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编 乡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085
颗粒名称: 第三十五编 乡镇
分类号: F291
页数: 26
页码: 685-710
摘要: 本编记述了山丹县各个镇的行政区划变更以及乡镇发展情况。
关键词: 城镇 发展 山丹县

内容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九月,置山丹卫,军政皆领。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起,置左、右、中、前、后5个千户所和50个百户所,统领境内的驻军和屯卒。又置7个约保,管理民户。领永兴、新开坝、暖泉、范家营、杨家坝、大黄山、新河、丰城铺、石峡口、祁家寨、大桥寨、焦家堡、洪水三堡、洪水店堡等24堡。
  清初,沿袭明代建置。雍正二年(1724年),废卫置山丹县。县以下置约、村两级行政建置。置本城、新河、硖口、永兴、杨家、花寨、花寨外、马营、黑城、静安上、永固、姚家、洪水、山家、新添、羊坊、慕化17约,管理县城和各村庄堡寨。有清一代,山丹县辖140多个村庄堡寨。
  民国十八年(1929年)三月以前,县以下行政区划为区、村两级建置。民国三十年(1941年)元月,撤区置乡镇、保、甲三级基层行政建置,全县置1镇5乡(龙峰镇,富源乡、仙堤乡、封云乡、维新乡、复兴乡),辖52保480甲。此建置一直沿袭至民国结束。1949年,将富源乡、龙峰镇合并称龙山镇,仙堤乡、封云乡合并称中山乡,维新乡、复兴乡合并称天山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至1965年3月近16年间,山丹县行政区划变更频繁。
  1949年10月,全县置龙山、中山、天山区,区下设乡、村基层行政建置。1950年2月,置龙山、新山、中山、焉山、天山5区,辖27乡98个行政村。1951年10月,上述5区分别改称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1952年10月,全县建置6区37乡116个行政村298个自然村。1955年7月,区由数字命名改为以驻地命名,原6个区依次改称城关区、新河区、位奇区、花寨区、霍城区、东乐区。各区所辖各乡大都也以驻地改称。是年10月,撤区并乡,全县37个乡合并为15个乡。
  1958—1983年11月,撤销乡建置,县以下为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建置。
  1958年9月,全县建置红旗、红光、红星3个人民公社。同年12月,撤销民乐县建置,将其行政区域全部划归山丹县管辖,全县建置城北、位奇、花寨、民乐镇、丰乐5个人民公社。1959年8月,新增城东、三堡、南古3个人民公社。1961年10月,将上述8个人民公社调整为32个人民公社。1962年元月,恢复民乐县建置,山丹县建置城北、静安、东乐、城关、城东、位奇、芦堡、新河、陈户、老军、李家桥、花寨、夹河、双寨、马营、霍城16个人民公社。同年8月,新增红寺湖、西屯、双湖、祁连4个人民公社。1965年9月,全县建置城关镇、东乐、红寺湖、清泉、位奇、陈户、老军、李桥、花寨、马营、霍城11个人民公社。城关镇公社辖街道居民委员会4个,其他10个人民公社辖103个生产大队,833个生产队。此建置稳定达18年之久,至1983年11月恢复乡建置为止。
  1983年11月起,县以下建置政、社分设,在不打乱原有人民公社行政区划和隶属关系的基础上,城关镇公社改称镇,其他10个人民公社改称乡,生产大队改称村,生产队改称社(村和社数有部分调整)。自此,全县辖1镇10乡。城关镇辖居民委员会7个,居民小组19个;10乡辖村1 1 1个,社700个。1999年撤乡建镇,将清泉、位奇、霍城3乡改称为镇。2005年区划调整,将城关镇、红寺湖乡并入清泉镇,花寨子乡并入大马营乡。此后至2013年,全县辖3镇5乡,即清泉镇、位奇镇、霍城镇、东乐乡、陈户乡、大马营乡、李桥乡、老军乡。2014年8月,东乐乡、陈户乡、大马营乡撤乡建镇。
  自明清以来,山丹县乡镇的体制、规模和范围多次发生变化,但各地在自然环境、经济状况、语言习俗等方面仍有其特色和稳定性。
  第一章 清泉镇
  清泉镇位于县境北部。西邻东乐乡,南靠位奇镇,东北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毗邻。面积696.36平方公里。东西最大距离34.5公里,南北最大距离40.2公里。2013年辖北滩、东街、西街、城北、郇庄、拾号、清泉、南湾、南关、南湖、郑庄、北湾、双桥、祁店、红寺湖15个村,117个村民小组,6个社区居委会,21239户(非农业户12943户、农业户8296户),63053人(非农业人口31533人、农业人口3152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8685元。
  境内南部、东部、中部为冲积平原,暸高山区为低山丘陵,东北龙首山南麓为波状丘陵,北部红寺湖地区为沟谷平原,全境自东南向西北缓斜坡降,地质构造处于河西走廊地震带。气候干旱凉爽,属大陆性高寒半干旱气候。日照长,太阳辐射强,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少而集中,蒸发量大,湿度小,全年无霜期短。主要有旱灾、洪灾、风灾、病虫害等自然灾害。水系主要有马营河流域。水源主要来源于祁连山冰雪融水,其次为大气降水。
  该镇地处城区、城郊,国道312线、连霍高速公路和兰新铁路贯穿全境,交通便捷,通信发达。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下水资源丰富,适于种植小麦、大麦、谷子、胡麻及瓜果蔬菜等作物。种植孜然、茴香、板蓝根、甘草等中药材。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探明的矿产有10多种,已开发的有煤、大理石、石灰石、水泥石、硅石、黏土等。境内有大佛寺、南湖公园、艾黎文物陈列馆等旅游景点。
  第一节 农业
  种植业 有耕地3.9万亩,常年播种面积3.6万亩左右(农民人均1.2亩),3.5万亩为机井灌溉,少部为河灌。20世纪90年代前,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占耕地面积的45%。后调整结构,重点种植啤酒大麦、优质小麦、花卉制种、温室大棚栽培脱毒马铃薯等主导作物,初步形成规模化生产。小麦加工是产业经营的重点,建有佛山面粉厂、绿源面粉厂等加工企业。成立羊产业协会、砖瓦协会、啤酒大麦协会、双桥花卉蔬菜协会、祁店能源协会等合作组织,带动农户发展订单农业。
  1990年前后,西街村建起温室大棚50座50亩,主要种植蔬菜。2009年,开始修建万亩寒旱区高效节水红地球葡萄示范园区,完成总体规划,平整土地300亩,整修道路11公里,新打机井2眼,配套低压暗管8公里,植树造林600亩,建成连片高标准温室大棚60座。2010年,配套60座日光温室大棚的基础设施,进行换土及苗木定植。2011年,新建日光温室葡萄大棚83座、双孢菇大棚137座,全镇日光温室大棚共有483座。2012年,建起设施葡萄大棚36座、观光大棚2座、双孢菇大棚57座、隧道式发料场2座。2013年,建起“爱福模式”智能菇棚40座、示范菇棚2座,改造菇棚26座,新建发料场1个。全镇有温室大棚620座。
  土地流转 2007年,双桥村开创了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模式——“反包倒租”,即先把农户分散经营的土地租过来,再整体租给致富能人连片种植经营,使个人、集体都增收。这种生产经营模式是全县农村土地流转的“先驱”和“雏形”。从2007年双桥村对农户的1600亩土地进行返包倒租开始,到2013年全镇流转土地3.52万亩,域内90%以上的耕地转换为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土地收入由原先的每亩地几百元增加到几千元,农民也从过去单一从事土地种植业向亦工亦农的“两栖”生产形式发展。
  畜牧业 域内有草原面积80多万亩。1989年,饲养大家畜2100头(匹)、猪12000口、羊32000只、鸡112000只。从1995年开始,全镇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大牲畜逐步退出农业生产,马、骡、驴等饲养量随之下降,牛饲养量逐年增加,主要有肉牛和奶牛。牛、羊、猪、鸡的养殖向大户集中。2005年,以舍饲养羊为重点,大力发展暖棚舍饲养殖。发展养羊育肥贩运万只以上运销户有5户、千只以上养羊户28户、百只以上养羊户386户。猪、鸡、牛、骆驼、羊饲养量分别为19650口、193000只、1220头、140峰和144600只。畜牧业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50%。2008年以来,完成红寺湖退牧还草现场作业设计30万亩,建设围栏15万亩,修建暖棚11041间。2013年引导养殖大户落户暸高山畜牧业园区。全镇新建成规模养殖场4个、养殖小区1个,新增规模养殖户23户,羊、牛、生猪饲养量分别为21.6万只、0.79万头、2.2万口。
  第二节 工商业
  乡镇企业1989年有乡镇企业146户,其中工业企业70个、交通运输企业63个、建筑和商流服务企业13个,从业人员5897人,固定资产1987万元,完成总产值1800万元,实现总收入1700万元。1994—2000年,连续四届被评为“甘肃省发展乡镇企业十强乡”。1999年撤乡建镇后,乡镇企业产值、收入、工业增加值、利润以年均19%、12%、17%、5%的速度递增。2004年乡镇企业个数增加到280个,其中工业企业179个、交通运输企业18个、建筑企业和商流服务企业83个,从业人员12300人,固定资产16720万元,完成总产值92480万元,实现利润7500万元,实现税金22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8%来自乡镇企业。2006年引进资金1200万元,新上瑞达淀粉生产线和颗粒饲料生产线。2008年有乡镇企业305家,从业人员16200人。
  商业 1998年城区内有各类商业门店1345个,从业人员2600人。2005年,以清泉镇东街、西街、
  南关城北等村村民为主体,“菜篮子”“面袋子”“油桶子”“饭馆子”“肉架子”等个体工商户的服务面达到县城消费市场的86%。2006年投资1000万元,建起集吃、住、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鑫海源大酒店;投资1300万元建起集服装、百货、超市为一体的家乐福商贸综合楼。2007年投资500万元,拆除青年街原有门店50间,招商建设上宅下店式二层楼5000平方米,增加商业铺面120多户。2013年投资7800万元,新上永福再生资源、鑫鼎机械制造、金龙保温材料等工业企业3家。
  第三节 撤乡并镇
  2005年3月山丹县行政区划调整,撤销红寺湖乡、城关镇乡镇区划建置,并入清泉镇,镇政府驻县城西街。
  城关镇 原为城关镇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改称城关镇。以管辖本县非农业人口为主。辖区东起焦化厂,西至县城西门,南起周家台,北至火车站,面积82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县城胜利街。城关镇驻地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2001年前辖北街、城北、东街、西街、南关、南街、长城、交通、前窑、平坡10个居委会。2001年将10个居委舍合并为北街、长城、县府街、文化街、南街、前窑等6个社区居委会。至2004年有25个居民小组,11629户,28771万人,其中流动人口2150人。城关镇居民大多在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或从事饮食、服务、摊贩、运输、贸易、建筑、采矿等集体或个体工商活动。集体、个体工商业发展较快,乡镇企业成为全镇经济主干。居民生活水平普遍高于农村。
  红寺湖乡 清道光九年(1829年),邑令黄璟移清泉草头坝民于红寺湖。其土滋润,可以播种,其水清冽,可以灌田。原为红寺湖乡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改为红寺湖乡。位于山丹县境东北部,东北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接壤,南邻清泉镇,西接东乐乡,总面积225.21平方公里。距县城15公里。下辖红寺湖、茨湖、马莲湖、双窝铺、大湖、地圈台6个村,264户、959人。2004年全乡总人口959人(出生6人,死亡6人),是当年全县人口唯一零增长的乡镇。地貌南为中高山,西侧为龙首山,北侧为盆地。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多荒漠、半荒漠草原。气候干旱、多风沙。境内有汉明长城隧道、堡子城、古城堡、红寺山关遗址。山阿(山丹—阿拉善右旗)公路直通县城和阿拉善右旗。土地、光热、风能资源丰富。有耕地1900亩,主要种植小麦、胡麻、啤酒大麦等作物,栽种杏子、沙枣、苹果等林果,另有发菜、沙葱、羊胡子等特色野生植物和柴胡、锁阳、甘草、黄芪、麻黄等中草药。矿产资源有磁铁矿、硅石矿、石灰石、石英砂等。
  红寺湖乡有荒漠半荒漠草原34.6万亩,是全县唯一的畜牧乡。畜牧业以羊只为主,户均养羊由1989年的36只发展到2004年的130只,主要是绒山羊和绵羊,绒山羊占多数。绵羊肉质鲜美,远近闻名,远销城乡及县外。畜牧产品有羊绒、羊毛、羊肉、羊皮、驼绒等。除养羊外,还有少量的骆驼、鸡、猪等。人均收入中来自畜牧业的占67%以上。2004年经济总收入129.4万元,实现农业增加值245万元,乡镇企业增加值950万元,财政税收完成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98元。
  【资料选载】 红寺湖人口零增长
  2004年,红寺湖乡总人口959人,其中出生6人,死亡6人,当年人口零增长,也是当年全县人口唯一零增长的乡镇。
  从红寺湖乡人口自然变动情况看,除2004年为零增长外,1998年为负增长,其他年份均为增长。最高增长年份为1996年,自增率12.98%o,总人口超过1000人。其他年份都在1000人以下。
  2004年人口零增长主要原因是人口基数小,每年生育对象数量有限,加上群众计生观念转变较快,故人口自增率平稳缓慢。 (选自《山丹综合年鉴(1989—2004)》第481页,有改动)
  第二章 位奇镇
  位奇镇位于县域中部,距县城17公里。东接陈户乡,南邻李桥乡,西与民乐县毗邻,北靠山丹农场、清泉镇,东北过龙首山与内蒙古相望。面积552.10平方公里。2013年辖十里堡、廿里堡、高寨、东湾、四坝、永兴、位奇、马寨、孙家营、暖泉、张湾、朱湾、侯山、柳荫、芦堡、新开、汪庄17个村,121个村民小组,5936户、23631人。农民人均纯收入8139元。
  地形东南高、西北低,东部平坦、西部有丘陵地,基本成带状分布。属温凉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常年耕地面积1 1万亩左右,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8%,其中保灌面积6.65万亩。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地表及地下水资源相对丰富,渠系配套体系完整,灌溉便利,农业基础好。适宜种植小麦、大麦、胡麻、油料、马铃薯、瓜菜等作物。林果品有苹果、早酥梨、杏子等。有草场64.7万亩,畜禽饲养量达36万头(只)。马营河纵穿全境,砂石资源丰富。国道312线、省道山马(山丹—马营)公路贯穿全镇,交通便利。
  2013年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乡镇”。1989年、2010年,芦堡村被中组部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第一节 农业
  种植业 位奇镇分立足区域特点,分为下片(十里堡、廿里堡、东湾、四坝、高寨5个村)、上片(永兴、位奇、马寨、孙家营、张湾、暖泉、朱湾7个村)和西片(柳荫、芦堡、新开、汪庄、侯山5个村)三大区域板块。多年来,下片5个村依托城郊优势,依靠农机、养殖、种植、农产品运销和瓜菜种植等10个合作经济组织和瑞源麦芽、绿丰脱水蔬菜、高原龙肉食品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啤酒大麦、优质瓜菜、设施农业、草畜等产业渐成优势。上片7个村发挥土地宽阔,渠系配套完善,灌溉条件好的优势,推进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张湾、孙家营等村的制种油葵、高原夏菜、洋葱、马铃薯、中药材等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形成特色。西片5个村干旱缺水,但草场资源丰富,农民素有养羊传统,新开羊羔肉色鲜、肉嫩、味美、无膻味,远近闻名,羊只存栏数历年占到全镇的30%%—50%。
  1989年前后,主要种植小麦、大麦。芦堡村的亚麻、东湾村的瓜菜有一定比例。1994年东湾村推广大棚蔬菜种植。1995年,全镇推广地膜小麦1万亩。2001年,纤用亚麻、啤酒大麦订单2万亩。2006年,东湾村试种洋葱成功。2007年,各村社出现“反包倒租”形式的土地流转。2009年,四坝村引进张掖德农公司,在张湾、孙家营等村建成油葵制种基地4000亩。2010年成立山丹县第一家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至2013年,全镇流转土地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3%,成为全县土地流转面积最大的乡镇。廿里堡、张湾、朱湾等村实现土地整村流转,种植葵花、香菜、紫花草、孜然、金花葵、笋子、蓖麻、独活、板蓝根、菠菜、洋葱、谷子、彩色马铃薯等10多个品种。
  2008年,十里堡、暖泉、四坝等村建成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技术综合科技示范点,主推啤酒大麦、洋葱白珠、白碧龙等农作物新品种。2013年,建成二十里堡油葵制种、四坝旱地谷子、张湾中药材种植等千亩连片示范点,建成高效节水农田4.35万亩。2009年,四坝、高寨村修建红提葡萄日光温室20座。2011年,位奇村发展双孢菇大棚30座。至2013年,全镇建成日光温室和双孢菇大棚353座,年销售红提葡萄28万斤以上。高寨村生产的红提葡萄连续两年获全国延后栽培晚熟葡萄金奖。2012年成立盛果设施农业农民创业园区,成为山丹县5号农民创业园。
  畜牧业 草原面积64.7万亩,为荒漠半荒漠草原。养殖业以放养为主,羊只饲养量居多,新开羊肉远销省内外。2004年,十里堡村修建养殖小区,开始发展舍饲养殖为主的草畜产业。至2013年,全镇畜牧饲养量为36万头只,其中羊21万只,规模以上养殖户542户;建成养殖小区(场)13个,暖棚96座1.92万平方米。畜牧业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近四分之一。
  水利 1989以来,完成白石崖渠道改建工程、后稍沟管道工程、李桥水库加固除险工程、北台子水库工程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1998年完成张湾、孙家营等4个村的人畜饮水工程。2002年新开村建成蓄水30万立方米的水库1座。2001-2004年,衬砌渠道86公里、铺设低压暗管18公里、新打机井5眼、平整耕地1.3万亩。至2008年,全镇有机井126眼,节水渠道320公里。2012年、2013年全镇建成高标准农田2万亩,衬砌各类节水渠道110公里、铺设输水管道38公里,改造新开、四坝村自来水管网20.8公里,新建自来水净化站1座,自来水管网基本覆盖17个村。
  第二节 劳务经济
  乡镇企业 1989年以来,乡镇企业逐步形成位奇水泥厂机制水泥(由位奇镇十里堡村村民王忠等人承包经营,1994年更名为山丹县石燕水泥有限责任公司,2000年由乡镇企业改为私营企业)、位奇煤矿煤炭开采(由东湾村村民甘积福承包经营,后由暖泉村村民毛应佩承包经营,2000年由乡镇企业改为私营企业)、芋兴粉业、绿丰脱水蔬菜、永兴面业、三龙酒业、润牧草业、保鲜储藏(库容4000吨)、新型建材等龙头企业群体。企业经营范围从最初的小煤矿、小亚麻、小水泥发展到建筑建材、农产品加工、零售、餐饮娱乐等行业。2013年,建成各类乡镇企业27户,总产值达8.9亿元(工业总产值2.1亿元),完成增加值3.35亿元(工业增加值7500万元),实现营业收入6.4亿元,利润7523万元。
  【资料选载】 三龙酒业
  三龙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2001年5月,是甘肃武威凉州籍客商付开其投资兴建的民营企业,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60万元,2008年有职工50人。经过多年发展,成为集白酒、食品、饮料研制、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企业。
  依托传统工艺优势,借助位奇镇及周边地区优质小麦等优势资源,企业大力开展技术创新,研制开发出山丹红系列酒、三龙系列酒、青稞酒等高、中、低档次系列白酒和鹿寿酒,产品畅销河西五市及兰州、青海、新疆等地,成为山丹白酒市场的主打品牌。2007年被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评为全国质量信得过产品。(选自《山丹综合年鉴2006—2008)》509页 文字有改动)
  劳务输出 1978年,芦堡村党支部书记郭家诚、副书记李长福等人带领本村100多名村民前往青海石油管理局修窑烧砖,成为位奇镇乃至山丹县劳务输出最早的村之一。此后,镇上加大劳务输出力度,输出地域由青海、新疆、敦煌、陕西等西部地区逐渐向北京、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东部、东南地区拓展,务工领域由土建安装、矿山开采逐步向建筑装潢、石油化工、服装生产、商贸流通延伸。全镇在外建筑队、劳务队发展到41个,各类劳务企业12家。到2000年前后,通过劳务输出率先富起来的芦堡村仅高级小轿车就有近20辆。2005年建成位奇镇劳务工作站。2006年建起占地300平方米的劳务培训基地,新建占地1200平方米的劳动力转移技能实训基地,配备电脑、缝纫机及瓦工、架子工、钢筋工、电焊工、家电维修、摩托车修理等实训设施。至2013年,全镇建成劳务基地20个、培育发展劳务中介组织3家、劳务经纪人30多人、劳务能人100多人。劳务能人中资产上亿元的5人,5000万元以上的6人,1000万元以上的8人,500万元以上的10人。年输转劳动力9300多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23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5%。
  【新闻作品选载】 芦堡村里看轿车
  张鹤
  距离山丹县城约20公里处有一个村叫芦堡村,这个村因为有17辆高级小轿车而在当地出了名。
  一座座风格迥异的别墅式住宅楼顶着皑皑白雪,映着冬日的光辉,芦堡村显得宁静而富有。不敢想象,面前就是一个传统观念中的“农村”。更让人惊叹不已的是,全村700多户人家,有大小车辆102辆,其中高级小轿车就有17辆。有60万元一辆的进口车“沙漠公主”,有30万元的“蓝鸟王”,“桑塔纳”在这些车里面还算是“最次”的。
  今年49岁的张有龙便是“沙漠公主”的主人。除此之外,他还有两辆“康尼斯”重型货车、两台推土机、一台自卸式翻斗车,总价值130多万元。日子过得富裕了,全家还在县城里购置了两套楼房。
  芦堡村是张掖有名的劳务输出基地。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颇具慧眼的“社员”们走出耕地,来到新疆的塔里木油田、青海的格尔木南疆铁路“打工”挣钱。他们不怕冷,不怕累,经过10多年的摸爬滚打,终于在这里建立起了一支支诚信可靠的农民建筑队。如今,他们在青海、新疆不仅修铁路,打油井,建民房,并涉足当地采矿业和建材业,风风火火地在异地他乡当上了老板。
  张有龙的堂弟张有保在青海格尔木成立了一支铁路建筑队,参加南疆铁路建设,他的“坐骑”是一辆韩国进口的高级轿车“现代王”。此外,他还为建筑队和家庭购买了两辆“桑塔纳”和一辆“切诺基”。同是张家“有”字辈的张有寿,也在南疆铁路常年带领施工队修筑铁路,他买了一辆“桑塔纳”轿车。
  在这些老板们的带动下,芦堡村50%的村民走进了劳务市场,组成了26支建筑工程队,他们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勤劳致富。如今,一条宽敞的柏油马路直通芦堡村,全村2/3的农户安装了电话,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殷实。县劳务办公室刘禄贤主任告诉记者:“一到春节,老板们的小轿车就都回来了,村子到处停放着车,就像城里的停车场。”(原载《甘肃日报》2000年2月27日一版)
  第三节 乡村建设
  主要是道路、住宅建设。1989—2004年,开展“百村千里”修路活动,修建村社道路80公里。1994年芦堡村一社铺筑柏油路1.4公里,是全县最早的村级硬化道路。1997年启动小康示范点建设,在二十里堡、四坝村建起小康示范点,逐步带动全镇小康住宅的改造。1998年建成芦堡村高标准小康住宅示范点。至2004年全镇建成小康住宅2880户。 2006—2008年,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开始,芦堡、十里堡、高寨村被省、市、县列为试点村。至2008年底,新建通村道路87公里,小康住宅1872户。芦堡村建起山丹第一幢2个单元24户的农民住宅公寓楼,并建成商贸综合楼、寄宿制教学楼、师生餐厅,建成电子阅览室、电子监控网络、科技服务超市、文化广场和村民活动中心等;十里堡村完成绿化美化,新建村委会及农民文化活动室等;高寨村实现整村道路硬化。2009—2012年,全省第二轮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开始,位奇镇被列为新农村建设试点镇。芦堡村、高寨村、十里堡村被列为全省第二轮试点建设村。在十里堡、高寨、张湾、四坝、孙家营、芦堡和位奇等7个村新建日光温室、双孢菇大棚353座,全镇小康住宅户为5521户,占农户总数的87%,其中新建二十里堡、芦堡村农民住宅楼2幢54户、永兴村二层别墅3幢9户;硬化道路101公里;衬砌渠道146公里,铺设低压暗管38公里,完成11个村2077户安全人饮改造工程36公里;栽植风景树50000株,营造防护林3660亩,修建村民文化广场5处,绿化美化街道5.5公里,新建旱厕100座,推广沼气、太阳能、电磁炉等新型清洁能源600户,砂化设施农业园区道路5公里,铺设输水管道11公里。2011年,中央文明委授予芦堡村“全国文明村镇”称号。2013年,张湾村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万亩,衬砌节水渠道56公里,配套建设渠系建筑物2723座,铺设田间机耕路30公里,机械平整土地420亩。柳荫村投资1500万元,建设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的高标准羊舍6座,饲料加工车间1座,青贮池2座,配套建设办公住房等基础设施,羊存栏5000只。
  第三章 东乐乡
  东乐乡位于县境西北部。东临清泉镇,西接甘州区碱滩镇,南与民乐县北滩乡为邻,北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接壤。面积654.70平方公里,距县城22公里。2013年辖静安、大桥、十里堡、五墩、大寨、小寨、城东、城西、西屯、山羊堡10个行政村,76个村民小组,3884户、14923人。农民人均纯收入7630元,较上年增加1100元。
  地处温凉干旱区,海拔1590米,气候南北差异较大,年平均气温6.9℃,无霜期15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2993小时,年降水量198毫米,蒸发量2246毫米,为降水量的11倍,是全县乃至全省比较干旱缺水的乡之一。自然灾害主要有旱灾、洪灾、风灾和病虫害等。境内主要水系有马营河流域,水源来自祁连山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312国道、连霍高速公路和兰新铁路横穿全境,村社道路纵横交错,交通便利。
  境内地势平坦,有丰富的土地、光热、风能等自然资源。耕地面积4.68万亩,保灌面积4万亩。灌溉分为单井灌区、汇流灌区(东乐群井汇流雨水集流工程)和河灌区。单井灌区以大寨、西屯、山羊堡村为主,河灌区以静安、大桥村为主,汇流灌区以城东村为主,河水、群井汇流混灌区以小寨、十里堡、五墩村为主,单井、群井汇流混灌区以城西村为主。粮食、油料作物有小麦、谷子、胡麻;经济作物有啤酒大麦、油葵、甜菜、制种玉米、洋葱、马铃薯、胡萝卜;林果品有苹果梨、早酥梨、杏子、大棚葡萄;中药材有孜然、茴香、板蓝根、黄芪等;野生类植物有发菜、地耳等。矿产资源有煤、硅矿石、花岗岩等。煤炭资源分布最广,储量丰富,小煤窑多,开采、运销量大,销往张掖、临泽、高台、民乐等地。
  第一节 农业
  1989年以来,优质小麦、啤酒大麦、制种玉米、中药材等特色产业逐步形成规模。家庭农场和订单农业发展较快。井灌区西屯村立足土质肥沃、灌溉条件好、水地多的优势,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吨粮田”“双千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啤酒大麦、油葵、茴香、孜然、板蓝根、甘草等。山羊堡村致力于板蓝根、茴香等中药材和制种玉米、小杂粮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形成百亩连片高原夏菜、千亩连片洋葱种植基地,建成连片旱地谷子200亩。机井汇流灌区城东村着力发展小麦、玉米、啤酒大麦、孜然、茴香、洋葱、脱毒马铃薯等特色种植;河灌区静安、大桥村以种植啤酒大麦、小麦、孜然为主;混灌区五墩、十里堡、小寨、城西等村的粮油作物以小麦、玉米、胡麻为主,特色种植以孜然、茴香、油葵、中药材为主。
  小麦、糜谷种植 干旱少雨,日照充足,土壤肥沃,历史上有种植小麦、糜谷的传统。境内粮食生产多以种植小麦为主。清时种植黑谷子(民间称为“猪粪米”),糜谷种植面积一直较大,有“若要富、种糜谷”之说,后因气候变异和小麦品种优化,糜谷、青稞的种植主体地位被小麦取代。1990年、2000年前后,城西等村夏收后都种植糜谷,面积二三百亩到上千亩不等,生长期短,主要做牲畜饲料。从2000年开始,试种黑谷子成功,2013年种植三四百亩,后达三四千亩,注册“耀汗子”商标,市场行情好,黑谷子种植面积稳步扩大。
  该乡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较快。山羊堡村村民尹华文联合88户农户,创办山丹县荣华种植专业合作社,组织社员种植白皮洋葱、西红柿、西瓜、辣椒等,建成千亩中药材示范基地,带动了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商品率达90%以上。张学海利用自有的400多亩耕地,联合15家农户,创办山丹县丰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组织社员种植牧草、大麦、孜然、茴香等特色农产品。郇维禄、吴有海、王明理等人创办的家庭农场在改善生态环境、带动群众致富方面成效显著。
  山羊堡滩开发 山羊堡滩位于该乡西南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日照充足,土质肥沃,地下水丰沛。东连城西村,西接甘州区石岗墩滩,南与民乐县六坝镇接壤,北跨山丹河与西屯村为邻,面积10.5万亩(宜农宜林地5万亩,荒漠草原5.5万亩)。20世纪90年代,五墩村村民率先到这里打井开荒,拉开开发山羊堡滩的序幕。1992年,县上决定对山羊堡滩进行开发建设,打井修渠、平田整地。1995年,成立山羊堡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移民开发建设进入新阶段。至2013年,开垦耕地7500亩,打机井29眼,形成玉米制种4000亩,板蓝根、茴香中药材种植2000亩,饲草套复种600亩。安置来自本县大马营乡、霍城镇等6个乡镇和来自会宁、靖远、榆中、陇西、甘谷、通渭胃等外地移民365户1426人。外地移民占全村人口的60%。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668元。
  2009年,山羊堡村被列为全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沼气、节能房改造,硬化、绿化、美化扎实推进。2012年,村党支部被中央组织部、省委评为全国、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自2010年起,连续三年争取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筹集资金2000多万元,新建和改造小康住宅335户,至2013年,92%以上家庭已完成小康住宅建设。2012年投资80万元,建成山羊堡群众文化广场。
  第二节 煤炭贩运
  东乐乡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平坡滩和暸高山以西的东乐南滩。煤矿数量多,小煤窑多,开采、运销量大。主要销往张掖、临泽、高台、民乐等地。20世纪90年代,依托煤炭资源,静安、五墩、城西等村不少农户开始从事煤炭贩运。2003年,静安村70%的农户从事煤炭贩运,全村拥有大小运输车辆420辆。
  静安村人均水地不足半亩,但煤炭资源丰富,村上扬长避短,以工补农,发展三产,依靠采煤、运煤、销煤,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200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3000元,是山丹县较富裕的村之一。
  静安村周边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村上通过关井压产,整顿规范,到2000年前后,全村开办的大、小煤矿达18家,年产煤20万吨以上,从业人员500多人,其中60%为本村群众。采煤工正常月收入在600元以上,高者在千元以上。采煤派生了一支煤炭贩销大户,全村540户,共有运输车辆280多辆,其中农用车160多辆。静安人不仅贩运本地煤,还将阿拉善右旗等地煤炭贩销到张掖、临泽、高台及酒泉等地,同时带回大量果蔬及日用百货,也带来大量信息,转变了观念,方便了群众生活,拉动了经济发展,全村个体工商户达40多户。靠煤炭贩销,短短十几年时间,全村年收入10万元以上农户占到40%,年收入万元以下农户只占20%左右。村民杨志荣哥俩从采煤、贩煤开始,小四轮变成康明斯,有了自己的煤矿,住上楼房,资产达一百五六十万元。村民祁有红利用贩煤资金,在张掖投资房地产,生意十分红火。
  静安人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如今全村水泥硬化街道宽敞,瓷砖贴面的小康住宅亮堂。该村自1997年开展“十星级”双文明农户评选活动以来,已有80%的农户达了八星级以上。
  第三节 水利建设
  20世纪80年代末,马营河流域来水量锐减,祁店水库供水日趋紧张。1990年之后,祁店水库已无来水可蓄。农田灌溉主要靠从上游李桥水库调水、拦蓄山丹河上游洪水、从祁店库区周边清泉镇部分村社购买机井水维持,全乡人畜饮水困难,各村耕地撂荒严重,干旱缺水危及生存。
  面对干旱缺水的形势,1997年3月,东乐乡多方筹资560万元,实施北滩“群井汇流雨水集流工程”。打机井11眼,建成集雨塘坝2座,恢复灌溉面积4000亩。该工程被认为是“解决西北干旱缺水的创举”。2005—2010年,城东、城西等村在南滩打井16眼,恢复撂荒地3500亩。2011年,十里堡、五墩村群众集资928万元,在南滩打井12眼,开山劈岭,铺设输水管道,恢复灌溉面积近5000亩,被群众誉为东乐的“红旗渠”。
  经过多年努力,全乡村、社普遍用上了甘甜清澈的自来水。2009年完成西屯村和大寨村人畜饮水工程。2012年西屯村新建包括水净化处理设施、增压池和供水控制管理系统等配套的全自动供水厂。至2013年,全乡自来水受益1.47万人,入户率100%。
  第四章 霍城镇
  霍城镇位于山丹县境西南部,距离县城45公里。东靠大马营乡,南邻军马三场,西与民乐县相邻,北与李桥乡接壤。2013年辖东关、西关、刘庄、泉头、双湖、新庄、周庄、杜庄、东山、上西山、下西山、上河西、下河西、西坡、沙沟、王庄16个行政村,105个村民小组,5331户、21865人。面积179.17平方公里。耕地8.99万亩,常年播种面积8.7万亩,其中保灌面积3.52万亩,山滩旱地5.18万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油菜、马铃薯、双孢菇等,亚麻、中药材、野生黄参、蘑菇资源丰富。林果业有沙棘、山杏、李子等,畜产品有牛羊肉、兔肉等,水产品养殖以虹鳟鱼、金鳟鱼为主。
  地处山区,属高寒半湿润地区。境内陡坡多,昼夜温差大,平均海拔2380米,年均气温6℃,年日照时数约2620小时,无霜期123天左右,年降雨230毫米。自然灾害以冰冻、旱灾、病虫害等为主。草场面积大,有肥沃的黑钙土,属于自流灌区。境内水系主要有后稍沟流域和大、小香沟流域等,水源主要来源于祁连山融雪水,其次为大气降水。山马(山丹—马营)、李霍(李桥—霍城)、永民(永昌—民乐)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物流业较为繁荣。2013年实现生产总值1.54亿元,农业增加值634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09元。
  第一节 农业
  种植业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以调整农业结构为重点,培育洋芋、草畜、油料、劳务等优势产业,建成以双湖、沙沟、新庄等村为中心的马铃薯繁种基地,以下西山、刘庄、杜庄为中心的草畜基地,以泉头、西坡、王庄等村为中心的油料生产基地。重点推广“双低”油菜(菜籽油中芥酸含量低,菜籽饼中的硫代葡萄糖含量低),油料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亩。2004年组建油料产业协会,完善“农户+协会+市场”的产业链条,建成油料加工厂16个。至2013年,流转土地3.5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9万亩,粮经饲比例调整为6:3:1。
  畜牧业 境内草场属于高山草甸,是自然放牧区,有草原面积30万亩,其中17万亩为纯草场,其他为荒漠或半荒漠草场,是全县重要的畜牧区之一。1989年大牲畜存栏量为0.6万头(匹),羊存栏2.8万只,猪、鸡存栏分别为0.48万口、2.54万只。至2004年,全镇养羊、养牛、养猪专业户分别为225户、45户、34户。牛存栏量6100头,羊存栏量6.5万只。2009—2011年培育年出栏1万只鸡场、种獭兔基地各1个;建成年出栏肉牛900头的新庄综合养殖小区、虹鳟鱼养殖场、大雁棚、沼气池各1座,成立金愿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各类养殖专业户为621户。2011年全镇从养殖业获得的经济效益为5600万元,人均2100元,畜牧业产值比重达18%以上。至2013年,全镇建成养殖小区(场)8个,修建高标准羊舍44座;修建暖棚羊舍75座1.69万平方米,发放牛羊蔬菜贴息贷款1800多万元;改良羊34680只,育肥羊16.32万只、出栏7.1万只;牛饲养量7400头、出栏1000头,能繁育母牛存栏量3382头。
  第二节 劳务输出
  1989年前后,乡上利用冬季民工返乡至春季农忙之前的有利时机进行宣传,劳务输出渐为群众接受,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增多。西关村农民陈希虎在青海花土沟开办建筑公司,有从业人员150人,固定资产500万元。常年输出劳动力6300人次,劳务收入1280万元。1995年,以陈希虎、夏学元、陈三让、马成德等为代表,在青海花土沟、甘肃敦煌、青藏铁路线等地相继建起5个劳务基地。
  向新疆输转劳务移民从事棉花种植、石棉矿开采等产业,是霍城劳务输出的另一特点。在政府优惠政策鼓励和能人的带动下,仅2004年搬迁409户1455人,缓解了霍城镇人多地少的矛盾,也为移民地的经济建设注入活力。移民在当地成家立业,租赁土地,购买农机具,发展生产,通过十几年的艰苦创业,涌现出周志春、车文斗、何旺、甘玉基等致富能人,个人资产多达三四十万元,不断吸引更多的农户前往新疆落户创业。至2013年,全镇劳务收入1.16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8%。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4.7万人次,提高了农民工劳务输出的竞争力。
  【资料选载】 东关村劳务输出
  东关村地处霍城集镇东面,2010年全村有547户2112人,劳动力1621人,耕地9480亩(水浇地2680亩、旱地6800亩)。针对人均耕地少,劳动力过剩,经济相对滞后的实际,多年来,村党支部从做强做大劳务产业入手,依托能人带动,劳务输出逐渐被群众所接受,输出领域由建筑、采矿向棉花种植、运输、纺织业等行业拓展,近两年全村每年劳务输出1500人次左右,劳务收入在800万元左右。200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4650元,其中劳务收入占68%以上。2010年,村上成立劳务输出产业协会,拓展刘兴奇、孔祥茂、杨志雄等3家建筑施工基地和宋仁德的青海石棉矿基地,吸纳从业人员1000多人,固定资产达3000万元。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4950元,位居全镇前列。(选自《山丹综合年鉴(2009—2010)》464页)
  第三节 退耕还林
  2002年退耕还林(草)工程启动后,针对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特别是沿山区耕地产量低而不稳,水土流失严重的实际,把退耕还林作为全镇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来抓,完成退耕还林31977亩,荒山造林19327.6亩,林木覆盖率达19.5%。至2013年,全镇共有林地面积55863.6亩。退耕还林使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从单一的种粮转向造林护林、林果产品开发等,推动种植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下西山村作为整村退耕还林(草)示范村,短短十年时间,农民收入提高,生态环境改善,成为全县依靠退耕还林(草)振兴农业、富裕农村、致富农民的典范。
  【资料选载】 下西山退耕还林
  下西山村有7个社、279户、1157人,其中劳动力630人。山旱滩地多,水浇地少是该村最大的特点。2002以来,该村抢抓退耕还林(草)机遇,到2005年,整村退耕还林1.3万亩,户均45亩,人均10.7亩,享受国家补助466.3万元,人均4030.3元。种植仁用杏、鲜食杏、山杏3680亩,沙棘8923亩,林间套种苜蓿2800亩,发展舍饲养殖大户16户,舍饲养羊4000只,养牛350头,确立了以林果业和草畜产业为主的后续产业发展模式。全村退耕还林成活率达90%以上。2004年开始,以仁用杏为主进行嫁接换优,两年换优2500亩,2000亩仁用杏和500亩食用杏已陆续挂果。饲草种植效益逐年提高,预计亩均收入可达500元以上,人均达1300元。整村退耕还林后,不仅有效节约了水资源,全村90%的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外出务工,家庭收入明显提高。200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4216元,其中退耕还林补助粮款199.15万元,人均1721元,占年人均纯收入的40.8%;节约劳动力272个,外出务工纯收入81.6万元,人均705元;套种的2800亩优质饲草,每亩纯收入350元,收入98万元,人均847元;出栏羊2200只,产值55万元,人均475元。
  (选自《山丹综合年鉴(1989—2004)》496页,字句有改动)
  第五章 陈户乡
  陈户乡位于山丹县境东南部,距县城25公里。东靠老军乡,南邻大黄山和大马营乡,西连李桥乡、位奇镇,北过龙首山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接壤。面积358.22平方公里。2013年辖山湾、孙营、范营、寺沟、盘山、陈户、周坑、张庄、岸头、王城、沙河湾、东门、西门、刘伏、三十里堡15个行政村和1个焉支小区,117个村民小组,5789户、21962人,非农业户口451人,农民人均纯收入7556元。
  地势南高北低,土地东西狭长,北部、中部为平原地带,属典型的缓坡农业灌溉区,土地类型以灰钙土和灌耕土为主,属温凉干旱气候,日照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少而集中,全年无霜期短,干旱缺水。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干热风、沙尘暴、霜冻、大风以及春季低温冻害等。境内水系主要有马营河流域和寺沟河流域,水源主要来源于祁连山和大黄山。312国道、连霍高速公路和兰新铁路从中穿过,陈花(陈户—花寨子)、新陈(新河—陈户)、化新(化工厂—新河)三条县级公路贯穿全境,交通便利。
  境内有耕地8.46万亩,常年播种面积6.6万亩,其中保灌面积5.4万亩,属典型的井河混灌区,地势平坦,光照充足,适宜种植小麦、大麦、胡麻、马铃薯、食葵、油葵、中药材、洋葱、瓜类蔬菜等。林果品有沙棘、杏子、李子、山楂;畜牧产品有羊肉、羊茸、牛肉、野兔;野生特产有蘑菇、黄参、发菜。建成范营、陈户、岸头、新河4家规模较大的农贸市场。境内有新河驿、汉明长城等旅游景点。
  2010年成为全省创建文明乡镇工作先进乡镇,陈户村获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全国设施晚熟葡萄评比优秀奖”,范营村成为全省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示范基地。
  第一节 农业
  种植业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以调整农业结构为重点,培育砂田西瓜、草畜产业、劳务输出、啤酒大麦和制种等优势产业,建成以山湾、范营村为中心的马铃薯种植基地;以盘山、孙营村为中心的优质杂果生产基地;以张庄、岸头、王城村为中心的蔬菜制种、中药材种植基地;以东门、西门、刘伏、三十里堡村为中心的葵花、砂旱地西瓜、南瓜种植基地。2006年,8000亩以上的“长城王”砂田西瓜、南瓜种植基地被认定为全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007年“长城王”砂田西瓜获注商标。依托砂田西瓜品牌,以东门、西门等村为主成立瓜蔬协会(会员50人),带动全乡成立专业合作社68个。2013年全乡种植特色作物5万亩,农业订单面积2.8万亩以上,粮经饲比例调整为3:5:2。
  畜牧业 陈户乡草原面积40多万亩,是全县畜牧业发展乡之一。1989年全乡养殖饲养量为3.8万只,其中牛670头、猪4700口、鸡28000只,马、驴、骡8390头匹。从1995年开始,农业机械化逐步普及,农户役畜养殖逐渐减少。2000年,在巩固王城、西门村草畜示范点的基础上,种植各类饲草1.2万亩。2004年建成西门综合养殖场,百只以上养殖大户达195户;50只以上养殖户达292户;千只以上贩运大户达12户;羊只饲养量为5.48万只,畜牧业收入781万。2009年以奥尔丹牧业公司为龙头企业,带动全乡肉牛产业发展,相继建成新望、宏光、正旺巨牛等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和新和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全乡肉牛饲养量5200头,成为养牛大乡。至2013年,全乡建成张庄高标准规模化肉羊养殖小区,成立鑫丹源、巨兴、润丰源等养殖专业合作社36个,建成养殖场6个,培育50只以上养羊大户312户、100只以上养羊大户210户,累计达到522户,饲养羊17.82万只、牛0.52万头;能繁母牛存栏0.25万头;饲养猪0.51万口、鸡4.3万只;建成肉牛人工授精改良点2个、肉羊人工授精改良点3个,改良肉牛1560头、
  肉羊3720只;在王城、东门、陈户等村种植优质苜蓿6千多亩,种植各类饲草共2.32万亩。
  林业
  退耕还林 境内荒山荒滩多,生态环境脆弱,特别是沿山区耕地产量低而不稳,水土流失严重,2002年退耕还林、荒山造林6.58万亩,其中退耕还林4.27万亩,成活率82.45%,沙棘成活率88.3%(50%以上正常挂果)、山杏46.1%,全乡新增林地面积6.58万亩,为群众带来每年682.44万元的退耕还林收入。2009年实施集体林权改革。次年,3105亩集体林地完成林改并发放林权证。2013年,发放退耕还林补助42169.5亩、379.5万元。通过退耕还林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缓解山区农林牧争地矛盾,减少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了山区农民的生活水平。
  经济林建设 杏、楸、海棠等杂果在当地有较早的栽培史。1989年前,由于品种和管理技术等因素,一直有果无业,形不成气候,没有经济效益。1994年,在孙营、王城、陈户等村推广引进兰州大接杏、敦煌李广杏、大扁头杏、金妈妈杏等9个杂果新品种,示范栽培1960亩,初步建成以孙营村为龙头的优质杂果丰产栽培示范基地,还推广引进苹果、梨、李、葡萄等其他优良新品种。至2013年,全乡杂果林面积扩大到3370亩,年产值270万元。
  【资料选载】 孙营村优质杂果林建设
  陈户乡孙营、范营村因地理条件和气候水土特点,历史上有种植杏树、楸树等优质杂果的传统,所产楸子、杏子个大味甜,肉厚色润,人见人爱。从1992年开始,市、县林业部门支持孙营、范营村群众种植优质杂果,并派出技术人员从栽培嫁接到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后,孙营村公路以南全部种上了优质杂果,又引进李广杏、李子等高新品种。近年来大部分果树已挂果,味道十分可口,四五个杏子可达一斤,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摇钱树。在孙营、范营村的带动下,陈户村的千亩杏林、山湾村的个体小林场、寺沟村的房前屋后都种满了优质果树,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特色产业。
  (选自《山丹综合年鉴(2006—2008)》523页)
  第二节 劳务经济
  石棉产业 1990年,时任范营村党支部书记的陈永琳带领20多个村民前往甘青交界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阿尔金山红柳沟矿区从事石棉开采。经过十多年艰苦努力,永琳石棉矿业公司每年实现产值3000多万元,安置本村劳动力200多人。1999年,县、乡两级把二十几家分散生产经营的矿点纳入石棉运销体系,组建以陈户籍老板为主的山丹县石棉协会和陈户乡石棉集团公司。涌现出陈永琳、周世贵、吴治国、刘学良、张克笃等一批石棉老板。此后,石棉基地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从以铁镐、铁锹、背篓、架子车为工具发展到以大型机械开采,建起石棉企业12家,拥有矿点22个、务工人员6000多人,总资产8000多万元,年产石棉20多万吨,产量占阿克塞县石棉开采量的80%、占全国的50%。石棉企业每年为阿克塞上缴税费4000多万元,占阿克塞全县年财政收入的七成以上。从业人员每年总收入1亿多元,人均1.5万元以上。
  【资料选载】 陈户乡石棉开采
  1989年,陈户乡寺沟村村民梁廷辉、西门村村民吴治国、东门村村民梁志忠、岸头村村民陈好绪等人合资6万元,到酒泉阿克塞承包了一家石棉矿从事石棉开采,并命名为“小民主矿”。这是陈户人在阿克塞开办的第一家石棉矿。后来,张庄村张宽、清泉南关村张心相、范营村陈永琳、寺沟村刘学良、西门村秦世忠、陈户村周世贵、刘心海,以及张克岳、张克笃、王相、马述德、周国锋、庄永福、潘生玉等人又在敦煌、阿克塞等地开起了自己的石棉矿点。从此陈户人在敦煌、阿克塞等地的石棉矿点越办越多,拉开了陈户人西部创业的序幕。阿克塞等地石棉矿点地处高海拔山区,地势险恶,气候严酷,“天上无飞鸟,地上风吹石头跑”,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他们睡地铺、吃窝头、喝咸水,豁出命来干。年收入从四五千元增加到了八九千元,不少人成了资产几十万、几百万乃至上千万的“石棉大王”,成为山丹劳务输出的“拓荒牛”。成为振兴地方经济的带头人。(选自《山丹综合年鉴(1989—2004)》502页)
  返乡创业 2000年后,在阿克塞石棉矿致富的陈户籍石棉老板开始把大量资金投入到家乡二次创业。到2004年,投入地方经济建设的资金达1200多万元,其中大部分用于铺路、修桥、建学校、改善孤寡老人的居住和生活条件等公益事业。其中,陈永琳投资建设范营村集贸市场;周世贵等人投资600万元开发焉支山旅游景区;梁廷辉投资上百万元,为王城滩打井、修渠、平整土地,硬化道路,更新机井;吴治国等人投资500万元建成奥尔丹牧业有限公司;张克岳投资160万元,硬化张庄村通村道路10.2公里。
  2004年后,陈户乡劳务输出由单一石棉开采向道路、建筑、房地产等领域发展,务工人员和劳务企业由“箭头型”向“米子型”方向发展,从西北向东南沿海拓展,劳务收入占到农民纯收入的60%,劳务成为农民致富、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2006年成功注册“丝路硬汉子”劳务品牌。到2013年,年组织输出劳动力880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近亿元。
  第三节 集贸市场
  乡域内有范营、陈户、岸头、新河四大农贸市场,初步形成以百货、餐饮、娱乐、农产品加工、收购、运输、文化、商贸等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市场,吸引周边群众及张掖、武威、永昌等地的商贾从事商贸活动,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对全乡经济快速发展起到拉动作用。始建于1996年的范营市场是张掖市最大的农村集贸市场。至2013年,建成门点233个。形成有日用百货、五金建材、农产品加工等10多个行业产品销售的综合型商贸市场。在范营农贸市场的带动下,岸头村招商引资3318万元,建成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示范小区1处,高标准住宅楼3幢90套,上宅下店式住宅楼2栋,商铺45间,住宅20套,宾馆1幢,拓宽集镇道路1公里,铺设彩砖6000平方米,架设路灯26盏,新建塑胶篮球场2个、羽毛球场2个,购置乒乓球案4个,安装太阳能路灯4盏,配套体育健身器材9组,定植风景树1000棵,成为集商贸、健身、娱乐于一体的集镇中心市场。
  第六章 大马营乡
  大马营乡(1983年由马营人民公社更名为大马营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52公里,东依焉支山,东南与永昌县为界,南与山丹军马场毗邻,西与李桥乡接壤,北与陈户乡相连。因驻地在大马营而得名。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8公里,南北最大距离25公里。面积272.81平方公里。2013年辖马营、前山、双泉、窑坡、磨湾、圈沟、新墩、夹河、新泉、楼庄、城南、花寨、高湖、山湾、上河、中河、下河17个行政村,114个村民小组,5054户、21835人,劳动力11793人。农民人均纯收入6999.8元。
  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2400米,年平均降水量280毫米,年均气温0℃—3℃,气候温差大,属高寒冷凉半湿润区。境内水系有马营河、寺沟河流域,水源主要来源于祁连山融雪水,其次为大气降水。自然灾害主要以霜冻、旱灾、季节性病虫害等为主。山马(山丹一马营)、永民(永昌—民乐)公路交会于此,交通便利。
  第一节 农业
  种植业 耕地面积11.1万亩,人均5.5亩,水浇地占34.54%。粮食作物以小麦、马铃薯为主。地处山区,气候冷凉,病虫害少,马铃薯、油菜品质好。主要农作物由20世纪90年代前后的大麦、油菜逐步转化为小麦、马铃薯、豆类和大、小油菜。1994年,种植马铃薯2000亩、油菜2.3万亩、豆类7940亩。1996年后实施地膜覆盖工程,地膜马铃薯、地膜小麦种植面积扩大。引进大西洋、夏坡蒂等脱毒马铃薯新品种,重点开展马铃薯制种、商品薯繁育,形成万亩马铃薯种植基地。建成夹河、新墩2个千亩脱毒马铃薯连片种植示范点。脱毒马铃薯、双低油菜、花卉制种、油纤亚麻、优质牧草、规模养殖等成为优势产业。2001年,建成以花卉为主的高标准温室大棚57座。2010年,进行以脱毒马铃薯、双低杂交油菜两大支柱产业为重点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种植马铃薯、小麦、油菜、大麦等作物10.55万亩。2013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1.03万亩,合计生产粮食34649.2吨,其中小麦11277.35吨、大麦1065吨、豆类234吨、马铃薯22037吨。全乡粮经草比例由1989年的70:28:2调整到2013年的22:46:32,饲草种植面积增长较快。
  畜牧业 全乡有草场面积22万亩。养羊在全乡养殖业中占比较大。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主要以农户放养为主。1990年前后,由舍饲养殖、良种引进逐步发展为专业户养殖与小区养殖相结合的模式。2013年,全乡羊饲养量16.13万只,出栏7.1万只,规模养羊户382户;规模养牛户162户,能繁母牛存栏1260头,出栏肉牛1000头;猪、鸡饲养量为823口、3.5万只,马、驴、骡总数为3252头(匹)。畜牧业总产值4095.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1.7%。
  林业 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全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0.4万亩,其中退耕64878亩,荒造39789亩,人均5亩。投资65万元完成退耕还林围栏65公里。2005年开始,每年享受国家补助1000万元。退耕还林工程节省大量劳动投入,优质牧草、中药材、林下养殖等后续产业逐步发挥效益,成为全乡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支柱产业。2013年,在前山、新墩村完成“三北四期”防护林2000亩,种植柠条40万株、沙棘雌株苗木8万株。依托退耕还林生态特色产业,建成双泉滩万亩退耕还林绿色生态示范区和夹河、新墩、马营、前山4个科技示范村。
  第二节 经济建设
  乡村建设 大马营乡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1989年,群众义务投工投劳,完成山马公路马营段17公里的铺油罩面。同年通过政府投资、群众集资,建起马营集贸市场商铺40间,建成马营河新墩大桥。1991年开始,引进资金850万元,对乡金矿进行三次扩建改造。1999年投资68万元,修建马营综合市场。2000年实施坡改梯工程,改造农田738亩。2004年紧抓灾后重建机遇,扩建改造马营卫生院和马营中学、双泉、前山等6所学校;重建搬迁乡敬老院和高湖、新泉、夹河、新墩4所小学;建起标准化司法所;完成8个村54个社915户的灾后重建和1142户的加固维修任务;组织实施生态移民搬迁,搬迁沿山圈沟、窑坡等村农户101户435人。引进资金160万元,对大黄山煤矿进行扩建技改,年产原煤3.5万吨,实现利润60万元。争取资金62万元,在双泉滩新建塘坝,埋设输水管道15公里,为双泉滩后续开发奠定基础。建起圈沟、新墩、窑坡、双泉等8个村委会办公室。建成4个小康示范点,新建、改造高标准农户住宅2108户,硬化居民点街道12条15公里,砂化村社道路19条45公里。架设全乡有线电视、程控电话和移动通话网络,入户率分别为95%、91%和63%。在重点路段修建过水桥涵18座,修建U型渠道50公里。争取省慈善协会的支持,在圈沟、窑坡、双泉村建起人畜饮水窖250眼。投资11万元在磨湾村埋设输水管道2公里,维修机井1眼,铺设磨湾、窑坡三个社的人畜饮水管道,并配套机井和自压蓄水池。
  2009年后,建成马营至陈户、马营至李桥的通乡道路38公里;建成17个村的通村道路70公里,砂化道路120公里;衬砌各类渠道60多公里。建起花寨村循环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城南村虫草生态鸡养殖基地、新墩村双孢菇栽培基地、双泉村孕马血清采集基地、马营村农民创业园区等基地。建成马营、花寨2个集镇,并新成立环卫所,确定专人从事卫生管理整治工作。两处集市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和农民增收的新平台。
  劳务输出 1989年全乡输出劳务1090人次,收入200多万元。2004年输出5100人次,收入2100多万元。涌现出梁湘泰、扁福等劳务输出带头人。劳务输出地由青海、新疆等西部省区向东部沿海发展。劳务收入占人均收入的30%以上。2007年3月,首次组织22名农民工赴广东东莞务工创业,是第一次有组织、成建制向省外输出务工人员。同年5月,在全县劳务经济工作表彰会上,大马营乡劳务输出工作站,石煤矿曹强、陈天新等受到表彰。2008年,全乡输转劳动力0.62万人,其中有组织输出0.3万人,向东南沿海输送940人,向国外输送120人;新建大马营乡劳务基地和马营村万亩油菜培训基地2个,劳务收入3800万元。2013年,培训务工人员1342人,输出劳力9400人,劳务收入1.2亿元。
  扶贫开发 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上河、下河、圈沟等沿山贫困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012年投入扶贫资金34.9万元(城南村12.9万元、新墩村22万元),在城南村修建养殖暖棚43座、在新墩村修建双孢菇大棚37座。2013年投入扶贫资金91.5万元(新墩村56.5万元、双泉村35万元),在新墩村修建U型渠道2.5公里,修建暖棚72间、双孢菇大棚25座。在双泉村五、六社修建U型渠道3.5公里。2012年以来,培育下河村果子沟、花寨村红提园、城南村虫草鸡、新墩村双孢菇、马营村生态羊、双泉村血清马等特色种植、养殖村。
  第三节 撤乡并乡
  2005年4月行政区划调整,撤销花寨子乡,并入大马营乡。
  花寨子乡原为花寨人民公社,1983年改称花寨子乡。位于县城东南36.5公里处,东倚被誉为“丝绸之路绿宝石”的焉支山,西邻李桥乡,南与亚洲第一大马场——山丹军马场相连,北与陈户乡接壤,面积83.93平方公里。2004年辖新泉、楼庄、城南、花寨、高湖、山湾、上河、中河、下河9个村,60个村民小组,2408户9587人,撤乡并乡后,原有9个村名称不变,归属大马营乡。花寨子乡海拔2100—2700米,年均降水量150—230毫米,平均气温2.8℃。境内山川交错,河流纵横,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有山丹“小江南”之称。耕地面积308万亩,沿马营河、寺沟河流域分布,可种植优质小麦、大麦、洋芋、豆类、油菜、亚麻、中药材等,具有发展高新农业和特色经济的有利条件。2004年农业总收入1850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2522万元,分别比1995年增加304.15万元、10222万元,增长19.7%、444.4%;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5年的1085元增至2740元,增长153.6%。
  第七章 李桥乡
  李桥乡位于山丹县境内南部,东靠大马营、陈户乡,南与山丹军马场接壤,西南与霍城镇相连,西北与位奇镇为邻。距县城35公里,总面积113.78平方公里。辖杨坝、高庙、吴宁、巴寨、河湾、下寨、上寨、周庄、东沟、西沟10个村,68个村民小组。2013年有2810户、10651人,劳动力5880人。农民人均收入6820元。
  地处山区,地形为南高北低,东西为丘陵狭长地带。气候温凉,昼夜温差大,干旱缺水,属自流灌溉。灌溉用水主要靠霍城河、后稍沟来水及东西沟泉水等。耕地面积5.49万亩,其中水地21364亩,半水地7686亩,山旱地25847亩,退耕还林面积34725亩。主要经济收入以种植、养殖和劳务输出为主。土特产有蘑菇、黄参、发菜和地耳等。
  境内有李桥水库和三坝、牛家崖2座季节性储水塘坝。山马(山丹—大马营)、清霍(清泉镇—霍城镇)公路纵贯南北,河东(河湾村—东沟村)通村公路连接东、西沟,交通便利。
  第一节 农业
  种植业 上片大独坝灌区6个村(河湾、下寨、上寨、周庄、东沟、西沟)以种植小麦、油菜和马铃薯为主,下片红岩坝灌区4个村(杨坝、高庙、吴宁、巴寨)以种植大麦、小麦、豆类及其他杂粮为主。
  退耕还林 该乡是山丹县退耕还林的重点乡镇之一。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共退耕还林34724.5亩,其中2002年2060亩;2003年退耕15591.8亩、荒山造林15295亩;2005年退耕还林1758.5亩、补植补种3600亩;2011年补植补种15000亩,涉及9个行政村68个社1980户;2012年在西沟、周庄、下寨3个村改造沙棘林3100亩,西沟村补植补造1500亩。201 1—2013年,共调运沙棘苗323万株,完成退耕还林补植补造55450.6亩。全乡新增林木面积7410亩。
  畜牧业 全乡草场面积7万多亩。多年来,野外放养和舍饲圈养相结合,羊、牛、猪、鸡养殖规模优势初显。2009年上寨村建成品玉千头肉牛养殖小区,是一家集肉牛、肉羊育肥和新品种繁育为主的大型草畜经营企业。2010—201 1年,建成万年养殖合作社、草原恒发专业养殖合作社。
  第二节 新农村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 2006—2007年,东沟村修建小康住宅126户,建成高标准小康示范点一个;建成村委会办公室、文化活动室、计划生育服务室、警务室;建起集公民道德、政策法规、国防教育、计划生育和科技知识等于一体的精神文明宣传一条街,烤制瓷画65幅。硬化文化活动场所一处,种植风景树120棵,整修道路10公里。全村农户的改水、改厨、改厕、改圈率为85%以上。
  2008年,高庙村筹措资金16.4万元,修建村委会和集娱乐、休闲、文化活动为一体、占地面积54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栽种风景树和花草,制作以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为主要内容的宣传画,架设广场灯。高庙二社建起高标准欧式小康住宅示范点1个20户。
  2009年,巴寨村被确定为全县18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四年筹资1051万元,硬化村社道路4.5公里,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1 15户,新建村级文化、体育广场一处,新建“一池三改”高标准示范户1 16户,投放太阳灶120台,植树4200余株。
  2010—2013年,全乡修建渠道10公里,砂化田间道路2公里,铺设自来水管道4公里,新开通180户农户自来水。硬化通村、社道路和居民点街道5公里,全村道路硬化率95%以上。新建文化广场、体育广场、老年活动中心,完善村委会办公设施,提高服务功能。新建小康住宅1 15户,改造门面100户,全村砖木、砖混结构住房达95%%以上。完成改厨改圈改厕120户。实施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种植各类风景树3300棵,绿化街道5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33盏。
  集镇建设 李桥乡中心集镇地处河湾村,面积1万平方米,人口2200人,通信、金融、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功能较为健全,有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中心医院1所、客运站1所、大型超市1个。
  2013年,投资200万元对中心集镇升级改造,其中投资150万元新建10吨污水处理站,并配套垃圾车、垃圾斗、垃圾箱,改善集市乱倒、乱扔、乱堆等现象;投资50万元,更换集镇40余间商店铺面广告牌,建成商贸一条街;集镇公路两旁拓宽1.5米,铺设人行道彩砖,解决各种车辆占道和行人安全问题;道路两旁栽种松树、柏树100棵,提升集市形象。
  【资料选载】 市场变化看河湾
  至少在2003年以前,李桥乡政府所在地河湾村的河湾集贸市场是一副烂杆相:三、四百米的穿乡入城公路高低不平,落差竟在2米左右;市场门面年久失修,修建、摆放杂乱,有场无市,有场无人;低于路基60厘米的乡政府,门窗背路,房屋破旧,破烂的大门还裂开了一条很大的裂缝,摇摇欲坠,以至于一些人办事找不到乡政府。从2003年开始,在乡党委书记周秉年、乡长刘光辉的组织实施下,从修缮房屋、扩建市场、振兴市场入手,开始对乡政府及周边环境进行彻底治理。先是整修破旧的乡政府。乡上多方筹资50万元,将四排干部宿舍掉向,门窗朝西面路,并拆除了大门和前面几排烂旧房子,建起南北两排相对的平房,连同其他掉向宿舍全部装修,接通了自来水和暖气,乡干部住宿条件大为改善,精神面貌大振。2004年乡上又多方筹资60万元,在县公路段、交通部门的配合下,经过统一规划,召集店主协商,采用以旧换新等办法拆建市场,南面重新修建起了商店铺面,一砖到顶,瓷砖贴面;北面将乡农机站搬迁后建起戏台,成为文化活动中心。台下和中间则是宽敞的广场,铺上街砖,种上花草树木,修建亭子,请来画师装点。2005年彻底治理高低不平的路基,在专业筑路队隆隆的挖掘机声中,干部职工大战苦战20多天,清运土石4万多立方,将高出市场和乡政府60厘米(最高处达2米)、300多米长的公路路基挖运回填,和广场、乡政府、市场成为一个平面,并全部铺上了砂石。最终,10亩地的市场豁然开朗,修葺一新的乡政府、广场、40余间整齐的商店铺面、平坦的公路,组成一个有机和谐的整体,呈现在了人们面前,成为全县变化较大的乡镇政府驻地之一。在此经商20多年的河湾村村民、河湾集贸
  市场工商协会会长李长志感慨,真是做梦也想不到,乡上办了这样一件得人心的大事,看戏有戏台,纳凉有凉亭,游乐有风景,开商店、干买卖人气旺了,人脉活了。
  (选自《山丹综合年鉴(1989—2004)》516页,文字有改动)
  第三节 扶贫开发
  2009年,扶贫工作以改善贫困村、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拓宽增收渠道。东沟村发展大棚种植业、草食畜牧业,投入34.56万元(自筹24.56万元、扶贫10万元),新建双孢菇大棚34座。2010年,高庙村投资28.7万元,实施移民安置区渠道建设工程,搬迁农户56户216人,新建渠道3.3公里,改善移民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2011年,巴寨村、西沟村投入资金95.72万元,修建20座双孢菇大棚、40座2400平方米标准化养畜暖棚。2012年投入扶贫资金21万元,扶持上寨村鸵鸟养殖基地、杨坝村双孢菇大棚建设,当年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2013年扶贫项目分两批实施,第一批投资21万元,为杨坝村新建层架式双孢菇大棚35座,投资15万元,新建U型渠道1.9公里;第二批投资20万元,为高庙村新建U型渠道2公里。
  通过扶贫开发,贫困人口数量逐年减少。至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14元。
  第八章 老军乡
  老军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38公里,是山丹的东大门。东邻永昌县,南依大黄山与大马营乡相望,西、北部与陈户乡搭界,总面积450.91平方公里。2013年辖祝庄、老军、孙庄、李泉、潘庄、郭泉、羊虎沟、硖口、丰城、焦湾10个村37个村民小组,1845户7796人。农民人均纯收入6197元。
  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春多风沙。自然灾害频发,主要是旱灾、洪灾、风灾、病虫害等。境内地势平坦,水资源匮乏,耕地依靠流水口、瓷窑口2座小型水库蓄水和井沟、羊虎沟、火烧沟、南山口、大口子、柳沟、长沟等山谷洪水及机井灌溉,部分耕地靠天吃饭。有耕地6万亩(常年播种面积3万亩)。农作物以小麦、大麦、胡麻、马铃薯、豆类为主,所种胡麻、脱毒马铃薯产量高、品质好。畜产品主要有羊肉、羊毛、羊绒。特色野生类植物有发菜、地耳、蘑菇、黄参。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萤石、高岭土等,其中煤炭分布最广。境内有汉明长城、烽火台、硖口古城堡、焉支山等旅游景点。312国道、连霍高速公路和兰新铁路贯穿全境。
  第一节 养羊业
  全乡草场面积79万亩,为半农半牧乡。畜牧业以养羊为主,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品种主要是绵羊,肉质鲜美,远近闻名。1989年全乡养殖畜禽4.3万头(只、口、匹),其中羊24590只,牛490头,猪280口,鸡1.6万只,马、驴、骡共1640头匹。1995年前后,按照“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思路,政府投资扶持,带动农户养殖。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农户役畜养殖逐渐减少,至2004年,全乡养殖的马、驴、骡减少到780头匹。从2001年开始,通过乡政府引导,养羊数以年均12%的速度递增。丰城、祝庄村户均养羊50只以上,孙庄村100只以上。初步形成以潘庄、硖口、焦湾、羊虎沟、郭泉村为重点的养羊村,以祝庄、老军、李泉、孙庄、丰城村为主的养羊、养牛、养驴、养猪、养鸡村。到2004年,围栏封育草原3000多亩,建成丰城、焦湾优质牧草示范基地。全乡新修暖棚羊舍300间,购买优良种羊200只,改良羊只1.2万只。全乡有百只以上养羊户156户、千只以上运销户6户,畜牧业产值920万元,占经济总收入的40%。至2013年,共建成养殖小区10个、规模养殖场110个、高标准暖棚羊舍500座,养羊14.3万只。
  老军乡牧场 始建于1981年,有草场2.5万亩,其中草原围栏7.2公里1.5万亩,建有羊棚羊舍6间,养殖牦牛100头、马50匹、羊600只,后陆续修建职工宿舍和羊棚羊舍,羊只饲养量达5000只。2011年,乡上投资55.4万元,修建宿舍4间,架设高压线路5公里,铺设人畜饮水管道4.1公里,修建蓄水池2个,建设高标准暖棚羊舍2座1000平方米,引进优质小尾寒羊、波尔山羊、陶塞特100只,改良羊只2000只,新增羊只1500只,存栏达8000只。
  硖口羊肉 硖口村位于老军乡东面,有草原60万亩,占全乡草原面积的76%。20世纪五六十年代前,草原茂密,是山丹县最大的草畜产业基地,可载畜12万只以上。地域内盛产天然蘑菇、地耳、黄参,草类植物名目复杂,多为中草药,可为牛羊催肥长肉,使肉质细嫩味美,不腥不腻,无膻味,其可烹饪手抓羊肉、黄焖羊肉、烤羊排、羊羔卷子、羊肉揪片子等多种美食。依托兴盛养殖专业合作社和伟业养殖专业合作社, “硖口羊肉”远销兰州、银川、西安等地。
  第二节 移民搬迁
  从1994年到2012年,老军乡组织过三次大规模生态移民搬迁。1994年,结合祁连山生态移民项目,实施老军乡丰城开发区生态移民搬迁,将乡政府及相关单位陆续由老军村搬迁至丰城开发区。2003年,结合灾后重建,组织实施丰城开发区保护和恢复祁连山生态移民工程项目,搬迁郭泉、潘庄、祝庄大口子河、硖口等沿山地区群众176户704人,修建高标准房屋720间,建成居民点3个。实施丰城堡生态移民开发区小康示范点建设,搬迁沿山群众75户299人,新建小康住宅区1处,新建砖木结构住宅216户2018间。2012年,结合农村危旧房改造项目、祁连山水源涵养区保护项目,组织实施潘庄村生态移民搬迁,搬迁沿山贫困农户144户至孤山子,修建高标准住宅450间8000多平方米。
  【资料选载】 丰城堡生态移民开发
  1994年,张掖地委、行署,山丹县委、县政府决定将老军乡政府及其附属机关从偏远的山区搬迁到国道312线的丰城堡,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开发。搬迁工作开始后,陆续投资修建乡政府办公楼、老军中学、老军派出所、老军信用社等基础设施。至2004年共搬迁沿山群众176户704人,建成居民点3个,修建高标准房屋720间、1.9万平方米,平整耕地2100亩,修复机井4眼,配套U型渠道3公里,新打人饮机井1眼,建成100吨高水位池1座,铺设人畜饮水管道10.5公里,新建水窖101眼,硬化主街道2条700米,新建道路4公里。营造防护林带105亩,架设农电线路2.5公里,安装程控电话80部,有线电视入户率达70%,修建村委会及卫生所综合楼1幢640平方米,水电路讯等公共基础设施基本配套,集镇规模初步形成。乡上投资6万元,制作灯箱牌30块、喷绘牌2块,种植风景树200株,建成党建、精神文明、党风廉政、计划生育宣传街3条,美化人居环境。广电部门立项,接通40套有线电视节目,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鼓励支持群众发展沿路沿线经济、建成丰城堡商贸长廊,新增个体工商户21户,繁荣农村市场。
  (选自《山丹综合年鉴(1989—2004)》520页)
  第三节 硖口古城开发
  硖口古城位于硖口村,距312国道和永山高速公路2公里,交通便利。硖口古城始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刑部郎中陈棐视察河西兵防时,见此地地势险要,为关口要冲,随之题写“锁控金川”四字,后被镌刻于峡谷北山断崖峭壁上,今尚存。另有《石峡口堡》刻石:刻石长约1米,宽约0.8米。镌刻“石峡口堡”四个大字,右边镌刻“万历二年(1574年)秋月吉日建”九个小字,左边镌刻“钦差领班都司赵良臣题”十个小字。此石刻原存于老军乡峡口村民代学俭家。代学俭的祖父是峡口最后一任都司,民国后期城门毁弃,石刻由代都司收管。传到代学俭手上,泥在储粮的仓子底下以防潮。后由陈户乡东门村陈淮收存。
  古城总面积19万平方米,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也是汉明长城的重要城障。这里有石峡封云、石燕高飞等自然景观,有历代文人学者留下的诗词歌赋30多首(篇),有霍去病三战河西、狄青的传说等历史典故,也是理想的影视外景基地,拍摄《海市蜃楼》《艾黎的故乡》等影视片和《山丹硖口看长城》等电视专题片。硖口羊肉、天然蘑菇久负盛名。
  为建设硖口古城旅游基地,延伸山丹旅游线路,带动老军乡第三产业发展,增加群众收入,2006年县、乡两级在此修建大型宣传碑1座,印发《硖口旅游》画册3000余份,摄制《神奇的山丹硖口》专题片,配合浙江电视台西部地理频道、凤凰卫视和香港狮子电视台完成《河西走廊》《长城》纪录片,谱写《硖口古风》歌曲。2007年,多方征集中国书协名誉主席沈鹏、主席张海、副主席李铎等知名书法家作品300余幅,拉运巨石300多块进行篆刻,建成中国西部长城文化书法石刻长廊(按照“八卦”图形摆放)。砂化景点道路10公里,水、电、路、讯等公共基础设施基本配套。2008年投资60万元,对硖口古城中心过街楼和西城门洞进行加固维修,并投资33万元修建点将台和练兵场,古城开发初具雏形。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