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清泉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086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清泉镇
分类号: F291
页数: 3
页码: 687-689
摘要: 本章记述了山丹县清泉镇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地形地貌、耕地面积等。
关键词: 城镇发展 清泉镇 山丹县

内容

清泉镇位于县境北部。西邻东乐乡,南靠位奇镇,东北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毗邻。面积696.36平方公里。东西最大距离34.5公里,南北最大距离40.2公里。2013年辖北滩、东街、西街、城北、郇庄、拾号、清泉、南湾、南关、南湖、郑庄、北湾、双桥、祁店、红寺湖15个村,117个村民小组,6个社区居委会,21239户(非农业户12943户、农业户8296户),63053人(非农业人口31533人、农业人口3152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8685元。
  境内南部、东部、中部为冲积平原,暸高山区为低山丘陵,东北龙首山南麓为波状丘陵,北部红寺湖地区为沟谷平原,全境自东南向西北缓斜坡降,地质构造处于河西走廊地震带。气候干旱凉爽,属大陆性高寒半干旱气候。日照长,太阳辐射强,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少而集中,蒸发量大,湿度小,全年无霜期短。主要有旱灾、洪灾、风灾、病虫害等自然灾害。水系主要有马营河流域。水源主要来源于祁连山冰雪融水,其次为大气降水。
  该镇地处城区、城郊,国道312线、连霍高速公路和兰新铁路贯穿全境,交通便捷,通信发达。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下水资源丰富,适于种植小麦、大麦、谷子、胡麻及瓜果蔬菜等作物。种植孜然、茴香、板蓝根、甘草等中药材。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探明的矿产有10多种,已开发的有煤、大理石、石灰石、水泥石、硅石、黏土等。境内有大佛寺、南湖公园、艾黎文物陈列馆等旅游景点。
  第一节 农业
  种植业 有耕地3.9万亩,常年播种面积3.6万亩左右(农民人均1.2亩),3.5万亩为机井灌溉,少部为河灌。20世纪90年代前,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占耕地面积的45%。后调整结构,重点种植啤酒大麦、优质小麦、花卉制种、温室大棚栽培脱毒马铃薯等主导作物,初步形成规模化生产。小麦加工是产业经营的重点,建有佛山面粉厂、绿源面粉厂等加工企业。成立羊产业协会、砖瓦协会、啤酒大麦协会、双桥花卉蔬菜协会、祁店能源协会等合作组织,带动农户发展订单农业。
  1990年前后,西街村建起温室大棚50座50亩,主要种植蔬菜。2009年,开始修建万亩寒旱区高效节水红地球葡萄示范园区,完成总体规划,平整土地300亩,整修道路11公里,新打机井2眼,配套低压暗管8公里,植树造林600亩,建成连片高标准温室大棚60座。2010年,配套60座日光温室大棚的基础设施,进行换土及苗木定植。2011年,新建日光温室葡萄大棚83座、双孢菇大棚137座,全镇日光温室大棚共有483座。2012年,建起设施葡萄大棚36座、观光大棚2座、双孢菇大棚57座、隧道式发料场2座。2013年,建起“爱福模式”智能菇棚40座、示范菇棚2座,改造菇棚26座,新建发料场1个。全镇有温室大棚620座。
  土地流转 2007年,双桥村开创了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模式——“反包倒租”,即先把农户分散经营的土地租过来,再整体租给致富能人连片种植经营,使个人、集体都增收。这种生产经营模式是全县农村土地流转的“先驱”和“雏形”。从2007年双桥村对农户的1600亩土地进行返包倒租开始,到2013年全镇流转土地3.52万亩,域内90%以上的耕地转换为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土地收入由原先的每亩地几百元增加到几千元,农民也从过去单一从事土地种植业向亦工亦农的“两栖”生产形式发展。
  畜牧业 域内有草原面积80多万亩。1989年,饲养大家畜2100头(匹)、猪12000口、羊32000只、鸡112000只。从1995年开始,全镇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大牲畜逐步退出农业生产,马、骡、驴等饲养量随之下降,牛饲养量逐年增加,主要有肉牛和奶牛。牛、羊、猪、鸡的养殖向大户集中。2005年,以舍饲养羊为重点,大力发展暖棚舍饲养殖。发展养羊育肥贩运万只以上运销户有5户、千只以上养羊户28户、百只以上养羊户386户。猪、鸡、牛、骆驼、羊饲养量分别为19650口、193000只、1220头、140峰和144600只。畜牧业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50%。2008年以来,完成红寺湖退牧还草现场作业设计30万亩,建设围栏15万亩,修建暖棚11041间。2013年引导养殖大户落户暸高山畜牧业园区。全镇新建成规模养殖场4个、养殖小区1个,新增规模养殖户23户,羊、牛、生猪饲养量分别为21.6万只、0.79万头、2.2万口。
  第二节 工商业
  乡镇企业1989年有乡镇企业146户,其中工业企业70个、交通运输企业63个、建筑和商流服务企业13个,从业人员5897人,固定资产1987万元,完成总产值1800万元,实现总收入1700万元。1994—2000年,连续四届被评为“甘肃省发展乡镇企业十强乡”。1999年撤乡建镇后,乡镇企业产值、收入、工业增加值、利润以年均19%、12%、17%、5%的速度递增。2004年乡镇企业个数增加到280个,其中工业企业179个、交通运输企业18个、建筑企业和商流服务企业83个,从业人员12300人,固定资产16720万元,完成总产值92480万元,实现利润7500万元,实现税金22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8%来自乡镇企业。2006年引进资金1200万元,新上瑞达淀粉生产线和颗粒饲料生产线。2008年有乡镇企业305家,从业人员16200人。
  商业 1998年城区内有各类商业门店1345个,从业人员2600人。2005年,以清泉镇东街、西街、
  南关城北等村村民为主体,“菜篮子”“面袋子”“油桶子”“饭馆子”“肉架子”等个体工商户的服务面达到县城消费市场的86%。2006年投资1000万元,建起集吃、住、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鑫海源大酒店;投资1300万元建起集服装、百货、超市为一体的家乐福商贸综合楼。2007年投资500万元,拆除青年街原有门店50间,招商建设上宅下店式二层楼5000平方米,增加商业铺面120多户。2013年投资7800万元,新上永福再生资源、鑫鼎机械制造、金龙保温材料等工业企业3家。
  第三节 撤乡并镇
  2005年3月山丹县行政区划调整,撤销红寺湖乡、城关镇乡镇区划建置,并入清泉镇,镇政府驻县城西街。
  城关镇 原为城关镇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改称城关镇。以管辖本县非农业人口为主。辖区东起焦化厂,西至县城西门,南起周家台,北至火车站,面积82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县城胜利街。城关镇驻地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2001年前辖北街、城北、东街、西街、南关、南街、长城、交通、前窑、平坡10个居委会。2001年将10个居委舍合并为北街、长城、县府街、文化街、南街、前窑等6个社区居委会。至2004年有25个居民小组,11629户,28771万人,其中流动人口2150人。城关镇居民大多在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或从事饮食、服务、摊贩、运输、贸易、建筑、采矿等集体或个体工商活动。集体、个体工商业发展较快,乡镇企业成为全镇经济主干。居民生活水平普遍高于农村。
  红寺湖乡 清道光九年(1829年),邑令黄璟移清泉草头坝民于红寺湖。其土滋润,可以播种,其水清冽,可以灌田。原为红寺湖乡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改为红寺湖乡。位于山丹县境东北部,东北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接壤,南邻清泉镇,西接东乐乡,总面积225.21平方公里。距县城15公里。下辖红寺湖、茨湖、马莲湖、双窝铺、大湖、地圈台6个村,264户、959人。2004年全乡总人口959人(出生6人,死亡6人),是当年全县人口唯一零增长的乡镇。地貌南为中高山,西侧为龙首山,北侧为盆地。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多荒漠、半荒漠草原。气候干旱、多风沙。境内有汉明长城隧道、堡子城、古城堡、红寺山关遗址。山阿(山丹—阿拉善右旗)公路直通县城和阿拉善右旗。土地、光热、风能资源丰富。有耕地1900亩,主要种植小麦、胡麻、啤酒大麦等作物,栽种杏子、沙枣、苹果等林果,另有发菜、沙葱、羊胡子等特色野生植物和柴胡、锁阳、甘草、黄芪、麻黄等中草药。矿产资源有磁铁矿、硅石矿、石灰石、石英砂等。
  红寺湖乡有荒漠半荒漠草原34.6万亩,是全县唯一的畜牧乡。畜牧业以羊只为主,户均养羊由1989年的36只发展到2004年的130只,主要是绒山羊和绵羊,绒山羊占多数。绵羊肉质鲜美,远近闻名,远销城乡及县外。畜牧产品有羊绒、羊毛、羊肉、羊皮、驼绒等。除养羊外,还有少量的骆驼、鸡、猪等。人均收入中来自畜牧业的占67%以上。2004年经济总收入129.4万元,实现农业增加值245万元,乡镇企业增加值950万元,财政税收完成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98元。
  【资料选载】 红寺湖人口零增长
  2004年,红寺湖乡总人口959人,其中出生6人,死亡6人,当年人口零增长,也是当年全县人口唯一零增长的乡镇。
  从红寺湖乡人口自然变动情况看,除2004年为零增长外,1998年为负增长,其他年份均为增长。最高增长年份为1996年,自增率12.98%o,总人口超过1000人。其他年份都在1000人以下。
  2004年人口零增长主要原因是人口基数小,每年生育对象数量有限,加上群众计生观念转变较快,故人口自增率平稳缓慢。 (选自《山丹综合年鉴(1989—2004)》第481页,有改动)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清泉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