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编 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029
颗粒名称: 第三十二编 文化
分类号: G127.42
页数: 42
页码: 597-63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地方文化情况的具体内容介绍,主要介绍了群众文化、艺术、图书、文物古迹、广播电影电视、文学等。
关键词: 山丹县 文化 地方文化

内容

山丹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厚的县域文化。风光旖旎的焉支山是西部历史文化名山,隋炀帝在此会见西域二十七国王公使臣,召开“万国博览会”,使焉支山成为当今世界博览会的发祥地。始建于汉武帝时期的皇家马场——山丹军马场,享有世界第一马场的美誉。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土筑汉明长城,被考古界誉为“露天长城博物馆”。作为“第二故乡”,路易·艾黎在此开工厂、办学校,与山丹人民同甘共苦,结下了深厚情谊,他还将毕生收藏的4000多件文物全部捐赠给山丹,并倡导修建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培黎图书馆。建于北魏时期的名刹山丹大佛寺,寺内塑有国内最大的泥塑贴金释迦牟尼坐姿雕像。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在山丹挥毫泼墨,仅唐代就有杜审言、陈子昂、王维、李白、高适、岑参、韦应物等名家留下吟咏山丹山川地理、人文历史的诗词华章。“山丹太平车舞”“胡腾舞”“高台舞狮”“舞大龙”等民间表演艺术久负盛名,“山丹烙画”“麦秸画”、民间剪纸等工艺美术别具一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乡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到1988年时,县城相继建起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工会俱乐部、新华书店、专业秦腔剧团、电影院等,农村设有文化站(11处)、影剧院(8个)、电影队(30个)。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等群众文化艺术创作活动日趋活跃。山丹籍著名书法家、书法史家赵正的汉简书法在国内独树一帜。
  1990年以来,以歌舞厅为主的文化娱乐业,以图书、音像制品发行为主的文化出版物销售业和以网吧为主的互联网服务业等个体、私营为主体的文化市场日趋繁荣。一年一度的迎新春社火调演、元宵灯展、消夏周末群众文艺演出、送文化下乡已形成品牌。以中老年为主的广场舞、健身操等娱乐活动蓬勃兴起,群众性舞蹈、声乐、戏曲、曲艺舞台展演、比赛和美术、书法创作展览日趋活跃。2008年后,国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建设等一批文化惠民工程相继落地,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注入了活力,文化阵地设施落后、资金短缺局面明显改善。焉支山、大佛寺、山丹马场旅游文化观光节文艺演出,农民电视春节晚会成为文化亮点。音乐舞蹈小品《夸丰收》,参加甘肃省2013年农民春节电视晚会。以硖口古城过街楼、汉明长城除险加固,博物馆馆藏水陆画修复为代表的一批文物保护项目的顺利实施,标志着文物保护工作有了实质性的进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市级21项、省级2项,确定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26人、省级4人。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创作成果屡见省市报纸杂志。梁积林的诗作入选《诗刊》《人民文学》等国家级刊物,获甘肃省文学创作最高奖项“敦煌文艺奖”。
  第一章 群众文化
  第一节 文化事业单位
  县文化馆 成立于1951年,为山丹县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下属财政全额拨款的群众文化公益事业单位,副科建制,下设群众文化艺术辅导股、美术宣传股、财务股,实行馆长负责制。主要职责是为城乡群众开展文学、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文化艺术实践活动提供辅导与服务,并负责县境内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保护。2013年有职工8人,其中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6人。
  1982年建成山丹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1984年建成山丹培黎图书馆。1985年,县文化馆内设群众文化、文物、图书、美术宣传4个组,有职工24人,为建馆历史上职工人数最多的时期。1986年,文物、图书业务从文化馆中分离出来,另设博物馆和图书馆。
  1989年以来,文化馆着力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文化氛围。每年的元旦、春节都要组织城乡群众开展社火会演和小型多样的文艺演出,举办全县迎春书画、民间工艺美术展览、元宵灯展。五一、五四、七一、十一等重大节庆日,组织城乡群众开展形式多样、规模适度的群众文化活动。适时召开业余文艺创作座谈会,举办文艺骨干培训班,为群众文化培养骨干队伍。注重专业技术人员艺术创作实践,发挥其对群众文化的示范带动作用。陈希儒、巨潮的书法绘画,周春林的戏曲、曲艺、小品创作,陈裕德、赵玉明、刘全德的歌舞编排等都有一定的社会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为弥补事业经费不足,普遍开展有偿服务和“以文补文、多业助文”活动。1986年,文化馆办起录像放映厅、台球厅、卡拉OK厅、舞厅等有偿服务场所,并将民间工艺“火烫画”作为重点研究开发项目。经过反复实验改进,以电烙铁代替画笔,在优质椴木胶合板上写字作画的山丹烙画工艺获得成功。
  1989年,县文化馆完成民间文学“三集成”(民间故事、民间谚语、民间歌谣)。1990年,县文化馆被文化部评为“全国先进文化馆”,陈希儒被评为“全国先进文化馆长”。1993年4月,山丹民间故事集《焉支山的传说》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县文化馆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标准文化馆”。“消夏周末”广场文化活动连续举办近20年,每年演出群众文艺节目约20场次。以此为龙头,带动和辐射全县农村文化、校园文化、机关文化等的发展。连续举办7届“焉支山文化旅游艺术节”,促进了全县旅游事业发展。自2012年开始的文化馆站免费开放,为群众文化的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文化馆连续参加全省“小戏小品”大赛,全市广场舞大赛、民歌大赛等,均取得优异成绩。举办“甘肃省首届焉支山民歌大赛”,盛况空前。三届电视春晚成为新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群众自发组织的各类文化社团有30多个,成员近千人,他们常年坚持在公园、广场、社区、村社活动,并参加各类公益性演出,使群众文化活动趋于常态化、均等化。文化馆自2001年起,参加国家每三年一次的“全国文化馆评估达标”验收,成为国家三级文化馆。
  县歌舞团 前身是成立于1991年4月的县文化工作站。1997年4月改称县歌舞团,2012年改制为县文化旅游演艺公司,为县文广新局下属文化企业。至2013年有演职人员17人,其中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3人。1993年后,县歌舞团专业舞蹈创作演出成果丰硕,群众性舞蹈创作演出活跃。由“胡腾舞”、山丹太平车舞改编的大型广场舞“胡腾舞”“太平车舞”多次参加金张掖马蹄寺旅游观光节和金张掖旅游文化节开幕式文艺表演。2000年农历正月初二,中央电视台和甘肃电视台联合组成的“新春走河西”专题报道组来山丹采访,大型“太平车”舞作为该活动的主要内容被摄像录制,在中央电视台和甘肃电视台宣传报道。2008年,被中央电视台和甘肃电视台联合录制成专题片广为传播。歌舞团青年舞蹈演员陈燕华参加2004年甘肃省推艺术新人大赛,获舞蹈类比赛“十佳”奖,当年参加全国第十届推艺术新人舞蹈大赛,被评为全国“十佳”。舞蹈演员赵银、刘新娥、李爱梅、毛晓燕、陈俊喜、周玉琴、颜江玲、周丽、张宁静、王霞、王静等在舞蹈编导、表演方面塑造了不少感人的艺术形象,参加省、市文艺调演比赛,屡获奖项。
  县歌舞团多次举办全县舞蹈大赛、广场舞比赛,圆满完成文化下乡、千台大戏进社区进农村、廉政文化文艺演出、焉支山旅游文化节开幕式文艺演出(四届)、赴兰州、北京山丹同乡会慰问演出等一系列重大演出任务。成功举办或承办全县歌手大奖赛、秦腔戏迷大赛、民歌大赛、春节电视文艺晚会等群众性演出比赛活动。歌舞团组织精品剧节目多次赴甘州区、临泽县、肃南县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青海省祁连县进行文化交流演出。并邀请甘州区、肃南县、阿拉善右旗文工团进行文化交流演出。打造文化精品,推出一批精品剧节目,其中有舞蹈《奋进》《红旗颂》《雪域踏春》《胡腾舞》《军马战士的情怀》《古乐五彩》《山大妈赶集》《喜雨》;声乐《美丽山丹我的家》《山是家乡美水是家乡甜》《祁连山黑河水》《我是山丹人》《山丹风》《焉支古歌》;器乐演奏曲《西部情怀》《节日牧场》;话剧小品《爱的奉献》《小站》《瓜缘》《帮扶情缘》;音乐小品《山丹小吃》《夸丰收》;音乐快板《山丹赞》;音乐诗朗诵《远古高风焉支山》等。舞蹈《奋进》《红旗颂》和由赵玉明原创、歌舞团演出的《军马战士的情怀》参加省市调演,获不同奖项。吴琼、李爱梅、周玉琴多次参加省、市声乐调研比赛,多次获奖。由黄根成创作的笛子独奏曲《西部情怀》获张掖市纪念建党80周年专业文艺调演创作二等奖,器乐曲《节日牧场》获2005年首届金张掖文艺奖创作三等奖。由吴刚编导,麻积良、宁拥护、吴琼、刘新娥担纲演出的话剧小品《爱的信念》,于2003年参加全省首届小戏小品调演,获综合三等奖、编剧三等奖和导演二等奖。由周春林创作、歌舞团编排演出的音乐小品《夸丰收》在张掖市文艺调演中获二等奖。《夸丰收》还代表张掖市参加甘肃省2013年农民春节电视文艺晚会,成为全市唯一入选省春晚的作品,编剧周春林、导演樊孝、周玉琴分获张掖市2013年春节电视联欢晚会优秀编剧、导演奖。2013年,县文化馆组建的“群星艺术团”编排《扇舞翩翩》《今夜舞起来》参加张掖市首届广场舞大赛,获二等奖。
  乡镇文化站 1981年成立全县最早的东乐乡文化站。1982—1984年,又相继建成花寨子、陈户、位奇、清泉、李桥、大马营、霍城、老军、红寺湖、城关镇11个文化站,人员配置1至4人。文化站均设有图书阅览室、棋牌游艺室、录像电视放映室和展览室,因地制宜地开展图书借阅、报刊阅览、书画和民间工艺美术展览、棋牌游艺、录像放映和乒乓球、羽毛球、台球、篮球等站办文体活动,并在元旦、春节、五一、五四、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组织开展秧歌社火、文艺演出、歌咏比赛、体育竞赛等小型多样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适时参加县上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受县文化局委托,对各乡镇辖区内文化市场、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单位处理。长期以来,文化站人员少、场地小,经费短缺、人员不固定、场地设施简陋、活动单一等问题突出,乡镇文化站功能难以正常发挥。
  2010年前后,国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文化站免费开放等文化惠民工程相继落地,全县8个乡镇相继建成高标准的综合文化站。各站均设有多功能活动厅、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多媒体室等,在活动资金方面均由国家免费开放资金扶持,文化站阵地设施面貌一新,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农村文化活动日趋活跃。东乐乡在三八、五一、五四等节庆文化体育活动特色明显。自2000年起,举办东乐乡文化艺术节,至2013年已举办三届。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在山丹县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东乐乡有23项入选。山丹县入选张掖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项, “太平车舞”名列其中。2007年,东乐乡被市上命名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3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西宝卷》东乐乡大桥传习所挂牌运营。至2013年,东乐乡建成占地面积8400平方米的乡文化体育广场及山羊堡、城东、静安、大桥、大寨、小寨村6处文化体育活动广场。清泉镇在南湖公园建成文化站综合活动大楼,内设辅导培训部、电子阅览室、书画展览室、老年和青少年文体活动室。北湾、南湖、清泉等8个村建起农民文化休闲广场。城市社区和城郊农村组建群众文化体育活动队40多个,长期活跃在城郊公园、体育场、大小广场或街区空地上,中老年广场舞、健身秧歌、健身舞和太极拳、太极剑等健身娱乐活动成为山丹城区新的文化风情。陈户、李桥、老军乡文化站均有图书3000册,大部分村建有标准化篮球场或文化体育活动广场,配套各类健身活动器材,节庆日组织开展各种小型多样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大马营乡文化站有图书1.2万册,配置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并建有地情资料室。霍城镇有村级文化活动场所16处,在刘庄、西关、东关等村建有高标准的文化大院和文化广场,并成立镇文化产业协会。位奇镇文化站建有文艺团队8个,该镇十里堡村成立的文化合作社是全县乃至张掖市第一个农民文化专业合作演出组织。
  【资料选载】
  十里堡村文化活动
  十里堡村位于县城东郊5公里处,交通便利,种植条件好,群众生活水平高。该村村民素有在重大节庆特别是春节期间举办民俗文化活动的习惯。近几年来,该村一批文艺爱好者以家族为主,以民歌、秧歌舞、小品等形式自编自演自娱自乐,带动和吸引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2008年4月,由村民梁雄、孙智、李鹏等文艺骨干发起,成立农民文化专业合作社,并注册成立焉支文化专业合作社昶农文艺演出团,吸收团员20多人,有60多人经常性参与活动,最小的6岁,最大的70岁。他们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民歌曲调和歌舞、小品等艺术表现形式为载体,以歌颂和宣传党的惠民政策,歌颂农民新生活、新变化为主要内容,创作出了一批自己的品牌节目,如《逛丹城》《老两口话改革》《五大妈学理论》《夸山丹》《夫妻识字》《惠民政策该就好》等,利用节庆活动、婚丧嫁娶等场合,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同时,致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为建设新农村、塑造新农民加油鼓劲,所演剧节目顺民心、接地气,深受本村及周边村社群众欢迎。为支持该文化团体健康发展,省、市、县宣传部门结合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筹资5000元购置音响、锣、鼓、钹、二胡、板胡、唢呐等乐器和部分演出服饰捐赠给演出团,满足基层群众求美、求乐的需求。 (选自《山丹综合年鉴(2006—2008)》510页,有改动)
  少年宫 正常开展活动的少年宫主要有山丹三中少年宫、山丹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
  2011年,山丹三中整合校舍、体育活动场所和教学设施等资源,通过改建和修缮,设立音乐、舞蹈、绘画等活动场所(建筑面积1310平方米),组建体育、美术、文艺、科技、经典诵读5个社团,分设绘画、书法、声乐、舞蹈、器乐、篮球、乒乓球、中华武术、科技制作等15个特色专业,购置价值3.86万元的德育类图书和10.14万元的文艺、体育和科技制作类设施设备,建成山丹县首家乡村学校少年宫。是年12月,被中央文明办、国家财政部、教育部确定为首批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学校。由教师、大学生村官、文明志愿者、农村文化人才和民间艺人担任专兼职辅导员,利用每周一、三、四课外活动和放学后、节假日、寒暑假等时间段,开展以文体科技、技能培训、道德教育、社会实践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实践活动,少年宫成为未成年人培养兴趣爱好、拓展能力素质、陶冶道德情操的课外乐园。2014年4月,少年宫通过省文明办验收。5月,校长葛军代表张掖市在“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交流会”上做有关乡村少年宫建设的交流发言。
  山丹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位于县城关小学校园内,系国家福利彩票投资项目,于2009年10月投入使用,建筑面积3529平方米,固定资产516万元,有特长教师、管理人员6人,为县教体局直属单位,是全县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文化艺术交流和科技培训基地。开设艺术、信息、科技、运动综合实践等5个大类和舞蹈、器乐、书法、武术、绘画、剪纸、珠心算、英语、棋类、科普等16个特长专业。中心以特专长培训为切入点,开展特长培训和公益性综合实践活动,形成具有山丹特色的校外活动模式。2010年后,中心组织学生观看《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英雄儿女》《地道战》等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开展科技活动周、艺术活动周、全国助残日、消防安全和防震减灾演练、爱国卫生运动和学雷锋做好事、讲文明、讲礼貌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立足县情,以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艾黎与何克陵园、昭文堂、山丹汉明长城、焉支山森林公园、山丹军马场等为依托,构建人文历史环境和革命传统教育阵地,引导学生热爱历史文化遗产,继承中华民族人文传统,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一代新人。
  地方文化创研室 2012年10月成立,是县文广新局下属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地方文化的挖掘、搜集、整理和传承,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策划、创作等工作。创研室负责人杨桂平及陈学斌、张兴荣等人参与“五彩山丹”(《焉支风》《马场梦》《长城魂》《艾黎情》《佛山缘》)旅游文化丛书及后续丛书《山丹民间传奇故事》《山丹民俗风物游》《山丹之最》的编辑,编辑整理《山丹民俗》《山丹故事》《山丹美食》《山丹影像》《山丹民歌》等山丹民俗文化系列丛书,创编展示和反映地方文化的杂志《山丹文苑》5期。
  第二节 民间文化
  太平车 是集民间音乐、舞蹈、戏曲为一体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据传,明洪武时,一支陕西移民队伍在西迁途中路经东乐城西,有感于当地人们的热情款待,遂将太平车舞与舞龙特技传授给东乐城西村民,从此这两样社火绝技得以在东乐城西村相传。
  “太平车”因主要道具叫“太平车子”而得名。城西村“太平车”表演的内容为《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段。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有戏曲的宾白、吟诵、唱词,脚本文笔流畅,应源于文人之手笔。太平车音乐曲调优美动听,节奏明快,与舞蹈、唱词和谐统一。相传,太平车音乐有九腔十八调,既有悲凉、婉约、哀怨和缠绵悱恻,又有祝愿、祈祷和欢乐、喜悦,是一个相对完整的音乐体系,保存下来的有10个曲调。太平车音乐既不同于在河西广为流传的秦腔、眉户等戏曲音乐,又吸纳了其中的成分,如开头的太平车舞蹈音乐就完整的用了秦腔的“八谱”音乐;也不同于民歌和民间小调,但又有当地民歌的明显印记,如“十道河”。“太平车”表演时文武乐队伴奏齐全,舞台表演均围绕“车舞”进行。老翁推车前进、后退、辗转起伏轻盈飘逸,骑马的张生、坐轿的崔莺莺、挑担的书童、舞扇伺候在轿车左右的丫鬟红娘,舞蹈动作情态各异,与“车舞”配合默契。1953年、1958年,东乐“太平车”两次参加省上的民间文艺调演并获奖。1985年经县文化馆加工改编后,以新编戏曲脚本《路遇》为表现内容,参加全省民间民族音乐舞蹈选拔赛。近年来,又被改编为大型群体广场舞蹈,多次参加地(市)调演、庆典活动并获奖。2000年农历正月初二,中央电视台和甘肃电视台联合组成的“新春走河西”专题报道组来山丹采访,太平车舞作为活动的主要内容被宣传报道,2008年又被上述两家电视台联合录制成专题片。
  舞龙 舞龙是山丹传统社火中较受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全县城乡舞大龙,祈求风调雨顺的习俗由来已久,所舞道具龙体型最大、场面最壮观而又特色鲜明的当属清泉镇西街村。
  清泉镇西街村使用的道具龙是一条青龙,龙头高2米,胡须长2米左右,两颊间距1.3米,是民国三十三年(1945年)重新扎制的。龙身一般为36节(遇闰年加一节),龙身展长在72米以上,龙头重量达30公斤以上,舞动时龙头就得5个壮汉随时替换。龙头大、龙身长,舞动时神韵和气势尽显。西街村人舞龙讲究快节奏、大起伏,整条龙的动作协调连贯。通过上下翻飞、侧身回旋、内外翻卷、奔驰腾跃的表演,给人以活灵活现的视觉感受。表演套路有跑圆场、跑四门、绕八卦、正飞、侧飞、套“8”字等,整个表演气势恢宏、场面壮观,令人目不暇接。晚上舞龙,称为“耍龙灯”,龙头及整个龙身的各节内都点燃蜡烛,整个龙身通体透明,舞动起来形象逼真,灵动飘逸。元宵夜舞龙的同时,还要在后北街街口十字举行祭岳飞、烧秦桧、打铁花、挂灯笼等民俗文化活动,吸引县城四大街八小巷的群众前来观看,场面十分热烈。
  能与西街村舞龙媲美的是东乐乡城西村的舞龙表演。该村舞有青黄二龙,青龙为水龙,舞青龙以祈风调雨顺;黄龙为土龙,舞土龙以祈物阜年丰。表演时,青黄两条巨龙蜿蜒起伏,奔腾翻滚,盘旋缠绕,相映成趣。到高潮时,龙的口鼻部位还可燃放红、黄、绿各色烟雾,俗称“黄烟”,给人以腾云驾雾,高深莫测的感觉。城西村的龙头高1.5米,两颊间距1.2米,龙身直径1.2米,共36节加半节龙尾,象征一年365天,整个龙身展长72米。
  舞狮 山丹民间舞狮可上溯到明清时期。狮子在民族传统文化中是瑞兽,是力量与正义的象征、吉祥瑞和的体现,舞狮可以招财进宝活地脉,舞狮之风因此经久不衰,备受人们喜爱。山丹民间舞狮分平地舞狮和平地、高架舞狮相结合两种类型。舞狮者要有强健的体魄,有一定的武术功底,动作要敏捷灵活,首尾舞者要配合默契。平地舞狮体现狮子的威严、勇猛,基本动作有摇头摆尾、腾挪跳跃、抓耳挠腮、翻滚抓扑、直立旋转等。关键在于表演要形象、生动、活泼。高架舞狮除注重神态动作外,主要体现的是一种胆略和气魄,是技巧、力量和胆识的综合体现,展示的是一种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精神。对于舞狮者来说,武功、技巧、力量、胆量缺一不可。高架舞狮的高潮和精华部分是要在10米左右(桌子搭建,象征狮子登山)的高架上表演挺立、翻滚、抢扑、站桩等高难度动作,较之平地舞狮更惊险刺激、更富观赏性。由于高台舞狮要求有扎实的武术功底和舞狮技艺,山丹仅有位奇镇芦堡、新开、汪庄等少数几个练习传统武术的村能表演这一“绝活”。芦堡、新开村的高架舞狮多次代表县上参加地(市)调演并获奖。
  第三节 群众文化活动
  秧歌 俗称“秧歌(gao)子”“地歌(gao)子”“地蹦子”。山丹传统的秧歌队在角色配置上一般有灯官一(学名春官,当地人俗称灯官老爷)、皂隶四(俗称衙役)、傻公子、丑婆子、膏药匠各一,以及大面(当地人俗称大头和尚或大头娃娃)、旦角、手持单面鼓子的鼓舞者和其他扮相的人物组成。秧歌队的阵容一般在30至60人,分大场子和小场子表演两部分,以大场子秧歌为主,叫秧歌扭大场。秧歌套路有跑四门、蛇抱九丹、串蒜辫、内翻卷、外翻卷、扭马摆肠、前后左右穿插或二、四、六、八纵横队列变化等。大场子秧歌伴奏为锣鼓乐队。小场子秧歌除了要加唱词外,还要表演一些小型文艺节目。演唱曲目以民歌、民间小调为主,或老调添新词,如今以新歌新曲为主。伴奏用笛子、扬琴、二胡,三弦等。秧歌舞的基本动作比较简单,有“十字扭步”“三进一退扭步”“二进二退扭步”“左右侧步”“左右旋转步”“扭腰步”等,基本特点是突出一个“扭”字,形成以腰、胯为主动,两臂自然摆动或舞动的舞蹈动作体系。在山丹农村传统社火中,膏药匠是秧歌队的核心和指挥。他在大场秧歌的表演中比较随意,主要负责场面调度指挥。小场表演中又是主要说唱表演者,说唱语言和表情动作诙谐幽默,即兴编词,或给人以祝福,或逗人高兴欢乐。近些年来,秧歌已成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日常健身娱乐活动。
  社火 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传统节庆文化活动,常于春节、元宵期间集中进行,并与秧歌队一起组队,同场演出。传统社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当地社火主要有舞龙、舞狮、高跷、腰鼓、旱船、竹马、铁芯子、霸王鞭等,有些社火队还排演社火小戏。所演小戏装扮、道具与剧目内容一致。旱船演的是水上发生的故事,如《水漫金山》《劫江》;竹马演的是跨马征战的故事,如《三英战吕布》《御果园救驾》等,风火车演的是《火焰山》。城西村的社火种类繁多,社火戏手抄剧本传承至今。《火焰山》为话剧,人物对白语言朴实,风趣幽默。太平车《长亭送别》,为音乐、舞蹈、戏曲,人物有唱词、唱腔、诗词、道白,为社火戏的精华。
  元宵灯展 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夜挂灯、观灯的习俗由来已久。明清至民国时期,全县城乡凡人口较为密集的乡村均有制作悬挂纱灯、花灯、动物生肖灯的传统习俗。山丹城区和东乐堡、花寨子、霍城堡等大集镇则有举办大型灯会,制作和摆放大型灯架、鳌山灯或黄河灯的传统。20世纪50年代以前,位奇寨在祖师庙前的广场西侧有一座永久性灯架,高约10米、宽5米,上有18层横梁,每层横梁上摆20盏油灯,计数360盏,每年正月十五点灯、唱戏,活动十分热闹。20世纪60年代后,制作、摆放大型灯架、灯山、灯阵的传统灯会消失。1983年,城区元宵节制作悬挂各种造型花式彩灯,举办元宵灯展的活动再度兴起,并迅速演变为城区部门、全县乡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广泛参与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每逢元宵灯展,十里八乡群众纷纷进城观灯,城区群众举家出动,灯展区内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参与人数之多,场面之热烈,是其他活动都无法比拟的。元宵灯展逐步成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宣传政策、展示行业文化、进行商品促销的重要平台,以声光电等现代工艺技术作为支撑的大型花灯逐步成为灯展的主角。1989年以来,举办全县元宵灯展12次,观众达300万人次。山泥(集团)以雄厚的经济实力作支撑,精心制作的融声光电技术手段为一体,动与静、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大型花灯,令人叹为观止。他们连续数年在厂区举办大型灯展和焰火燃放活动,气势宏大,场面壮观,吸引群众前往观看。
  文化下乡 1996年12月,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农业部、文化部等10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1997年元月,全县“三下乡”活动正式启动。县歌舞团组成送文化下乡演出队,由县文化馆牵头,抽调水务、电力、粮食等部门业余演员30多人组成业余演出队,精心编排舞蹈、声乐、器乐、小品等文艺节目30多个,分赴全县10个乡镇下乡演出10场次。博物馆制作宣传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暨精品文物图片展示展板,图书馆精选部分适合农村的书籍杂志,宣传文化部门抽调擅长书法的书法爱好者,随队为农民群众提供文物宣传、图书借阅和书写春联服务。其后,一年一度的送文化下乡逐步进入常态。截至2013年,县歌舞团连续17年送文化下乡演出未间断,演出场地逐步由乡镇所在地向村社延伸,由人口密集大村向偏远山区村社延伸。节目内容更加贴近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形式更加灵活,并能与当地群众联袂演出,交流互动,演出效果明显增强。
  消夏周末文艺演出 “消夏周末”广场文化活动由县委宣传部统一组织,文化部门负责,全县各部门和单位利用业余时间排练文艺节目,于每年5月至10月的每个周末,在县城广场为群众演出。2000年5月5日(星期五),首场“消夏周末”文艺演出在县城“无量阁”举办。2008年6月, “金海源”文化广场建成,全县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建党87周年“勤廉颂”大型文艺演出在此隆重举行。此后,“消夏周末”文化活动演出场地迁至“金海源”文化广场。到2013年, “消夏周末”广场文化活动连续举办14年,每年举办18场次左右,观众近百万人次。
  歌舞娱乐 20世纪90年代前后,歌舞厅、电子游戏、音像、图书等个体文化经营户相继出现,以个体经济为主体的文化市场日益繁荣。到2013年,全县文化经营场所达75家,满足不同层次群众需求。
  最早的歌舞厅于1983年由县秦剧团开办,有乐队伴奏、专业歌手演唱,面向全县歌舞娱乐爱好者。后相继出现了县文化馆歌舞厅、工人俱乐部、云燕、良友、供销、天域、舒畅等10多家舞厅。20世纪90年代初,自娱自乐的歌舞娱乐场所逐渐替代了模式古老的歌舞厅。至2013年,全县共有集歌舞娱乐为一体的娱乐休闲场所26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动感地带、翡翠明珠等高端KTV3家。歌厅、舞厅、酒吧、茶楼酒肆利用率达70%以上,周末、节庆日顾客盈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同歌舞厅同期出现的有旱冰场,许多歌舞厅都是水泥地面,晚上是歌舞厅,白天为旱冰场。工人俱乐部、供销大厦、县剧团、良友舞厅等都开过旱冰场。
  网吧 最早的时代网吧开办于1991年,位于林业局楼下,投资12万元,有计算机5台。网吧通过因特网提供服务,按时计价,每小时6至8元不等。下半年网缘网吧和佳美网吧开办,是山丹县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单位的雏形。2000年前后是网吧的鼎盛时期,全县有网吧12家。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逐渐普及,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经营状况开始衰落。至2013年仅有网吧8家。
  音像 20世纪90年代前后,山丹音像市场出现了录像厅,最初用录像机放映录像带。后期有了光碟、光盘。2005年左右音像制品商家达16家,是规模最大时期。后由于电脑的普及和手机功能的健全,音像制品市场逐渐走向衰落,后电子游戏厅、放映厅被关闭取缔。至2013年只剩4家。
  文化主管部门负责对娱乐经营许可证进行审批、年审;采取集中检查与经常性检查、明察与暗访、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等方式,对文化市场实行分类管理。
  文化产业 1989年后,以歌舞娱乐、图书报刊出租零售、电视录像放映、台球为主的集体、个体文化经营服务项目逐步兴起;舞厅、卡拉OK歌舞厅、电子游戏厅及音像制品零售、图书零售租借、电子计算机打字复印、互联网上网、艺术培训等文化服务业快速发展。至2004年,全县各类文化经营服务门店由1989年的10余家猛增至100多家。到2012年,全县以文化旅游业为龙头,重点发展演艺娱乐、民俗工艺、广告会展、文化传媒、文化创意等6大文化产业,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2013年,全县有文化事业单位16家(档案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长城陈列馆、歌舞团、南湖生态管理园区、电视台、西部山丹编辑部、信息办、艾黎纪念馆、电影发行放映公司、龙首山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大黄山林场、大佛寺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管理办公室、县文联),从业人员480人,资产2.6亿元;文化企业56家,从业人员429人,固定资产约9千万元,涉及文化娱乐、广播电影、广告、旅游服务及相关产品销售等行业;有文化及相关个体经营者200多家,涉及图书、报刊零售、广告服务业、娱乐休闲服务业、文化用品及家用文化、家用视听电子设备零售等行业。全县形成文化产业单位116家,从业人员1569人,资产4.2亿元,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6200万元,完成文化产业资产投资10亿元左右。
  第二章 艺术
  第一节 音乐 舞蹈
  境内音乐大体可划分为民间传统音乐和当代声乐、歌舞音乐和器乐。
  传统音乐 主要有民歌、传统戏曲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等。山丹民歌音乐具有旋律简单、节奏明快、容易上口、便于记忆等特点。按歌词内容划分,可分为号子、抒情类、叙事类、传说故事类等。号子有高亢嘹亮的劳动号子、打夯号子等。叙事类主要表达生活的甘苦和劳作的艰辛,如《刮地风》《摘棉花》《拉骆驼》《钉缸》《种棉花》《种洋烟》等。抒情类以爱情歌曲为主,如《绣香袋》《绣荷包》《闹王哥》《织手巾》《十月花》《十对花》《闹五更》《送情郎》《探情郎》等。传说故事类多为综合吟唱诉说各类民间传说故事人物的歌曲,如《十二古人》《八扇帏屏》《珍珠倒卷帘》等。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文化部启动中国民歌集成工程。县文化馆抽调专业人员深入乡镇村社采集当地民歌100余首,后经案头整理编辑,完成由60首歌曲组成的山丹民歌集成,油印成册,上报省、地民歌集成办公室,最终被中国民歌集成甘肃卷收编6首,张掖地区民歌集成收编30首。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深入开展,全县城乡传唱民歌和用民歌音乐素材进行音乐创作之风再度兴起。传统戏曲音乐主要有秦腔和眉户两大类。太平车则是集民间音乐、舞蹈、戏曲为一体的独特民间艺术形式。太平车音乐旋律优美,感情丰富,可表达喜怒哀乐各种情绪,是一个相对完整的音乐体系。民间弦乐器有板胡、二胡、三弦。吹奏乐器有唢呐、海笛、箫、笛。打击乐器有锣、板鼓、堂鼓、定子、梆子、牙子、铙钹、水水(磬碗子)、钟、磬、木鱼、膻鼓等。器乐演奏种类有道场音乐、社火音乐、戏曲音乐、佛教音乐等。道场音乐用于婚嫁、丧葬,主奏乐器为唢呐,伴奏乐器为铙钹、木鱼、磬、鼓等;曲调为喜庆、悲哀两类。社火音乐以民乐器板胡、二胡、三弦、笛、唢呐及各类打击乐器演奏,曲调为各类牌子曲、小曲、民歌等。戏曲音乐以民乐器为主,文场面以板胡为首,武场面以板鼓为首,音乐分花音和苦音。佛教音乐是僧道诵经的曲调,伴唱乐器为木鱼、铙钹、磬等。
  当代声乐、器乐 1989年以来,境内群众性声乐、器乐演出比赛活动日趋活跃,随着各层次的音乐教育培训和音乐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专业、业余音乐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演唱、演奏和音乐创作水平不断提升。声乐方面,县歌舞团演员吴琼、李爱梅、周玉琴,文化馆声乐教师张玉华、县城关小学音乐老师陈新和多次参加省、市声乐演出比赛并获奖。器乐方面,原武威歌舞团、秦剧团琴师彭寿昌的二胡独奏,西北师大音乐学院副院长、著名手风琴演奏家吴学禹的手风琴演奏久负盛名。原县文化工作队、秦剧团乐队刘兴的板胡,彭守益、郭兴奎、王志家的二胡,陈裕德的扬琴,王刚、王志坚的三弦,王耀民的笛子,以及业余音乐人刘克勤、吴志民、李洪江的板胡,陈玉的扬琴,县歌舞团演奏员麻积良的板胡、唢呐、小号,黄根成的笛子(2007年出版CD笛子独奏专辑《西部流韵》)、萨克斯,樊孝的萨克斯、宁拥护的长号,黄鹏善的板鼓、架子鼓以及中青年演奏员薛红、樊容辰的二胡,王艺桥的古筝,音乐教师童晓荣、赵万、朱德斌的钢琴、电子琴都具较高的演奏水平。从事音乐创作的作者为数不多,20世纪70—90年代主要有彭守益、陈裕德等人,90年代至今有赵玉明、黄根成、童晓荣、周春林等,他们的声乐、器乐、舞蹈音乐作品吸纳了大量当地民间音乐元素,获得省、市级多个奖项。2009年开展“魅力山丹”旅游歌曲征集大赛,集中推出一批赞美山丹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和进取精神的原创歌曲,并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和陕西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魅力山丹》歌曲集和DVD光盘。
  山丹民间特色鲜明的舞蹈主要有滚灯和胡腾舞。
  滚灯 流行于清泉镇碗窑沟一带,由瓷窑工人表演。头顶油灯,二人对舞,做各种惊险动作,如对面斜卧地上,两腿交错,顺一个方向有节奏的滚动,头顶的油灯丝纹不动。此种舞蹈已不常见。
  胡腾舞 胡腾舞是广泛流传于西北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其动作粗狂,节奏急促,突出表现了西部民族豪放、质朴、坚强的性格特征和朴实激昂的情感宣泄,表演形式有舞台表演、广场表演等形式。20世纪80年代,山丹文艺工作者根据流行于本地民间的部分零散动作,结合唐代诗人李端诗《胡腾儿》、刘言史《王中丞宅夜观胡腾》中的描述和其他文献资料,并参照艾黎捐赠文物“胡腾舞俑”造型,由王自刚撰写脚本,彭守益、赵玉明作曲,赵玉明编导,刘全德、陈天胜担纲演出,于1986年10月参加甘肃省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调演,获演出、创作三等奖,后被改编为大型广场舞蹈,多次参加市、县大型节庆文化活动。
  第二节 书画 摄影
  书画 县内书画名家,代不乏人。明张铭、徐昊,工楷书。清代周家惠、周家志、秦家颖,书法为当世所重,周氏兄弟尤擅兰竹。发塔寺住持释炳霞,晓音律、善书画。民国时期王孝研习油画及水粉画,所作人物肖像及田园风光,堪称名作。王修身多画骏马禽鸟。彭树勋善行书,潇洒秀逸。各家作品,惜多散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视书画艺术创作,中青年作者颇有创新,部分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出。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代表人物有赵正(黎泉)、郭长福、王修身、陈荣、田尚志、覃文羽、王治安、郭御潮、吴秉才、魏武邦、陈希儒、巨潮、曹延平等人。2000年以来有王晓银、王占先、高新民、王自刚,杜志仁、张百祥、王海峰、赵学忠、刘晓云、李仲文、马德胜、李集锦、王少峰、宋昌、梁兴世、周富国、王永胜、贺德金、郭勇、车轶、徐明礼、陈学斌、高云琴、曹毅、武栋、王星黎、韩建成、王国华、何正麟、王琛等人。
  魏武邦(清泉镇南关村人),系中国书法家协会辽宁分会会员,中国老年书法研究会会员,在书法、绘画等方面均有成就。代表作有《文天祥正气歌》(草书六条屏)、《岳飞满江红》(草书四屏)及《花鸟四条屏》《松鹤图》《咏梅》《金玉满堂》《群仙祝寿》等,其折页书画《翰墨集萃·文天祥正气歌》为山丹地情资料室收藏。陈希儒代表作有《咏山丹长城》《沁园春·雪》《海内·天涯》《东风送暖》《观夫悬针》《祖国颂》《走马长城口》《丝路古道》《格物致知》《大河奔流》《丝路胜景》(组画)、《甘肃胜景》《丝路驼铃》(国画)。巨潮的代表作有《唐诗四首》《沁园春·雪》《观沧海》《静对图书寻乐趣》。陈学斌的创作以中国画为主,代表作有《家乡十月枣正红》《藏乡春晓》《春到额济纳》《额济纳的春天》《红寺湖人家》《雪落无声》《秋山寂寥》《一抹红云》《金秋》《雪舞家山》《焉支春晓》《焉支四季》《归途》《故乡系列》,有20多件中国画作品在全国各级书画展中获奖。张兴荣的国画《秋山飞瀑》《幽谷清晓》《泉声入耳》《家山北望》《师生情》《雪染祁连》《焉支胜景》。高云琴的国画《暗香》《岭上白云》等均有一定影响。张文厚用宣纸小楷字抄写《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四大名著,历时7年,于2004年抄写完成,在县文化馆展出,引起较大反响。陈荣著有《陈荣书法作品集》。贺德金的书法作品及传略入编《中国当代书法名家名作大典》《第七届中国文华艺术政府奖“文华奖”获奖作品集》《世界艺术通史》等40余部书籍,并著有《中国国学名家》《艺术人物》作品集。梁兴世著有《梁兴世书法作品选》。
  20世纪60年代,全国著名书法家、金石篆刻家、西泠印社早期成员邹梦禅自上海移民至山丹,为山丹留下一批书法和篆刻作品。邹梦禅的篆刻取法汉印,借助周秦古玺,旁及明清诸家,所用沉雄朴厚,巧拙相生,融各家之长而出自己貌,对山丹书法、篆刻艺术影响颇深。山丹篆刻艺术代表人物有郭御潮、王自刚、巨潮、韩建成、魏建军等。郭御潮的篆刻刀法古朴、字迹遒劲。巨潮的篆刻字形和构图追求绘画风格,形象生动丰富。1993年,其篆刻作品《人杰地灵》编入《甘肃省书法篆刻新人作品展览作品集》。韩建成的篆刻以秦玺汉印为宗师,以明清诸家之印为摹本,在刀法上主张将冲刀、拈刀、切刀、涩刀等与印文内容、章法、意境相吻合,代表作有《汉长城》《祁松》《耕石》《厚积薄发》《神钟自鸣》等。
  摄影 民国末年,县城有私营照相馆1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增为两家,从业人员5人。路易·艾黎酷爱摄影,自1944年培黎学校迁至山丹后,他利用手中的相机为山丹留下了大量的珍贵照片资料。1956年,山丹组织成立照相合作社。1957年公私合营,设红光照相馆,从业人员8人,利用自然光摄影。1958年过渡为国营。1962年始用灯光摄影。1988年,国营照相馆鼓励从业人员保留国营商业企业职工身份,挂靠国营照相馆牌子,离店经营,原红光照相馆摄影师王占统创办丽光照相馆,陈家正、蔡俊芳夫妇创办曙光照相馆。至此,国营照相馆分设为红光、丽光、曙光3家,从业人员12人,增设彩照冲洗、放大。另有个体摄影户18家,从业人员23人。20世纪50至80年代,红光照相馆摄影师多兆瑞、尚全柱、王占统、陈家正、蔡俊芳、殷述文等人为社会各界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和历史记忆。20世纪末以来,随着全自动照相机、数码相机逐步普及,人像摄影逐步向艺术化发展。20世纪70年代至2000年前后,从事新闻摄影的有刘崇文、董传良,后有王铭杰、刘文兴、裴华、张兴民、马瑞海、王更珍、黄建胜、葛勤、胡秉珍、翟继宗等。最早从事艺术摄影的有刘崇文,其后有周春林、秦文亮、陈礼、林江、王吉祥、郭正贤、赵谦玺、张有岳等人,他们的摄影作品多次参加省、地和河西地区摄影联展,屡获奖项。2006年,葛勤的摄影作品《地震灾区的孩子们》《春蕾》入展甘肃省第十六届摄影展并获奖,《荒山乐章》获“走陇原山川,看退耕成效”主题摄影大赛二等奖。
  第三节 民间工艺美术
  山丹民间工艺美术品的形式主要有剪纸、刺绣、烙画、麦秆画等,代表人有周玉梅、张志光、张春玲、刘瑰花等。
  剪纸 山丹民间剪纸内容丰富、形象生动、造型夸张、刀法洗练明快、风格古拙质朴。在造型手法上,除利用轴对称、中心对称等传统手法外,还注重局部的非对称和拉毛剪纸等手法的拓展使用。以周玉梅、张春玲、刘瑰花、高云琴为代表的山丹民间剪纸艺术创作活跃,其剪纸作品多次参加省市乃至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屡获奖项。周玉梅的剪纸作品刀法细腻,造型生动传神,她用5年时间精心创作的近500副剪纸连环画——《红楼梦》于2005年5月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张春玲的剪纸作品表现手法细腻,构图精巧,形态生动,意象传神,多次参加国家、省、市展览并获奖,《八仙过海》《六喜娃娃》入选第二届中国艺术节民间美术展览。刘瑰花的作品在继承民间传统的基础上,注重吸收绘画艺术的构图技法,追求传统与现代的契合,剪纸作品《编织幸福》获2007年甘肃省第二届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展览百合花奖银奖。高云琴的剪纸代表作有《春潮》《西游记》等。
  刺绣 山丹城乡广大妇女以刺绣工艺制作门帘、被单、枕顶、枕套、鞋垫和香袋、荷包、绣球、虎头童鞋、童帽等装饰工艺品的传统习俗世代相传,图案多为花鸟和象征吉祥如意、喜庆富贵的装饰性图案和字符为主,如牡丹、荷花、菊花、龙、凤、鸳鸯、松鹤及囍、福、禄、寿字等,针法主要有盘绣、堆绣、刺绣等。用线主要有各色丝线或棉线,现时广泛使用化纤丝线。山丹民间刺绣多次参加工艺美术展览,还被选送参加第二届(北京)中国艺术节展览和第四届(甘肃兰州)中国艺术节展览。
  民间刺绣
  烙画 在山丹古老的民间火烫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特种工艺美术品。早在汉代,这里的农牧民就用烧红的火钎,在木制农具和器物上烫烙各种不同的印记符号,作为识别的标志。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开始在日常生活用的木碗、木勺、木盘和筷子上烫烙各种喜爱的装饰花卉图案,以美化生活。到了明清时期,火烫工艺被广泛应用到木制家具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火烫画工艺。清末,由于经济萧条和油漆绘画的广泛使用,火烫画工艺逐渐衰微,濒临失传。1979年,文化馆在普查民间美术过程中,发现了这一古老的民间工艺,王自刚、陈希儒、吴秉才等人率先对此项工艺开展研究。经过反复研究试验,终于用电烙铁代替画笔,在优质的椴木胶合板上烫烙作画,开始了山丹烙画的继承和创新。1980年,山丹烙画第一批样品面世,首次搬上张掖地区工艺美术展览,受到省地工艺美术界的肯定。1981年5月,山丹烙画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内销订货会(武汉),受到与会专家的好评。《甘肃日报》等相继对山丹烙画作了报道和介绍。1984年9月,路易·艾黎来山丹,对山丹烙画很感兴趣,购买陈希儒创作的8幅烙画小品,带回北京后分赠给宋庆龄、马海德等国内外知名人士。同年,山丹烙画入编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当代中国”大型丛书之《当代中国的工艺美术》一书。山丹烙画吸收中国水墨画和油画、水彩画的表现技法,除继承传统的勾勒法外,还发展烘、染、烤、擦、皴等多种技法,丰富烙画的表现力,山水、花鸟、人物皆可入画,用电烙铁烙制的“铁笔书法”可与毛笔宣纸书法相媲美。1986年,文化馆办起山丹烙画工艺社,招收一批有绘画特长的年青学员,把山丹烙画作为以文补文的工艺美术产品进行批量生产,产品销往全国各地。1987年,山丹烙画工艺被地、县科技部门列为科技开发项目加以扶持,并成立以陈希儒、周春林、巨潮为主的烙画工艺技术攻关小组。1988年1月,该项目通过由张掖师专副教授李希玉、张振民、唐世昌,讲师孙仁儒组成的地级专家技术鉴定。1 1月,该项目小组研究成果获张掖地区行政公署颁发的科技进步三等奖。1989年4月,参加甘肃省“兴陇杯”科技发明成果展览,获“兴陇杯”铜杯奖。由巨潮烙制的巨幅烙画《甘肃胜迹》(7.2米×1.8米)参加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中国艺术节民俗展览,山丹烙画进入当代中国的最高美术殿堂——中国美术馆。山丹烙画参加由文化部社文局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在深圳联合举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获“优秀新产品奖”。1990年,山丹烙画工艺美术厂经由县政府批准,在文化馆正式成立,招收职工20人。山丹烙画参加在兰州举办的甘肃省首届旅游商品、纪念品展评会,获展评会最高奖项“天马奖”。1991年1月,山丹烙画研究成果通过由全国工艺美术大师阮文辉、王堃,著名雕塑家何鄂等组成的省级专家技术鉴定。阮文辉大师为山丹烙画题词:“山丹烙画,甘肃一绝。”是年底,项目课题组又获张掖地区行政公署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2年,山丹烙画再次蝉联“天马奖”。山丹烙画还被选送美国、泰国、日本展出,被省政府、省外办、省侨办等选中,作为外事活动的馈赠礼品,赠给许多国家的贵宾和友人。烙画厂还开发生产了剪纸、麦秆画、玉雕等工艺美术品。当今活跃在山丹民间剪纸、烙画、麦秆画制作工艺方面的领军人物周玉梅、张志光、张春玲等人就是当年烙画厂所培养的后起之秀。张志光的烙画《荷香》《钟馗像》《祁连深处》《塞上江南》《人物山水》多次参展并获奖,2006年成为“山丹烙画”民间工艺传承人。
  麦秆画 是以麦秆为原料制作的剪贴画。它与民间剪纸同出一辙,是不同材质的民间剪纸艺术衍生品。其制作工艺是选择长势良好的麦秸中段粗而长的几个节节,经漂白、剖切、刮胎(清除麦秸内里过厚的附着纤维)、拼贴(把剖开刮净的单独的麦秸条拼贴在宣纸上)、熨烫平整等工艺制成制作麦秆画的原料纸背。其后,根据构图需要把它剪成作画的组件造型,再把一个个组件按构图粘贴到画面相应的位置上,直至整个画面粘贴完成。
  山丹麦秆画工艺,是原文化馆烙画工艺厂在继承民间工艺传统的基础上研发生产的特种工艺美术品。近年来,周玉梅、张春玲等人又通过使用刨花卷(木匠推刨下形成的刨花)、树叶、树皮、鸡鸭鹅羽毛等作为麦秆画的添加材料,丰富了艺术形象的质感和立体感。如周玉梅创作的麦秆画四条屏《四美图》(西施、貂蝉、杨贵妃、王昭君)就使用了刨花和玉米皮等辅助材料。张春玲的作品表现手法细腻,构图精巧,形态生动,意象传神,尤擅花鸟,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其作品《秀色》获张掖地区工艺美术展览一等奖,《梅兰竹菊》获全区新世纪摄影工艺美术展览三等奖,《争艳》参加张掖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举办的迎新春书画摄影展览并获三等奖。
  第四节 戏剧 曲艺
  山丹戏剧主要有秦腔、眉户。
  秦腔 清道光、咸丰以前,东乐有秦腔戏班——复兴班,有全套戏箱行头和一批完整的演出剧本(手抄)。当地士绅王三槐曾任箱主。光绪年间,马禄林继任,新购戏箱一副,以义兴班、义乐班分班应事,并赴张掖、山丹等地售票演出。民国时期,当地名须生刘积苍技艺精湛,收受徒弟众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会主席王得诗任剧团团长,演出现代秦剧《穷人恨》《血泪仇》《罗汉钱》及新编历史剧《北京的四十天》和传统戏《徐州革命》等。县城一、二、三乡建有业余剧团,自成体系,各有所长。1954年,县文化馆以东乐乡业余剧团主要演员和全部戏箱行头为班底,挑选县城3个乡业余剧团的部分演员,组成山丹县业余剧团,排演传统秦剧《北京的四十天》《黄龙山起义》《劈山救母》《貂蝉》等,下乡巡回演出。
  1956年3月,成立山丹县秦剧团,有演职人员40余人。1976年,成立县农村文艺工作队。次年,排演现代秦剧《蝶恋花》、传统戏《十五贯》。后学演陇剧《枫洛池》、秦剧《三滴血》。1979年5月,自编历史剧《焉支山》(编剧王志坚)参加张掖地区文艺会演。同年9月,改文工队为秦剧团。1985年11月,以自编历史剧《东望长安》(编剧王志坚、尚育民)参加甘肃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戏剧调演,获创作、演出2个三等奖。其后,随着电视、录像、歌舞厅等的兴起,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趋于多元化,剧团演出上座率急剧下降。1989年6月,县秦剧团撤销。多年来,县秦剧团聚集了陈光明、刘振中、沈秀珍、姚冰清、毛立荣、胡凤兰、陈立禹、辛宏斌、张生文等一批有实力的秦腔演员,他们以精湛的技艺,为广大观众塑造了众多丰满的舞台艺术形象。除专业剧团外,20世纪80年代,新开、芦堡、陈户、高寨、永兴等村组织过业余秦剧团。原山丹秦剧团退休老艺人刘桂玲、刘成德夫妇和其子刘克勤在位奇乡二十里堡村组织儿童剧团,培养男女学员40余人,在本县及古浪县、玉门镇的农村演出。此后,刘克勤等秦腔爱好者曾办过秦腔茶园,组织当地和外来秦腔艺人演出秦腔折子戏。近些年来,城乡戏迷自发在城区公园、广场开展自娱自乐演唱活动,并参与县上举办的秦腔戏迷大赛和各类群众文化演出活动。
  眉户 在山丹传播较广。昔时,多为走乡串户的民间艺人演唱。民国时期,有刘怀义、方正学、兰生英、赵兴福等艺人组织眉户戏班,在山丹、张掖、民乐等地唱会戏。剧目有《大保媒》《大钉缸》《小姑贤》《张连卖布》《杀狗劝妻》《花厅会》等。文武场面齐备,生、旦、净、丑俱全,且不受场地限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剧团演出大型眉户现代戏《梁秋燕》《南海长城》《两颗玲》等。
  山丹曲艺主要有说书、念宝卷、唱曲儿。
  说书 民国时期,位奇镇新开村戏剧艺人钱元亨在县城说书。1955年,兰州移民大鼓演员赵得民(河南籍)设书场于人民舞台,常把时事政策编成书帽,在说正书前加演。1961—1966年,县剧团职工刘成德夫妇在县城西关开设茶馆,由刘成德说书。
  念宝卷 也称宣卷,多在冬闲时进行。一人念卷文,一童子吟唱接音。卷中有诗、散文、唱词,唱词多由7字、10字句构成,标有曲牌名。每一宝卷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山丹城乡流传较广的宝卷有《莺哥吊孝》《侯梅英反朝》《五鼠闹东京》《狸猫换太子》《黑骡子告状》《康熙王私访山东》《方四姐》《二度梅》等。“山丹宝卷”被整体打包为《河西宝卷》,列为全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宝卷多以宣传忠孝节义、抑恶扬善、见义勇为、诚信礼让为主要内容,是弘扬民间优秀文化传统、研究乡风民俗的宝贵资料。
  唱曲儿 是城乡流行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由一老人(多为盲人)偕小丫头或老妻,带二胡、板胡、三弦、竹瓦、水水(磬碗子)等简易乐器走乡串户演唱,唱的曲调多为眉户或地方民歌,常拉弹的曲子有《满天星》《白菜根》《八谱》等,唱的曲儿有《割韭菜》《钉缸》《绣香袋》《武松打店》等。
  第五节 雕塑
  山丹雕塑主要有根雕、玉雕、面塑、泥塑等。
  根雕 俗称树根雕。境内根雕主要取材于沙漠戈壁的多年生耐旱灌木如黄柏刺根、霸王根以及沙枣树根等。这些沙生耐旱植物根系多凹凸分杈,造型怪异奇特,仔细端详观察,可发现内含不同姿态的动物、人物等奇特造型。认定造型后,将多余的枝杈去除,稍加雕饰即可成型,故根雕被称为发现的艺术,它是大自然的造化,每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无法复制再造。根雕艺术追求的是似与不似之间的生动意境,贵在保留自然生成的奇特造型,忌过多的人工雕饰。20世纪90年代,周春林、巨潮下乡时,与红寺湖乡文化站长陈兴盛一起,在农牧民家积攒多年的柴火堆中各自捡到一批黄柏刺、梭梭、霸王根,回来后加工成各种动物、人物造型的根雕摆件,多次参加省、市工艺美术展览。后因顾忌造成荒漠、半荒漠草原生态破坏,遂不提倡发展这一艺术门类。近年来,根雕艺术在霍城一带再度兴起,县城内有几家私人根雕厂,主要用沙枣树、杨树根雕制家庭摆件,玉石底座等。
  玉雕 近年来,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玉石的钟爱,玉雕厂、奇石加工厂应运而生。山丹玉雕加工企业主要有文博工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2年8月),是一家集文物仿制、玉器加工、原料开采、木雕工艺、奇石、园林石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主要对博物馆珍藏文物进行系列仿真开发,并建有玉器工艺品展示厅。公司高薪聘请苏州、扬州、河南南阳等地玉雕大师,采用切割、雕琢、打磨等传统工艺,开发具有山丹地方特色的“五彩山丹”“四喜娃娃”“梅花唱和卷”等系列的玉石产品,成为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旅游纪念品。
  面塑 山丹面塑主要用于制作春节年俗敬神祭祀供品和丧葬吊唁供品,作品多为狮子、老虎等各种动物造型和带颜色的浅浮雕面塑花卉。昔时农村妇女中的面塑能手还用杏仁、花生等食材着色后堆贴成面制供品上的装饰花卉图案。
  泥塑 俗称“彩塑”,是山丹民间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多见于道观、庙宇泥塑神像。它以泥土为原料,由手工捏制,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造型为主。制作方法是在黏土里掺入少许棉花纤维,捣匀后捏制成各种人物的泥坯,经阴干,涂上底粉,再施彩绘。山丹大佛寺有世界最大的室内泥胎贴金坐佛和500罗汉泥塑彩绘群像。
  现代雕塑 20世纪90代后,随着新型材料玻璃钢等的应用,山丹文化馆成立雕塑工作室,城市雕塑应运而生。2006年,陶稷辉在青年步行街制作霍去病雕塑,2007年为李桥中学制作孔子像,2012年结合山丹烙画中的烙烫工艺,制作雕塑作品《岁月》,在北京国粹苑举办的“五行和声”当代雕塑展中获得好评。
  第三章 图书
  第一节 图书馆(室)
  培黎图书馆 即县图书馆,坐落于县文化街。建于1951年,是集群众文化、图书、文物为一体的县文化馆的一部分。20世纪80年代初,由路易·艾黎倡导(1982年12月2日对外友协会长王炳南在人民日报公布),省政府拨付专款修建,1984年9月落成开馆。86岁高龄的路易·艾黎由原卫生部顾问马海德陪同,专程前来参加剪彩庆典活动。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王震为该馆题词: “学习何克先生的国际主义献身精神,发扬培黎学校的优良传统。”时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周而复亲笔题写“山丹县培黎图书馆”馆名。1985年,图书馆与县文化馆分设。2004年被国家文化部评估定级为二级图书馆,2009年被评估定级为三级图书馆,占地面积358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馆内设有借书处、资料室、期刊报纸阅览室、儿童阅览室、采编室、电子阅览室、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县级支中心等7个对外服务窗口。馆藏艾黎捐赠图书2400册、古籍书1600册、地方文献250多册、工具资料书8000册、文学艺术类图书41 100多册、期刊资料单本51550多册(合订本8700册)、报纸合订本2500多册、儿童读物8100多册,有计算机70台。图书馆全年开馆,节假日正常借阅,每周开馆时间为56个小时,年外借书籍8.3万册以上。接待读者6.8万人次,图书信息化录入2万多册,电子阅览室接待读者8.6万人次。适时为机关、学校、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和村农家书屋提供图书分类编码、借阅登记、图书馆藏等技术辅导培训服务,在育才中学及多家中心小学等单位建起16个图书流通站。开设和提供上网阅览、影视播放、爱国主义主旋律影片播放及知识讲座、经典诵读、报告、辅导、培训等项目,开展集网上查询、资源下载、网上阅览、学习、娱乐、教育为一体的多媒体服务和综合性业务活动。与山丹一中、二中、城关小学、东街小学、南关小学等城区学校建立联系,每年举办一至两次不同主题、内容、形式的读书活动,培养广大青少年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单位部门图书室 至2013年,全县建起机关事业单位图书室16家,国税局、工商银行、粮食局、林业局、税务局、山丹一中、山丹二中、育才中学、城关小学、南关学校等单位图书室面积在80平方米、藏书量在2000册以上。
  农村图书室 全县8个乡镇均建有图书室,平均面积40平方米左右,藏书3500册以上。2006年、2007年文化部“送书下乡”工程启动,分别为每个乡镇文化站配送图书514册、469册。
  农家书屋在全县行政村统一建成农家书屋135家,书屋平均面积20平方米左右,藏书1500册。2005年,甘肃省新闻出版署率先发起农家书屋建设工程。2006年1月,建成清泉镇北滩村、位奇镇十里堡村、东乐乡小寨村3个“农家书屋”,图书总量3186册。2007年3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2008年12月,全县建成60个“农家书屋”,配送书架和图书阅览桌,图书总量84120册。2009年12月建成72个“农家书屋”,配送书架和图书阅览桌,图书总量89310册。芦堡村农家书屋被评为“全国四星级农家书屋”。
  社区图书室 依托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在县府街、文化街、北街、长城、南街、前窑6个社区建成图书室。图书室平均面积60平方米,藏书2000册,满足社区居民看书读报的需求。
  第二节 图书发行
  新华书店 成立于1956年,由甘肃省新华书店统一管理。1963年管理体制调整,改由省店和地方文化主管部门双重领导,业务以地方领导为主。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书店与文化馆、电影院合并。1978年后再由省新华书店统一管理。1983年下放到地区店统一管理。1984年起推行经营承包制。1988年起职工实行合同制,书店副经理和股、室负责人实行聘任制。1989年实行目标经营责任制,将之前只考核利润和销售指标改为全面考核主要经济指标,即“五包一挂”(包销售、利润、库存、图书周转天数、费用率,工资挂钩)。为适应市场经济,书店相继进行几次较大规模基本建设。1992年投资34万元修建800平方米营业综合楼。1995年投资54万元修建1000平方米一号综合楼。1998年,投资78万元修建二号综合楼,面积1000平方米。2002年,投资80万元将原有180平方米营业场地的门市部扩大为400平方米的图书超市。2013年组建甘肃飞天传媒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撤销市、县新华书店的法人资格,并将原公司经营业务全部进入飞天传媒股份公司。截至2013年,山丹书店占地面积3223平方米,拥有综合楼四栋,职工17人,图书销售额增至1000多万元,上缴利税20万余元。书店营业网店包括中心门市部和霍城、山丹马场两个延伸门店。一直以来,中小学课本发行任务皆由新华书店独家承担,发挥了中小学教材及教辅读物发行的主渠道作用。中心门市部进行4次较大规模的改造扩建,从建店之初的仅有图书500多种、年销售额不足万元,发展到2002年的图书品种增至8000多种,年销售40万元,成为山丹最大的购书中心。2000年,新华书店为县元旦环城赛、老教师运动会和南湖公园、县文史馆等建设捐资近2万元。2004年,为老军乡文化站、花寨子乡城南村、陈户乡盘山村等捐赠图书近5万元。2010年为育才中学捐款7200元。
  其他书店 民国时,县城仅有几家出售文具的小店兼售少量书籍。1952年,小商张连科在县城设文具店,代张掖新华书店经营课本。1978年后图书发行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华书店独家经营和单一的征订包销购销形式被打破,形成以新华书店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多种购销形式、多条流通渠道的发行新格局。至2013年,全县有个体私营图书销售和租借营业门店12家,从业人员26人,年营业收入218万元。规模较大的有文教书店(1996年12月开办)、文清书店(成立于1998年,面积20平方米,注册资本3万元)、学生书城(成立于2000年,面积350平方米,注册资本20万元)和博迪书店(成立于2012年,面积31平方米,注册资本3.8万元)。
  图书印刷 最早的印刷厂是山丹印刷厂,创建于1958年,位于南大街工商局对面,是一家国营企业,1997年11月改制为山丹县印刷公司,隶属县经贸局管理。2004年12月改制为民营企业。1991年5月,集体性质的山丹县文教印刷厂在山丹一中设立。2012年10月,地处龙首路的恒润印刷厂成立,填补了全县个体私营印刷厂的空白。2013年,全县有2家私营印刷企业。
  第四章 文物古迹
  1978年张掖地区统一对县境内文物进行普查,山丹县第一次公布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1987年开展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1989年公布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 15处。2007年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长城调查,历时4年。至2011年,共调查不可移动文物338处。至2013年,县域内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30处(古建筑7处,古墓葬23处,古遗址84处,其他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石窟寺及石刻等)。
  第一节 全国重点文物
  2006年,山丹汉明长城被国务院整体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丹县境内汉长城始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呈东西走向,全线以壕沟代替墙垣。县汉长城位于县境北部,呈东南—西北走向。全长94千米,实存93千米,墙体25段,实存32千米;壕堑42段,全长约63千米,实存约61千米。关堡14座,单体(烽火台、敌台)160座。明长城建于明嘉靖二十六至二十七年(1547—1548),隶属于明朝时的甘肃镇管辖,东接永昌县水泉子乡,西至龙首山脉的烟洞沟,呈东南—西北走向,全长271千米,实存约181千米,其中墙体68段,长约143千米,实存约111千米;壕堑61段,全长约128千米,实存约70千米。像这样不同历史时期修筑且迄今留存较为完整的长城在国内实属罕见,被国内外长城专家誉为“露天长城博物馆”,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外有识之士的广泛关注,在国内外长城学术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2006年山丹县被确定为长城保护试点县。2009年公布《山丹县长城保护管理办法》,是全省第一个由县级政府出台的长城保护管理办法。
  2008年以来,山丹县以项目建设带动长城保护工作,得到国家、省、市文物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2008年完成老军乡硖口古城过街楼(明长城的附属建筑)的加固维修。2011年实施境内明长城新河段抢险加固、防洪工程,次年完成新河段防护工程,2013年完成新河段及丰城堡下段防洪工程。
  县境内长城关堡较有名的有硖口城址,位于老军乡硖口村。平面呈长方形,坐南向北,古城由内城和罗城两部分组成,城墙由黄土夯筑,夯层厚0.18—0.22米。内城有南、北两门,均有瓮城。残存角墩2座,马面1处,原城门有“石峡口堡”石刻,过街楼1座。硖口古城过街楼位于内城正中,平面略呈正方形,顶为歇山式两面斜坡带戗脊。过街楼中间分为上下两层,外观为三层楼阁,四出重檐歇山顶。整体为土木结构,中间布双排通天立柱,形成天井空间,立柱固定在墩台内。
  第二节 省级文物
  四坝滩遗址 位于县城南5公里的四坝滩,川口沙河东岸的高台地上,东西长400米,南北宽500米,面积20万平方米。1947年春,山丹培校学生开荒种地发现夹砂红陶罐,路易·艾黎请考古学家裴文中、何乐夫来此考察。1953年安志敏来丹进行调查,遗址堆积层厚0.6—3米,出土文物有石斧、石刀和敲砸器等,陶器有单耳罐、双耳罐、杯、壶、器盖、小型器物等,多素面,也有少量刻画纹饰。1957年被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重新公布)。该遗址至今有4000年左右的历史,是山丹县境内较早的遗址之一。
  壕北滩遗址及墓群 位于山丹县城南4公里,焦化厂围墙东南侧。遗址在山丹河南岸高台之上。南北宽100米,东西长2000米,面积20万平方米,明代长城在遗址之间穿过,遗址中部有汉代墓群叠压,还有培校农场。遗址文化灰土层0.2—0.3米,地表遗存粗沙红陶残片和石器。1987年第二次文物普查,发现单耳红陶罐和彩陶片、素陶片。此文化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为研究山丹历史提供了实物佐证。1 993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山羊堡滩墓群 汉墓。墓群分布在由东向西的古山丹河南岸的山羊堡滩上,面积400万平方米。墓群分布广,封土堆分散零乱。出土文物有陶罐。地面散落大量子母砖块、灰陶片。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有单位在墓群西端开辟农场。90年代初,县上成立农田开发区,成立东乐乡山羊堡村民委员会。修建房屋村落较多,开垦面积较大,严重破坏了墓群整体分布结构。1993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马寨无量殿 位于位奇镇马寨村小学院内,始建于明代,据传清代曾维修,坐落于城堡北垣正中墩台上,为土木歇山顶。占地658平方米,建筑面积168平方米。无量殿一字正脊,四出垂檐、垂脊,飞檐兽吻,24根檐柱组成回廊。屋顶用望砖压顶。檐下四周有斗拱,耍头、昂、额枋。檐柱上有“牙阙”,廊柱间檐枋下雕刻有缠枝莲花和吉祥纹饰。室内梁架呈三角形状,彩绘“龙、云、朱雀”等。进深4米,间宽五间13.84米。201 1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艾黎与何克陵园 1945年7月,乔治·何克殉职后被葬于山丹培校校办工厂院内,称何克墓。1979年、1985年两度扩建修缮,称何克陵园。1987年12月,艾黎部分骨灰下葬于何克陵园,始名“艾黎与何克陵园”。陵园位于县城南门外山丹河北岸,仿西建筑。陵园平面呈梯形,坐东面西,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中轴线首置为照壁,外墙内墙均用大理石贴面,分别镶有楚图南题写的“艾黎与何克陵园”和邓小平题写的“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永垂不朽”13个镏金大字;向里有大理石贴面的艾黎、何克生平碑;再向里为艾黎墓与何克墓,墓后为纪念碑。1993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第三节 县级文物
  过会台遗址 位于大马营乡楼庄村,整体为黄土山丘,顶部为不规则平台,东西长250米,南北宽350米,占地面积8.75万平方米。东南高,西北低,平台四周皆为沟壑,根据整个地形看,早期四周水源充足,为焉支山水系。生态植被茂盛,是良好的生存地域。地表遗存较多夹砂红陶残片和打磨的石器残块。山丘四周断崖之中文化层叠压丰富,厚3—5米,距地表深9米,采集有磨制石器、彩陶片。根据出土物,确定同属四坝文化。
  大佛寺遗址 又名土佛寺,位于清泉镇清泉村西侧暸高山下。整体坐西向东,背靠暸高山,始建于北魏,明正统六年(1441年)复建,万历九年(1581年)重建。清同治年间毁于兵燹,光绪十三年(1887年)至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修。原建筑群占地7500平方米,堂殿近百间,大佛殿面阔五间七层均单檐,内置释迦牟尼泥塑坐像,1971年全被拆毁。1992年在原址复修主体建筑,建成高39米的七层檐歇山顶砖木结构大雄殿,琉璃瓦压顶,内塑通高35米的贴金释迦牟尼大佛。寺院分前院后院。
  山丹城址 西夏始建,明代扩建。古遗址坐落于河西走廊蜂腰部,南北宽1 170米,东西长1200米,面积140万平方米。早期有夯筑墙体围城,20世纪60年代起逐年破坏,现残存东南角黄土夯筑墙体。其他墙体及瓮城不存,只存北墙体上的无量阁。
  阴骘寺石窟 也称赐儿山石窟,位于位奇镇新开村西南阴骘寺赐儿山山崖之间。明清续建庙宇300余间。20世纪50年代人为拆毁。为砂岩构造,南北走向,山体上部呈陡峭断崖,下部为坡形状,石窟凿于断崖之间。面积1万平方米。石窟面向东,其中有四处较大的石窟,一孔石窟为早期送子观世音窟,其他窟内为现代彩绘佛教图案。近年来,当地佛教徒复修庙宇,维修石窟,增添木建结构的歇山顶山门、钟、鼓楼亭、歇山檐廊等。六角须弥砖塔位于阴骘寺赐儿山山腰之间的一块砂石岩体之上,砖塔整体为青砖建筑,通高6米,直径1.70米,分别有六角形须弥座两重2米,覆钵1.30米,覆钵之上有砖雕结构吻嘴、昂、转轮、塔顶等。
  东乐城址 明代建筑。地处东乐乡政府所在地,呈东西长方形,面积13万平方米。遗址现残存东北、东南角墩,南墙残存200米。瓮城残存西北侧角墩。
  丰城堡城址 明代建筑。位于老军乡政府西南侧。坐北向南,面积3.9万平方米。城门向南开,版筑墙体为残垣断壁,残存东北角和西南角墙体,其他墙体为鱼脊状。城门两侧有墩台,顶部剥落坍塌。遗址内有民用住宅房舍。古城址西南侧古道上有关门一座,残存两座墩台。
  山羊堡滩驿站 明代始筑,沿用至清代。位于东乐乡西屯村,面积2921平方米。障燧布局特殊,外围有障墙,西南角有小围院,内有烽火台。障西墙部分倒塌,障墙为黄沙土夯筑而成。障内有散落的残汉砖,围院和烽火台保存相对完整。驿站主要是古道燃放烟火、传递军情、滞留商贾往来休息之所。
  老爷庙遗址 明代始建,沿用至今。位于陈户乡东门村。仅存山门建筑,系新河堡附属古建筑,面积72平方米。此建筑为重檐硬山顶,有廊柱、大小斗拱、两层望板,室内有金柱两根,顶部有主梁和驮梁、驮峰、檩条构成,四周有檩条、平坊与围柱等连接,早期墙体由土坯砌筑。近年由当地群众维修,门窗、墙体更换,室内雕塑彩绘泥胎关羽、周仓、关平肖像。
  彭家山湾门洞遗址 明代开凿,沿用至民国。位于陈户乡山湾村东南侧陈户至花寨公路旁,李桥水库大坝东北头。早期由于被山体阻挡,无法通行,由明代武都督彭智主持在山体凿通一座石门洞,由陈户通向花寨,然后通向大马营军马场。石城门洞由北向南,洞门上部立面呈三角形拱券,下部两壁面稍陡直。现已废弃。
  王允中家族墓地 明墓。位于清泉镇北湾村。由于修建水库和开荒种地,保留在表层的封土堆不规则,比较零乱。此墓为明代平羌将军王允中(山丹人字继尧,号道安,因军功补袭父职为游击)家族墓。王允中经历明朝隆庆、万历、天启三代,率军抗击鞑靼、瓦剌等,病故御葬,诏赐武进士、兵部尚书等衔。20世纪50年代修建祁家店水库,主墓被省博物馆发掘,墓地的“神道”石雕翁仲、石羊、石马被迁于南湖公园,周边其他古墓尚存,分布面积东西长400米,南北宽200米。
  无量阁 县城内仅存的一座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矗立在正北城墙之上。始建于明代,为三层箭楼。1954年地震,复修为一层。无量阁进深一间9米,面阔三间15米,占地面积135平方米。周围有廊柱18根,金柱12根,各廊柱上有斗拱,柱上有牙阙。屋顶铺砌青板瓦和筒瓦并滴水。无量阁周围都设窗。1997年、2007年两次维修,顶部全部更换琉璃瓦,但整体木结构没有更换。
  芦堡过街楼 位于位奇镇芦堡村,为四出歇山顶建筑,修建在城堡墙体墩台之上。始筑于明代,沿用于清代。墩台由青砖包筑,墩台南北底宽17.5米,东西底宽17.5米,高4米。门阙南北向开,门宽3.2米,深12.6米,高3.3米,呈拱形。占地面积150平方米。墩台之上修建四出歇山顶三间楼阁。顶部由板瓦和筒瓦压顶。楼阁四周有檐柱18根,内柱10个,有牙阙,大小斗拱40个,望板两层。室内顶部为草伏,大梁3道,驼峰为工字形。整体木建楼阁包括廊柱面宽13米,进深9米。
  圣经楼 位于位奇镇高寨村小学内。始建于明代,据传清道光时重建。由黄土墩台和木楼两部分组成,黄土墩台东西长22米,南北长21.5米,高6米。木楼高6米,东西长14.6米,南北深7.6米,面积576平方米,歇山重檐,两层立柱和一层内柱直通顶部,中为空井,顶部一条正嵴,四条垂嵴,四条肷嵴,西侧山花组成,形成两坡和四坡的混合形式,外檐出挑,四周有廊柱18个。
  仙堤楼 原为南街私宅楼阁,后迁至南湖公园。建于清代,保留清代建筑风格。整体为两层木结构建筑,楼阁坐南向北,硬山顶,通高7米,东西长10.68米,南北7.2米,廊宽1.9米。占地面积70平方米,共有两层,上下两层都有望板,斗拱各16个,廊柱牙阙完整,并雕刻缠枝莲花与吉祥纹饰。
  叶庄牛王宫庙 位于东乐乡城西村叶家庄,为晚清建筑。坐南向北,硬山顶,望砖压顶。面宽三间7.6米,进深5.1米,廊深2.3米,通高7米。面积56.24平方米。金柱8个,南墙内4个,室内4个金柱有牙阙,金柱与牙阙内壁上有壁画,两面山墙有壁画。廊柱4个,彩绘斗拱9个,两侧山墙墙柱为砖雕柱,图案为莲花、天马、寿鹿、朱雀、吉祥如意、宝瓶莲花。
  硖口摩崖石刻 位于老军乡硖口村。青褐色石质,石刻宽1.5米,通高1.4米,面积2.1平方米。石刻以阴线镌刻出“锁控金川”四个大字,笔画轮廓线清晰分明,中间略凸鼓,繁体楷书,从右至左上下竖读。
  硖口羊路沟岩画 位于老军乡硖口村南侧,由春秋战国时代的牧羊人勾勒雕刻。岩画雕刻主要在三座山体的石崖壁上,距地面150米,分布面积1000平方米。石质为灰褐色,其图案内容有骆驼、牛、羊、狼吃羊、人牵羊、飞禽等20多幅画。此画由打砸器捶击为点状线条,图案造型简练夸张,内容丰富。
  靳家大院 民国建筑。位于清泉镇南关村。周边均为民居。南北宽10.5米,东西长9.3米。由前院、过厅、后院、堂屋组成,坐西向东。前、后院结构相同。中部是过厅,过厅结构完好,前后门厅均有穿廊,牙阙雕刻精致,斗拱错落有致。穿廊内有廊柱、斗拱、牙阙,模印阳文对联两幅。堂屋内有金柱,金柱之间镶嵌木质屏风,屏风后是土台供桌。前后院四个侧门楣上有泥塑的倒吊金瓜和模印八仙的象征物,阳文模印词。现存“型仁”“晋和”两方,图案分别为芭蕉扇、葫芦和寿桃。
  吴家街门 位于县城内清泉镇西街村。街门通高5米,面宽5米,深5米,占地面积25平方米。木质结构,硬山顶,望板4层镂刻缠枝莲花,组成斗拱4组,斗拱高0.7米,斗拱下平坊两层,也雕刻吉祥纹饰,门前廊柱镶嵌牙阙。门内上额镶嵌牌匾,雕刻“和气致祥”四个大字,时间为“民国六年岁次丁巳”,题款为“吉人甫题”。始建于民国六年(1917年),拆于1989年,只保留街门,使用人吴述军。吴家街门是典型的木结构工艺建筑。
  兰池文物园 位于南湖公园西南角,西侧是围墙,周边是南湖公园设施设备及景观,民居、农田坐东向西,门向北开。东西长60米,南北长50米,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园内有石雕15尊,分别是翁仲4尊、石骆驼1尊、石羊2尊、石虎2尊、石马1尊、龟碑座1座、发塔碑1座,分别由碑额、碑身、碑座组成,均为砂石岩,大部分来自于明代王允仲家族墓地神道。石雕收集于20世纪80年代。
  南湖公园左公柳 清代种植。位于南湖公园内,周边是南湖公园设施设备及景观。占地面积40平方米。老柳树整体通高10米,树主杆直径2米,树冠直径20米,分主枝5个,枯死2枝。周边为艾黎广场与游泳池。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
  境内以民间故事、民间谚语、民间歌谣为主的民间文学,以民歌、民间小调、太平车音乐为主的民间音乐,以山丹烙画、剪纸、刺绣、麦秆画为主的民间工艺美术以及地域特色鲜明的秧歌、社火、民间传统习俗、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存丰厚。
  2005年,启动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组成由县上领导、文化工作者、专业技术人员、高级教师、民间艺人、农村文化实用人才等17人为成员的评审委员会,对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评审。文化馆于2006年、2009年集中力量对全县8个乡镇的非物质文化现状进行摸底调查、发掘整理,共搜集整理民间故事200多篇、民歌300多首、拍摄照片资料400多张、录制录音磁带40多盘。收集山丹宝卷20多卷,有代表性民间剪纸、刺绣200多幅,农耕文化实物500多件。编辑出版关于非遗方面的书籍20多部。经过挖掘排查,筛选出9类7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公布为全县第一、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人选市级非遗保护项目21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3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分别为山丹舞龙、山丹宝卷(作为河西宝卷的组成部分被打包纳人)、山丹民间剪纸(作为河西民间剪纸的组成部分被整体打包纳人)。确定市级非遗保护项目传承人26人,省级4人(民间剪纸传承人周玉梅、刘瑰华,宝卷传承人陈多祝,耍龙传承人翟新荣)。
  第五章 广播电影电视
  第一节 广播
  收音机 广播 1952年成立山丹县广播收音站。1956年5月,山丹县广播站成立并开始播音。1958年,山丹、民乐两县合并为山丹县,建起广播放大站。1963年,各公社、大队和部分生产队安装小喇叭。1964年,广播、邮电两网合一,一线多用。1971年,全县均为压电或舌簧喇叭,入户率31.8%。1977年5月,山丹县广播管理局成立。1981年5月改称为山丹县广播事业管理局。1983年12月,改称为山丹县广播电视局。
  1989年,暸高山上建立起调频广播发射台,村、通播率达82%、70%。1998年,暸高山重新建起45米高的发射塔,安装300瓦的调频广播发射机,县域内广播信号全覆盖,广播综合人口无线覆盖率达92%。1990—2000年,乡镇广播站行政上由乡镇政府管理,业务上归广播电视局管理。2007年,全省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开工,在暸高山架设一台300瓦调频广播发射机。
  “村村响”广播工程 2013年投资151.9万元,实施气象预警、防灾减灾“村村响”广播工程。全县城乡安装了460套数控智能自动化音柱和高音喇叭,村通播率、无线覆盖率均达100%,能及时发布气象信息,丰富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
  第二节 电影
  1958年12月建成山丹县最早的红星电影院,地处胜利街东口,土木结构,内置木质连椅,使用长江35型提包机放映。1964年改建为砖木结构,设定800个固定座位。1965年成立两个农村电影队,在全县农村人民公社巡回放映。20世纪六七十年代撤销电影队。
  1972年成立山丹县电影发行放映管理站,下辖14个电影队,有电影放映员40余名。同年在县城首次放映宽银幕影片。1978年,全县10个人民公社相继成立电影放映队,农村放映点扩大到164个,年均放映场次达4100多场。1979年城乡210个放映单位完成放映场次2070场,观众达466万多人次。1981年,霍城乡建成影剧院。1982年、1985年,东乐乡、芦堡村建成固定座椅影院,芦堡村购置16毫米氙灯放映机,免费为群众放映电影。
  1983年,电影发行放映管理站改称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新成立6个农村电影队和16个个体联办电影队。农村放映单位达32个,放映人员增加到60人,年放映电影3000多场次。后电视录像逐渐增多,放映场次逐年下降。1986年更新放映设备,安装5505型3000瓦氙灯自动放映座机和金属银幕。1987年被甘肃省文化厅评为“文明电影院”。1988年,公司下属31个放映单位,工作人员60多人,其中城市影院一座,乡办电影队10个,村办队4个,个体办队8个,驻丹场矿电影队7个,年放映场次1400场以上,总收入17万余元,其中县电影院放映场次达1025场,收入12.5万元。
  为扩大城市影院市场,1990年9月在北环路设建北环影院1座,占地150平方米,内设固定座椅320多个。在全国优秀宣传橱窗评比中,放映公司选送的作品获三等奖。1991年,北环影院被甘肃省电影院等级评审委员会认定为“乙级电影院”,被张掖地区行署文化处评为“优秀电影院”。1992年,在建党70周年献礼影片展播放映活动中被省电影公司评为优秀放映单位。
  随着电影市场日趋下滑,1991—1999年,全县只维持城市电影院的正常运行,保留两个县办电影队。北环影院于1993年停映。同时停映的有各乡办队、村办队、个体和场矿放映队。1995年逐步恢复城区各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影片的观看,到2005年时,随着各学校多媒体和阶梯教室的建成,该项活动终止。
  2008年6月,为配合政府旧城改造,电影公司土地及房产由政府公开拍卖,由买房代建电影院主体工程。因拆迁等原因,新建未能按时动工。同年,全县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在位奇镇芦堡村启动。6个农村数字电影放映队每年为全县116个行政村、农牧场(包括山丹农场和山丹军马场)、厂矿企业放映电影1390多场次。2010年东乐乡电影院因修建拆毁,放映设备无存。
  2012年,建成清泉、位奇、东乐、陈户4个乡镇固定电影放映点。省广电局为每个固定放映点配备双层遮光窗帘数个、6米×8米的荧幕一个、加固观影座椅100把、3匹立式空调两台。2013年位奇镇成功申报固定电影放映点1个,由省财政厅拨付资金40万元修建。同年8月,投资270多万元建成的全县首家民营数字影院山丹鑫海源电影城投入运营,半年实现票房100多万。影城内设大、小两个放映厅,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总座位数208个,外设200平方米的电影主题休闲区供观众休息。霍城镇电影院因修建住宅楼拆毁,放映设备无存。
  第三节 电视
  电视差转 1981年在暸高山建起全区第一座功率为10瓦的电视差转台,1982年更换为50瓦。全县除偏远山区外,室外天线可接收电视节目。山丹煤矿于同年建起全区第一座功率为10瓦的电视差转台。1983年开始,山丹军马场总场及下属的四个分场、西北212地质大队、东水泉煤矿等驻丹厂(场)矿相继建起小功率电视差转台,至1984年建起7座差转台,总功率89瓦,覆盖人口7.5万人。1986年,在暸高山增加1台差转机转播甘肃电视台节目,广播局院内架设65米的发射塔和2台电视差转机,转播中央一套、二套节目。2007年,全省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项目建设一期工程开工,投入2台300瓦电视发射机,转播中央一套和七套电视节目。2013年,暸高山微波台发射广播节目3套,电视节目2套。承担向省台输送节目的回传任务,是省广播电视微波传输的重要“驿站”。
  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与有线电视 1986年12月,山丹焦化厂建成全区第一家有线电视,此后,山丹军马场及下属的四个分场、公路段相继建成卫星地面接收站。1987年3月,县广播电视局建起6米卫星地面接收站和734平方米的电视综合楼,安装50瓦电视差转机。至1988年全县有电视机9276台,其中彩电1721台。1994年拉开建设有线电视的序幕,传送6套节目。1996年,各乡相继建成地面卫星接收站,采用隔频设备传送6套电视节目。1999年,投资250万元在暸高山微波台建立起MMDS微波发射设备传送12套节目。受个体商户贩卖和群众自行购买微波接收天线影响,有线电视市场管理混乱,投入的设备资金无法偿还,职工工资不能发全,2001年便陆续停止使用。由于部分村、社和系统外单位自行建起卫星地面接收站,加上微波发射系统失败和欠债,设备和节目参差不齐,行业管理各自为政。由此,实行乡镇广播电视站垂直管理。到2002年建成山马公路沿线的主光缆网络,节目套数增加到40套。2002—2007年实施光纤网络建设二、三、四、五期工程,全县93%的村、95%的社通上光纤网,68%的用户实现了城乡同网、同台、同收视质量的目标,入网用户30500户,2009年达32000户。新建李桥乡广播电视站,改造维修暸高山微波台,基层生活工作条件得到改善。2010年,启动农村数字电视整转工程,全县数字电视用户16617户。到2011年,除老军乡没有整转为数字信号外,其他乡镇全部整转成数字电视,实现了有线电视从制作、编辑、播出、传输到接收的全数字化。整转数字电视8000户,群众收听收看到10套广播节目和130套电视节目。
  2012年,全县有线电视在册用户3.2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8万户,有线无线混合覆盖率94%。再次实施“户户通”工程,为羊虎沟、东山、上西山、红寺湖村等10个偏远山区自然村和山丹马场38个农牧队,以及青阳口、大黄山林场、龙首山护林站、矿山企业安装3000套省上授权的卫星地面接收设备,全县山区结束了“盲区”。同年5月,甘肃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山丹分公司挂牌成立,有线电视行业步入企业性质产业化经营。
  电视采编设备 从1997年开始,进行过6次大的设备购置。主要有松下VW-EC310E线性编辑系统;RT2000非线性编辑系统;Premiere非线性编辑系统、硬盘播出、购置音频工作站系统;中映100标清非线性编辑系统;音频播出系统。2013年购置Neo3型EDVIS粗编、大洋V-EDIT高清非编,提高了山丹广播电视节目质量和制作水平。
  电视节目 2006年开始自办山丹新闻节目,至2010年开设《山丹新闻》《百姓视点》《魅力山丹》《成长起跑线》和《社会与法》5个栏目。拍摄制作《丝路名刹山丹大佛寺》《美丽的南湖公园》《梁积林和他的诗歌创作》《情系山村的好支书》等艺术专题片8部、《硖口情怀》《硖口雄风》原创歌曲2首。组织策划《山丹人在外地》大型系列采访活动,推出《山丹人在西藏》《山丹人在北京》节目,反响很好。《魅力山丹》获全市名牌栏目。《山丹“的哥”拉萨闯富路》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举办的全国DV影像节目评选“金牌节目”。《年到中河》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举办的全国DV影像节目评选“铜牌节目”。《巧招雄鹰灭鼠害》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播出,实现了自制节目上中央媒体的重大突破。配合中央电视台拍摄的5集纪录片《路易·艾黎》在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播出,引起广泛关注。大型专题片《大地的渴望》在“2010首届中国农业电视节目论坛暨评估年会”上获得专题类三等奖,是山丹首次获得的国家级奖项。
  2010年10月山丹电视台全面改版,《山丹新闻》由隔日新闻改为每日新闻。开始拍摄制作公益广告、MTV和电视散文等作品,增加游动字幕等形式的广告。2011年,《山丹新闻》中制作的《能人效应在山丹》(5集)连续报道,在全国县级广播电视节目创优评析中获二等奖(一等奖空缺)。由河西走廊19家县区电视台(包括内蒙古邻近旗台)共同发起成立旅游宣传联盟年会在山丹召开。2012年,拍摄山丹民俗、山丹风光、能人效应等系列专题纪录片,播出《魅力山丹》20期、《百姓视点》10期、《经济与生活》9期、《山丹剧场》4部、《焉支论坛》9期、《走基层在现场》等其他栏目16期。拍摄文艺专题片《花儿赞山丹》及《焉支情》《酒是故乡醇》等乡土特色浓郁的电视剧节目。
  2013年文化体制改革后,县广播电视台失去收视费这一支柱收入,面对局、台、网分离后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奇缺、硬件设施老化、部分人员工资无着落、历史欠账多、经费不足等困难,走进一线“接地气”“抓活鱼”,增强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感染力。“上敦煌”系列专题纪录片获中国农业广播电视协会第四届农业节目评析三等奖,是自制广播电视作品第三次获得国家级的最高奖项;《山丹“小土豆”上“大保险”》等6件广播电视作品在由省广电局举办的第二届县级台广播电视优秀节目评选活动中获二、三等奖;12件广播电视作品获全市二、三等奖。在精办《山丹新闻》的基础上,改版《魅力山丹》栏目,推出深度新闻评论类栏目《新闻聚焦》、生活服务类栏目《百姓生活》和文化创意类栏目《我拍我秀》,在四大主栏目里分设多个固定子栏目。举办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地方特色、草根味浓、精彩纷呈的首届农民电视春节晚会,播出后得到好评,开启了全市县级举办电视春节联欢晚会的历史。
  第六章 文学
  经过多年发展,文学创作爱好者逐步形成独有的山丹诗歌群、小说群和散文群,不断有文学爱好者在国家、省级和市级报刊发表大量有影响的作品。20世纪90年代以后,部分作者出版个人小说、诗歌、散文专集并获奖。
  第一节 文学活动
  焉支山笔会 由县文联、作协于1993年发起创办,至2012年已成功举办九届,邀请全国各地名家、报刊编辑及各地作者600余人参加,在《诗刊》《人民文学》《星星诗刊》《飞天》《时代文学》《延河》《甘肃日报》《都市生活》《甘肃每日网》等报刊作相关报道,并在多家刊物刊登笔会作品专辑。
  《焉支山》杂志 县文联1992年创办《焉支山风情》,后改为《焉支山》。至2013年出刊46期,发表作品1300多件500多万字,作者遍及全国,有多件作品被国家、省、市级刊物选载,成为河西走廊时间最早、影响较大的县级纯文学刊物。2006—2009年被市文联评为“全市文联系统优秀刊物”。
  征文
  第一届焉支山文艺奖 2010年4月,县委、县政府设立“焉支山文艺奖”,三年一届,设文学、书法、美术、摄影、音乐舞蹈等五个奖项。2010年举行第一届,共奖励38件文艺作品。
  第二届焉支山文艺奖 2013年7月,举行山丹县第二届“焉支山文艺奖”,设立文学(小说、诗歌、散文)、书法、美术、摄影、音乐曲艺、广播影视等8个类别,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8个门类557篇(幅)作品,最终评选出获奖作品8个门类50篇(幅),并在网络、报刊上公示,由县委、县政府颁发获奖证书。
  学校文学杂志 2012年10月,山丹育才中学校创刊《育才》,至2013年内部发行出版5期,发表师生作品近300篇(首)。梁积功任主编,毛立国、陈华年任执行主编。
  第二节 文学创作
  诗歌 山丹诗歌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前,诗歌作品较少。
  在格律诗词的创作上,较有创作成绩的有王祝寿、周立勤、王洪德等。他们的格律诗以描写新社会,讴歌新时代为主题,有不少诗作见诸报刊,且对格律诗有创新发展。王祝寿退休二十年,坚持不辍写格律诗,积有500多首,出版《山花诗词集》。他的诗词以改革开放为内容,语言朴实,内容丰富,有不少佳作见于《张掖诗词》《甘肃诗词》。周立勤写有各类诗、词205首。赵红梅以写词为主,受李清照词风影响,手法含蓄曲折,风格婉约绮丽。王洪德为甘肃诗词学会理事,公务之余有大量诗作问世,对格律诗词有较深的造诣。其诗歌颂新时代,反映新生活,韵律严谨,平仄合律,意存高远,富有哲理,有不少上乘之作。何茂活、杨富春、陈多勤等人亦精于写格律诗。周方国、高晓玲等人是青年作者中的佼佼者,常有格律诗新作问世。
  20世纪90年代,山丹马场赵明荣在甘肃省权威刊物《飞天》上发表诗歌。20世纪90年代后期,梁积林的西域边塞诗歌渐趋成熟,开始在省级、国家级刊物发表。进入21世纪,由梁积林、苏黎、文立冰等组织发起的民间诗歌刊物《芨芨草》以打印、手工装帧的形式出现,是山丹诗歌的雏形,后因多种原因出版六期后夭折。2001年后,梁积林诗歌频频亮相于国家级诗歌刊物。2012年第九届焉支山笔会期间,甘肃省文学院院长高凯将以梁积林为首的山丹作者的诗歌命名为“山丹诗群”,山丹诗歌开始快速发展。
  山丹诗群的作者徐金生、毛立国、阳君、周芳、王兴荣、雷华、梁晔等人的作品开始突破地方刊物向省级、国家级刊物进军,多件作品在《诗刊》《星星诗刊》《飞天》《诗潮》《绿风》《时代文学》《文学高地》《延河》《大地文学》等刊物发表,成为山丹诗歌的中坚力量,带动新生诗歌爱好者向更深更远的诗歌领域发展。龙巧玲2007年开始在《星星诗刊》《诗选刊》等刊物发表诗歌,诗歌《暮晚双桥村》获第二届金张掖文艺奖。2008年,苏黎出席24届青春诗会,完成了从散文到诗歌的转身,出版有《苏黎诗集》《月光谣》等。文立冰著有诗集《染脂》。雷华著有《与心灵共舞》《行走的风车》等。
  梁积林是山丹诗歌的领军人物。1995年出版第一本诗集《老月亮的歌》,渗透出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2002年出版《河西大地》,著名诗人、诗刊社编审雷霆称梁积林的诗歌不需要更多的笔墨,只是把场景摆出来,情绪就出来了。他的诗善用比喻尤其是自己发现的比喻,并且把两个意象叠加在一起完成融合。梁积林2005年参加21届青春诗会。2010年出版《西北偏北》,以诗画意,诗画同源,用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图画,构图鲜活,线条简洁,留白出人意料,色彩浓淡相宜。2012出版《部落》,表现大气恢宏的西部,将其放置在一个更加开阔的背景中塑造,对时间、空间有更加富有魄力的想象。由省委宣传部编辑出版的《文学陇军八骏金品典藏·诗歌卷·梁积林的诗》,精选了梁积林多年创作的经典作品。2012年,梁积林被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文学院评选为首届“甘肃诗歌八骏”,并获得“甘肃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小说 20世纪80年代,梁琛世的短篇小说《文俊杰卖粮》《妯娌》、中篇小说《黎明》《落叶归根》、报告文学《没有翅膀的鹰》等在省级、国家级刊物发表,获飞天、铜奔马文学创作优秀奖、二等奖。王积德的《蛙宝儿》等多部儿童文学作品集出版,成绩不俗。肖滋云致力于“日记体”小说的创作,出版35部日记体小说,计1500多万字。同时有短篇小说《丈量》(《甘肃文艺》)、《只差一分》(《贵州少年作家》)发表。林茂森从政之余坚持文学创作,出版小说集《人生路》、散文集《生命河》《森林小说散文集》、电视文学剧本《天意》等。周多星的中篇小说《小乡秘书》获《小说选刊》笔会征文二等奖,还在《飞天》《海外文摘》等杂志发表短篇小说《寻刀》及《城市的老鼠》《乡村记事》《红头巾绿头巾》等作品。从2011年开始,梁积林又向小说领域开掘,在《飞天》《时代文学》《延河》《文学界》《短篇小说》发表《你当我见了谁》《太阳落山》《井》《野牛沟手迹》《山梁那边》等短篇小说和《我是谁》《多响》《找牛》等中篇小说。《月亮像个绳圈吗戒指》被《中国小说家大辞典》收录选载。
  陈天佑发表中短篇小说60余万字,获甘肃省第二、四、五届黄河文学奖,《飞天》十年文学奖,金张掖文艺奖,第一、二届张掖文化旅游全民宣传行动二等奖,其短篇小说《年事》被《小说选刊》选载,中篇小说《炊事员张富三的发迹史》被《中篇小说选刊》选载,为张掖作者首次入选全国重要选刊,另有作品入选《新时期甘肃文学作品选》《河西文学整理与研究》《飞天60年典藏》等选本。龙巧玲出版短篇小说集《谁摘走了你的第二颗纽扣》,获甘肃省第四届黄河文学奖三等奖、第三届金张掖文艺奖,从2009年开始,相继发表《狂雪》《霜降》《姐妹》《钓鱼》《大伯的秘密》《开黑车的女人》《喇嘛缸泉》《小巷二胡声》等小说。退休干部韩登文出版有《刀王》等长篇小说3部。
  散文 袁学儒著有散文作品集《文缘》《我的休闲生活》。郭勇的作品在《散文选刊》《飞天》等刊物发表并获奖,出版作品集《昨天》《山丹民歌谚语选》等。孟澄海在《飞天》《甘肃日报》《散文》《中华散文》《读者》《山花》《山东文学》《福建文学》《西部》《西南军事文学》《青海湖》等文学报刊发表近60万字的散文作品,获第二十一届孙犁散文奖三等奖、第二届西部散文奖、甘肃第五届黄河文学奖三等奖、首届延安文学奖一等奖、首届全国旅游文化一等奖等。1999年1 1月,何茂活的散文《书目趣琐忆》被人民日报大地副刊采用。刘文兴2001年出版散文集《焉支情怀》,2010年出版纪实文集《路易·艾黎和山丹》,2006年出版随笔《闲来读史话用人》。该文集通过历史典故,结合现实冷静思考,阐发自己的观点,众多小文章立意新颖,文笔朴实,语言简练,读来令人轻松自如又有所收益。从1992年开始,杨争山在《甘肃日报》发表《呼唤尊重和理解老人》《转变“官”念是当务之急》《一切为了发展》《老许的风采》《论“政绩靠炒”》《远见之举》等杂文、散文。杨桂平在《中华少年》等刊物发表散文作品多篇,出版有散文集《焉支行》。其散文《焉支行》《父亲的田地》《花花》分别获得上海少年文艺全国文学征文一等奖、全国“新视野”杯文学征文散文优秀奖、散文学会年会散文奖二等奖。散文《心中的焉支山》获得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全国生态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焉支行》获山丹县第二届“焉支山文艺奖”三等奖、第四届金张掖文艺奖。周多星的散文《胡马胡马,远放焉支山下》在《散文选刊》发表并获全国散文年会二等奖,主编的“山丹民俗”系列丛书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苏黎出版散文集《一滴滋润》。龙巧玲出版散文集《春天有双冰翅膀》,获甘肃省第四届黄河文学奖。陈天佑的多篇散文、杂文见于《中华辞赋》《甘肃日报》等报刊。吴莉发表有多篇散文。多位退休老干部写有回忆录,其中有梁廷文的《耕耘岁月》、汪兴圣的《感怀往事》、王祝寿的《心迹》《足履印痕》。此外,段猷远等人也有散文作品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第三节 民间文学
  特征 山丹民间文学除了具有民间文学的共性外,还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
  一是“移民性”。山丹民间文学很大程度上是从外地传人的。从四坝文化中得知,山丹大地上最早有距今大约四千年历史的人类活动。古代,山丹境内活动过的少数民族有月氏、匈奴、羌、吐蕃、回鹘、党项等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大都为游牧民族,由于战争频繁,很少有自己的文字。只有匈奴失去焉支山后的一声叹息“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算是他们唯一的文学创作,也成为山丹最早的民间文学。汉武帝时期,霍去病率兵过焉支山,匈奴败逃,地空无人,为屯田实边,设置田官吏卒,迁徙贫民、罪人及其家属、内郡吏民、兵卒等到边地进行垦殖。自汉以后,历代王朝都有徙民迁入。徙民来地无可考查。但民间流传,山丹祖先是山西大槐树下来的。明时,因河西地区地广人稀,为充实边防,需从各地大量移民,移民集中到山西洪洞县后,据说那里有棵大槐树,背井离乡的移民就称山西大槐树为自己的故乡。又据传,当地百姓不愿离开故土,政府就罗织罪名,偷拔人家一棵白菜,也要充军河西,称为“白菜军”。随着移民的大量迁入,各地的民间文学随之传入。
  以山丹民歌为例,绝大部分民歌都能在外地民歌中找到它的翻版。从1954年出版的《陕甘宁老根据地民歌选》和1991年出版的《中国民歌精选》中,可以看到山丹民歌的来源。流行于山西的《绣荷包》、陕西的《种洋烟》《小寡妇上坟》《闹五更》《拉骆驼》《马五哥》《织手巾》、宁夏的《送情郎》《下四川》《十对花》等,还有许多青海、宁夏花儿,都可以在山丹民歌中找到其痕迹。不过在内容、曲调等方面已经有了很大差异。完全同名同文同调的民歌,如《三十里铺》《绣金匾》《兰花花》等,都是1949年后传入的。这些民间文学为山丹乃至河西的移民史研究提供了生动有力的例证。
  二是“变异性”。如上所述,山丹民间文学大多由外地传入。开始的时候,可能与原居地没有什么区别,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习俗的变化,移民与移民间相互交流、气候、农时、生产生活条件的不同,这些民间文学在人们的口头传播过程中逐渐加上本土的因素,而与原貌发生变异,有的甚至完全改变,成了新的东西,具有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如陕西民歌《小姑不贤》,山丹民歌则反其意改为《小姑贤》,讲述媳妇在婆家受尽虐待,有个贤惠的小姑,处处为嫂嫂分忧解愁的故事。《小姑贤》的语言,完全是山丹方言和山丹称呼。还如《拉骆驼》《浪光棍》中所反映的生活习俗,几乎全是山丹本土化的。如,“九月里的光棍九重阳,秋风刮得树叶黄。光棍汉衣单遮不住寒,赤脚板穿的双烂撒鞋。十一月的光棍冬至节,亲朋劝说办上个。世上寡妇难捉摸,谁知道合辙不合辙”。如“烂撒鞋”“合辙”就是山丹方言。山丹许多谚语,也是在外来谚语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更具山丹特色。如谚语“身在曹营心在汉”,山丹则是“吃的王莽的饭,操的汉刘的心”。又如“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山丹是“骡子不死,毛病子不改”或为“生就的骨头长就的肉”,更通俗易懂;还如“过河拆桥”,山丹说成是“卸磨杀驴”。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山丹历史、民俗、语言等方面与外地的联系与区别,传承与变异。对研究地方史和民俗方言,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三是“本土性”。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先民们除了传承外来文学,很大程度上还进行完全本地化的民间文学创作。如民间故事里的有关山丹地域的传说、传奇等。《焉支山的传说》《百花池的传说》《龙首山的传说》《破肚子娘娘的传说》《狄青坟的传说》《石燕高飞的传说》《弱水的传说》《大佛寺的传说》等,这些传说无不表现了山丹境内的自然、山水和人文历史,都很优美动人。还有许多山丹谚语,也十分生动形象。如宁可悔着干,不可干了悔;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借债要忍,还债要狠;白天游四方,夜里点灯补裤裆;人情不是债,提上锅儿卖;不走的路儿走三遍,不用的人儿用三遍,等等,完全是土生土长的东西。好多农谚如镰刀响,山药萝卜长;谷雨前后,种瓜种豆;早上惊了蛰,后上拿犁别等,都是先民们根据山丹气候总结的。这些谚语不仅有教育和警示作用,也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
  价值 山丹历史久远,民间文学积淀深厚。从大量的故事、传说、歌谣、笑话中,可以看到山丹先民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劳动、生活、斗争、婚姻等方面的情景,为研究山丹历史提供真实的历史资料。如民歌《骂媒人》:
  三月菜籽满地黄,爹娘嫁我没商量。十八的姐儿七岁的郎,七岁十八配成了双。
  头一夜尿湿红绫被,二一夜尿湿花衣裳。第三夜打个颠倒睡,又给我尿了一脖项。
  尿得我满肚子都是气,顺手打给了两巴掌。打得小郎着了忙,又叫姐来又叫娘。
  我不是你姐来也不是你娘,七岁十八怎配双?东沟里割草喂牛羊,西沟里担水泪汪汪。
  桑木扁担长又长,甩开了扁担骂一场。不怪我爹来不怪我娘,黑心的媒婆舌头长。
  甜言蜜语她坏天良,嘴像狐狸心像狼。她说女婿是好人才,脸上麻子像花开。
  她说女婿是好模样,满头秃子老尿床。她说女婿身材高,才到我的半拦腰。
  吃了我的媒饭害口疮,喝了我的媒茶害嗓癀。戴了我的媒帽害秃疮,穿了我的媒鞋害蹄癀。
  一棵棵树儿挖断了根,媒婆子拆散了我心上人。哪一日老天睁了眼,我把媒婆子油锅里煎。
  这首民歌,是对封建包办婚姻制度的控诉和诅咒,形象地描画了畸形野蛮的婚姻现象和“媒婆子”的可恶。再如《打墙歌》:、
  太阳出来满山红,打墙的墙工上了工。掌柜的监工墙下站,墙板不停地往上翻。
  油面卷子犁刀面,打下的庄墙实好看。青稞面敦敦冷清茶,打下的庄子是一堆化。
  一堆化来一堆化,风雨一来就倒塌。
  表现劳动人民对生活待遇的态度。吃得好,就干得好;吃得差,就不好好干,也是一种斗争策略。同时反映了旧时代一种劳动场面和财主打庄子居住的历史现象。这些劳动号子还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在劳动过程中,尤其是集体协作性较强的劳动,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劳动者常常发出吆喝或呼号。
  民间传说《祖先西迁》说,山丹的祖先原来生活在山西大槐树下,那里土地肥沃,种啥成啥,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种着各种蔬菜,谁家成熟得早,邻里都可以摘着吃。有一年,突然吃官饭的人来了,把村上的人一个个叫去问话:“你们摘过别人家的菜吗?”村民当然说“摘过啊。”来人就说“你犯了偷盗罪!”然后就判全家西迁。后来人们都知道了,不论怎么问,都说没有摘过别人的菜。那些人为了完成西迁的任务,晚上偷偷把白菜放在人家门口,早上查着,就判西迁。就这样,先民们就扶老携幼向西迁徙。当时把这些西迁人流叫“白菜军”。羁押的人怕百姓中途逃跑,就全都用绳子绑起来。需要方便时,再解开。所以人们把上厕所叫“解手”。祖先们历尽千辛万苦,来到这个地方,押差不让走了,祖先就落了脚,一辈一辈住下来。这个传说就是历史上大迁徙的真实写照。尽管先民们是不是来自山西大槐树有待考证,但还是反映了迁徙的历史。
  人一生什么都可以沾,但有两样东西不能沾,一是赌,一是毒。“赌博赌博,越赌越薄。”所有参与赌博的都不会成为真正的赢家。赌博真是害人又害己。赌博就是“十赌九薄”“十赌九输”“十赌九诈”“十赌九骗”。如山丹民歌《赌博穷》,讲的就是赌博的故事,赌博的结果就是越赌越穷,穷到骨头里,穷得家徒四壁,家破人亡,这首民歌至今仍有强烈的现实警示作用:
  赌博穷赌博穷,腰里勒的是断草绳。有心今天上了吊,还盼明日把钱赢。
  前些天时运顺,钱儿赢上往屋里送,爹又喜妈又笑,娃子们高兴地炕上跳。
  今天我的点子瞎,钱儿输了个啥没啥,回去一给爹妈说,爹妈气得睡下了。
  磨道去给婆姨说,婆姨气得眼泪跌。回头再对丫头说,丫头轮头不叫爹。
  赌博骨碌你们听,赌博事儿耍不成。赌博穷,赌博穷,赌博染上要人命。
  一夜输掉骡和马,丫头婆姨也输给人。赌博穷,赌博穷,所以把赌博人叫光棍。
  民间故事 山丹民间故事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故事生动感人,是山丹民间文学中璀璨的明珠。流传在山丹大地上的民间故事有200多则。1993年,县文化馆编辑出版《焉支山的传说——山丹民间故事选》。2013年,县旅游文化宣传组编辑出版《山丹民间传奇故事》。
  民间故事又分为神话故事、人物故事、地理名胜故事、生活故事、讽刺笑话等。
  神话传说 流传于山丹的神话传说内容非常丰富,有知恩图报的,如《蚯蚓报恩》《焉支神鹿》《燕子报恩》等;表现舍身奉献的,如《破肚子娘娘的传说》《断龙的传说》《胭脂姑娘的传说》《弱水传奇》等;赞美虔诚鞭挞嫉妒的,如《姑姑等》《一颗豆子的故事》《善有善报》;表现其他内容的有《人狗争粮》《庄稼的故事》《龙首山的传说》等。
  人物传说 山丹民间故事中人物故事与传说有相当多的数量,这些人物中有将军、秀才、财主、贫民、僧道,故事精彩纷呈,生动有趣。如《张福侯的传说》《狄青的传说》《刘剑雄的传说》《马其来的传说》《周秉谦的传说》《王开国的传说》《王进宝鞭扫大草滩》《杨满堂火烧北望坡》《何家医生的传说》《马虎的传说》《周公与桃花》《鲁太林传说》等。
  地理名胜传说 山丹历史悠久,地域广阔,山河纵横交错,村庄星罗棋布,山水村镇各有其名。地理传说亦如人物传说,内容相当丰富。2013年出版的《山丹民间传奇故事》中,收集了30多篇与山丹地理有关的传说。如《山丹传说》《焉支山的传说》《钟山寺的传说》《霍城的由来》《焉支山前世博会》《哥舒翰与宁济公祠》《山丹大佛寺的传说》《卧佛山的传说》《王家享堂的传说》《马哈喇寺的兴废》《陈家楼的传说》《将军楼的传说》《白石崖的传说》《暸高山的传说》等。
  生活故事 山丹社会生活故事以称颂劳动与智慧为主要内容,内涵丰富,构思巧妙,情节精彩。虽然不是真人真事,但故事中所表现的人或事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得到的。如《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贤媳妇》《娘有邪事,儿搭顺桥》《父母的心在儿女上》《不孝女》《四兄弟葬父》《长工与财主》《报应》《不义之财》《穷娃子上学》《李柴夫》《张长李短》《两块银圆》《图财害命》《李子英中状元》等。
  山丹宝卷 山丹宝卷是河西宝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民俗文学史的珍贵资料,中国民间文学的瑰宝,在民俗文学史、民俗文化史的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山丹宝卷》(上下册)出版,收集卷本44种。宝卷在河西走廊广有分布,仅山丹民间流传的宝卷就有50多种。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五种:一是佛道教故事,如《何仙姑宝卷》《观音宝卷》《还乡宝卷》等;二是民间神话故事,如《天仙配宝卷》《劈山救母宝卷》《绣红罗》《张四姐九反天宫》等;三是寓言故事,如《鹦鸽宝卷》《牡丹宝卷》等;四是人物传奇故事,如《昭君出塞宝卷》《康熙王私访山东》等;五是社会生活故事,如《二度梅宝卷》《丁郎寻父》《蜜蜂计》等。山丹宝卷,情节曲折,生动感人。宝卷里有惩恶扬善、见义勇为、乐善好施、忠君报国、除暴安良、清正廉明、尊老爱幼、诚信明理、勤劳贤惠、齐家教子的各类人物形象和忠于爱情、友情、亲情的动人故事。对培养人们的良好品德、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均有意义。
  宝卷的表述形式有道白,有韵文,唱念相杂,富于变化。韵文有十字句、七字句、五字句、四字句不等,各种句式都有一定的曲调。曲调多用民间小调,形式灵活多样,易懂、易记、易唱,是过去农村中不可多得的娱乐教化手抄文本。
  念卷,是一种十分庄重的活动,春节期间达高潮。主家设局,请先生念卷,是很荣耀的事情。事先清扫屋宇,摆好炕桌,放上糖果茶水。夜幕降临,左邻右舍,亲朋好友,扶老携幼,来到念卷人家,问好、入座。念卷先生漱口净手,焚香跪拜,以表虔诚,然后开念。唱诵部分,要有人接卷。有时一人,有时多人,有时所有听者全都应接,气氛热烈。
  以《丁郎寻父》为例,节选几段,感知宝卷的基本结构。
  《丁郎寻父》说的是明代秀才高仲举,其妻俞月英,十分美丽。一次在东岳庙降香时被奸相严嵩家奴年七看上,年七就起了歹心。将高仲举陷害充军。高仲举临走给妻腹中胎儿起名,男叫丁郎,女叫丁香。丈夫走后,俞月英生下一子名叫丁郎。年七要霸占月英,月英将自己左眼刺瞎,断了年七邪念。丁郎自小聪明好学,九岁那年,问起父亲,月英便把前后事情一一说了。丁郎发誓寻父。月英无奈,只好打发丁郎寻父去了。
  高仲举在充军途中,被好心的差役放走,流落于陕西地面,以卖文乞讨为生。一日高仲举在大街打莲花落讨饭,被巡抚胡老爷看见,仲举虽然衣着寒酸,但透出英气。胡老家便收高仲举为义子。后张天官见仲举一表人才,就托人提亲,将女儿桂英许配仲举。仲举不敢推辞,便与张小姐成亲,生下一男。
  丁郎寻父,历尽艰辛,也来到陕西。一日在胡家花园打板叫号,述说自己悲惨遭遇,被张桂英听到,领到家中,问出实情。父子才得相认。后丁郎高中状元,为父母报了仇怨。
  宝卷开篇:(七字句)
  丁郎宝卷才展开,诸佛菩萨降临来。天龙八部神欢喜,保佑大众永无灾。
  善男信女用心听,莫当闲言耳边风。善恶到头终有报,明有国法暗有神。(开篇七字句唱念)
  (道白) 却说这一段故事发生在明朝年间。山东有一秀才姓高名仲举,年方十八。娶妻俞月英,眉清目秀,美丽端庄。只因父亲遭奸相严嵩所害,家道中落。仲举为考功名,夫妻移居京城租一小屋居住。妻子做些针线,仲举入学攻读。一心想求功名。一日,夫妻在家听得街上锣鼓喧嚣,甚是热闹。仲举说,今日是东岳大帝圣诞之辰,我们也去降香一回,祈神护佑,取得功名。正是:虔心诚意去降香,岂知招灾惹祸殃。
  丁郎寻父时与母亲告别的一段: (十字句唱念)
  小丁郎跪尘埃向娘恳请,走天涯去海角要把父寻。月英说不是娘拦挡儿身,你今年才九岁娘不放心。
  你的父在何处音信全无,出了门去哪里难辨西东。白日里路途中多有艰辛,到夜晚小孩儿何处安身。
  丁郎说白日走夜晚住店,碰见人就打问生身父亲。不怕苦不怕难走遍天涯,寻不着我的父誓不为人。
  俞月英见孩儿决心已定,眼流泪手牵儿千叮万咛。出了门比不上在家玩耍,无人管全要你自己操心。
  天色晚早住店莫要迟延,早起身看天色结伴同行。能找着你的父一处相认,早一点回家来莫忘娘亲。
  倘若是找不着也早回程,以免得在家中扯烂娘心。左叮咛右嘱咐红日西沉,母子俩要分别泣不成声。
  丁郎一心把父寻,母子离别哭五更
  俞月英哭五更唱段:
  一更里来好伤心,想起丈夫泪纷纷。你今逃难在何处,孩儿一心把父寻。我的夫呀,你叫月英怎放心!
  二更里来月朦胧,抚摸孩儿泪淋淋。千山万水道路远,有个好歹谁知闻?我的儿呀,你叫为娘怎安心!
  三更里来睡朦胧,梦见丁郎转回程,诉说父亲无影信,惊醒却是南柯梦。我的天呀,九岁孩儿咋找寻?
  四更里来夜深沉,思前想后痛伤情。夫妻分离八九载,不知夫君可安宁?我的夫呀,不知何日能相逢?
  五更里来金鸡鸣,母子分别在今晨。祈祷苍天多保佑,孩儿平安早回程。我的天呀,保佑孩儿早回程!
  丁郎寻父在胡家花园打板叫号的唱段:
  众位长辈你们听,丁郎叫号诉苦情。父亲名叫高仲举,北京城里有家门。
  母亲名叫俞月英,才貌双全大美人。寺庙降香遇恶人,年七贪色起祸心。
  年贼设计将父害,贪官受贿动酷刑。屈打成招定重罪,要害父亲命归阴。
  王英动了恻隐心,解开锁枷放父亲。父亲与母辞别后,天涯海角无影踪。
  年七霸占我娘身,娘剜左眼断贼心。丁郎十岁来寻父,不见父亲不回程。
  祈告诸位好心人,帮助丁郎寻父亲!
  民间歌谣 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属于民间文学中可以歌唱和吟诵的韵文部分。它具有特殊的节奏、音韵、章句的曲调等形式特征,并以短小或比较短小的篇幅和抒情的性质与史诗、民间叙事诗、民间说唱等其他民间韵文样式相区别。民间歌谣包括:劳动歌、仪式歌、生活歌、情歌、故事歌、儿歌等。
  劳动歌 是人类社会的文化,是不断地从劳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人类社会的第一首歌,就是口头创作的劳动歌。劳动歌是人类社会最早的诗歌形式。劳动歌从内容上大致分两种:一是与劳动生产本身有关联、在劳动过程中吟唱的歌谣,又叫劳动号子。很多情况下,喊号子的人都是即兴唱号,看见什么唱什么。
  山丹劳动号子很多,如打墙歌:秦始皇打了长城了,老百姓遭了难了;财东家打了庄子了,长工们吃上饭了。再如打夯歌:老哥们,嗨哟,挺起腰啊,嗨哟;高里抬呀,嗨哟,瓷里打呀,嗨哟。
  二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以爱情生活或历史故事为歌唱主题。如山丹民歌《拉骆驼》《弹棉花》《下四川》《种洋烟》等反映劳动生活与场景的歌谣。
  生活歌 是山丹民歌中内容最丰富、题材最广泛的口头诗歌作品。有的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情景,表现人们对正义的赞扬和邪恶的诅咒。如《小姑贤》《小媳妇诉苦》《骂媒人》《打女婿》等。有的反映封建社会妇女对不合理婚姻制度的诅咒和控诉。如《浪光棍》《小寡妇上坟》等,通过朴实的语言,纪实的手法,表达光棍汉和寡妇的难肠与辛酸,用低沉哀怨的小调唱出来,如泣如诉,催人泪下。
  这一部分歌谣,还有《回娘家》《赌博穷》《尕老汉》《敬酒歌》《姐儿逛街》《想少年》《哭五更》《姑娘俊》等。
  情歌情歌是山丹民间歌谣中数量最多、艺术性较高的口头作品,真实而强烈地反映出青年男女复杂、真挚、美好的感情,对爱情的追求表现得坦率而直露,有的甚至毫无顾忌、赤裸裸地表达出来。最为传唱的有《闹王哥》《害相思》《马五哥》《绣荷包》《绣香袋》《送情郎》《盼郎君》《割韭菜》《观花灯》等,如《送情郎》:送郎送到十里墩,送君千里到此停。一把凉伞送君带,晴遮日头雨遮身。送君千里终要别,祝君前路多保重,相见时难别更难,丢下身子跟上心。表达极为细腻含蓄。由青海、临夏花儿移植过来的“少年”调,运用比兴手法,对爱慕之情的表达更直接更坦率:“白天的太阳晚夕的星,月亮了星儿不明。疼烂了肝花想烂了心,望麻了一对儿眼睛”“高高山上一绺绺地,种了三年的菜籽,端起饭碗想起了你,清眼泪大朗朗趟呢”“前山里打枪后山里响,枪子儿落不到水上,你那里扯心我这里想,热身子靠不到你上”。
  此外,民间说唱《八件衣》《大保媒》《冯公积子》等,都有完整的故事和细节。民间谚语、童谣等,内容亦十分丰富。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