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畜牧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12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畜牧业
分类号: F326.3
页数: 3
页码: 714-716
摘要: 本节记述山丹县山丹马场畜牧业,其中包括了畜牧养殖、畜种改良、草场建设、草原围栏、退牧(耕)还草。
关键词: 山丹县 山丹马场 畜牧业

内容

畜牧养殖
  马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马场马的饲养量每年在7000匹左右,其中1977年存栏1.29万匹,1988年存栏7743匹,1990年存栏6644匹。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国防装备现代化程度和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军马和农业役用马需求量下降,马匹销售市场日趋萎缩,马场的养马业陷入困境。2013年全场存栏马3146匹。到2013年的20多年时间,养殖量一直在3000匹左右,主要是为国家保存山丹马的马种,由此国家每年投资500万元左右。
  牛 牦牛饲养量占90%%以上,另有部分奶牛、黄牛等改良牛。1994年,场区养牛19659头。1998年牧业改革后,职工家庭养牛呈小群混养方式,出现品种混养、近亲繁殖现象,造成品种退化、生产性能下降。1999年养牛18603头。2002年,为促进场区家庭舍饲养牛业发展,总场牧业公司将743头基础褐母牛作价转让给110户职工,少量流向社会。年末场区新疆褐牛存栏数1 100余头,数量有所下降。2004年养牛16734头。2009年养牛2641 1头。2013年达32173头。在市场销售价格的拉动下,牛的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养殖效益明显,牧业生产经营效益增长。
  羊 以传统藏绵羊养殖为主。1994年,场区养羊31634只。1998年,场区牧业改革由承包租赁转为产权转让。1999年养羊24889只。2003年,羊只产权全部转让给经营户,职工生产性提高,生产规模逐年扩大。羊只发展快,导致近亲繁殖品种退化,草场过载,生产性能降低。为解决上述弊端,改良品种,推广和建设舍饲养殖示范基地。一场十队、二场六队投入50多万元,建成养殖基地两处,饲养小尾寒羊260只。2004年养羊16045只(一场2500只、二场8000只、三场365只、四场5100只、其他单位80只)。2009年养羊40779只。2013年达42319只。羊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养殖效益明显。
  鹿 1985年,二场将养殖的40多头祁连山马鹿移交给三场,三场从东北引进马鹿、梅花公鹿等,隔离配种,鹿的繁活率提高,有利于鹿的驯化工作,30多年养鹿总数一直保持在300头左右。
  1990—2013年,场区畜牧业实现利润19948.50万元。
  畜种改良
  马改良 1997年引进优良乘用型种公马,以阿拉伯马、英纯血马和顿河马为父本,以山丹马为母本,用引进的阿拉伯马冻精与山丹马杂交改良,输配150匹次,受胎31匹,受胎率20.67%,培育出适应性强、身材高大、速力优良、遗传性稳定、身态俊美的杂一代新品种阿丹、英丹、顿丹马,以满足国内旅游市场骑乘、竞技用马需求,提高场区养马业的经济效益。1998年繁殖成活阿丹杂一代马驹21匹,克服了山丹马较粗糙笨重的缺点,在香港召开的“1998世界华人发明博览会”获金奖。2003年,引入英纯血种公马和阿拉伯种公马4匹、顿河种公马3匹,进行山丹马的改良,对400匹山丹马的基础母马进行配种,次年产驹240匹(山丹马驹95匹,各类杂一代马驹145匹)。2013年,提取制作孕马血清,马血清(骟马血清、破伤风血清和孕马血清)研发和生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经过十多年的改良,受胎率和繁活率逐年提高,生产杂一代马518匹,全场现有各种改良马匹3000多匹。
  牛改良 为解决场区牦牛品种退化和生产性能降低问题,引导家庭舍饲养牛品种改良,总场引进野牦牛或半血野牦牛冻精,对本地牦牛进行提纯复壮,提高生产性能;引进黄牛优良公牛与牦牛杂交,生产犏牛,进行舍饲育肥后出售。2000年,三场对新疆褐牛进行冷冻胚胎移植试验,利用皮埃蒙特公牛细管冻精对27头新疆褐母牛进行冻配,受胎7头,受胎率25.9%。2004年,一场从青海引进半血野牦牛冻精和公牛对场区牦牛提纯复壮小群试验,其后代适应性强、生产性能好、经济效益明显,牧工认知度高。
  羊改良 1994年,一、二场进行莱斯特公羊与藏羊杂交试验,羔羊离乳后平均体重28.2公斤,体高66.2厘米,杂交优势明显。2000年,一场引进无角陶塞特、萨福克良种羊冻精250颗粒,冻配藏母羊70只,产改良羊羔14只。2004—2006年,一场、二场分别引进优质肉羊品种波德代和陶塞特对藏羊、小尾寒羊杂交改良,优势明显。
  草场建设 山丹马场地处西大河和山丹河等众多河流的上游,海拔高,气候寒冷,植被牧草生长缓慢,生态环境脆弱,保护环境一直面临着很大压力。20世纪90年代,由于生存压力,开垦草原9.17万亩用于油菜种植,致使草场严重退化,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增加。从2000—2013年,企业在自身经营困难的情况下,推动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争取资金支持马场自然保护站对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管理和保护。
  草原围栏 为加强草原管护,减轻草场过载、解决草场退化、管理粗放、草原利用率低等问题,重点在1997—2000年、2003—2013年进行草原围栏。一、二、三场投资367万元,建成草原围栏72万米,冬季草场和中心草原围栏面积32万亩,草原得到合理保护利用,亩产草量提高22%—25%。
  退牧(耕)还草 1994年,一、二场退耕6400亩,播种“老芒麦”等优良牧草,供牲畜过冬。2000年,一、二场退耕还草1.24万亩。2003—2007年,完成退耕还林、荒山造林7.2万亩。退耕还林主体部分在自然环境较为恶劣,职工收入较低的四场,对保障职工生活起到很大作用。2005年完成退耕还林6000亩(二场4000亩、三场2000亩),补植1.23万亩,退耕还林、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自然植得到恢复。
  2009—2010年退牧还草70万亩,其中禁牧50万亩(一场10万亩、二场27.5万亩、四场12.5万亩),休牧20万亩(一场16.71万亩、三场3.29万亩),补播改良20万亩(一场4.25万亩、二场8万亩、三场1.75万亩、四场6万亩)。项目围栏总投资1600万元(国家投资1180万元、配套420万元)。2010—2013年补播改良草场30万亩。
  场区移交后,用于退耕还林等环境保护生态的投入6067万元,实施退耕还林8.2万亩,退牧还草100万亩,在草原退化严重区域补播改良草场30万亩。2000—2013年,新建、维修网围栏160万米,企业为职工折价转让旧网围栏约1.1万米,场区冬季草场围栏率87%以上,走出一条生态环境和企业经济协调发展之路。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