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编 民俗 方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069
颗粒名称: 第三十四编 民俗 方言
分类号: K892.442;H17
页数: 32
页码: 653-684
摘要: 本节记述了山丹县志1989-2013年的民俗方言,民俗是社会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山丹方言属北方方言的西北次方言区秦陇语群,具有语音系统清晰、方言词汇丰富和保留古音较多等特点,在声、韵、调三方面与普通话对照,韵的差异较大,调值分歧较多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山丹县 民俗 方言

内容

民俗是社会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县邑民俗植根于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具有浓郁的北方民族地方特色。民风淳朴、重义薄利、崇文尚德、乐于助人,文明礼仪世代传承。
  旧时,县民处事迷信色彩较重,理事、仪式程序繁杂,各种禁忌较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倡导“移风易俗”,摒弃封建迷信糟粕,革除繁杂习俗,发扬传统美德。尊老爱幼、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等事例层出不穷。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物质生活日益丰富,衣食住行用等方面条件大为改善,人们消费观念和风俗发生了较大变化,形成不少新观念和新风俗。
  山丹方言属北方方言的西北次方言区秦陇语群,具有语音系统清晰、方言词汇丰富和保留古音较多等特点,在声、韵、调三方面与普通话对照,韵的差异较大,调值分歧较多。在词汇方面,山丹话属于北方话,也就是属于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区,与普通话的差异不是很大。作为西北方言,尤其是人口渊源较为复杂的边远地区方言,其词汇系统值得研究玩味。随着文化的广泛交流和大量外地人口迁入山丹,加之普通话的推广,山丹方言正在发生新的变化。
  第一章 民俗
  第一节 婚嫁 生育
  婚嫁 旧时,婚姻均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子一般到十五六岁,就物色媳妇,论门第,序班辈,讲究“门当户对”。双方父母同意后,男方带彩礼去女方家“认门”,之后订婚。彩礼视家境而定,富余人家送绸缎衣料、布匹及现金等,贫寒之家只有布料、头绳、鞋面、手帕等。
  结婚由男方家选择吉日。婚前,由男方家给媒人送上礼物,请向女方家通知所选时间,并商洽结婚的有关事宜,称作“请媒”。女方家答应后,男方再次备好衣服财物,送给女方,称“过礼”。结婚前一日,男家备车马,请梳头娘、男宾和媒人陪同新郎到女家“催妆”。女家宴请亲友,所有宾客送钱送物“添箱”。父母、女眷给女儿点妆奁、包灯碗。翌晨,新娘“上亲车”,弟弟“压轿”,新郎骑马,道士吹唢呐,送亲客陪同前来。至男家,男女饮“交杯茶”、吃“宽心面”。由梳头娘开脸梳妆,换上“妆新”衣服,然后拜堂。亲戚宾客入席喝喜酒。随即开箱摆针线,将陪送嫁妆全部摆出。新妇给翁婆、姊妹、妯娌赠送枕头、鞋袜等,受礼者用红纸包钱回谢。夜幕降临拜天地,入洞房,开始“闹房”。翌晨由小叔“踩门”。婚后第二天,女婿请外父外母到家吃“独桌席”。三日后,新娘下厨房,擀面、试刀。第八天,新娘去娘家,当日返回,叫“回门”。蜜月期满,新娘去母家住一月,叫“站对月”。
  贫苦之家子女结婚,备不起彩礼,又无力操办的,就在腊月三十深夜,女方将姑娘领到厨房在锅上一摸,拜拜灶君,由男方家领去梳髻即为成亲,俗称“摸锅戴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革旧习,婚礼简化。财礼大为减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男女自由恋爱、自己做主,双方到婚姻登记处登记领取结婚证即为成婚。至20世纪80年代,结婚有“谈话” “订婚” “过礼”等礼仪。大多数结婚者领证后,在家置办酒席,招待亲友,以答谢欢贺。也有改变习俗,举行集体婚礼或旅行结婚的。到20世纪,婚礼多在酒店举行。婚前经对新娘“绞面”,也叫“开脸”。这既是美容,也是妇女结婚的象征,标志着妇女身份、角色的转换,是古老习俗的一种继承。
  生育
  婴儿降生 旧时,产下婴儿后,即在产房门上挂出标志,男为弓箭、女为小筐上悬红条,以此告知亲友邻居。同时向娘家报喜,娘家的父母或亲属即带上鸡蛋、挂面、红糖等来看望母婴。由于医疗条件落后,婴儿出生时一般都请当地土生土长的“守生婆”接生。“守生婆”仅凭经验接生,常造成婴儿或产妇死亡,甚至母子双亡的悲剧。现时妇女都在医院生孩子。3天后给婴儿洗澡,叫“洗三”(也有7天洗的)。“洗三”时在祖宗牌位前献上供品,水盆里丢上红枣、钱币和洗涤药料,叫“添盆”。洗后由外爷、外奶穿上棉背心或“毛衫”(青蓝布制单衣)。以后亲邻频频送饭、送蛋,名曰“添奶”。
  过满月 婴儿长到30天,在先祖牌位前焚香、献供、请老人命乳名,吃“满月饭”。给孩子剃头(男女都剃),并把胎发团成毛球,做成“记心”缝在内衣背后,长期佩戴。有的还戴上银锁,祝孩子“长命百岁”。
  百陆子 孩子长到106天,请一位妇女将孩子抱上到邻家“化锁”,挨户要一束线(各色都行),回家后请老人用化来的线连同三枚铜钱编结成线项锁,名曰“百家锁”。由祖辈焚香祝福,给孩子挂上。有的还请干爹同日穿衣戴锁。孩子有病,向邻居各家要碎布(叫化布),连缀成短袄,叫“百家褂”。
  过岁 即孩子的第一个生日。把文具、餐具、鞭子等各种器具摆在桌子上,让孩子任意挑拿,有预卜、前程之意。
  留头(留辫子) 旧时,家长祝愿孩子平安健康的一种方式。择一个吉日,备好各种供品,摆在自家堂屋里,焚香化纸。或是带孩子到寺院中,焚香上供品,然后请族中长辈为孩子剃发“留头”。剃发时,一般在孩子后脑勺处,留下一绺头发;或在孩子头顶留一小桃形头发;也有在头顶留一指宽发圈的。到孩子12岁属相本年的生日时,父母为孩子举行“剃头”仪式,孩子先前留下的头发由舅舅或父亲剪下,装入香囊或荷包,戴在孩子胸前。
  赎身 旧时婴幼儿成活率不高,家中老人担心孩子夭折,就将孩子许在家神或庙神名下,等孩子长到12岁时,父母再举行仪式将孩子真身赎回来。赎身时要宴请宾客,亲朋好友要向孩子馈赠礼品和礼金,以示祝贺。
  拜干爹 “拜干爹”的礼俗在山丹较为普遍。旧时,本地民间有因家中孩子身体健康状况不佳、常夜啼或疾病不断,或常有小灾就要请人禳解的习俗。禳解的方法之一就是给孩子“拜干爹”。干爹一般是已婚并有孩子,同时父母双全,而本人年龄又与干儿子(女儿)父母相当的人。具备上述条件,孩子的父母就会择日为孩子请干爹。如果对方愿意,则另择吉日为孩子“戴锁”。
  “戴锁”之日,干爹、干妈会另请两人或干爹另请三人,一同参加为干儿子举行的“戴锁”仪式。“长命锁”饰花纹及龙凤图案(男为龙锁、女为凤锁),与核桃、铜钱及见面礼金等一并以红线拴系。还要为孩子备齐“身皿”(即衣裤鞋袜帽),另备供品(馒头、香烛、裱纸)。“戴锁”仪式多在午时举行。干爹可请一个,也可请数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以上习俗渐渐淡化,到20世纪80年代除山区及守旧家庭外,已不多见。到20世纪末,有些习俗名虽在,内容已发生很大变化。
  第二节 称谓 服饰
  称谓称谓有社会、血亲、姻亲之分。血亲、姻亲之间以父辈为中心,涉及上下三代九族。
  曾祖父、曾祖母,称太爷、太奶,自称重孙或重孙女。
  祖父、祖母,称爷爷、奶奶,自称孙子或孙女。
  父母,旧时多称爹、妈,部分地区在他人面前称父亲为“老子”,现今年轻人多称父母为爸爸、妈妈。
  伯父母,称大大、大妈;叔父母称爸爸、婶婶,自称侄子或侄女。
  父亲的姐妹,未婚称姑姑或娘娘,已婚称姑母,其配偶称姑父,自称内侄、内侄女。
  外祖父称外爷,外祖母称外奶,自称外孙,外孙女。现今多称外祖父、外祖母为姥爷、姥姥。
  母亲的姐妹未婚称娘娘,已婚称姨妈,其配偶称姨爹,自称姨侄、姨侄女。
  舅父母称舅舅、舅母,自称外甥、外甥女。
  公婆随丈夫当面称爹、妈,他人面前也称公公、婆婆,或随孩子称爷爷、奶奶。
  丈夫,过去人前称“掌柜子”,或在子女名字后加“爹”,如“××爹”,现在叫名讳。
  妻子,在人面前称“老婆”“婆姨”或“屋里人”,年长者在子女名后加“娘”字,如“××娘”,现在叫名讳。
  姐妹之间的丈夫(襟兄襟弟),俗称“挑担”,有了孩子互称姨爹。
  父再婚,子女称继母为妈。同母异父的弟兄在他人前称“隔山兄弟”。
  义子、义女称义父义母为干爹、干妈,义父的子女称义子义女的父母为姨爹、姨妈。
  社会称谓,乡里、邻居按个人家庭辈序称呼,如祖辈的称×爷、×奶,父辈的伯父称“大大”,叔父称“爸爸”。兄弟辈称××哥、××弟,称识字者为先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人泛称“同志”,近几年也有称“师傅”者。按职位称呼仍在沿袭。
  服饰 居民衣着,一般与内地无别,唯样式更改较晚。1935年公务员与城区学生,始穿中山服。20世纪50年代,冬季多穿短大衣,面料选灯芯绒或卡其。80年代,衣着日新月异,西装、裙子、夹克、大衣、喇叭裤、健美裤、高跟鞋等,均已流行。90年代,青年男女流行穿牛仔服。2000年以后,手工裁缝减少,成衣市场红火,干洗店等行业兴起。皮鞋、运动鞋花样翻新,款式美观大方,品种繁多。穿着讲究时尚,看重品牌质量。2010年后,随着人们思想观念转变,服饰更趋向于以穿着舒适为主,无固定搭配。
  具有地方特色之衣着,已为历史陈迹,有下列数种。
  大襟袄 有夹、棉、皮之分。领呈条状。一般小襟在右,大襟在左,大襟从左向右覆盖小襟,一直伸到右腋下侧部,然后在右腋下系扣。多右衽,也有左衽者。扣缀于大襟边沿,扣门则在小襟与后襟结合处排列。袖筒从腋部至腕部渐呈梯形状。
  包巾 又称头巾,原本是农村妇女劳作时遮挡太阳光照而戴在头上的一种简单的头巾。现时四季均可佩戴,具有保暖、防风沙等功能。头巾一般由丝、羊毛纤细材料编制而成,种类繁多,各具特色。
  羔子皮筒子 又称羔子皮筒子或羔子皮大衣。子羔的皮经过缝制而成。每件筒子需羔皮30余张。再配以丝绸面料的面子和挂里,制成皮袍或裘皮大衣。其优点是:被毛柔软,花纹细密,卷曲美丽,色泽黑艳,皮板轻软,美观大方,保暖性好,经久耐穿。
  大皮袄 俗名“老羊皮袄”,用绵羊或山羊皮缝制,大襟掩于右腋下,斜领,长及胫,一般不附布面,外出时昼穿夜盖,可御严寒。
  毡帽 又叫“牛吃水”,多用黑羊毛由毡匠制作。后边翻起,与脑后相贴,渐斜至鬓边,前檐伸出。若今之太阳帽,可遮阳光,男女均戴。
  毡袄 为旧时贫苦人的御寒衣服。由毡匠直接洗成,襟袖连接,不需裁缝,外附褐面,即可穿用。质地硬挺,不拢身,防寒效果差。(注:洗是加工毛毡的工艺,将弹散的羊毛铺于竹帘上,卷起,边浇水,边脚蹬,也叫擀毡。)
  毡靴 主要是羊毛、骆驼毛、牦牛毛等,经湿、热、挤压等物理作用制成片状的无纺织物,具有回弹、吸震、保暖等性能。
  皮夹夹(背心) 山丹人冬用外衣。用数张带毛熟羊皮缝制而成,类似皮衣但无袖。具有防寒、防潮的功效。
  手工牛皮鞋 山丹人通用的一种过冬鞋。有的地方也称之为皮鞋、大头皮鞋等。用一块全熟或者半熟的牛皮缝制而成。做工比较粗糙,但是经久耐用且具有回弹、吸震、保暖等性能。
  绌皮鞋 用熟牛皮一块,绌拢趾端及两侧,缝合后跟,脚面另附鞋脸,连帮带底做成。衬草穿用,晴雨咸宜。
  套裤 有裤腿无裤裆的防寒裤。女用布,男式间或有用羊皮做者。
  第三节 饮食
  旧时,本地饮食以小麦为主,辅以土豆、萝卜、南瓜。蔬菜较少。面制食品花样、种类较多。
  羊肉焖卷子 山丹羊肉的吃法很多,有些比较独特。羊肉焖卷子就是其中之一。
  将羊羔肉切成3厘米—5厘米见方的小块,在开水中焯1分钟,捞出沥干水。铁锅倒入清油,等清油烧六成热时,放入备好的花椒粒炸一分钟捞出,将焯过水的羊肉倒入锅内用大火不停翻炒至约七成熟,放入备好的姜、红干椒、食盐,炒至羊肉自身水干后,加适量开水改用小火炖至肉烂。这时,再加开水没过肉、调够盐,舀出一碗汤备用。用擀杖将和好的面擀开至1毫米厚,抹上清油,撒上葱花,卷成卷,用刀切成2厘米宽的卷儿,切口朝上,一层一层下锅,盖上锅盖用小火继续焖至面熟。如锅内汤已干,可将舀出的汤均匀洒入锅内,如锅内汤合适,洒入适量葱花即可出锅食用。由于面肉相互渗透,吃面而喷香,食肉而不腻,因而备受人们青睐,每有客人登门,山丹人常以此招待。
  饧面拉条子(鸡肠子) 将用淡盐水和好的面反复手揉,揉一会儿,用盆子扣住捂一会儿,这样反复三四遍,揉300次左右即可。把揉好的面切成大拇指宽的小剂子抹上油,搓成长20厘米、宽2厘米左右的小长条,一个紧挨一个整齐地码放在盆子里盖严。15—20分钟后,把饧好的面剂子拿过来,两手抓住面剂子的两头,一拉一根,这样下出来的面条叫拉条子。
  将剂子的两头对接起来成一个圆环,用两个手掌对搓,循环移动,使面变得浑圆细长。还可以将搓过的面对折将两股合在一起再搓一遍,然后分开成为半圆形,这样煮熟后吃起来筋而不硬,口感好。因为对搓出来的面和鸡的肠子一样又细又长,故名“鸡肠子”。
  将面剂子捏扁,两手一边往长拉,一边用一个手捏住面条轻轻捋,这样拉出来的面条叫“捋面”。
  拉条子、鸡肠子、捋面统称为饧面。面条的粗细、宽窄、厚薄,因人而异。根据不同人的喜好,可在凉开水中过一下,一般情况不过水。因它洁白细长,筋柔适口,讨人喜欢,被视为友情和吉祥的象征,所谓“进门饺子,出门面”,所以招待贵宾或办喜事时,饧面是首选面食。
  饧面配以炒菜,拌上油泼辣子和陈醋吃,也可以做成炸酱面或臊子面。
  扁豆面 把扁豆炒熟,放到加碱的水中加煮烂。
  把擀好的面切成1厘米宽的菱形面条,当地人也叫面旗子。将面下好后,把切好的葱花、韭菜或羊胡子花放入锅内,用烧热的植物油炝开,立即盖上锅盖捂一会,用勺子搅匀,一锅香气扑鼻的扁豆面就好了。
  拨鱼子 也叫“懒汉饭”,不用去揉面、擀面。在温水中加盐和面撒在一起,用筷子搅几遍,搅到面不粘盆子就可以下锅了。可以把搅好的面放在碗里拨,也可以放在盘子里,还可以放在切面刀上。下面时,用筷子一下一下在碗、盘或刀边上拨面下锅。拨出的面两头尖尖、肚儿圆圆,像小鱼儿,故名“拨鱼子”。
  拨鱼子做起来简单省事,吃起来滑而不硬,既可配炒菜干拌,又可做成炸酱拨鱼子,还可做成连汤拨鱼子或炒拨鱼子,是老少皆宜的快餐面食。
  剪鱼子 把面做成条状或片状,用剪刀剪,一边转面,一边剪,剪出的面条可长可短、可粗可细。下好的剪鱼子用漏勺捞出锅,放进凉开水里过一下,拌上调料干吃,也可以炝锅做成汤面吃。
  捻糁 将快成熟的青稞穗或小麦穗放在蒸锅里蒸熟,趁热放在簸箕或筐里将籽粒搓下来,用手摇小磨研磨,成为绿白夹杂、捻连成串的条状物,故名“捻糁”。可少撒点盐,再放些葱花,泼上烧热的清油,盛碗食用,也可熬成粥,放葱花、韭花或晾干的羊胡子花,拨上烧热的清油,均柔而不粘,筋而不硬,色泽鲜亮,清香扑鼻,口感颇佳。
  鸡蛋揪片子 用葱花炝锅添水烧开,将饧好的面剂子捏扁拉长到一定厚度,揪成正方形面片下锅。面熟后将炒熟的鸡蛋烩入锅中,调入调料和切好的葱花、香菜叶即好。绿黄白相映成趣,香气扑鼻。
  糁子面条 糁子面条是山丹农家的一种家常便饭。用洗净的青稞在畜力磨、水磨或电动钢磨上磨成直径1毫米—1.5毫米的颗粒,箩去其中的面粉,即为糁子。如果用碾子碾去青稞皮再加工成糁子,效果更佳。
  在锅里添水下糁子,烧开后慢火熬半小时。下入2毫米薄厚的面条,待面条熟,调上盐、芹菜叶或韭菜叶即可,滑爽可口,是上好的保健食品。
  蒸凉面 一般用青稞面或小麦黑面,用淡碱水或淡蓬灰水和成硬面切成15厘米长、1厘米宽的面条,放在蒸笼里篜熟,出笼晾凉。佐以陈醋、油泼辣子、蒜泥、韭菜泥。再配以凉菜,是夏天清火消暑的上好食品。
  糁子稠饭 统常也称“稠饭”。将“糁子”放入锅中烧开后,用小火熬30分钟,调人适量的食盐,使汤略带咸味,然后徐徐掺入白面或青稞面。糁面是做“稠饭”的关键,要边掺面粉边用筷子或擀面杖顺着一个方向不断地搅。“稠饭若要好,三百六十搅”。搅得越快“稠饭”质量越好,要使面粉与“糁子”迅速、均匀地融于一体,防止结成面疙瘩。此时,火候也很重要,需用文火,以不使“稠饭”焦煳为宜。直到搅成团状后,下火,稍捂片刻,面粉熟透,“稠饭”就做好了。
  食用时,调入油泼辣子、蒜泥、陈醋等佐料,配以腌咸菜,滑溜爽口,鲜香皆备。是风味独特的农家美食。
  黑面板板 将青稞面或小麦黑面和成面团,后擀成1.5毫米厚的薄面张,再切成约10厘米—15厘米长、一指宽的面条,即为黑面板板。面煮熟后,放入凉开水中“激”一下。食时拌入陈醋、蒜泥、油泼辣子或调入用陈醋、辣椒、韭菜、地耳、大葱、生姜、大蒜等熬成的醋汁子,再配上几样自家腌制的咸韭菜、沙葱和凉拌小菜,味美爽口,是夏日解暑的上好保健食品。
  羊肉掐疙瘩 “羊肉掐疙瘩”面的和法与饧面、揪片子的方法基本一致,只是不再“饧面了”。取羊肉(羯羊肉或羊羔肉最佳)、豆腐、西红柿、洋芋、萝卜、豆芽、粉条、大葱等,洗净、切成小丁,还有清油、姜丝、花椒面、料酒、味精备用。铁锅上火,倒入适量清油(1斤肉放1两清油),烧至六成时放入切好的葱姜蒜炝锅,倒入肉丁,加入料酒,大火爆炒至八成时,加入花椒(1斤肉2克左右)至羊肉自身水炒干后,放入洋芋丁或萝卜丁、西红柿,再加入粉条或豆腐,熬烂备用。然后在空锅内添水(1斤面,要添入3斤左右水)烧开。用手将面掐成指甲盖大小的不规则小块下入锅。待面熟后调入食盐、酱油、陈醋、味精、葱花、香菜。适合年轻人和重体力劳动者食用。
  糊饽 “糊饽”是将“油棒子”(也称“麻花”)炒入或烩入臊子(汤)加工而成的地方风味小吃。“糊饽”有“烩糊饽”“炒糊饽”,做法基本一样。用料主要有肉类(猪肉、羊肉、牛肉,以个人喜好而定),豆腐、泡好的粉条、洋芋、胡萝卜、豆芽、西红柿、大葱等。如果是炒糊饽,可将掰好的油棒子倒入炒好的臊子中,一般炒1—2分钟即可出锅食用。如果是烩糊饽,在炒好的臊子中添入适量的开水,再将掰好的油棒子倒入臊子汤中煮1—2分钟,配以葱花、香菜、味精即可出锅。油棒子吃起来韧而不硬,软而不嫩,越嚼越香,回味无穷。
  青稞面箭头 将青稞面用10℃—20℃的淡碱水和好后,用和面盆扣在案板上焐10—20分钟,然后反复揉300次左右就可以了。从和好的面团上切下一块,搓成直径2厘米的长面条,再用手掐断成2厘米见方的小块放在案板上平搓成直径1毫米—2毫米、两头尖尖、细细长长的圆条面,状如箭头,故名。煮熟后,在凉开水中过一下,拌上陈醋、蒜泥或韭菜泥、油泼辣子等佐料,再配上几个素菜、凉菜,口感清凉、味美,是夏日消暑的一道美食。
  麦仁汤 将籽粒饱满的小麦或青稞碾去皮(过去都用畜力驱动的石碾子,如今大都用电动磨),即成麦仁。待锅里水开后,下已煮好的麦仁,并添入牛(羊、猪)骨汤,也可加牛(羊、猪)肉丁及豆腐丁、粉条段、洋芋丁、萝卜丁、酸白菜丁、蘑菇丁等配料和红辣椒丝、生姜丝、花椒粉或八角粉等调料,再调人陈醋、食盐、葱花、香菜、味精即成麦仁汤,酸辣鲜香、美味可口、风味独特。
  糖花子 山丹传统面食,是用揉好的发面掺以油面、糖面,擀成饼,切成小方块,再把边沿剪成梳齿状,把齿条一一卷成云头状,连在一起像一朵云彩,然后放在油锅里炸熟。炸出来的糖花子金黄发亮,酥脆香甜。过去,只有在过年时作为应节食品,才能吃到。现在已成为日常食品,广受赞誉。
  窝酥子 把包入油面的发面擀成饼后一切二,再卷成卷,擀成圆饼,放在烤箱里烤熟。过去是过年时才吃,包产到户后生活条件好转,窝酥子已成家常便饭。现在的家庭人口少,自家做怕麻烦,可将发好的面送到烤饼店里加工,也可随时到烤饼店里去买,十分方便。
  窝酥子、糖花子、油馃子等特色山丹馍馍的制作,在山丹多有家庭式传承,以清泉镇南湖村刘琴、雷小龙母子为代表,经过三代人的传承,成立了山丹县长旭面食加工有限公司,并注册“陇园食品”商标,有员工二三十人,生产经营不断扩大。
  烧盒子 把发面放在直径30厘米左右的铸铁烧锅(烧盒子)里,塞进炕洞里或农作物秸秆火堆里烧烤成熟后取出来食用的地方食品。烧盒子黄而不焦,皮酥脆耐嚼、瓤松软鲜美,掰开烧盒子,扑鼻的麦香味迎面而来,加上胡麻的清香、香豆子的浓香,让人食欲顿增,可长久保存而不坏。
  黄参油泡泡 传统食品。把野生的黄参煮烂熟后和在烫面里,用油炸制而成。被人们戏称为“黄参奓把”。黄参油泡泡色泽金黄、酥软香甜,营养丰富,是独具特色的地方美食。
  米黄儿 风味小吃。用黄米或小米制作,以黄米制作尤佳。将磨细的米粉加适量的水搅成糊状,再将平底砂锅置火上加热、抹油,待油热香溢时,将米糊糊均匀地摊在锅里,在文火上烙10—15分钟即可出锅。撒白糖或蘸蜂蜜食用,黄亮,松软,香中透甜,老幼皆喜。
  炒拨拉子 炒拨拉子因动作而得名。多在露天火炉上支以铸铁鏊子,放入大油,烧至八九成熟时,将切成片的羊心、肝、肺、肚、肠等(也有用猪、牛脏器的)拌入葱段、姜丝、蒜苗段,以及花椒粉、青椒丝或红辣椒粉同时下锅,用猛火拨拉爆炒2—3分钟,待熟即食。燃料以柴火为最佳,现在多以煤炭为燃料。
  炒拨拉子麻辣适度,肥而不腻,烟熏火燎,边炒边吃,美味可口,热热乎乎,冬季进食最佳,使食用者身冷而心热,是一种风味独特的街头小吃。实为山丹一绝,也是外地人来山丹首选的风味小吃,他们说“不吃炒拨拉,等于没到山丹”,因此被外地人戏称为“山丹国宴”。
  酿皮 山丹酿皮同外地凉皮制法相同。但可能是水土差异,吃起来与众不同,独具特色,一是黄中透亮,色泽迷人;二是质地柔而不绵,筋而不硬;三是佐料独特,清凉爽口。因此,山丹酿皮是四季诱人的风味小吃。
  穷拨拉 山丹农村家庭过去常做的一种家常便饭。做“穷拨拉”原料较多,除面粉、清油外,其他原料还有榆钱、毛儿刺花、嫩苜蓿芽、葫芦花、糖萝卜、黄参、胡萝卜等。这些原料可单独做,也可以几种配合着一起做。
  将糖萝卜、黄参、胡萝卜切成细条,再将洗净的榆钱、毛儿刺花、嫩苜蓿芽、葫芦花等放入锅内,上面覆盖一层面粉,煮至水快干时关火,放入少量食盐或白砂糖调味,再泼上适量熟清油,用筷子搅拌,使面粉、清油均匀附着在花、芽和细条上,即可盛入碗中,以筷子拨食,或用手抓食。
  狗舌头 白面蒸的大馒头,直径30厘米—50厘米,厚约15厘米。旧时,山丹农村人家逢年过节探望亲友的礼品,每份必须一对。
  将面剂子擀成数张直径20厘米左右的圆饼,每张上抹上清油,再分别撒上粉碎的胡麻、香豆子或红曲、姜黄等粉末,将10余张面饼整齐的叠摞在一起,最上面覆盖一张较大的面饼,把摞好的面饼包住,并在周围掐上花边,上锅蒸40分钟出锅,再点缀上红绿花色即可。食时用刀切开。
  糕卷儿 俗话说“南人食米,北人食面”。山丹的“糕卷儿”是南(米)北(面)结合在一起的地方风味食品。旧时,多食在端午节,现在平常食用亦多。
  油糕 传统小吃。把用70℃的热水烫成的面置于手心做成窝状,放入糖馅(由白糖、桂花、红绿丝混合而成的一种馅),团成鸭蛋大小的椭圆形面团入油锅炸熟即可进食。炸时,因油温较高,能使油糕表面迅速凝固,结成一层松散的硬壳,而糖馅分又不溢出,外焦里嫩,香甜可口。
  水晶干粮 把发酵施碱的白面或青稞面做成饼,贴于锅边。锅底加水,连蒸带烙而成,食时底脆面柔。
  面筋炒盘子 白面加水拌和,洗去其中所含淀粉,将剩下面筋(混合蛋白质)烙熟切片晒干,食时泡软荤炒。旧时寒家嫁娶,多以此待客。
  第四节 日常用具 出行
  日常用具
  炕桌 可放在炕、大榻和床上使用的矮桌子。和普通桌子的形状相似,四条腿,高约20厘米—40厘米,供人们在炕、大榻和床上吃饭、写字时使用
  琴桌 与供桌相似,但稍低矮狭小,多依墙而设,多作为陈设之用,桌面多用干透的松质木料制成,呈长方形,有时两边会上卷,呈半滚筒状。下有四腿,样式各异。桌面通常由木匠合角斗隼而结合在一起,同方桌组合陈设。
  煤油灯 照明工具,以煤油作为燃料。多为金属和玻璃材质,外形如细腰大肚的葫芦,上面是个形如张嘴蛤蟆的灯头,灯头一侧有把灯芯调进调出的旋钮,以控制灯的亮度。煤油灯样式种类繁多,是在电灯普及前使用最广泛的照明工具。
  马灯 可以手提、能防风雨的煤油灯,因骑马夜行时能挂在马身上,得名。马灯下端有一油皿,螺丝盖,全封闭,油不滴漏;上端有两个铁盖,分层有空隙,便于出气;中间是一块玻璃罩。还有一根铁丝提手。
  鏊子 面食炊具之一,又称烙饼、烙馍等,主要用来制作烤馍、烤饼等。
  烧锅子 也叫烧盒子,用来烧制食品的炊具。一般呈圆形,由生铁铸造,每个直径20厘米—25厘米,厚约7厘米,分上下两半,有点像饼铛。使用时先把拉来晒干的马粪堆放在避风干净的地方并摊开,用柴草将其引燃,等到马粪烧透之后,再把发酵好的面做成类似面包或其他形状的面团,分别放到鏊子中,然后将鏊子一个个扣好,埋入马粪的余火和灰烬中,二三十分钟后,一个干黄油亮的烧盒子就熟了。
  笼蒸 用来蒸制食品的炊具,多由竹子、木头等制成。其结构由外圈、内胆及底线组成。外圈是由竹子除去竹皮之后夹成,再由竹皮固定,商用的由铜线固定以增加耐用度。内胆即是高出外圈以方便放置顶盖或互相重叠那一层。外圈与内胆之间会放入竹杠固定形状,亦是保存空气的绝缘层。底线即是蒸笼的底部。
  风匣 又名风箱,用来给灶火助燃的工具。基本构造为一个箱体,内置活塞板与拉杆连接,外置手柄;一个出风口与灶膛连接,通过手拉方式压缩空气,空气通过出风口进入灶膛。
  簸箕 主要有两种,一种用藤条或去皮的柳条、竹篾编成,用来扬米去糠。另一种是铲状器具,用以收运垃圾。
  升子、斗 农家用以计量粮食的器具。升子和斗类似,升子比斗小,每10升为1斗。升子、斗一般采用木头或竹子制成。木制升子和斗为正方台状,上大下小,多由木匠选用上等硬质、耐磨的木料合角斗隼做成。
  褡裢 民间长期使用的一种口袋。通常用粗棉、毛线手工编织而成。有50厘米宽,1米多长,开口在中央,两端各成一个口袋,口边留有绳扣,可以串连成锁,结实耐用。褡裢挂在肩上,一半在胸膛前,一半在脊背后。多用于出行时携带食物等。
  布篮子 家庭妇女用来盛缝衣物、碎布、针线等用品的用具,多为圆形,和脸盆差不多大小,一般由芨芨、柳条或竹子等编成。
  箥子 同“笸”,一种用来盛放食物的用具,大多由芨芨、柳条或篾条等编成。也有一种称“筛子”可以盛放食品,亦用来捞、拌麦(子)等,制作和箥子相同。
  出行 山丹自古就是宜农宜牧区,最早的代步工具,常见的有牛、骡、马、驴、骆驼等牲畜,后逐渐被架子车、牛车、大皮车等代替。
  架子车 农村中常用的载人、载畜工具,轻便灵活。
  牛车 也叫大车、大轱辘车,农村中常用的载人、载物工具,粗壮、笨重,以牛、马为动力。
  大皮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从外地引进,轱辘为汽车的胶皮轮,结实、坚固、耐用、载重量大。
  轿子车 车轮较小,车上带篷,装饰讲究,套一匹骡或马。多为富人专用。
  自行车 1978年后流行于城市和农村,主要有飞鸽、永久牌自行车,后样式更加多样。
  摩托车 流行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始为加油摩托,后逐步被轻型快捷的电动摩托替代。
  小车 2000年前后开始在民间流行,靠打工致富的位奇镇芦堡村时有小车七八十辆。后成为农村致富大户的出行工具。2012年前后,山丹县年购置小车2000辆左右。
  第五节 节日
  春节 节前扫除洗涤,宰猪杀羊,准备食品,缝制新衣。除夕贴春联门神。祭祖先,散福钱(压岁钱),辞岁守夜。节间互相拜年,看亲访友、喝枣儿糖茶、吃饺子饧面,大致与各地相同。较特殊者为春节凌晨三四时的“打醋坛”。除夕到河滩选一鹅卵石,就地焚香叩头,用纸包上“请”来,烧在火里。用时放入盛满鲜醋的勺内,喷发出醋香气味,一人掌勺,在家庭各房各角喷洒并念祝词,是原始驱邪祛病仪式的遗留。
  元宵节 又名灯节,即正月十五。旧时,城镇设灯架,用小油灯摆出“天下太平”“风调雨顺”等字。放焰火、烧秦桧,门前悬灯垒火,居民观灯夜游。农村闹3天社火,有的去邻村演出,邻村送上食品、挂红端钱,叫“拔毛”。夜间巡街查灯,门口不挂灯者,社火队的“衙役”,将男主人按倒,打四板,唱道:“一打国泰民安,二打风调雨顺,三打你不小心,四打不给(灯官)老爷点灯。”打者挨者,皆大欢喜。
  垒旺火 山丹元宵节有垒旺火的习俗,起源于何时无考。最初的形式是将树上的老鸹窝捣下来,点燃后让家人跨越,以驱邪图吉。每逢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除在院落门前挂灯笼外,每个居民大院、小巷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里面放柴,外面披彩花,贴上大红字条,上写“旺气冲天”等字。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状若浮屠,既御寒,又壮观。男女老少都来烤火,有“旺气冲天”,全年兴旺之意。
  补天节 即正月二十,传说为女娲补天之日。家家烙油饼献于院中,饼上插针穿红线。是日,不动针线。
  龙抬头 传说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日子,这一天也叫“春龙节”。二月初二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前后,据说龙蛰伏了一个冬天,从“惊蛰”这一天开始苏醒,要怒吼,要摔尾巴了,所以天上有了雷声。
  山丹民间历来有二月二到龙王庙和水源地泉头、水库祭奠龙王爷、舞龙求雨的习俗,也叫青龙吐水,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二月二正是初春,各种害虫、病菌也开始复苏繁殖危害人间,舞龙也有期盼平安幸福的意思。
  清明节 扫墓祭祖。城区将木雕城隍抬至东门外清明坛(厉坛)行宫祭祀,叫“出府”。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水增多,正是春耕春播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的农谚。
  在山丹,民间有清明节扫墓祭祖的习俗,至今仍十分流行。是日,以宗族为单位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阖族上冢,将食物供于先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叩头行礼祭拜,并吃掉酒食。表示怀念祖宗、教育后人继承和发扬祖先优良传统的愿望和深情,并通过扫墓祭祖活动来增进宗族内部的团结和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清明节逐步演变成一个共祭的节日。单位、企业、学校组织职工、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缅怀革命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2008年起,国家将清明节与端午节、中秋节列为全国法定节假日。
  端午节 山丹端午节要吃糕卷儿或粽子,民间有插杨柳、采食艾叶、喝雄黄酒的习俗,以驱虫、避瘟、镇邪。山丹民歌中就有“五月里来五端阳,杨柳枝儿插门窗”的唱词。新媳妇要回娘家躲“端午”。五月十三日,俗称关老爷磨刀日,农村在田间插青苗旗,预祝庄稼丰收。六月初六,俗称“去病节”,晒衣物、书籍,去大黄山钟山寺旅游,求儿女或还愿者甚多。
  中元节 七月十五日,祭祖上坟。
  中秋节 八月十五日。是山丹旧有的传统大节,也称团圆节。节前农家准备月饼,用大锅一次只蒸一个,直径50厘米—60厘米,即“大者尺余”,一般有十二层,象征十二个月,每层卷有清油、香豆、姜黄、红曲、胡麻等,上面画月亮、玉兔等图案,因此,又叫“千层饼”。现在,大都已不自制,到超市或烧饼店购买。中秋之夜月上柳梢时,家家在自家院内摆上香案,供上月饼、各种时鲜水果等。祭完月之后,一家人围坐一起共同赏月、吃月饼、饮酒娱乐,外出者多返家与家人团圆。
  重阳节 九月初九又称“重九节”。这一天正值仲秋季节,天高气爽,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时光。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比如一家人或与友好相约到户外活动,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风光,又能联络亲友之间的感情。其中最突出的节俗活动是登高。九九登高,有步步登高之意,特别受老年人重视,因“高”有高寿之意。1989年国家把重阳节确定为“老人节”,在重阳节开展敬老活动,注入了敬老、尊老、爱老、助老的实质内涵。
  寒衣节 十月初一,俗称“寒衣节”。各家烧纸祭祖,吃麻腐包子。
  冬至节 吃“牛肚儿饭”(在梳齿上搓成的小面粒)。请邻家当年结婚的新媳妇来家欢聚。农村青年向各家收柴火、面粉,在公共场所吃“伙饭”。
  腊八节 吃腊八粥。留一些于除夕放在禽畜饲料中,求六畜兴旺。夜间放一盆水冻冰,观察冰碴花纹,预卜来年丰收品种,并于粪堆上竖冰块。
  过小年 农历腊月二十三,民间称为“小年”。按照传统,“过小年”是进入春节的重要标志。在这一天,民间有送灶神、祭祖、扫尘的习俗。
  根据民间传说,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是灶王爷一年一度上天庭“汇报工作”的日子。灶王爷如果能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就会保佑来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为了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供奉专门的灶饼、各种时鲜果品、美味佳肴外,有的用粘牙糖敬它,好把灶王爷的牙粘住;有的用酒糟涂抹在灶门上,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乱说话。送走灶神,还要祭拜祖宗,民间称“挂影”,就是把祖宗的画像或照片挂在墙上,备好酒水、贡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正月十五。
  “过小年”,民间还有“扫尘”的习俗。意在扫除积累一年的灰尘、垃圾,扫除家人一年来的不快与烦恼,驱除病疫,除“陈”布新,祈求来年一家人健康平安,新年更有新气象。
  过小年
  第六节 寿庆
  过寿 山丹自古就有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为老人过寿是民间尊老孝悌的具体体现。
  旧时,家人生辰,一般吃鸡蛋面条,预祝长寿。逢整数生辰,如十岁、二十岁、三十岁等,则又较一般生日隆重。老人寿庆一般自五十岁开始,一年一庆,称为“过生日”,而逢十年满过生日,称为“过寿”,即“六十大寿”“七十大寿”……民间做寿有“男做九、女做十”的讲究,即男人六十岁、七十岁等寿庆,可在五十九岁、六十九岁的生日时做;女人则恰恰相反,六十岁、七十岁等寿庆,须在满六十岁和七十岁生日时做寿。
  老人到六十寿辰、七十寿辰,子女应为父母祝寿,八十、九十寿辰更要隆重祝贺。祝寿前,要发寿柬给至亲好友,通知祝寿日期,寿日前一天,寿者的女儿、女婿要带着礼物看望老人,帮助寿者家人布置寿堂,做好次日祝寿的准备工作。家中要设简筵招待,全家大小及至亲欢聚一堂,为“寿星”庆寿,称为“暖寿”。寿堂是老人做寿的场所,有堂屋的人家,寿堂要设置在堂屋。堂屋正墙中间悬挂“南极仙翁”或“瑶池王母”寿星图,有社会地位的富绅购黄绢一块,请县衙盖100个官印,制成寿轴,张挂中堂。庭院门柱要张贴寿联,堂屋中堂寿星图两边也要张贴寿联。
  寿日,堂屋里边悬挂彩带,中堂张灯结彩,正中设礼桌,陈列子女及亲友赠送的寿礼,正墙设香案,上摆寿桃(馒头)、寿糕、寿面、鲜花、水果、香、表、蜡等。寿星穿戴特制的寿衣,端坐于香案前,以接受晚辈和亲朋好友的拜贺。堂屋地上铺设拜垫,便于晚辈行叩拜之礼。拜寿没有一成不变的仪式,一般来说家中祝寿较随和一些,在礼堂或酒店中祝寿就高雅、规范一些。往往寿庆仪式和寿庆宴会同时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生日寿庆得到改革、简化。长辈寿期只限家属亲友,不请客送礼,只是合家吃一顿长寿面。20世纪90年代后,为高寿老人祝寿庆者日多。
  留胡子 山丹男人留胡子的习俗由来已久,一般在40—50岁留须。其仪式根据年龄和属相,选择良辰吉日,摆设家宴或在酒店,请亲戚朋友参加,自家儿孙或女儿、女婿要上门祝贺。留须仪式上要焚香拜祖,祷告神灵,同时要请剃头匠修面蓄胡须,如父母健在,忌讳儿子留胡须。相反,如有了孙子还不留胡须,就有人出来说闲话了。
  山丹民间中年人尚有留胡不留须的习俗,但到留胡须的年龄,举行过仪式,就不仅要留胡,而且要留须。一旦留了胡须,在修面时就不能将胡须剃光了,须按照留胡须的规矩和讲究,将胡须修理的美观整齐。老人留须,完全是对地方上地位高、威望高的人的一种尊崇和抬举。若是德望低下、穷困潦倒的人蓄胡须,不但不被人们认可,还要受到污辱或讥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城区老人大都不留胡须,农村留须者一般都在花甲之后。
  第七节 丧葬
  民间丧葬 山丹丧葬礼仪比起婚嫁礼仪更为烦琐。旧时,生活在中等水平的人家,多在户主中年时即选择茔地,进入老年即考虑后事,准备殓衣(也叫老衣、寿衣)、棺木(也叫寿材)等。俗云“两春入塾,遇闰合材”,即制作棺木与殓衣必须在闰月之年。茔址及造茔时间,则请风水先生择定。坟茔多选择在山川地界,墓穴在下葬前开挖。棺木多用松、柏木,俗有“男松女柏”的讲究。
  山丹一直沿用土葬。富贵人家棺椁齐备,稍次之为“金匣套材”,再次之为“子底子盖”,贫困人家则用最普通棺材,也叫“空壳篓”棺材。弥留之际,换穿寿衣。寿衣一般是“五领三腰”,即五件上衣,三条裤子。贫寒人家,以假领假腰代替配足其数。装老鞋为黑面红里软底鞋。穿戴就绪,等候“落脉”。老人咽气后,家人不能在亡人身边啼哭,预防眼泪洒落在亡人身上。此时,长者要为亡人理发修面,擦洗身体,并在其脸蒙一张草纸,口中放一枚铜钱。富余人家在亡人脸上蒙红布,口中放入金银。亡人停在灵床后,左手袖中塞入些许冥币(也有塞入金银等硬币的),右手袖中塞入七个小面饼。之后,在堂屋或厢房中支好床,由长子、幼子分别捧死者头、脚、身,将遗体移至堂屋中央床板之上,扯三条白布带子,分别捆在亡人胳膊、腰和腿上,用红头绳绑上亡人的双脚。亡人停当好后,身上要盖被子,一般盖一、三、五条被面子。
  小殓后,亡人停当在灵床上。家人到院门外烧设香案、燃蜡烛、堆柴草,点燃柴火为死者烧纸。烧纸时亲人要围住火堆哭丧。
  断气纸烧过,着手办理丧事,先请道家先生按死者生卒年月日时,推算生肖冲克和开吊、出殡时刻(俗称瞧日子),再批丧条、写讣闻,讣闻牌按男左女右的位置,立于丧家街门外(也有丧条贴在门外墙上或贴在大木板上挂在门外的),并派人带孝子到人家禀丧,告知邻里亲友。
  三日祭奠叫“过三”,亦称“开三”“初丧礼”。过三前一天晚上,道家先生做纸活,要做3—5个引魂幡子和一幅“楼儿纸”等。三日早晨在丧家门上贴三日丧联,在丧家门口“出纸”(挂楼儿纸)。子、媳、女穿孝服,孙戴孝箍缀红条,未嫁女儿戴孝箍。大户人家还要行道场,请礼生唱礼,主持祭奠活动,如摆祭、讲书、诵读祭文,“大宾”点主。
  开吊是丧礼中最重要、最隆重的祭奠活动。一般在出丧的前一天举行。来宾如期登门吊丧。吊礼有钱币、供品、挽联、挽幛、花圈、摆祭、献羊等。届时,丧家在院门外迎宾接花圈,鸣放鞭炮、迎接幛子,道家奏乐。丧家孝子手拄丧杖,跪在门口和灵前叩首拜迎宾客。吊丧宾客至灵堂前上香叩拜时,道家诵经奏乐,丧家为宾客端孝帕、孝帽,并让进屋以茶饭相待,同时分批让上席位,以筵席招待。
  下葬前一夜,子女亲属在灵前举哀、奠祭,向死者告别,以表永诀之意,称为“辞灵”。辞灵后人殓(俗称入服)。死者入棺时,须由长子捧头、幼子抬脚,其他儿女托其腰部,轻轻将死者遗体抬放入棺摆正,盖好被子。诸事安排妥帖后,盖住棺盖。翌晨抬棺出殡安葬。埋葬后的第三日,子孙及姑娘女婿到坟茔祭奠并攒坟,称为“攒三”。每逢七日烧纸祭奠,七七四十九天,烧纸七次。守孝百日或周年后脱孝,也称“除服”。至此,丧葬礼仪才算告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丧礼简化。倡导孝子亲友戴黑纱孝箍,献花圈祭物,召开追悼会,举行吊唁仪式,随即埋葬。丧期亦由过去的最短七天、最长数月不等逐渐改为最长七天、最短三天。过去,人死后墓地由子孙选定,更多的是葬在祖坟里。20世纪80年代后,丧事复古,做纸活、穿长孝、行道场的日渐增多。进入21世纪后,政府开始修建公墓,乱葬得以治理,也开始有少数人家到张掖火葬场火化。
  山丹8个乡镇中,东乐乡的丧礼与张掖相似。清泉、位奇、陈户、老军、李桥、大马营6个乡镇丧礼基本相同。霍城的丧礼较为独特、复杂。
  民间祭祀 山丹民间祭祀历来兴盛,对祖先的祭祀是其主体。家祭在不同时日有不同的祭祀内容。除春节、元宵、清明节等传统节日祭祖外,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初一为山丹专门的祭祖日。家家上坟压纸祭祖,供品以“壳篓子”(又叫“大供”)为主。十月初一,简称“十月一”(俗称“寒衣节”)。各家烧纸祭祖并带上用彩色纸糊的寒衣和供品,到先人坟茔或大门外边烧送寒衣,以示慎终追远不忘根本。供品以麻腐包子为主。
  除每年的正常祭祀活动外,有的家族隔若干年,联合全族,利用上述祭祖日进行大型祭祖活动,制作丧礼时用全套的纸活及供品,献猪羊鸡等牲,有的还请道士念经、做道场,其隆重程度超过一般的丧事。为先人立碑也多选在这些日子进行。
  第二章 方言
  第一节 语音
  山丹方言属北方方言区兰银官话的河西片。由于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山丹方言语音系统清晰,方言词汇丰富,语法特点较为显著。近30年来,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教育水平的持续提高以及普通话的推广普及,尤其近年来外出求学、务工人员大幅增加,人口流动加剧,山丹方言在语音、词汇方面也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
  一、声母
  山丹方言共有22个辅音声母,1个零声母。辅音声母除v外,其他与普通话相同(带[]者为国际音标)。
  b[p]包边部
  v[v]弯窝软
  l[l]来梨卢吕
  j[t〓]鸡杰居
  ch[t〓h]超迟吹
  c[tsh]曹曾粗
  p[ph]旁皮篇
  d[t]达低都
  g[k]甘锅归
  q[t〓h]期前全
  sh[〓]沙时声
  s[s]三思苏
  m[m]麻女穆
  t[th]他题图
  k[kh]坑奎宽
  x[〓]西先虚
  r[〓]热日仁
  f[f]方服拴
  n[n]拿牛奴
  h[x]合航胡
  zh[t〓]渣知猪
  Z[ts]杂增卒
  [注]声母v为唇齿浊擦音,发音时下唇轻触上齿,气流摩擦而出,声带振动。
  声母方面,山丹方言与普通话之间存在以下差异,大多表现为声韵配合方面的不同。
  (1)普通话声母sh与合口呼韵母(u及以u开头的韵母)相拼的音节,山丹属f声母。如“书、疏、刷、栓、双、谁、水、顺、说、硕”等。
  (2)普通话声母r与合口呼韵母相拼的音节,山丹属v声母。如“儒、辱、软、阮、锐、润、若、戎、绒、融、冗”等。其中与ong韵母相拼的部分音节,山丹读yong,如“容、溶、蓉、荣、嵘”等。
  (3)普通话声母k与韵母u相拼的音节,山丹李桥以北地区读ch声母。如“枯、窟、哭、库、裤、酷”等。这一语音特点近年渐趋消失。
  (4)普通话声母z、c与韵母e相拼的音节,山丹分属zh、ch声母。如“择、泽、责、仄”和“册、测、侧、策、恻”等。
  (5)普通话声母n与韵母ong相拼的音节,山丹多属|声母。如“农、弄、浓”(“脓”字例外)。
  此外,还有一些字的声母与普通话有异,见下表(山丹话读音以1、2、3、4分别表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轻声不标调)。
  二、韵母
  共29个(按开口、齐齿、合口、撮口“四呼”排列)。
  u[y]驹蛆虚驴鱼
  a[a]巴他砸查哈
  e[r]折可摸婆塞
  ue[ye]决却学钥
  ei[ei]肥陪谁贼
  uei[yei]圈悬全远
  ou[ou]头邹喉欧
  iang [ia〓]娘江强杨
  ing[i〓]冰钉金因
  [〓]而儿耳给
  ia[ia]家掐峡呀
  ie[ie]别叠捷爷
  ai[ε]排载哀丹安
  iei[iei]边颠尖炎
  ao[〓]包刀遭招
  iou[iou]丢纠求优
  uang [ua〓]装筐光黄
  ong[u〓]东纵春坤
  ua[ua]抓欸瓜花
  uo[u〓]多索卓科
  uai[ue]揣乘船关
  uei[uei]堆崔追归
  iao[i〓]标条交腰
  ang[a〓]帮仓张昂
  eng[〓〓]登增本恩
  iong[y〓]轮军穷用
  山丹话与普通话在韵母方面的差别主要表现在:
  (1)山丹话无an、ian、uan、uan韵母。an、uan韵母分别与ai、uai合流,ian、uan韵母分别读为iei、uei, 与ei同韵。
  (2)普通话中的鼻韵尾韵母en-eng、in-ing、uen-ueng(ong)、、un-iong,在山丹话中分别合流,读音接近后鼻韵尾韵母。这里分别标注为eng、ing、ong、iong。
  (3)复韵母单兀音化倾向较为明显。如ai、uai、ao、iao分别读为[〓、u〓、〓、i〓],这里为方便起见,一律采用汉语拼音标注。
  三、声调
  1.调类与调值山丹方言有4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不包括轻声)。调类与普通话相同,但调值差异较大,具体调类、调值及例字如下。
  阴平 24调 专开婚三方丁
  阳平 554调 穷陈才平局杂
  上声 212调 口丑五女老暖
  去声 31调 近柱是桌国铁
  为方便起见,本志以“1、2、3、4”(上标)分别表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如“开kai¹”“五vu³”中的上标数字即分别表示其声调为阴平和上声。
  2.与中古音调类的对比与以《广韵》为代表的中古音声调系统相比,山丹方言有以下几个特点:平声分化为阴平、阳平两类,清声母平声归阴平,浊声母平声归阳平;古上声字,除全浊上声归去声外,其他均归上声;古入声字,除全浊入声归阳平外,其他归去声。
  3.与普通话调类的对比山丹话与普通话相比,调类数目及名称相同,均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但在各调类与中古调类的对应关系上有所不同。具体情况为:中古平、上、去三个调类在普通话与山丹话中的分化规律是一致的,但古入声字分化规律不同。古清声母入声字(如“积出黑七桌郭/竹德菊福洁折/笔百尺铁角谷/必惕策慑客设”)在普通话中无规则分化入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而在山丹话中统归去声。
  四、连读变调
  山丹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规律如下表。
  五、轻声
  山丹方言中,词缀“子、头、儿”等和动词重叠形式(如“收拾收拾”)的第二、四音节轻读,这些特点与普通话相同。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现象。
  1.常用双音节名词的后一音节多轻读,如“牛郎、红军、县城、书记、问题、草原、祁连、电灯、数学、教材”等。
  2.部分动词后一音节轻读,如“找寻、搭讪、相端、发送、质验”等。
  3.部分形容词后一音节轻读,如“窝囊、红火、高超、舒坦、服帖”等。
  4.双音节虚词的后一音节大多轻读,如“既然、非常、至于、因此、尽管”等。
  5.常用单音节量词,进入语句后一般轻读,如“匹、辆、个、条、片、块”等。
  6.当前面出现数字时,数词“十、百、千”读轻声,如“三十、五百、三千五百八十四”中的“十、百、千”均读轻声。
  六、儿尾
  山丹方言无儿化音。普通话中的儿化词“花儿”(huār)、“歌儿”(ger),山丹话中读作[xua¹ L〓]、[k〓¹〓]。[〓]是后高不圆唇元音,山丹方言中的“儿、而、尔、耳、二”等字均读此音。“儿”作词尾时为独立音节,读轻声,如“花儿、雀(qiao3)儿、钱儿、球儿、弹儿、勺勺儿、毛桃儿、字儿(硬币的正面)、镘儿(硬币的背面)、红嘴鸦儿”,再如“别人的名儿,你的肚儿”“鸡儿不尿尿,各有曲曲道”“听话听音儿,锣鼓听声儿”等。
  七、内部差异
  由于历史原因和受邻近县区方言的影响,山丹方言在语音方面存在一些内部差异。根据这些差异,可将山丹方言分为五个小区:
  1.县城及李桥、位奇、陈户、老军等乡镇主要语音特征为:①助词“了”读le,语气词“呢”读ne。②声母zh、ch与合口呼韵母(u和以u开头的韵母,包括ong)相拼时,分别读作[pf]、[pfh]。如“株、抓、专、装”和“初、吹、串、春”这两组字,声母分别为[pf]、[pfh]。[pf]、[pfh]是塞擦音,双唇成阻,除阻时上齿与下唇仍轻轻接触,形成一道狭缝,让气流摩擦通过而发音。③声母k与韵母u相拼,读作[pfh]声母(或亦读作ch声母),如“苦、哭、库、裤”等。上述②③两个特点近二三十年以来已渐趋消失。
  2.东乐主要语音特征为:①助词“了”读le,语气词“呢”读ne;②声母zh、ch与合口呼韵母相拼时,分别读作g、k。如“朱、抓、专、桌、装、中、种”和“处、戳、川、吹、创、充、冲”这两组字的声母,东乐分别读为g、k。③“来”字读音特殊,近似liei2。
  3.霍城主要语音特征为:①助词“了”读liao,语气词“呢”读ni。②韵母ai、uai分别与ei、uei合流。如“拜、牌、买、卖”读同“贝、赔、美、妹”,“怪、坏、揣”读同“贵、会、吹”。再如,“快来、在外、海带、裁开、买菜、外奶、灾害、怀胎”等词语中各音节的韵母均为ei或uei。③西坡村一带,声母zh、ch与合口呼韵母相拼时,分别读作g、k,与邻近的民乐方言相同。
  4.马营主要语音特征为:助词“了”读liao,语气词“呢”读ni。
  5.山丹马场山丹马场原属军队管理,现为国有企业。20世纪80年代以前,场区人口多来自武威、永昌、山丹、民乐等地,并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支边青年、知识青年、大中专学生等。近二三十年以来,场区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为马场出生的职工子弟。场区通行的居民区共同语,当地习称为“马场话”。据其主要特点分析,属于山丹方言。其主要语音特点有:①声调调类及调值与山丹方言相同。②助词“了”读liao,语气词“呢”读ni。③鼻韵尾韵母en-eng、in-ing、uen-ueng(ong)、ün-iong两两相混,此与山丹方言及其所属的兰银官话特点一致。④韵母an、ian、uan、üan发音与普通话相近。⑤声韵配合方面,声母sh、r可与合口呼韵母相拼。如“书、说、睡”和“如、弱、瑞”这两组字,声母分别为sh、r。上述④⑤两个特点是马场话与山丹方言其他小区明显不同之处。
  各小区内部,除上述一些共同的语音特征以外,尚有一些细微的内部差异,这里不做详述。
  第二节 方言词
  山丹方言词汇丰富,难以尽录,现择其要者,分类列举。为篇幅计,一般不只列词语及释义,个别读音特殊者酌作说明。标音仍用汉语拼音,以上标的“1、2、3、4”分别表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轻声音节不注声调。本字待考或有音无字的音节用虚缺号“口”代替。
  一、天文地理
  日头:太阳。
  朝坡:阳坡。
  背坡:阴坡。
  风圈:月晕。
  星宿:星星。
  马勺星:北斗星。
  走星:流星(名词)。
  扫帚星:彗星。
  烧:天边现出彩霞(动词)。
  呼噜爷:雷。
  白雨:雷阵雨。
  虹:彩虹‖音gang4。
  水管管:一端不明显的虹。
  糊糊头:雨夹雪‖“糊”读去声。
  天爷:天气。
  打春:立春。
  入伏:进入伏天。
  交九:冬至日开始,进入一九至九九的八十一天。也说“数九”。
  荒地:久未耕种的地。
  沙地:翻耕后当年不种的地‖“沙”读去声。
  茬地:庄稼收割后暂未翻耕的地。
  山水:洪水。
  滚水:开水。
  响水子:将开未开的水。
  恶索:垃圾。
  砟子:也称碴子,较浅层的煤,烟少,热卡低,不能炼结。
  炭:较深层的煤,烟多,热卡高,可炼结。
  草皮垡子:草根稠密连接成块的土壤,可用于堵水或垒砌简易墙。
  蓝炭:未烧透的煤核。
  铜烟:煤气。
  汽路:公路。
  阳沟:公路边的壕沟。
  二、时令时间
  宪书:历书。
  六月六:农历六月初六,此日赶庙会‖“六”音lu4。
  十月一:农历十月初一,此日烧纸或上坟祭祖‖“十”读去声。
  年时:去年。
  过年:明年。
  后年:明年的次年。
  外后年:大后年。
  夜呢个:昨天。
  今个:今天。
  明个:明天。
  后个:后天。
  外后个:大后天。
  前哪个:前天。
  大前哪个:大前天。
  大后晌:下午较早的时候。
  饭罢:早饭之后。
  黑呢:夜晚(从天黑到天亮)。
  多大会:什么时候。
  先节儿:刚才。
  后节儿:后来。
  一老:经常。
  一把劲儿:一直,经常。
  三、农业
  倒茬:轮作。
  重茬子:同一块耕地中种植的作物与上年相同,即不倒茬。
  薅草:锄草。
  瓤:打场时粮草均已分离并且秸秆变得细碎。
  戗粮食:已扬出的粮食再迎风而扬,以除净杂物,使用的工具是木杴。
  大粪:人的粪便(作为肥料)。
  灰粪:以炕灰为主的农家肥。
  圈粪:以畜粪为主的农家肥。
  要子:捆禾束的绳状物(一般用禾秆纽结而成)。
  草要子:细短的草绳。
  麻渣:油渣。
  采田:蹲着用手采拔低矮稀疏的庄稼。
  大车:木轮的畜力车,一般用牛拉。
  皮车:胶轮畜力车,胶轮较粗大,有刹车设备(称刮木)。
  辔头:带嚼子的笼头‖“辔”音pi4。
  牛担槅:牛轭,即牛拉车或犁时架在脖子上的器具。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九: “犁槅。槅,轭也,所以枙牛领也。”
  鞅带子:牛脖子下用以系绾担槅的绳子。《说文·革部》: “鞅,颈靼也。”
  耙:碎土平地的农具;又作动词‖本作“䎱”。
  耱:平整土地的农具,长方形,用柳条编成;又作动词。
  耢:用耢子或其他重物平整土地。
  磙子:石磙,用来轧谷物、平场院。
  囤子:用芨芨草编成,或圆或方,盛粮食用,可盛四五百斤。
  簸架:用以约束并牵动石磙的木架。
  罗儿:过滤面粉、调料的器具。
  木杴:扬场的农具,似锹但以木制成,柄端无短拐‖“杴”亦作“锨”。
  四、植物
  山药:马铃薯‖“药”音yue(轻声)。
  菜籽:一种油料作物;又指其籽实,即油菜籽,可榨取食用油。
  麦秆:麦子的秸秆。
  芥末:芥末‖“芥”音gai4。
  蔓菁:即芜菁,块根可煮食。
  毛桃儿:桃子。
  沙枣子:沙枣。
  梨儿:梨。
  酸刺果子:一种野山果。
  棒棒:蕨麻。
  蘑菇:食用菌的统称‖“蘑”音mao²。
  地捡皮:一种地衣,为食用佳品‖外地或称地耳、地软儿、地卷皮。
  五、动物
  儿马:未阉割的公马。
  骒马:母马。
  脬牛:未阉割的公牛。
  乳牛:母牛。
  犏牛:黄牛和牦牛杂交所生的牛,体大力健,富有耐力。
  伏羊:本地土种绵羊,尾大腿短,耐寒性较差,出肉少。
  骚胡:公山羊。
  羝羊:未阉割的公绵羊。
  羯羊:阉割的公绵羊。
  牙狗:公狗‖雌性的称“母狗”。
  倒秣:倒嚼,即反刍。
  六、房舍
  照壁:影壁。
  堂屋:正房。
  书房:正房I‖也叫“厦房”。
  倒座:正房对面的房屋。
  庄门:院门‖也叫“街门”。
  穿廊:屋檐下的走廊。
  仰尘:顶棚(主要指用纸糊的或用塑料带编织的)。
  仰泥:顶棚(用水泥石灰打的)。
  茅厕:厕所,也叫尿圈、茅圈I‖“厕”音si(轻声),“尿”音sui¹。
  七、器具、用品
  家什:家具;乐器。
  行头:家具。
  灶火:厨房;锅台炉膛。
  风匣:风箱。
  火搛:火筷子。
  鏊子:一种烙饼的平底锅,上面有架火的圆盘,锅内的饼子上下均可受火。
  茶缸子:茶杯(一般指带把儿的)。
  碟子:盘子。
  漏勺:勺头上密布小孔的铁勺;旧有木质漏勺用于加工粉条。
  笊滤:笊篱,旧时以芨芨草编制。
  礤子:礤床。
  姜窝:用以捣碎调料的石臼。
  姜杵头:与姜窝配套使用的石杵,或用金属制作‖“杵”音zhu3。
  锛:锛子。
  伐:伐树的大锯子。
  大锯:剖木的大锯子。
  老虎钳子:钳子,也称手钳子。
  折页子:合页。
  推子:推子。
  烫子:熨斗。
  褐子:用毛线织的粗布。
  针扎子:存放缝衣针的小饰物,分外罩和内芯两部分。
  拐棍:拐杖。
  皮老鼠:一种自制的鼓风用具,用于野炊和熏鼠,有两柄。今已不用。
  八、称呼
  爷们:成年男子;丈夫。
  婆姨:已婚成年女子;妻子。
  娃子:男孩儿。
  丫头:女孩儿;女儿。
  力巴:外行。
  私疙瘩:私生子,多用于贬义。
  地溜鬼:内贼。
  锢露匠:补锅钉碗的匠人。
  外父:岳父。
  外母:岳母。
  爹:父亲。
  妈:母亲。
  大大:伯父。
  嬷嬷:伯母。
  爸爸:叔父‖“爸”读阳平声。
  婶婶:叔母。
  娘娘:未成婚的女性长辈‖‖“娘”读阴平声。
  妻哥:内兄。
  小舅子:内弟。
  新姐:嫂子‖旧时见于霍城。
  隔山弟兄: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弟兄
  招女婿:入赘的女婿。
  孙娃子:孙子、孙女的统称。
  外孙子:外孙(兼指男女)。
  外甥子:姐或妹的儿子(相对舅舅、舅母而言)
  挑担:连襟。亦称挑子。可按妻子姊妹排行称大挑子、二挑子等。
  九、身体及疾病
  天目梁:额头。
  囟目盖子:囟门。
  眼胶眵:眼眵,即眼屎。
  皮包眼:单眼皮儿。
  重眼皮子:双眼皮儿。
  眼奓毛:眼睫毛。
  半语子:口齿不清的人。
  耳刮子:耳朵。
  耳耵:耳屎。
  圈脸胡:络腮胡子。
  捶头:拳头。
  手背子:手背。
  波来盖:膝盖。
  合拉巴:两腿之间,裆下。
  沟子:屁股。《中华大字典》有此词,但书面一般写作“尻(kāo)子”。章炳麟《新方言·释形体》:“今山西平阳、蒲、绛之间谓臀曰尻子,四川亦谓臀曰尻子,音稍侈如钩。”
  罗膈:横膈膜。
  肋巴:肋骨。
  寒毛子:寒毛儿。
  黡子:面部所生的小撮长毛(多从黑痣上长出)。迷信认为象征福寿,忌祛除。
  肝花:肝。
  肺子:肺。
  血脾:脾。
  腰子:肾。
  不受活了:病了‖也说“不舒坦了”“不攒劲”。
  不乖了:病了(指小孩)。
  瞧病:看病
  气卵子:疝气。
  胳拉臭:狐臭。
  齉鼻子:鼻子不通气,发音不清晰,嗅觉不灵敏。
  鸡目眼:夜盲症。
  瞖子:眼病,即白内障,或眼内有白翳。
  肉刺:指头的甲肉相连处干裂翘起的皮肤纤丝‖“肉”读vu4。
  羊羔风:癫痫。
  结磕子:结巴。
  左爪子:左撇子(含贬义)。
  六指子:六指儿‖“六”读lu¹(声调特殊)。
  瞎子:盲人(含轻贱义)。
  十、衣服、穿戴
  褚袄子:棉袄‖音zhu3yao zi。
  袄袄子:衣服(一般指棉衣)。
  甲甲:坎肩,马甲。
  洞洞子:小孩穿的棉背心。
  纽子:西式的纽扣。
  褡包:衣裤上的口袋‖或称“抽抽”。
  插手:裤子上的口袋‖今已不用此称。
  靸鞋:拖鞋‖“靸”音sa⁴。
  绌皮鞋:用熟好的大块牛皮绌成船形,于脚面上加绱鞋脸而成,有耐水耐泥的优点‖今已不用。
  裹脚:裹脚布。
  牛吃水:一种用羊毛擀制的毡帽‖今已不用。
  百家锁:小孩出生106天时,用到乡邻家化来的杂色线编制的长命锁。
  耳坠子:耳环。
  涎水裌:围嘴儿‖“涎”音同“憨”。
  包巾:正方形的头巾(旧称)。
  十一、饮食
  装仓:晚上吃肉食(讲究吃好吃足)‖“装”读去声。装仓专指除夕夜年饭。
  口细:吃饭挑剔。
  口糙:吃饭不挑剔。
  爽口:饭食适口,吃得满意。
  剩饭:吃剩的饭;不是本餐新做的饭。
  整饭:本餐新做的饭。
  馇饭:边煮边搅熬成的粥。
  糕卷儿:用薄油饼卷的年糕。
  头䊲面:磨面时第一遍磨出的面粉,也称籽儿面。《集韵·谏韵》初谏切:“䊲,米一舂。”《字汇·米部》初简切: “䊲,磨粟也。”
  单䊲面:磨面时第二遍磨出的面粉。以上两遍磨出的面粉为优粉。
  叠䊲面:磨面时第三、四遍磨出的面粉,为普通粉。
  黑面:磨面时最后一遍磨出的面粉,为劣等粉。
  饧(xíng)面:将面和好做成剂子,涂油码放,饧好后拉或搓成的细条。
  清饭:汤面。
  干面:相对于汤饭而言。
  灰面:用碱的、手工擀切的长面条,一般须有臊子。
  凉面:用碱的“干面”,一般凉吃。
  揪片子:汤面片。
  掐疙瘩:将和好的面,揪成小块,煮熟即成,或带汤或不带(名词)。
  拌面汤:将面和成颗粒状,投入有菜或肉的汤里煮成的粥状饭食(名词)。
  糁子:用粮食磨成的颗粒(多用青稞或玉米)。
  稠饭:将面粉搅拌进煮沸的稀粥中,边撒边搅,煮成的黏稠饭食,也称散饭。
  馍馍:各类蒸馍、烙饼及油饼的统称。
  墩粑:(用青稞面或黑面做成的)馒头。
  干粮:较厚较干硬的烙饼。
  锅盔:厚而大的烙饼。
  烧盒子:用特制的盒状小锅放在火堆中烧制的厚达十几厘米的饼子。
  狗舌头:亲戚用的实心大蒸馍。
  扁食:素菜馅儿大蒸饺,用青稞面或黑面作皮儿。
  菜角子:炸或煎的、蔬菜馅儿的大饺子。
  月饼:直径约1—2尺的多层大蒸馍,中秋节时献月用。
  酵头子:发酵用的面团,也称粬子。
  餬馎:用肉、菜、粉条等做成羹汤,再将麻花泡煮而成的饭食。
  碾糁:将饱而未黄的青稞或小麦蒸熟去皮,用小磨碾成的细蚕状食物。
  烧酒:白酒。
  十二、红白大事
  百禄子:小孩出生第106天时,举行庆贺仪式‖“六”的白话音同“禄”,也称“百禄子”。
  认门:男子第一次正式去女方家求婚。
  订婚:订立婚约。
  过礼:下彩礼。
  压轿:指结婚时新娘的弟弟陪同乘坐迎亲的轿子或车(动宾)。
  回门:新媳妇婚后第三天回娘家。
  小产:流产。
  双双:双胞胎。
  头首子:头胎。
  奶干子:母亲生育的最小的子女‖也叫“垫窝子”。
  下了世了:老人去世了。
  归了位了:老人去世了(只用于去世后短时间内)‖也说落了脉了、咽了气了、老下了、躺倒了、掼倒了。
  寿房:棺材(有尊仰意)。
  斜货:棺材(讳称)。
  戴孝:带孝。
  抹孝:除孝(一般在百日)‖“抹”音ma⁴。
  出殡:送殡安葬。
  楼儿纸:一种楼阁样的纸货。
  老人〓子:子女放在棺材中盛满干果、糖等食物及硬币的罐子。
  行道场:旧时请僧道念经放食,超度亡灵。
  神主:为死者做的牌位,一般为木制。
  巫神:巫祝之人(包括男女)。
  蛮婆子:巫婆。
  冲炁:迷信认为遭遇祸祟之气。
  燎病:用烧纸等迷信方法治病。
  赎身:幼时因多病拜神许愿,至十二岁时还愿赎身。
  十三、日常生活
  裺边:顺着衣物的边再缝上一条边‖“裺”也作“沿”。
  缲边:把布边往里卷,藏着针脚缝。
  鞔鞋面:鞔鞋帮儿(鞔:蒙上)。
  缝被儿:缝被子。
  岔合板:不配套。
  晒暖暖:晒太阳‖“暖”音同“奶”。
  填炕:往炕洞里添加燃料,加热。
  魇住了:发生梦魇。
  蹲高庄子:坐牢。
  顶缸:代人承担罪责。
  行走:亲戚间来往。
  瞭人:去看望人;请人。
  看人:正月里看望亲戚。
  待承:招待。
  礼当:礼物。
  小看:轻视,瞧不起。
  抬承:抬举,看得起。
  十四、商业、交通
  做买卖:做生意。
  料片子:指不正宗的东西。
  趸下:整批货批量买下。
  风骚:货物畅销。
  折本:亏本‖“折”音she2。
  盘缠:路费及相关开销。
  利水子:买卖的红利。
  驴打滚:利上加利的高利贷。
  塌价:货物降价。
  磨课:面粉加工费,即磨面的人给磨坊主的钱或面粉、麸皮。
  磨主子:磨坊主。
  该账:欠账
  麻钱子:圆形中有方孔的小铜钱。
  头号系:秤杆上靠大头儿的提绳。
  二号系:杆秤上的第二个提绳;又戏称男阴。
  十五、文教体育
  滑学:逃学。
  黑牌:黑板。
  教条:教鞭。
  生活:旧称毛笔。
  睁眼瞎:文盲(自谦说法)。
  考焦了:考得很差。
  出学:毕业。
  抓丹丹:抓子儿。
  解绊:翻绳(两人轮换翻动手指头上的细绳,变出各种花样)‖“解”音gaǐ。
  划拳:猜拳‖也作“搳(huá)拳”。
  丢色儿:在碗中丢掷三枚色子,以点数多者为赢家‖色儿即骰子。
  矛子:长矛‖“矛”音miáo。
  绷马裆:劈叉。
  拳棒手:会武术的人。
  耍把戏:表演杂技、魔术。
  戏子匠:演员。
  十六、动作
  猱头:秃着头(不戴帽子)。
  相端:仔细打量、观察。
  弹敲敲:弹指敲击‖“敲”音kao¹。
  慢待:对客人随便、不热情。
  摆刁:刁难。
  做作:刁难;又指装腔作势‖“做”音zu4。
  擩塞:不乐意的施与。
  质验:验证。单说“质”,指复秤,或校准衡器。
  煽罗:撺掇。
  摽用绳索捆扎相连的部件并以短木棍拧转橇紧。
  投合:药。又指“以酒解酲”,即醉酒的次日饮少量酒以缓解酒意。
  约谋:估量。
  揆情:猜想。
  踅(xue)意:留意。
  害势:害臊。
  眼热:羡慕。
  欺骄:欺负。
  辱羞:羞辱。
  喧谎:聊天。
  言喘:吭气,打招呼。
  吐道:说话(含贬义)。
  谦辞:自谦,推辞。
  戳掀:挑衅性地打斗别人。
  安点:安顿,交代。
  缠绊:因某事耗费时间‖“缠”读去声。
  套罐:上圈套。
  央及:求告。
  浮头:上面。
  十七、形容词
  帮肩儿:差不多。
  儾:孬,懦弱。
  费事:费力。
  标致:美(兼指男女)。
  心疼:漂亮可爱(多用于小孩)。
  蛮:丑(难看)。
  柴:多指女子懒、馋、不讲卫生等。
  颠:嗲,癫狂。
  红火:热闹。
  伙麻:因人多而喧闹。
  牢实:坚固。
  帕:织物疏松。
  腌脏:肮脏‖“腌”音a¹。
  舒坦:舒服。
  闷胀:因喧闹而心烦,也指孤单郁闷。
  羞脸大:腼腆。
  疾溜:机灵敏捷。
  泼实:泼辣能干。
  麻欻(chuā):麻利。
  恓惶:伤心,可怜。
  浑全:完整。
  填还:知恩情,能报偿;又作动词,指供奉,含嘲讽义。
  拉慢:大意,随便,作风松散。
  砝码:厉害(赞叹语)。
  窄褊:(房屋、院落)狭小。
  宽展:(房屋、院落)宽大。
  方停:方正。
  匀实:大小均衡。
  轻身:(老人)身体健康。
  躁急:因心情不好而脾气大‖“躁”音cao。
  歪歹:硬朗。
  零干:指程度深,干脆。
  淡杆:(说话或做事)没意义。
  精爽:精神爽健。
  轻狂:癫狂:天爷这么冷,你穿上个单衫衫子。
  将才:刚才。
  将好:刚好。
  也不呢:估计可能,表揣度语气。
  非得:非…不可。
  几时:什么时候(含盼望的意思)。
  何该:活该、理应。
  眼望的:眼看。
  亏是了:幸亏。
  一搭呢:一块儿。
  单巴心儿:故意。
  巴意儿:特意。
  临迄:到了儿。
  假比:假如。
  到究:到底,究竟。
  第三节 语法
  山丹方言在语法方面与普通话的差异不太显著,但在构词方式、语序及虚词的使用等方面还是有一些细小的区别。以下略举几个主要的语法特点:
  1.词缀:名词词缀“子”多表示事物微小,有时有轻贱义。如:“现在的人把那个烟烟子、酒酒子都不当个啥”“养上两个羊羊子过搭年了杀上吃”“买啥楼房呢,有钱了修上几间平房子住喀算了”。
  词缀“头”表示“×的东西”,如“吃头”(食物)、“说头”(谈资)、“烧头”(燃料)、“买头”(商品)等。名词词缀“家”可表示“×的妻子”,如“张三家”“老四家”,但限于背称,因含有不恭敬的意味,因此不能用以指称长辈。
  2.程度副词“很”不用于形容词之前,不说“很好”“很多”,只说“好得很”“多得很”。但“很”可月用于部分动词前,如“很跑了些路”“很写了些字”“两个人很喧了阵子呢”。
  3.趋向动词“去”(音qi⁴)可用于表示假设,如“收田去露水大得很”“打去舍不得”;也表示“×的时候”的意思,仍含假设意味,如“来去打电话”, “上课去把水杯子拿上”。
  4.两个较特殊的反身代词:“个人”“人”。如“白菜是个人种下的”“人说的不来了,你硬叫人来呢”。
  5.普通话中的动态助词“着”,山丹方言中一律为“的”如“骑的骆驼拉的鸡,高的高来低的低”,前两个“的”即为动态助词。
  6.“把”字句多见,如“一担子水把人挑得没治了”。表被动的句子不用介词“被”“让”而用“叫”,如: “这个娃娃叫爷爷奶奶惯性成个使不得了”。
  7.否定句中的特殊语序,如“甚不了骂”指不要骂得太厉害,“知不道”意为“不知道”。双重否定形式“非……不可”多省简为“非”或“非得”,如“那个鸱叫鬼,迟早非叫我打下”“今个的这个事情,你非得去”。
  8.几种特殊的复句形式。如以“强如”为标志的选择复句: “这么多羊杀上吃么,强如叫冻死”;以“慢说”为标志的递进复句: “那些子钱,慢说修一院子房子,修两院子都够了”;以“就饶……也”为标志的转折复句:“就饶你挣了两个钱,你也不能胡花”;以“敢就”为标志的因果复句:“今个雨下得大得很,我该就没干活去么”。
  第四节 山丹方言变化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教育的普及、普通话的推广,尤其是人口流动的加剧,山丹方言在语音和词汇方面也产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近年来,因中小学集中办学,乡村学校大幅撤并,学生进城上学,家长进城陪读,促进了城乡语言文化交流。加之城镇化建设加速,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定居,县城人口激增,县境内方言小区之间的差异也在日益缩小,许多带有浓重地方特点的方言读音和方言词汇正在逐渐消失。
  方言演变尤其是语音系统的演变速度很慢,但从文化教育、人口流动、传媒影响及思想观念转变等方面衡量,近30年山丹方言的发展变化还是比较显著。也许这一时期是有史以来山丹方言变化最为深刻和明显的一个时期。
  一、语音方面
  主要变化有以下一些方面:
  1.县城一带旧读“住、出”为[pf、pf]声母,今与普通话趋同,为zh、ch声母。
  2.县城一带“裤”旧读[pf]或ch声母,今与普通话趋同,为k声母。
  3.霍城话ai、ei不分,今中年以下人群大体可以区分。
  4.李桥以南乡镇,助词“了、呢”分别音liao、ni,今受普通话和北部乡镇读音le、ne的影响,渐呈同化趋势。
  5.除山丹马场外,县境内声母sh、r与合口呼韵母相拼时分别变为f、v,如“数、说、水”“如、弱、锐”等字。今受普通话影响,中小学师生及行政干部等人群中,读音与普通话趋同。
  6.山丹方言中的一些早期白话音,现已被与普通话接近的文读音代替。这些白读音除七八十岁的老人偶有所知外,已鲜有人知。下面以表格略举数例(为方便阅读比较,在注音后标出方言同音字)。
  还有一些字的白读音也有被普通话读音同化的趋势。如:“得、德”(die⁴),“业”(nie4),“六”(lu⁴),“尼、呢、霓、倪”(mi2),“暖”(nai³,无介音u,且ai、an不分)。上述这些白读音,除在“六指子”“六月黄”““六月六”等词语中有所保留外,其他已与普通话趋同,大约40岁以下的人已基本不大知晓上述读音。
  7.声调方面,山丹方言清声母入声字统归去声,如“摘叔歇黑约挖托哭逼粥;责得德答节竹识菊革隔格结洁烛;铁塔笔北谷嘱窄;祝色啬释霍朔饰”这四组字,中古音属清声母入声字,普通话分别读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山丹方言中却统读去声(有些字的方言音今已渐不为人所知,如“一粥一饭”“八宝粥”之“粥”旧读zhu⁴,“托儿所”“托梦”之“托”旧读tuo4)。近二三十年以来,受普通话的影响,上述诸字在调类归属上有与普通话趋同的迹象。如有的青年学生将“约、歇、叔”读阴平,“菊、革、格、洁”读阳平,“塔、笔、北、嘱”读上声等。当然这类读法系以普通话调类倒推所致,属于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过渡状态,且并不普遍和稳定,也未对山丹方言的声调系统及古今调类对应规律产生根本的影响。就这一特点而言,山丹马场所通行的居民区共同语表现得更为先行,且已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稳定性。
  二、词汇方面
  语言是时代的镜子,方言词语也在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不断吐故纳新。近几十年来方言词汇方面的变化比语音方面更加显著,主要表现在:
  1.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和新旧事物的更替,一些旧的事物逐渐消亡,部分方言词语也渐渐退出人们的语言生活。这种情况主要表现于称谓语方面。如:琴桌、供桌、罗汉床、板炕、炕柜子、脚蹬毡、褐子、褐被儿、火盆、皮老鼠、风匣、系腰、裹脚、牛吃水(一种毡帽)、绳车子(拧制草绳的用具)、大车、皮车、推车子、刮木、红灰、拉盘、背筐、狗头缸子(广口瓷罐)、蘸笔以及刻蜡版用的铁笔、钢板等名物,以及锢露匠(补锅钉碗的匠人)、呼郎子(挑着担子走乡串户售卖针头线脑的货郎)、守生婆(民间接生员)、磨主子(磨坊主)、车户(生产队里赶马车的人)、饲养员、供应粮、返销粮、救济粮等带有鲜明时代特点的称谓语,如今都已成为历史。
  2.有些词语因各种原因换了新的说法。如:理发师旧称“待诏”,瓦工称“泥水匠”,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仍较通行,现已完全消失。洋火(火柴)、洋灰(水泥)、洋秆(水泥电杆)、洋斜(一种斜纹布)、洋炉(铁皮火炉)、洋钩(十字镐)、洋戏匣子(唱机)等词,现已被社会通行说法所替换,且有些事物已渐不存在,如手摇唱机已经绝迹,电唱机也极为罕见了。
  3.一些亲属称谓语发生显著变化。如:山丹方言称父亲为“爹”,而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出生的孩子,则普遍称父亲为“爸爸”(读阳平,与普通话读去声不同);叔父原称“爸爸”,今则多称“叔叔”;姑姑原称“娘娘”(读阴平),今则或称“姑姑”。这些称谓方式的变化实际都是都市文明及现代传媒影响的结果。
  在称谓语的变化中,表现比较突出的还有“降身称”称谓方式的逐渐衰微。“降身称”是指已有子女的人以其子女的口吻称谓他人,如男子称父母为爷爷、奶奶,岳父母为外爷、外奶,内弟、内弟媳为舅舅、舅母,姐夫、姐姐为姑爹、姑妈。女子所用降身称与丈夫相同。有子女的姊妹及连襟之间互称姨妈、姨爹,儿女亲家之间也以姨爹、姨妈相称。如果已有孙辈,还会进而以孙辈的口吻称呼对方,如兄弟之间互称大爷、二爷;兄妹、姊弟之间,男称女姑奶,女称男舅爷。诸如此类,旨在以晚辈口吻尊称对方,以示谦和、亲切。这种“降身”而称的方式不仅用于亲属,而且通行于乡党邻舍之间,比如某人本称某妇人为“王婶”,待自己有子女后会逐渐改口称之为“王奶”。这种称谓方式本是山丹城乡古朴民风的一种表现,但是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以及与外部世界的交流日渐频繁,近年来这种称谓方式大有退隐之势。在不同年龄、不同乡镇、不同家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中,对降身称所持态度和具体使用的情况各不相同,很多时候表现得比较混乱,颇不整齐对等。总体而言,认同并乐于继承这种方言文化的人正在逐渐减少。
  4.有些较为土俗的词语,也渐不为人所用,如“婆姨”(妻子)、毛桃儿(桃子)、梨儿(梨)、夜呢个(昨天)、明个(明天)、后个(后天)、趿鞋(拖鞋)、水笔(钢笔)等等。当然这些词语被新词取代的程度并不一致,有的已经完全替代,但大多处在渐变之中。
  5.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也产生了一些新的事物和相应的词语。如以下诸词:
  打工:务工,多指外出他乡从事季节性生产劳动。
  钓鱼台:打工者清晨聚集、等候雇佣的地方的戏称。
  低保: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简称。
  土地直补款:国家给种粮农民发放的直接补贴。
  沙棘子:即沙棘,近年退耕还林还草中所种的主要植物。
  多胎羊:即一胎多羔羊。
  农家乐:城市近郊以农业和乡村消费为特点的旅游、娱乐、休闲度假场所。
  大丰收:菜品名,即以煮熟的玉米、马铃薯、豆角等组合的拼盘,多见于“农家乐”。
  流动厨子:承办农村红白喜事宴席的厨师,自带菜品及炊具、桌椅等,甚至包括服务人员。这种承办形式也称“流动餐厅” “流动席”。
  其他还有一些有关国家政策的新词新语,如:停薪留职、买断工龄、内退、下岗、土地流转、三支一扶、进村进社区、特岗、小康村、廉租房、经适房(经济适用房)、纯女户、新农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小区(住宅区),等等。有的词语则历经数十年变化,承载了不同的内涵。如“合作社”,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供销合作社,到近年兴起的农村养殖专业户合作社,等等,意义迥然不同。
  第五节 山丹方言研究
  20世纪90年代前,对山丹方言基本上没有专门的研究,只在一些综合性的研究中偶有涉及,如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学院中文系编印的《甘肃方言概况》(1960年油印本)。近20多年来,涉及山丹方言的主要学术论文有张盛裕《河西走廊的汉语方言》(《方言》1993年第4期);周磊《兰银官话的分区(稿)》(《方言》2005年第3期)等。
  1993年版《山丹县志》中,专设“方言”章。该章由何茂活撰稿,县志主编郭兴圣统稿修改。该志稿为照顾普通读者的阅读,未用国际音标注音。这从方言研究的专业角度考虑不尽妥当,但从出版以来的读者反映看,仍有一定可取之处。
  2007年12月,何茂活著《山丹方言志》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是一部内容全面、方法科学、语料翔实的方言专志,是张掖地区首部县级行政区方言专志,获得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奖和张掖市社科成果奖。该书出版后,被多部(篇)方言学专著、硕博论文及期刊论文引述或作为参考文献。《中国地方志》杂志2009年第5期对吴浩军发表《挖掘方言资源,克绍姬汉传统——<山丹方言志>评介》一文予以评述。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西北方言与民俗研究中心主任邢向东在其论文《西北方言重点调查研究刍议——以甘宁青新四省区为主》中评介说:“……本书最有特色的是‘词汇’一章,其中的‘造词法’从修辞格角度描写山丹方言的造词手段,凸显了方言区的文化特点和方言区人民的文化心理,西北方言研究专著中尚未见到同类的内容。”〔《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2011年5月,何茂活新著《河西方言纵横谈》(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所取语料仍以山丹方言为主,全书采用较为浅易轻松的写法,以80多篇短文诠解方言知识及其所涉及的语言理论、民俗文化,可视为《山丹方言志》的补充和拓展。该书获得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奖及甘肃省优秀图书奖等。
  何茂活出生于山丹县大马营乡,在山丹马场工作多年,现任河西学院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教学和河西方言、河西简牍、语文辞书及语文现代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他发表的关于山丹方言的研究成果除上述两本专著外,还有论文《山丹方言古语词例释》(《甘肃高师学报》2005年第4期)、《甘肃山丹方言中的同字形同源词》(《语文学刊》2005年第9期)、《陕甘方言难词比证——以陕西扶风和甘肃山丹方言为例》(《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方言词典“本字”问题献议——以西北地区方言词典为例》(《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方言宝藏的广采深钻——张成材新著〈商州方言词汇研究〉评介》(《商洛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从河西方志看方言入志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问题》(《中国地方志》2007年第10期)、《河西方志方言章误用“方言同音字”类举》〔《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在本次县志修撰过程中,方言一章的处理原有两种方案:一是照录初版,不作改订;二是采用较为科学的记音方式重新改写。后经多方征求意见,并考虑到读者对象问题,最终采用较为折中的办法:写法上沿用1993年版县志的做法,注音仍以汉语拼音为主,但对具体内容进行改订和补充。语音部分根据新的研究成果作了改写。词汇部分大幅扩展,所收词语增加数倍。但为节省篇幅,仅列出方言词语及释义,除个别读音特殊者外,一般不予注音。另外增写第四节“语法特点”、第五节“山丹方言变化”和第六节“山丹方言研究”。撰稿仍由何茂活完成。如对山丹方言进行研究探讨,可参阅《山丹方言志》等相关论著。
  第六节 谚语 歇后语
  一、谚语
  1.气象类
  打春十日背阴消,风不刮,地不化。
  春冷四十五,秋后多下雨。
  惊蛰寒,寒半年。
  春雪化了拉开沟,十种要九丢(东乐)。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三月有雨四月旱,五月有雨吃饱饭。
  龙首山,戴帽帽,雨水下得起泡泡。
  雾云接日月,风雨不过夜(硖口)。
  祁连山拉雾,必有连阴雨(霍城、马营)。
  云向东,一溜风,云向南,泡塌崖,云朝西,泡死鸡。
  石峡封云,十日不晴(硖口)。
  黑团云,白雨淋,走马云,天气晴。
  有雨下到四月八,猪狗不吃麦麸拉。
  处暑下了雨,不是芽,就是秕。
  西风不过午,过午连夜吼。
  九九一场雪,来年好打麦。
  冬雪厚,来年要种够。
  夏旱不算旱,秋旱连根烂。
  白露不出头,剐的喂老牛。
  九月重阳看十三,十三不下一冬干(东乐)。
  九九加一九,黄牛遍地走。
  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
  冬至当日回,夏至十八天。
  冬走十里不亮,夏走十里不黑。
  2.农事类
  生粪上地,不如老骚胡(公山羊)放屁。
  扫帚响,粪堆长。
  立夏前后,点瓜种豆。
  硬叫丢了种,不叫误了时。
  闰月年,早种田,早种一日,早收十日。
  一个驴粪蛋,一碗小米饭。
  安种水不透,长的苗不厚。
  庄稼如何种,先看草垛后看粪。
  早上惊了蛰,下午拿犁别(东乐)。
  加九麦,请下的客。
  滓泥胡麻黄墒豆,碴拉子青稞长得厚(指墒情)。
  针扎的胡麻,卧牛的谷(指种子密度)。
  立夏种胡麻,九股八丫杈。芒种种胡麻,头顶一枝花。
  四月八,麦苗盖住黑老哇。(老哇,即老鸹,乌鸦)
  四月八种糜子,毛杏蛋子塞鼻子。
  羊过谷雨马立夏,老牛盼过四月八。
  米黄麦黄绣女下床。
  不怕千驾使,就怕一驾乏。
  秋天攒不下膘,春上没毛皮熬胶(指羊)。
  一年无冬水,三年无饭吃。
  稠田好看,稀田耐旱。
  收不收,全看五月二十头。
  3.思想修养类
  赚一个不如省一个。
  路不舍伴,防备遇难。
  事不明,问四邻。
  酒多了伤身,话大了胀人。
  心里没凉病,不怕吃西瓜。
  不会当家跑烂鞋,不会烧火枉费柴。
  满瓶不响,半瓶子咣当。
  跟好人学好人,跟上巫神乱跳神。
  起早睡晚勤俭计,日子才能过得富。
  懒汉睡到大天明,不穷谁给送上门。
  浪子回头饿死狗。
  刀不磨生锈,人不学落后。
  刀老了石上磨,人拙了世上闯。
  铁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
  家有千斤粮,邻居是戥秤。
  儿多的母苦。
  养儿才知父母恩,天下父母爱儿孙。
  活的给一口,强如死了献一斗。
  狗不嫌家穷,子不嫌娘丑。
  要敲当面锣,莫打背后鼓。
  树长多高,落叶归根。
  吃了人的嘴软,拿了人的手短。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老手旧胳膊,一个顶十个。
  指亲靠邻,不如自己学勤。
  越吃越馋,越睡越懒。
  雪怕太阳草怕霜,过日子就怕瞎铺张。
  吃不穷,穿不穷,打算不到一世穷。
  丰收要当歉年过,遇到歉收不挨饿。
  4.健身类
  洗头洗脚,强如吃药。
  不抽烟,不喝酒,无病能活九十九。
  春吃辣子秋吃蒜,夏天芥末清肺散。
  有病早来医。
  笑一笑,少一少;恼一恼,老一老。
  一顿吃伤,十顿不香。
  树大招风,气大伤身。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饭后走百步,强如进药铺。
  热不晾腹,冷不蒙头。
  练出一身汗,小病不用看。
  坐时迎着风,走路要挺胸。
  二、歇后语
  1.谐音类
  吃挂面不调盐——有盐(言)在先
  墙上挂口袋——不像画(话)。
  牛角上抹酥油——又尖(奸)又滑。
  三尺高的梯子——搭不上檐(言)。
  天上跌锥子,地上拿针接——尖(奸)对尖(奸)
  纳底不用锥子——针(真)好。
  抬上空棺材出丧——木(目)中无人。
  狗头上安角——装羊(洋)相。
  2.喻事物类
  做梦吃西瓜——想得甜。
  背上儿媳妇朝华山——吃力不讨好。
  精沟子打狼——胆大不害羞。
  擀面杖吹火———窍不通。
  麦秆子吹火——太小气。
  巷道里掮椽子——直出直进。
  丫鬟拿钥匙——当家不做主。
  老鼠拉黄瓜——苦头在后。
  屎尕牛爬在炭堆上——黑对黑。
  猪鼻子插葱——装洋相。
  药铺开倒灶——没方子。
  大梁做门槛——大材小用。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筛筐子端水——场空。
  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
  马尾子穿豆腐——提不成。
  瞎猫儿抓了个死老鼠——碰上了。
  茅厕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厕”音si)
  墙里的柱子——暗出力。
  门前的照壁——两面光。
  水冲龙王庙——自家人认不得自家人。
  端上饭碗望盘子——吃一盼二。
  货郎担下乡——东游西串。
  老鼠钻进书箱里——咬文嚼字。
  老鼠钻风匣——两头子受气。
  鸡蛋里挑骨头——白找事。
  麻秆子打狼——一家怕一家。
  木匠吊线——睁一眼闭一眼。
  烟囱上扰手——黑路上指人。(扰手,招手)
  墙头上的草——随风倒。
  借上人家的娃娃赌咒——不害心疼。
  杨家将上阵——全家出动。
  张飞的计谋——粗中有细。
  孙悟空的金箍棒——随心如意。
  
  
  
  
  
  
  
  
  
  
  
  
  
  
  
  
  
  
  
  
  
  
  
  儿尾词在区别词性和表示细、小、轻、微的性状方面,作用与普通话中的儿化词大体相当。
  
  
  
  此外,还有一些字的韵母与普通话有异,见下表(多个例字声调不同者不标调)。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