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艺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034
颗粒名称: 第二章 艺术
分类号: J193
页数: 10
页码: 605-61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民间艺术的具体情况介绍,主要介绍了音乐、舞蹈、书画、摄影、民间工艺美术、戏剧、 曲艺、雕塑等。
关键词: 山丹县 艺术 文化

内容

第一节 音乐 舞蹈
  境内音乐大体可划分为民间传统音乐和当代声乐、歌舞音乐和器乐。
  传统音乐 主要有民歌、传统戏曲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等。山丹民歌音乐具有旋律简单、节奏明快、容易上口、便于记忆等特点。按歌词内容划分,可分为号子、抒情类、叙事类、传说故事类等。号子有高亢嘹亮的劳动号子、打夯号子等。叙事类主要表达生活的甘苦和劳作的艰辛,如《刮地风》《摘棉花》《拉骆驼》《钉缸》《种棉花》《种洋烟》等。抒情类以爱情歌曲为主,如《绣香袋》《绣荷包》《闹王哥》《织手巾》《十月花》《十对花》《闹五更》《送情郎》《探情郎》等。传说故事类多为综合吟唱诉说各类民间传说故事人物的歌曲,如《十二古人》《八扇帏屏》《珍珠倒卷帘》等。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文化部启动中国民歌集成工程。县文化馆抽调专业人员深入乡镇村社采集当地民歌100余首,后经案头整理编辑,完成由60首歌曲组成的山丹民歌集成,油印成册,上报省、地民歌集成办公室,最终被中国民歌集成甘肃卷收编6首,张掖地区民歌集成收编30首。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深入开展,全县城乡传唱民歌和用民歌音乐素材进行音乐创作之风再度兴起。传统戏曲音乐主要有秦腔和眉户两大类。太平车则是集民间音乐、舞蹈、戏曲为一体的独特民间艺术形式。太平车音乐旋律优美,感情丰富,可表达喜怒哀乐各种情绪,是一个相对完整的音乐体系。民间弦乐器有板胡、二胡、三弦。吹奏乐器有唢呐、海笛、箫、笛。打击乐器有锣、板鼓、堂鼓、定子、梆子、牙子、铙钹、水水(磬碗子)、钟、磬、木鱼、膻鼓等。器乐演奏种类有道场音乐、社火音乐、戏曲音乐、佛教音乐等。道场音乐用于婚嫁、丧葬,主奏乐器为唢呐,伴奏乐器为铙钹、木鱼、磬、鼓等;曲调为喜庆、悲哀两类。社火音乐以民乐器板胡、二胡、三弦、笛、唢呐及各类打击乐器演奏,曲调为各类牌子曲、小曲、民歌等。戏曲音乐以民乐器为主,文场面以板胡为首,武场面以板鼓为首,音乐分花音和苦音。佛教音乐是僧道诵经的曲调,伴唱乐器为木鱼、铙钹、磬等。
  当代声乐、器乐 1989年以来,境内群众性声乐、器乐演出比赛活动日趋活跃,随着各层次的音乐教育培训和音乐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专业、业余音乐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演唱、演奏和音乐创作水平不断提升。声乐方面,县歌舞团演员吴琼、李爱梅、周玉琴,文化馆声乐教师张玉华、县城关小学音乐老师陈新和多次参加省、市声乐演出比赛并获奖。器乐方面,原武威歌舞团、秦剧团琴师彭寿昌的二胡独奏,西北师大音乐学院副院长、著名手风琴演奏家吴学禹的手风琴演奏久负盛名。原县文化工作队、秦剧团乐队刘兴的板胡,彭守益、郭兴奎、王志家的二胡,陈裕德的扬琴,王刚、王志坚的三弦,王耀民的笛子,以及业余音乐人刘克勤、吴志民、李洪江的板胡,陈玉的扬琴,县歌舞团演奏员麻积良的板胡、唢呐、小号,黄根成的笛子(2007年出版CD笛子独奏专辑《西部流韵》)、萨克斯,樊孝的萨克斯、宁拥护的长号,黄鹏善的板鼓、架子鼓以及中青年演奏员薛红、樊容辰的二胡,王艺桥的古筝,音乐教师童晓荣、赵万、朱德斌的钢琴、电子琴都具较高的演奏水平。从事音乐创作的作者为数不多,20世纪70—90年代主要有彭守益、陈裕德等人,90年代至今有赵玉明、黄根成、童晓荣、周春林等,他们的声乐、器乐、舞蹈音乐作品吸纳了大量当地民间音乐元素,获得省、市级多个奖项。2009年开展“魅力山丹”旅游歌曲征集大赛,集中推出一批赞美山丹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和进取精神的原创歌曲,并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和陕西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魅力山丹》歌曲集和DVD光盘。
  山丹民间特色鲜明的舞蹈主要有滚灯和胡腾舞。
  滚灯 流行于清泉镇碗窑沟一带,由瓷窑工人表演。头顶油灯,二人对舞,做各种惊险动作,如对面斜卧地上,两腿交错,顺一个方向有节奏的滚动,头顶的油灯丝纹不动。此种舞蹈已不常见。
  胡腾舞 胡腾舞是广泛流传于西北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其动作粗狂,节奏急促,突出表现了西部民族豪放、质朴、坚强的性格特征和朴实激昂的情感宣泄,表演形式有舞台表演、广场表演等形式。20世纪80年代,山丹文艺工作者根据流行于本地民间的部分零散动作,结合唐代诗人李端诗《胡腾儿》、刘言史《王中丞宅夜观胡腾》中的描述和其他文献资料,并参照艾黎捐赠文物“胡腾舞俑”造型,由王自刚撰写脚本,彭守益、赵玉明作曲,赵玉明编导,刘全德、陈天胜担纲演出,于1986年10月参加甘肃省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调演,获演出、创作三等奖,后被改编为大型广场舞蹈,多次参加市、县大型节庆文化活动。
  第二节 书画 摄影
  书画 县内书画名家,代不乏人。明张铭、徐昊,工楷书。清代周家惠、周家志、秦家颖,书法为当世所重,周氏兄弟尤擅兰竹。发塔寺住持释炳霞,晓音律、善书画。民国时期王孝研习油画及水粉画,所作人物肖像及田园风光,堪称名作。王修身多画骏马禽鸟。彭树勋善行书,潇洒秀逸。各家作品,惜多散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视书画艺术创作,中青年作者颇有创新,部分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出。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代表人物有赵正(黎泉)、郭长福、王修身、陈荣、田尚志、覃文羽、王治安、郭御潮、吴秉才、魏武邦、陈希儒、巨潮、曹延平等人。2000年以来有王晓银、王占先、高新民、王自刚,杜志仁、张百祥、王海峰、赵学忠、刘晓云、李仲文、马德胜、李集锦、王少峰、宋昌、梁兴世、周富国、王永胜、贺德金、郭勇、车轶、徐明礼、陈学斌、高云琴、曹毅、武栋、王星黎、韩建成、王国华、何正麟、王琛等人。
  魏武邦(清泉镇南关村人),系中国书法家协会辽宁分会会员,中国老年书法研究会会员,在书法、绘画等方面均有成就。代表作有《文天祥正气歌》(草书六条屏)、《岳飞满江红》(草书四屏)及《花鸟四条屏》《松鹤图》《咏梅》《金玉满堂》《群仙祝寿》等,其折页书画《翰墨集萃·文天祥正气歌》为山丹地情资料室收藏。陈希儒代表作有《咏山丹长城》《沁园春·雪》《海内·天涯》《东风送暖》《观夫悬针》《祖国颂》《走马长城口》《丝路古道》《格物致知》《大河奔流》《丝路胜景》(组画)、《甘肃胜景》《丝路驼铃》(国画)。巨潮的代表作有《唐诗四首》《沁园春·雪》《观沧海》《静对图书寻乐趣》。陈学斌的创作以中国画为主,代表作有《家乡十月枣正红》《藏乡春晓》《春到额济纳》《额济纳的春天》《红寺湖人家》《雪落无声》《秋山寂寥》《一抹红云》《金秋》《雪舞家山》《焉支春晓》《焉支四季》《归途》《故乡系列》,有20多件中国画作品在全国各级书画展中获奖。张兴荣的国画《秋山飞瀑》《幽谷清晓》《泉声入耳》《家山北望》《师生情》《雪染祁连》《焉支胜景》。高云琴的国画《暗香》《岭上白云》等均有一定影响。张文厚用宣纸小楷字抄写《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四大名著,历时7年,于2004年抄写完成,在县文化馆展出,引起较大反响。陈荣著有《陈荣书法作品集》。贺德金的书法作品及传略入编《中国当代书法名家名作大典》《第七届中国文华艺术政府奖“文华奖”获奖作品集》《世界艺术通史》等40余部书籍,并著有《中国国学名家》《艺术人物》作品集。梁兴世著有《梁兴世书法作品选》。
  20世纪60年代,全国著名书法家、金石篆刻家、西泠印社早期成员邹梦禅自上海移民至山丹,为山丹留下一批书法和篆刻作品。邹梦禅的篆刻取法汉印,借助周秦古玺,旁及明清诸家,所用沉雄朴厚,巧拙相生,融各家之长而出自己貌,对山丹书法、篆刻艺术影响颇深。山丹篆刻艺术代表人物有郭御潮、王自刚、巨潮、韩建成、魏建军等。郭御潮的篆刻刀法古朴、字迹遒劲。巨潮的篆刻字形和构图追求绘画风格,形象生动丰富。1993年,其篆刻作品《人杰地灵》编入《甘肃省书法篆刻新人作品展览作品集》。韩建成的篆刻以秦玺汉印为宗师,以明清诸家之印为摹本,在刀法上主张将冲刀、拈刀、切刀、涩刀等与印文内容、章法、意境相吻合,代表作有《汉长城》《祁松》《耕石》《厚积薄发》《神钟自鸣》等。
  摄影 民国末年,县城有私营照相馆1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增为两家,从业人员5人。路易·艾黎酷爱摄影,自1944年培黎学校迁至山丹后,他利用手中的相机为山丹留下了大量的珍贵照片资料。1956年,山丹组织成立照相合作社。1957年公私合营,设红光照相馆,从业人员8人,利用自然光摄影。1958年过渡为国营。1962年始用灯光摄影。1988年,国营照相馆鼓励从业人员保留国营商业企业职工身份,挂靠国营照相馆牌子,离店经营,原红光照相馆摄影师王占统创办丽光照相馆,陈家正、蔡俊芳夫妇创办曙光照相馆。至此,国营照相馆分设为红光、丽光、曙光3家,从业人员12人,增设彩照冲洗、放大。另有个体摄影户18家,从业人员23人。20世纪50至80年代,红光照相馆摄影师多兆瑞、尚全柱、王占统、陈家正、蔡俊芳、殷述文等人为社会各界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和历史记忆。20世纪末以来,随着全自动照相机、数码相机逐步普及,人像摄影逐步向艺术化发展。20世纪70年代至2000年前后,从事新闻摄影的有刘崇文、董传良,后有王铭杰、刘文兴、裴华、张兴民、马瑞海、王更珍、黄建胜、葛勤、胡秉珍、翟继宗等。最早从事艺术摄影的有刘崇文,其后有周春林、秦文亮、陈礼、林江、王吉祥、郭正贤、赵谦玺、张有岳等人,他们的摄影作品多次参加省、地和河西地区摄影联展,屡获奖项。2006年,葛勤的摄影作品《地震灾区的孩子们》《春蕾》入展甘肃省第十六届摄影展并获奖,《荒山乐章》获“走陇原山川,看退耕成效”主题摄影大赛二等奖。
  第三节 民间工艺美术
  山丹民间工艺美术品的形式主要有剪纸、刺绣、烙画、麦秆画等,代表人有周玉梅、张志光、张春玲、刘瑰花等。
  剪纸 山丹民间剪纸内容丰富、形象生动、造型夸张、刀法洗练明快、风格古拙质朴。在造型手法上,除利用轴对称、中心对称等传统手法外,还注重局部的非对称和拉毛剪纸等手法的拓展使用。以周玉梅、张春玲、刘瑰花、高云琴为代表的山丹民间剪纸艺术创作活跃,其剪纸作品多次参加省市乃至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屡获奖项。周玉梅的剪纸作品刀法细腻,造型生动传神,她用5年时间精心创作的近500副剪纸连环画——《红楼梦》于2005年5月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张春玲的剪纸作品表现手法细腻,构图精巧,形态生动,意象传神,多次参加国家、省、市展览并获奖,《八仙过海》《六喜娃娃》入选第二届中国艺术节民间美术展览。刘瑰花的作品在继承民间传统的基础上,注重吸收绘画艺术的构图技法,追求传统与现代的契合,剪纸作品《编织幸福》获2007年甘肃省第二届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展览百合花奖银奖。高云琴的剪纸代表作有《春潮》《西游记》等。
  刺绣 山丹城乡广大妇女以刺绣工艺制作门帘、被单、枕顶、枕套、鞋垫和香袋、荷包、绣球、虎头童鞋、童帽等装饰工艺品的传统习俗世代相传,图案多为花鸟和象征吉祥如意、喜庆富贵的装饰性图案和字符为主,如牡丹、荷花、菊花、龙、凤、鸳鸯、松鹤及囍、福、禄、寿字等,针法主要有盘绣、堆绣、刺绣等。用线主要有各色丝线或棉线,现时广泛使用化纤丝线。山丹民间刺绣多次参加工艺美术展览,还被选送参加第二届(北京)中国艺术节展览和第四届(甘肃兰州)中国艺术节展览。
  民间刺绣
  烙画 在山丹古老的民间火烫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特种工艺美术品。早在汉代,这里的农牧民就用烧红的火钎,在木制农具和器物上烫烙各种不同的印记符号,作为识别的标志。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开始在日常生活用的木碗、木勺、木盘和筷子上烫烙各种喜爱的装饰花卉图案,以美化生活。到了明清时期,火烫工艺被广泛应用到木制家具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火烫画工艺。清末,由于经济萧条和油漆绘画的广泛使用,火烫画工艺逐渐衰微,濒临失传。1979年,文化馆在普查民间美术过程中,发现了这一古老的民间工艺,王自刚、陈希儒、吴秉才等人率先对此项工艺开展研究。经过反复研究试验,终于用电烙铁代替画笔,在优质的椴木胶合板上烫烙作画,开始了山丹烙画的继承和创新。1980年,山丹烙画第一批样品面世,首次搬上张掖地区工艺美术展览,受到省地工艺美术界的肯定。1981年5月,山丹烙画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内销订货会(武汉),受到与会专家的好评。《甘肃日报》等相继对山丹烙画作了报道和介绍。1984年9月,路易·艾黎来山丹,对山丹烙画很感兴趣,购买陈希儒创作的8幅烙画小品,带回北京后分赠给宋庆龄、马海德等国内外知名人士。同年,山丹烙画入编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当代中国”大型丛书之《当代中国的工艺美术》一书。山丹烙画吸收中国水墨画和油画、水彩画的表现技法,除继承传统的勾勒法外,还发展烘、染、烤、擦、皴等多种技法,丰富烙画的表现力,山水、花鸟、人物皆可入画,用电烙铁烙制的“铁笔书法”可与毛笔宣纸书法相媲美。1986年,文化馆办起山丹烙画工艺社,招收一批有绘画特长的年青学员,把山丹烙画作为以文补文的工艺美术产品进行批量生产,产品销往全国各地。1987年,山丹烙画工艺被地、县科技部门列为科技开发项目加以扶持,并成立以陈希儒、周春林、巨潮为主的烙画工艺技术攻关小组。1988年1月,该项目通过由张掖师专副教授李希玉、张振民、唐世昌,讲师孙仁儒组成的地级专家技术鉴定。1 1月,该项目小组研究成果获张掖地区行政公署颁发的科技进步三等奖。1989年4月,参加甘肃省“兴陇杯”科技发明成果展览,获“兴陇杯”铜杯奖。由巨潮烙制的巨幅烙画《甘肃胜迹》(7.2米×1.8米)参加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中国艺术节民俗展览,山丹烙画进入当代中国的最高美术殿堂——中国美术馆。山丹烙画参加由文化部社文局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在深圳联合举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获“优秀新产品奖”。1990年,山丹烙画工艺美术厂经由县政府批准,在文化馆正式成立,招收职工20人。山丹烙画参加在兰州举办的甘肃省首届旅游商品、纪念品展评会,获展评会最高奖项“天马奖”。1991年1月,山丹烙画研究成果通过由全国工艺美术大师阮文辉、王堃,著名雕塑家何鄂等组成的省级专家技术鉴定。阮文辉大师为山丹烙画题词:“山丹烙画,甘肃一绝。”是年底,项目课题组又获张掖地区行政公署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2年,山丹烙画再次蝉联“天马奖”。山丹烙画还被选送美国、泰国、日本展出,被省政府、省外办、省侨办等选中,作为外事活动的馈赠礼品,赠给许多国家的贵宾和友人。烙画厂还开发生产了剪纸、麦秆画、玉雕等工艺美术品。当今活跃在山丹民间剪纸、烙画、麦秆画制作工艺方面的领军人物周玉梅、张志光、张春玲等人就是当年烙画厂所培养的后起之秀。张志光的烙画《荷香》《钟馗像》《祁连深处》《塞上江南》《人物山水》多次参展并获奖,2006年成为“山丹烙画”民间工艺传承人。
  麦秆画 是以麦秆为原料制作的剪贴画。它与民间剪纸同出一辙,是不同材质的民间剪纸艺术衍生品。其制作工艺是选择长势良好的麦秸中段粗而长的几个节节,经漂白、剖切、刮胎(清除麦秸内里过厚的附着纤维)、拼贴(把剖开刮净的单独的麦秸条拼贴在宣纸上)、熨烫平整等工艺制成制作麦秆画的原料纸背。其后,根据构图需要把它剪成作画的组件造型,再把一个个组件按构图粘贴到画面相应的位置上,直至整个画面粘贴完成。
  山丹麦秆画工艺,是原文化馆烙画工艺厂在继承民间工艺传统的基础上研发生产的特种工艺美术品。近年来,周玉梅、张春玲等人又通过使用刨花卷(木匠推刨下形成的刨花)、树叶、树皮、鸡鸭鹅羽毛等作为麦秆画的添加材料,丰富了艺术形象的质感和立体感。如周玉梅创作的麦秆画四条屏《四美图》(西施、貂蝉、杨贵妃、王昭君)就使用了刨花和玉米皮等辅助材料。张春玲的作品表现手法细腻,构图精巧,形态生动,意象传神,尤擅花鸟,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其作品《秀色》获张掖地区工艺美术展览一等奖,《梅兰竹菊》获全区新世纪摄影工艺美术展览三等奖,《争艳》参加张掖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举办的迎新春书画摄影展览并获三等奖。
  第四节 戏剧 曲艺
  山丹戏剧主要有秦腔、眉户。
  秦腔 清道光、咸丰以前,东乐有秦腔戏班——复兴班,有全套戏箱行头和一批完整的演出剧本(手抄)。当地士绅王三槐曾任箱主。光绪年间,马禄林继任,新购戏箱一副,以义兴班、义乐班分班应事,并赴张掖、山丹等地售票演出。民国时期,当地名须生刘积苍技艺精湛,收受徒弟众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会主席王得诗任剧团团长,演出现代秦剧《穷人恨》《血泪仇》《罗汉钱》及新编历史剧《北京的四十天》和传统戏《徐州革命》等。县城一、二、三乡建有业余剧团,自成体系,各有所长。1954年,县文化馆以东乐乡业余剧团主要演员和全部戏箱行头为班底,挑选县城3个乡业余剧团的部分演员,组成山丹县业余剧团,排演传统秦剧《北京的四十天》《黄龙山起义》《劈山救母》《貂蝉》等,下乡巡回演出。
  1956年3月,成立山丹县秦剧团,有演职人员40余人。1976年,成立县农村文艺工作队。次年,排演现代秦剧《蝶恋花》、传统戏《十五贯》。后学演陇剧《枫洛池》、秦剧《三滴血》。1979年5月,自编历史剧《焉支山》(编剧王志坚)参加张掖地区文艺会演。同年9月,改文工队为秦剧团。1985年11月,以自编历史剧《东望长安》(编剧王志坚、尚育民)参加甘肃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戏剧调演,获创作、演出2个三等奖。其后,随着电视、录像、歌舞厅等的兴起,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趋于多元化,剧团演出上座率急剧下降。1989年6月,县秦剧团撤销。多年来,县秦剧团聚集了陈光明、刘振中、沈秀珍、姚冰清、毛立荣、胡凤兰、陈立禹、辛宏斌、张生文等一批有实力的秦腔演员,他们以精湛的技艺,为广大观众塑造了众多丰满的舞台艺术形象。除专业剧团外,20世纪80年代,新开、芦堡、陈户、高寨、永兴等村组织过业余秦剧团。原山丹秦剧团退休老艺人刘桂玲、刘成德夫妇和其子刘克勤在位奇乡二十里堡村组织儿童剧团,培养男女学员40余人,在本县及古浪县、玉门镇的农村演出。此后,刘克勤等秦腔爱好者曾办过秦腔茶园,组织当地和外来秦腔艺人演出秦腔折子戏。近些年来,城乡戏迷自发在城区公园、广场开展自娱自乐演唱活动,并参与县上举办的秦腔戏迷大赛和各类群众文化演出活动。
  眉户 在山丹传播较广。昔时,多为走乡串户的民间艺人演唱。民国时期,有刘怀义、方正学、兰生英、赵兴福等艺人组织眉户戏班,在山丹、张掖、民乐等地唱会戏。剧目有《大保媒》《大钉缸》《小姑贤》《张连卖布》《杀狗劝妻》《花厅会》等。文武场面齐备,生、旦、净、丑俱全,且不受场地限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剧团演出大型眉户现代戏《梁秋燕》《南海长城》《两颗玲》等。
  山丹曲艺主要有说书、念宝卷、唱曲儿。
  说书 民国时期,位奇镇新开村戏剧艺人钱元亨在县城说书。1955年,兰州移民大鼓演员赵得民(河南籍)设书场于人民舞台,常把时事政策编成书帽,在说正书前加演。1961—1966年,县剧团职工刘成德夫妇在县城西关开设茶馆,由刘成德说书。
  念宝卷 也称宣卷,多在冬闲时进行。一人念卷文,一童子吟唱接音。卷中有诗、散文、唱词,唱词多由7字、10字句构成,标有曲牌名。每一宝卷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山丹城乡流传较广的宝卷有《莺哥吊孝》《侯梅英反朝》《五鼠闹东京》《狸猫换太子》《黑骡子告状》《康熙王私访山东》《方四姐》《二度梅》等。“山丹宝卷”被整体打包为《河西宝卷》,列为全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宝卷多以宣传忠孝节义、抑恶扬善、见义勇为、诚信礼让为主要内容,是弘扬民间优秀文化传统、研究乡风民俗的宝贵资料。
  唱曲儿 是城乡流行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由一老人(多为盲人)偕小丫头或老妻,带二胡、板胡、三弦、竹瓦、水水(磬碗子)等简易乐器走乡串户演唱,唱的曲调多为眉户或地方民歌,常拉弹的曲子有《满天星》《白菜根》《八谱》等,唱的曲儿有《割韭菜》《钉缸》《绣香袋》《武松打店》等。
  第五节 雕塑
  山丹雕塑主要有根雕、玉雕、面塑、泥塑等。
  根雕 俗称树根雕。境内根雕主要取材于沙漠戈壁的多年生耐旱灌木如黄柏刺根、霸王根以及沙枣树根等。这些沙生耐旱植物根系多凹凸分杈,造型怪异奇特,仔细端详观察,可发现内含不同姿态的动物、人物等奇特造型。认定造型后,将多余的枝杈去除,稍加雕饰即可成型,故根雕被称为发现的艺术,它是大自然的造化,每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无法复制再造。根雕艺术追求的是似与不似之间的生动意境,贵在保留自然生成的奇特造型,忌过多的人工雕饰。20世纪90年代,周春林、巨潮下乡时,与红寺湖乡文化站长陈兴盛一起,在农牧民家积攒多年的柴火堆中各自捡到一批黄柏刺、梭梭、霸王根,回来后加工成各种动物、人物造型的根雕摆件,多次参加省、市工艺美术展览。后因顾忌造成荒漠、半荒漠草原生态破坏,遂不提倡发展这一艺术门类。近年来,根雕艺术在霍城一带再度兴起,县城内有几家私人根雕厂,主要用沙枣树、杨树根雕制家庭摆件,玉石底座等。
  玉雕 近年来,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玉石的钟爱,玉雕厂、奇石加工厂应运而生。山丹玉雕加工企业主要有文博工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2年8月),是一家集文物仿制、玉器加工、原料开采、木雕工艺、奇石、园林石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主要对博物馆珍藏文物进行系列仿真开发,并建有玉器工艺品展示厅。公司高薪聘请苏州、扬州、河南南阳等地玉雕大师,采用切割、雕琢、打磨等传统工艺,开发具有山丹地方特色的“五彩山丹”“四喜娃娃”“梅花唱和卷”等系列的玉石产品,成为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旅游纪念品。
  面塑 山丹面塑主要用于制作春节年俗敬神祭祀供品和丧葬吊唁供品,作品多为狮子、老虎等各种动物造型和带颜色的浅浮雕面塑花卉。昔时农村妇女中的面塑能手还用杏仁、花生等食材着色后堆贴成面制供品上的装饰花卉图案。
  泥塑 俗称“彩塑”,是山丹民间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多见于道观、庙宇泥塑神像。它以泥土为原料,由手工捏制,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造型为主。制作方法是在黏土里掺入少许棉花纤维,捣匀后捏制成各种人物的泥坯,经阴干,涂上底粉,再施彩绘。山丹大佛寺有世界最大的室内泥胎贴金坐佛和500罗汉泥塑彩绘群像。
  现代雕塑 20世纪90代后,随着新型材料玻璃钢等的应用,山丹文化馆成立雕塑工作室,城市雕塑应运而生。2006年,陶稷辉在青年步行街制作霍去病雕塑,2007年为李桥中学制作孔子像,2012年结合山丹烙画中的烙烫工艺,制作雕塑作品《岁月》,在北京国粹苑举办的“五行和声”当代雕塑展中获得好评。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