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物传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133
颗粒名称: 第一章 人物传略
分类号: K825
页数: 17
页码: 730-746
摘要: 本章记述了山丹县地厅(师)级人员、县处(团)级人员、 省(部)级荣誉获得者、良工良匠名师名医艺人的人物传略。
关键词: 山丹县 人物 地厅级

内容

第一节 地厅(师)级人员
  郝国柱
  郝国柱(1917—1980),陕西延川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高干12级。1961年10月任中共山丹县委第一书记(第四届)。郝国柱及时了解和解决人民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大搞生产自救,与群众共渡难关。尤其对国家为群众拨发的救命粮,精心组织县、公社干部将粮食公平合理地发放到农户手中。为掌握发粮真实情况,国柱经常到城北公社及其他公社农户家中了解情况,走访看望农户,对农户家庭情况十分熟悉,知冷知热,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爱戴。为尽快改变山丹县贫穷落后的面貌,在郝国柱的带领下,县委、县政府齐心协力,采取多种措施,山丹县农业、工业、教育、卫生等行业的面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各项事业走上正轨,通过五年多时间的建设发展,全县经济社会得以恢复。国柱工作认真负责,善于联系群众,不摆领导架子,讲话言简意赅,干脆利落,深受群众喜爱。从任职山丹再到平凉(1965年9月调任平凉地区副专员),20年来,郝国柱没有为家里置办一件新家具。1982年,时任山丹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的王延文和另一位老干部刘玉玺看望郝国柱,方知国柱已去世。据接待他们的平凉地区相关干部介绍,郝国柱去世后,平凉城区群众自发为其送行,花圈摆满了他家住的街道。
  在山丹期间,凡和郝国柱接触过的干部群众,对他评价甚高。山丹退休老干部徐秀章、汪兴圣在其回忆文章《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好书记》一文中,称郝国柱为山丹县最好的县委书记。
  欧阳义
  欧阳义(1926—2001),清泉镇城北村人。16岁时为生活所迫,去玉门油矿做工,因领导工潮被逮捕,后因矿工抗议而获释,并投身护矿斗争。194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玉门油矿党委组织部长,工会主席,油建公司经理、党委书记等职。1956年调任石油工业部基建司副司长,赴山东考察胜利油田开发工作,留山东任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副指挥、党委副书记,主持油田基建和炼油厂建设。1960年率职工3000余人赴黑龙江参加大庆油田开发工作,初任油田会战指挥部指挥兼党委书记,后任副总指挥兼油田指挥部指挥、党委书记,带领职工艰苦奋斗,为开发建设大庆油田做出重要贡献。1983—1986年任山东省东营市常务副市长兼山东省油田领导小组组长。主持东营市黄河大桥修建工作,为国家石油工业和东营市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彭述寿
  彭述寿(1928—1997),李桥乡高庙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49年9月参加革命,195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丹县民政科副科长,甘肃省委办公厅行政处管理科科长、副处长,山丹县副县长,中共临泽县委常委、县人民委员会常务副县长,张掖地区山丹水泥厂党支部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张掖地区山丹铁厂革委会主任、党总支书记,甘肃省政府办公厅行政处处长,中人甘肃省委老干部工作局副局长等职。1990年3月离休(享受正厅级待遇)。1997年4月因病去世。
  彭述寿1963年任山丹县副县长期间,参与山丹与阿拉善右旗边界勘定,翻山越岭,风餐露宿,查证历史依据,掌握发展现状,为划界提供了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1966年2月任临泽县人民委员会常务副县长时,担任壕洼水利工程工委会主任兼工程总指挥,带领全县调集的3000多名修渠民工,用8个多月时间超额完成原定一年半完成的任务,修成壕洼滩第一条引水渠道和规模农田。担任山丹水泥厂和山丹铁厂领导期间,爱护人才,善于调动知识分子的工作积极性,发挥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带头勤奋学习,努力钻研业务,使企业得到较快发展。特别是担任山丹铁厂领导期间,使一个两上两下无人愿意接受的企业短时间内焕发生机,高炉产量超过设计指标,所产生铁技术指标达质量要求。
  彭述寿80年代初第二次调到省上工作时,省委、省政府大院多项后勤事务百废待兴,他深入调研,建章立制,改革整顿,尤其大胆创办劳动服务公司,解决部分干部职工子女就业,短时间内使省政府机关大院面貌一新。在省委老干部工作局期间,参与制定全省老干部工作的政策、制度和管理办法,使老干部工作健康有序开展。为甘肃省干部医疗保健院、省第二干休所、省老干部活动中心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彭述寿谢世16年后,由山丹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汪兴圣倡导,多方人士踊跃撰稿,于2014年6月编辑出版追忆彭述寿生平事迹的纪实性文集——《追思》。甘肃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穆永吉,中共甘肃省委原常委、省政协原副主席韩正卿,甘肃省政协原副主席邓成城分别作序。穆永吉亲笔题词“人民群众公仆,勤奋工作楷模”,韩正卿题写书名。
  赵正
  赵正(1937—2006),笔名黎泉,东乐乡城东村人。毕业于西北师范学院。书法家、书法史学家。历任甘肃省博物馆副馆长,甘肃画院副院长、院长,甘肃省书协主席,中国书协第一至第四届理事、学术委员,甘肃省政协委员、甘肃省书协名誉主席、甘肃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等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赵正大部分时间工作于甘肃省博物馆和甘肃画院。自幼酷爱书法,长期从事书法实践和理论探讨,精于汉简书艺,被书法界誉为“汉简书杰”,1988年被载入《中国人物年鉴》。1993年获甘肃省最高文艺学术奖——敦煌文艺奖。2001年中央电视台《翰墨飘香》栏目专题介绍其艺术成就。论文《中国书法二千年与当代二十年》获全国第六届书法学术研讨会二等奖、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提名奖(2004年)。作品入选一至七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及中国书协主办的重大展览,并在日本、芬兰、法国、加拿大、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展出。书法作品入编《中国书法百家》《中日书法百家》《现代书法作品选》《中国古今书法作品集》《中日书道艺术作品集》等。不少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收藏。200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20周年,赵正被授予中国书法荣誉奖,作品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书法卷》。著述有《汉简书法艺术》《西北汉简书法略述》《汉简的美学特征》《汉简书法浅析》《王了望书法研究》《砚耕集》等。
  朱廷才
  朱廷才(1938—2012),清泉镇南关村人。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初中文化,高级经济师。山丹一中初中毕业后,于1958年参军,在县中队服役。1961年调武威军分区工作,历任班长、排长、连长。1966年调甘肃省军区工作,任军需处军需科科长,1970年任军需处处长。1981年任甘南军分区后勤部部长,1 983年转业到甘肃省外贸厅任基建处处长,1991年调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甘肃省公司任副总经理(副厅级),1996年任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甘肃省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2001年3月退休(正厅级)。
  朱廷才廉洁奉公,不为亲属谋私利。其弟在山丹人寿公司工作10年,退休时仍是公司临时聘用人员;侄女保险学校毕业后在甘肃省保险公司工作18年,仍为聘用人员。
  李春生
  李春生(1939—2013),甘肃省高台县人。高中学历,中共党员。1960年4月参加工作。1976年10月任高台县革委会副主任,1981年3月任中共高台县委常委、县革委会副主任。1983年4月当选省第六届人大代表。后历任中共高台县委政法委书记、县委副书记,高台县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主任。1990年6月至1994年6月任中共山丹县委(十届委员会)书记,后调任政协张掖地区工委副主任。
  李春生担任山丹县委书记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使乡镇、村社企业得到较快发展,农民收入增加。重视县城绿化,立足“砍掉杨家将,请来花木兰”的工作要求,在城区街道栽种国槐,提升了县城形象。重视旅游开发,组织召开全县旅游促进大会,为县境内汉明长城、焉支山旅游开发以及大佛寺景区前期开发做了大量工作。重视农业、水利工作,为山丹白石崖水利工程立项倾注了心血。
  马有忠
  马有忠(1944—2002),清泉镇南湖村人。大校军衔。1965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至1985年,历任工程兵建筑战士、副班长、班长、副连长、连长、副营长、营长等职,1974年因公双手致残。1985年至1999年,任国防科工委指挥技术学院院务部副处长、处长、副部长、部长(总务处总务长)。2002年4月病逝。
  1977年、1978年,马有忠被部队授予“学雷锋先进个人”“学雷锋先进干部”;1977年、1978年、1980年、1985年立三等功4次。1974年、1981年、1992年受嘉奖3次。1996年被国防科工委授予“计划生育先进个人”。1999年5月被国防科工委授予“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者”奖章并立二等功,被总装备部机关和北京市评为驻京部队“菜篮子”建设工程先进个人、北京市节水先进个人等。
  许吉设
  许吉设(1955—2007),甘肃张掖人。大专学历。1974年在山丹军马场参加工作。197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丹军马二场政治处干事、秘书、党委办公室副主任、政治处主任,三场政治委员、党委书记,甘肃中牧山丹马场总场副场长、党委常委、场长、党委书记,2007年3月许吉设去世后,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党委作出向许吉设学习的决定,并于7月上旬在北京召开许吉设事迹报告会。
  许吉设担任山丹马场领导多年,始终把职工利益放在工作重要位置,多次与相关部门协商争取资金1044万元,把马场职工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列入当地政府管理序列;大胆改革创新,马场用3年时间推进国营农场的改革进程,经营效益发生很大变化,职工收入提高。2001年到2003年,山丹马场连续发生特大旱灾,2003年10月还发生6.1级地震,许吉设想方设法引资金上项目,争取国家政策性投资1.2亿元,招商引资2300万元,实现了马场国家政策性项目从无到有的转变。
  许吉设扎根山丹马场高原33年,艰苦奋斗,廉洁自律,工作受到干部职工好评。1996年10月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生产管理部评为“全军优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2003年当选甘肃省张掖市人大代表,2006年6月被中共甘肃省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第二节 县处(团)级人员
  刘逢皓(1917—1998),字仕臣,甘肃省宁县(盘克镇任掌村)人。青年时代参加革命工作,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8月任中共山丹县委副书记,次年9月起任山丹县委书记。
  刘逢皓出生耕读之家,祖父治家育人,颇有声望,父亲崇农敬医,尤专儿科,诊救无数病危老幼,深为乡民感念;母亲杨氏,持家有方,堪为贤妻良母。逢皓13岁入本村私塾,养成笃学、坚毅、明敏、勇为的品格。1936年到本村小学任教,后在陕甘宁边区关中师范学校学习两年。1943年9月调中央党校高级文化班深造,并被选留该校五部七八支部任教。任职山丹期间,全面规划全县水利布局和引水、输
  水、灌溉渠系,兴修祁家店、李桥水库与白石崖引水渠;开垦四坝滩荒地,兴办农场;重视发展地方工业,筹建草沟、王家湾煤矿及炼铁、焦化、水泥、面粉、农具修造、陶瓷、印刷等厂,为全县工业发展铺垫基础;组织县秦剧团,创办《山丹报》,在县城兴建剧院、电影院、展览馆等文化设施和师范、卫校、农校、工校等职业学校;重视市政建设,拟定城区规划。针对“定羌庙”中“定羌”一词隐含的偏见,到硖口、羊虎沟等村庄调查访究,改“定羌庙”为“绣花庙”,取“人民共绣花朵”之意。后期工作急躁冒进,多有失误。20世纪70年代末调庆阳地区行政公署工作。
  孟金瑞(1920—1997),离休干部,行政16级。山西省原平县(今原平市)人。1945年在本村担任党支部书记;1948年至1951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七师十九团任连副指导员;1952年到山丹工作。先后任山丹县革委会副主任,县贫协主席,中国共产党山丹县第三届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第四届委员会副书记等职。常年驻李桥水库等水利工地组织指挥工程建设。工作作风扎实,受到干部群众好评。
  王怀璋(1920—2005),陕西省志丹县(旦八镇)人。少年时即参加革命,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任山丹县人民政府代理副县长、县长,主持建立新政府及区、县人民政权。组织带领军民剿匪支前,领导民众恢复生产,进行土地改革,为山丹县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做出贡献。工作之余勤学深思,一边识字学习,一边为《甘肃日报》等报纸写稿。1980年离休。王怀璋为政清廉,生活俭朴,平易近人,联系群众,深受山丹人民敬重。
  王保华(1921—1994),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人。出身贫寒,自幼饱尝生活磨难,养成吃苦耐劳的品格。1938年6月年参加八路军,任连队通讯员。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参加解放华北、西北战斗,先后任侦察员、班长,侦察排长、连长等职。1950—1956年,在兰州西北局第一汽车学校任大队长,为军队培养汽车驾驶员。在军队服役17年,多次立功受奖。1956年12月转业至山丹县,任县花纱布公司经理、供销社主任、商业局局长等职。1958年起,历任中共山丹县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常委、书记处书记;第四届县委委员、常委、副书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被下放至张掖南关汽车站任汽车队队长,改革开放后,恢复县级干部职级待遇,1981年3月离休。
  张佩年(1923—2005),清泉镇双桥村人,初中文化程度。1948年秋山丹中学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随后在富元乡小学任教。1949年9月参加革命,195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后,被分配在山丹县一区任支书,1950年1月至1951年4月任一区四乡农会主任,副乡长、乡长。1951年5月任山丹县监察员;1952年3月调任第三区副区长,同年8月任三区区长。1954年初调任山丹县建设科科长。1956年3月任县委农村工作部部长,1957年2月任山丹县人民委员会副县长。1958年被派往甘肃省干部学校学习;1959年结业后留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冰川冻土治沙研究所工作,同年9月担任该所党委书记、副所长。1962年8月调回山丹县,任山丹县人民委员会副县长。1963年6月任县委委员,并兼任县委农村工作部部长。1972年至1973年2月任山丹县李桥乡公社副主任,1973年3月至1976年9月任霍城公社党委书记,1976年10月至1980年10月任国营山丹农场党委书记、场长,1980年11月退休。
  石补应(1927—1999),陕西省绥德县人。离休干部,行政17级。14岁从家乡参加革命,1940—1950年在部队工作。1950年7月调至山丹县工作,任花寨区委书记等职。1955年8月任山丹县委监察委员会副书记。1956年5月—1960年3月任中共山丹县委第二、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常委。后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任后勤科长。1969年10月起任山丹清泉公社党委书记、县商业局局长、党总支书记等职。
  朱树珍(1928—1998),李桥乡杨坝村人,初中文化程度。1948年山丹中学毕业后在大马营乡土坡头小学任教;1949年10月参加革命任霍城区文书,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1月调山丹县委
  组织部工作,1953年2月任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次年5月任部长。1955年3月任中共山丹县委副书记(兼县委组织部部长)。1962年西兰会议被开除党籍并下放到张掖地区干校劳动,1966年4月开除公职遣返原籍。1980年3月平反恢复党籍、公职,调国营山丹农场任办公室主任,1988年退休。
  何好善(1930—2013),清泉镇双桥村人。1948年毕业于张掖师范,在山丹县福源乡中心小学任教,1949年10月参加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在县文教科任科员,1958年任山丹县文教局副局长,次年5月任县编写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1960年任县文教局局长。1963年调张掖地区行署招待所任所长,1980年9月任张掖地区行署办公室副主任兼招待所所长。
  何好善人如其名,好善恶恶,人称“何善人”。担任招待所所长数十年间,只要当班,每天清晨带头打扫单位环境卫生,每天餐前餐后都到餐厅洗碗擦桌,参与服务。他生活简朴,为人低调,热心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人亲善,平易近人,只要有人请他帮忙,人不论亲疏,事不分大小,概不推诿,均实心办理。他家子女多,家一直在山丹农村,但从未利用工作和职务为家人谋利,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将家属户口迁至张掖,几个子女只有一个儿子在张掖按正规程序招干。何好善身为行署办公室副主任兼招待所所长,退休时理应可从行署组织序列办理手续,但他坚持从退休工资低的招待所(后改制为张掖宾馆)退休,始终两袖清风。
  王琥(1931—1991),清泉镇拾号村人。初中文化,中共党员。1950年参加工作,在位奇公社、南丰公社、清泉公社、陈户公社、县农办等单位工作,先后任公社社长、公社党委书记、县农办主任等职。20世纪80年代担任县邮电局局长,后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政协主席等职。工作尽职尽责,任劳任怨。担任县政协主席时,作为县志编纂委员会的领导,时常利用晚上加班加点审稿、阅稿,工作负责。
  刘瑞和(1931—2004),陕西省米脂县人。中共党员,离休干部,行政17级。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任班长、政治指导员等职。1958年6月转业后,在高台县监委、县委书记处工作。后任山丹县民政局局长,陈户公社、李桥公社书记,县人民法院院长、县委组织部部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纪委书记等职。1986年2月离休。
  王克强(1932—1998),位奇镇马寨村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马寨、芦堡读完小学,后在张掖师范简师部、武威师范中师部就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投身教育事业,执教于马寨、芦堡、南关小学,历任教导主任、校长等职。1958年1月起担任县文化馆馆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丰乐人民公社党委副书记等职。1959年4月至1984年担任山丹一中副校长、校长、党支部书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任县革委会生产指挥部秘书组组长、农林办公室副主任等职。1985年1月至1993年3月,任县政协副主席、党组书记,山丹培黎农林牧学校筹备组副组长、常务副校长、党委书记等职。当选山丹县第八、九、十届人大代表。
  王克强担任山丹一中领导职务达15年之久,把学校管理得井井有条。教职工生活中遇到困难,他都主动协调予以解决。20世纪70年代,部分外籍带眷教师和本地家在农村的教师吃粮有困难,他建议用学校农场生产的粮食给予补助,使其渡过难关。担任培黎农林牧学校筹备组副组长、副校长期间,多方奔走,筹划争取资金,为学校各项建设做出贡献。
  陈文科(1932—2011),大马营乡上河村人。1952年6月参加工作,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在山丹县公安局工作,1954年至1958年在山丹县人民法院工作,任副院长;1958年4月任山丹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1965年6月任霍城公社党委书记。1973年任山丹县知青办主任,1975年任山丹县气象站党支部书记、站长兼县地震办主任;1978年8月起任县检察院检察长(1986年10月起为副县级干部)。1989年12月至1993年3月任山丹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陈文科参加工作后被组织推荐到中共甘肃省委党校脱产学习,也是山丹县第一批被派到中央政法干校学员的学员,后作为6名优秀学员之一被派到甘肃武威等地工作。调山丹县气象局工作后,尊重科学、
  爱护人才,带领气象技术人员精确观测,与上级气象资料认真对照,不放过细微末节,提供的气象资料数据准确,全面周详,山丹气象局成为全国先进典型,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担任山丹县人民法院院长时,县法院被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记二等功。退休后发挥余热,1995年,联系组织山丹民营企业家周世贵、梁廷辉、陈永琳、陈天星等致富能人筹资建设玉皇殿,开发建设焉支山旅游景点基础设施。
  邢积德(1933—2005),清泉镇西街村人。初中毕业后参加工作,1951年6月起任山丹县三、四区团工委书记、共青团山丹县委副书记,次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9月在中央团校西北分校学习,1955年9月在共青团甘肃省委工作,任部长。1962年7月起任共青团山丹县委书记、县委宣传部部长。1971年9月起任山丹县委党校校长,县委、县革委会办公室主任。1975年9月起任国营山丹农场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张掖地区农垦局副局长。1979年3月起任山丹县委副书记、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80年12月任山丹县人民政府县长。1983年1 1月任张掖地区行署民政处处长。担任山丹县县长期间,在农村重点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力促大黄山环境保护;在城市落实企业经济责任制,促进企业发展;拓展县城,解决影响居民生活的急迫问题。
  李如玉(1933—2010),清泉镇西街村人。中专文化程度。1949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随部进疆。195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1960年在洛阳步兵学校学习。1983年转业到张掖地区山丹水泥厂工作,1993年10月离休,正县级干部。
  李如玉16岁参加革命,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科长、后勤部副部长、武装部部长等职,军旅生涯长达34年。在部队因表现突出,多次受到新疆军区的表彰奖励,荣立一等功两次,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转业到张掖地区山丹水泥总厂担任副厂长期间,分管矿石开采和原料供应工作。他带领工人们架桥筑路,开山取石,为水泥厂修建起一条原料供应线路,沿用至今。工作中处处带头示范,吃苦在前。一次巡查矿山,由于道路崎岖发生车祸,他从驾驶室中被甩了出去,牛头大小的石块滚落在身边,脸上、身上都是血口子,致腰肌损伤,险些丧命。脱离危险后,不顾家人和组织劝阻,又奔赴工作岗位。
  陈天成(1936—2001),陕西省临潼县(今西安市临潼区)人,中共党员。出身于农民家庭。少年时代就读于家乡小学,1955年毕业于临潼中学,同年秋考入西北师范学院地理科。1958年7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山丹县从事教育工作,同年9月至1961年5月在山丹县工业学校任教,后任该校教导主任。任教期间,带领学生学习铸造、机械等技术,为本县培养了许多人才。1961年6月后执教于山丹四中、山丹李桥中学、山丹花寨等学校。在花寨中学两次执教10余年之久,历任教导主任、革委会主任等职。1978年3月任山丹县教育局副局长、局长,县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在教育局任职时,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后任县级张掖市副市长、市政协主席等。
  车育国(1936—2002),霍城镇刘庄村人,初中文化。1952年参加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团县委副书记、书记,双湖公社管委会主任、清泉公社党委副书记,位奇公社党委副书记、书记。1980年起任县计划委员会主任、县委统战部部长。1990年1月至1996年1 1月任政协山丹县四、五届委员会副主席。担任县计划委员会主任期间,按照县上的决策部署,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参与负责编制“六五”“七五”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主持制定山丹县10年发展规划和山丹县农业综合规划。千方百计向上争取调用钢材、水泥、木材、燃油等紧缺物资,保障全县工农业生产和重点项目建设;严格执行紧缺物资分配计划和规章制度,不优亲厚友,以权谋私。
  王之良(1936—2010),陈户乡岸头村人。1954年7月参加工作,195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丹县新河区公署干事、东乐区大桥乡文书、陈户乡团总支书记、老军乡组织干事、山丹县委组织部干事、三堡公社六坝大队党总支书记,马营公社、清泉公社政工干事。1975年10月调县民政局工作,三年后任副局长,1983年11月任局长,1989年12月任县监察局首任局长。1992年4月—1996年8月任县政府副
  县级调研员。担任民政局主要领导期间,稳妥地办理全县干部职工工资调整、知青返城招工、退役军人安置等事项,解决了大量历史遗留问题。
  王润学(1937—1994),陕西省凤翔县人,1955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专文化。1955年8月至1958年2月在西安炮兵学校学习,1958年3月在西安某部任排长、参谋。1964年4月至1973年9月在张掖地委组织部工作。1973年10月至1978年3月任山丹县委组织部部长、山丹县委常委、县革委会副主任。1980年6月开始在县政府办公室、县委农村工作部、县委经济工作部工作并任经济工作部副部长,1988年12月至1990年9月在山丹县委调研室任副主任,后任主任。1994年9月在县委常委会汇报工作时因突发脑溢血,后抢救无效去世。工作期间多次受到褒奖。1958—1961年在部队工作时,获三等功两次,并被部队通令嘉奖。1991年被中共山丹县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工作中以身作则,工作效率高。担任县委调研室主任期间,加班加点,撰写了大量调研报告,为县委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工作受到县委领导肯定。为政清廉,不为家庭和子女谋取私利。
  甘方春(1937—2007),霍城镇双湖村人。中共党员,初中文化。1955—1981年在山丹工作,历任陈户、花寨公社党委副书记,花寨、东乐公社党委书记,县革委会副主任、县委副书记等职。1982—1989年任中共临泽县委副书记,临泽县政府代理县长、县长。1989—1992年任中共临泽县委书记。1993—1997年任中共临泽县委助理调研员。
  卓庆玉(1941—1998),位奇镇新开村人。中共党员,初中文化。20世纪60年代起担任新开村党支部书记。因工作能力强,被县上转为脱产干部。1971年3月正式参加工作。历任位奇公社副主任、东乐公社主任、陈户公社主任、陈户乡党委书记、县工交局党总支书记、城关镇党委书记等职。1992年1 1月起任县监察局局长、县纪委副书记、县劳动人事局局长。1997年1月任山丹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周克福(1942—1994),东乐乡大桥村人。中共党员。1962年8月高中毕业后直接招干分配工作,先后在山丹城北公社、清泉公社、霍城公社工作。1974年2月始任马营公社党委副书记。书记,清泉公社党委书记。1982年3月任山丹县委副书记,1984年9月至1986年7月在省委党校汉语言文学专修班学习,取得大专学历。为山丹县第六、七次党代会代表,第九、十届人代会代表。1986年9月任民乐县委副书记,1987年2月任民乐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1990年1月任张掖地区黑河流域管理处处长。1994年1月任张掖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1994年6月5日赴兰州开会途中遭车祸去世。在山丹工作24年,长期担任领导职务,能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体察民情,工作作风扎实,在干部群众中有很高威信。
  王兴明(1942—2003),甘肃省高台县人,中共党员。1961年7月参军入伍,先后任民乐县公安队队长,县人武部助理员、党支部书记,民乐县电信局教导员、县人武部副政委。1981年3月至1984年任山丹县人武部部长、县委常委。1984年3月转业,任张掖地区山丹水泥厂党委副书记。1986年4月至2002年11月任山丹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兼党组书记,为山丹县第十一至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9年至1996年当选甘肃省七、八届人大代表。1989年至1999年当选县委常委,为山丹县第九、十、十一届党代会代表。2002年12月退休,2003年4月因车祸去世。担任山丹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16年,经常性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泛征求人大代表和地方群众意见建议。撰写的《在党管干部的原则下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我们是如何开展述职评议工作的》等文章刊登在甘肃省人大主办的《人大研究》上。
  许忠国(1943—2008),陈户乡岸头村人。中共党员,高中文化。1970年参加工作,在清泉公社任干事、文书、副主任等职。1980年任位奇乡副乡长、乡长、乡党委书记。1988年3月任老军乡党委书记。1989年11月任东乐乡党委书记。1992年9月任县粮食局局长。1995年4月任县民政局局长。2002年至2005年任县委副调研员。为人忠信厚道,廉洁奉公,工作作风严谨细致,深得干部群众信赖。
  尹品文(1947—2003),大马营乡上山湾村人。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高中毕业后在张掖地区卫生学校学习并参加工作,在花寨子公社山湾医疗站、县防疫站、县卫生局、老军公社工作。1976年10月起任位奇人民公社副主任、党委副书记;1983年10月任霍城乡、清泉乡党委书记,1993年12月任县长助理。1995年12月任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2001年6月任县委调研员。系山丹县第十一至十四届人大代表,中共山丹县第七、八届县委候补委员,第九、十届县委委员,第十一届县委常委。
  尹品文任霍城乡党委书记时,正值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关键时期,坚持政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顺利完成土地承包改革任务。担任清泉乡党委书记时,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使清泉榨油厂、轧钢厂等一批乡办企业建成投产,清泉水泥厂、清泉砖厂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为清泉乡财政收入上台阶,迈向全省乡镇企业“十强乡”打下了基础。
  陈辉珍(1948—2012),大马营乡城南村人。大专文化程度。1965年9月山丹二中毕业后参加工作,任花寨公社城南村六社干部,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1月任城南大队党支部书记。1975年6月兼任花寨公社党委委员、副书记(不脱产),同年10月脱产任花寨公社党委副书记。1978年2月起任霍城公社、马营公社党委副书记。1983年11月任老军乡党委书记,1988年4月任位奇乡党委书记。1992年12月任县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2002年12月任县政府党组成员、助理调研员。1987年后,获县委、县政府经济工作二等奖、一等奖,被中共张掖地委、张掖行署授予“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称号,被中共山丹县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3次)。
  黄天瑜(1950—2012),中共党员,大马营乡夹河村人。1971年3月参加工作,在县气象站、霍城公社、大马营乡、清泉乡工作。1990年2月起任清泉乡经联委副主任、主任。1992年2月任县乡镇企业管理局副局长、工合山丹总社社长。1997年4月任山丹县机关事业社会保险局局长。2001年3月任民政局局长。2002年12月任山丹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第三节 省(部)级荣誉获得者
  夏登云(1914—1999),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前旗人。中共党员,离休干部。幼时家境贫寒,青年时学得瓦工、木工等手艺。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经解放华北、西北战争,任班长、排长,多次立功受奖。1952年,经武威地区军转干培训(主要是扫盲学文化),组织安排其担任科级领导职务,均以文化水平低难以胜任为由坚辞。后被任命为山丹县第一任气象站长,他在碗窑沟三坝河东岸荒滩上亲自砌墙,带领土木建筑工匠完成气象站的建设和风向、风速、温度、湿度、降水、蒸发、云能天等观测设施及无线电发报机的安装调试任务。其后,既当领导又当勤杂工,担水、扫地、下厨房帮炊事员炒菜做饭,尽其所能照顾来自天南地北的年轻气象人员。1955年1 1月,组织按夏登云的意愿调他去县苗圃培植苗木(保留正科待遇),后担任县粮食局粮油运输队队长(运输工具为胶轮大车)。1966年被甘肃省人民委员会评为“全省财贸系统先进工作者”。
  袁玉林(1919—1976),出生于四川省南江县一个贫苦家庭。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和仪南、营渠、宣达三次进攻战役及反六路围攻的艰苦斗争。1935年3月参加长征。1936年10月会宁会师后编入红西路军。血战高台战役中,他被埋在死难战友中得以逃脱,流落祁连山区。后到山丹县老军乡硖口村,为地主家放羊。山丹解放后担任县公安局公安队长,后调山丹煤矿工作。1958年到新疆煤炭管理局工作,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受到赛福鼎、王恩茂等自治区领导的接见。1963年精简下放,回山丹县陈户乡沙河湾务农,后在大黄山林场工作。
  史三朝(1921—1982),李桥乡高庙村人。小学文化程度,中共党员。从1976年开始,一直担负对本村林场和李桥水库以下马营河滩共40多万株林木的管护任务。在长期的护林工作中,他认真负责,像呵护自己的子女一样呵护树木,勇于向一切危害林木的不良行为做斗争,并坚持常年在林场义务植树造林,绿化荒漠河滩,被称赞为绿色林木的“守护神”。1982年,被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绿化护林先进个人。
  龙作奎(1930—2009),清泉镇清泉村人。195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小学毕业后在家务农,1954年6月参加工作。在陈户、大马营、花寨、新河、霍城等乡、公社、区和县委老干部工作科工作,任新河区乡党支部书记、大马营乡团委书记、花寨公社宣传干事、霍城公社公安特派员、陈户乡组建干事、县委老干部局干事。副主任科员。
  1979年1月16日凌晨,霍城公社东关大队发生一起恶性凶杀案件——罪犯徐某东在山丹马场三场场部打昏值班人员抢得冲锋枪后,窜到霍城东关大队,翻墙闯进与其解除婚约的一女青年家中,枪杀了女青年的母亲,并威胁杀掉睡在同一炕上的女青年姐妹四人。危急时刻,霍城公社公安特派员龙作奎和另外两名民兵,在公社武装部长马天祥的组织带领下迅速赶到事发地,前堵后截,果敢出击,与罪犯进行殊死搏斗,最终从凶犯手中夺过枪支,将其生擒制服,保护了群众生命安全。1979年3月,张掖地区军分区为龙作奎等人记三等功;7月,张掖地委革命委员会为其颁发先进工作者奖状;10月,甘肃省革命委员会为龙作奎颁发公安保卫先进工作者奖状;1980年被公安部记二等功。
  王永庆(1930—2013),霍城镇下西山村人。1952年5月参加工作后在武威地委干部学校学习,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山丹县二区、六区宣传委员。1955年6月起在县委宣传部、县政府监察委员会、县民政科工作。1956年7月起任城关乡党委书记、印刷厂经理、县级机关党委书记、县人民医院党支部书记、花寨公社副书记、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等职。1981年调县司法局工作,担任律师、公证员等,被司法部授予银星荣誉奖章。
  谷发海(1931—2005),祖籍陕西省扶风县,出生地山丹县陈户乡西门村。中共党员。少年、青年时就读于山丹县封云乡中心国民小学、县立初级中学、张掖中学、酒泉师范学校。1950年10月参加工作,任教于山丹县新河学校。次年由县委抽调参加土改工作队,因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土改工作队员。1952年由于工作需要重返教育战线,在山丹东街小学、新河学校、东乐学校、南关小学、红专学校工作,先后任教导主任、校长、党支部书记等职。1986年就职于山丹县人大常委会,任教科文委科长。当选县十一届、十二届人大代表。1989年人大任期届满后,任山丹县教育委员会党总支副书记。担任山丹县教师协会副理事长、退休教师党支部书记等职。2000年被评为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曹柏清(1931—2012),清泉镇南湖村人。195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初中毕业后在保国民学校任教,次年10月在县人民政府登记并参加革命,在三乡、四乡工作,任四乡副乡长兼文书。1950年9月加入共青团,1952年在武威地区干部学校学习,1954年任一区副区长、二区区委书记,1955年任县委生产合作部部长,当选县委委员。1956年,县委决定修建祁家店水库,柏清分管水利工作,负责祁家店水库的筹建。同年8月祁家店水库完成初步设计、立项建设,次年9月竣工。1958年在中共山丹县二届二次会议上蒙受不白之冤,受到组织处分,在送四坝农场劳动。1964年开除公职、党籍,遣返回家。1978年冬落实政策,次年6月平反,恢复党籍、公职。先后任县水电局副局长、局长,县人大常委会专职委员会主任。1986年受水利部表彰,授予“在水利战线连续工作30年”奖状、奖章。组织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首轮《山丹县志》编修,任副主编。
  张启德(1932—1998),位奇镇芦堡村人。山丹中学初中毕业。1949年9月由所在乡村推荐在张掖地方干部学校学习,后被分配到张掖地区军事管理委员会文工团工作,次年12月分配到山丹县粮食科工作。
  因工作出色,1956年6月被组织推荐赴北京粮食干部学校深造学习一年,毕业时受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陈云、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后任山丹县粮食局副局长、大众食堂经理。下放山丹“五七”干校劳动学习两年,1969年5月恢复工作,在山丹县水电局、马营河水管处工作,任马营河水管处电站站长、水管处榨油厂厂长等职。
  张启德乐于助人。据其同学、山丹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汪兴圣等人回忆,同学的裤子不幸烧坏,启德当即从家中拿来裤子让同学换上;一位同学上学时没有毡铺,他从家中拿来毛毡和同学一起铺了两年。
  郭家诚(1934—201 1),位奇镇芦堡村人。中共党员,小学文化。前后任村干部33年。1972—1995年担任芦堡村党支部书记。
  郭家诚是全县最早组织群众外出务工的劳务带头人之一。1979年组织60多名村民到青海油田花土沟矿区从事土建工程,使芦堡村开始有了集体积累。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青海花土沟砖厂等村办企业的建成,他和支部一班人提出“分户经营农牧业,集体兴办工副业”的村级经济发展新思路,使芦堡村由外而内逐渐形成劳务、建材、建筑、运输四大支柱产业,由一个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鲜为人知的旧山村建设成为全县、全市乃至全省发展农村经济的样板村。集体积累变强后,家诚又带领党支部把资金投入到村上的公益事业之中,架设5.3公里农电线路,解决全村生产生活用电问题;建成全市第一家村级电影院;修建芦堡村学校、村文化室和村敬老院;建成全县农村第一条柏油等级公路(乡政府至村上),修缮村古建筑过街楼,办起村图书室;使户户通上自来水。1987年3月,郭家诚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农村带领群众勤劳致富先进个人”称号;1989年,芦堡村党支部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农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郭家诚被中共甘肃省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为县第九、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县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郭诚(1936—2013),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人。1950年在张掖县私人钟表店当学徒,1951年4月参军入伍,在部队服役,立三等功一次。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12月任山丹县手工业联社工艺社主任。1957年3月在县委组织部工作,次年12月始在位奇、霍城、清泉、陈户公社工作。1978年9月调至县人民检察院,任助理检察员、检察员、办公室副主任、经济检察科副科长、法纪科长、检委会委员等职。1991年7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荣誉证章一枚,1993年5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为检察事业做出贡献”荣誉证书。1995年2月被甘肃省人民检察院评为年度先进工作者。
  刘积宝(1948—1997),清泉镇祁店村人。初中文化程度,中共党员。1972年担任村干部,特别是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响应党的号召,带领群众在本村开展苗木培育、植树造林。至1990年,全村出圃苗木13万株,植树造林保存17万株,绿化各级渠道22条5000多米、道路4条3000多米,栽植农田林网470亩,成片造林70亩,定植成片果园200亩。全村1688人,人均有树木101株,户均有果树19.4株,林木覆盖率达1 8.5%。1 99 1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造林绿化先进个人,并颁发绿化奖杯。
  张福(1951—2004),陈户乡张庄村人,中共党员。1974年毕业于张掖师范学校,同年参加工作,在老军、新河、陈户等几所农村学校任教,其间担任过教导主任、校长等职务。1993年任县教育委员会副主任。1997年任县教体局副局长,次年兼任山丹二中校长,2002年当选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委。
  张福严谨执教,勤奋敬业,在教育教学岗位上辛勤工作30个年头。1998年被国家教育委员会评为“扫盲先进工作者”。
  王有珍(1954—201 1),霍城镇下西山村人。小学文化,中共党员。2002年山丹县实施退耕还林之初,时任下西山村党支部书记的王有珍即组织带领全村群众,抓住有利时机,实行“整村退耕”,将所有耕地全部造林,退耕造林面积12447亩,户均45亩,人均10.65亩,同时完成配套荒山造林982.5亩。退耕还林后,改善了全村及周边生态环境,全村告别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走上依靠林果业和草畜产业增收
  致富的路子,全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得到快速发展。2007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甘肃绿化奖章”。
  王登沛(1955—2005),清泉镇南关村人。1974年8月从张掖师范毕业后参加工作,在位奇乡暖泉学校任教。1978年8月在东乐学校任教。1981年在山丹县人民法院工作,任马营法庭书记员,后兼任会计。198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8月在县法院从事经济和刑事审判工作,1990年任县法院民事审判庭审判员,1995年6月任李桥法庭庭长,1997年起任县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执行庭庭长。1998年5月任县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一级法官。2005年因车祸去世,年50岁。
  在法院执行庭工作期间,王登沛带领干警早出晚归,全年执结各类案件510件,是1996年全年新收执行案件140件的3.6倍,一年完成三年半的工作任务。1984年、1994年被评为甘肃省法院系统先进工作者,1987年被评为张掖地区政法系统先进工作者。
  白象明(1938—1982),四川省西昌市人。1961年毕业于甘肃师范大学化学系,分配至山丹一中任教。教学中,注重精讲多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好。1982年8月被张掖地委、行署授予“先进教师”称号,11月被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同年12月因肝硬化去世,年44岁。撰有《谈初中化学氧化物、碱、酸和盐等章的复习》等论文。
  李仲杰(1941—2004),李桥乡高庙村人,中共党员,高中文化程度。小学高级教师。1961年山丹一中高中毕业后回家乡务农,1969年由高庙村搬迁至陈户乡王城村。1979年被王城小学聘为民办教师,1982年被国家教育委员会评为“优秀教师”。1990年转为公办教师,一直在王城小学任教。教学认真负责,一直是学校的教学骨干。修建马营河水利工程时,为不影响学生学习,自己出钱雇人完工。
  汤勤武(1946—2010),东乐乡西屯村人。中医内科主治医师。1965年2月参加工作,在西屯村卫生室、东乐乡卫生院工作。1974年9月在张掖地区卫校学习。1976年1月任东乐卫生院院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1月调至县卫生局工作。1990年3月任山丹县妇幼保健站副站长,1997年4月任站长。
  汤勤武担任妇幼保健站站长期间,在县城西大街新建业务综合办公楼和职工家属楼;购置进口先进医学诊断设备,改善就医环境和职工生活条件。任内县、乡、村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建设不断巩固完善,村级妇幼保健工作全部启动,单位经济和社会效益、病患调查满意度逐年提高,被甘肃省卫生厅命名为一级甲等妇幼保健站。2004年,单位、个人被卫生部等部门授予全国项目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任内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争取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改善了乡镇、村社卫生院(室)薄弱现状。
  第四节 良工良匠名师名医艺人
  汪时中(1919—1975),位奇镇芦堡村人。幼时家境贫寒,但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从山丹县第二完小(芦堡学校)毕业后,无力外出求学,留母校低年级任教。1937年,由亲友资助考入中央政治学院肃州分校,以优异成绩初中毕业,被保送去重庆政大所属之边疆学校读高中,英文较好。后因患眼疾救治无果休学回家,从该校肄业。1944年,被时任县长薛兴唐任命为县民政科科长,同年秋受聘刚成立的山丹县立初级中学任教导主任。后应聘至张掖师范、张掖中学任教。1948年在山丹初中兼任英语、数学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留校工作。他博学多才,中学课程除体育外均可任教,平时用英语教学,授课幽默,思维活跃,对学生严慈相济,颇受学生欢迎。乐于助人,多方关心学生成长,帮助促使族内汪兴圣等后辈完成学业,其事迹在《汪氏家谱》及汪兴圣撰写的《饮水思源》等书籍中均有记载,被誉为近代山丹汪氏一族“最有才华的人”。1956年后下放农村劳动。1975年病故,年56岁。1979年,县上为其平反,补发丧葬费、抚恤金等。
  邹梦禅(1905—1986),浙江省瑞安市人,现代书法家、篆刻家。原名敬栻,一作敬式,字悼堪,号今适,又号大斋、瓶庐,别署迟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西泠书画院特聘书法家、西泠印社理事、浙江分会名誉理事、浙江篆刻研究会顾问。自幼即好书法、篆刻,中学毕业后任职于浙江省图书馆,得马一孚、马叙伦等名家指授,是西泠印社早期社员之一。1930年任上海中华书局《辞海》编辑, “辞海”书名二字即为邹梦禅手墨。书法工各体,以篆书、行草见长,书风劲挺秀雅,能于平正中见流动。其篆刻取法汉印,借助于周秦古玺,旁及明清诸家,所用沉雄朴厚,巧拙相生,融各家之长而出己貌。出版《梦禅治印集》(2卷)、《邹梦禅印存》等。
  1952年在上海市光明中学任语文教师。1958年被举家下放到山丹县位奇公社芦堡大队务农,自此在山丹生活工作达20余年。来山丹不久,为县上主办的《山丹简报》题写报头,后被调往县印刷厂担任《山丹报》的排版及版面题字、插画、雕刻工作。《山丹报》停刊后,被调往县手工业联合社钟表刻字门市部,专事印章篆刻。1966年开始被遣送位奇公社汪庄大队第二生产队劳动改造14年,1979年落实政策后回县城,后返回故里。在山丹,邹梦禅劳作之余秉笔持刀,醉心于书法、篆刻,在山丹留有珍贵的书法、篆刻作品。
  何多策(191 1—1997),霍城镇西坡村人。祖上为中医世家。曾祖何俊章为清道光年间河西名医,至多策辈已历四世。多策自幼秉承良好家教,将中医宝典《本草纲目》《黄帝内经》《伤寒论》《寿世宝元》等中医药名著通读,对曾祖所著《家传四要》也精研熟读于心。年19考入武威师范学校。民国时任山丹县参议员并创办西坡学校,任名誉校长。
  何多策承父业从医,一生秉持“耕读传家、勿涉仕途、专务岐黄、救世济人”之理念,尤对妇科、类风湿关节炎、黄疸肝炎、肝硬化、蝇蛆病、阳痿症、湿疹等疑难杂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1962年起,以西医诊断技术和中医辩证施治的丰富临床经验服务患者,由青海、内蒙古及永昌、张掖、民乐等周边地区慕名前来的求医者络绎不绝。1967年,被下放回乡任乡村医生,1978年后在李桥中心医院工作至退休。1979年被甘肃省卫生厅评选为著名老中医,由张掖地区卫生处下文指定其子女为中医世家传承人,传承其医学经验。1980年代表县中医学会参加甘肃省首届中医学会代表大会,后被推选为山丹县中医学会名誉会长。县卫生局整理编辑《何多策医疗经验》刊行于世,部分内容被收录于甘肃省中医学会主编的《中医医论医方选》一书。
  易德卿(1918—2000),湖南省宁乡县(今宁乡市)人。离休干部,卫生1 1级。1937年被国民党抓壮丁。1949年9月随师在酒泉投诚,接受中国人民解放军改编。1950年2月复转山丹,历任山丹县卫生院院长、县人民委员会委员(1961—1964)、县卫生科副科长。
  易德卿担任县卫生院院长时,医院住房简陋,他亲自盘炕、泥炉子,为患者提供取暖条件,带领全院医护人员艰苦创业,使医院走向正轨。1954年1月山丹大地震中,德卿参加抗震救灾,带头用门板扛抬伤病员,抢救伤员。为壮大山丹医疗队伍,解决农村少医缺药的现状,大胆起用人才,定期培养地方乡村医生。67岁还坚持上班,为患者治病,看病时百问不烦,受到病人和家属的好评。修建山丹白石崖水利工程时,他所在的医疗诊所设在祁连山下的地窝子里,他不讲条件,不畏困苦,耐心细致地为民工治病。
  曹九龄(1919—1995),清泉镇东街村人。少年时代在县城北斗宫私塾、龙峰镇中心小学读书,天资聪慧,喜好数理。1939年8月考入肃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在该校附小任见习教师一年。1946年9月考入西北师范学院数学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投身家乡教育事业,任县立初级中学(今山丹一中前身)教员。1953年8月到兰州一中任教,一年后仍调回山丹中学任教。20世纪70年代被下派到本县陈户中学执教6年。1978年3月重回山丹一中任教至退休。
  曹九龄执教32年,一直从事中学数学教学工作。教学中注重精讲多练,既讲清要点,又留给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使之当堂消化,效果明显。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韵语和儿歌,效果良好。比如讲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化成锐角三角函数和诱导公式的一般性时,他紧扣“奇变偶不变,正负看象限”,由繁化
  简,使学生易于理解和记忆。对学生要求严格,提倡独立思考,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1961年所教学生参加高考,有19人被院校录取,居张掖地区各县之首,其中数学成绩为全区第一。参与甘肃省中学数学教材编撰工作。1978年新教材发行后,编写《初中数学第一册教学参考资料》,供全县初一数学教师参考。甘为人梯,重视对年轻教师的传帮带,在全县乃至全区教育界颇有名望。1963年被教育界推选为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县人民委员会委员。临终前嘱子女将生前积蓄的1万元人民币捐赠给东街小学,作为奖励优秀学生的基金;将200多册图书捐赠给县图书馆。病故后,城乡学生及生前同事数百人为他举行隆重的追悼会。事迹入编《甘肃教育人名录》。
  李宪兰(1923—1996),女,山东省临沂县(今临沂市)人。少年时聪颖好学,品学兼优。抗战爆发后,辍学随家迁往城前乡杭头村,开始教书生涯。1950年转为公职教师,在大岭、义堂等多所农村小学执教。1956年10月,随夫转业调至山丹县,一直在县城东街小学执教。从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多年,教学方法灵活创新,教育学生耐心细致。在教学教研活动和班主任工作、少先队辅导工作中,多次被学校和县教育局评为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和优秀辅导员、模范班主任。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张掖地区教育界同仁将她与当时誉满全省的小学著名模范教师李景兰媲美,说“甘肃有个李景兰,山丹有个李宪兰”。20世纪80年代当选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
  常正(1924—2004),字德轩,霍城镇周庄村人。其父常立纲是清末秀才。少时受到良好家庭教育。1 1岁考入第二高等小学(址在芦堡),受到吴成德、王修身等老师的教诲,在文史书画等方面学有所成。1942年考入张掖师范。1946年7月毕业后任霍城中心小学校长。1947年考入兰州师院。1949年毕业后仍回原校任校长。1952年9月调任东街小学校长,组织开展实验五年一贯制教育和试行五级记分制工作,受到武威专署教育科的表彰。1955年调任县文化馆馆长。任内筹划组建县业余剧团,开展群众文化活动。1957年7月下放到县玻璃厂劳动。1965年被遣返到农村劳动。1978年12月重新录用,次年恢复公职,调霍城中学任教。1980年10月任霍城乡教育专干。1988年参与《山丹县志》编纂工作,任副主编。从1983年开始,历任山丹县政协一、二、三、四届常委。1996年被张掖地区离退休教师协会评为“老有所为的教育工作者”。1997年被县委聘为“党风廉政建设巡视员”。为县、市文史资料撰稿多篇。担任县老年大学书法教师,邀集霍城退休教师共同编撰《霍城乡教育史》。
  程光明(1926—1996),陕西省长安县(今长安区)人。秦腔表演艺术家,三级演员。7岁入陕西三义社和甘肃陇东剧团学艺,在国民党七十四师剧团、陕西渭南剧团演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玉门石油管理局剧团、陕西长武剧团工作,曾为周恩来、朱德、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汇报演出。20世纪50年代为张掖大众剧团演员,1960年到山丹剧团担任演员、导演,1978年任山丹剧团导演、团长。他熟悉秦腔戏剧表演的程式,在排新戏时能得心应手,导演出各种角色的舞台形象。在舞台表演方面扮相大气,塑造的包公、徐彦昭等舞台形象深受观众喜爱。
  刘聚权(1927—1993),东乐乡大桥寨村人。196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少时家贫,父辈节衣缩食送他在本村保国民初小和福源乡中心小学读书。19岁考入张掖师范简师部。后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1948年6月考入肃州师范中师部。因时局混乱,半年后肄业回县,在大桥保国民小学任义务教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执教于大桥小学,任校长。1955年8月任县教育局扫盲中心学校主任,奔走于城乡,开展农民扫盲运动。1956年3月,任陈户小学教导主任、范营小学校长。其间,出席县、地、省文教群英大会和甘肃省第四次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受到表彰奖励。1962年4月任职县教育局。1972年2月任东乐中学、霍城中学革命委员会主任。
  刘玉玺(1927—2002),东乐乡城东村人。中共党员,中专文化。1950年参加工作,历任山丹县秦剧团副团长、团长,县物资站副站长,县老干部科副科长、科长,后任县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主任。
  自幼热爱秦腔艺术,担任县秦剧团领导职务时,发掘艺术人才,注重提升剧团演艺水平,山丹县秦剧团的演出在河西享有较高声誉,被誉为“小七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张掖地区“七一”秦腔剧团誉满全省)。热心公益事业,为山丹大佛寺重建做了许多具体工作,还把自己收藏的一块珍贵玉料和一面明代铜镜捐赠给大佛寺,用于重塑释迦牟尼佛身的内脏填充。
  郭芝馥(1930—1995),女,位奇镇芦堡村人。幼时受传统礼教熏陶,恬退忍让,知书达理。童年就读芦堡小学,读书刻苦。16岁入县立初级中学,毕业后考入张掖师范师训班深造。1953年投身教育事业,执教于本县郑庄小学和南关、东街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经验丰富,坚持跟班,关爱学生,尤其对失去父母和生病的学生,视若亲生子女,家长都愿意把孩子送到她带的班。善做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教育,教法创新灵活,有独到之处。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总结多年教学经验,诱导学生接受知识,如教g、k、h和j、q、x时,编出“哥哥渴了要喝水,鸡叫起床要洗脸”等易于记忆的顺口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记忆。郭芝馥的事迹载入《甘肃教育人名录》。1979年、1983年获“甘肃省‘三八’红旗手”称号。
  覃文羽(1930—1997),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人。高中学历。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在部队担任文化教员,掌握书写美术字的技能。1954年转业到山丹县文化馆,工作中勤学好练,所学技能在地方工作中发挥了作用,其反写仿宋体的技巧功力在河西少有人及。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任山丹县政协常委。1984年到图书馆从事图书采编工作。
  赵立成(1930—2006),清泉镇南街人。中专文化,电焊高级技工。1948年毕业于山丹县立初级中学。1950年武威专区干部培训班结业后,分配到山丹县人民银行工作。受传统思想观念“饥荒年饿不死手艺人”的影响,学艺养家糊口,决心学习现代工艺技术。1955年考入兰州培黎石油技工学校,学习电、气焊技术。195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留校任教,同年赴哈尔滨接受苏联专家的短期培训,在齐齐哈尔实习一个月。1961年,为照顾家庭请调山丹军马场机修厂工作。1963年调山丹农修厂工作。1971年调山丹县水电局工作。一生悉心学艺,电、气焊理论功底扎实,操作技艺精湛,实践经验丰富。负责焊接安装李桥、寺沟、流水口水库的输水洞、泄洪洞的启闭闸门等水利工程的钢结构工程。1976年以后的10多年间,主持操作崖头、李桥、东乐三座35千伏送变电(站)工程的全部电杆、铁塔钢结构的焊接、安装,经验收分别被评为优质工程。应邀为许多地县企事业单位解决电气焊技术难题,高超的技术水平获社会各界广泛认同和赞誉。1981年,受驻地部队邀请,在张掖飞机场为飞机焊接油箱和机翼。工作35年,带出徒弟23人,对山丹电气焊工艺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庞政德(1931—1984),陕西省大荔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外科主治医师。1949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军队医院护士。1961年毕业于兰州医学院。1980年调任山丹县人民医院副院长。长期从事外科临床工作,积累丰富的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经验。一些常见病经他治疗,手到病除,位奇、陈户一带群众称他“庞神仙”。1984年病逝,年53岁。
  郭万选(1933—1999),陈户乡范营村人。中专文化程度。1952年参加工作,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山丹县六区文教助理员,县委宣传部、组织部主办干事。1955年秋任共青团山丹县委书记,次年任山丹县委秘书,被选为县委委员,到省委党校中级干部轮训班学习两年。1958年8月党校毕业后任县委秘书兼县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县大炼钢铁办公室主任。1960年任城北公社党委书记。同年冬因“刘逢皓问题”回农村劳动。1979年平反,恢复党籍、公职,调位奇、老军乡和县委党史办工作。1986年,为撰写《艾黎在山丹》《何克传略》,和县党史办张俊文赴兰州、西安、石家庄、北京、天津、长春、沈阳、哈尔滨、大庆、大连、济南、徐州等地调查采访,在北京受到路易·艾黎的亲切会见。1987年,和他人合写《山丹党史资料》一书。
  唐炎璋(1934—2002),湖南常德人。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其父为土木工程师,其母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自幼受到家庭的良好教养。在家乡读完小学和中学。高中毕业后考入山东大学,后因专业不遂心愿而退学。1955年考入西北师范学院数学科。1958年秋毕业后,分配至山丹一中从事初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他传授知识准确,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善诱善导,独具教风,尤其擅长三角学的教学。1981年5月起任该校教导处副主任、主任,副校长等职。主管和分管教学工作期间,不因工作繁杂而脱离教学岗位,对其总结的教学工作“三前三后一总结”(对新课程先课前预习再听讲;作业时先复习当天所学的知识再做作业;考试时先系统复习再参加考试;教师每教一课后必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常抓不懈,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献身山丹教育事业38年,道德人品和敬业精神受教育界推崇。中年后家庭多有不幸,仍坚持在教育管理一线。后担任山丹县数学理事会理事长、山丹县第五届政协副主席。
  彭守益(1935—1999),清泉镇东街村人,初中文化。1956年参加工作,任县公安局文化教员,后调至省公安厅。1964年调任山丹县城关镇武装部长,1968年3月任县革委会委员,次年任县文化馆馆长,1975年秋山丹县文艺工作队成立后任队长。1978年成立秦剧团后任支部书记,1988年6月剧团撤销后在县文化局工作至退休。
  彭守益热爱文艺,小学时就学会拉二胡。在省公安厅工作期间,又学会拉小提琴、手风琴,并学会作曲。他的二胡演奏技法高超,在山丹独具一格。在担任文工队队长时注重文艺人才培养,从下乡知青中招收学员多人,培养为各有所长的舞蹈、音乐人才。带头创作音乐作品,在地、县有一定影响。20世纪80年代将自己毕生创作的乐曲捐赠县档案馆收藏,许多曲作至今仍在山丹县演艺界演出。
  王思忠(1935—2011),陕西省泾阳县人。1955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学院地理系,中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1958年2月参加工作,1960年2月入党。1958年2月至1961年2月在山丹县第四中学任教,1961年9月至1968年4月任山丹县第二中学教导主任、陈户学校教导主任、山丹矿务局子弟学校教导主任。1978年恢复公职、职务。1978年1月至1996年7月任山丹煤矿子弟学校校长,后任学校党支部书记。
  王思忠是全省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数不多的老二级教员,有丰富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经验。担任山丹煤矿子弟学校(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校长后,一直坚持担任高中和高三毕业班的政治课。为上好课,他大量浏览课外知识,精心备课,循循善诱。连续多年所教的政治课成绩一直名列山丹县、张掖地区前列,受到业界的普遍称赞和肯定。由于过于执着教学工作,以至于一人走路时还自言自语,打着手势。他说话时陕西方言重,底气足,语言急促但很流畅,老师和学生都喜欢听。热爱教育事业,作风严谨,为师生楷模,在师生中很有威信。多次被县教育局、山丹煤矿和甘肃省煤炭管理局评为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
  王怀德(1936—201 1),陕西洋县人。大学学历,中学高级教师。1960年于西北师范学院地理系毕业后,分配至山丹县从事教育工作,执教于山丹四中、东街小学。1972年调陈户中学(学校)任教10余年,知识全面,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文理科均能讲授,常授高中主课课程或高中年级包班。1985年8月至1996年8月在山丹一中任教。1989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善于联系实际讲授课程知识,语言风趣,妙语连珠,学生对他的课乐于接受,吸引力强,效果明显。1993年1月至1997年2月担任山丹县政协副主席、甘肃省政协委员。
  李中行(1937—2003),河南尉氏县人。中学高级教师。1961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同年分配至山丹一中任教。1991年获地级先进教师称号,次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园丁奖”称号。1996年,其论文获张掖地区教委“优秀成果个人三等奖”。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经验丰富,受学生欢迎。
  高崇山(1942—2010),甘肃省古浪县人。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68年毕业于甘肃师范大学外语系俄语专业。1970年在山丹一中任教,担任语文教研组组长,学校教导副主任、主任、副校长,山
  丹县教体局督导室副主任。1982年被张掖地委、行署授予“教育系统先进个人”。
  高崇山坚持上好每一堂课,晚上12点前几乎从未休息过,成为学校语文教学的佼佼者。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他连续13年担任高三年级的班主任,所带高中毕业班升学率普遍较高。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关怀备至,不少学生在他的帮助下完成了学业。担任教导主任、副校长后,多次组织教研组长观摩、指导年轻老师讲课,关心其成长。
  胡凤兰(1944—2008),女,张掖市甘州区人。国家三级演员。自幼受其父秦腔艺人胡文秀的熏陶,喜爱秦腔艺术。1956年参加工作,经艺术学校系统培训、多方拜师学艺,主攻武旦、花旦,供职于民乐县秦剧团、山丹县秦剧团、山丹县农村文化工作队、山丹县文化馆,代表作品有李慧娘《拾玉镯》等。塑造人物形象生动传神,感染力强。退休后仍活跃在市井茶园的秦腔艺术表演舞台上。
  梁琛世(1946—1993),陈户乡西门村人。早年丧父,少年时代在新河公社当通讯员,因公致残,下肢瘫痪。在病榻上学习医学,自修文学,函授读完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课程。系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
  梁琛世1979年在甘肃省《陇苗》杂志发表短篇小说《文俊杰卖粮》,后创作进入高峰,在省级等刊物发表短篇小说《医马》《家庭政变》《两姊妹》《妯娌》,中篇小说《黎明》《落叶归根》《辙迹》等多篇;还发表有历史小说《赤拉逊公案》、报告文学《没有翅膀的鹰》《红杏枝头春意闹》和散文《相思》《野豌豆赋》《故乡》《冬日泰山》等,多部作品获飞天、铜奔马文学创作优秀奖、二等奖。1982年获张掖地委宣传部、地区群艺馆散文征文二等奖和业余创作优秀奖。文学作品集《落叶归根》收录其作品17篇(32万字)。
  王继德(1946—201 1),清泉镇东街村人。1963年毕业于山丹一中初中部,随后因家庭困难辍学务农。1971年招工到山丹耐火厂当工人,同年10月被推荐到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深造。1974年毕业被分配在东乐公社工作。1975年任东乐公社副主任,次年调山丹铁厂任厂办公室副主任、主任。1979年调甘肃省农垦总公司工作,先后任副主任、主任,劳资处副处长,人事处副处长、处长等。参与编纂《甘肃省农垦志》。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王继德始有小说、散文、诗歌、童话作品问世。2006年后出版诗集《山丹丹花开》、童话集《神秘古古国》《蛙宝儿》《西部童话》等文学作品。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