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霍城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098
颗粒名称: 第四章 霍城镇
分类号: F291
页数: 3
页码: 697-699
摘要: 本章记述了山丹县霍城镇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地形地貌、耕地面积等。
关键词: 城镇发展 霍城镇 山丹县

内容

霍城镇位于山丹县境西南部,距离县城45公里。东靠大马营乡,南邻军马三场,西与民乐县相邻,北与李桥乡接壤。2013年辖东关、西关、刘庄、泉头、双湖、新庄、周庄、杜庄、东山、上西山、下西山、上河西、下河西、西坡、沙沟、王庄16个行政村,105个村民小组,5331户、21865人。面积179.17平方公里。耕地8.99万亩,常年播种面积8.7万亩,其中保灌面积3.52万亩,山滩旱地5.18万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油菜、马铃薯、双孢菇等,亚麻、中药材、野生黄参、蘑菇资源丰富。林果业有沙棘、山杏、李子等,畜产品有牛羊肉、兔肉等,水产品养殖以虹鳟鱼、金鳟鱼为主。
  地处山区,属高寒半湿润地区。境内陡坡多,昼夜温差大,平均海拔2380米,年均气温6℃,年日照时数约2620小时,无霜期123天左右,年降雨230毫米。自然灾害以冰冻、旱灾、病虫害等为主。草场面积大,有肥沃的黑钙土,属于自流灌区。境内水系主要有后稍沟流域和大、小香沟流域等,水源主要来源于祁连山融雪水,其次为大气降水。山马(山丹—马营)、李霍(李桥—霍城)、永民(永昌—民乐)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物流业较为繁荣。2013年实现生产总值1.54亿元,农业增加值634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09元。
  第一节 农业
  种植业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以调整农业结构为重点,培育洋芋、草畜、油料、劳务等优势产业,建成以双湖、沙沟、新庄等村为中心的马铃薯繁种基地,以下西山、刘庄、杜庄为中心的草畜基地,以泉头、西坡、王庄等村为中心的油料生产基地。重点推广“双低”油菜(菜籽油中芥酸含量低,菜籽饼中的硫代葡萄糖含量低),油料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亩。2004年组建油料产业协会,完善“农户+协会+市场”的产业链条,建成油料加工厂16个。至2013年,流转土地3.5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9万亩,粮经饲比例调整为6:3:1。
  畜牧业 境内草场属于高山草甸,是自然放牧区,有草原面积30万亩,其中17万亩为纯草场,其他为荒漠或半荒漠草场,是全县重要的畜牧区之一。1989年大牲畜存栏量为0.6万头(匹),羊存栏2.8万只,猪、鸡存栏分别为0.48万口、2.54万只。至2004年,全镇养羊、养牛、养猪专业户分别为225户、45户、34户。牛存栏量6100头,羊存栏量6.5万只。2009—2011年培育年出栏1万只鸡场、种獭兔基地各1个;建成年出栏肉牛900头的新庄综合养殖小区、虹鳟鱼养殖场、大雁棚、沼气池各1座,成立金愿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各类养殖专业户为621户。2011年全镇从养殖业获得的经济效益为5600万元,人均2100元,畜牧业产值比重达18%以上。至2013年,全镇建成养殖小区(场)8个,修建高标准羊舍44座;修建暖棚羊舍75座1.69万平方米,发放牛羊蔬菜贴息贷款1800多万元;改良羊34680只,育肥羊16.32万只、出栏7.1万只;牛饲养量7400头、出栏1000头,能繁育母牛存栏量3382头。
  第二节 劳务输出
  1989年前后,乡上利用冬季民工返乡至春季农忙之前的有利时机进行宣传,劳务输出渐为群众接受,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增多。西关村农民陈希虎在青海花土沟开办建筑公司,有从业人员150人,固定资产500万元。常年输出劳动力6300人次,劳务收入1280万元。1995年,以陈希虎、夏学元、陈三让、马成德等为代表,在青海花土沟、甘肃敦煌、青藏铁路线等地相继建起5个劳务基地。
  向新疆输转劳务移民从事棉花种植、石棉矿开采等产业,是霍城劳务输出的另一特点。在政府优惠政策鼓励和能人的带动下,仅2004年搬迁409户1455人,缓解了霍城镇人多地少的矛盾,也为移民地的经济建设注入活力。移民在当地成家立业,租赁土地,购买农机具,发展生产,通过十几年的艰苦创业,涌现出周志春、车文斗、何旺、甘玉基等致富能人,个人资产多达三四十万元,不断吸引更多的农户前往新疆落户创业。至2013年,全镇劳务收入1.16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8%。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4.7万人次,提高了农民工劳务输出的竞争力。
  【资料选载】 东关村劳务输出
  东关村地处霍城集镇东面,2010年全村有547户2112人,劳动力1621人,耕地9480亩(水浇地2680亩、旱地6800亩)。针对人均耕地少,劳动力过剩,经济相对滞后的实际,多年来,村党支部从做强做大劳务产业入手,依托能人带动,劳务输出逐渐被群众所接受,输出领域由建筑、采矿向棉花种植、运输、纺织业等行业拓展,近两年全村每年劳务输出1500人次左右,劳务收入在800万元左右。200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4650元,其中劳务收入占68%以上。2010年,村上成立劳务输出产业协会,拓展刘兴奇、孔祥茂、杨志雄等3家建筑施工基地和宋仁德的青海石棉矿基地,吸纳从业人员1000多人,固定资产达3000万元。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4950元,位居全镇前列。(选自《山丹综合年鉴(2009—2010)》464页)
  第三节 退耕还林
  2002年退耕还林(草)工程启动后,针对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特别是沿山区耕地产量低而不稳,水土流失严重的实际,把退耕还林作为全镇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来抓,完成退耕还林31977亩,荒山造林19327.6亩,林木覆盖率达19.5%。至2013年,全镇共有林地面积55863.6亩。退耕还林使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从单一的种粮转向造林护林、林果产品开发等,推动种植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下西山村作为整村退耕还林(草)示范村,短短十年时间,农民收入提高,生态环境改善,成为全县依靠退耕还林(草)振兴农业、富裕农村、致富农民的典范。
  【资料选载】 下西山退耕还林
  下西山村有7个社、279户、1157人,其中劳动力630人。山旱滩地多,水浇地少是该村最大的特点。2002以来,该村抢抓退耕还林(草)机遇,到2005年,整村退耕还林1.3万亩,户均45亩,人均10.7亩,享受国家补助466.3万元,人均4030.3元。种植仁用杏、鲜食杏、山杏3680亩,沙棘8923亩,林间套种苜蓿2800亩,发展舍饲养殖大户16户,舍饲养羊4000只,养牛350头,确立了以林果业和草畜产业为主的后续产业发展模式。全村退耕还林成活率达90%以上。2004年开始,以仁用杏为主进行嫁接换优,两年换优2500亩,2000亩仁用杏和500亩食用杏已陆续挂果。饲草种植效益逐年提高,预计亩均收入可达500元以上,人均达1300元。整村退耕还林后,不仅有效节约了水资源,全村90%的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外出务工,家庭收入明显提高。200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4216元,其中退耕还林补助粮款199.15万元,人均1721元,占年人均纯收入的40.8%;节约劳动力272个,外出务工纯收入81.6万元,人均705元;套种的2800亩优质饲草,每亩纯收入350元,收入98万元,人均847元;出栏羊2200只,产值55万元,人均475元。
  (选自《山丹综合年鉴(1989—2004)》496页,字句有改动)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