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支山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旅游》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196
颗粒名称: 焉支山赋
分类号: K928.942.4
页数: 2
页码: 88-8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焉支山的美景,令观者流连忘返,历代文人墨客留下无数诗词歌赋。
关键词: 焉支山赋 山丹县

内容

焉支山的美景,令观者流连忘返,历代文人墨客留下无数诗词歌赋,李中峰先生在《山丹放歌》中作赋云:
  壮哉!焉支山。顶天立极,横卧走廊。接烟霞于鸿蒙,立九仞于龙荒。层峦叠嶂,林海苍茫;繁花竞艳,锦绣琳琅。缥缥缈缈,云舒云卷;铮铮淙淙,水流水响。春来新枝吐蕊,夏至翠满昆冈;秋暮霜染红叶,冬日玉砌银妆。岚烟碧雾,溢彩流光;朝晖夕照,景象辉煌。
  睹灵山之胜景,怀岁月之悠长。女娲补天弃石于山涧,老君出关夜宿于大黄,王母挥簪而清泉奔涌,天池得仙而百花芬芳。烽火墩筑于西汉,祀山神封于李唐。广化寺善缘广结,钟山寺神钟自响。神话奇说,难以考详;楹联偈语,哲理深长。联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佛寺增辉,寒栖岩窟兴山寺;法轮常转,云集衲子重修祥。”晨钟暮鼓,不绝道场;山光水色,俱是文章。
  寻幽遣兴,意绪昂扬;登高览胜,满目风光。紫气东来,浩浩荡荡;弱水西去,汪汪泱泱。南望祁连,皑皑茫茫;北眺龙首,莽莽苍苍。西顾酒泉,飞仙袅袅;回眸西凉,天马翔翔。漫步甘棠,寄情怀于天地;探幽访古,举青史以端详。遥想骠骑征战,威震朔方;匈奴被逐,悲歌凄惶;炀帝西巡,炫势扬鞭拓西域;焉支山下,万国衣冠拜炎黄。李白出塞而留千古佳句,岑参戍边而有百世华章。韦郎低咏《调笑令》,意寓于象;王维高歌《焉支行》,文采飞扬。哥舒翰金戈铁马镇守边塞,陈子昂慷慨陈词上书垦荒。历代名流曾驻足,植柳争颂左宗棠。更有艾黎、何克,远涉重洋;支援中国建设,沥胆披肝。情由景换,地以人传;多少往事,永留此方。风云变幻,明鉴历代兴亡;武功霸业,尽付荒草斜阳。惟江山不老,诗文流芳。
  喜今日,时清政善,凤翥龙翔;风清日丽,花妍草香。山川焕彩,古迹呈祥;西部开发,群情激昂。人文蔚起,书声琅琅;科技进步,造福家乡。喜云程之发轫,乘长风而远航;借改革之机遇,著伟业之雄章。工农商贸,插上腾飞翅膀;兰新铁路,撑起钢铁脊梁。退耕还林,桃红柳绿添新景;山青水明,林茂粮丰尽飘香。旅游胜地,引来四方宾客;招商引资,共建人间天堂。励精图治,臻国家于富强;科教兴邦,致人民于安康。伟哉!焉支山。与时代同步,扬帆破浪;和祖国并进,展翅高翔。

知识出处

山丹旅游

《山丹旅游》

出版者:敦煌文艺出版社

本书把自然风物与人文掌故、历史追溯与现实开掘、博物考证与野史传说、实证科学与文学艺术、典雅文章与民间文学、景区景点与地方特产、旅游产业与地域文化较好地融合在一起,深入浅出地描述了山丹县“四线五景区”的风物,展现了“世博圣地、五彩山丹”的特色旅游内涵。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