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县处(团)级人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13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县处(团)级人员
分类号: K828.2
页数: 6
页码: 733-738
摘要: 本节记述了山丹县处(团)级人员刘逢皓、孟金瑞、张佩年、朱树珍等人物传略。
关键词: 山丹县 人物 传略

内容

刘逢皓(1917—1998),字仕臣,甘肃省宁县(盘克镇任掌村)人。青年时代参加革命工作,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8月任中共山丹县委副书记,次年9月起任山丹县委书记。
  刘逢皓出生耕读之家,祖父治家育人,颇有声望,父亲崇农敬医,尤专儿科,诊救无数病危老幼,深为乡民感念;母亲杨氏,持家有方,堪为贤妻良母。逢皓13岁入本村私塾,养成笃学、坚毅、明敏、勇为的品格。1936年到本村小学任教,后在陕甘宁边区关中师范学校学习两年。1943年9月调中央党校高级文化班深造,并被选留该校五部七八支部任教。任职山丹期间,全面规划全县水利布局和引水、输
  水、灌溉渠系,兴修祁家店、李桥水库与白石崖引水渠;开垦四坝滩荒地,兴办农场;重视发展地方工业,筹建草沟、王家湾煤矿及炼铁、焦化、水泥、面粉、农具修造、陶瓷、印刷等厂,为全县工业发展铺垫基础;组织县秦剧团,创办《山丹报》,在县城兴建剧院、电影院、展览馆等文化设施和师范、卫校、农校、工校等职业学校;重视市政建设,拟定城区规划。针对“定羌庙”中“定羌”一词隐含的偏见,到硖口、羊虎沟等村庄调查访究,改“定羌庙”为“绣花庙”,取“人民共绣花朵”之意。后期工作急躁冒进,多有失误。20世纪70年代末调庆阳地区行政公署工作。
  孟金瑞(1920—1997),离休干部,行政16级。山西省原平县(今原平市)人。1945年在本村担任党支部书记;1948年至1951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七师十九团任连副指导员;1952年到山丹工作。先后任山丹县革委会副主任,县贫协主席,中国共产党山丹县第三届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第四届委员会副书记等职。常年驻李桥水库等水利工地组织指挥工程建设。工作作风扎实,受到干部群众好评。
  王怀璋(1920—2005),陕西省志丹县(旦八镇)人。少年时即参加革命,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任山丹县人民政府代理副县长、县长,主持建立新政府及区、县人民政权。组织带领军民剿匪支前,领导民众恢复生产,进行土地改革,为山丹县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做出贡献。工作之余勤学深思,一边识字学习,一边为《甘肃日报》等报纸写稿。1980年离休。王怀璋为政清廉,生活俭朴,平易近人,联系群众,深受山丹人民敬重。
  王保华(1921—1994),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人。出身贫寒,自幼饱尝生活磨难,养成吃苦耐劳的品格。1938年6月年参加八路军,任连队通讯员。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参加解放华北、西北战斗,先后任侦察员、班长,侦察排长、连长等职。1950—1956年,在兰州西北局第一汽车学校任大队长,为军队培养汽车驾驶员。在军队服役17年,多次立功受奖。1956年12月转业至山丹县,任县花纱布公司经理、供销社主任、商业局局长等职。1958年起,历任中共山丹县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常委、书记处书记;第四届县委委员、常委、副书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被下放至张掖南关汽车站任汽车队队长,改革开放后,恢复县级干部职级待遇,1981年3月离休。
  张佩年(1923—2005),清泉镇双桥村人,初中文化程度。1948年秋山丹中学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随后在富元乡小学任教。1949年9月参加革命,195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后,被分配在山丹县一区任支书,1950年1月至1951年4月任一区四乡农会主任,副乡长、乡长。1951年5月任山丹县监察员;1952年3月调任第三区副区长,同年8月任三区区长。1954年初调任山丹县建设科科长。1956年3月任县委农村工作部部长,1957年2月任山丹县人民委员会副县长。1958年被派往甘肃省干部学校学习;1959年结业后留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冰川冻土治沙研究所工作,同年9月担任该所党委书记、副所长。1962年8月调回山丹县,任山丹县人民委员会副县长。1963年6月任县委委员,并兼任县委农村工作部部长。1972年至1973年2月任山丹县李桥乡公社副主任,1973年3月至1976年9月任霍城公社党委书记,1976年10月至1980年10月任国营山丹农场党委书记、场长,1980年11月退休。
  石补应(1927—1999),陕西省绥德县人。离休干部,行政17级。14岁从家乡参加革命,1940—1950年在部队工作。1950年7月调至山丹县工作,任花寨区委书记等职。1955年8月任山丹县委监察委员会副书记。1956年5月—1960年3月任中共山丹县委第二、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常委。后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任后勤科长。1969年10月起任山丹清泉公社党委书记、县商业局局长、党总支书记等职。
  朱树珍(1928—1998),李桥乡杨坝村人,初中文化程度。1948年山丹中学毕业后在大马营乡土坡头小学任教;1949年10月参加革命任霍城区文书,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1月调山丹县委
  组织部工作,1953年2月任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次年5月任部长。1955年3月任中共山丹县委副书记(兼县委组织部部长)。1962年西兰会议被开除党籍并下放到张掖地区干校劳动,1966年4月开除公职遣返原籍。1980年3月平反恢复党籍、公职,调国营山丹农场任办公室主任,1988年退休。
  何好善(1930—2013),清泉镇双桥村人。1948年毕业于张掖师范,在山丹县福源乡中心小学任教,1949年10月参加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在县文教科任科员,1958年任山丹县文教局副局长,次年5月任县编写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1960年任县文教局局长。1963年调张掖地区行署招待所任所长,1980年9月任张掖地区行署办公室副主任兼招待所所长。
  何好善人如其名,好善恶恶,人称“何善人”。担任招待所所长数十年间,只要当班,每天清晨带头打扫单位环境卫生,每天餐前餐后都到餐厅洗碗擦桌,参与服务。他生活简朴,为人低调,热心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人亲善,平易近人,只要有人请他帮忙,人不论亲疏,事不分大小,概不推诿,均实心办理。他家子女多,家一直在山丹农村,但从未利用工作和职务为家人谋利,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将家属户口迁至张掖,几个子女只有一个儿子在张掖按正规程序招干。何好善身为行署办公室副主任兼招待所所长,退休时理应可从行署组织序列办理手续,但他坚持从退休工资低的招待所(后改制为张掖宾馆)退休,始终两袖清风。
  王琥(1931—1991),清泉镇拾号村人。初中文化,中共党员。1950年参加工作,在位奇公社、南丰公社、清泉公社、陈户公社、县农办等单位工作,先后任公社社长、公社党委书记、县农办主任等职。20世纪80年代担任县邮电局局长,后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政协主席等职。工作尽职尽责,任劳任怨。担任县政协主席时,作为县志编纂委员会的领导,时常利用晚上加班加点审稿、阅稿,工作负责。
  刘瑞和(1931—2004),陕西省米脂县人。中共党员,离休干部,行政17级。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任班长、政治指导员等职。1958年6月转业后,在高台县监委、县委书记处工作。后任山丹县民政局局长,陈户公社、李桥公社书记,县人民法院院长、县委组织部部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纪委书记等职。1986年2月离休。
  王克强(1932—1998),位奇镇马寨村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马寨、芦堡读完小学,后在张掖师范简师部、武威师范中师部就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投身教育事业,执教于马寨、芦堡、南关小学,历任教导主任、校长等职。1958年1月起担任县文化馆馆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丰乐人民公社党委副书记等职。1959年4月至1984年担任山丹一中副校长、校长、党支部书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任县革委会生产指挥部秘书组组长、农林办公室副主任等职。1985年1月至1993年3月,任县政协副主席、党组书记,山丹培黎农林牧学校筹备组副组长、常务副校长、党委书记等职。当选山丹县第八、九、十届人大代表。
  王克强担任山丹一中领导职务达15年之久,把学校管理得井井有条。教职工生活中遇到困难,他都主动协调予以解决。20世纪70年代,部分外籍带眷教师和本地家在农村的教师吃粮有困难,他建议用学校农场生产的粮食给予补助,使其渡过难关。担任培黎农林牧学校筹备组副组长、副校长期间,多方奔走,筹划争取资金,为学校各项建设做出贡献。
  陈文科(1932—2011),大马营乡上河村人。1952年6月参加工作,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在山丹县公安局工作,1954年至1958年在山丹县人民法院工作,任副院长;1958年4月任山丹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1965年6月任霍城公社党委书记。1973年任山丹县知青办主任,1975年任山丹县气象站党支部书记、站长兼县地震办主任;1978年8月起任县检察院检察长(1986年10月起为副县级干部)。1989年12月至1993年3月任山丹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陈文科参加工作后被组织推荐到中共甘肃省委党校脱产学习,也是山丹县第一批被派到中央政法干校学员的学员,后作为6名优秀学员之一被派到甘肃武威等地工作。调山丹县气象局工作后,尊重科学、
  爱护人才,带领气象技术人员精确观测,与上级气象资料认真对照,不放过细微末节,提供的气象资料数据准确,全面周详,山丹气象局成为全国先进典型,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担任山丹县人民法院院长时,县法院被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记二等功。退休后发挥余热,1995年,联系组织山丹民营企业家周世贵、梁廷辉、陈永琳、陈天星等致富能人筹资建设玉皇殿,开发建设焉支山旅游景点基础设施。
  邢积德(1933—2005),清泉镇西街村人。初中毕业后参加工作,1951年6月起任山丹县三、四区团工委书记、共青团山丹县委副书记,次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9月在中央团校西北分校学习,1955年9月在共青团甘肃省委工作,任部长。1962年7月起任共青团山丹县委书记、县委宣传部部长。1971年9月起任山丹县委党校校长,县委、县革委会办公室主任。1975年9月起任国营山丹农场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张掖地区农垦局副局长。1979年3月起任山丹县委副书记、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80年12月任山丹县人民政府县长。1983年1 1月任张掖地区行署民政处处长。担任山丹县县长期间,在农村重点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力促大黄山环境保护;在城市落实企业经济责任制,促进企业发展;拓展县城,解决影响居民生活的急迫问题。
  李如玉(1933—2010),清泉镇西街村人。中专文化程度。1949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随部进疆。195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1960年在洛阳步兵学校学习。1983年转业到张掖地区山丹水泥厂工作,1993年10月离休,正县级干部。
  李如玉16岁参加革命,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科长、后勤部副部长、武装部部长等职,军旅生涯长达34年。在部队因表现突出,多次受到新疆军区的表彰奖励,荣立一等功两次,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转业到张掖地区山丹水泥总厂担任副厂长期间,分管矿石开采和原料供应工作。他带领工人们架桥筑路,开山取石,为水泥厂修建起一条原料供应线路,沿用至今。工作中处处带头示范,吃苦在前。一次巡查矿山,由于道路崎岖发生车祸,他从驾驶室中被甩了出去,牛头大小的石块滚落在身边,脸上、身上都是血口子,致腰肌损伤,险些丧命。脱离危险后,不顾家人和组织劝阻,又奔赴工作岗位。
  陈天成(1936—2001),陕西省临潼县(今西安市临潼区)人,中共党员。出身于农民家庭。少年时代就读于家乡小学,1955年毕业于临潼中学,同年秋考入西北师范学院地理科。1958年7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山丹县从事教育工作,同年9月至1961年5月在山丹县工业学校任教,后任该校教导主任。任教期间,带领学生学习铸造、机械等技术,为本县培养了许多人才。1961年6月后执教于山丹四中、山丹李桥中学、山丹花寨等学校。在花寨中学两次执教10余年之久,历任教导主任、革委会主任等职。1978年3月任山丹县教育局副局长、局长,县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在教育局任职时,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后任县级张掖市副市长、市政协主席等。
  车育国(1936—2002),霍城镇刘庄村人,初中文化。1952年参加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团县委副书记、书记,双湖公社管委会主任、清泉公社党委副书记,位奇公社党委副书记、书记。1980年起任县计划委员会主任、县委统战部部长。1990年1月至1996年1 1月任政协山丹县四、五届委员会副主席。担任县计划委员会主任期间,按照县上的决策部署,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参与负责编制“六五”“七五”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主持制定山丹县10年发展规划和山丹县农业综合规划。千方百计向上争取调用钢材、水泥、木材、燃油等紧缺物资,保障全县工农业生产和重点项目建设;严格执行紧缺物资分配计划和规章制度,不优亲厚友,以权谋私。
  王之良(1936—2010),陈户乡岸头村人。1954年7月参加工作,195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丹县新河区公署干事、东乐区大桥乡文书、陈户乡团总支书记、老军乡组织干事、山丹县委组织部干事、三堡公社六坝大队党总支书记,马营公社、清泉公社政工干事。1975年10月调县民政局工作,三年后任副局长,1983年11月任局长,1989年12月任县监察局首任局长。1992年4月—1996年8月任县政府副
  县级调研员。担任民政局主要领导期间,稳妥地办理全县干部职工工资调整、知青返城招工、退役军人安置等事项,解决了大量历史遗留问题。
  王润学(1937—1994),陕西省凤翔县人,1955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专文化。1955年8月至1958年2月在西安炮兵学校学习,1958年3月在西安某部任排长、参谋。1964年4月至1973年9月在张掖地委组织部工作。1973年10月至1978年3月任山丹县委组织部部长、山丹县委常委、县革委会副主任。1980年6月开始在县政府办公室、县委农村工作部、县委经济工作部工作并任经济工作部副部长,1988年12月至1990年9月在山丹县委调研室任副主任,后任主任。1994年9月在县委常委会汇报工作时因突发脑溢血,后抢救无效去世。工作期间多次受到褒奖。1958—1961年在部队工作时,获三等功两次,并被部队通令嘉奖。1991年被中共山丹县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工作中以身作则,工作效率高。担任县委调研室主任期间,加班加点,撰写了大量调研报告,为县委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工作受到县委领导肯定。为政清廉,不为家庭和子女谋取私利。
  甘方春(1937—2007),霍城镇双湖村人。中共党员,初中文化。1955—1981年在山丹工作,历任陈户、花寨公社党委副书记,花寨、东乐公社党委书记,县革委会副主任、县委副书记等职。1982—1989年任中共临泽县委副书记,临泽县政府代理县长、县长。1989—1992年任中共临泽县委书记。1993—1997年任中共临泽县委助理调研员。
  卓庆玉(1941—1998),位奇镇新开村人。中共党员,初中文化。20世纪60年代起担任新开村党支部书记。因工作能力强,被县上转为脱产干部。1971年3月正式参加工作。历任位奇公社副主任、东乐公社主任、陈户公社主任、陈户乡党委书记、县工交局党总支书记、城关镇党委书记等职。1992年1 1月起任县监察局局长、县纪委副书记、县劳动人事局局长。1997年1月任山丹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周克福(1942—1994),东乐乡大桥村人。中共党员。1962年8月高中毕业后直接招干分配工作,先后在山丹城北公社、清泉公社、霍城公社工作。1974年2月始任马营公社党委副书记。书记,清泉公社党委书记。1982年3月任山丹县委副书记,1984年9月至1986年7月在省委党校汉语言文学专修班学习,取得大专学历。为山丹县第六、七次党代会代表,第九、十届人代会代表。1986年9月任民乐县委副书记,1987年2月任民乐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1990年1月任张掖地区黑河流域管理处处长。1994年1月任张掖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1994年6月5日赴兰州开会途中遭车祸去世。在山丹工作24年,长期担任领导职务,能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体察民情,工作作风扎实,在干部群众中有很高威信。
  王兴明(1942—2003),甘肃省高台县人,中共党员。1961年7月参军入伍,先后任民乐县公安队队长,县人武部助理员、党支部书记,民乐县电信局教导员、县人武部副政委。1981年3月至1984年任山丹县人武部部长、县委常委。1984年3月转业,任张掖地区山丹水泥厂党委副书记。1986年4月至2002年11月任山丹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兼党组书记,为山丹县第十一至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9年至1996年当选甘肃省七、八届人大代表。1989年至1999年当选县委常委,为山丹县第九、十、十一届党代会代表。2002年12月退休,2003年4月因车祸去世。担任山丹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16年,经常性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泛征求人大代表和地方群众意见建议。撰写的《在党管干部的原则下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我们是如何开展述职评议工作的》等文章刊登在甘肃省人大主办的《人大研究》上。
  许忠国(1943—2008),陈户乡岸头村人。中共党员,高中文化。1970年参加工作,在清泉公社任干事、文书、副主任等职。1980年任位奇乡副乡长、乡长、乡党委书记。1988年3月任老军乡党委书记。1989年11月任东乐乡党委书记。1992年9月任县粮食局局长。1995年4月任县民政局局长。2002年至2005年任县委副调研员。为人忠信厚道,廉洁奉公,工作作风严谨细致,深得干部群众信赖。
  尹品文(1947—2003),大马营乡上山湾村人。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高中毕业后在张掖地区卫生学校学习并参加工作,在花寨子公社山湾医疗站、县防疫站、县卫生局、老军公社工作。1976年10月起任位奇人民公社副主任、党委副书记;1983年10月任霍城乡、清泉乡党委书记,1993年12月任县长助理。1995年12月任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2001年6月任县委调研员。系山丹县第十一至十四届人大代表,中共山丹县第七、八届县委候补委员,第九、十届县委委员,第十一届县委常委。
  尹品文任霍城乡党委书记时,正值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关键时期,坚持政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顺利完成土地承包改革任务。担任清泉乡党委书记时,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使清泉榨油厂、轧钢厂等一批乡办企业建成投产,清泉水泥厂、清泉砖厂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为清泉乡财政收入上台阶,迈向全省乡镇企业“十强乡”打下了基础。
  陈辉珍(1948—2012),大马营乡城南村人。大专文化程度。1965年9月山丹二中毕业后参加工作,任花寨公社城南村六社干部,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1月任城南大队党支部书记。1975年6月兼任花寨公社党委委员、副书记(不脱产),同年10月脱产任花寨公社党委副书记。1978年2月起任霍城公社、马营公社党委副书记。1983年11月任老军乡党委书记,1988年4月任位奇乡党委书记。1992年12月任县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2002年12月任县政府党组成员、助理调研员。1987年后,获县委、县政府经济工作二等奖、一等奖,被中共张掖地委、张掖行署授予“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称号,被中共山丹县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3次)。
  黄天瑜(1950—2012),中共党员,大马营乡夹河村人。1971年3月参加工作,在县气象站、霍城公社、大马营乡、清泉乡工作。1990年2月起任清泉乡经联委副主任、主任。1992年2月任县乡镇企业管理局副局长、工合山丹总社社长。1997年4月任山丹县机关事业社会保险局局长。2001年3月任民政局局长。2002年12月任山丹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刘逢皓
相关人物
孟金瑞
相关人物
王怀璋
相关人物
王保华
相关人物
张佩年
相关人物
石补应
相关人物
朱树珍
相关人物
何好善
相关人物
王琥
相关人物
刘瑞和
相关人物
王克强
相关人物
陈文科
相关人物
邢积德
相关人物
李如玉
相关人物
陈天成
相关人物
车育国
相关人物
王之良
相关人物
王润学
相关人物
甘方春
相关人物
卓庆玉
相关人物
周克福
相关人物
王兴明
相关人物
许忠国
相关人物
尹品文
相关人物
陈辉珍
相关人物
黄天瑜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