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山丹农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126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山丹农场
分类号: F323.3
页数: 6
页码: 723-728
摘要: 本章记述山丹县山丹农场机构沿革、种植业、农机、水利、教育、文化、卫生。
关键词: 山丹县 山丹农场 农业经济

内容

第一节 机构沿革
  山丹农场始建于1958年,在原山丹县园艺场的基础上筹建而成,同年4月更名为国营四坝农场,是当时山丹县的8个国营农场之一。驻地山丹四坝滩。管理体制上,农场由甘肃省农林厅、张掖地区、甘肃省农垦局、甘肃省农垦总公司管理,更名为农垦11师10团、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2师12团、张掖地区国营山丹农场、甘肃省国营山丹农场。1984年1月,农垦管理体制由张掖地区移交甘肃省农垦总公司统一领导,恢复“甘肃省国营山丹农场”名称。2010年3月组建甘肃亚盛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丹分公司,保留“甘肃省国营山丹农场”的牌子。
  2013年,农场(公司)拥有资产1.8亿元,人口1846人,在册职工445人,离退休职工474人。公司内设综合办公室、计划财务部、审计监察部,组织人事部、特药生产保卫部、基建项目部、企业管理部等7个职能部门,下设7个农业生产队(一分场、二分场、三分场、四分场、五分场、六分场、试验站)、1个畜牧队、1个合资企业(绿源辐照厂)、2个农业服务单位(农业服务公司、青阳口农业服务队)。另在青阳口设青阳口分场,具体管理一、二、六农业分场及畜牧站和青阳口农业服务队。
  第二节 种植业
  1958年建场以来,开荒造田,平整土地,兴修水利,扩大灌溉,增加农业投入,实行科学种田,推广优良品种,调整作物布局,改革耕作制度,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产量、效益不断提高。从1978年开始至1984年,逐步落实农村经济政策,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职工生产积极性提高,呈现出农业增产增收,农场经济全面增长的新局面。2005年,全场总播面积27439亩,是1968年7235亩的3.8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6863亩,总产637.1万公斤,平均单产377.8公斤,单产是1968年的9.1倍,农业总产值2203万元,职工收入18600元,农场经济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都发生变化,农场农业也进入良性循环、稳步发展的新时期。从2007年开始,调整种植结构,高效经济作物、制种作物的引进,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逐年减少。2012年对青阳口分场5000亩耕地实施土地整理建设,申请省级财政资金428万元,完成项目区田间道路建设7.82公里,修建防风林60亩,打机井两眼。2013年粮食种植面积为2005年的四分之一,产量为1.2倍,增产19%,农业总产值达6923.91万元,职工收入27000元。
  粮食生产 农场农业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1989年以来,以效益为中心,因地制宜,调整作物布局,啤酒大麦成为主要粮食作物。
  春小麦 春小麦一直是农场的主栽作物,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科学种田水平的提高,种子的更新,产量随之提高。小麦种植面积最大的年份是1974年,种植面积19095亩,占总播面积19622亩的97.3%,单产56公斤,总产106.7万公斤;单产最高年份是2012年,种植面积1216.04亩,平均单产509.6公斤。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营理念的转变,小麦种植面积逐渐减少,到1994年小麦仅有零星种植,职工口粮依靠市场解决。
  啤酒大麦 大麦始种于20世纪70年代,面积少,主要用作饲料。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啤酒销量的增加,啤酒大麦市场见好。1983年引种,先在青阳口盐碱地上种植。1987年全场大面积推广,成为农场高产、优质、高效作物,每年种植面积在9000亩以上。1992年种植面积大,平均单产378公斤,最高单产550公斤,主要品种为法瓦维特。由于啤酒大麦适应性强,产量高,效益好,1994年全场的粮食作物全部为啤酒大麦,面积达18900亩,占总播面积19932亩的95%,单产334公斤,总产631万公斤,商品率95%,产品畅销于全国主要啤酒厂家。2006年后,啤酒大麦市场疲软,粮食作物效益低,农场调整作物结构,把特种药材作为农场的支柱产业来抓,面积逐年扩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减少。
  经济作物
  胡麻 胡麻从建场就开始种植,以解决职工生活的油品供应问题。由于山丹农业灌溉用水十分紧缺,胡麻大多种在半水地上,只浇底水,没有苗水保证,产量很低。后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胡麻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1990年为胡麻种植面积最多的一年,达3379亩,总产38.3万公斤,平均单产109公斤。胡麻单产水平最高的年份是1998年,种植面积701.5亩,总产99.75吨,平均单产142.19公斤。
  油菜 油菜主要种植在气候相对冷凉,海拔比较高的青阳口地区,产量年际间差异很大,主要以甘蓝型大油菜为主,单产在150公斤左右,1990年是油菜种植面积最大的一年,达131 1亩,总产达20.6万公斤,平均单产157.2公斤,受市场行情的影响,播种面积常年变化。
  特种药材 属省农垦总公司特种药材管理处严格内控的计划种植的经济作物。1994年总公司下达种植指标,农场开始引种,至2013年已有20年的种植历史。随着种植经验的丰富,先进技术的应用,栽培措施的完善,特种药材产量效益逐步提高,已成为农场的支柱产业。
  葵花 葵花是农场的经济作物之一,20世纪80年代种植的主要品种是从内蒙古引进的三道眉变种葵花(黑葵花),茎秆较三道眉低,成熟较三道眉早,一般亩产200公斤左右。2002年引种美国食葵DK1 19,单产水平大幅度提高,一般亩产水平在250—350公斤。到2005年以后,食葵的品种较多,品种主要有5009、3939、3639、丰葵1号等。
  种植结构调整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农场农业一直是“以粮为纲”自给自足的经营方式,产品皆为内销,市场很少流通,限制了经济的发展。1981年省粮食厅、财政厅、农垦局决定,自1981—1985年,农垦系统国营农场免交粮食征购任务,农业税折交代金,为农场种植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利条件。调整结果,粮经作物种植比例由1978年的9.4:0.6调整到2005年的6.2:3.8。在粮食作物中,啤酒大麦占粮食作物面积的99.6%,小麦仅占0.4%,职工口粮以市场调剂解决,实现了农场增效,职工增收。2007年后,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超过了粮食作物,2012年粮经作物比例达2.77:6.23,职工平均亩收入由300—500元提高到500—800元。农场逐步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的啤酒大麦、特种药材和良繁制种基地。
  良繁制种 农场实行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家庭农场管理实行种植、良种、机械作业、灌溉管理、技术措施、产品“六统一”。1996年,青阳口承担四川成都第二农科所的油菜杂交制种、陕西“杂油中心”的油菜杂交制种任务,亩产值511.6—674.2元,比啤酒大麦亩产值331.5元增加179.5—284.3元。1999年开始,蒜薹、萝卜、香菜等的制种面积达1200亩,2005年蔬菜制种面积2576亩。2011年、2012年,青阳口分场分别给北京德瑞公司流转5000亩和7000亩地进行食葵杂交种植,2013年给酒泉天葵有限责任公司流转2244亩地进行食葵杂交种植,效益明显。
  设施农业 2009年4月,将场区公路两旁,场部至三分场一线戈壁荒滩,通过挖石填土,统一规划设计,集中连片建成43座葡萄日光温室大棚,定植34个棚的反季节鲜食红地球葡萄苗木,配套建成43个管理房,每个大棚安装架设保温棉帘卷扬机、滴灌设施、通电、通路。2010年春季定制剩余9个棚的果苗,架设安保电子围栏,外围营建了防风林带。2012年开始挂果。
  第三节 农机
  从建场初期至2013年,农机发展经历了农机专业化、机农合一、机手合一、农机专业合作社四种管理体制的演变。
  1989年,调整农机管理机构,四坝滩地区为农机公司,青阳口的农机水电合并为机电队。家庭农场兴办后,允许自主经营,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大条田内出现“花花田”,不便于机耕,也不适合喷药等田间管理。药害等问题发生后,导致家庭农场之间产生矛盾。“花花田”机车作业空行空转多,磨损大,故障多,成本高,效益低,动摇了机务人员的积极性,作业质量下降。1996年为解决家庭农场土地承包与农业机械化之间的矛盾,农场实行作物按井灌区统一布局,规范化种植,机车由队统一调配,解决了“花花田”和农机作业质量的矛盾。
  1997年,将大中型拖拉机20台、小型拖拉机13台、推土机3台及犁、圆盘耙、播种机、镇压器、收割机、平地机等机车作价一次性转由个人经营,机车及农机具资产全部私有化。每万亩耕地配备拖拉机6—8标准台。3500—4000亩谷物配套大型收割机1台。农机公司和机电队负责对车组人员统一管理,负责作业区域的调配、燃油和维修材料的供给。车组负责全年度各作业层次的完成,保证农机作业质量。2007年,农场为减员增效,将农机公司和场水电管理站合并成立农业服务公司。至2013年拖拉机每标准台年工作定额为10000标装亩。
  机械装备 农场的主要生产手段是农业机械,建场伊始,逐步购进农机具设备,经不断更新换代,农业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
  1983年农场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0台,小型拖拉机6台,谷物联合收割机8台,农机总动力1325.6千瓦,配套农机具60台件。1985年,国家对国营农场基本建设投资实行“拨改贷”制度,不再列农机具设备专项投资,农机具由企业自筹资金购置。自筹资金来源,主要有农机具设备折旧留成,农机具大修留成结余,财务包干结余,利润留成和农机具作价处理收入等。1997年后,农机具产权转让个人经营后,产权归个人所有,农机具设备的更新购入资金来源主要是个人自筹、银行贷款和每年提留积累的更新基金、大修提成等。2004年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3台,小型拖拉机30台,谷物联合收割机8台,农机总动力1704千瓦。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有机引犁8台,圆盘耙16台,播种机16台,镇压器16台。小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有:机引犁25台,耙4台,覆膜穴播机21台。种子加工机械有:包衣机1台,种子清选机8台。2013年,为农场农机作业服务的山丹县裕陇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 1台,谷物联合收割机2台,农机总动力1058马力,大中型拖拉机配备农机具有:机引犁6台,圆盘耙8台,缺口耙4台,播种机8台,镇压器8台。
  农机管理 1989以来,按照《山丹农场农机管理制度》,农机管理工作由作业量、耗油量的一般管理向田间作业、技术保养、机具维修、油料管理、技术档案等标准化管理推进。1989年、1994年,农场两次被农业部授予“农机标准化管理先进单位”的称号。
  根据农时季节和拖拉机的具体技术状态安排修理,坚持经常对机具进行全面检查,对磨损的零部件及时进行修理更换,不带病作业,保障使用周期。对技术状况差,设备老化,使用年限已久,大修费用已超过原机价值60%以上的机械,按程序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报废申请,进行及时更新,1990—2004年选型配套收割机4台、占80%,配套农机具18台件,更新拖拉机7台。至2013年,更新1204拖拉机2台,1004拖拉机2台,新购纽荷兰1804拖拉机1台,配套农机具更新缺口耙3台套,四铧翻转犁4台。
  1997年,对场属农业机械进行产权整体有偿转让,农机具转让给个人经营。2013年,为加大农机对农业生产服务的力度,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以四坝滩为试点,职工以物折资、以资入股,成立裕陇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四坝滩1.5万亩耕地的作业任务。服务公司负责合作社作业进度、作业质量的监管工作。
  第四节 水利
  从建场开始就十分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1984—1995年,平均每年投入建设资金15.7万元。1996—2013年,平均每年投入建设资金85.19万元。用于水利建设的资金有1235.33万元,占总投资额7775万元的15.9%。
  渠道建设 建场初期,农业灌溉完全依属马营河河水灌溉,河水来源于山丹白石崖和李桥水库。当时正值李桥水库修建和西干渠向下延伸,凡白石崖引水工程,李桥水库修建工程,西干渠向下延伸工程,统称场外水利工程;西干渠以下进入农场的支、农、毛渠配套工程建设统称场内水利工程。
  场外工程建设 建场迄今,向场外水利工程投资112.47万元,其中用于李桥水库建设的工日18万个,农场以资抵工的方式投入资金47.15万元;用于白石崖引水工程建设投入资金65.32万元。其资金来源在国家基本建设投资中支出48.07万元,农场自筹资金64.4万元。
  场内工程建设 投入资金1122.86万元,其中河灌区渠系配套投入20.44万元,井灌区打井及配套建设投入1 102.42万元。河灌区场内工程,建场初期,农场为引水灌溉,曾建引水土渠三条,长4公里,挖土方量1.2万立方米,用于引河水灌溉。由于渗漏十分严重,水的利用率很低。为提高水的利用率,从1983年开始至1992年,新建支渠1条,农渠2条,共长7167米,全部用水泥砼槽砌底,水泥预制块砌边。支渠长1500米,输水流量1立方米。农渠长5667米。支渠直接与马营河西干渠接通,农渠与地头毛渠接头,减少了河水的渗漏损失,水利用率明显提高。从1983年开始至2013年,经多年的配套建设,机井输水农渠全部由预制砼槽衬砌或以管代渠输水。配套防渗渠道47450米,农田输水毛渠427720米,机井保灌面积达90%以上。
  灌区 山丹农场是灌溉农业。以井灌为主,其次是河水灌溉,因所处地理位置、水源不同,分为四坝滩和青阳口两大灌区
  井灌区 四坝滩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1989年以后,为缓解农业灌水紧缺的矛盾,在注重作物布局种植结构调整的同时,自筹资金400万元,新打和更新150米以下的深井机井3眼。1995—2012年,平均每年更新或新打机井在1—2眼。至2013年正常投运机井30眼,平均单井出水量120方/小时,总出水量3600方/小时。
  青阳口以井灌为主,1969年开垦建设,至1990年打井14眼,平均单井出水量83方/小时,总出量1080方/时,保灌青阳口8000亩的农田。由于成井较浅,水位逐年下降,单井出水量锐减,且机井水矿化度日趋严重,导致农田盐碱化,不能保苗,大片耕地出现弃耕。为解决灌溉用水问题,依靠科技,钻打100米以下深井,封闭浅层矿化度高的水层,提取深层优质水源灌溉农业。1990年以来,自筹资金320万元,用于新打更新机井17眼。1990—2005年,平均每年打井都在1—2眼。到2005年,正常投入运行的17眼。2005—2013年,正常投入运行22眼。平均单井出水量116方/小时,总出水量1987方/小时,保灌面积15000亩。
  河灌区 为农场第三生产队。系马营河李桥水库灌区,每年计划配水面积4200亩,实际保灌只有60%左右,仅能保证2000亩左右的农田三个苗水一个底水、800亩林地3—4个水的灌溉。
  生活用水 从建场到20世纪70年代末,农场居民点一直饮用涝池水,人畜共饮,极不卫生。1980年在场部修建第一座容量为50方的水塔,并在输水管路上建有4个供水点,解决了场部机关及试验站的供水问题。到1995年,全场建起水塔5座,四坝滩每个生产队都有1个水塔,青阳口在水质较好的5号井建水塔1个,管道直通各队居民点,供水管道直通居民家中,全场职工全部用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2010年后,输水管路锈蚀严重,跑、漏、断管现象时有发生,自来水供应时有时无,给职工正常生活用水造成极大不便。2011年,农场特申请国家农村饮水工程项目。工程于2012年4月实施,8月底竣工,总投资101.15万元(中央投资74.6万元,省级配套9.50万元,群众自筹17.05万元),新打200米深机井1眼,安装200QJ32-117/9深井电潜泵1套。解决了农场场部、三队、试验站、五队、砖厂共5个居民点、1700人饮水安全问题。该人饮工程的实施,提高了职工的生活指数。
  第五节 教育 文化 卫生
  教育 农场子弟学校是农场为解决职工子女的基础教育问题,因陋就简办起的学校。1958年建场后只设初级小学,教师主要从有文化的干部和文化水平较高的职工中选用。1968年以后,随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支边建设来农场,农场职工的文化结构发生变化,农场从来自青岛、天津、兰州的高、初中毕业生中选拔优秀青年任教。1970年在青阳口设立分校,1971—1976年增设初中班和高中班。1978年后,知识青年大量返城,造成教师队伍缺额。为保证农场职工子女就学需要,从本场职工子女中和社会上招聘部分教师。1995年因生源不足,高中班撤销。1999年建起教学大楼。2001年9月,位奇镇东湾村小学并入农场学校。学校为全日制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青阳口分校为小学一、二年级。2005年在校学生325名。2006年,全场共有中小学教师33人,其中中学教师15人,小学教师18人。2007年5月,农场学校的资产、人员整体移交到山丹县政府管理,教师被编入事业编制,名称变更为山丹县农场学校。
  农场学校设中学部和小学部。中学部分文、理科两个教研组,小学部分高年级、低年级两教研组,每周星期四下午为教研组活动时间。提倡同科教师互相听课,克服课堂教学中“满堂灌”、多而杂和随意性大的缺点,尝试运用启发式、少而精、讲练结合的教法。广泛开展课外活动,组织各种兴趣小组,调动学生学习性,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利用周末和课外活动时间组织文学、摄影、美术、音乐、舞蹈、球类、书法等兴趣小组,办手抄小报、组织文艺会演、书法绘画摄影展览,和张掖农场学校开展校际球类交流等活动。利用《山丹农场报》开辟学生创作天地,刊登学生习作。中考中,农场学生多次取得山丹县初中会考第一名的成绩。
  文化
  文体活动 1992年,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中国农垦创建50周年,省农垦总公司举办“南泥湾精神放光芒”文艺调演活动,农场自编自演的《赞农垦》获省农垦总公司文艺演出二等奖。每年的国庆、元旦、春节均组织文艺会演活动,以基层为单位,自编自演,内容有舞蹈、快板、说唱、相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反映职工文化生活,歌唱好人好事。获奖节目还去青羊口分场、畜牧队等边远地方慰问演出。1990—1995年,先后演出20多场,组织“元宵”灯展5次。农闲季节,结合节日活动,举办交谊舞会, “卡拉OK”歌咏比赛等文艺活动。1996—2000年,邀请山丹县歌舞团、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张掖农场来场演出4场,位奇镇、高寨村社火队演出2场。2008年10月,举办庆祝建场50周年大型文艺会演活动,邀请山丹县剧团、南街社区居民秧歌队来场演出。201 1年6月,举办庆祝建党90周年大型文艺会演活动,各基层单位排练选送舞蹈、独唱、乐器演奏、合唱等节目。在机关场部和生产连队建有简易篮球场,经常开展职工业余体育活动。后各生产队居住人员逐步搬到场部,职工业余体育活动集中到文化广场。
  1989—2013年,利用五一、冬季农闲季节,进行经常性的篮球、长跑、拔河、乒乓球、田径、象棋、齐步走、台球、踢毽子等体育比赛,丰富职工文化生活。
  电影广播电视 1986年购进1套35毫米甘光产放映机2部,配套1台1.2千瓦汽油发电机,增加片源及节目量,职工能够及时看到新片。后随着电视机逐渐普及,20世纪90年代初电影放映减至1人,年放映60场左右,1993年停放。
  1996年,农场四坝滩各单位开通闭路电视,电视节目由山丹县广播局转播,能收看中央及地方14个电视台播放的节目。2000年青阳口分场安装闭路电视。2002年电视节目由光缆传送,能收看30个电视台的节目。至2013年,职工家庭普遍都有数字高清电视,收看60多个电视台的节目,大多数职工家庭有宽带网络,电脑成为新的时尚。
  卫生 1958—1963年,农场医院有医护人员6人,门诊只处理一般的常见病。1964年后,医院改名为“卫生队”,有职工20人,其中医护人员16人。1974年改名为职工医院。1975年重新修建,有医护人员9人。2004年10月,医院进行改制,由个人承包经营,设备一次性由农场作价给个人。医院大夫、护士由承包人聘任,工资待遇承包人决定,农场按职工人数划拨职工补助医疗费,由医院支付,农场职工在医院看病。改制后,医院有医护人员5人,其中医生3人,护士2人。2005年随着农场整体的规划建设,为改善职工医院的环境条件,为便于供暖供水,职工医院兴建在农场的中心地带,建筑面积161平方米,为砖混结构平顶房。2006—2013年,对辖区居民开展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开展以健康教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高血压病管理、糖尿病管理、卫生监督协管服务、重型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为内容的公共卫生服务。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