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09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农业
分类号: F291
页数: 2
页码: 690-691
摘要: 本节记述了山丹县位奇镇农业经济发展情况。包括种植业、畜牧业。
关键词: 城镇发展 位奇镇 山丹县

内容

种植业 位奇镇分立足区域特点,分为下片(十里堡、廿里堡、东湾、四坝、高寨5个村)、上片(永兴、位奇、马寨、孙家营、张湾、暖泉、朱湾7个村)和西片(柳荫、芦堡、新开、汪庄、侯山5个村)三大区域板块。多年来,下片5个村依托城郊优势,依靠农机、养殖、种植、农产品运销和瓜菜种植等10个合作经济组织和瑞源麦芽、绿丰脱水蔬菜、高原龙肉食品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啤酒大麦、优质瓜菜、设施农业、草畜等产业渐成优势。上片7个村发挥土地宽阔,渠系配套完善,灌溉条件好的优势,推进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张湾、孙家营等村的制种油葵、高原夏菜、洋葱、马铃薯、中药材等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形成特色。西片5个村干旱缺水,但草场资源丰富,农民素有养羊传统,新开羊羔肉色鲜、肉嫩、味美、无膻味,远近闻名,羊只存栏数历年占到全镇的30%%—50%。
  1989年前后,主要种植小麦、大麦。芦堡村的亚麻、东湾村的瓜菜有一定比例。1994年东湾村推广大棚蔬菜种植。1995年,全镇推广地膜小麦1万亩。2001年,纤用亚麻、啤酒大麦订单2万亩。2006年,东湾村试种洋葱成功。2007年,各村社出现“反包倒租”形式的土地流转。2009年,四坝村引进张掖德农公司,在张湾、孙家营等村建成油葵制种基地4000亩。2010年成立山丹县第一家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至2013年,全镇流转土地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3%,成为全县土地流转面积最大的乡镇。廿里堡、张湾、朱湾等村实现土地整村流转,种植葵花、香菜、紫花草、孜然、金花葵、笋子、蓖麻、独活、板蓝根、菠菜、洋葱、谷子、彩色马铃薯等10多个品种。
  2008年,十里堡、暖泉、四坝等村建成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技术综合科技示范点,主推啤酒大麦、
  旱地谷子种植
  洋葱白珠、白碧龙等农作物新品种。2013年,建成二十里堡油葵制种、四坝旱地谷子、张湾中药材种植等千亩连片示范点,建成高效节水农田4.35万亩。2009年,四坝、高寨村修建红提葡萄日光温室20座。2011年,位奇村发展双孢菇大棚30座。至2013年,全镇建成日光温室和双孢菇大棚353座,年销售红提葡萄28万斤以上。高寨村生产的红提葡萄连续两年获全国延后栽培晚熟葡萄金奖。2012年成立盛果设施农业农民创业园区,成为山丹县5号农民创业园。
  表35-2常年播种情况单位:万亩
  畜牧业 草原面积64.7万亩,为荒漠半荒漠草原。养殖业以放养为主,羊只饲养量居多,新开羊肉远销省内外。2004年,十里堡村修建养殖小区,开始发展舍饲养殖为主的草畜产业。至2013年,全镇畜牧饲养量为36万头只,其中羊21万只,规模以上养殖户542户;建成养殖小区(场)13个,暖棚96座1.92万平方米。畜牧业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近四分之一。
  水利 1989以来,完成白石崖渠道改建工程、后稍沟管道工程、李桥水库加固除险工程、北台子水库工程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1998年完成张湾、孙家营等4个村的人畜饮水工程。2002年新开村建成蓄水30万立方米的水库1座。2001-2004年,衬砌渠道86公里、铺设低压暗管18公里、新打机井5眼、平整耕地1.3万亩。至2008年,全镇有机井126眼,节水渠道320公里。2012年、2013年全镇建成高标准农田2万亩,衬砌各类节水渠道110公里、铺设输水管道38公里,改造新开、四坝村自来水管网20.8公里,新建自来水净化站1座,自来水管网基本覆盖17个村。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位奇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