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群众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030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群众文化
分类号: G249.27
页数: 8
页码: 596-60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群众文化情况,主要介绍了文化事业单位、民间文化、群众文化活动等。
关键词: 山丹县 文化 群众文化

内容

第一节 文化事业单位
  县文化馆 成立于1951年,为山丹县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下属财政全额拨款的群众文化公益事业单位,副科建制,下设群众文化艺术辅导股、美术宣传股、财务股,实行馆长负责制。主要职责是为城乡群众开展文学、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文化艺术实践活动提供辅导与服务,并负责县境内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保护。2013年有职工8人,其中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6人。
  1982年建成山丹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1984年建成山丹培黎图书馆。1985年,县文化馆内设群众文化、文物、图书、美术宣传4个组,有职工24人,为建馆历史上职工人数最多的时期。1986年,文物、图书业务从文化馆中分离出来,另设博物馆和图书馆。
  1989年以来,文化馆着力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文化氛围。每年的元旦、春节都要组织城乡群众开展社火会演和小型多样的文艺演出,举办全县迎春书画、民间工艺美术展览、元宵灯展。五一、五四、七一、十一等重大节庆日,组织城乡群众开展形式多样、规模适度的群众文化活动。适时召开业余文艺创作座谈会,举办文艺骨干培训班,为群众文化培养骨干队伍。注重专业技术人员艺术创作实践,发挥其对群众文化的示范带动作用。陈希儒、巨潮的书法绘画,周春林的戏曲、曲艺、小品创作,陈裕德、赵玉明、刘全德的歌舞编排等都有一定的社会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为弥补事业经费不足,普遍开展有偿服务和“以文补文、多业助文”活动。1986年,文化馆办起录像放映厅、台球厅、卡拉OK厅、舞厅等有偿服务场所,并将民间工艺“火烫画”作为重点研究开发项目。经过反复实验改进,以电烙铁代替画笔,在优质椴木胶合板上写字作画的山丹烙画工艺获得成功。
  1989年,县文化馆完成民间文学“三集成”(民间故事、民间谚语、民间歌谣)。1990年,县文化馆被文化部评为“全国先进文化馆”,陈希儒被评为“全国先进文化馆长”。1993年4月,山丹民间故事集《焉支山的传说》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县文化馆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标准文化馆”。“消夏周末”广场文化活动连续举办近20年,每年演出群众文艺节目约20场次。以此为龙头,带动和辐射全县农村文化、校园文化、机关文化等的发展。连续举办7届“焉支山文化旅游艺术节”,促进了全县旅游事业发展。自2012年开始的文化馆站免费开放,为群众文化的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文化馆连续参加全省“小戏小品”大赛,全市广场舞大赛、民歌大赛等,均取得优异成绩。举办“甘肃省首届焉支山民歌大赛”,盛况空前。三届电视春晚成为新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群众自发组织的各类文化社团有30多个,成员近千人,他们常年坚持在公园、广场、社区、村社活动,并参加各类公益性演出,使群众文化活动趋于常态化、均等化。文化馆自2001年起,参加国家每三年一次的“全国文化馆评估达标”验收,成为国家三级文化馆。
  县歌舞团 前身是成立于1991年4月的县文化工作站。1997年4月改称县歌舞团,2012年改制为县文化旅游演艺公司,为县文广新局下属文化企业。至2013年有演职人员17人,其中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3人。1993年后,县歌舞团专业舞蹈创作演出成果丰硕,群众性舞蹈创作演出活跃。由“胡腾舞”、山丹太平车舞改编的大型广场舞“胡腾舞”“太平车舞”多次参加金张掖马蹄寺旅游观光节和金张掖旅游文化节开幕式文艺表演。2000年农历正月初二,中央电视台和甘肃电视台联合组成的“新春走河西”专题报道组来山丹采访,大型“太平车”舞作为该活动的主要内容被摄像录制,在中央电视台和甘肃电视台宣传报道。2008年,被中央电视台和甘肃电视台联合录制成专题片广为传播。歌舞团青年舞蹈演员陈燕华参加2004年甘肃省推艺术新人大赛,获舞蹈类比赛“十佳”奖,当年参加全国第十届推艺术新人舞蹈大赛,被评为全国“十佳”。舞蹈演员赵银、刘新娥、李爱梅、毛晓燕、陈俊喜、周玉琴、颜江玲、周丽、张宁静、王霞、王静等在舞蹈编导、表演方面塑造了不少感人的艺术形象,参加省、市文艺调演比赛,屡获奖项。
  县歌舞团多次举办全县舞蹈大赛、广场舞比赛,圆满完成文化下乡、千台大戏进社区进农村、廉政文化文艺演出、焉支山旅游文化节开幕式文艺演出(四届)、赴兰州、北京山丹同乡会慰问演出等一系列重大演出任务。成功举办或承办全县歌手大奖赛、秦腔戏迷大赛、民歌大赛、春节电视文艺晚会等群众性演出比赛活动。歌舞团组织精品剧节目多次赴甘州区、临泽县、肃南县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青海省祁连县进行文化交流演出。并邀请甘州区、肃南县、阿拉善右旗文工团进行文化交流演出。打造文化精品,推出一批精品剧节目,其中有舞蹈《奋进》《红旗颂》《雪域踏春》《胡腾舞》《军马战士的情怀》《古乐五彩》《山大妈赶集》《喜雨》;声乐《美丽山丹我的家》《山是家乡美水是家乡甜》《祁连山黑河水》《我是山丹人》《山丹风》《焉支古歌》;器乐演奏曲《西部情怀》《节日牧场》;话剧小品《爱的奉献》《小站》《瓜缘》《帮扶情缘》;音乐小品《山丹小吃》《夸丰收》;音乐快板《山丹赞》;音乐诗朗诵《远古高风焉支山》等。舞蹈《奋进》《红旗颂》和由赵玉明原创、歌舞团演出的《军马战士的情怀》参加省市调演,获不同奖项。吴琼、李爱梅、周玉琴多次参加省、市声乐调研比赛,多次获奖。由黄根成创作的笛子独奏曲《西部情怀》获张掖市纪念建党80周年专业文艺调演创作二等奖,器乐曲《节日牧场》获2005年首届金张掖文艺奖创作三等奖。由吴刚编导,麻积良、宁拥护、吴琼、刘新娥担纲演出的话剧小品《爱的信念》,于2003年参加全省首届小戏小品调演,获综合三等奖、编剧三等奖和导演二等奖。由周春林创作、歌舞团编排演出的音乐小品《夸丰收》在张掖市文艺调演中获二等奖。《夸丰收》还代表张掖市参加甘肃省2013年农民春节电视文艺晚会,成为全市唯一入选省春晚的作品,编剧周春林、导演樊孝、周玉琴分获张掖市2013年春节电视联欢晚会优秀编剧、导演奖。2013年,县文化馆组建的“群星艺术团”编排《扇舞翩翩》《今夜舞起来》参加张掖市首届广场舞大赛,获二等奖。
  乡镇文化站 1981年成立全县最早的东乐乡文化站。1982—1984年,又相继建成花寨子、陈户、位奇、清泉、李桥、大马营、霍城、老军、红寺湖、城关镇11个文化站,人员配置1至4人。文化站均设有图书阅览室、棋牌游艺室、录像电视放映室和展览室,因地制宜地开展图书借阅、报刊阅览、书画和民间工艺美术展览、棋牌游艺、录像放映和乒乓球、羽毛球、台球、篮球等站办文体活动,并在元旦、春节、五一、五四、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组织开展秧歌社火、文艺演出、歌咏比赛、体育竞赛等小型多样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适时参加县上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受县文化局委托,对各乡镇辖区内文化市场、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单位处理。长期以来,文化站人员少、场地小,经费短缺、人员不固定、场地设施简陋、活动单一等问题突出,乡镇文化站功能难以正常发挥。
  2010年前后,国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文化站免费开放等文化惠民工程相继落地,全县8个乡镇相继建成高标准的综合文化站。各站均设有多功能活动厅、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多媒体室等,在活动资金方面均由国家免费开放资金扶持,文化站阵地设施面貌一新,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农村文化活动日趋活跃。东乐乡在三八、五一、五四等节庆文化体育活动特色明显。自2000年起,举办东乐乡文化艺术节,至2013年已举办三届。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在山丹县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东乐乡有23项入选。山丹县入选张掖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项, “太平车舞”名列其中。2007年,东乐乡被市上命名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3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西宝卷》东乐乡大桥传习所挂牌运营。至2013年,东乐乡建成占地面积8400平方米的乡文化体育广场及山羊堡、城东、静安、大桥、大寨、小寨村6处文化体育活动广场。清泉镇在南湖公园建成文化站综合活动大楼,内设辅导培训部、电子阅览室、书画展览室、老年和青少年文体活动室。北湾、南湖、清泉等8个村建起农民文化休闲广场。城市社区和城郊农村组建群众文化体育活动队40多个,长期活跃在城郊公园、体育场、大小广场或街区空地上,中老年广场舞、健身秧歌、健身舞和太极拳、太极剑等健身娱乐活动成为山丹城区新的文化风情。陈户、李桥、老军乡文化站均有图书3000册,大部分村建有标准化篮球场或文化体育活动广场,配套各类健身活动器材,节庆日组织开展各种小型多样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大马营乡文化站有图书1.2万册,配置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并建有地情资料室。霍城镇有村级文化活动场所16处,在刘庄、西关、东关等村建有高标准的文化大院和文化广场,并成立镇文化产业协会。位奇镇文化站建有文艺团队8个,该镇十里堡村成立的文化合作社是全县乃至张掖市第一个农民文化专业合作演出组织。
  【资料选载】
  十里堡村文化活动
  十里堡村位于县城东郊5公里处,交通便利,种植条件好,群众生活水平高。该村村民素有在重大节庆特别是春节期间举办民俗文化活动的习惯。近几年来,该村一批文艺爱好者以家族为主,以民歌、秧歌舞、小品等形式自编自演自娱自乐,带动和吸引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2008年4月,由村民梁雄、孙智、李鹏等文艺骨干发起,成立农民文化专业合作社,并注册成立焉支文化专业合作社昶农文艺演出团,吸收团员20多人,有60多人经常性参与活动,最小的6岁,最大的70岁。他们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民歌曲调和歌舞、小品等艺术表现形式为载体,以歌颂和宣传党的惠民政策,歌颂农民新生活、新变化为主要内容,创作出了一批自己的品牌节目,如《逛丹城》《老两口话改革》《五大妈学理论》《夸山丹》《夫妻识字》《惠民政策该就好》等,利用节庆活动、婚丧嫁娶等场合,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同时,致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为建设新农村、塑造新农民加油鼓劲,所演剧节目顺民心、接地气,深受本村及周边村社群众欢迎。为支持该文化团体健康发展,省、市、县宣传部门结合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筹资5000元购置音响、锣、鼓、钹、二胡、板胡、唢呐等乐器和部分演出服饰捐赠给演出团,满足基层群众求美、求乐的需求。 (选自《山丹综合年鉴(2006—2008)》510页,有改动)
  少年宫 正常开展活动的少年宫主要有山丹三中少年宫、山丹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
  2011年,山丹三中整合校舍、体育活动场所和教学设施等资源,通过改建和修缮,设立音乐、舞蹈、绘画等活动场所(建筑面积1310平方米),组建体育、美术、文艺、科技、经典诵读5个社团,分设绘画、书法、声乐、舞蹈、器乐、篮球、乒乓球、中华武术、科技制作等15个特色专业,购置价值3.86万元的德育类图书和10.14万元的文艺、体育和科技制作类设施设备,建成山丹县首家乡村学校少年宫。是年12月,被中央文明办、国家财政部、教育部确定为首批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学校。由教师、大学生村官、文明志愿者、农村文化人才和民间艺人担任专兼职辅导员,利用每周一、三、四课外活动和放学后、节假日、寒暑假等时间段,开展以文体科技、技能培训、道德教育、社会实践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实践活动,少年宫成为未成年人培养兴趣爱好、拓展能力素质、陶冶道德情操的课外乐园。2014年4月,少年宫通过省文明办验收。5月,校长葛军代表张掖市在“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交流会”上做有关乡村少年宫建设的交流发言。
  山丹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位于县城关小学校园内,系国家福利彩票投资项目,于2009年10月投入使用,建筑面积3529平方米,固定资产516万元,有特长教师、管理人员6人,为县教体局直属单位,是全县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文化艺术交流和科技培训基地。开设艺术、信息、科技、运动综合实践等5个大类和舞蹈、器乐、书法、武术、绘画、剪纸、珠心算、英语、棋类、科普等16个特长专业。中心以特专长培训为切入点,开展特长培训和公益性综合实践活动,形成具有山丹特色的校外活动模式。2010年后,中心组织学生观看《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英雄儿女》《地道战》等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开展科技活动周、艺术活动周、全国助残日、消防安全和防震减灾演练、爱国卫生运动和学雷锋做好事、讲文明、讲礼貌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立足县情,以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艾黎与何克陵园、昭文堂、山丹汉明长城、焉支山森林公园、山丹军马场等为依托,构建人文历史环境和革命传统教育阵地,引导学生热爱历史文化遗产,继承中华民族人文传统,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一代新人。
  地方文化创研室 2012年10月成立,是县文广新局下属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地方文化的挖掘、搜集、整理和传承,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策划、创作等工作。创研室负责人杨桂平及陈学斌、张兴荣等人参与“五彩山丹”(《焉支风》《马场梦》《长城魂》《艾黎情》《佛山缘》)旅游文化丛书及后续丛书《山丹民间传奇故事》《山丹民俗风物游》《山丹之最》的编辑,编辑整理《山丹民俗》《山丹故事》《山丹美食》《山丹影像》《山丹民歌》等山丹民俗文化系列丛书,创编展示和反映地方文化的杂志《山丹文苑》5期。
  第二节 民间文化
  太平车 是集民间音乐、舞蹈、戏曲为一体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据传,明洪武时,一支陕西移民队伍在西迁途中路经东乐城西,有感于当地人们的热情款待,遂将太平车舞与舞龙特技传授给东乐城西村民,从此这两样社火绝技得以在东乐城西村相传。
  “太平车”因主要道具叫“太平车子”而得名。城西村“太平车”表演的内容为《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段。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有戏曲的宾白、吟诵、唱词,脚本文笔流畅,应源于文人之手笔。太平车音乐曲调优美动听,节奏明快,与舞蹈、唱词和谐统一。相传,太平车音乐有九腔十八调,既有悲凉、婉约、哀怨和缠绵悱恻,又有祝愿、祈祷和欢乐、喜悦,是一个相对完整的音乐体系,保存下来的有10个曲调。太平车音乐既不同于在河西广为流传的秦腔、眉户等戏曲音乐,又吸纳了其中的成分,如开头的太平车舞蹈音乐就完整的用了秦腔的“八谱”音乐;也不同于民歌和民间小调,但又有当地民歌的明显印记,如“十道河”。“太平车”表演时文武乐队伴奏齐全,舞台表演均围绕“车舞”进行。老翁推车前进、后退、辗转起伏轻盈飘逸,骑马的张生、坐轿的崔莺莺、挑担的书童、舞扇伺候在轿车左右的丫鬟红娘,舞蹈动作情态各异,与“车舞”配合默契。1953年、1958年,东乐“太平车”两次参加省上的民间文艺调演并获奖。1985年经县文化馆加工改编后,以新编戏曲脚本《路遇》为表现内容,参加全省民间民族音乐舞蹈选拔赛。近年来,又被改编为大型群体广场舞蹈,多次参加地(市)调演、庆典活动并获奖。2000年农历正月初二,中央电视台和甘肃电视台联合组成的“新春走河西”专题报道组来山丹采访,太平车舞作为活动的主要内容被宣传报道,2008年又被上述两家电视台联合录制成专题片。
  舞龙 舞龙是山丹传统社火中较受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全县城乡舞大龙,祈求风调雨顺的习俗由来已久,所舞道具龙体型最大、场面最壮观而又特色鲜明的当属清泉镇西街村。
  清泉镇西街村使用的道具龙是一条青龙,龙头高2米,胡须长2米左右,两颊间距1.3米,是民国三十三年(1945年)重新扎制的。龙身一般为36节(遇闰年加一节),龙身展长在72米以上,龙头重量达30公斤以上,舞动时龙头就得5个壮汉随时替换。龙头大、龙身长,舞动时神韵和气势尽显。西街村人舞龙讲究快节奏、大起伏,整条龙的动作协调连贯。通过上下翻飞、侧身回旋、内外翻卷、奔驰腾跃的表演,给人以活灵活现的视觉感受。表演套路有跑圆场、跑四门、绕八卦、正飞、侧飞、套“8”字等,整个表演气势恢宏、场面壮观,令人目不暇接。晚上舞龙,称为“耍龙灯”,龙头及整个龙身的各节内都点燃蜡烛,整个龙身通体透明,舞动起来形象逼真,灵动飘逸。元宵夜舞龙的同时,还要在后北街街口十字举行祭岳飞、烧秦桧、打铁花、挂灯笼等民俗文化活动,吸引县城四大街八小巷的群众前来观看,场面十分热烈。
  能与西街村舞龙媲美的是东乐乡城西村的舞龙表演。该村舞有青黄二龙,青龙为水龙,舞青龙以祈风调雨顺;黄龙为土龙,舞土龙以祈物阜年丰。表演时,青黄两条巨龙蜿蜒起伏,奔腾翻滚,盘旋缠绕,相映成趣。到高潮时,龙的口鼻部位还可燃放红、黄、绿各色烟雾,俗称“黄烟”,给人以腾云驾雾,高深莫测的感觉。城西村的龙头高1.5米,两颊间距1.2米,龙身直径1.2米,共36节加半节龙尾,象征一年365天,整个龙身展长72米。
  舞狮 山丹民间舞狮可上溯到明清时期。狮子在民族传统文化中是瑞兽,是力量与正义的象征、吉祥瑞和的体现,舞狮可以招财进宝活地脉,舞狮之风因此经久不衰,备受人们喜爱。山丹民间舞狮分平地舞狮和平地、高架舞狮相结合两种类型。舞狮者要有强健的体魄,有一定的武术功底,动作要敏捷灵活,首尾舞者要配合默契。平地舞狮体现狮子的威严、勇猛,基本动作有摇头摆尾、腾挪跳跃、抓耳挠腮、翻滚抓扑、直立旋转等。关键在于表演要形象、生动、活泼。高架舞狮除注重神态动作外,主要体现的是一种胆略和气魄,是技巧、力量和胆识的综合体现,展示的是一种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精神。对于舞狮者来说,武功、技巧、力量、胆量缺一不可。高架舞狮的高潮和精华部分是要在10米左右(桌子搭建,象征狮子登山)的高架上表演挺立、翻滚、抢扑、站桩等高难度动作,较之平地舞狮更惊险刺激、更富观赏性。由于高台舞狮要求有扎实的武术功底和舞狮技艺,山丹仅有位奇镇芦堡、新开、汪庄等少数几个练习传统武术的村能表演这一“绝活”。芦堡、新开村的高架舞狮多次代表县上参加地(市)调演并获奖。
  第三节 群众文化活动
  秧歌 俗称“秧歌(gao)子”“地歌(gao)子”“地蹦子”。山丹传统的秧歌队在角色配置上一般有灯官一(学名春官,当地人俗称灯官老爷)、皂隶四(俗称衙役)、傻公子、丑婆子、膏药匠各一,以及大面(当地人俗称大头和尚或大头娃娃)、旦角、手持单面鼓子的鼓舞者和其他扮相的人物组成。秧歌队的阵容一般在30至60人,分大场子和小场子表演两部分,以大场子秧歌为主,叫秧歌扭大场。秧歌套路有跑四门、蛇抱九丹、串蒜辫、内翻卷、外翻卷、扭马摆肠、前后左右穿插或二、四、六、八纵横队列变化等。大场子秧歌伴奏为锣鼓乐队。小场子秧歌除了要加唱词外,还要表演一些小型文艺节目。演唱曲目以民歌、民间小调为主,或老调添新词,如今以新歌新曲为主。伴奏用笛子、扬琴、二胡,三弦等。秧歌舞的基本动作比较简单,有“十字扭步”“三进一退扭步”“二进二退扭步”“左右侧步”“左右旋转步”“扭腰步”等,基本特点是突出一个“扭”字,形成以腰、胯为主动,两臂自然摆动或舞动的舞蹈动作体系。在山丹农村传统社火中,膏药匠是秧歌队的核心和指挥。他在大场秧歌的表演中比较随意,主要负责场面调度指挥。小场表演中又是主要说唱表演者,说唱语言和表情动作诙谐幽默,即兴编词,或给人以祝福,或逗人高兴欢乐。近些年来,秧歌已成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日常健身娱乐活动。
  社火 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传统节庆文化活动,常于春节、元宵期间集中进行,并与秧歌队一起组队,同场演出。传统社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当地社火主要有舞龙、舞狮、高跷、腰鼓、旱船、竹马、铁芯子、霸王鞭等,有些社火队还排演社火小戏。所演小戏装扮、道具与剧目内容一致。旱船演的是水上发生的故事,如《水漫金山》《劫江》;竹马演的是跨马征战的故事,如《三英战吕布》《御果园救驾》等,风火车演的是《火焰山》。城西村的社火种类繁多,社火戏手抄剧本传承至今。《火焰山》为话剧,人物对白语言朴实,风趣幽默。太平车《长亭送别》,为音乐、舞蹈、戏曲,人物有唱词、唱腔、诗词、道白,为社火戏的精华。
  元宵灯展 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夜挂灯、观灯的习俗由来已久。明清至民国时期,全县城乡凡人口较为密集的乡村均有制作悬挂纱灯、花灯、动物生肖灯的传统习俗。山丹城区和东乐堡、花寨子、霍城堡等大集镇则有举办大型灯会,制作和摆放大型灯架、鳌山灯或黄河灯的传统。20世纪50年代以前,位奇寨在祖师庙前的广场西侧有一座永久性灯架,高约10米、宽5米,上有18层横梁,每层横梁上摆20盏油灯,计数360盏,每年正月十五点灯、唱戏,活动十分热闹。20世纪60年代后,制作、摆放大型灯架、灯山、灯阵的传统灯会消失。1983年,城区元宵节制作悬挂各种造型花式彩灯,举办元宵灯展的活动再度兴起,并迅速演变为城区部门、全县乡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广泛参与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每逢元宵灯展,十里八乡群众纷纷进城观灯,城区群众举家出动,灯展区内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参与人数之多,场面之热烈,是其他活动都无法比拟的。元宵灯展逐步成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宣传政策、展示行业文化、进行商品促销的重要平台,以声光电等现代工艺技术作为支撑的大型花灯逐步成为灯展的主角。1989年以来,举办全县元宵灯展12次,观众达300万人次。山泥(集团)以雄厚的经济实力作支撑,精心制作的融声光电技术手段为一体,动与静、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大型花灯,令人叹为观止。他们连续数年在厂区举办大型灯展和焰火燃放活动,气势宏大,场面壮观,吸引群众前往观看。
  文化下乡 1996年12月,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农业部、文化部等10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1997年元月,全县“三下乡”活动正式启动。县歌舞团组成送文化下乡演出队,由县文化馆牵头,抽调水务、电力、粮食等部门业余演员30多人组成业余演出队,精心编排舞蹈、声乐、器乐、小品等文艺节目30多个,分赴全县10个乡镇下乡演出10场次。博物馆制作宣传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暨精品文物图片展示展板,图书馆精选部分适合农村的书籍杂志,宣传文化部门抽调擅长书法的书法爱好者,随队为农民群众提供文物宣传、图书借阅和书写春联服务。其后,一年一度的送文化下乡逐步进入常态。截至2013年,县歌舞团连续17年送文化下乡演出未间断,演出场地逐步由乡镇所在地向村社延伸,由人口密集大村向偏远山区村社延伸。节目内容更加贴近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形式更加灵活,并能与当地群众联袂演出,交流互动,演出效果明显增强。
  消夏周末文艺演出 “消夏周末”广场文化活动由县委宣传部统一组织,文化部门负责,全县各部门和单位利用业余时间排练文艺节目,于每年5月至10月的每个周末,在县城广场为群众演出。2000年5月5日(星期五),首场“消夏周末”文艺演出在县城“无量阁”举办。2008年6月, “金海源”文化广场建成,全县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建党87周年“勤廉颂”大型文艺演出在此隆重举行。此后,“消夏周末”文化活动演出场地迁至“金海源”文化广场。到2013年, “消夏周末”广场文化活动连续举办14年,每年举办18场次左右,观众近百万人次。
  歌舞娱乐 20世纪90年代前后,歌舞厅、电子游戏、音像、图书等个体文化经营户相继出现,以个体经济为主体的文化市场日益繁荣。到2013年,全县文化经营场所达75家,满足不同层次群众需求。
  最早的歌舞厅于1983年由县秦剧团开办,有乐队伴奏、专业歌手演唱,面向全县歌舞娱乐爱好者。后相继出现了县文化馆歌舞厅、工人俱乐部、云燕、良友、供销、天域、舒畅等10多家舞厅。20世纪90年代初,自娱自乐的歌舞娱乐场所逐渐替代了模式古老的歌舞厅。至2013年,全县共有集歌舞娱乐为一体的娱乐休闲场所26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动感地带、翡翠明珠等高端KTV3家。歌厅、舞厅、酒吧、茶楼酒肆利用率达70%以上,周末、节庆日顾客盈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同歌舞厅同期出现的有旱冰场,许多歌舞厅都是水泥地面,晚上是歌舞厅,白天为旱冰场。工人俱乐部、供销大厦、县剧团、良友舞厅等都开过旱冰场。
  网吧 最早的时代网吧开办于1991年,位于林业局楼下,投资12万元,有计算机5台。网吧通过因特网提供服务,按时计价,每小时6至8元不等。下半年网缘网吧和佳美网吧开办,是山丹县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单位的雏形。2000年前后是网吧的鼎盛时期,全县有网吧12家。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逐渐普及,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经营状况开始衰落。至2013年仅有网吧8家。
  音像 20世纪90年代前后,山丹音像市场出现了录像厅,最初用录像机放映录像带。后期有了光碟、光盘。2005年左右音像制品商家达16家,是规模最大时期。后由于电脑的普及和手机功能的健全,音像制品市场逐渐走向衰落,后电子游戏厅、放映厅被关闭取缔。至2013年只剩4家。
  文化主管部门负责对娱乐经营许可证进行审批、年审;采取集中检查与经常性检查、明察与暗访、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等方式,对文化市场实行分类管理。
  文化产业 1989年后,以歌舞娱乐、图书报刊出租零售、电视录像放映、台球为主的集体、个体文化经营服务项目逐步兴起;舞厅、卡拉OK歌舞厅、电子游戏厅及音像制品零售、图书零售租借、电子计算机打字复印、互联网上网、艺术培训等文化服务业快速发展。至2004年,全县各类文化经营服务门店由1989年的10余家猛增至100多家。到2012年,全县以文化旅游业为龙头,重点发展演艺娱乐、民俗工艺、广告会展、文化传媒、文化创意等6大文化产业,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2013年,全县有文化事业单位16家(档案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长城陈列馆、歌舞团、南湖生态管理园区、电视台、西部山丹编辑部、信息办、艾黎纪念馆、电影发行放映公司、龙首山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大黄山林场、大佛寺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管理办公室、县文联),从业人员480人,资产2.6亿元;文化企业56家,从业人员429人,固定资产约9千万元,涉及文化娱乐、广播电影、广告、旅游服务及相关产品销售等行业;有文化及相关个体经营者200多家,涉及图书、报刊零售、广告服务业、娱乐休闲服务业、文化用品及家用文化、家用视听电子设备零售等行业。全县形成文化产业单位116家,从业人员1569人,资产4.2亿元,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6200万元,完成文化产业资产投资10亿元左右。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