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编 山丹马场 山丹农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118
颗粒名称: 第三十六编 山丹马场 山丹农场
分类号: F324.1;F327.42
页数: 18
页码: 711-728
摘要: 本编记述在山丹的中央企业有中国农业发展集团管理的山丹马场,省属企业有甘肃省农垦局(农垦总公司)管理的国营山丹农场(甘肃亚盛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丹分公司)。
关键词: 山丹县 山丹马场 山丹农场

内容

在山丹的中央企业有中国农业发展集团管理的山丹马场,省属企业有甘肃省农垦局(农垦总公司)管理的国营山丹农场(甘肃亚盛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丹分公司)。
  山丹马场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冷龙岭北麓、山丹县南境的大马营草滩,与甘肃、青海两省的6个县毗邻。东与永昌、肃南县接壤,西以童子坝河与民乐县隔河相望,南以祁连山冷龙岭与青海省门源、祁连两县为界,北与山丹霍城镇、大马营乡为邻。全场总面积2192.54平方公里,合328.54万亩。其中,牧草地119.5万亩,耕地37.5万亩,林地69.9万亩,疏林草地68.8万亩,其他水域面积、建设用地2.84万亩,难利用地30余万亩。
  大马营草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牧草丰茂,自汉代始即为养马屯兵之要地,但多因战乱而时兴时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多年的经营建设,山丹马场牧业、种植业、工副业生产发展很快,为国家做出卓有成效的贡献。到1990年,全场存栏马6644匹,存栏牛23379头,存栏羊46798只,成为影响较大的军工企业。2001年9月,山丹马场由军队移交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管理,实现由军队保障性企业向社会化企业、由军工企业向畜牧企业的历史性转变。2013年,山丹马场由中国农业发展集团管理。
  国营山丹农场位于山丹县位奇镇与清泉镇的交界地带。依据地势、气候、生长期的差异,农业分四坝滩和青阳口两个不同类型的生态区,驻地山丹四坝滩。场部距312国道线和山丹县城5公里、连霍高速公路和兰新铁路山丹站8公里。山丹—马营公路从场门经过,交通便捷。位于青阳口滩的青阳口分场地处山丹县城东南,北临内蒙古阿拉善右旗,东与金昌市接壤,距场部驻地40公里。青阳口方圆数十公里无工业污染,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独特,是农场的良种繁育和商品粮油生产基地,连霍高速、陇海铁路横贯全境,青阳口火车站设在分场驻地附近,交通便利。
  山丹农场土地面积15.13万亩(耕地3万亩、草场11.3万亩、林地0.15万亩),其中四坝滩2.43万亩,青阳口分场12.7万亩。农场主要为灌溉农业,以井灌为主。农业是农场的主导产业,农业的丰歉直接关系到农场的生存与发展。1989年以来,农作物种植未发生大的变化,主要有啤酒大麦、种子繁育、小麦、药材、油菜、胡麻、食用葵花和蔬菜制种等;畜牧业以猪、牛、羊等繁殖育肥为主。
  第一章 山丹马场
  第一节 历史沿革
  秦汉至中华民国时期 《五凉志·沿革》载:“汉阳大草滩即指古之大马营草滩,东自永昌高古城堡,西至民乐永固堡,南屏祁连,而大马营草滩正处祁连、胭脂两山间。”境内扁都口、平羌口、白石崖等要隘,控扼甘青交通。历代政府多在此设立牧场(牧监或牧师苑),修筑城堡,屯兵戍边。
  秦汉之际,为月氏、匈奴牧地,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过焉支山,破匈奴,西汉政府于大草滩置军堡,屯兵驻守,并设牧师苑,牧养官马。
  东汉光武帝时,汉阳有流马苑,由羽林郎兼领。晋永和中,前凉张祚以汉阳守马牧改永固为祁连郡。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北凉,“定秦陇,立牧地于河西,马多至二百万匹。”(《甘肃通志稿·军政五·马政》)
  隋炀帝于大业五年(609年)六月,至张掖,登焉支山,会见突厥及西域王公使者,并在青海与大马营草滩设牧监,孳养马匹。
  唐初,由于战乱,大草滩马匹荡然无存,唐太宗集中从突厥缴获的2000匹马和隋政府留下的3000匹马,移于陇右一带,兴办马场。《甘肃通志稿》载:“祁连大草滩在唐代养马最多时期即逾七万匹以上。”安史之乱后,吐蕃乘虚侵扰陇右,“监牧三百所皆失”,位于大马营草滩的“汉阳监”,亦未能幸免。
  明代洪武三十年(1397年)置太仆寺于陕西、甘肃。大马营草滩联结永昌卫、山丹卫和甘州左卫,为官营之重要牧地。到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设陕西、甘肃二苑马寺,寺统六监,监统四苑,甘肃苑马寺中甘泉监之广牧苑、祁连监之古城苑、武威监之洪水、和西、大川、宁番苑各占有大马营草滩之一部。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巡抚唐泽以其地重要,奏请设兵800名,马500匹,并增修各要隘险口。
  场内烽堠墩台,军垒营房设施,草创于汉武帝开拓河西之时,乃瞭望守备所必要,而较大规模地营建牧监厩舍及烽堠设施,明代为盛,大马营堡则重建于洪武八年(1375年)。
  清康熙八年(1669年),重筑马营城堡。康熙十年(1671年),设马营墩守备,以资守望。雍正十一年(1733年),陕西总督刘於义奏请于大草滩设马厂1处,由甘州提标经理。到嘉庆六年(1801年),大马营马厂孳生马达1.8万匹,次年仍有马1.57万多匹,后因朝政腐败,马厂也随之衰落。
  民国二年(1913年),大马营游击裁撤,官马由甘州提督派员经理。民国八年(1919年)归陆军部军牧司管辖。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五月,军政部筹设甘青牧场,定山丹大马营为场址,名“军政部甘肃省合办山丹军牧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国民政府颁布《十年马政生产计划》,分别呈报军政部及甘肃省政府备案,并勘定场界,绘图呈报。经军政部与甘肃省政府批准,从松山赶来母马1000匹,废弃10年的大马营马场复归中央政府经营。民国三十一年(1943年)春,军政部改大马营分场为山丹军牧场,直属军政部。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五月,马场始孳牧牛羊。嗣后,河西各县交的“抵丁马”陆续补充,各种杂劣马匹同厩混牧,数量与质量均无显著发展。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六月,山丹军牧场改隶联合勤务总部。7月,在兰州成立西北马政局,负责督察西北各马场。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某部,遵照上级电示,进驻马场,时有官兵605人,养马9763匹(基础母马4085匹),牛59头,羊2305只。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场建制经历了多次大的变更。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山丹军马场与西北军区后勤部第一军马场(1949年9月—1956年12月)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二兵团三军接收马场,先隶属西北军区军牧部,后归总后勤部领导。1950年1月,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山丹军马场。自1954年8月1日起,马场实行企业化管理,同年改称西北军区后勤部第一军马场。1950年初,场部下设牧务、农事、总务三科,基层有5个牧务站。
  二、国营山丹牧场(1957年1月—1961年5月)
  1957年3月,山丹马场由总后勤部移交农垦部管理,改名国营山丹牧场,为农牧企业。总场场部机关设党委办公室、场长办公室、经营办公室、工业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和基建、计财、粮食、供销、福利5科与工会,下辖10个分场及机械修配厂和农垦大学。
  三、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丹军马场(1961年6月—1966年8月)
  1961年6月,国务院批示山丹军马场重新收归军队,由总后勤部管辖,为中央直属企业。8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山丹军马场。场部设政治部、行政办公室及计财、劳动工资、军马兽医、农机、供销、粮食、基建诸科和工会,场直单位有综合加工厂、修配厂、职工医院,总场下辖7个分场。
  四、总后勤部青藏办事处军马局与总后勤部西安办事处军马局(1966年9月—1975年12月)
  1965年8月,总后党委为加强对直属军马场的领导管理,在白城子、大同、青藏办事处各组建一个军马管理局,负责管理所属马场,建制归办事处,业务受总后军马部领导。局机关设政治部、行政办公室及计划财务、物资供应、生产基建、管理4处和科研所,并将山丹军马场下属各分场划为3个团级场,一、四分场合并为军马一场;二、六分场合并为军马二场(五分场前已并入六分场);三、七分场合并为军马三场。1968年元月,筹建军马四场。是时,山丹4个马场直属军马局管理。
  1973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将山丹场区沿祁连山北坡的11条沟(白石崖沟除外)作为门源、祁连县和山丹军马场三家的共牧区。
  五、兰州军区军马总场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后勤部马场管理局(1976年1月—2001年9月)
  1975年10月,组建兰州军区军马总场。兰州军区军马总场具体管理工作由兰州军区后勤部负责,总场下辖山丹军马一、二、三、四场和机械厂5个团级单位和总场中学、医院、电厂、科研所4个营级单位。总场机关编制政治部、行政办公室及计划财务、农机、畜牧、基建、物资、供销5处和人民武装部。
  1986年12月,军马总场改为兰州军区后勤部马场管理局。局机关有政治部、行政办公室及计财、农业、畜牧、工业、科教、劳资、供销7处。局下辖山丹军马一、二、三、四场和机械厂、局中学、科研所、职工医院等团级单位和电厂。
  六、中国牧工商(集团)时期(2001年9月—2013年7月)
  2001年9月,马场管理局由军队移交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更名为甘肃中牧山丹马场总场,实现了由军队保障性企业向社会化企业的历史性转变(管理体制仍沿用军队时期的模式)。2002年3月,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甘肃中牧山丹马场总场”。总场机关部门由14个缩减为10个(党委办公室、场长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金融部、生产管理部、投资管理部、稽核部、安全保卫处、社会事务处、工会筹建办),牧业连队由18个合并为13个。2004年7月,设立张掖市人民政府驻山丹马场办事处,市公安、民政、人社、国土、交通、税务、工商、旅游局分别在马场设立分局,总场下设一、二、三、四场及王家庄、长山子、山丹、张掖馨园四个社区管理委员会,担负场区社会事务管理。随后启动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马场内部保卫机构移交张掖市公安局,教育系统整体移交山丹县,山丹马场结束了57年企业办社会历史。2006年中牧集团隶属关系变更为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
  七、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时期(2013年7月—)
  2013年7月,根据企业重组要求,山丹马场作为中国农业发展集团二级企业,由中国农业发展集团直接管理,原有机构不变,下辖一、二、三、四场,油脂公司、食品公司、酒业公司等7个企业和自然保护站、农牧研究所、职工医院、兰州干休所、张掖馨园社区、王家庄社区、山丹社区等7个事业单位。化肥厂、机械厂租赁经营,马场电力局移交国家电网张掖电力公司。
  山丹马场总场驻地大马营南王家庄。一场驻九碗泉,二场驻刘家老庄,三场驻甘泉子,四场驻头坝河,机械厂驻王家庄。
  第二节 畜牧业
  畜牧养殖
  马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马场马的饲养量每年在7000匹左右,其中1977年存栏1.29万匹,1988年存栏7743匹,1990年存栏6644匹。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国防装备现代化程度和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军马和农业役用马需求量下降,马匹销售市场日趋萎缩,马场的养马业陷入困境。2013年全场存栏马3146匹。到2013年的20多年时间,养殖量一直在3000匹左右,主要是为国家保存山丹马的马种,由此国家每年投资500万元左右。
  牛 牦牛饲养量占90%%以上,另有部分奶牛、黄牛等改良牛。1994年,场区养牛19659头。1998年牧业改革后,职工家庭养牛呈小群混养方式,出现品种混养、近亲繁殖现象,造成品种退化、生产性能下降。1999年养牛18603头。2002年,为促进场区家庭舍饲养牛业发展,总场牧业公司将743头基础褐母牛作价转让给110户职工,少量流向社会。年末场区新疆褐牛存栏数1 100余头,数量有所下降。2004年养牛16734头。2009年养牛2641 1头。2013年达32173头。在市场销售价格的拉动下,牛的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养殖效益明显,牧业生产经营效益增长。
  羊 以传统藏绵羊养殖为主。1994年,场区养羊31634只。1998年,场区牧业改革由承包租赁转为产权转让。1999年养羊24889只。2003年,羊只产权全部转让给经营户,职工生产性提高,生产规模逐年扩大。羊只发展快,导致近亲繁殖品种退化,草场过载,生产性能降低。为解决上述弊端,改良品种,推广和建设舍饲养殖示范基地。一场十队、二场六队投入50多万元,建成养殖基地两处,饲养小尾寒羊260只。2004年养羊16045只(一场2500只、二场8000只、三场365只、四场5100只、其他单位80只)。2009年养羊40779只。2013年达42319只。羊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养殖效益明显。
  鹿 1985年,二场将养殖的40多头祁连山马鹿移交给三场,三场从东北引进马鹿、梅花公鹿等,隔离配种,鹿的繁活率提高,有利于鹿的驯化工作,30多年养鹿总数一直保持在300头左右。
  1990—2013年,场区畜牧业实现利润19948.50万元。
  畜种改良
  马改良 1997年引进优良乘用型种公马,以阿拉伯马、英纯血马和顿河马为父本,以山丹马为母本,用引进的阿拉伯马冻精与山丹马杂交改良,输配150匹次,受胎31匹,受胎率20.67%,培育出适应性强、身材高大、速力优良、遗传性稳定、身态俊美的杂一代新品种阿丹、英丹、顿丹马,以满足国内旅游市场骑乘、竞技用马需求,提高场区养马业的经济效益。1998年繁殖成活阿丹杂一代马驹21匹,克服了山丹马较粗糙笨重的缺点,在香港召开的“1998世界华人发明博览会”获金奖。2003年,引入英纯血种公马和阿拉伯种公马4匹、顿河种公马3匹,进行山丹马的改良,对400匹山丹马的基础母马进行配种,次年产驹240匹(山丹马驹95匹,各类杂一代马驹145匹)。2013年,提取制作孕马血清,马血清(骟马血清、破伤风血清和孕马血清)研发和生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经过十多年的改良,受胎率和繁活率逐年提高,生产杂一代马518匹,全场现有各种改良马匹3000多匹。
  牛改良 为解决场区牦牛品种退化和生产性能降低问题,引导家庭舍饲养牛品种改良,总场引进野牦牛或半血野牦牛冻精,对本地牦牛进行提纯复壮,提高生产性能;引进黄牛优良公牛与牦牛杂交,生产犏牛,进行舍饲育肥后出售。2000年,三场对新疆褐牛进行冷冻胚胎移植试验,利用皮埃蒙特公牛细管冻精对27头新疆褐母牛进行冻配,受胎7头,受胎率25.9%。2004年,一场从青海引进半血野牦牛冻精和公牛对场区牦牛提纯复壮小群试验,其后代适应性强、生产性能好、经济效益明显,牧工认知度高。
  羊改良 1994年,一、二场进行莱斯特公羊与藏羊杂交试验,羔羊离乳后平均体重28.2公斤,体高66.2厘米,杂交优势明显。2000年,一场引进无角陶塞特、萨福克良种羊冻精250颗粒,冻配藏母羊70只,产改良羊羔14只。2004—2006年,一场、二场分别引进优质肉羊品种波德代和陶塞特对藏羊、小尾寒羊杂交改良,优势明显。
  草场建设 山丹马场地处西大河和山丹河等众多河流的上游,海拔高,气候寒冷,植被牧草生长缓慢,生态环境脆弱,保护环境一直面临着很大压力。20世纪90年代,由于生存压力,开垦草原9.17万亩用于油菜种植,致使草场严重退化,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增加。从2000—2013年,企业在自身经营困难的情况下,推动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争取资金支持马场自然保护站对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管理和保护。
  草原围栏 为加强草原管护,减轻草场过载、解决草场退化、管理粗放、草原利用率低等问题,重点在1997—2000年、2003—2013年进行草原围栏。一、二、三场投资367万元,建成草原围栏72万米,冬季草场和中心草原围栏面积32万亩,草原得到合理保护利用,亩产草量提高22%—25%。
  退牧(耕)还草 1994年,一、二场退耕6400亩,播种“老芒麦”等优良牧草,供牲畜过冬。2000年,一、二场退耕还草1.24万亩。2003—2007年,完成退耕还林、荒山造林7.2万亩。退耕还林主体部分在自然环境较为恶劣,职工收入较低的四场,对保障职工生活起到很大作用。2005年完成退耕还林6000亩(二场4000亩、三场2000亩),补植1.23万亩,退耕还林、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自然植得到恢复。
  2009—2010年退牧还草70万亩,其中禁牧50万亩(一场10万亩、二场27.5万亩、四场12.5万亩),休牧20万亩(一场16.71万亩、三场3.29万亩),补播改良20万亩(一场4.25万亩、二场8万亩、三场1.75万亩、四场6万亩)。项目围栏总投资1600万元(国家投资1180万元、配套420万元)。2010—2013年补播改良草场30万亩。
  场区移交后,用于退耕还林等环境保护生态的投入6067万元,实施退耕还林8.2万亩,退牧还草100万亩,在草原退化严重区域补播改良草场30万亩。2000—2013年,新建、维修网围栏160万米,企业为职工折价转让旧网围栏约1.1万米,场区冬季草场围栏率87%以上,走出一条生态环境和企业经济协调发展之路。
  第三节 农业
  种植业 山丹马场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长期遭受干旱、干热风、高温、早霜冻等自然灾害影响,农业生产极不稳定。
  种植业是山丹马场资金积累的主要来源,是企业的支柱产业。20世纪80年代,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场区农业生产是以生产连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经营模式,主要经济指标为播种面积、品种、产量、费用支出和上缴利润,农业职工每月领取基本工资,年底以超产利润和直接责任大小二次分配所得报酬,农业生产发展相对稳定。进入90年代末期,场区农业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两田制”(生活田、经营田)经营模式基本稳定,扶持职工走科技兴农之路,更新农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灌溉,生产经营稳步发展。从2007年开始,国家农机补贴、粮食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陆续到位,农业投入加大,抗风险能力增强,场区农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08—2009年,省财政厅连续两年拨付山丹马场粮食直补及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707万元,5800名农业职工受益;省农牧厅下达马场农机补贴资金350万元,有183户职工购置拖拉机53台、联合收割机6台、配套各类农机具168台套,农机更新步伐加快。2010—2013年,利用国有资本金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成功安装17台喷灌机械,新增设施农业5600亩,新建9.8万立方米蓄水池一座,配套滴灌2000亩。各场按照合作社框架,成立生产经营合作组织147个,农机合作社20个,涉及1369人,经营面积8.6万亩。从1989年开始,山丹马场总播种面积从35.84万亩发展到46.5 1万亩。
  林业
  天然林资源 天然林分布在场区所属祁连山阴坡,主要有乔木和灌木。乔木分布地域性强,树种资源较为缺乏,有青海云杉、祁连圆柏,面积小,呈零星片状分布于岔尖沟、鸾鸭沟、平羌口、脑儿墩及大乌龙沟一带,分布上线海拔3250米,下线海拔2750米,面积80万亩。灌木垂直分布界线海拔2800—3900米,面积67.79万亩,占山区林业用地面积的绝大部分。
  天然林管护 1949—1956年,境内天然林由山丹军牧场管护,1956年地方政府成立后移交永昌西大河林场管理。1964年场区森林重归马场接管,林区秩序稳定,未发生过火灾和严重毁林事件。1993年5月,甘肃省林业厅向马场颁发国有林权证,依法确定69.9万亩林地的四至界线。1994年后,随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林区进入休养生息良性发展阶段,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动植物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得到保护。1998年设立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丹军马场祁连山自然保护站。2013年经营管护总面积212.4万亩,占祁连山林区的5.2%。
  人工育林 主要以杨树为主,品种有二白杨、青皮杨、山杨、小叶杨等,成活生长较好。灌木以山柳、木本萎陵菜、锦鸡儿等为主。至1988年,马场林业队共育苗187.7亩,植树5万多株,成活保存树木2万多棵;1997—2013年,四场林业队共完成云杉林幼苗移栽任务1500亩2.1万株,年均移栽375亩;年均育云杉苗14亩、156亩。
  水利 马场地处黑河水系和石羊河水系的分界处,水源主要是祁连山冰川雪水、天然雨水及地下水,年均总径流量约3.05亿立方米。石羊河水系有西大河和东大河上游一棵树沟、敖包沟;黑河水系有马营河的支流白石崖沟、后稍沟、大香沟、小香沟及黑河水系的另一支流童子坝河。场内还有一些可利用的沟溪、泉水及地下水,但这些融雪水多于山口处渗入地下,利用率很低,因而草原干旱、人畜缺水、农牧业生产发展受限。
  引水管道 明代修建白石崖渠,因受历史条件限制,成效不大,后因年久失修终被废弃。1949年后,水利事业得到较快发展。自1958年开始,共投资840多万元,新建全长260多公里的红泉沟等引水管道,解决总场及各分场共38个居民点的人畜饮水及工副业、绿化等用水,许多单位食堂、居民区、职工家庭安装自来水。2007—2013年,投资602.39万元,新打机井一眼,修建水塔1座,新、改建截引3处,埋设管网105.38公里,解决场区3960户136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第四节 工副业
  1949年以前,山丹场区没有工副业生产,20世纪50年代开始加工少量的毛毡、毡衣、醋、豆腐等,并有挖煤、酿酒等小规模生产。60年代初,为满足场内农牧业生产和职工生活需要,利用自然资源和自产的农牧产品,逐步开展农机修造和酱油、糕点、面粉、白酒、食油、皮毛等的加工及原煤生产。随着生产发展的需要,又增加磷肥、水泥、小水电、砖瓦等生产项目。1970年后,工副业发展速度较快,年平均盈利85.42万元。90年代中期以来,以农畜产品为依托,逐步培育起油脂、酿酒等一批深加工企业和化肥生产、机械加工、水电等支农企业。投资1400万元,建成年产5万吨食用植物油的生产加工厂,其生产工艺、规模均达甘肃省领先水平。
  2001年,场区工业企业有化肥厂、机械厂、面粉加工厂、服装厂、萤石矿各1家,煤矿、水电站、榨油厂,地毯厂各2家,供(配)电所、酒厂(车间1个)各3家,基建工程队5家。2002年后,通过企业改革,组建化肥厂、机械厂、酒业公司、矿业公司、电力公司、供销公司、丹马油脂有限责任公司等7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二级企业。2005年,马场工业企业摘掉连续5年亏损的帽子,实现利润13.16万元。工副业经营体制随之发生变化,单一的国有独资经营格局被打破,民营投资加工企业不断涌现。到2009年,总场工商业比重占到总产值的18%。2009年,对租赁经营的供销公司、九碗泉酒厂、焉支山酒厂、牧马人酒厂资源整合,收归国有经营,成立供销公司和酒业公司。
  农产品加工
  油料加工 1994年,三场榨油厂通过改造精炼设备、更新工艺流程,油品质量等级大幅度提升,生产二级油、一级精炼油、高级烹调油192万公斤,通过小包装上市,拓展销售市场,实现工业产值1722.09万元,利润29.8万元。1995年,投资53.8万元,建成浸出车间,生产规模扩大近3倍。1994—2002年,共生产各类(级)清油27336.28万公斤,实现产值15498.78万元。二场自筹资金130多万元,对榨油厂改扩建,新建油渣浸出车间,出油率提高10%左右,油渣含油量降至1994年的1%。1994—2002年,该场生产一、二级食用油1268.73万公斤,实现产值1.03亿元。2003年,二、三场2个榨油厂整合为油脂公司,是甘肃省较早大规模生产精炼菜籽油和小包装菜籽油的企业,当年生产清油367.97万公斤,实现工业产值3026.08万元,利润67.8万元。企业自成立以来,立足国内最大的油菜籽连片种植基地(常年耕地40万亩,年种植油菜籽20万亩以上,产量4万吨左右,种植区域海拔2600—2800米,平均气温0.2℃,土壤肥沃,气候冷凉阴湿,昼夜温差大),以高原绿色油菜籽资源为依托,生产的“丹马”牌系列菜籽油质量稳定可靠,香味浓郁,营养健康,畅销省内外。2005年,投资4418万元,年产精炼菜籽油3000吨,二级油3000吨,三级油1.5万吨,四级油9000吨,调和油1.8万吨及酸化油502吨,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2007年,投资1 18.5万元,完成二油厂榨油工段技术改造,年加工菜籽6万吨,生产各类食用油2981吨,产值2700万元。2008年、2009年,生产各类食用油2126.31吨、1326.75吨,产值2668万元、1448.67万元。2010—2013年生产各类食用油3908.41吨,产值7762.41万元。2004年,“丹马”牌菜籽油被评为“甘肃名牌产品”,2005年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和中国植物油协会评为“放心油”。2008年, “丹马”商标被评为甘肃省著名商标,2009年,企业被评为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成为省内油脂行业的知名品牌。
  酿酒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山丹马场开始酿酒,四个场,场场有酒厂。1994—2001年,一场九碗泉酒厂生产白酒,有青稞大曲、九碗泉特酿、九碗泉佳酿、老龙泉、九碗泉玉液等10多个品种。二场加工厂生产青稞散酒。三场焉支山酒厂生产白酒和保健酒,白酒有焉支玉液、焉支特液、焉支大曲等品种,保健酒有虫草三鞭酒、鹿血饮、筋骨壮等品种。“焉支山”牌滋补系列保健酒获“94年度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亚太贸易博览会”金奖等奖项。1994年7月,兰州军区后勤部为乌龙液酒厂贷款120万元,用于新建酿酒车间、更新蒸气锅炉、发酵池及辅助设施的建设,酿酒工艺提高,白酒产量、质量上升。白酒主要有乌龙液、简装青稞酒、青稞王、一品红等10个品种。当年,四家酒厂白酒产量达358吨,产值236.5万元,利润43万元。2002年,场区酒厂统一为“丹马牌”品牌,当年白酒产量达3637吨,产值801.6万元。2005—2013年,总场对各酒厂实行租赁经营。受资金、技术、产品、市场等多种因素制约,各酒厂经营状况不佳。总场每年收取一定数额的租金。2009—2013年,重新整合场区酒业资源,将九碗泉酒厂、焉支山酒厂、乌龙液酒厂、保健酒厂收回,重新组建酒业公司,设立董事会,选聘经营管理人员,组织生产白酒。2013年白酒产量为76.7吨,产值588.6万元,利润22.8万元。
  副食品加工 1994年前后,场区有几家小型的国有副食品加工企业,主要产品有酱油、食醋、面粉、酥油和豆腐等,产量很小。1998年,副食品加工企业实行租赁或买断产权,全部由个体经营。2000年4月,四场投资19.76万元,改扩建副食品加工厂,并改名为牧马人保健食品厂,引进外地先进技术,提高酱油、食醋的等级,生产保健醋、“牧马人风味”系列佐餐酱制品10余个品种,主要有火腿酱、酥黄酱、蒜泥酱等。由于销路不畅,效益不佳,2003—2013年,由职工租赁经营,生产具有马场特色风味的牦牛酸奶。
  饲料加工 1994年前后,场区饲料加工企业仅有三场饲料加工车间一家,主要原料为自产大麦、青稞、粮食渣头、作物秸秆,另外购进少量豌豆、玉米和微量元素添加补充。主要供应种牛、种羊和职工家庭养猪等。2003年,该饲料车间停产。总场面粉加工厂利用小麦精选后的下脚料加工单元饲料,麸皮作为饲料,主要供应总场及周边职工家庭养猪、养鸡等。
  化肥生产 1970年,三场在山丹转运站建成小磷肥厂,有职工50余人,年产磷肥2000—3000吨。由于土法生产,工艺落后,长期处于半停产状态。1975年后生产逐步正常。1994年,三场复肥厂投资25.7万元对生产线进行改造,工艺跃居同行业先进水平,产品有效磷含量由12.34%提高到18%以上,当年产量达8091.21吨,实现产值1108万元,利润139万元。1998年4月,复肥厂投资33.2万元,对颗粒肥生产线进行技改和扩建,日产量由12吨提高到23吨,当年生产各类化肥2.04万吨,实现工业产值2082万元,利润146万元,职工年平均工资达6500元,成为山丹场区的盈利大户。2004年开始实行租赁经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2009年,复肥厂投资12万元改造生产线,当年生产各类化肥4635.47吨,实现工业产值386.5万元,利润57万元。2013年停产。
  畜产品加工 1994年以来,着眼马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畜牧产品资源,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皮毛、地毯、饲料等畜产品加工企业,万头牛、2万只羊屠宰加工生产线陆续建成,延伸畜产品加工链条,提高了经济效益。
  皮毛加工 1994年,机械厂飞马皮革制品厂投入资金近10万元,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采用生皮熟制和上光新技术,扩大制革产量和品种,主要产品有皮夹克、皮风衣、皮鞋、皮背心、皮手套、皮背包、皮手提包、皮腰带等。1996—1997年生产最旺盛时,安置职工320多人,8个班组满负荷生产,产品占据张掖地区近80%的皮革市场份额。1998年,皮革市场发生变化,产品销量大幅缩减,库存积压严重。1999—2013年由个人租赁承包经营。
  地毯加工 1994年以来,总场、二场的地毯厂均因经济效益低下,相继关闭停产,一、四场的地毯厂坚持正常生产,产品主要有仿波斯地毯、仿毛合织波斯地毯、挂毯、美术地毯、仿古地毯等。2002年,一场地毯厂停止生产,职工由一场划给生活田自己经营。四场地毯厂关闭停产后,职工另做安置。
  服装生产 1999年,为安置下岗女工,总场投资68万元,改造维修闲置库房,组建小型服装厂,安置下岗女职工20人,主要加工马场内需的劳保服装等用品,共生产劳保工作服2823套、披肩帽779顶、五指帆布手套14945双、口罩56640只、编织袋431922条。销售工作服2823套、披肩帽438顶、帆布手套11355双、口罩55847只、编织袋397800条。由于流动资金短缺,生产设备和工艺落后,产品销路不畅,2002年下半年停产。2003年3月,总场为服装厂职工划分生产田予以安置。
  农机修造 兰后山丹机械厂成立于1957年,是场区农机修造的骨干企业。1989年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九七九七工厂。20世纪80年代,机械厂机关设科、处、室8个,下辖车间(队)9个,职工737人,主要从事农用系列挂车、汽挂车、割晒机、镇压器、连接器和农机具零配件的制造;拖拉机、汽车大修等。1993年,全厂实现产值1105万元,利税51.53万元,职工人均年收入2059.32元。2008年,机械厂自行设计的马铃薯种植机、培土机、收获机成为甘肃省农业机械补贴产品。
  2009年生产悬挂四铧犁、圆盘耙、折翼液压圆盘耙、镇压器、播种机、牵引割晒机、悬挂割晒机、马铃薯种植机等13种产品,被列为甘肃省农民购置农业机械补贴对象。从2010年起整体向外租赁经营。场区小型维修主要在各场、队,均设有修配所和修理车间。1995年,机械厂研制生产农用机具单铧双向翻转犁,各项性能指标达国家标准,四年生产3000余部。1999年完成分层施肥播种机设计改造,试验生产东方红拖拉机支重轮、链轨板、悬挂四铧犁等农机具。2000年完成分层施肥播种机的研制,达设计要求。2006—2008年,复肥厂研制生产氮钾硅镁肥,丰产效果明显。
  第五节 教育 文化 卫生
  教育 山丹马场1949年前有1所小学,1949年初建有2所小学,1959年9月建成第一所全日制学校——国营山丹牧场中学(二场中学前身)。1994年,马场有中学5所(均附设小学)、连队小学23所。2003年连队小学全部撤销。2005年马场有中小学6所。2006年场区6所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校整体移交山丹县,移交在职教职工306人,离退休教职工175人,马场无偿划转资产853万元。场区普通教育纳入地方政府管理。
  每年七八月份,各单位利用农闲时间,组织职工开展文艺会演、体育竞赛、赛马等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运动会多在庆祝建军节期间进行,人们习惯称为“八一运动会”。第五届职工运动会后,未举行过大型的运动会。每年五四、八一期间,各场适时举行各类职工体育赛事。2011—2013年举办第六、七届山丹马场职工运动会。举行赛马会是山丹军马场的传统盛会。20世纪90年代以来,二场“飞鹰马术团”为马场草原节、旅游节、体育运动会举行精彩赛马和马术表演,不仅在场区巡回表演,还应邀参加地方的各种庆典盛会,深受欢迎。1994年9月应邀参加甘肃省第三届民族运动会;2002年10月,为展示企业形象,宣传各类产品,扩大马场的知名度,整合、扩编马术队,组队赴山丹、临泽、张掖、高台、酒泉、嘉峪关、金昌、永昌等地进行马术表演。2004年7月,在一场举行皇家马场旅游文化节暨2004年首届“丹马杯”职工运动会,进行赛马和马术表演,有100匹赛马参加速力比赛,肃南县和青海祁连县的赛马队应邀参赛。2005年7月,举办第二届“丹马杯”职工运动会,赛马组35名骑手经34场比赛决出胜负,速力赛最好成绩全被山丹马场的“阿丹马”夺得。2009年6月,二场3名职工参加甘肃省天祝县第七届旅游节赛马比赛,在速力赛中三名选手均骑乘山丹马,田延峰获一等奖,奖金1万元;汤世元获三等奖,王峰乘获四等奖。201 1—2013年,举办第三、四届焉支山——皇家马场旅游文化节赛马会。
  文化
  文学 1992年,一场陈礼撰写的《丝路绿宝石——山丹军马场》一文被人民日报海外版采用,其后陈礼的新闻图片《牧归》、韩宏海的图片《屏障》分别在《解放军画报》第3期和第5期刊登。三场残疾青年文立冰身残志坚,坚持诗歌创作,许多作品在省地刊物上发表。1995年,其诗作《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你》,在甘肃省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我与广播”征文活动中获一等奖。《山丹军马场志》历时六年完成编修,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年,二场纪念建场30周年时出版文集《春风得意马蹄疾》。1999年11月,何茂活的散文《书趣琐忆》被《人民日报》大地副刊采用。庆祝建场50周年征文活动,收到文学作品40余篇,陆续在《马场生活》刊登。2003年,李强撰写的《山丹马的培育》《山丹马场马文化的历史背景》在《马业》杂志刊登;离休干部徐稀星将自己工作创作的作品130多篇收录,编印成《奋蹄集》。2005年,编纂完成《山丹马场教育志》和《山丹马场一场学校校史》《山丹马场二场学校教育史》《山丹马场三场学校校史》《山丹马场四场学校校史》《山丹马场总场中学校史》;四场部分知青将自己在山丹马场工作生活的回忆录编辑成书——《祁连山下》。2008年,举办“纪念建党87周年征文”活动,马场14名作者的文学作品获奖,作品收录成《为党旗添彩》。2009年,举办建场60周年征文活动,收到场内外稿件218篇,其中150篇在《军马场网站》刊发。2010—2013年,每年都有新闻报道稿在《中国农发》报刊发表。
  美术 1994年,一场中学美术教师曹国俊的书画作品被评为三级优秀奖,获得“中国国际文学艺术博览会”获奖证书,次年国画《祁连晨牧》《舐犊情》,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市场研究中心举办的年度中国文化艺术会评为优秀作品。以“庆澳门回归,颂祖国昌荣”为主题的第二届美术、书法、摄影展,展出作品36个版面538幅,24幅获场部奖励。2001年7月,甘肃摄影家协会主席王杰、副主席赵广田等一行26人来马场采风。2004年7月,在总场举办的皇家马场旅游文化节期间,组织开展摄影、绘画、书法展览,共有570余幅作品参展,27幅作品获场部奖励。该展览在场区和张掖市中心广场展出22场次。
  书法 总场中学退休干部张殿元的书法作品在桂林“炎黄书画院”国庆50周年全国书法展中获银奖,草书《长征》被收入《二十世纪中国书法全集》,诗作书法《希望》收入《华夏翰墨名家博览集》,张殿元被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特聘为书法家,被东方神州书画艺术院聘为一级书画师。2009年7月,举办庆祝建场60周年摄影、书画展,共征集到摄影、书画作品453件,入选作品297件(摄影作品163件,书画作品134件),制作展板22块,巡回展出7场。2013年在中农发集团举办的“风采杯”书画摄影大赛中,马场有16件作品获得较好成绩。
  雕塑 1999年9月,二场聘请成都雕塑设计院为该场设计并铸造“牧马人”铜像。2009年,在庆祝建场60周年之际,把马场建设者的形象分立“牧马石”“军牧石”和“知青石”以示纪念,三座碑石呈“品字”型摆放于展馆前,居中为牧马人纪念石:正面镌刻“牧马人”,背面镌刻“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右侧为军牧纪念石:正面镌刻“军牧魂”,背面镌刻“军牧情常在,军牧魂永存”;左侧为知青纪念石:正面镌刻“青春无悔”,背面镌刻“情系山丹军马场”。
  山丹军马场展室建场60周年之际,设立山丹军马场展室,总面积260平方米,由原一场礼堂前厅改造而成。展室以山丹马场的发展历史为脉络,“马文化”为依托,由厚重历史、激情创业、同心建设、聚力发展及特色产品项目五个展厅组成,收录各类图片375张,实物500多件。采用图版、照片、实物、场景等形式,客观反映山丹马场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框架式、粗线条的展示山丹马场走过的风雨历程,展现出牧马人艰苦奋斗、战天斗地的豪迈精神。
  卫生 1994年,马场管理局成立职工医院,一、二、三、四场各设卫生所,基层连队共设卫生室45个,局直属单位设卫生室4个。全场医疗机构职工总数441人(含连队卫生员75人),其中医务人员334人,占医疗机构职工总数的75.7%。职工医院为副团行政建制,设有院长、政委、副院长各1人。内设政治处、医务处与院务处3个职能部门。有临床科9个,门诊部1个,医疗技术科5个,内科、外科、五官科的二级专业设置率为60%。编制床位100张,职工总数170人,其中医药技术人员55人,护士、护理员53人。1999年5月,职工医院实施机构改革,撤销原三大处编制,设办公室为综合职能部门,编制床位80张,职工总数96人,其中医药技术人员38人,护士31人。2003年2月,职工医院再次实施机构改革,撤销原传染科,将临床各科室合并为含有内、儿、外、妇科与五官科的综合大科室,编制床位55张,职工总数77人,其中医药技术人员31人,护士24人。是年,全场医疗机构职工总数216人(含连队卫生员20人),其中医务人员171人,占医疗机构职工总数的79.2%。设连队卫生室21个,总场直属单位卫生室5个,其中兰州、张掖和山丹干休所、化肥厂、总场中学各1个。2002年5月,因马场移交中牧集团后发生体制性变化,防疫卫生监督工作移交县卫生局管理,马场行使12年的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防疫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结束。
  第六节 人口 住房
  人口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场区人口相对稳定。2000年11月,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场人口17674人,其中男9030人,占总人口的51.09%,家庭户6449户。2009年人口总数17638人,其中男8678人,占总人口的49.2%,家庭户8733户,男女基本平衡,人口呈下降趋势。2013年全场人口17126人,其中男8489人,占总人口的50.3%,男女基本平衡,人口呈下降趋势。
  场区人口以汉族为主,有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壮族、土族、土家族、裕固族共10个民族。2013年汉族17078人,占总人口的98.8%。
  1998年马场职工总数8327人,职业构成相对稳定。2002年后,场区全面推行改革,工副业、建筑、运输和商业服务从业人员大多分流调整到种植、畜牧行业,加之学校和公安分局移交地方,职业构成发生较大转变。2013年职工总数6327人,其中农业职工5420人、占85%,其他职工有牧业、卫生、林业、管理服务人员等。
  住房 山丹马场海拔高,气候寒冷,对住宅建设有较高的要求。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场区房屋为土坯房和土窑洞。1953年建成约1万平方米的土木结构住房,不少家庭仍住窑洞和地窝子。1966年有土木结构房86186平方米,仍不能满足需要,约半数职工三代人同住一间房,甚至两家合住一间房。20世纪70年代中期,场区开始兴建楼房,用于医疗、教学、办公等。职工住房逐步由土木结构转为砖木结构和砖混结构,告别了土窑洞和简易房。1986年,全场平房总建筑面积51万多平方米。1989年开始修建住宅楼,至1993年楼房建筑面积5.09万平方米。
  1998年5月启动安居工程,职工住宅楼集中在张掖干休所、山丹干休所、王家庄、各场场部,基层连队以平房为主。局驻地王家庄、各场场部和干休所以建楼房为主,向小城镇发展。到2001年,通过集资建房和自建公助等多种形式,建成职工住房1000套,平均每年建成300套,以中、低档为主,每平方米造价450元左右。
  2007年,马场共建有职工住宅楼、教学楼、学生宿舍楼、老干部(职工)活动中心、商业楼、连队办公楼、宾馆等楼房70栋,总建筑面积18.66万平方米,其中职工住宅楼2100套,建筑面积17.21万平方米;其他用房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楼房建筑总投资9690万元。
  张掖馨园小区 2003年启动张掖干休所馨园小区一、二期工程,建成住宅楼16栋658套,面积6.45万平方米。同年投资609.7万元,在张掖欧式街开工兴建馨园宾馆综合楼,建筑面积4544平方米。
  山丹丹马小区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称为山丹干休所,是山丹城区建成最早的集中连片的平房住宅区之一。为满足部分职工住房需求,1994—2013年在此建有楼房178套,建筑面积14715.9平方米。后被命名为丹马小区。
  兰州干休所 建于1983年,到2013年建成住宅楼48套,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主要供离休老干部和部分领导干部居住。
  第二章 山丹农场
  第一节 机构沿革
  山丹农场始建于1958年,在原山丹县园艺场的基础上筹建而成,同年4月更名为国营四坝农场,是当时山丹县的8个国营农场之一。驻地山丹四坝滩。管理体制上,农场由甘肃省农林厅、张掖地区、甘肃省农垦局、甘肃省农垦总公司管理,更名为农垦11师10团、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2师12团、张掖地区国营山丹农场、甘肃省国营山丹农场。1984年1月,农垦管理体制由张掖地区移交甘肃省农垦总公司统一领导,恢复“甘肃省国营山丹农场”名称。2010年3月组建甘肃亚盛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丹分公司,保留“甘肃省国营山丹农场”的牌子。
  2013年,农场(公司)拥有资产1.8亿元,人口1846人,在册职工445人,离退休职工474人。公司内设综合办公室、计划财务部、审计监察部,组织人事部、特药生产保卫部、基建项目部、企业管理部等7个职能部门,下设7个农业生产队(一分场、二分场、三分场、四分场、五分场、六分场、试验站)、1个畜牧队、1个合资企业(绿源辐照厂)、2个农业服务单位(农业服务公司、青阳口农业服务队)。另在青阳口设青阳口分场,具体管理一、二、六农业分场及畜牧站和青阳口农业服务队。
  第二节 种植业
  1958年建场以来,开荒造田,平整土地,兴修水利,扩大灌溉,增加农业投入,实行科学种田,推广优良品种,调整作物布局,改革耕作制度,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产量、效益不断提高。从1978年开始至1984年,逐步落实农村经济政策,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职工生产积极性提高,呈现出农业增产增收,农场经济全面增长的新局面。2005年,全场总播面积27439亩,是1968年7235亩的3.8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6863亩,总产637.1万公斤,平均单产377.8公斤,单产是1968年的9.1倍,农业总产值2203万元,职工收入18600元,农场经济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都发生变化,农场农业也进入良性循环、稳步发展的新时期。从2007年开始,调整种植结构,高效经济作物、制种作物的引进,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逐年减少。2012年对青阳口分场5000亩耕地实施土地整理建设,申请省级财政资金428万元,完成项目区田间道路建设7.82公里,修建防风林60亩,打机井两眼。2013年粮食种植面积为2005年的四分之一,产量为1.2倍,增产19%,农业总产值达6923.91万元,职工收入27000元。
  粮食生产 农场农业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1989年以来,以效益为中心,因地制宜,调整作物布局,啤酒大麦成为主要粮食作物。
  春小麦 春小麦一直是农场的主栽作物,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科学种田水平的提高,种子的更新,产量随之提高。小麦种植面积最大的年份是1974年,种植面积19095亩,占总播面积19622亩的97.3%,单产56公斤,总产106.7万公斤;单产最高年份是2012年,种植面积1216.04亩,平均单产509.6公斤。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营理念的转变,小麦种植面积逐渐减少,到1994年小麦仅有零星种植,职工口粮依靠市场解决。
  啤酒大麦 大麦始种于20世纪70年代,面积少,主要用作饲料。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啤酒销量的增加,啤酒大麦市场见好。1983年引种,先在青阳口盐碱地上种植。1987年全场大面积推广,成为农场高产、优质、高效作物,每年种植面积在9000亩以上。1992年种植面积大,平均单产378公斤,最高单产550公斤,主要品种为法瓦维特。由于啤酒大麦适应性强,产量高,效益好,1994年全场的粮食作物全部为啤酒大麦,面积达18900亩,占总播面积19932亩的95%,单产334公斤,总产631万公斤,商品率95%,产品畅销于全国主要啤酒厂家。2006年后,啤酒大麦市场疲软,粮食作物效益低,农场调整作物结构,把特种药材作为农场的支柱产业来抓,面积逐年扩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减少。
  经济作物
  胡麻 胡麻从建场就开始种植,以解决职工生活的油品供应问题。由于山丹农业灌溉用水十分紧缺,胡麻大多种在半水地上,只浇底水,没有苗水保证,产量很低。后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胡麻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1990年为胡麻种植面积最多的一年,达3379亩,总产38.3万公斤,平均单产109公斤。胡麻单产水平最高的年份是1998年,种植面积701.5亩,总产99.75吨,平均单产142.19公斤。
  油菜 油菜主要种植在气候相对冷凉,海拔比较高的青阳口地区,产量年际间差异很大,主要以甘蓝型大油菜为主,单产在150公斤左右,1990年是油菜种植面积最大的一年,达131 1亩,总产达20.6万公斤,平均单产157.2公斤,受市场行情的影响,播种面积常年变化。
  特种药材 属省农垦总公司特种药材管理处严格内控的计划种植的经济作物。1994年总公司下达种植指标,农场开始引种,至2013年已有20年的种植历史。随着种植经验的丰富,先进技术的应用,栽培措施的完善,特种药材产量效益逐步提高,已成为农场的支柱产业。
  葵花 葵花是农场的经济作物之一,20世纪80年代种植的主要品种是从内蒙古引进的三道眉变种葵花(黑葵花),茎秆较三道眉低,成熟较三道眉早,一般亩产200公斤左右。2002年引种美国食葵DK1 19,单产水平大幅度提高,一般亩产水平在250—350公斤。到2005年以后,食葵的品种较多,品种主要有5009、3939、3639、丰葵1号等。
  种植结构调整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农场农业一直是“以粮为纲”自给自足的经营方式,产品皆为内销,市场很少流通,限制了经济的发展。1981年省粮食厅、财政厅、农垦局决定,自1981—1985年,农垦系统国营农场免交粮食征购任务,农业税折交代金,为农场种植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利条件。调整结果,粮经作物种植比例由1978年的9.4:0.6调整到2005年的6.2:3.8。在粮食作物中,啤酒大麦占粮食作物面积的99.6%,小麦仅占0.4%,职工口粮以市场调剂解决,实现了农场增效,职工增收。2007年后,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超过了粮食作物,2012年粮经作物比例达2.77:6.23,职工平均亩收入由300—500元提高到500—800元。农场逐步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的啤酒大麦、特种药材和良繁制种基地。
  良繁制种 农场实行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家庭农场管理实行种植、良种、机械作业、灌溉管理、技术措施、产品“六统一”。1996年,青阳口承担四川成都第二农科所的油菜杂交制种、陕西“杂油中心”的油菜杂交制种任务,亩产值511.6—674.2元,比啤酒大麦亩产值331.5元增加179.5—284.3元。1999年开始,蒜薹、萝卜、香菜等的制种面积达1200亩,2005年蔬菜制种面积2576亩。2011年、2012年,青阳口分场分别给北京德瑞公司流转5000亩和7000亩地进行食葵杂交种植,2013年给酒泉天葵有限责任公司流转2244亩地进行食葵杂交种植,效益明显。
  设施农业 2009年4月,将场区公路两旁,场部至三分场一线戈壁荒滩,通过挖石填土,统一规划设计,集中连片建成43座葡萄日光温室大棚,定植34个棚的反季节鲜食红地球葡萄苗木,配套建成43个管理房,每个大棚安装架设保温棉帘卷扬机、滴灌设施、通电、通路。2010年春季定制剩余9个棚的果苗,架设安保电子围栏,外围营建了防风林带。2012年开始挂果。
  第三节 农机
  从建场初期至2013年,农机发展经历了农机专业化、机农合一、机手合一、农机专业合作社四种管理体制的演变。
  1989年,调整农机管理机构,四坝滩地区为农机公司,青阳口的农机水电合并为机电队。家庭农场兴办后,允许自主经营,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大条田内出现“花花田”,不便于机耕,也不适合喷药等田间管理。药害等问题发生后,导致家庭农场之间产生矛盾。“花花田”机车作业空行空转多,磨损大,故障多,成本高,效益低,动摇了机务人员的积极性,作业质量下降。1996年为解决家庭农场土地承包与农业机械化之间的矛盾,农场实行作物按井灌区统一布局,规范化种植,机车由队统一调配,解决了“花花田”和农机作业质量的矛盾。
  1997年,将大中型拖拉机20台、小型拖拉机13台、推土机3台及犁、圆盘耙、播种机、镇压器、收割机、平地机等机车作价一次性转由个人经营,机车及农机具资产全部私有化。每万亩耕地配备拖拉机6—8标准台。3500—4000亩谷物配套大型收割机1台。农机公司和机电队负责对车组人员统一管理,负责作业区域的调配、燃油和维修材料的供给。车组负责全年度各作业层次的完成,保证农机作业质量。2007年,农场为减员增效,将农机公司和场水电管理站合并成立农业服务公司。至2013年拖拉机每标准台年工作定额为10000标装亩。
  机械装备 农场的主要生产手段是农业机械,建场伊始,逐步购进农机具设备,经不断更新换代,农业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
  1983年农场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0台,小型拖拉机6台,谷物联合收割机8台,农机总动力1325.6千瓦,配套农机具60台件。1985年,国家对国营农场基本建设投资实行“拨改贷”制度,不再列农机具设备专项投资,农机具由企业自筹资金购置。自筹资金来源,主要有农机具设备折旧留成,农机具大修留成结余,财务包干结余,利润留成和农机具作价处理收入等。1997年后,农机具产权转让个人经营后,产权归个人所有,农机具设备的更新购入资金来源主要是个人自筹、银行贷款和每年提留积累的更新基金、大修提成等。2004年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3台,小型拖拉机30台,谷物联合收割机8台,农机总动力1704千瓦。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有机引犁8台,圆盘耙16台,播种机16台,镇压器16台。小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有:机引犁25台,耙4台,覆膜穴播机21台。种子加工机械有:包衣机1台,种子清选机8台。2013年,为农场农机作业服务的山丹县裕陇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 1台,谷物联合收割机2台,农机总动力1058马力,大中型拖拉机配备农机具有:机引犁6台,圆盘耙8台,缺口耙4台,播种机8台,镇压器8台。
  农机管理 1989以来,按照《山丹农场农机管理制度》,农机管理工作由作业量、耗油量的一般管理向田间作业、技术保养、机具维修、油料管理、技术档案等标准化管理推进。1989年、1994年,农场两次被农业部授予“农机标准化管理先进单位”的称号。
  根据农时季节和拖拉机的具体技术状态安排修理,坚持经常对机具进行全面检查,对磨损的零部件及时进行修理更换,不带病作业,保障使用周期。对技术状况差,设备老化,使用年限已久,大修费用已超过原机价值60%以上的机械,按程序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报废申请,进行及时更新,1990—2004年选型配套收割机4台、占80%,配套农机具18台件,更新拖拉机7台。至2013年,更新1204拖拉机2台,1004拖拉机2台,新购纽荷兰1804拖拉机1台,配套农机具更新缺口耙3台套,四铧翻转犁4台。
  1997年,对场属农业机械进行产权整体有偿转让,农机具转让给个人经营。2013年,为加大农机对农业生产服务的力度,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以四坝滩为试点,职工以物折资、以资入股,成立裕陇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四坝滩1.5万亩耕地的作业任务。服务公司负责合作社作业进度、作业质量的监管工作。
  第四节 水利
  从建场开始就十分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1984—1995年,平均每年投入建设资金15.7万元。1996—2013年,平均每年投入建设资金85.19万元。用于水利建设的资金有1235.33万元,占总投资额7775万元的15.9%。
  渠道建设 建场初期,农业灌溉完全依属马营河河水灌溉,河水来源于山丹白石崖和李桥水库。当时正值李桥水库修建和西干渠向下延伸,凡白石崖引水工程,李桥水库修建工程,西干渠向下延伸工程,统称场外水利工程;西干渠以下进入农场的支、农、毛渠配套工程建设统称场内水利工程。
  场外工程建设 建场迄今,向场外水利工程投资112.47万元,其中用于李桥水库建设的工日18万个,农场以资抵工的方式投入资金47.15万元;用于白石崖引水工程建设投入资金65.32万元。其资金来源在国家基本建设投资中支出48.07万元,农场自筹资金64.4万元。
  场内工程建设 投入资金1122.86万元,其中河灌区渠系配套投入20.44万元,井灌区打井及配套建设投入1 102.42万元。河灌区场内工程,建场初期,农场为引水灌溉,曾建引水土渠三条,长4公里,挖土方量1.2万立方米,用于引河水灌溉。由于渗漏十分严重,水的利用率很低。为提高水的利用率,从1983年开始至1992年,新建支渠1条,农渠2条,共长7167米,全部用水泥砼槽砌底,水泥预制块砌边。
  支渠长1500米,输水流量1立方米。农渠长5667米。支渠直接与马营河西干渠接通,农渠与地头毛渠接头,减少了河水的渗漏损失,水利用率明显提高。从1983年开始至2013年,经多年的配套建设,机井输水农渠全部由预制砼槽衬砌或以管代渠输水。配套防渗渠道47450米,农田输水毛渠427720米,机井保灌面积达90%以上。
  灌区 山丹农场是灌溉农业。以井灌为主,其次是河水灌溉,因所处地理位置、水源不同,分为四坝滩和青阳口两大灌区
  井灌区 四坝滩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1989年以后,为缓解农业灌水紧缺的矛盾,在注重作物布局种植结构调整的同时,自筹资金400万元,新打和更新150米以下的深井机井3眼。1995—2012年,平均每年更新或新打机井在1—2眼。至2013年正常投运机井30眼,平均单井出水量120方/小时,总出水量3600方/小时。
  青阳口以井灌为主,1969年开垦建设,至1990年打井14眼,平均单井出水量83方/小时,总出量1080方/时,保灌青阳口8000亩的农田。由于成井较浅,水位逐年下降,单井出水量锐减,且机井水矿化度日趋严重,导致农田盐碱化,不能保苗,大片耕地出现弃耕。为解决灌溉用水问题,依靠科技,钻打100米以下深井,封闭浅层矿化度高的水层,提取深层优质水源灌溉农业。1990年以来,自筹资金320万元,用于新打更新机井17眼。1990—2005年,平均每年打井都在1—2眼。到2005年,正常投入运行的17眼。2005—2013年,正常投入运行22眼。平均单井出水量116方/小时,总出水量1987方/小时,保灌面积15000亩。
  河灌区 为农场第三生产队。系马营河李桥水库灌区,每年计划配水面积4200亩,实际保灌只有60%左右,仅能保证2000亩左右的农田三个苗水一个底水、800亩林地3—4个水的灌溉。
  生活用水 从建场到20世纪70年代末,农场居民点一直饮用涝池水,人畜共饮,极不卫生。1980年在场部修建第一座容量为50方的水塔,并在输水管路上建有4个供水点,解决了场部机关及试验站的供水问题。到1995年,全场建起水塔5座,四坝滩每个生产队都有1个水塔,青阳口在水质较好的5号井建水塔1个,管道直通各队居民点,供水管道直通居民家中,全场职工全部用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2010年后,输水管路锈蚀严重,跑、漏、断管现象时有发生,自来水供应时有时无,给职工正常生活用水造成极大不便。2011年,农场特申请国家农村饮水工程项目。工程于2012年4月实施,8月底竣工,总投资101.15万元(中央投资74.6万元,省级配套9.50万元,群众自筹17.05万元),新打200米深机井1眼,安装200QJ32-117/9深井电潜泵1套。解决了农场场部、三队、试验站、五队、砖厂共5个居民点、1700人饮水安全问题。该人饮工程的实施,提高了职工的生活指数。
  第五节 教育 文化 卫生
  教育 农场子弟学校是农场为解决职工子女的基础教育问题,因陋就简办起的学校。1958年建场后只设初级小学,教师主要从有文化的干部和文化水平较高的职工中选用。1968年以后,随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支边建设来农场,农场职工的文化结构发生变化,农场从来自青岛、天津、兰州的高、初中毕业生中选拔优秀青年任教。1970年在青阳口设立分校,1971—1976年增设初中班和高中班。1978年后,知识青年大量返城,造成教师队伍缺额。为保证农场职工子女就学需要,从本场职工子女中和社会上招聘部分教师。1995年因生源不足,高中班撤销。1999年建起教学大楼。2001年9月,位奇镇东湾村小学并入农场学校。学校为全日制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青阳口分校为小学一、二年级。2005年在校学生325名。2006年,全场共有中小学教师33人,其中中学教师15人,小学教师18人。2007年5月,农场学校的资产、人员整体移交到山丹县政府管理,教师被编入事业编制,名称变更为山丹县农场学校。
  农场学校设中学部和小学部。中学部分文、理科两个教研组,小学部分高年级、低年级两教研组,每周星期四下午为教研组活动时间。提倡同科教师互相听课,克服课堂教学中“满堂灌”、多而杂和随意性大的缺点,尝试运用启发式、少而精、讲练结合的教法。广泛开展课外活动,组织各种兴趣小组,调动学生学习性,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利用周末和课外活动时间组织文学、摄影、美术、音乐、舞蹈、球类、书法等兴趣小组,办手抄小报、组织文艺会演、书法绘画摄影展览,和张掖农场学校开展校际球类交流等活动。利用《山丹农场报》开辟学生创作天地,刊登学生习作。中考中,农场学生多次取得山丹县初中会考第一名的成绩。
  文化
  文体活动 1992年,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中国农垦创建50周年,省农垦总公司举办“南泥湾精神放光芒”文艺调演活动,农场自编自演的《赞农垦》获省农垦总公司文艺演出二等奖。每年的国庆、元旦、春节均组织文艺会演活动,以基层为单位,自编自演,内容有舞蹈、快板、说唱、相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反映职工文化生活,歌唱好人好事。获奖节目还去青羊口分场、畜牧队等边远地方慰问演出。1990—1995年,先后演出20多场,组织“元宵”灯展5次。农闲季节,结合节日活动,举办交谊舞会, “卡拉OK”歌咏比赛等文艺活动。1996—2000年,邀请山丹县歌舞团、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张掖农场来场演出4场,位奇镇、高寨村社火队演出2场。2008年10月,举办庆祝建场50周年大型文艺会演活动,邀请山丹县剧团、南街社区居民秧歌队来场演出。201 1年6月,举办庆祝建党90周年大型文艺会演活动,各基层单位排练选送舞蹈、独唱、乐器演奏、合唱等节目。在机关场部和生产连队建有简易篮球场,经常开展职工业余体育活动。后各生产队居住人员逐步搬到场部,职工业余体育活动集中到文化广场。
  1989—2013年,利用五一、冬季农闲季节,进行经常性的篮球、长跑、拔河、乒乓球、田径、象棋、齐步走、台球、踢毽子等体育比赛,丰富职工文化生活。
  电影广播电视 1986年购进1套35毫米甘光产放映机2部,配套1台1.2千瓦汽油发电机,增加片源及节目量,职工能够及时看到新片。后随着电视机逐渐普及,20世纪90年代初电影放映减至1人,年放映60场左右,1993年停放。
  1996年,农场四坝滩各单位开通闭路电视,电视节目由山丹县广播局转播,能收看中央及地方14个电视台播放的节目。2000年青阳口分场安装闭路电视。2002年电视节目由光缆传送,能收看30个电视台的节目。至2013年,职工家庭普遍都有数字高清电视,收看60多个电视台的节目,大多数职工家庭有宽带网络,电脑成为新的时尚。
  卫生 1958—1963年,农场医院有医护人员6人,门诊只处理一般的常见病。1964年后,医院改名为“卫生队”,有职工20人,其中医护人员16人。1974年改名为职工医院。1975年重新修建,有医护人员9人。2004年10月,医院进行改制,由个人承包经营,设备一次性由农场作价给个人。医院大夫、护士由承包人聘任,工资待遇承包人决定,农场按职工人数划拨职工补助医疗费,由医院支付,农场职工在医院看病。改制后,医院有医护人员5人,其中医生3人,护士2人。2005年随着农场整体的规划建设,为改善职工医院的环境条件,为便于供暖供水,职工医院兴建在农场的中心地带,建筑面积161平方米,为砖混结构平顶房。2006—2013年,对辖区居民开展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开展以健康教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高血压病管理、糖尿病管理、卫生监督协管服务、重型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为内容的公共卫生服务。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