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02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
分类号: R183
页数: 1
页码: 588
摘要: 本节记述山丹县地方病防治,其中包括了碘缺乏病、地方性氟病。
关键词: 山丹县 地方病防治 疾病预防控制

内容

1976年3月,县委成立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1989年调整为县政府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2004年疾控中心成立以后,主要承担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降氟改水工程水质监测、病情调查、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项目实施、碘盐监测以及病情监测,同时承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防治。
  地方病在全县分布广、种类多,病区轻、中、重交叉,防治难度大,除列入法定传染病中的鼠疫、布病外,主要有碘缺乏病和地方性氟中毒。
  碘缺乏病 由于土壤、饮水、饮食等外部环境缺碘引起广泛流行,1982年全县监测农村饮水194份,无碘水占21.1%,低碘水占62.4%,患病率达3%。食盐加碘是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1982年普及碘盐以来,碘缺乏病得到有效控制。1986—2013年,利用碘化钾、碘油丸、碘油注射液治疗9347人,治愈率88.7%,15岁以上青少年预防性投服碘油胶丸48827人;开展批发层次盐碘含量监测6762份,碘盐合格率由86.3%上升至100%;监测城乡居民食用盐8371份,碘盐合格率由79.1%上升至98.3%;开展病情监测84726人,到2013年患病率降至0.3%,8—10岁小学生甲状腺肿大率降至3.9%。
  地方性氟病 病区主要分布在红寺湖、老军、陈户等乡镇,1981年病区氟骨症患病率19.79%,氟斑牙患病率69.96%,该病的主要防治措施是病区降氟改水。1982年开始在红寺湖和老军重病区安装活性氧化铝化学除氟器进行降氟改水,对查出的氟骨症患者172人用氟宁片治疗,总有效率达82.9%。1986—2001年,对病区417份水质进行监测,高氟水源由52.4%降至17.65%,改水工程水氟平均含量0.78毫克/升,未改水病区水氟平均含量1.3毫克/升。2002年,全县氟病改水项目实施,6个乡镇37个行政村52255人受益,病区平均水氟含量由改水前1.4毫克/升降至0.8毫克/升,儿童尿氟含量由2.3微克/升降至1.89微克/升。2006年完成8个乡镇45个村3880名儿童的氟斑牙调查,氟斑牙检出率13%,氟斑牙指数0.24;完成4个乡镇8个村1513人成人氟骨症调查,Ⅱ度以上氟骨症患病率17.9%。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