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民国时期山丹教育述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150
颗粒名称: 明清民国时期山丹教育述略
分类号: G40
页数: 2
页码: 799-80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明清民国时期的教育行政管理情况。
关键词: 山丹县 教育 管理

内容

山丹始有行政建置距今已有二千一百多年的历史,而教育事业有文献可考却始于明代。
  明代,山丹地处边陲,其行政建置为山丹卫。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年),山丹卫指挥使杨斌始于卫城(今县城)东南隅(今县公安局武警队址)创建山丹历史上第一所官办学校,即山丹卫学。彼时,置儒学教授、训导各1员,主持教育和学务。都察院右副御史马昂驻节甘肃(驻张掖)期间,曾于正统十三年初(1448年)视察山丹,目睹山丹卫学校舍破旧简陋,“师生朝夕寓教空舍”之情景,即命山丹卫指挥佥事彭智重修校舍。彭智是一位文武兼备的吏才,任内重视教育,颇有政声,受命后立即动员僚属及城乡士庶募集筹资,储材陶甓,邀集工匠,遂于是年二月在原校址开工重修卫学。至是年六月,重建工程告竣, “讲堂斋舍,罔不咸备”,学校面貌大有改观。成化四年(1468年)和弘治十五年(1502年),都御史徐廷璋、刘璋,佥事李克嗣主持扩建山丹卫学,增建大成殿及两庑斋舍数座,使学校面貌有所刷新,规模有所发展。据清《山丹县志·学校源流》记载,明代山丹卫学生员额数每年文武各12名。明代,除城内山丹卫学外,乡下无官办学校,只有大的堡寨设有私塾。
  清初,沿袭山丹卫建置,山丹卫学生员额数仍沿袭前例。至雍正三年(1725年),废卫置县,山丹卫学随之告终。雍正十一年(1733年),山丹县知县祁安期于县署(今东街小学址)东侧创建书院一所,名山丹书院。次年,山丹书院额进文童34名、武童19名。乾隆十六年(1751年),知县李复发主持重修山丹书院,旋取山丹晋置仙堤县名改山丹书院为仙堤书院,并增拨学田、学粮,增加书院经费。之后,历任知县苏泰、明福、恩光、杨鼎、郑长箓等都很重视教育,或捐资募钱修葺校舍,或增拨学田学粮充实书院经费,或延请师长教读,或亲临书院课士指导。由是,山丹学子日多,文风日盛,人才辈出。乾隆五十年(1785年),知县明福(旗人)在重修仙堤书院后,取县城北境龙首峰之名,改仙堤书院为龙峰书院。道光二年(1822年),知县颜廷彦捐俸银600两,又募钱2000贯,买城东南隅(原山丹卫学址)田姓土地数十亩,修建校舍68间,移龙峰书院于此,复改书院为仙堤书院。彼时,除县城仙堤书院外,县城东街设有义学一所。乡下除大堡寨设有私塾外,无官办学校。道光七年(1827年)三月,山西平定举人黄璟出任山丹知县。他到任伊始,首先关心的是山丹的教育事业。当他了解到山丹教育事业落后的原因在于“地瘠民贫,少薪资以延师长教子弟”,即捐俸银于县城文昌宫(今县文化馆西侧)增设义学一所。次年,又在西关观音堂建义学一所。道光九年(1829年),黄璟又动员地方士庶捐资建校,在新河堡内和堡东门外,硖口堡牛王庙,马寨堡内,黑城堡(今霍城)大寺和堡东关,永固城关外三宫庙,姚家寨(今属民乐)内共建义学8所。至此,山丹县有书院1所,城乡义学11所,大大方便了城乡学子就近就读,山丹教育面貌大为改观。道光十二年(1832年)六月,即黄璟调任皋兰知县离任前,派员从省城购买图书十余种百余册,藏于仙堤书院,供师生阅览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六月,受戊戌变法影响,知县巢凤冈主持,对仙堤书院加以改造,增建讲堂1座、礼堂1座,收藏书册器具室3间,教员住坐室3间,学生自习室36间,厨房、柴房、侧房及伙夫、挑水夫等居住杂室13间。在校内建体操堂1座,书院外辟体操场1处。书院改造后更名为山丹县高等小学堂。设校长1人、董事1人、司事1人,延请师范生充任教员,另请体操教习1人。其时,山丹县高等小学堂有学生30余人。课程设置一改往昔只重经文而轻数理的传统,开设修身、中国文字、外国语言、中外历史、中外地理、算学、博物、图画、体操等新型课程。又从省城购买各种图书600余册,供师生阅览。高等小学堂建立后,学校在名称、设施、教员、课程设置等方面都有了新意。同年,将原有11所义学中的6所改称蒙养学堂。次年,知县方景周主持,在东二十里铺、西二十里铺、花寨堡、慕化坝(今属民乐)添设蒙养学堂4所。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将城乡所有蒙养学堂一律改称初等小学堂。各初等小学堂学生十五六人至十七八人不等,连同高等小学堂学生数,全县每年有学生200余人。本县东乐堡,清代是东乐县丞驻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东乐县丞周能珂在堡内创办天山书院。同治十二年(1873年),左宗棠率部西征,经东乐,捐资助学,遂改天山书院为仰支书院。
  宣统元年(1909年),除原有学堂外,城内增设半日制学堂1所、师范讲习所1所,并于时属山丹县的洪水堡东街增设高等小学堂1所。
  清代,山丹县署置礼房主管学务、科举、祭祀。置教谕署管理学政、书院、义学。教谕署主官为教谕,多有刚入仕途的举人充任。不少教谕还兼任书院山长(校长)。当时,学校经费“或取之于官府,或取之于义仓”,并由县署拨给一定数量的学田学粮资助。教谕崔恒泰(陇西人)、党行义(陕西武功人)都曾为山丹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过贡献。
  明代,本籍人刘裔(曾任成县知县)、周显(曾任湖北襄阳府训导)、张铭(曾任河南汲县知县)、李进(曾任四川绵州训导)、王建侯(进士,曾任户部主事,蓟北参政道)、陈思论(曾任河南夏邑知县)、陈思诚(曾任河南柘城知县)、吴承勋(曾任山西忻州训导)、史良杰(曾任山东济宁知县)、周维新(曾任安徽颍州同知)、刘尚文(曾任四川彭县知县)、马应龙(曾任湖北谷城教谕)。清代本籍人梁参乾(曾任山西闻喜知县)、周家志(曾任四川丹棱知县)、赵廷鉴(曾任陕西咸阳府教谕,延安府教授)、刘从善(曾任安西州学正)等许多吏才及明代本籍学者刘喜、徐昊,清代本籍学者高远振、茹溶、贺璋、陈兆麟等,都是经山丹卫学和仙堤书院培养走上仕途和学有所成者。
  民国元年(1912年),改山丹县高等小学堂为高等小学,并将原有初等小学堂一律改称初级小学。十一年(1922年),将时属山丹县的洪水镇高等小学堂改称山丹县第二高等小学。二十二年(1932年),在芦堡过街楼西侧(今芦堡学校址)设第二高等小学,因民国十八年洪水镇划归民乐县,芦堡高等小学按顺序为第二高等小学。二十六年(1937年),在今县法院址设青云小学(后改为中正小学)。二十八年(1939年),在文昌宫(县文化馆西侧)设山丹女子小学。二十九年(1940年),县长薛兴唐提出乡有完小,保有初小,发动各乡捐款建校,兴办富源乡中心学校(祁家店)、封云乡中心学校(新河)、维新乡中心学校(花寨子)、复兴乡中心学校(黑城)。原第一、第二高等小学更名为龙峰镇中心学校、仙堤乡中心学校。至此,全县有完全小学8所。
  民国初期,因战乱灾荒,各乡原有初等小学堂大多停办,农村幼童多入私塾就读。民国二十九年,各乡多以庙产为校,设立初级小学,全县共建初级小学49所,其中龙峰镇设有东街、东关、西关、碗窑沟、城北5所初级小学;富源乡设北湾、七号、七坝、南湾、西二十里铺、大桥寨(大桥寨以西时属民乐县,不在统计之列)6所初级小学;仙堤乡设位宽、刘伏、孙家营、马寨、山湾、东二十里铺、刘英、高寨、十里铺、位奇、汪家庄11所初级小学;封云乡设甘泉、硖口、老军、焦家湾、寺沟口、范家营、寺沟河、王城、徐家盘山、周家坑、陈户寨11所初级小学;维新乡设大马营、圈沟、夹河、上寨、下寨、土坡头、高家湖、新开、高庙、吴宁寨10所初级小学;复兴乡设杜家庄、西坡、双峰、白家、西山、河湾6所初级小学。另外,全县还有村学27所。民国三十四年,改中心学校为中心国民学校、初级小学为保国民学校,校名前按学校等级冠以乡镇村名。
  中学创建起步晚,民国十七年(1928年),曾于文庙(今县法院址)设初级中学1所,半年后因经费拮据、师资生源缺乏而停办。至民国三十四年(1944年)8月,利用县城北街元帝庙、地藏寺、药王宫、北斗宫等庙产正式创办山丹县立初级中学,本县始有初中。
  民国初,县署设劝学所管理学校。八年(1919年)改为教育局。十三年后改称教育科,为教育主管部门。
  (选自《山丹县第一中学校史》甘出准059字总947号〔2004〕26号,原名“明清及民国时期山丹教育事业述略”)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