1.5公里处,现存一座坞堡遗址,古代曾为长城守卒居住的营地。明嘉靖年间(约公元1550年)在这里设置古驿站——新河驿,曾经是山丹县境内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
  西汉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骠骑将军霍去病击退匈奴,汉王朝大量移民河西并驻军屯田,于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张掖郡,始置删丹县。同时将汉长城修到酒泉以西,沿长城内侧开辟一条交通线路。沿途亭障,驻守戍卒,既守护边防,也保护交通。这些亭障即是沿丝绸之路上设立的运输粮食、接送传递的驿站,也是警卫哨所。
  隋末唐初,以长安为起点,在全国各地干线驿道设置驿站1297个,其中删(山)丹新河驿就是一处重要的驿站(《旧唐书》卷五记载)。隋唐时的新河驿、新河递运所,距山丹县城东南四十华里,位于汉明长城与今312国道的交叉口。
  元朝在山丹建州,除沿用原有驿站外,还设置了“脱脱禾孙”马站(山丹城内青寺站),马站官员是朝廷负责盘诘、查验驿站的官员。正职五品,隶属兵部,备马80匹,牛30头,驴30头,羊150只。
  明朝时山丹境内甘凉大道有四个驿站,其中:新河驿(城东40里),置甲军48名,马骡驴23头(匹)。山丹递运所有四个,其中:新河递运所(新河驿堡,甲军55名,牛,车55头、辆)。境内沿古驿道每十里置一急递铺,共十一铺,每铺置兵丁5名,以传递紧急军情。
  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裁驿丞,驿站统归州县管理。县境内沿甘新驿道设山丹、新河、硖口、东乐四驿(每驿站配备马32匹,兵20人,牛5头,夫5人。每年支出银1250.93两,粮150石,料36石、草180束),置山丹、新河、硖口、定羌庙、西二十里铺、东乐六塘(每塘置夫6名,马16匹)。
  清朝末年,山丹传递公文和军机要事的驿站有定羌庙站、硖口站、新河站、山丹站、西二十里铺站、东乐站共六站。特别是当年新河驿、新河递运所的设立,在远古的山丹历史上,起到了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文明发展的积极作用。
  长城古驿道(丝绸古道)
  古代的丝绸之路的真实面目现在已经很难寻觅了,但因为敦煌得天独厚的条件,至今仍保存着一段原始的遗迹。在敦煌玉门关一带有一段丝绸之路古驿道,东起河仓城北,西至吐火罗,断断续续50余公里,北临疏勒河古道,南屏长城边墙蜿蜒西去。驿道宽约7米,似为大车驰道,路面为砾石,凝结坚硬,犹能看出千人踏,万人走的迹象。
  另据四坝文化和山羊堡滩文化遗址出土文物的研究,远在四千多年前,原始先民就有开辟道路交通,运输交流物资的历史。《高台县志》载,《林屋秘本》中有“黄帝访广成,初到北崆峒不遇,乃西行。经涉雪山,过山丹直至西崆峒,峰岭似鸡头,为今黑山,登山见合黎、弱水,实黄帝圣迹所经处”的记述。这一史料充分说明传说的黄帝时代,山丹境内从中原向西行进的道路已经形成。
  西汉初期,为了开拓中西交通,汉武帝于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和公元前119-118年两次遣张骞出使西域,沟通和考察了被匈奴阻塞的中西交通。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骠骑将军霍去病由陇西出兵,远征河西,逾焉支山千余里,大胜而归。是年秋,霍去病率铁骑万众,再次进攻匈奴,进入删(山)丹,在焉支山下虏获休屠王子和相国,匈奴部族损失惨重。河西通道打开后,将汉长城修到酒泉以西。沿长城内侧开辟一条交通线路汉塞(长城)驿道,汉塞驿道的开通,保障了丝绸之路畅通,促进了东西及中外文化、经济交流,如汉代有“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胡商贩客日款于塞下”之盛。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战乱不已,独河西较为安定,驿道畅通无犯,外商纷纷改在河西贸易。大宛、大夏、大秦等国商人曾因与中国通商,留居河西。
  隋唐时期的山丹,曾是商业繁荣的城市,不少突厥和印度商人常年在这里居住,删(山)丹境内的汉塞驿道,在丝绸运输中曾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隋朝大业五年(公元609年)三月,炀帝率大军在浩门川(大通河乐都)击败吐谷浑伏允可汗,后经扁都口到焉支山,高昌王曲伯雅,伊吾吐屯设和西域二十七国使臣在道旁参见,并献西域数千里之地,表示归服。从此西域和中原商贾往来更盛,道路畅通无阻塞,道路管理制度完备。唐初以长安为起点,向全国各地辐射驿道干线,设置守备驿站。后晋天福六年(公元941年),大食国(阿拉伯国家)作家宾墨沿丝绸之路来中国,竟将热闹的删(山)丹城误认为“中国王城”。元朝世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随父到中国,沿长城汉塞经张掖来到山丹,从山丹北进入今阿拉善右旗,于公元1275年到上都(开平府)觐见元世祖忽必烈。
  公元1368年明灭元统一中国,大力扩建明长城,并沿长城内侧开通长城边防古驿道——甘凉大道。清朝时县境内辟甘新驿道,道上设驿站、塘铺,以保障货物运送往来贸易和紧急军务传递的畅通无阻。
  山丹县境内丝绸之路,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已形成由驿道干线,大车道、驮道组成的纵横交错的道路网络,各乡、村都有大车道与干线相接。无论是中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还是马帮、驼队行走的黄沙驼道;无论是汉武帝开通的汉塞驿道,还是明王朝修筑的甘凉大道;也无论是清代的甘新驿道,还是今天的312国道,道路走势曲直均与汉塞、明长城并行不悖,走线方向也与汉塞、明长城迢迢一致。
  山丹境内,昔日的长城古驿道在今天已只遗留一些痕迹,唯独新河驿长城旅游景区,沿长城东西走向,有一段7米宽2.5公里长的长城古驿道(丝绸古道)保存完好,黄土沙砾路面,当地人称之为“黄土官道”,游客可在这里骑马、骑骆驼或坐木轮马车涉足长城古驿道,寻觅今人借助畜力出行返朴归真的真实感,亲自体验古代商旅在丝路上风尘仆仆长途跋涉的苦乐。
  抟庄民俗文化城
  在新河驿长城旅游景区,自古长城与312国道交叉口,沿长城向东行约1.5公里处,现存一座坞堡遗址,古代曾为长城守卒居住的营地,明嘉靖年间(约公元1550年)在这里设置古驿站——新河驿。相传,明朝在这里修筑长城时,士卒民夫一应食用炒面,由于河西走廊四季风大,干炒面被风吹散而无法食用,士卒民夫提议修筑一个小城堡,征得上级同意后,在长城旁筑起了一座版筑土墙城堡,人们分期分批围在坞堡中,借坞堡避风抟好炒面食用,从此就在该城堡内吃饭住宿,因该城堡是由士卒民夫联合倡议并共同抟土修筑的,且有抟食炒面的功用,所以当地人又称城堡为“抟庄”。
  抟庄为一正方形土堡,边长70米,总面积4900平方米,墙体上宽3米,下宽5米,黄土夯筑。当年堡内的一应设施已荡然无存,墙角角楼、门楼倒塌,但抟庄围墙却依然保留完好,堡内遗存一口干涸了400多年的驿井,引起了专家学者浓郁的兴趣,近年来到此考察的国内外人士日渐增多。从1995年开始,山丹县将抟庄开发为民俗文化城,修缮了倒塌的角楼和门楼,恢复了驿馆、马厩,保护了饮水驿井,从民间征集并布展了当年人生婚丧礼俗用品、驿道专用木轱辘马车,长城修筑工具挟板、石杵,军民粮食加工的石磨、石碾等。由于312国道从抟庄民俗文化城擦肩而过,游人下车即可观长城天堑,赏民俗文化,走长城驿道,看陈列馆文物,还可以置身抟庄周围连片种植的3000亩“长城牌”优质西瓜基地,品尝山丹名牌沙田西瓜。如今,抟庄民俗文化城已成为丝绸之路旅游线上,参观“露天长城博物馆”,博览长城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景点。
  山丹长城陈列馆
  在山丹县城东南,连霍高速(312国道)与汉明长城交叉口的长城景区,山丹县于1993年新建了一座古朴别致的长城文物陈列馆,并成立了长城文管所。1998年对陈列馆进行了改造扩建,占地面积4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布局为仿古四合院古建筑,院中间为天井,前厅为接待用房,正厅和南厢房为展室,北厢房为工作人员办公和生活用房。陈列馆正厅展室宽敞明亮,展出文物分为书画、器皿类共80多件。书画类如清乾隆年间的《圣旨》、清《印染图》画轴、《李唐炙艾图》画卷、仇寅的清仿《苏武牧羊图》和《水陵画》等。特别是清仿宋《李唐炙艾图》画卷,画卷作者佚名,画中真切地描绘了古代中医针疗艾灸的治疗细节和过程,患者静卧的体态,医者专注的神态,刺入人体针端燃烧的艾绒青烟幽幽的动态,栩栩如生跃然纸上,针灸是我国古代医学的宝贵遗产。《水陵画》是我国古代佛教徒举行“水陵道场”法事活动所挂的一种宗教图画。据《佛祖统记》记载,此项活动为公元六世纪梁武帝所首创,而后大行于天下,内容以超出单纯宣扬佛教的范围,而包容了广泛的宗教、迷信、封建文化及民间传说等多种题材。器皿类有玉器、瓷器、铜器、陶器、石器等珍贵文物饰品。如新石器彩陶罐、汉代玉璧、清代玉瓷带钩、清代青花瓷挂盘、清代五彩挂盘、清骑鱼小铜人和铜野人等。
  陶是新石器时期带有彩绘花纹的陶器。在陶器表面上用黑红色颜料画上动物图形或几何形花纹,烧成后,不易脱落。四坝彩陶,四坝文化,山丹四坝滩出土,距今3700年至4000年间,于马家窟文化马厂类型同期。
  带钩是束在腰间皮带上的钩,多用青铜制,也有铁制、玉制、木制、瓷制等。原为“胡服所有”。春秋战国时由北方游牧民族传入中原。其制一端典首,背有圆钮,有做动物形的,也有铸花纹的。
  正厅展室还展出当今极为罕见的明代官宦女性木乃伊。木乃伊出土于山丹县城东,棺中帛文记载详细。由于出土后保存完好,虽历经四百多年,但女性木乃伊毫发分明,饰物华贵齐整,仍不失其特征。
  陈列馆南厢房展室,展出山丹境内汉明长城、关隘要塞不同时期的图片和有关资料以及长城、驿站守城军士的战盔战甲、刀枪弓弩等200余件,内容涵盖山丹长城历史变迁、人文环境及长城沿线的经济文化与发展情况等。另有山丹境内长城脚下出土的劳动工具、生活用品等珍贵文物,“铜四喜娃娃”“三面观音”“胡腾舞”“梅花畅和卷”等文物复制品和精美的山丹烙画、山丹剪纸等工艺美术作品,供游人欣赏和购买。特别值得介绍的是作为古代调兵遣将所用的信物——虎符:铜铸、虎形,背有铭文,分左右两半,右半留中,左半授予统兵将帅,调兵由使节持符验合方能生效。虎符不仅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观赏价值,而且对研究长城文化和军事战术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
  长城文物陈列馆凭借它位居“露天长城陈列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不仅肩负起展示文物、宣传长城文化的重任,同时还担负着境内98.3公里汉明长城的保护任务。当我们聚精会神浏览完陈列馆的文物,无不为中国长城的伟大,为长城文物,为文物复制品的精美而颔首折服。
  硖口古城景区景点
  沿着昔日的丝绸古道,踏着古人艰辛的足迹,寻觅硖口古城遗迹,去闯一闯当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石硖口关隘——“锁控金川”。在硖口古城景区,围绕着硖口文化,这里同样流传着无数动人的传说与故事。硖口古城景区有硖口古城、过街楼、石硖口关隘、“天现鹿羊”岩画、绣花庙羌汉民族友谊馆、流水沟小三峡景点和硖口“石头阵”“石燕高飞”“石峡停云”“锁控金川”景观,供人们参观游览。在参观游览硖口古城景区之前,我们对沿途的传说故事作以了解。
  丝绸路上驼铃的故事
  前面我们讲过古代丝绸路上的驼队,昔日的驼队是编为驼练出行的,驼练的前后骆驼脖项里各悬一枚驼铃,驼队凭借“咣当”、“咣当”的驼铃声前后照应,沿着我们脚下的这条艰难漫长的黄沙驼道行进。那么,丝绸路上驼队的驼铃是那里来的?这里便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我们现在将要前往的硖口关隘,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远在西汉初期,我国北方匈奴国强大,每每进犯中原腹地,硖口关就是北方匈奴等族入侵河西的一条重要孔道。为了防御匈奴进犯,历朝历代都有驻军守关。所以在汉代时,古硖口就已经筑有守军屯驻的堡寨和古城,明清两代硖口古城仍为设防重地。
  古城的居民除驻军外,大都为历代随军家眷,他们皆为军户不事农耕,孩子生下来就由官府按月供给粮饷。城中居民除当兵外,部分人专做火药、大炮。硖口历代先辈对稳定边疆、开发边疆历经风雨,做出了贡献。自丝绸之路、长城古道畅通后,城内街道两旁开设馆堂、店铺,共有十大字号铺店,为过往行人提供食宿,成为世世代代生活在硖口古城的先民们的主要职业,也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迎送过无数来去匆匆的商贾过客。
  当年硖口古城居住着近600多户居民中,却有近40多种复杂的姓氏,其中有一位红胡子老爹无姓无名,只是自己开个铁匠铺,打的一手好铁,人们就依他的行当,称他为“铁老爹”或“贴老爹”。丝绸路上硖口关,军卒商旅熙来攘往,车马驼队填街塞巷,红胡子老爹打小自口外(即西域)来硖口定居,以打铁为生专给过路商旅钉马掌,久而久之铁老爹的美名就传遍了河西丝绸之路。
  有一天,一个口外客商来认老乡,客商钉了马掌,又央求铁老爹为他雇几只骆驼和一名青年,把他从内地购买的许多珍贵商品,一路护送到西域的家乡去。西域远在天边,雇人赶骆驼去西域,人和骆驼的安全不仅没有保障,谁愿意去那么遥远的地方!就是凭着老脸雇了人家去西域,如果遇到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我铁老汉的一张老脸往哪儿搁?铁老爹难了。但是,铁老爹的肝胆侠义心肠美名远扬,铁老爹毕竟是铁老爹,他要帮这位老乡护送货物去西域。铁老爹主意已定转身出了门,一会儿雇来几只骆驼,又将儿子铁蛋叫过来,如此这般吩咐一番,就要打发儿子护送客商上路。
  客商做梦也没有想到铁老爹会打发儿子护送他,感激的好话说了两驮筐,又拿出很多珍贵礼品送给铁老爹。铁老爹坚决地说:“老乡哥哥啊,俗话说‘万两黄金易得,人间真情难寻’,我舍得儿子护送你去西域,不图你的金银财宝,图的是人间一片真情!我的这个铁蛋虽不满二十岁,但他自小跟我打铁,练就了一身功夫,你就当做你的儿子,带他上路吧!你们去了西域,我儿子如果回不来,你就给我捎个信来,如果你们回来了,我煮酒为你们庆贺。”说完,铁老爹谢绝了客商礼品。临行前,铁老爹拿出他亲手制作的两枚小铁桶似的驼铃,系在了前后两只骆驼的鞍架上。一路上,驼铃悠悠,驼队首尾相互照应着,行进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安全地到达了远在天边的西域。
  一年以后,铁蛋跟着驼练回到了硖口关,铁蛋的身板也练得跟铁塔一般。铁老爹见儿子安全回来了,高兴得不得了,亲自煮了酒为儿子庆功。从此,铁老爹和铁蛋做出许许多多驼铃,每逢西域商旅的车马驼队路过硖口关,他们就赠送一个驼铃,系在骆驼的鞍架上。这无数小铁桶般的驼铃,寄托了铁老爹父子两深深的西域情怀!据说,丝绸路上批批驼队西出嘉峪关,来到敦煌城里的一家车马客栈歇脚,久而久之那家车马客栈,就演变为今天敦煌的驼铃大酒店了。
  硖口关贵妃娘娘庙的传说
  自古以来硖口关便是通往西域各国的交通枢纽,为中外巨商大贾歇足之地,兵家浴血相争之塞。步入硖口关大东门,但见楼殿雄伟亭榭玲珑,馆堂、店铺林立四街八巷。古代的硖口关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河西走廊上的明珠。更有那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千古佳话,为这座文明的古城涂抹了神奇而又绮丽的色彩。
  却不知哪朝哪代,哪年哪月,紫禁城里发生了一桩祸及萧墙的内乱。天子宠幸的一位贵妃为避祸乱,扮作民女潜逃出城。她身怀有孕,步履艰辛,千金之躯蹒跚于坎坎坷坷的黄土道官上,三寸金莲刺心痛,粉团团一张俏丽的脸庞儿上香汗淋淋。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她芳龄一十八岁,如同一朵朝晖宠抚的花,在那富丽堂皇的王宫华殿里,尽情享受着人间的荣华富贵,吃的山珍海味,穿的绫罗绸缎,何曾遭受过这般苦难!
  风啸啸,路难行。一条黄土官道直向西方无际伸延去,有道是“慌不择路”,她不管三七二十一,踏着那没足浮土,一步步朝西走去。
  走呀走,天下的路竟是那么蜿蜒曲折,天下的山竟是那么峥嵘嵯峨,天下的水竟是那么迂回流长;天是那么蓝,雪是那么白。风儿亲吻着她的桃腮朱唇,芨芨草向她招手儿,骆驼刺拥抱住她的裤管儿,白杨树朝她颔首问好。一群群黄羊“咩咩”地唱着迎宾曲,蝴蝶儿翩翩起舞,迎接远方来的客人,非止一日,她来到硖口隘关。
  山巍巍,草青青,山上怪石嶙峋,犬牙差互;山下古柏参天,苍松青翠。奇卉异葩斗芳菲,鹤唳鸟啼猿攀崖,泉水叮咚溪水潺潺,两山峡崎日悬长天。关闭石峡门,飞鸟难通途,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所在便是遐迩闻名的硖口古城。
  贵妃步入硖口,犹如身临仙境。她庆幸自己逃出了禁城幽宫,在樊笼般的皇宫里,哪能这样自由自在!触景思情,感慨万千。她刚到石门前,“哐啷”一声石城门开了,城里鸡啼犬吠,炊烟袅袅,军民共居一室。屋脊之上的石径,斗折蛇行,隐现至巅。台阶之下,碧波荡漾,清流活活。
  贵妃受到当地军民的热情款待,她知道他们戍边屯田,保国家、为社稷,忙呵!在茅庐农舍小憩片刻,她悄悄出了门,攀屋脊,步沟壑,累得心呼呼跳,汗涓涓流,贵妃身子一歪,坐在一块青苔斑斑,石花朵朵的卧牛石上。太阳当空,燥热难禁。她左顾右盼,四周寂寥无人,脱去绣花鞋,香罗袜,将双足埋入清澈见底的溪水之中,任凭清波亲吻着她那白如凝脂的腿肚子,纹丝不动,眼睁睁地凝视着溪底的盛景。
  溪底铺满了洁白如玉的鹅卵石,璀璨晶莹,熠熠生辉。她那糯米粽子般的一双小脚儿,不停地在卵石上揉来搓去,脚心痒酥酥的,心儿里乐滋滋的,惬意极了。揉来搓去,搓来揉去,洁白如玉的鹅卵石在她脚下互相撞击,发出“啁啾啁啾”的燕叫声。不一会儿,那鹅卵石竟变成一只只洁白如雪的石燕,冲开清波“扑愣愣”飞向云天。她的一双小脚,一刻不停地搓呀搓,揉呀揉,扑愣愣!扑愣愣!……万千石燕从脚下飞起,在硖口上空飞翔,“啁啾”之声响彻九霄。
  贵妃穿好鞋袜,目睹着清波粼粼的溪水,掏出一把随身带的象牙梳子,溪水作镜,梳理着黑油油的秀发。她梳呀梳,缕缕秀发脱落下根根青丝,一阵轻风吹来,把她脱落在梳子上的秀发,吹遍满山遍野。从此,焉支山下,山丹境内就生出一种名贵的土特产“头发菜”。这种特产蔓延河西走廊,饥馑年庶民百姓以头发菜充饥,头发菜还救过不少人的命呢。
  人们把这位贵妃娘娘,当做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为了纪念她,当地群众在硖口古城西门口建了一座贵妃娘娘庙,善男信女络绎不绝,终日香火不断。日落星移,冬去春来!时光到了二十世纪80年代,硖口古城的瓷窑口山中尚有石燕的化石,栩栩如生,和天上飞翔的燕子一模一样,成为当代人欣赏把玩、赠送游客的珍品。当地的群众说,每逢天阴下雨,那洁白如雪的石燕在雨幕中穿梭飞翔,石燕高飞征兆着天下太平,民富国强。而河西走廊生长的头发菜,也成为当代人款待贵宾的佳肴,到了现代文明社会,头发菜远销世界各地,由于发菜与发财谐音,广州人称:“吃了发菜,发财啦!”。
  硖口关狄青坟的传说
  硖口关隘地势险要,历朝历代都有驻军守关,在漫长的历史沿革中,遗留下来很多古老文化遗迹,流传下来悠久而美丽神奇的传说。相传,宋朝征西大将军狄青,当年镇守硖口关隘,率守军修筑了守关防御营盘。营盘位于硖口古城的东大门处,为守关作战的前沿哨所,至今在硖口古城东门外,尚残留着两处对称的营垒遗址,被当地人称为“营盘台子”。
  狄青在守城期间,日夜筑营积劳成疾,但他终日守城,屡屡打败匈奴人的进犯,为保卫国家社稷长治久安,屡建功勋位高权重居功自傲,遭到满朝文武的窃窃非议。狄青自己感觉到回朝请命,已经不抱任何希望,所以便死心踏地镇守硖口边关。在狄青镇守硖口关的时候,正值丝绸之路绸缎、布匹、茶叶、药材、马匹、皮毛及生活日用品,进行“茶马互市”的兴旺时期,特别是西域诸国每年向大宋王朝进贡的使臣、商队,一应必须通过硖口关隘经过狄青排查,从中克扣盘剥金银财宝不计其数。其中波斯使臣向宋王朝朝贡的珍品中,有一件名为“珍珠汗衫”的金镂玉衣,玉衣由粒粒珍珠连缀而成,无数珍珠中镶嵌着一枚闭水宝珠甚是名贵,实为稀世之宝价值连城。狄青看后爱不释手心生贪念,便从使者手中扣留了这件宝贝。
  狄青将这件金镂玉衣珍珠汗衫扣留后,据为己有终日穿在身上。说来也十分奇怪,狄青穿着这件宝衣,不仅冬暖夏凉护肤养颜,就连顽固的劳积痼疾,也渐渐地痊愈了大半。就在狄青为得到这件宝衣,沾沾自喜得意忘形的时候,波斯使臣向宋朝皇帝敬献了朝贡珍品,并奏明“珍珠汗衫”金镂玉衣,被狄青扣留据为己有的事实,宋朝皇帝听言气得勃然大怒,满朝文武也被惊得目瞪口呆。狄青的逆天大罪,一时间引起朝野上下义愤填膺,对狄青口诛笔伐的声讨,此起彼伏一浪更比一浪高。消息不胫而走,一日传到硖口关隘,狄青自觉大难临头死期已到,顿时急火攻心痼疾复发,一阵口吐鲜血命在旦夕。狄青忙命贴心部属暗暗打造名曰狄公洞的墓穴,雕镂万年不朽的石棺,并吩咐自己身殁后,要身穿宝衣殡殓下葬。
  贴心部属谨遵成命,急忙找来当地无数能工巧匠,在石峡关隘打造数日墓穴成就,一口万年不朽的石棺业已雕镂完毕。不日狄青气绝身亡,身穿镶嵌着闭水宝珠的“珍珠汗衫”金镂玉衣,殡殓在石棺内深葬于石峡关隘的狄公洞中,从此石硖口的潺口之水因闭水珠的作用而猝然干涸,石峡关隘也因飞来一山阻隔而锁控金川。后来,因为人们找不到“狄公洞”,便称石峡关隘的那座大山为“狄青坟”了。再后来,每遇干旱年景水贵如油,人们便对当年狄青身穿“珍珠汗衫”的闭水宝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谁能找到狄青的坟,富裕硖口数辈人”的千年期盼,在一辈又一辈硖口人民中传为佳话。
  硖口关长城、驿站
  在山丹境内,硖口谷自汉代开凿与西域交通之日起,这里就成为战事和商旅通行的险扼要隘。西汉时修筑的长城汉塞、烽燧、亭障和明长城边墙、坞堡、营盘等都从硖口关隘通过。在硖口南口,汉塞以羊虎沟河代替壕沟,向东延伸到水泉子及永昌;在硖口峡谷中,汉塞以山崖和壕沟为天堑。顺硖口谷东山跟开挖壕沟,壕沟上半山腰,从硖口古城东侧到硖口北口下山,逾花草滩抵达丰城堡东北的金山子。从羊虎沟河到金山子的汉塞,长20.7公里,壕深1-2米,口宽3-6米,底宽2-4米,壕沟里侧筑壕垄,壕垄之上筑烽燧,现存烽燧10座。明王朝为了防御北方的蒙古鞑靼侵犯河西,在嘉靖(公元1522年至公元1566年)中期、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的30多年中,修筑甘肃山丹境内长城,走向与汉塞同向。硖口境内的明长城,大墙墙体实台高一丈三尺五寸,裙墙高三尺五寸,墙底宽一丈二尺,顶宽六尺。
  围绕硖口关隘军事防务,明嘉靖以前的防卫工事以汉塞天堑为主,辅以汉塞内增修的一些军事列障坞堡借以驻军。现已考证的驻军营址和古战场遗址有定羌庙(即“绣花庙”)营盘、硖口谷营盘、阜昌堡营盘、金山子营盘和定羌庙堡遗址、硖口关隘古战场遗址等。明代防卫工事以长城(边墙)为天堑,据《甘州府志》卷首《舆图》记载,山丹境内长城只在东乐、静安、山丹、新河和硖口共5处留有暗门,其他地方均无豁口通行。硖口暗门修筑与其他暗门同样为砖卷拱门,其上建悬山两坡檐的过城楼。南来北往客商行人,通过暗门均经守兵稽查方能出入。在暗门洞外又增修一墩,称为“暗门墩”,驻有兵丁把守。无论是汉塞还是明边墙,在历史上作为河西的防御天堑,硖口关隘不仅在保护长城安全,防御外敌入侵,保障丝绸之路畅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邮传、信息的递运方面同样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明清两代硖口古城为设防重地。据《甘镇志·兵防军制》载,明代硖口古城常驻戍兵702名,约占山丹卫总兵力的四分之一。硖口古城除了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外,在邮传、递运上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时在硖口驿站,置设甲军40名,骡马21(匹),车牛23头(辆),专司递运,同时在硖口古城东石峡谷中设置停云铺,在其西十里置丰城铺,作为急递铺,每铺甲军5名,专司急递。两铺与硖口古城东西相望,互成犄角。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在石硖口山(今长沟山)建马场一处,牧养军马120多匹。因此,那时当地人又称石硖口山为马场山。清初,置硖口营。顺治年间(公元1644年至公元1661年),置千总一员率兵防守。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年升格为守备,由名将奋威将军王进宝镇守。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又将守备升格为都司,自此成为定制,延续至清终。清代硖口营驻常备马步守兵(骑兵)195名。清沿明制,在硖口古城仍置硖口驿,置兵夫39名,马60匹,专司驿传。同时在硖口古城西门置硖口塘,置夫6名,马16匹专司塘务,为过往官差、行人、商贾提供用水,保障丝绸之路的军情传递和往来畅通。
  硖口古城堡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硖口生活的世世代代先民,为了生存与发展,在那严酷而又恐怖的自然环境中,或刀耕火种、或孳牧牲畜、或抗御自然灾害、或抵御外来侵犯,历尽了灵与肉的洗礼,饱经了血与火的较量,在长期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了和创造着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财富——硖口古城堡,形成了唯大西北独具的赋有汉唐文化、明清古风的硖口文化。
  古硖口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也是古时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远在汉代,硖口关就是西域军事重地,兵家必争要塞。为了防御匈奴进犯,收复西域属国,沟通中西交往,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考察了西域军事及地理,开通了丝绸之路。霍去病率兵万骑,孤军深入河西走廊,在途经硖口关时,打开了河西通道,硖口关既成为中西方往来的必经关隘,其地理位置的作用突显,战略地位日渐重要。当年硖口关隘被称为泽索谷,曾是西汉军事要地。汉昭帝(刘弗陵)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在泽索谷置日勒都尉,并于泽索谷北5里处(今硖口古城)屯兵设防、移民屯田。为了驱逐匈奴,形成“单于益西北”(《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的局势,实现“隔绝胡与羌通之路”,使河西长治久安,保障与西域通途,“始筑令居(今永登县境内)以西”的边塞亭燧(《汉书》卷九十六《西域传》)。汉塞由永昌水泉子壕进入山丹,沿羊虎沟河过泽索谷(今硖口关隘),《汉书·地理志》载:张掖郡都尉驻守泽索谷。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战乱不已,独河西较为安定,外商纷纷出入硖口关,在河西往来贸易。大宛、大夏、大秦、突厥、印度等国商人曾因与中国通商,常年出入硖口关。硖口关在丝绸运输、商贸吞吐中,曾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据旧志载,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巡抚都御使廖逢节为防御之需,动用民力,对硖口古城接帮加筑,增设壕堑、崖柞、石梯、垒木、悬楼、敌角台等防御设施。根据遗址现场步测和走访八旬以上老人回忆,这座古城原貌是:城垣东西长400多米,南北宽300多米,呈长方形,加上西边关城(外城),总面积约19万平方米。整个城垣开东西两门,只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纵贯全城,与东西二门相连,成为全城的中轴线,将城内的民舍、街衙、寺庙、铺店、营房等建筑物一分为二,布局严谨,井然有序。城垣高厚,内为夯土墙体,外为砖包,辅以石条为基,属砖石土结构,十分坚固。古城开东西两门,关城与翁城相配,城上雉堞、裙墙、楼橹华具、城下壕池环绕。加上翁城、关城相配套,气势十分壮观。城门洞全以砖砌,又以生铁灌缝,可谓固若金汤,素称“生铁城”。东门直通石峡山口,西门与西城相连,北边紧依长城,周围烽燧棋布,构成严密的防御体系。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和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在山丹修筑边墙(长城)时,完成了石硖口东暗门、石硖口至古城洼(今十五里口)、石硖口嘴几处边墙(长城)的修筑,使硖口古城的战略地位显得更加重要。山丹卫置于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九月,据此推断,硖口古城距今已有616年的历史。但历经风雨侵蚀,现只剩下残破不全的城垣及城门。
  硖口古城过街楼
  清末,硖口古城的城垣、城楼、雉城、壕池、翁城、关城及城内的衙署、寺庙、民舍、店铺、营房、街道等,同北面的长城,都完好无损,整个古城都保持着原有的雄姿。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年至公元1874年),青海回民起义军屡入硖口古城,东城楼遭兵毁坏。据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甘州府山丹县地理调查表》中载,彼时硖口城除驻军处,有居民79户,399人。并有都司衙门、官仓、学校、巡警分局等机关。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曾在硖口古城的中央重建二层木楼一座,后经战乱倒塌。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在硖口古城中央原址重建二层木楼一座,取招财进宝之意,名为“财神楼”,木楼下层连通街道,车马行人可从中通过,现当地人又称其“过街楼”,木楼二层面东,楼檐正面悬一黄底墨字木匾,上有“威镇乾坤”四个大字。木匾右书“岁次甲寅”,左书“邑优生高鼎薰沐敬书”,中书“献叩”,字体古朴苍劲,端庄秀逸,为清末山丹秀才高鼎之手迹。迄今,在残破的城堡内,唯有此楼的幸存才显示了硖口古城的古老。
  后来随着硖口古城军事防御作用日渐弱化,设施日久失修,城垣倒塌残缺。1936年西城楼倒塌,为行路方便始有人将南城垣开豁、城垣外表的包砖、被居民逐渐拆除(现在各户的私家围墙上都有古城的外墙砖)。兰新公里开通后,过往行人商贾日少,硖口古城日渐萧条冷落。1985年以来,兴建居民点街道,城内居民逐渐迁出城外,因居民建房用土用料、加之人们的文物观念淡薄,城垣逐渐被拆除。1986年硖口古城被列为县级保护单位,2008年由敦煌研究院出资,对西城门、过街楼进行了维修,遗址周围唯有的只是一些残垣断壁,历尽600多年沧桑的古城原貌已不复存在。但是,硖口境内的汉塞、边墙、古城,毕竟是硖口先民为了这一带的边防安全、经济发展、交通畅通,经过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建筑的军事防御成果,是硖口先民们创造的灿烂文化遗产,是硖口历史文化的丰碑,也是古代山丹人民智慧的结晶。
  硖口关隘——“锁控金川”
  在甘肃河西走廊中段,漫漫丝绸古道与巍巍万里长城并驾齐驱,绵延于山丹县老军乡境内的“石硖口堡”处,被一条宽不过百丈的石壁峡谷扼控,这里山大谷深,石壁险峻,长城翻山越,古道谷中行,身居谷底翘首蓝天如缝,人立悬崖俯瞰陡壁欲倾,故有石硖口关隘扼挟甘凉咽喉,锁控丝绸古道之险。
  距硖口古城东约1公里处的石峡谷,即为硖口关隘,此关隘乃古丝绸之路出入河西走廊的必经孔道,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四月刑部郎中陈棐,奉敕以“恤全陕前左给事中”身份,观察河西兵防途经石硖口谷,见此关两山对峙地势险要,车不并驾骑不双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便欣然奋笔在峡谷北崖绝壁上,题下“锁控金川”四个大字,鬼斧神工遒劲挺拔,后经镌刻成为硖口关隘的一处人文胜迹。现代学者陈希儒诗《咏硖口》云:“锁控金川矗铁关,云封朔漠最南端。咽喉扼道今何在,高速轻车道路宽。石峡云封大漠南,铁门峙立锁金川。当年关隘成遗迹,坦途一路赴楼兰。”
  据老年人们观察,自石硖口河水干涸起,在每年的夏秋之际,天气乍阴欲雨之时,石硖口上空便云封雾绕霓虹辉映,预示着苍天将要降一场透雨,拯救受苦受难的硖口生灵。每当此时,石硖口谷中就有石燕穿梭飞翔,发出啁啾啁啾的鸣叫声,兆示出硖口人民将要迎来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当地人把石燕又称催生鸟。孕妇生不下娃娃,手心里摸上石燕,娃娃就生下来了。村民还把石燕碾细冲上喝能防百病。至今距石硖口东南10公里处的瓷窑口山中,仍能够挖掘出形态各异的石燕化石,据有关专家考证,该化石可上溯到3亿年前;在石硖口的上空,也能够偶尔看到云雾中辉映的霓虹,这便是石硖口“石燕高飞”“石峡云封”的胜景。
  石硖口古井
  硖口古城地处丝绸古道的干旱地带,人畜饮水全靠外运解决。明洪武年间(公元1875年至公元1908年)筑硖口古城,当时的设计者从焉支北麓的瓷窑口山中埋设陶瓷道至硖口,引清凉的焉支山雪水入城,保障了当年修筑边墙和硖口军民生活用水。今硖口古城西门外关城内尚留一卵石砌边、胶泥垫底的蓄水设施。清光绪年间(公元1522年至公元1566年),硖口营都司曹紫佩见石硖口内山麓下有经尺小湖,率军民凿之,筑渠引水入城,免除了军民汲水之艰。但是,引水工程毕竟要付出高额代价,而且水量不能保证正常及时供应。由此,早在明嘉靖年间,守兵在硖口峡谷之中开凿了一口水井,俗称“大井”,井水清洌甘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明都督佥事张楷过硖口关,饮大井之水,赋诗云:“白沙官道接羌胡,硗确难行是此途。疑过井经愁蹶马,似经云城听猿呼。两山影逼天多瞑,五月风高草已枯。明日西行望张掖,一川平似洛阳衢。”明代大井遗址在今硖口水库中心,二十世纪70年代这里修筑水库,大井遗址却被完好保存。
  无独有偶,1931年4月国民党政府派马步青率陆军骑兵第五师驻扎武威,所部100师分驻山丹,师长韩起功凶狠贪婪诛求无厌,集军政财大权于一身,为虐长达十年之久。在驻守石硖口驿期间,为解决硖口古城守军用水,在硖口城中打出一眼八丈有余的深水井,井水仍又浅又浊实难饮用。因为井口有个“马”字形的井架,且又是马家军打的井,所以当地人称此井为“饮马井”。1936年西路红军战胜马匪驻守硖口关时,将此井清淘复修,井水竟奇迹般地涌溢,甘甜爽口清洌晶莹,不仅满足了居民用水,而且保障了树木菜畦灌溉,当地人以为此乃天意,故将此井敬称为“红军井”了。
  硖口关金山子烽火台
  这里特别需要提起的是,硖口峡谷中的汉塞以山崖和壕沟为天堑,顺硖口谷东山跟开挖的壕沟上半山腰,从硖口古城东侧到硖口北口下山,逾花草滩抵达丰城堡东北的金山子。金山子烽火台在当年依山势设,与左右烽燧相互照应,肩负着军情瞭望、敌情报送、狼烟传递的重任。东来西去,南来北往,非此不在视线之中。可以这样说,石硖口关隘是丝绸之路的守护神,金山子烽火台又是硖口驿的守护神。
  石硖口关隘地处古丝绸之路通往河西走廊的要津,历代军旅使者、中外商贾、文人墨客,在当时的历史和自然条件下,肩负各自的历史使命,胸怀各自的远大之志,或远涉千山万水下西域,或历尽艰难险阻上京城,无不沐浴定羌庙堡的风霜,无不饱尝硖口关隘的艰辛。沿着这条黄土官道,踏破漫漫丝绸之路,过硖口关隘夜宿古城,扁鹊在这里行医施药,张骞在这里投宿歇鞍,隋炀帝在这里会见27国使臣,唐玄奘在这里化斋诵经,大将军狄青在这里数立军功,清总督林则徐流放新疆戍守过边关,甘肃总督左宗棠整修甘新驿道,“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历史发展到了今天,二十世纪7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官兵,在金山子烽火台设置瞭望塔,在硖口关南2公里处的岩石山体中,用钢筋混凝土修筑了F-3’07号防空作战指挥部,功能齐全设施完善,隐蔽于地下坚不可摧。1993年解放军某部西部军事演习时,金山子烽火台又被现代军事利用,设为总指挥部,瞭望并指挥了军事演习的全过程,成为古今军事阵地优势互补的实例典范。不仅如此,在石硖口关隘西南的312国道上,高速巡逻警察绣花庙中队官兵,在连霍高速公路虎踞龙盘,时刻保卫着河西走廊的安全畅通。
  羊鹿沟——“天现鹿羊”岩画
  在石硖口关隘西南,距硖口古城5公里处,有条宽敞的放牧草场,古代这里常有鹿群和羊群出没,人们称为羊鹿沟。另外几处如长沟、柳沟等也是古代放牧的好草场。
  人们发现,羊鹿沟、长沟、柳沟一带的悬崖石壁上,多处惊现早在无文字时代,匈奴族、羌族牧人用腰刀镌刻在石壁上的古老岩画。岩画雕凿多以动物图案和狩猎场面表现,动物形象栩栩如生,狩猎情景生动逼真。在羊鹿沟石壁上雕凿的岩画,有展翅欲飞的雄鹰、温顺的绵羊、健壮的牛、膘肥体壮的马、撒欢的狗、夹着尾巴的狼和蛇、鹿、骆驼以及狩猎图案等,据文物研究的有关专家考证,硖口岩画的形成可追溯到战国时代。据牧羊老人讲述:每当天气久晴偶雨或久雨猛晴的一刻间,羊鹿沟草丛或山间便能看到狼、鹿、骆驼等动物出没,或有古人骑马射猎、猎犬追逐群鹿的狩猎场景惊现,其形象与岩画表现的图案相仿佛,然而瞬间却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老人描述的情景,盖因当时空气的温度、湿度、电极特征,与若干年前某一时刻的地磁特征碰巧吻合,那时的某些景象片断,就会像录像一样,被自然界播放出来的缘故。
  考察硖口关隘羊鹿沟悬崖石壁的多处动物图案,狩猎场面以及生活情景的“天现鹿羊”古老岩画,我们不能看出狩猎岩画作为猎人们记录狩猎场面的教材,已经发展为原始人类交流狩猎经验的工具。岩画中描绘着猎人和受伤的动物形象,可以告诉同族狩猎的过程和狩猎中的经验;岩画中刻画狩猎者使用弓箭、石球的场面,可以告诉我们当年曾经使用过的工具;岩画中表现激烈的集体围捕场面,说明当时原始先民合作的态度及对于生存的积极心态。可见,原始岩画艺术中渗透着原始猎牧文明,虽然这些岩画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幼稚和粗糙的痕迹,但却表现出一种生动的、朴素的和富于幻想的特色,比如岩画中的太阳、月亮和鹿、蛇等图案,充分表明了原始先民们的某种崇拜物与原始信仰。岩画是原始时代人类自我表达的艺术形式,靠着原始艺术家们的艺术想象力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和风格,使情感具体化,表达原始先民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向往。我们从硖口关隘羊鹿沟悬崖石壁的岩画上镌刻的那些狩猎者围猎鹿、羊的画面中看到,那些被追赶的野鹿的巨大的生命力,从那逃奔的步伐和肌肉的张力上爆发出来,这无疑凝聚着作者的原始审美心理和征服的强烈愿望。
  这些都足以说明早在无文字记载时代,山丹先民就曾在硖口这片水草丰美的草原上,开始了最原始的游牧生活。由此来看,早在距今2000多年前,硖口一带就有先民定居并繁衍生息。而他们往往是以最初始、最广泛的形态,具体又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物质生产能力与水平。这些世世代代以游牧或狩猎为生的民族,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镇守着硖口关隘,硖口关隘也因此成为兵防要地,引起历代封建王朝的高度重视,为屯设重兵防守的重要驿站。
  历代诗人笔下的硖口关
  通过我们对硖口关的参观考察,对硖口关的地势险要,以及扼控丝绸之路、防御匈奴进犯方面的历史作用,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历代诗人笔下的硖口关。
  初唐诗人陈子昂(公元661年-公元702年),曾于武后垂拱元年(公元685年),奉旨与左补阙乔知之,辅佐左豹韬将军刘敬同,越河西走廊途径山丹硖口关,曾题《度硖口山赠乔补阙知之王二无竞》诗云:“硖口大漠南,横绝界中国。丛石何乱纷,赤山复翕赩。远望多众容,逼之无异色。崔崪乍孤断,逶迤屡回直。信开胡马冲,亦距汉塞边。岂依山河险,将顺修明德。物壮诚有衰,势雄良易极。逦迤忽而尽,波漭平不息。之子黄金躯,如何此荒域。云台盛多士,待君丹墀侧。”诗中“硖口大漠南,横绝界中国。丛石何乱纷,赤山复翕赩”的诗句,将大漠南“锁控金川”的石硖口关隘,车不并驾,骑不双辔,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势,扼挟甘(张掖)凉(武威)的咽喉要道,历代都为西域的军事重地,兵家必争要塞的战略地位,描写得淋漓尽致。
  明朝都督佥事张楷途经硖口关时,看到此关地势险峻易守难攻,作《石峡山口》诗云:“白沙官道接羌胡,硗确难行是此途。疑过井经愁蹶马,似经云城听猿呼。两山影逼天多瞑,五月风高草已枯。明日西行望张掖,一川平似洛阳衢。”明朝岳正题《石峡晚翠》诗云:“石峡嵯峨胜禹门,万年古迹至今存。两山张掖如鸾峙,一水中流似马奔。漾树分青簪古雪,岩松插碧倚天昏。晚来叠翠光盈石,却被斜阳落日通。”反映了山丹石硖口的自然风光、险要地势和历代设防的城堡遗迹。清代诗人许乃谷在《仲春登焉支山查勘松林放歌》也歌咏道:“……无草众山死,有树一山活,流沙沙强弱水弱,硖口况无水一勺。只仗冬青冰雪积,五月消融灌阡陌……”诗人笔下“硖口况无水一勺”的诗句,将硖口“水贵如油”的境况一语中的。古代这些边塞诗人,在悲壮凄苦、荒凉心酸的征程中,路过硖口关,留下了他们发自肺腑的真情表白。历代诗人或游历山水,言情咏物;或身经战事,纪实兴废;或感怀边关,吟诗填词,记述石硖口关隘者比比皆是。这些诗词歌赋的积累,为硖口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翔实的文化研究价值。
  定羌庙堡——“绣花庙”
  硖口古城堡南东5公里312国道边,有一处呈正方形,面积约1.5万平方米的古城堡废墟遗址,这就是历史上的定羌庙堡。遗址内北侧正中,紧依原北堡垣,有一坐北望南的庙宇废墟遗迹,即为历史上的定羌庙。定羌庙堡古战场遗迹迄今历历在目,一说是宋朝女将杨满堂征西时失落绣鞋的古战场,故名“绣花庙”;一说是清康熙名将奋威将军王进宝戡定羌夷的古战场,故名“定羌庙”。新中国成立后山丹县人民政府为消除民族偏见,取各民族团结像绣出的花朵一样美丽之意,将“定羌庙”更名为“绣花庙”,自二十世纪60年代此处设“绣花庙道班”以来,“绣花庙”名一直沿用至今。
  定羌庙堡,庙因事而取名,堡因庙而得名。《前汉书》和《后汉书》中多有中央王朝和羌族在河西累累发生战争的记载,以此为据将定羌庙堡的出现推测为汉朝。又因堡、庙名称中的“羌”字推测,堡庙始建于汉朝,明清两朝屡屡重建。根据当地年逾八旬老人孙长年、李廷栋回忆,他们孩提时代即民国初,定羌庙堡的城垣已坍塌,仅有的二十多户居民,也由堡内移至堡南居住,当时在堡废墟内尚有坐北望南的破庙三间,庙中关羽、关平、周仓的塑像尚存。二十世纪30年代末,庙宇因年久失修已夷为平地,六十年代初庙堡南的几户人家,分别迁往硖口、羊虎沟、李泉等地居住,从此这里荒无人烟。现在到这里只能看到昔日堡垣坍塌后,留下的土棱和几处残存的城堡角墩。不过只要仔细察看,当年堡垣规模,堡中民舍、庙宇、街巷的位置、方向依稀可辨,也会由此而推测到当年这里的景象。杨满堂火烧北望坡
  自硖口古城至石峡关隘向东南5公里312国道边,有座“绣花庙”,又名“定羌庙”,相传为宋代保国忠良杨家将门下的烧火丫头杨满堂,在杨门无将的紧急关头,点兵挂帅,西征匈奴,平定羌人时横刀立马,左冲右杀,杀得匈奴片甲不留,向嘉峪关关外狼狈逃窜,从而收复了大草滩失地。但这次战斗着实让杨满堂费力不小,以至于不慎将一只绣鞋失落在大草滩的战场上。据《金昌市志》载:“杨满堂乃北宋年间杨文广之女,别号‘满堂春’,率十二寡妇西征匈奴战功赫赫,”时人为歌颂杨满堂的战功,特建绣花庙以示纪念。今焉支山上仍有杨满堂当年安营扎寨、插过帅旗的旗盘石为证。旗盘石位于土坡头旗盘沟,成圆柱形,似碾盘状,高1.2米,直径2.2米,盘面中间有一直径0.25米的圆孔,垂直贯通整个石体。相传是北宋时杨满堂在此安营扎寨,将军旗插于磐石之上,故以此命名。
  据当地老人们传说,北宋年间,杨满堂率十二寡妇西征匈奴,来到大草滩大败匈奴,再战焉支山,将匈奴逐出长城以北。杨满堂率十二寡妇欲追赶匈奴,却被北望坡茂密的森林阻断交通。于是,杨满堂搬弓搭箭,一箭射将出去逐匈奴而去,箭杆在森林中急速摩擦,使森林燃起大火。从此,杨满堂射神箭“火烧北望坡”的故事,在民间一直流传至今。而那支神箭飞驰嘉峪关,钉在嘉峪关城墙上,从此将匈奴定在嘉峪关关外,并约定永世不得进犯,从此基本结束了匈奴在河西的战争,迎来了近百年的太平盛世,今有嘉峪关城墙上嵌入的箭杆为证。
  王进宝鞭打大草滩
  历史上的定羌庙堡坐落于丝绸古道上,所处位置在古代甘凉交界,历史上被视为甘凉咽喉,襟带蜂腰之地,地理位置、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定羌庙堡的北垣紧依汉明长城,距定羌庙堡向北1公里处,东西走向的长沟经石峡关隘直通硖口古城。定羌庙堡向南10公里,抵气势雄伟的焉支山。焉支山下,定羌庙堡大草滩,便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王进宝鞭打大草滩”的所在。
  据《清史稿·兵志》载: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青海厄鲁特蒙古部酋长怀阿尔赖因洪水(今民乐县城)开市率部众三千,驱马数千匹,移帐白石崖口外之野马川进居大草滩(今大马营滩)、焉支山(今大黄山),进而进住定羌庙堡,致使甘凉交通中断达三旬之久。清将王进宝在定羌庙堡以炮击怀阿尔赖部众,迫使其败走,保护了河西的安定。当地老百姓为了昭彰王进宝战功,敬仰这位保境安民的名将,在定羌庙中泥塑了王进宝塑像,以示纪念。另据林则徐由两广总督被清廷谪戍伊犁,由永昌水泉驿抵达定羌庙堡的日记称:“三十里处山丹县界,始有小村居民二十余户,有庙曰定羌庙,祀关圣。而附以王将军进宝,盖王为康熙名将,勘定羌夷于此,其时关圣在此显灵,故建此庙,余与两儿俱在庙中熏衣为食。”从此,“王进宝鞭打大草滩”的故事在民间一直流传至今。定羌庙堡大草滩古城洼,“每当天晓,晨光四射,族旗照耀,雉墙灿然,望之若有,其景如幻影者”,实乃定羌庙堡胜景,明代诗人陈棐有“旗翻日勒影”的佳句,清代诗人裴景福作《日勒草滩》诗,就是此景的写照。
  流水沟小三峡
  自硖口古城向南约15公里抵焉支山,去寻觅当年杨满堂安营扎寨插过帅旗的旗盘石,须经由流水沟水库溯流而上。流水沟河谷宽处是一弯弯滟滪滩,窄处水流湍急,谷底怪石嶙峋;谷中水草鲜美,灌木、乔木丛生,鲜花争荣竞秀,景色旖旎悦目;两岸柏翠松青,绿树浓荫,气候凉爽,景色秀丽,俗有“流水沟小三峡”之美誉。流水沟是焉支山中的一条河流,河水自焉支山水系缓缓而来,是地道的森林里流出的松根水,甜润柔软、清凉淳芳,是老军硖口人民的生命之本。
  当年杨满堂西征匈奴,在焉支山下的大草滩大败匈奴,转战焉支山时,从流水沟河谷进发。将士们看到这里鲜花烂漫,草木葱茏,大浪滔滔,溪水淙淙,牛羊成群,牧歌互答,百鸟啼鸣,如演古筝。更有獾、獐、鹿、麝、狼狐、旱獭、青羊等野生动物常出没在密林之中。这里气候宜人,忽儿晴空万里,日丽风和,花在溪边开,鱼在水中游;忽儿香霭阵阵,急雨声声,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好一个人间仙境,大家几乎被流水沟的美景陶醉了。在乍雨即晴的阳光下,杨满堂帅部在焉支山中安营扎寨,将士们在一块巨石上凿眼树起帅旗,卸下马鞍一边牧马一边就地歇息,火头军打灶生火,在平板石上擀面做饭。焉支山腹地的案板石在跌老鸹河二岔口,有一间房子大的案板石,旁有两口直径一二尺的石锅及擀面杖。传说是杨满堂西征匈奴时为千军万马做饭、饮水的巨型石头,其状逼真形象、静静地俯卧于草丛间,似乎在不言不语中向人们诉说着她的悲壮历史。杨满堂举杯同饮犒赏三军,焉支山中军旗猎猎,军号声声,别有一番景致!
  而今,20世纪80年代后,焉支山封山育林,流水沟河谷更是景色秀丽,风景迷人。各位游客如果游兴无尽,不妨去流水沟河谷小三峡一游,那儿不仅能够修身养性返璞归真,还可以在焉支山旗盘沟寻觅到当年杨满堂插过帅旗的旗盘石,将士们牧马卸鞍的马鞍石,火夫打灶做饭的擀面石呢。
  硖口关隘——影视、旅游基地
  历史已经翻开了崭新的一页,21世纪的硖口关隘,将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呈现于世人——那就是:恢复硖口文物古迹的本来面目,弘扬和发展硖口悠久的历史文化。
  近年来,一批影视片如《牧马人》《艾黎的故乡》《海市蜃楼》等在这里拍摄完成,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敬一丹主持的直播中国《山丹硖口看长城》从这里走向全国。随着山丹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地方各级政府多渠道筹资,以建设一流的影视、旅游基地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恢复建设硖口古城的城垣、城楼、雉城、壕池、翁城、关城等,使整个古城焕发当年雄姿;恢复建设城内以东西街道为主线的衙署、寺庙、民舍、店铺、营房等明清一条街,展示硖口古城西域军事重地,兵家必争要塞的战备风范;继续扩大硖口古城西门口,以中国书协主席张海为代表的现代书法艺术石刻长廊建设为基础,将硖口古城打造成为集参观汉明长城,登临烽燧列障;走营盘古战场,领略战火狼烟;游历硖口古城,重温明清古风;身临石峡关隘,感怀锁控金川;观赏天现鹿羊,体验大漠风情;欣赏石刻艺术,临摹名家书法;品尝特色风味,购买旅游产品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和影视中心。

知识出处

山丹旅游

《山丹旅游》

出版者:敦煌文艺出版社

本书把自然风物与人文掌故、历史追溯与现实开掘、博物考证与野史传说、实证科学与文学艺术、典雅文章与民间文学、景区景点与地方特产、旅游产业与地域文化较好地融合在一起,深入浅出地描述了山丹县“四线五景区”的风物,展现了“世博圣地、五彩山丹”的特色旅游内涵。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