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民族风情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旅游》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176
颗粒名称: 西域民族风情苑
分类号: K892.2
页数: 8
页码: 46-5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南线旅游景点焉支山的西域民族风情苑。
关键词: 焉支山 西域民族 山丹县

内容

焉支山西域民俗风情苑目前还在待建中。历史上,山丹是一个多民族相互融合,相互交流,共同生活,又相互争斗、殊死争夺的地方。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了山丹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俗民风。西域生活的有月氏、匈奴、突厥、回鹘、吐蕃、戎、羌、蒙、藏等十几个民族,一个民族就是一朵盛开的鲜花。我们通过对西域民俗风情苑的参观游览,让游人对西域生活过的各民族的军事装备、宗教信仰、民俗民风、生产生活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匈奴人是古代生活在欧亚大陆的游牧民族,在汉朝时期匈奴称雄中原以北,成为西域的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秦汉之际匈奴击败月氏,成为河西走廊、焉支山、走廊南山地区的主宰者。匈奴单于自诩为“天之所生”,为“天之子”,故将走廊南山喻为天子之山,称为天之山(即“祁连山”)。将焉支山喻为天后山(阏氏),称之为“阏氏山”。
  秦二世时期,匈奴首领头曼单于的后妻阏氏生了个幼子。头曼特别宠爱后妻,想立幼子为下任单于,便设法杀害长子冒顿。头曼想借月氏之手杀死冒顿,先派冒顿到月氏(张掖山丹一带)当人质,随后又派兵袭击月氏。冒顿是一个有胆有识,骁勇善战的武士,他抢了月氏的战马,只身一人逃回了军营。头曼杀冒顿没有留下口实,只得暂时作罢。后来冒顿知道了真相,即对父亲及后母产生了报复之心。“鸣镝”是一种响箭,冒顿暗中练习“鸣镝”,他的响箭射向何物,就要求部下也射向何物,违者斩首。他先后以头曼的爱妾、坐骑为箭靶子,有不随“鸣镝”靶子者当场处死。冒顿等候时机,伺机对付头曼。一次,跟随头曼出猎于山野,冒顿即将响箭射向头曼,其部下向头曼单于齐射,致头曼毙命后,冒顿发动政变,杀死后母及不服他的将军大臣,夺取了单于之位,成为匈奴历史上最强大的单于。
  秦汉时期,匈奴逐渐强盛起来,开始对外扩张,不断袭扰大汉疆域,成为汉王朝的心腹大患。西汉初期,国力衰弱,汉王朝实行“和亲政策”和赠送财物安抚匈奴。然而匈奴仍不满足,不时出兵侵扰边界,大举进攻南部祁连山,将焉支山作为牧养牲畜的大后方。匈奴有完善的军事装备,有优良的战马,矫健的骑士,坚固的盔甲,加上锋利无比的兵器。马匹在匈奴人的生活中扮演着双重角色,平时是作为交通工具,战时则成为战马。从出土实物看,匈奴马匹身体略矮,头部偏大,应属于蒙古马。蒙古马虽不十分高大,但体能充沛,耐力持久,行动迅速,非常适应高原环境,再配上御马工具——马笼头和马鞍,大大增强匈奴军队的战斗力。《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兵“尽为甲骑”“控弦之士三十余万”。匈奴兵器“其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鋋”,考古发掘资料与此正相吻合。匈奴墓地发掘情况显示,兵器一般出土于男性墓葬中,以铜、铁、骨、木质地为主,主要有弓、箭镞、弩机、刀、剑、戈、矛、斧、流星锤等。匈奴人不像中原士兵靠盾牌保护自己,而代之以更省劲、更坚固的盔甲来装备自身,形成“尽为甲骑”、机动灵活而又强大的匈奴骑兵。
  到汉武帝时,西汉经过近70年的休养生息,经济、国力大大增强,对匈奴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武帝派卫青占领河套地区,经过三年的恶战,卫青率兵击败九万入侵匈奴骑兵。公元前121年武帝又派霍去病过焉支山,击败匈奴,夺取富庶的河西走廊。从此匈奴一蹶不振,至汉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灭亡。
  匈奴人跟许多北方少数民族一样,祭天地,拜日月,崇祖先,信鬼神。他们崇拜狼,以狼为图腾,传说他们的祖先是吃了狼奶长大的。匈奴人有“妻后母、报寡嫂”的习俗,是一种重要而又普遍的婚姻形式,这种习俗避免族人外流,促进人口繁衍,使宗种延续,稳定血缘关系,并以此调节贵族氏族之间的矛盾。在他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都与宗教意识有密切的关系,并且相当迷信。匈奴每年规定有三次集会祭祀的日子,《史记》记载为正月、五月及秋季,《后汉书》为正月、五月及九月,两者皆为一致。大致上,正月的集会是个小集会,参加的人是匈奴诸长。五月的大会最富宗教色彩,参加的人数很多,不限于诸长,主要是为祭其先祖、天地及鬼神。秋季的集会则是为秋天收成而感谢天神的集会。关于集体祭祀的地点,大致上是在单于所在的地方举行,虽然都是祭天,同时也有商讨国家大计、秋后感谢天神等任务。匈奴人对其祖宗的坟墓很为重视,不只相信祖宗死后有神灵,其他人死后也有神灵,也可以降吉凶。也相信人死后,需要享用金银衣裘以及女人。在战争时,匈奴人还相信各种巫术。匈奴还有饮血以为盟誓的风俗,盟约的仪式很严肃,既是一种盟誓,也是一种宗教仪式。
  匈奴民族主要以狩猎、游牧及畜牧为主,畜牧主要有马、牛、羊三种,其中又以马最为重要。在饮食当中,肉、乳品尤为普遍,有时会食用鱼类,其生活地点常随着季节转移至其他地方。他们不仅耕田产谷,还建有谷仓来藏谷。除在本部耕种外,在西域还有骑田。匈奴人也十分重视商业交换,以牲畜去换取奢侈品。常与汉人互市交易,并将汉人物品转卖运到西域各国包括罗马帝国,在汉对西域通道中断的时候,匈奴人储存、转卖和运送的物品,对物资匮乏的西域起到了很大的补充作用。匈奴人用畜皮做衣服,他们很早就制作裤子、长靴、长袍、尖帽或风帽,无论在行走或保暖方面,都很适应当地的生活。住的地方叫穹庐,是毡帐所制的帐幕,需以木条作柱梁。生产生活用品一般使用各种陶器及金属器。
  据兰州大学历史系资深教授、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杨建新考证认为,月氏人就是创造了史前文明的“四坝文化”的“四坝滩人”的后裔,是河西地区土生土长的老住户。月氏人在四坝滩发展壮大,人口增加,地域扩展。月氏人是最早生活在河西走廊、祁连山、敦煌等地的古代游牧部族,亦称“月支”“禺知”。先秦时期是月氏人的强盛期,他们占据着整个河西走廊。在秦汉之际被匈奴所败,大部分西迁到现在的新疆西部伊犁河流域,称为大月氏;小部分进入祁连山,与羌人杂居,称为小月氏。祁连山与焉支山之间的大草原,水源充足,土地肥沃,草质优良,是当年月氏人牧养马、牛、羊、驴等家畜的天然草场。他们崇拜绵羊,常在居室正中悬挂羊的头骨,象征吉祥或丰收。牛是月氏人的役力,也是他们的主要肉食。他们养马吃肉喝奶,也又代步驮物,打仗时跨上骏马冲锋陷阵,民风威武强悍。月氏人不仅有马,而且有良马,骑术高超。三国时期吴国人康泰的《外国传》说:“外国称天下有三众,中国为人众,秦为宝众,月氏为马众。”可见月氏人在养马方面的声誉当时已经蜚声海外。
  月氏人的住房大多为石砌,半地穴式。由主室和附室构成,主、附室中间有门道相连,主室有进出斜坡门道。月氏男人体形健壮,彪悍勇猛,大多骁勇善战,精于骑射。月氏女人吃苦耐劳,就连生小孩都不避风雨。若在三九严寒遇上临盆,独自在背风处生下孩子,自己处理好生产事宜,然后将孩子兜在怀里,继续放牧或劳作。《后汉书·西羌传》说她们“堪耐寒苦,同之禽兽,虽妇人产子,亦不避风雪”。月氏人的婚俗比较特别,既是一夫多妻,又是一妻多夫。月氏王,部落首领可以多妻。如果王或首领去世,其子或兄弟继位,可以收后母或寡嫂为妻,称“收继婚”。一般贫民则常是兄弟同妻。从女人的帽子可以看出共妻兄弟的多少,如果是一夫,其妻戴独角帽,如果是兄弟同妻,则根据兄弟的人数增加帽角。比如兄弟两人同妻,妻子就戴两角帽,兄弟三人同妻,妻子就戴三角帽。
  战国、秦汉时期,羌人是生活在祁连山区的一个古老民族。羌人一直住在华夏西部,又称为“西戎”。羌人由最早的“随水草迁徙,居无定所”,逐步演变为“依山居之,垒石为室”,以牧业和农耕为生。“羌”字上部是“羊”字,下部是“人”字,其造型表示一个人在牧羊,反映出原始游牧部落的特点。羊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羌人以牧羊为主要生活来源。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他们又由游牧民族过渡到了农耕民族。从春种到秋收,辛劳了一年的人们进入了农闲季节,辛苦了一年的耕牛也放牧南山。粮食进了仓,猪羊进了圈,外出劳役的人们也纷纷赶回了家,他们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在这时人们开始载歌载舞,欢庆丰收。他们把农历十月初一定为羌历年,并以这一天作为本民族最隆重、最喜庆的节日。羌人信仰神灵,也以羊为图腾。羌民在冠礼和送葬仪式中,脖子上要系羊毛绳,以表示与羊同体;在丧礼中要宰一只羊为死者引路,用羊来完成引导主人灵魂升天的任务,称为“引路羊”。羌人在千百年前就给予死者更多的人文关怀,这种宰“引路羊”悼念死者的方式传承到现代,在山丹各地已逐渐演变成为死者献羊祭祀的习俗。在进入农耕社会后,他们不仅把命运和土地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还把希望寄托于上天,希望天神保佑,年年风调雨顺,岁岁吉祥安康。在每年的羌历年期间,都要举行“祭天还愿”仪式。与此同时,羌人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同耕牛结下了特殊的感情。羌人认为,粮食的丰收离不开牛王爷的帮助,把牛头骨挂在屋子正面墙上,表示对牛的崇拜与敬重,还在年节期间举办“牛王会”活动。
  羌人吃苦耐寒,性格刚毅勇猛,以战死为吉利,病终为不祥。战国秦厉公时(公元前476-公元前442年),被秦国掳掠为奴隶的羌人援剑逃归后,与一个割去鼻子的女人结为夫妇。妇人因无鼻子,将长发披在脸上遮羞,羌族女人自此成为风俗,以长发散披为美。援剑归来后,将内地学到的种田、养畜等生产知识传授族人,族人尊援剑为豪酋。汉武帝元狩年间(公元前122年至公元前117年),霍去病击败匈奴,匈奴逃遁后,羌人乘势发展强盛起来,从而开始了对河西及焉支山地区的争夺。从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到东汉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07年)的200多年里,羌汉之间平均每6年就有一次激烈争斗。从山丹许多地名(平羌口、定羌庙、番撤沟)中,可以印证当时羌汉争斗的频繁与激烈。宋初,留居河西走廊的羌人参与羌族的一个庞大分支——党项羌,建立西夏王朝,后为元所灭。到了元代,河西羌人的活动日趋微弱,羌人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小,最终被多民族分化融合。
  生活在河西的蒙古族,自蒙古国迁徙而来。民国十三年(1924年),外蒙古新党取得政权,一支反对新党的蒙人逃入河西居住下来。蒙古是“永恒之火”的意思,又称为“马背民族”。他们在河西定居后,虽然和汉族杂居,但一直使用和奉行自己的语言、婚嫁、丧葬等传统风俗,其生产方式以养殖放牧为主,兼作农耕。他们能歌善舞,热情豪放,勤劳勇敢,剽悍强健,能骑善射。男子体格魁伟,胸宽臂阔,肤如古铜,喜欢骑马、射箭、摔跤;女子服饰艳丽,歌声动人,嗓音吭亮圆润。他们崇尚白色,认为白色象征着纯洁、吉祥。因而把阴历的头一个月,称之为“白月”。逢遇喜事,他们总喜欢穿白色蒙古袍;吃“白食”(奶食的蒙语称呼)既有用洁白的奶汁制作的食品,像白油、奶酪等,又有用羊油炸的果子。白色在蒙古族的礼仪中,显得十分庄重,迎接尊贵的客人,首先必献上一条雪白的哈达,随后递给客人的是一种洁白的精制奶食。亲人远行,惜别贵客,他们还要抛洒乳汁祈求平安。住的是雪白的蒙古包,铺的是雪白的毡子,蓝天白云下放牧的是白色的羊群。
  蒙古族人招待贵客一般有五道程序。献哈达:主人迎送客人,晚辈谒见尊长,都要奉献哈达,这是表示对客人或长辈的崇高敬意和亲切的问候。当主人手捧哈达,躬身把它举过头,恭恭敬敬地递给客人。客人接到哈达,表示了谢意,主人便虔诚地以右手按在胸口,向客人行鞠躬礼。传说,成吉思汗在世时,以哈达为纽带,结交了很多朋友,对巩固政权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哈达的质料有布的,有丝织品的;颜色有白、蓝、黄三种,白色居多。喝奶茶:客人被邀请进蒙古包,主人先在红漆小桌上摆上黄澄澄的酥油、珊瑚状的奶酪、似饼薄厚的奶皮子,以及炒面、红糖、油炸食品。然后就拿着瓷质精细、图案艳丽的小碗,用小木勺舀进少量炒米,沏上滚烫喷香的奶茶,敬让客人畅饮。蒙古人用砖茶、牛奶或羊奶、食盐熬制的奶茶咸香可口。尝鲜奶:尝鲜奶是必不可少的。主人把洁白的鲜奶倒入银碗中,用双手递给客人后,客人即用右手无名指伸到银碗里蘸三次。第一次弹向天空,以示谢天;第二次弹到地上,以示敬神、祭灶;第三次则自己品尝。尝鲜奶表达了蒙古人祈求平安,祝愿牧业丰收的美好心愿。摆羊背子:摆羊背子是五茶中最隆重,最讲究,最壮观的项目。羊背子是蒙古族的“餐中之尊”。它是由羊头、羊身、肩骨、四条腿拼凑在一起,并按照一定地规格,摆放在长方形木制红漆的托盘里。进餐时,人人手持蒙古刀把整块肉切成小块,用手拿着吃。羊背子肥嫩,肉鲜味美。敬美酒;当羊背子端上餐桌后,主人便先从长辈或职务高的人开始依次敬酒,以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尊重。斟酒时,有时斟一银碗酒;有时不使用银碗,而用酒盅敬酒,但是,均要求客人一饮而尽。喝酒时,主人还要为客人唱祝颂歌。有多少酒,便有多少歌。酒歌既是一种劝酒活动,又是对待客人的一种盛情。
  蒙古族过年,有小年和大年之分。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为小年,这天是送火神爷的“年火”之日。除清扫环境外,还要合家团聚,燃放鞭炮,喝好酒,吃好饭,并把牛羊肉、糖块、面饼、奶食品供奉在神龛前,向灶神焚香叩拜,热闹非凡。大年,也就是春节。蒙古族取奶食洁白无垢之意,称春节为“白节”。除夕,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围着火塘吃饺子。饭罢,还要下棋,玩“嘎拉卡”(羊骨头),在马头琴的伴奏下,通宵达旦地唱歌、玩耍。次日拂晓,男女老幼便穿上崭新的民族服装,由长辈带着全家人祭天,并在堆积的“敖包”前向西南方向叩拜。接着,开始拜年。由晚辈向长辈叩头敬酒、献哈达,祝愿老人健康长寿,一生平安。初一到初四,他们一般不远行。初五以后,他们才骑着骏马,兴高采烈地带着礼物到亲友家拜年,共进全羊酒宴。每逢节日期间,草原上到处都充满了欢歌笑语,各族群众沉浸在节日的幸福之中。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民族的盛大节日,常在水草丰茂、畜群肥壮的盛夏或秋季举行。大会期间,除开展赛马、摔跤、射箭比赛外,还要进行大规模的祭祀。祭祀时喇嘛们还要焚香点灯,念经颂佛。祈祷神灵保佑,祝愿人畜两旺。除白天举办歌舞表演外,夜幕降临,人们便在辽阔的草原上围着篝火,伴随着悠扬激昂的马头琴的节拍,通宵达旦,彻夜不停地、欢快地歌唱,尽情地跳舞。蒙古民族的禁忌也是他们的风俗习惯之一,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增进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加深友谊,是必不可少的。在进入蒙古包前要把马靴放在门外,入包时不能踩门槛。进包后坐在包边,离包时走原路。告别主人时,要等主人返回蒙古包后,客人才能上车或上马。主人献茶时,客人应欠身用双手去接。在蒙古包中睡觉时,脚不能朝着西北方。如果蒙古包里有病人,门外右侧则缚一条绳子,绳子的一头埋在地下,表示主人不能待客。不能用烟袋或手指指人,不能在火盆上烤脚,蒙古族忌讳坐在蒙古包的西北角。蒙古族妇女坐月子,在门口做以标记,满月前不能离家串门。蒙古族人生了男孩,门的右边挂着由哈达或棉布包裹的树枝(似弓箭)。如果生的是女孩,门的左边挂的是红布。蒙古族人忌讳客人打骂狗,对拴有红布的牲畜,绝对禁止使用。参观宗教仪式时不能鲁莽介入,不能妄加评论,不喧哗,不模仿,不吸烟,不走动。
  河西地区生活的藏族,是唐朝年间因战争奉命从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西藏昌都等地来迁徙戍边人员,来后定居河西休养生息,成了多民族大家庭的一员。藏族人非常注重礼节,社会生活中礼俗涉及的范围很广。人们在日常交往中,礼仪几乎无处不在,哈达的用途足以佐证这一点。哈达是西藏最常见的一种礼仪用品,逢年过节、迎来送往、拜会尊长、致贺慰问、表彰先进、朝佛拜神、婚丧嫁娶、新房竣工,乃至于求情办事、致歉赔罪等,习惯上都讲究要献哈达。
  藏族的衣食住行民族特点浓厚,藏族的衣着服饰多姿多彩。藏袍宽体长身,大襟广袖,是藏族最常见的衣着。农区多以氆氇(藏区出产的一种羊毛织品)为袍料,或用呢料、绸缎、棉布等;牧区则多穿皮袍,也用氆氇等料。藏袍多沿领边、袖口、襟边、下摆等处以彩色氆氇、绸缎或水獭皮镶边。农区妇女夏季穿无袖袍服。藏袍都特别长,穿时须于腰际提起,用带束于腰间。天热或劳作时,根据需要可袒出右臂或双臂,需时再穿上。夜晚睡时,解开腰带,脱下双袖,铺一半盖一半,方便实用。藏袍之内着衬衣,男子习惯著纯白、黄、褚等色;妇女则鲜艳多彩。藏族的帽子种类很多,一般情况男女均戴呢制礼帽、金丝帽,牧区喜欢戴狐皮帽。藏族惯穿长靴,靴底多用牛皮,靴筒上拼绣各种彩色花样,美观大方。饰物多用金银制品、松耳石、琥珀、玛瑙、翡翠、珍珠、象牙等贵重珠宝。妇女头饰样式不一,较有名的是“巴珠”“巴果”;辫缀金银珠玉,身佩“噶乌”(护身佛盒),戴耳环、项链、手镯、戒指等。每逢节庆,妇女们衣呈五彩,环佩叮当,美丽端淑,别有风韵;男子尚佩刀剑、戴耳饰手镯等。
  藏餐有牦牛肉、绵羊肉、乳制品、青稞、土豆等。菜肴制作手段主要用炖、烩、蒸、烹、炸、烤,注重软烂酥嫩,以保持原汁原味为旨。面点则以蒸、煮、炸为多;既有高档佳肴,也有大众饭菜。习惯上以银器和内地所产高档瓷器为上品餐具,使用较普遍的是木制餐具。藏餐的主副食种类比较丰富,目前较常见的有虫草炖鸡、虫草牛肉、炸羊排、烤羊腿、风干肉、香酥牛排、灌血肠、灌面肠、生肉酱、咖喱土豆、萝卜炖牛肉、手抓羊肉、牛肉蒸饺、灌汤牛肉包子、糌粑、土豆包子、咖喱米饭、玛森糕、蕨麻(人参果)甜米饭、突巴(面食的一种)以及花色繁多的小吃、甜点等。藏餐的代表性品种糌粑,是将青稞整粒炒熟后磨成粉,或筛或不筛,麦香醇厚,吃法多样,食用便利。饮品,有传统的青稞酒、酥油茶、甜茶、奶茶、鲜牦牛奶、用牦牛奶酿制的酸奶等。
  藏族的传统民居,大体可分为帐篷型、碉房式、干栏式、上栋下宇式几种。帐篷是藏民的传统民居,按质料、用途、形状、规格的不同分许多种,其中最主要最常见的是牛毛帐篷。牛毛帐篷是用牦牛毛织物拼接缝制而成的,质地粗厚,堪御风雨。通常用一根横梁、两根撑杆撑起中间,四周牵拉出合适高度,帐脚用桩橛、羊角之类牵引固定,拆卸或支撑时方便省时。帐内,炉灶纵向坐落在中央,后面多有简易佛龛。佛龛一侧堆放着小麦、青稞、酥油等食品;另一侧是卧具、皮箱、袍服。进帐后,右侧为上座,来的宾客被迎坐于此。
  藏族居于山地草原,地处高寒,山高谷深,造成交通运输方面的许多困难。一般外出多骑骡马,也有骑牦牛的。运物则靠牦牛,牦牛驮物不但在平地行走自如,且爬高山如履平地,登四五千米高寒地区而不惧寒冷和空气稀薄,故有“高原之舟”的美称。

知识出处

山丹旅游

《山丹旅游》

出版者:敦煌文艺出版社

本书把自然风物与人文掌故、历史追溯与现实开掘、博物考证与野史传说、实证科学与文学艺术、典雅文章与民间文学、景区景点与地方特产、旅游产业与地域文化较好地融合在一起,深入浅出地描述了山丹县“四线五景区”的风物,展现了“世博圣地、五彩山丹”的特色旅游内涵。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