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大马营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106
颗粒名称: 第六章 大马营乡
分类号: F291
页数: 3
页码: 699-702
摘要: 本章记述了山丹县大马营乡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地形地貌、耕地面积等。
关键词: 城镇发展 大马营乡 山丹县

内容

大马营乡(1983年由马营人民公社更名为大马营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52公里,东依焉支山,东南与永昌县为界,南与山丹军马场毗邻,西与李桥乡接壤,北与陈户乡相连。因驻地在大马营而得名。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8公里,南北最大距离25公里。面积272.81平方公里。2013年辖马营、前山、双泉、窑坡、磨湾、圈沟、新墩、夹河、新泉、楼庄、城南、花寨、高湖、山湾、上河、中河、下河17个行政村,114个村民小组,5054户、21835人,劳动力11793人。农民人均纯收入6999.8元。
  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2400米,年平均降水量280毫米,年均气温0℃—3℃,气候温差大,属高寒冷凉半湿润区。境内水系有马营河、寺沟河流域,水源主要来源于祁连山融雪水,其次为大气降水。自然灾害主要以霜冻、旱灾、季节性病虫害等为主。山马(山丹一马营)、永民(永昌—民乐)公路交会于此,交通便利。
  第一节 农业
  种植业 耕地面积11.1万亩,人均5.5亩,水浇地占34.54%。粮食作物以小麦、马铃薯为主。地处山区,气候冷凉,病虫害少,马铃薯、油菜品质好。主要农作物由20世纪90年代前后的大麦、油菜逐步转化为小麦、马铃薯、豆类和大、小油菜。1994年,种植马铃薯2000亩、油菜2.3万亩、豆类7940亩。1996年后实施地膜覆盖工程,地膜马铃薯、地膜小麦种植面积扩大。引进大西洋、夏坡蒂等脱毒马铃薯新品种,重点开展马铃薯制种、商品薯繁育,形成万亩马铃薯种植基地。建成夹河、新墩2个千亩脱毒马铃薯连片种植示范点。脱毒马铃薯、双低油菜、花卉制种、油纤亚麻、优质牧草、规模养殖等成为优势产业。2001年,建成以花卉为主的高标准温室大棚57座。2010年,进行以脱毒马铃薯、双低杂交油菜两大支柱产业为重点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种植马铃薯、小麦、油菜、大麦等作物10.55万亩。2013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1.03万亩,合计生产粮食34649.2吨,其中小麦11277.35吨、大麦1065吨、豆类234吨、马铃薯22037吨。全乡粮经草比例由1989年的70:28:2调整到2013年的22:46:32,饲草种植面积增长较快。
  畜牧业 全乡有草场面积22万亩。养羊在全乡养殖业中占比较大。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主要以农户放养为主。1990年前后,由舍饲养殖、良种引进逐步发展为专业户养殖与小区养殖相结合的模式。2013年,全乡羊饲养量16.13万只,出栏7.1万只,规模养羊户382户;规模养牛户162户,能繁母牛存栏1260头,出栏肉牛1000头;猪、鸡饲养量为823口、3.5万只,马、驴、骡总数为3252头(匹)。畜牧业总产值4095.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1.7%。
  林业 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全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0.4万亩,其中退耕64878亩,荒造39789亩,人均5亩。投资65万元完成退耕还林围栏65公里。2005年开始,每年享受国家补助1000万元。退耕还林工程节省大量劳动投入,优质牧草、中药材、林下养殖等后续产业逐步发挥效益,成为全乡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支柱产业。2013年,在前山、新墩村完成“三北四期”防护林2000亩,种植柠条40万株、沙棘雌株苗木8万株。依托退耕还林生态特色产业,建成双泉滩万亩退耕还林绿色生态示范区和夹河、新墩、马营、前山4个科技示范村。
  第二节 经济建设
  乡村建设 大马营乡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1989年,群众义务投工投劳,完成山马公路马营段17公里的铺油罩面。同年通过政府投资、群众集资,建起马营集贸市场商铺40间,建成马营河新墩大桥。1991年开始,引进资金850万元,对乡金矿进行三次扩建改造。1999年投资68万元,修建马营综合市场。2000年实施坡改梯工程,改造农田738亩。2004年紧抓灾后重建机遇,扩建改造马营卫生院和马营中学、双泉、前山等6所学校;重建搬迁乡敬老院和高湖、新泉、夹河、新墩4所小学;建起标准化司法所;完成8个村54个社915户的灾后重建和1142户的加固维修任务;组织实施生态移民搬迁,搬迁沿山圈沟、窑坡等村农户101户435人。引进资金160万元,对大黄山煤矿进行扩建技改,年产原煤3.5万吨,实现利润60万元。争取资金62万元,在双泉滩新建塘坝,埋设输水管道15公里,为双泉滩后续开发奠定基础。建起圈沟、新墩、窑坡、双泉等8个村委会办公室。建成4个小康示范点,新建、改造高标准农户住宅2108户,硬化居民点街道12条15公里,砂化村社道路19条45公里。架设全乡有线电视、程控电话和移动通话网络,入户率分别为95%、91%和63%。在重点路段修建过水桥涵18座,修建U型渠道50公里。争取省慈善协会的支持,在圈沟、窑坡、双泉村建起人畜饮水窖250眼。投资11万元在磨湾村埋设输水管道2公里,维修机井1眼,铺设磨湾、窑坡三个社的人畜饮水管道,并配套机井和自压蓄水池。
  2009年后,建成马营至陈户、马营至李桥的通乡道路38公里;建成17个村的通村道路70公里,砂化道路120公里;衬砌各类渠道60多公里。建起花寨村循环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城南村虫草生态鸡养殖基地、新墩村双孢菇栽培基地、双泉村孕马血清采集基地、马营村农民创业园区等基地。建成马营、花寨2个集镇,并新成立环卫所,确定专人从事卫生管理整治工作。两处集市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和农民增收的新平台。
  劳务输出 1989年全乡输出劳务1090人次,收入200多万元。2004年输出5100人次,收入2100多万元。涌现出梁湘泰、扁福等劳务输出带头人。劳务输出地由青海、新疆等西部省区向东部沿海发展。劳务收入占人均收入的30%以上。2007年3月,首次组织22名农民工赴广东东莞务工创业,是第一次有组织、成建制向省外输出务工人员。同年5月,在全县劳务经济工作表彰会上,大马营乡劳务输出工作站,石煤矿曹强、陈天新等受到表彰。2008年,全乡输转劳动力0.62万人,其中有组织输出0.3万人,向东南沿海输送940人,向国外输送120人;新建大马营乡劳务基地和马营村万亩油菜培训基地2个,劳务收入3800万元。2013年,培训务工人员1342人,输出劳力9400人,劳务收入1.2亿元。
  扶贫开发 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上河、下河、圈沟等沿山贫困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012年投入扶贫资金34.9万元(城南村12.9万元、新墩村22万元),在城南村修建养殖暖棚43座、在新墩村修建双孢菇大棚37座。2013年投入扶贫资金91.5万元(新墩村56.5万元、双泉村35万元),在新墩村修建U型渠道2.5公里,修建暖棚72间、双孢菇大棚25座。在双泉村五、六社修建U型渠道3.5公里。2012年以来,培育下河村果子沟、花寨村红提园、城南村虫草鸡、新墩村双孢菇、马营村生态羊、双泉村血清马等特色种植、养殖村。
  第三节 撤乡并乡
  2005年4月行政区划调整,撤销花寨子乡,并入大马营乡。
  花寨子乡原为花寨人民公社,1983年改称花寨子乡。位于县城东南36.5公里处,东倚被誉为“丝绸之路绿宝石”的焉支山,西邻李桥乡,南与亚洲第一大马场——山丹军马场相连,北与陈户乡接壤,面积83.93平方公里。2004年辖新泉、楼庄、城南、花寨、高湖、山湾、上河、中河、下河9个村,60个村民小组,2408户9587人,撤乡并乡后,原有9个村名称不变,归属大马营乡。花寨子乡海拔2100—2700米,年均降水量150—230毫米,平均气温2.8℃。境内山川交错,河流纵横,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有山丹“小江南”之称。耕地面积308万亩,沿马营河、寺沟河流域分布,可种植优质小麦、大麦、洋芋、豆类、油菜、亚麻、中药材等,具有发展高新农业和特色经济的有利条件。2004年农业总收入1850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2522万元,分别比1995年增加304.15万元、10222万元,增长19.7%、444.4%;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5年的1085元增至2740元,增长153.6%。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大马营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